湖广填四川是不是真的眉山市的人是我国哪个省的人移民过来的

“湖广填四川”肯定是真的啊,至于眉山市是我国哪个省的人移民,还真不好说,因为移民的时候都是分散移民,四川主要是湖南和湖北的移民最多,所以叫“湖广填四川”。
在此科普一下,也许很多人以为“湖广填四川”中的“湖广”指的是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其实清朝时期的“湖广”指的是“湖南和湖北”不含广东和广西。
明清时期湖南和湖北属于“湖广行省”简称“湖广省”,当时的湖南和湖北有湖广总督,而广东和广西有两广总督,两者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大家不要搞错了。
此外,“湖广填四川”的主要移民大多是湖南和湖北两省的人口。
当然也有其它周边省份的人口,比如云南、贵州、广西、江西等省的少部分人。
以前我也回答过这个问题,有网友说从族谱上看到自己是广东客家人,说明四川也有广东的移民。
比如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元帅,他也是“湖广填四川”时期的移民,在其《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提到其祖籍为广东韶关,客家人,在“湖广填四川”时移民四川南充市仪陇县马鞍场。
还有我们的邓爷爷邓小平他也是移民,他的祖先从明朝朱元璋洪武十三年从江西吉安就已经移民到了广安。
由此可见,四川除了湖广的移民,还有其它地方的移民。
你要说眉山是哪个省的移民,根本不能具体到哪个省,按照当时的说法也只能说是“湖广省”了,也就是湖南和湖北的移民。

参考:
作为一名从小听父母辈讲湖广填四川故事的四川人,而且已经亲自到传说中的湖北麻城县寻根的我,在此有话说。
四川人90%都会说自己是移民的后代,而且绝大多数人都会说祖籍是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
最出名的有两位,一位是朱德元帅,一位是邓小平总设计师。
我从小耳濡目染,也想寻根探底,我当时胃口还比较大,想找到我们家族的起源地。
我们家族进入四川一百五十多年,现在的家谱是进入四川以后才编撰的。
2001年夏,我利用暑假期间乘火车专程到麻城县孝感乡走了一遍。
麻城县很小,孝感乡是其四个区之一。
我到了当地后,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找起。
灵机一动,就找到当地文化局,请求帮忙。
文化局的同志很热心,介绍当地
戴馆长四十多岁,曾经撰写过多篇湖广填四川的文章(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是他当馆长)。
他找出《麻城县志》,积极接待并告诉我,天下人都知道“湖广填四川”的故事,但是作为事件中心的麻城县志却没有任何记载。
一方面,位于长江流域中段的湖广(湖南、湖北)自古以来都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而经历了从明到清特别是张献忠战乱的四川是荒芜之地。
迁移就是背井离乡,老百姓肯定是不愿意的。
所以政府难免采用强制手段。
既然不光彩,县志就可能不会记录。
另一方面,这一过程贯穿几百年时间,从注史的角度来说,难度也比较大。
他建议我去武汉
我又去了武汉找,其实也没有找到多少资料,只是发现了家族的几位名人。
该事件无疑是真的,但是记录无疑是难的。
在几百年迁移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在无意识中口口相传历史,给我们打下了根的烙印。
时至今日,到麻城县寻根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和经济现象。
再后来,借助飞速发展的网络,我获得了更多资料。
我发现麻城县也只是家族经历的一站。
我们的祖先最初在河北、山东一带。
因为战乱一路南迁,到了湖北,再进入四川,有些家族中途往东部迁移了。
移民给四川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四川文化之所以具有宽容性、包容性、开放性,也全在于此。
抗战时期,四川出兵出力最多。
因为它记住了早年的历史,知道大巴山和三峡以外也是故乡。
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就是这样一路迁移一路繁衍,开辟了大好河山,留下了动人的传说。

参考:
湖广填川被夸大了。
从都江堰到彭州邛崃眉山乐山宜宾这一带至今说的是带入声字的岷江片方言,人口以明代四川人后裔为主。
以提问者说的眉山为例,因为以乐山为根据地的明将杨展在彭山江口击败张献忠,实际上彭山以南地区免受了张氏屠戮。
从清初王士桢入蜀记载来看,也只有彭山县城当时因战乱而废。
我看过《青神县志》,清初青神约四五万人,三百年后的今天青神也不过20万人,显然是自然增长的结果,移民较少。
丹棱、洪雅和夹江在明末更是人口聚集区,很多其他地方的蜀人都逃难过来。
可以说,整个眉州,除了彭山以外,清初都保留了大量明代人口。
当然,今天彭山人也多为后来眉山其他地方的人迁过去的,并非湖广后裔。
还可作为佐证的,是明代眉山籍内阁首辅叫万安(他科举考了全国第四),状元杨慎的母亲是眉山人,姓黄。
今天万姓和黄姓依然是眉山大姓。
还看过一个资料,四川各地的北方人基因
另外,仁寿县的人口占了眉山市的一半,而仁寿县与内(江)自(贡)方言区一样,湖广移民较多,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老眉州地区(眉彭丹青)北方人血统占比应该是全省第一。
综上,眉山可能是四川湖广移民最少的地区之一。
当然不是说眉山人就都是古蜀人土著,其实眉山人大部分都是唐朝灭亡之后,中原人南迁的后代。
这也是宋代的时候,眉山科举突然爆发,成为两宋产出进士最多地区的原因。
遗憾的是由于宋末蜀地战乱,很多科举世家又逃到江南去了。
但是其他中原人的底子依然是构成今天眉山人最大来源。

参考:
湖广填四川的说法是真的!因为根据族谱来看,我们这一支姚氏族人也是湖广填四川而入川的,祖籍广东平远县,自清中期入川,到今天已经好几代人了!历史上,四川本是天府之国,但历经战乱,特别是明末清初时期,张献忠,南明及满清多方的争夺,还有后来的三番之乱等导致蜀地战火不断,人口大量减少!直到现在,还有张献忠屠川一说在民间流传,虽真假难辨,但从侧面反应出明末清初时期四川地区的局势混乱,战乱不断!到了清康熙年间,天下平定,清政府认命的四川巡抚张德走马上任,到了四川,他眼中看到的不是天府之国,而是民生凋敝,千疮百孔,破不堪言的景象!据康熙24年的官方统计,当时的四川仅剩下九万人!据《明清史料·户部题本》的记载张德思前想后,认为“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似无别的良方上策。
”因此他多次向康熙皇帝上书,希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对四川的大规模移民,后,康熙皇帝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下发《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而这一次移民,则是清朝时期,多次向四川进行移民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后来,据清末《成都通览》描述“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可见,湖广填四川是一次全国范围内,规模巨大的人口迁徙活动,其中由以湖广地区移民人数最多,因此就有了“湖广填四川”的说法!有多少人家是湖广填四川来的,举个爪!
参考:
湖广填川是真的,我家族谱记载从湖广迁入,我按照族谱上的地址,到湖北真的找到了自己的族人。
谱记祖籍地为湖广武昌府蒲圻县官田团,2016年回赤壁赤马港街道四清村二刘家找到了同族族人!
参考:
“湖广填四川”当然是真的,都是有史料可靠的。
总体来说,自宋蒙战争开始、到清朝前期,大致有两次比较成大规模的向四川移民的过程,两次湖广填四川。
一、两个“湖广”1、元代的湖广元代“湖广”为行省,全称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是直属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全国的10个行中书省之一。
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省,治所先设在长沙,后迁往武昌。
辖境包括今长江以南的湖南大部、湖北部分,广西、海南全省,以及贵州大部、广东雷州半岛。
因此,今天的广东并不是元代的湖广行省主要组成部分。
2、明清的湖广明代的湖广行省,辖地只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全境和河南一部分,治所在武昌,为2京13省之一省。
清代的湖广行省,则基本延续了明代的辖境和治所,设湖广总督。
二、两次“填四川”1、元末明初宋蒙战争期间,四川是南宋抗蒙的前沿,也是宋蒙之间长达几十年拉锯战的主战场之一,举世闻名的钓鱼城之战就是其中之一。
可想而知,四川地区遭受毁坏之严重,导致元代四川地区人口基本处于稀薄状态。
元朝末年,元军、红巾军、明玉珍军,包括傅友德、汤和、廖永忠攻灭明玉珍等,年年兵祸也对四川地区造成极大破坏。
四川元初156县,到明初裁剪到只剩下98县,可见人口减少之多。
期间,明玉珍进军四川,同时为四川带来了部分湖北地区的军队、家属、乡党等,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口的损失。
明朝初年,朝廷通过政策鼓励,延续元末以来湖广地区人口向四川迁移的趋势。
此为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
2、明末清初明末清初,四川再一次遭受灭顶之灾。
一是张献忠屠川,二是清军占领四川。
明朝末年,张献忠攻入四川,由于大肆掠夺川民财产和人口,屡屡激起川民反抗,加之张献忠本身残暴好杀,因此对四川所占之地的人民,进行了几乎灭绝式的屠杀。
同时,清军入川过程中,与南明军队、本地抵抗武装在四川展开长达十几年的拉锯战,动辄“全城俱歼,或杀男留妇”,手段之酷烈和残忍,比之清军在“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不遑多让。
加之后来,吴三桂起兵,四川再次成为战场而遭受屠戮。
多年的残酷虐杀,导致四川人口在康熙初年仅存几万人。
四川“诚有川之名,无川之实”。
有鉴于此,当时局稳定后,清廷有意重新充实四川之地,遂颁布《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从史料来看,清代“湖广填四川”的人口来源,以四川周边的湖南、湖北、贵州、云南、陕西居多,也有广东、广西、山东等地的移民。

参考:
湖广填四川肯定是真的,四川从南宋到满清入关一直战乱不止,至康熙二十四年,四川全省人口不足9万人。
后来清政府采取了移民政策,这才有了大量的移民迁移到四川。
南宋时期,四川经历了50年之久的抗金战争,抗蒙战争。
造成民生极大的破坏,至元初,四川人口已由南宋时期的近千万人,锐减至不足80万人。
由于元朝的腐败和残酷的统治,四川100多年民生都没有得到恢复。
元代末年,红巾军起义失败后,有十几万湖北随州的兵士落户四川。
到了明代,四川经过300多年的休养生息,到明末人口增至400多万人。
但接着四川又遭受了一次更大的浩劫。
先是起义军张献忠率军入川,和南明军、当地世家大族混战,造成四川人口减员过半。
接着清军入川,发动剿灭起义军、南明军战争。
清军更为残暴,经常发生屠城事件。
加上后来推行的“剃发令”,大肆杀戮,导致后来四川除了山区也荒无人烟。
到了康熙年间,全国已趋于稳定。
康熙委派大量官员赴四川就任。
这些意气风发的大员们,兴致勃勃的赶往传说中的“天府之国”。
但一到四川,全都傻眼了,四处无比荒凉,这是要喝风的节奏,于是奏请朝廷,移民开荒。
康熙三十三年,康熙皇帝正式下诏,让湖南、湖北、广东的贫民入川,所分田产为永久产业,并享受优惠的纳税政策。
有了好的移民政策,此后,江西、山东、陕西等省的贫民,也纷纷迁徙到四川,至道光年间,由外地迁到四川的人口达到100多万。
这是湖广填四川的整个历史过程,从中我们看出,眉山人的祖先应该是由多省移民组成的。
有不同观点,
了解更多历史,请

参考:
湖广填四川,历史记心间。
先祖居筱溪,吾辈住眉山。
——眉山颜氏民谣
湖广填四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的事情。
四川盆地在明末之时,经历了残酷的战火。
特别是张献忠屠蜀,使得四川人口急剧下降,天府之国,沦为鸟兽横行之地。
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的。
大清击败张献忠之后,发现成都已经是一个荒城,城里狐狸老虎徜徉,吓得清军也不敢逗留,赶紧离开此地。
诺大的四川,人口竟然只剩下不足十万人。
四川盆地是历史著名的天府之国。
本地人少,别的地方的人就要过来了。
在清政府的鼓励下,四川周边的湖广等地居民开始迁入四川。
因为人数很多,所以用填这个字。
充分说明迁过去的人很多。
其中不少都是一个家族一个家族地迁徙。
因此也留下不少关于移民的故事。
湖北麻城迁入广安州的人很多,以至于两地的方言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本文开头说的那几句民谣——“先祖居筱溪,吾辈住眉山”,也是一段关于移民的往事,说的就是湖南筱溪人,迁居到四川的眉山,至今还有很多颜姓人,从眉山跑到湖南去认祖归宗。
清朝到现在,几百年时间,说长不长,民间还是有很多关于移民的记忆的。
从姓氏、方言、族谱等,都可以寻觅到清代时候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移民活动。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

参考:
湖广填四川肯定是真的,眉山市除仁寿和洪雅有部分原住民外,其余皆来自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我祖上是康熙年间移民眉山的,现已繁洐至十六代,人口两千多人。

参考:
民末清初四川本地人很少了,清朝统治阶级就来了个移民政策:到四川的人免税赋3年。
当年我祖上就是从广东梅州出发一路走到四川成都八里桥。
一年就挣了4000两白银!立刻回广东用扁担挑了个弟弟和一些物品再次来来到四川到现在大概有两千多人了。
这是我的族谱记载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