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退休年龄时社保看档案主要看什么
很多人都知道退休要审核职工档案,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审核职工档案哪些内容?
职工档案,理论上是一套复查的材料,退休时使用的并不多。
正常来讲,一份档案应当包括10大部分,履历材料、自传材料、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学历职称、职业资格材料、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参加党团的材料、奖惩材料、就业材料、工资材料、退离休材料、出国材料、退职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等等。
大多数人并没有形成相应的部分,但就业材料是一
退休时,人们首先要确认这
以身份证号确定出生时间不行吗?
真的不行。
我国的身份证制度是1985年才实施的,而现在退休的人员出生时间多是六七十年代的人。
拿当时不存在的身份证号作为退休的判定时间,肯定是不科学的。
1999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处置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施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
但是只要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不一致,要以职工档案中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实际上,指的就是职工档案中最早记载出生日期的材料。
第二,要确定是否特殊工种,可以提前退休。
特殊工种的档案材料,主要是当年每年的工资调级表或者劳动部门的审批表等资料。
这些材料现在已经基本不再形成了,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特殊工种信息数据库。
他是对近年来退休的老职工,确实还是需要结合数据库信息和档案材料记载进行审批的。
第三,审核视同缴费年限。
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原国有企业固定工身份的职工,不用社保缴费也可以视同缴费年限,这是其原有退休制度的保障。
审核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是依据档案材料,比如说职工的入厂时间、审批程序是否合规、入厂的身份等等。
非国营企业、临时工都是不能视同的。
第四,查验社保缴费记录。
主要是证明职工参加工作的时间是否与社保缴费记录一致。
最初我们在将社保缴费记录录入系统的时候,也是社保部门单方面记载,可能会出现系统记载不准确,张冠李戴的情况。
当然近年来社保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并不代表以前没有出现这种问题。
为了谨慎起见,自然是要查验的。
办理退休主要就是审核这四方面的内容。
如果是失去劳动能力提前退休,还需要审核失去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书。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参加社保人们的逐渐年轻化,人们的就业档案材料都逐渐转化为信息记录了,比如说劳动合同都可以变成电子劳动合同。
职工档案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小的。
参考:
到法定退休年龄、社保部门查看档案的主要内容:一:核查档案上的出生年月:档案上入团、入党、入伍、招工、提干的年龄记录,原则上、以最小的年龄为退休年龄;
二:核查参加(招工表)工作时间,确定你的实际工龄、包括“视同工龄”的年限;
三:核查工资表:工作期间是否有中断、病休、停薪留职等记录;
工资表只少有三个阶段的记载,没有工资表、无法确定计算老金的基数;
四:核查你的原始学历、后续学历,职称、职务的获取时间及相关待遇变迁情况;
五:核查有无犯罪、开除,辞退、辞职的原始记录;
参考:
我想主要看
如《招工审批表》,或《应征青年入伍登记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审批表》,《大中专学生毕业分配工作表》。
有的填的年龄五花八门,可能相差几个月,相差1~2年,有的相差5年,没办法,以档案中年龄最早的为准。
比如男职工60周岁退休,本应是1961年生的,当年填表为1960年生就以1960年为准办退休,当年填62年生,就以62年生为准办退休。
吃亏占便宜就那么的了,因为当年没有身份证,没有电脑,想怎么填就怎么填,那已是历史了,无法更改。
2.看档案中最早的工作时间,计算工作年限(工龄)。
人与人不一样,看第一份工作。
有的先工作,看招工表。
有的先参军,看入伍表。
有的大中专学生毕业,看毕业分配表。
有的先上山下乡,看审批表。
这几个表看批准日期,为计算工作年限的开始起点。
比如该人是入伍的,1978年12月2日批准应征入伍,他2021年10月2日满60周岁,他的工作年限为42年10个月。
要是岁数大的人,参加工作填的日期随意性强,有填早的,有填晚的,早晚也是以这个时间为准了,改不了。
比如一个老战士本是1949年9月30日参军,为了喜庆好记填了个10月1日。
1日之差,一个是建国前离休老干部,月入上万。
不是干部是建国前老工人,月也在6~7千吧。
一个叫退休,待遇大不相同,找人打证明说是1949年9月30日参军的不好使,晚填1天后悔死了。
建国前的都有几千元的护理费,建国后的有吗,雇人护理自费。
这都是历史了。
1961年生,大约1978年参加工作,填1949年9月30日参加工作,也不现实,任何人也不信。
以后有了身份证,信息入了电脑,以前年龄填大填小,参加工作时间填的有早有晚的问题,基本上会消失了。
3.看档案中的性别和岗位。
比如女工人,50周岁退休,1971年10月生的,当月可办退休。
如果此女在管理岗位或技术岗位,应55周岁退休。
但企业效益不好,想提前退休。
她原是工人,是以工代干转正的,她通过人把转干材料从档案中抽出,按工人50周岁退休。
反之企业效益好,尽管是工人,但在管理岗位或技术岗位上已有10年,有可能延迟5年,55周岁退休。
4.计算工作年限,看视为缴费的年限与自缴养老保险相加的年限。
视为缴费的年限,主要看定级表,职工登记表,工资调级审批表。
看工资调级审批表,而不是领工资条,领工资表不装入本人档案。
如果没有这些表,会怀疑没在这个单位工作,属于空落劳动关系,影响工作年限连续计算。
5.特殊工种可提前5年退休,看具体特殊工种岗位年限的真实性。
有的实际10年
不够特殊工种工作年限要求,就很难按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为了防止漏洞,特殊工种人员名单提前几年在市县,省人社部门备案,没备上案的插不进去,最后由省人社部门审批退休。
想特殊工种弄虚作假,难了。
参考:
到退休年龄时,社保看档案主要看参加工作时填写的第一张履历表,具体出生日期只能作为参考,不作为依据,因为有些人有好几个出生日期,所以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到退休时,社保主要要看档案参加工作时填写的第一张履历表!
参考:
是这样的,我们在办理退休手续时,一般是需要提供
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来说,如果申请提前退休,还需要通过档案上的记载来核实是否相关政策;
四是确认社保缴费记录信息,社保部门需要比对你刚参加工作的时间,跟社保缴费的时间是否一致等等;
五是核实是否符合特定福利政策要求,比如说是否可以享受独生子女政策等等。
@社保当家,感谢你的阅读。
参考:
到了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时,一般都需要向人社局的退休审批部门提供
他们主要审核档案里的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审核人事档案,是不是没有人事档案就不能退休呢?
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办理退休,退休审批工作人员主要审核档案里的哪些内容?
人社局的退休审批工作人员主要看档案里的5点内容:1. 关于出生时间的最早记载。
比如:《入团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等原始档案材料。
2. 关于参加工作时间的最早记载。
比如:《招工登记表》、《待业人员安置表》、《劳动合同》等原始档案材料。
3. 关于特殊工种工作经历的相关记载。
比如:《工资审批表》、《保健津贴表》、《员工调令》等原始档案材料。
4. 关于知青和参军等特殊经历的记载。
比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登记表》、《入伍登记表》、《退伍登记表》等原始档案材料。
5. 关于职称和荣誉情况的记载。
比如:《专业技术职称呈报表》、《职称证》、《XX省优秀共产党员登记表》、《XX省劳动模范登记表》等原始档案材料。
二、办理退休时,为什么要审核人事档案?
1. 退休年龄认定的需要。
关于退休年龄,主要以人事档案中最早形成的关于出生时间记载为主要依据,而不是
2. 工龄认定的需要。
在建立社保缴费制度以前,无法在社保系统中查询到缴费记录。
对于这个时期参加工作的人员,都需要通过查档,审核参加工作时间,进行工龄认定,进而核算视同缴费年限。
3. 工作经历认定的需要。
对于按照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人员,都需要符合相应年限的工作经历。
比如,从事有毒有害的工种,至少需要8年的工作经历。
4. 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需要。
由于知青和参军的经历,可以连续计算工龄,对于有类似经历的人员,都需要通过档案来核实这段历史。
否则,无法连续计算工龄,更无法核算视同缴费年限。
5. 核算过渡性养老金的需要。
对于持有中级及
三、退休时,找不到人事档案,就无法办理退休了吗?
对于一些在私企工作的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企业没有建档或者管理档案的资质,或者干脆自己就没有人事档案,这种情况都比较常见。
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就不能办理退休了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
按照我国退休管理条件: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就可以办理退休。
人事档案,只是退休审批部门,用来认定出生时间、认定工龄、认定特殊工种工作经历等退休相关事宜的辅助性材料。
如果不涉及上述认定或者的确无法提供,只要满足退休的2个条件,也是可以办理退休的。
写在最后:1. 办理退休时,人社局的退休审批部门主要审核人事档案中的关于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工作经历、特殊经历、职称和荣誉等方面的材料。
主要用来进行退休年龄认定、工龄认定、视同缴费年限计算、核算过渡性养老金。
2. 没有人事档案,符合退休审批条件,同样可以办理退休。
关于退休审批等有关问题,
查看姓名有无差错有些人在填写登记表时对自己的姓名填写很随意,经常用同音字代替,感觉哪个字好写笔画少就写哪个,认为都发一个音,叫起来知道是自己就行了。
殊不知中国人重名重姓太多了,因为一个同音字你也许就变成了另外一
查看出生日期前后是否一致许多人农、阳历不分,对自己的出生日期这张表上填农历,那张表上填阳历,填来填去就把自己搞糊涂了。
等到退休审核时,一看档案出生日期前后矛盾,有的相差一年,这样显然不能通过,也需要退回单位,
检查档案中是否有招工表,工作日期是否正确办理退休时,社保部门审核参加工作时间均是以劳动局招工表或者是大中专毕业生派遣证上的盖章日期为准。
而我们在填写参加工作时间时往往是以进厂报到那天算起,所填登记表工作时间也是进厂报到那天,对于这个误差负责劳资的人员写个情况说明或者是解释一下即可。
而对于误差较大,其他佐证又不能证明这个误差时,就要退回单位重新进行认定。
对档案中没有招工表的也会退回,由职工带上身份证去户籍所在地档案馆查找招工表,之后交给单位,找不到招工表的需要由单位出示证明。
职工办退休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给国家或者
参考:
主要看当初招工表上填的工种和年龄,参加工作年龄和身份证年龄是否相符,招工表上的工种是否是特殊工种能不能提前退休,还有是否提干这些。
辅助的还有工资表和每次与公司签的劳动合同。
参考:
看你参加工作的时间,以及工资表和辞职或离职时间,来计算你的视同缴费年限。
还有如果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符,也要以最早档案年龄为准办理退休,所以大家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档案。
参考:
看参加工作的时间、工资变动审批表、
参考:
主要看的是:1.核查档案上参加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招工、入伍时间信息。
2.核查缴拿几金社保基金年限情况。
3.核查独生子女政策享受证。
4.核查参加工作期间转岗、调动、休假情况。
5.特殊工种退休:男工须满55周岁,女工须满45周岁。
(也可以在满55一60与45一50之间可选择申请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