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那么难懂难道古代的平民百姓用文言文进行交流的吗

古代平民百姓当然不是用文言文交流,百姓哪里懂文言文,还不是跟现代普通人说话一样。
古代文言文形成是当时的历史背景决定的,在没发明纸之前,古人要记录东西要么是刻在石头上,要么是刻在兽骨上,后来刻意在竹简或者木简上。
但是由于这些载体有缺陷,体积大,重量重,制作也比较耗时,还不方便携带和保存。
所以古人记录东西都力求长话短说,节约载体的使用空间。
但是长话短说并不一定能把事情描述清楚,由此就需要精炼语言,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
而文言文也并不是随便写,任意精炼的,要有公开依据开源,也就是要标准。
如果没有标准的话,谁看得懂。
文言文的依据比较复杂,不过主体是借用历代圣贤的思想或者各种有名的典故,也就是引用四书五经里面的内容。
所以要看懂文言文,就得读四书五经,而四书五经本身也属于文言文,所以要有个老师把给你讲解四书五经。
而能够给你正确讲解四书五经的老师,必然是有传承的。
这里的传承是代代相传的,一直追索到写四书五经的人,也就是古人的著书立说的大贤。
古代能够著书立说的大贤,肯定会有弟子,没有弟子也会有儿子之类的。
由此越往古代推算,不是你写一本书就完事了的,你还得让后人看得懂你的书,所以你要有传人。
你把书给他后,还得手把手的教他正确的读懂你书中的意思。
也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古代的老师都是很负责任的。
越往上推,一旦你被他收为传承的弟子,他会把你看作比他的儿子还要重要,不是亲生的却胜于亲生。
因此在古代,尊师重道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敢欺师灭祖,整个社会都容不下你。
其实想想也明白,他把你收为亲传弟子,继承他的传承,他有可能会对你不好吗?
他对你那么好,如果你还欺师灭祖,必然是社会公敌。
在古代读书人身份都是很高贵的,那问题来了,贵在哪里?
古代读书人身份高贵,并不是说你读书,有书可以读。
而是贵在你获得的传承,肩负着延续先贤传承的责任。
在这里说明一下,即使在古代也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是高贵的,有正统传承的人才高贵,没有正统传统的读书也没什么高贵可言。
一般来说正统传承都掌控在世家手里,而世家通常也以自己为书香门第而自豪。
敢称自己家是书香门第的说明他们祖上有人获得先贤真传,一直传承到他这里。
所以人家有点小自豪是正常,毕竟自己祖上是子百家的正统传人之一,谁不自豪。
不是古代,就说现在,如果你的祖上和老子对过话,和孔子吵过架,你同样也会自豪。
文言文纯属是古代书写载体不行,不得不精炼语言而形成的。
就算后来有了纸,但是由于技术原因,纸的造价也高,大量用纸的话,书写成本的代价并未下降,所以文化传承上依然还是文言文。
在古代造纸技术不行,动不动就洛阳纸贵的年代,想不用文言文都不行。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古人平时交流也不用文言文交流的,不管社会上层还是下层,该吹牛逼的还是一样吹,不过讲“大道理”的时候会用。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多想的,古代老师给讲解四书五经也是需要翻译,翻译就得用白话文。
如果都是用文言文的话,老师照着书本念来念,难道学生就懂了?

参考:
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普通百姓并不是用文言文交流。
要问为什么,那就是文言文属于书面语言,是文人和作家作文时运用的书面语言,普通百姓平时交流都是用口语。
就如我们今天的书面语言虽然是白话文,但却比民间口语要有文学性。
先秦时代,由于汉语词汇较少,书写材料匮乏,文人在竹简上写字多为刀刻,为减轻书写的劳累和节约书写材料,人们便较少字数缩短语言来书写,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汉字代替多个词汇或语句的文言文。
汉代发明纸张后,由于早已形成了文言书写形式,文人们便继承了之前的文言文,并用文言文著书立说。
而且在封建社会里,能够熟练掌握文言文,是一个文人文学修养的基本标志。
反之则不然。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的普及。
实际上,即使在今天,书面语言和口语都有实质上的区别,书面语言大多具有文学性,而口语却十分随意。
在词汇匮乏的古代,古书面语言和口语区别应该很大。
口语也应该是白话,只是跟今天的口语相比,词汇要少得多。

参考:
文言文很难,每一个学习过的人都有体会。
当年我读书时,语文成绩还算不错,特别是那些古诗、古文基本能背。
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喜欢,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师要求。
虽然文言文的课文我都能背,但是要说全部理解也是不可能的。
那时我就想,文言文这么难,古人怎么说话的?
现在我知道了,我们学习的文言文其实就是古代的书面语言,与老百姓的日常口头语言并无相关。
在古代教育并不普及,能够接受教育的都是士大夫阶层,而绝大多数老百姓基本都是文盲,大字不识。
因此,中国古典语言存在着言文不一致的突出特点。
士大夫阶层使用的文言文,要求表达规范,强调高度的形式美,讲求对仗、用典等,推敲琢磨,遣词造句中力
不过,即便有音韵上的追求,这种语言却难以变成一种通行的口头表达,一来对写作者而言难以做到,二来受众方面也无从领会。
于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就走上了两条道路。
纸上写作的大师名家代有其人,各领风骚;
口头语言却粗糙随意,难登大雅。
文明持续发展两千年,周秦文章汉代赋,唐宋八家明小品,但高居不下的文盲率却形成一种残酷的反差。
卑贱者讲粗俗段子,高贵者写典雅文章,这使得整体性的国民教养难以提升。
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胡适等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弊端,积极倡言文学改良,打破种种形式主义之藩篱,提倡白话文,力
今天,我们使用的白话文就是一百多年来文化变革的结果。
白话文可能不如文言文典雅,但它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趋于一致,再加上现在的教育普及,文盲率大大降低,使社会整体性的国民素质大幅提升。

参考:
据报道,解放初期全国文盲约占八成。
所以国家大力倡导简化汉字,减少文盲,并大获成功。
之前,大部分平民用文言文的交流现象,并不存在。
文言文意境清楚、短小精悍、源远流长,极宜官方、文人之间交流。

参考:
文言文是个技术活儿,听起来理解困难,写起来更难!在古代,读书是少数人的“专利”,越往古越是如此。
那时候的文字更像是一种“圈内人”的交流密码,即便其他人通过种种途径认识了这些文字,这些“密码组成”所表达的特殊含义,他们也搞不明白。
比如,中国早期文字甲骨文中有这么一句:“贞妇好其死”就这么五个字,轻轻的刻在一块骨头上,笔画分明,却形似一片“鬼画符”。
从甲骨文被发现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能够读懂它的人,却少之又少。
时至今日,甲骨文中的许多文字仍能难倒文字学家。
难在哪里呢?
其一,字无法解读;
其二,搞不懂意思。
专家用了百年时间都无法解读的文字,刻写甲骨文的书吏如果不跟别人讲,恐怕当时的人也很难读懂其意。
那么,这五个字什么意思呢?
翻译过来就是:老天爷啊,我最亲爱的妇好,她真的去世了吗?
这五个字,是妇好死后,他的丈夫武丁为了确认这一消息的准确性,特意进行的一次占卜。
武丁不知道妇好的状况吗?
他非常清楚,但是,妇好的死让他极度悲伤,以至于情绪失控地向老天询问。
这五个字,隐去了事件的主角,隐去了妇好的死因,甚至隐去了妇好的身份。
如此一来,只会造成初看到这句话的人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它在表达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妇好是武丁的妻子,那么这句话只有四个字:“贞好其死?
”但是,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将武丁对妇好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
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简到极致,该表达的情绪和内容,却尽皆表达。
有人说它短?
短不是问题,短也能满足武丁的要求。
文言文虽短,五脏俱全啊!书吏不想把卜辞写长吗?
写的这么短,搞的武丁都有些看不明白,不怕武丁一怒之下,将其活埋了吗?
怕。
但是书吏也有其苦衷啊!甲骨就那么大一片,满打满算能刻几个字?
还要预留占卜的空白区域;
而且,书吏在甲骨上刻字,用的工具都及其简单,比如骨锥、金属锥等等,一点一点地用力在甲骨上刻画,非常不易。
文字载体(甲骨)面积小,刻起来不易,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把句子缩短,能省则省。
最初的文言文就是这么来的。
书吏虽然是这么刻画甲骨的,可是,平日里说话,也得跟武丁一样,武丁说什么话,他就得说什么话,毕竟,武丁不会循着他的意思去揣摩他的话。
所以,中国的古籍有一个特点:越是古老的书籍,字句越短。
比如说《周易》,也就是周文王演的那本书,其内容不仅非常短,字符还非常简单,简直就是“能省就省”的极致体现——整本书只有不到一万字,可是,后人解读它的内容,却不止一千万字。
可是,这不到一万个字,周文王不知道戳了多少片甲骨才完成的。
后来有了青铜器,这种文字载体的面积,显然要比甲骨大了不知多少倍,随之,金文的长度也显著增长——相比刻字,铸造青铜器似乎更难,好不容易铸了个青铜器,那还不赶紧多刻几个字?
再后来的竹简、帛书等文字载体,有其便、也有其不便,但是对于书吏而言,扔掉了手中的刻刀之后,写字简直是一种享受。
那么,此时的书吏就可以肆意发挥了吗?
还是不可以,毕竟,竹简小而重,帛书太贵,都不适合“大规模书写”。
于是,书吏书写的原则变成了:能省则省,适当放宽。
有了竹简之后,可以明显看到,文字增加了许多鲜活力,也有了很多细节,比如“郑伯克段于鄢”这件事,甲骨文里,断然没有这种“多余”的故事情节。
可是,此时的文字还是“晦涩难懂”。
那时候的书吏已经有了更加便宜的竹简,也有了更方便的书写工具,为什么不能把文字写的直白点呢?
很简单:文言文有固定的格式,这个格式千古不变。
恰是因为有了这个固定的格式,所以在历史交替、王朝兴衰之际,官方语言换了一茬又一茬,各地方言千奇百怪。
可是,写出来的文字,却能够让所有懂“文言文”的人,看起来丝般顺滑。
举个例子:即便是现在,如果一
在古代,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能够读的起书的人,要么家里大富大贵,要么祖上阔过。
寻常人家,想要读书识字难之又难。
即便读懂了字,以他们有限的文字功底,也很难理解书中的意思。
如此一来,文言文就给想要偷学它的人,设置了一道屏障——就算你识字,你也不会写文章。
直到宋元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及,读书成本越来越低,手里稍有些余钱的人,都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私塾读书。
读书识字,再也不是达官显贵的专利。
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为了让大多数人都看得懂的白话文,开始大量出现。
即便如此,那会儿的文言文,还是有门槛儿。
先看一段明万历皇帝的“口语”:“哥儿,你莫恐,不干你事。
但去读书写字,早些关门,晏些开门。
……近有逆恶捏造妖书,离间我父子兄弟天性亲亲,动摇天下。
已有严旨,缉拿以正国法。
”除了看起来有些别扭,理解并不难吧?
看起来别扭是正常的,因为明朝的官话就是如此,满朝文武想要跟皇帝交流,就得说这套官话。
那会儿的文言文是啥样呢?
请看万历朝的张居正的文字节选:“仆久握大柄,天道忌盈,理须退休,以明臣节。
”是不是跟两千年前别无二致?
张居正这么有才,写的一手好文言文,可是面对主子万历皇帝时,也要说:“帝哥儿,你嘱咐太监今晚莫锁门,我给你吃我夫人下的面。
”可是张居正如果真的给皇帝送了面吃,他在日记里就要这么写:“某年某日夜,解衣欲睡,诏书至,欲食贱内下面,欣然起行。
”所以啊,不要把古人想的那么高深莫测,他们也是人,现在人听不懂的句子,古人又怎能听的明白?

参考:
先回答问题:1、古代的平民百姓用文言文进行交流吗?
答:不用文言文进行交流。
2、为什么有文言文和白话文?
答:因为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文言文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自“五四运动”以后,逐渐开始由文言文转向了白话文。
目前的文言文只存在古籍当中,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资料保存。
其实要弄懂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概念。
一、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出现的概念。
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所以在白话文出现之前的文体,都可以称为文言文。
具体区分的时间,大体可从“五四运动”为界限。
一九一九年五月开始的“五四运动”,既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的运动。
以胡适,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为代表人物,率先提出了思想革命的白话文概念。
直白地说,就是用当今的白话文,取代古代的文言文。
文言文的特点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并进行注解。
文言文的优点在于文字精链、微言大义、文字优美、合于音律。
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够不拘一时一地,所以现代人也可以读懂孔子等人著作的论语。
文言文的缺点在于难懂、不易普及,要读懂文言文须经过适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写作文言文的难度更高,所以五四运动后强调“我手写我口”、“能识字便能读文”的白话文渐渐的取代了文言文。
二、什么是白话文  白话文,指的是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言。
其实白话文在古代也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总的看,明清以前的文言文比较正统,到了明清两代,也开始出现了半文半白的书面语文。
比如我们当前所读的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既使没有文言文基础的读者,也能读懂。
只是其中的部分文言稍显枯涩而已。
但当时的主流书面语言,还是文言文。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四大古典名著还不能算纯粹的白话文。
真正的白话文,就是从“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才登堂入室,形成并成为主流书面语言。
文言文才退出历史舞台。
白话文的特点是浅显通俗,在语言上,生动、泼辣、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表现力。
所谓白话,白就是说,话就是所说,总的意思是口说的语言。
今天我们使用的白话文,也就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书面语。
如此而已。
总结:综上所述可以说明:1、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都是书面语言,不是民间交流的口头语言。
既然不是口头语言,那就不论是古代的老百姓还是现代的老百姓,在交流时都不可能用书面语言。
我们与人说话,怎么可能用讲话稿的书面语言呢!2、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分界限,就是用“五四运动”以后的文体来区分。
今天谁要是还用文言文写文章,只能是一种示范作用,绝不是主流书面语言。

参考:
这个问题有点误会,误以为文言文就是古人平常的语言。
其实不是,文言文从起步就与口头语有所区别,这是因为远古时期,没有纸笔,文字需要用刀刻,但还没有铁刀钢刀,而是非常珍贵的青铜刀。
这就迫使用文字纪录者必须尽可能的用最少的字,纪录最多的内容,文言文就此诞生。
比如一个“然”字,具体用来就有很多含义,甚至反义。
比如有人说,家主是男人,听的人说,然。
这是说,你说得对。
听得人说,然,女人。
就又成了你说的不对,这家主人是女人。
至于普罗大众,对不起,文字不是给普罗大众读的,因为读不起。
仅仅刻书的刀,就比当今的金镯子还贵重,普罗大众怎么读的了书。
如果认为这是推测,不妨读一读论语和同时代的春秋,就会发现纪录口语的论语比历史典籍春秋好懂得多。
文言文随着历史发展,与口语越来越远,因为文人们还发明了很多“雅言”,普罗大众就彻底听不懂了。
读《儒林外史》,我们可以知道明代人口语就把母亲叫娘,但文人们不这么写,而是写作“家慈”,岳父岳丈,他们要叫“泰山”,女婿写作“东床”,上个厕所都不叫上茅厕,而叫登东,放个屁还雅得叫下气通。
读一读元人关汉卿的《杜娥冤》,看看哪有文言文的影子,那是戏,给大众看的,就要写成白话,明代朱熹的四书集注,他不注你还能看个八九不离十,让他文言文注释了一下,比原文更难懂。

参考:
古代跟现代一样存在地方语言和普遍语言之分,古代普遍的语言就是文言文。
在文言文尚未完全普及的时候,古代官方的交流以文言文为主,以方言为辅,而民间的交流以方言为主,以文言文为辅,这时平民百姓以文言文进行交流就会感到有困难。
当文言发展普及到程度相当高的时候,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交流的都是以文言文为主,以方言为辅,这时平民百姓以文言文进行交流就会感到非常方便。
在古代文言文就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一样被定为官方语言,而文言文作为古代交流的必备工具,最初也是由司傅、先生等在私塾中进行教授开始的。
在古代,学生称为学子、弟子、学童等,家庭比较富裕,有能力交得起银元或谷物,他们就可以进入私塾、学堂、书院等读书,学的就是文言文,学完规定的课程后,就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就可以成为状元、榜眼、探花等及第为官,考不中的则回乡从事农耕,也有的回乡后继续自学或请私塾代为补习,继续参加科举考试,直到考取功名为止。
家庭比较贫困,没有能力交银元或谷物的,就没有办法读书,只有居家劳动,成为普通的犂民百姓,他们中也有很多人会从与有文化的人的交流中掌握人际交往最基本的文言文。
因比,古代平民百姓交流所用的语言也有一个从以方言为主以文言文为辅到以文言文为主以方言为辅的发展过程,就象现代农村老百姓,交流的语言也有一个从以方言为主以普通话为辅到以普通话为主以方言为辅的发展过程是一样的。
至于说文言文难懂,这是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去看是这样,而在古代文言文高度普及的时期,平民百姓对文言文的理解并没有象我们现代人那样感到困难,因为现代人们交流已经不用文言文了,如今,文言文只存在于历史文献和研究文言文、因写作需要探究文言文的学者的脑海中,而普通百姓对文言文已经感到非常陌生难懂了。
那么,白话文又是如何产生的?
其实白话文就是文言文走向现代文的过渡阶段因为文言文字简而且通义字较多,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释意上的错误,于是人们要在文言文中难解和通义的字、词旁添加一些注释文字,久而久之,这种释文逐渐就演变成了白话文,而白话文再继续发展,就变成了今天的现代文了。

参考:
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交流表达方式,古代的平民百姓书面交流就是用文言文,口头交流语与书面语相差无几,都是之乎者也。
白话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相对文言文而言,剔除了之乎者也等等表达方式,语言的实词和虚词变化较大,表达更直截了当,少了我们通常所说的酸不溜瞅的味道。
文言文与白话文,哪一个表达更好,一直都有争论,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时争论更大,针对这些争论,当时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主推手胡适就曾亲自反驳过。
胡适在一次上课时,学生们对文言文与白话文谁更好又起争论,为此胡适出了如下一道题目让学生们来区分和体悟: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大家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
学生们纷纷拟稿,最后胡适发现用字最少的电报稿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胡适念毕说,这份电稿确实简练,但用白话文只须5个字:“干不了,
随后他解释说,“干不了”,已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之意,而“
当然文言文与白话文仅是表达方式有所变化,白话文的表达语,大多数都是文言文的演变拓展而来,二者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为此,胡适还写过一首关于文字方面的白话打油诗:“文字没有雅俗,却有死活可道。
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
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
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
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
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
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号;
古人悬梁,今人上吊;
古名虽未必佳,今名又何尝少妙?
至于古人乘舆,今人坐金轿;
古人加冠束帻,今人但知戴帽;
若必叫帽作巾,叫轿作舆,岂非张冠李戴,认虎作豹?
”这样深入浅出、诙谐幽默地介绍古今文字知识,将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确实妙趣横生。
文言文虽然现实生活中很少用了,但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应当掌握,化古为今,丰富和深化白话文,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参考:
文言文那么难,古人之间说话是用文言文吗?
为什么会有文言文和白话文?
中国古代存在书面语和口语两套话语系统。
也就是说,古人之间说话用的是口语,而书写的时候用的是文言文。
这两套系统一直是同时存在着。
直到进入现代社会。
现代白话文出现之后,书面语和口语两套系统才逐渐统一在一起。
两套系统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古代人书面语和口语分开最简证据就是宋元话本小说。
话本,就是古代”说话” 人所用的底本。
说话,也就是说书,其实就是在茶馆酒肆讲故事给别人听以谋生的人。
由于他们的听众是以普通大众为对象的,所以,话本的叙事模式就是日常的大众口语。
也许有人会说,话本是写在纸上的,不也是书面语吗?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既书面语也有雅俗之分。
话本,是俗文学,是与口语相关,今天它也是一种文学形式。
可是,在当初,它们是进不了文学的大雅之堂的。
所以,它只是口语的记录而已。
宋元话本发展到明清时期,就形成了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就是当时标准的白话文。
要明白古典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区别,看看《红楼梦》和《聊斋志异》就明白了。
《金瓶梅》是明代山东一带的口语,《红楼梦》基本是清初官话口语。
正是因为明清小说与口语相关。
因此,与文言作品比起来明清小说在当时是很不被主流文化圈所承认的。
从事俗文学的,是被文化主流所瞧不起的。
这就是为什么能写出《红楼梦》这样伟大作品的曹雪芹事迹都没有留下来,还要后人从一些蛛丝马迹上一点点的挖掘。
而像袁枚、方苞等在我们看来远不及曹雪芹伟大的作家,却有详细的平生行状。
这在本质上体现的就是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口语的特点是大俗与大众化。
而文言所代表的就是所谓的雅。
所以,文言与白话之间,还有一个雅俗之别。
如上所述。
我们可以知道。
古人之间说话用的是口语,白话。
而不是文言文。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
书面语(文言文)一个系统,口语(白话)一个系统。
因为文言文比较难,学起来不容易。
为什么不直接用白话文,这样的话,交流的效率不就更高了吗?
但事实并不这么简单。
我们知道,中国地域广大,风俗各异。
自古就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
口语用词和发音,更是因为地域的不同,差异很大。
现在,我们觉得各地语言的差异不大。
这完全是近代推广普通话的原因造成的。
而普通话的推广,是与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息息相关的。
而在古代,各地方言上的差异,完全可以让人在离乡百里之后,相互听不懂对方的话。
因此,口语的规范化,在古代中国的土地上,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而书面语的规范,相对容易些。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现了书同文。
到汉代隶书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书写的效率。
因为文字书写,从始至终是与官方政治紧密相联的。
又由于早期书写成本比较高。
所以,就使得书面语的表达从一开始就非常简洁高效。
因为书面语的使用,与政治相关。
这样,在整个社会中,只要参与社会管理的政治精英们学会书面语,就可以保证书面语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
因此,在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能够读书识字的,一直都是少数人。
因此,在古代的时候,才会把读书和做官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让全体民众都能读书识字,是进入现代社会才可能有的现象。
也只有进入现代社会,才能实现。
现代白话文的推广,从一开始就与普通话的推广联系在一起。
如果说白话文规范了文字和语法,那么,普通话规范的语音。
当字词句段和语音,都有了全国统一的规范,现代白话就产生并成熟了。
现代汉语和普通话的推广,大大降低了全国各地之间的交流成本。
使得中国能在统一的文化基础之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
使得中国能在激烈竞争的当今世界上,尽得竞争优势。
为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昌盛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使用白话文了。
白话文的使用也极大提高了交际的便利。
但文言文做为我们曾经使用了几千年的一种书面语,他在今天依然没有过时,也依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五千年连续不断文化传统的国家。
文言文在白话文开始推广的时候,曾经受到过打击。
但文言文做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它的作用一直存在着。
并且以后也不会离开。
文言文虽然语言简洁,语法规范也与现代汉语有某些差别,但它毕竟也是汉语的表达方式。
而且它所用的文字也是古今一致的。
所以,文言文看起来与现代汉语不同,似乎很难学。
但是,多读一点之后,就会发现。
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都有这样的特点。
只要多读几遍,不用翻译,意思也能懂得。
原因就在于,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与千年前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已经使用白话文了。
当然觉得白话文比文言文好多了。
但我觉得,文言文也有比白话文好的地方。
这就是在著史的时候。
文言文更加简约。
二十五史都 是用文言文写的。
如果全部改成白话文的话,篇幅提高三倍,大约是没有问题的。
二十五史的最后一部是《清史稿》,清史之所以被称为稿,而不给予盖棺定论的“史”之名。
就是因为它是民国时期的清代遗老所著。
他们论史的指导思想是陈旧的。
所以,我们现在以白话文在重修清史。
但是,过了这么多年了。
清史还是没有修完。
原因固然很多。
但语言方面也是一个问题。
从文言改成白话,也算是一种开创。
能不能达到当初司马迁做《史记》时的效果。
只能让历史说话了。
因此,我敢断言。
《清史稿》最终会被承认是名正言顺的二十五史之一。
新编的白话清史,大约会与历史上唐史的编写一样,有新旧之别。
新旧注定各有优点。
谁也不能取代对方。

参考:
古汉语比较特别,尽管汉字的字数很多,比如在明朝时,已经有了超过四十多万个汉字,但是古汉语中的语言和书写,却是完全分离的,语言和文字的不统一,是古汉语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是在古代中国,要学会正确的书写,却很不容易,非得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行。
在古代中国,能够使用文字的人,就可以被称为文化人了。
按照现代学者的研究,在西汉末期,人口大约六千万出头,但能够阅读和书写的人士,也不到六十万。
其实在其他的国家,情况也差不多,毕竟古代社会的文化主流,就是做个文盲。
在中国汉朝时,需要做公文书写的基层官员,被称为“刀笔小吏”。
这是因为当时的文字,主要是写在竹简上,一旦那个字写错了,就要用刀刮掉,再重新用毛笔书写。
制作竹简比较麻烦不说,且竹简的篇幅也不是很大,还重量却不轻,所以书写的内容,需要言简意赅,一个普通公文,如果写上几千字,消耗材料不说,后面的传递和运输,都将是个大问题。
可一旦书写的材料,由竹简变成了纸张以后,中国人写东西时,也开始变得啰嗦了。
对比一下汉朝的《史记》,和宋朝的《资治通鉴》,其中的变化就很明显,读《资治通鉴》就要比读《史记》,容易得多。
到了现代,去读清朝时期的文章,也远比秦汉时期的文章好懂,这就是中国古代文言文,变化的一个大趋势。
但是传统的文化和习俗,拥有很强大的力量,到了民国初期,中国的文化人,仍然使用文言文,作为书写的主体方式。
为了改革中国的文字系统,当时中国的文化界,决定统一我们的文字和语言系统,将怎么说和怎么写,基本对应起来。
在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后。
才有了现代的白话文。
注意喔,白话文的意思,是书写的方式,和语言保持一致,并不是搞出一个新语种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