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为什么有吃炖菜习惯
中国不仅地大物博,而且人口众多,南北各地的语言、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等均有较大的差异,今天主要说说这饮食习惯的问题。
怎么不像南方这样搞小炒、煲汤之类的,对于这样的疑问,以前我也是有的,但是自从去了东北五年之后,这样的疑惑就慢慢解开了,接下来说一下东北人为什么习惯吃炖菜。
第一点、东北很冷;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有很多疑问的,那就是南方人以为东北人不怕冷,而东北人以为南方不冷。
这都是错误的观点,正确的是东北人是怕冷,甚至比南方人还怕冷,而南方没有暖气,冬天室内比东北还冷。
因为东北冷,炖菜也是为了适应环境,在以前的火炕平房中,条件可没有现在这么好,室内也冷,而炖菜能很好的保存食物的温度,如果像南方那样每个菜搞个小炒,端上桌还没开吃菜就凉透了。
大锅炖菜不仅能使菜不凉,而且吃的时候也非常暖身,可以达到驱寒的效果。
第二点、东北人性格豪爽 、大方,再加上东北冬天的食物没有南方的丰富,做菜的人性格又豪爽一些,当然不会像南方那样做的那么精致,直接大锅炖的话就比较简单粗暴,不用在意那么多细节,这应该也是东北人喜欢吃炖菜的一个原因。
第三点、炖菜其实也很好吃;
你别看有东北大乱炖一说,这个还真的不是乱炖,也许在以前食物资源匮乏的年代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不得不真的乱炖,但是现在的东北炖菜基本上不是乱炖的,这炖的搭配也是有讲究的。
比如猪肉为什么炖粉条、小鸡为啥炖蘑菇,这除了自身营养搭配之外,另外的是口感好,并且也是先辈们长期实践的结果,哪些菜搭配着炖好吃,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乱炖”。
炖菜不仅兼具其中各种菜的营养为一体,而且热量高,口感丰富,炖肉软糯,香味和食物精华充分发挥出来,并且易消化,这也是炖菜好吃又营养的一大特色。
参考:
主观臆想,可能与气候有关。
东北纬度高,气候寒冷,炖菜近似火锅,从头至尾都是滚热的,食之不仅浓香可口,更主要的是保暖御寒。
试想,外面冰天雪地,寒气逼人,屋里炉炭通红,炖菜沸腾。
一家人围炉进餐,再加一点小酒,其情其境妙不可言。
气氛祥和,其乐融融。
这可能是东北人喜欢吃炖菜的原因吧!
参考:
炖菜汤浓汁鲜,适宜东三省人的囗味和习惯,这就和南方人喜辣一样
参考:
还真是巧了!小编的家乡也是东北的!这个问题小编也在网上搜罗了一下,为什么东北人喜欢吃炖菜呢!其实这个事没有什么历史依据的!但是在小编的理解和总结中,得到的结论就是。
因为咱们东北的冬天特别长,有将近6个月的时间呢!那农村人都是夏天干农活的吗!冬天肯定都是农闲吗!不仅在家闲着,而且东北的冬天特别冷,吃点炖菜它热乎啊!有汤有菜的,主要还是热乎,而且大炖菜的菜码都大,里面白菜、粉条还有肉片都可以放到里面,不仅热乎还特别实惠。
你说如果要是在这么冷的天,上一盘南方似得那种炒菜,肯定特别不合适啊!那菜码小,吃着也不热乎啊!所以久而久之,大炖菜就越来越在东北“流行”起来!在吃饭之余,因为大炖菜里可以放多种菜品,一家好多口也都可以在一个菜里品尝,再加上在农村的小火炕上一坐,喝点小酒,那农村那时都是这么过来的!虽然年代已经变了,但是这道菜还是留在东北人的心中,有时很多东北人也会在天冷时回家做上一锅大炖菜,去去寒热乎热乎!而且小编告诉你们,做大炖菜时一定要放点五花三层的肉片,与各种菜品炖出来时,那滋味别提多美味了!说的小编都馋了!回家一定要来上一锅大炖菜!而且不仅大炖菜炖出的白菜、粉条等十分美味,大炖菜的汤才是最为鲜美的。
盛上一碗,连菜带汤,一碗干下。
包你无论在多寒冷的冬季也会是暖暖的!
参考: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东北的松花江边上,后期在南方发现,要说为什么东北人对炖菜情有独钟,那得从两个方面来说,才能体现出来。
地理位置与人土风情有关系东北人处世豪爽,热情好客,办事从来不秃露反帐照直嘣,比如在家请客吃饭大多数都会有1-2个炖菜,其他的菜做陪衬,其中这两个炖菜基本上都是硬菜,让客人吃的明白,不够吃锅里还有,不怕你肚子大,就怕你吃不饱,不论你怎么吃,我的锅里都有,这就是东北人的待客之道,也是东北人怕磕碜的表现。
南方和北方人做菜就有明显的差别,南方人喜欢做菜“精而少”而北方人去南方人家里做客基本上都吃不饱,因为北方人吃饭,一般都是看着桌上的,还想着锅里的,南方人做菜就是桌上那几道菜,没有锅的事,所以北方人好面子怕磕碜就不敢吃太多,象征一下吃个三分之一饱也就完事了,回去还得补充一下。
东北人的情怀与寒冷有关大家都知道东北天寒地冻,也许这样的气候造就了东北人的性格及特点,最能体现东北人情怀就是吃饭喝酒🍺。
明明第一次见面,磕一唠起来,就像打小就认识一样,马上就是哥兄弟,漂亮的女孩就是小老妹儿,无论“爷们娘们”都清一色的说:你这人真好,对我脾气。
东北人有一种情怀,就像做菜一样,每道菜都蕴含了他们的性格与豪迈,就拿一锅出的东北炖菜来说,不论东北爷们还是娘们都是“粗中有细”,锅里炖着小鸡蘑菇,锅边贴着一圈香喷喷饼子,灶膛添着柴禾小火慢炖,饼子透出金黄的嘎巴,小鸡炖蘑菇的诱人香味,想想就无法抗拒,一圈粗粮饼子在小鸡蘑菇的映衬下,形成了鲜明的组合,就好像东北人的性格,粗广的外表下,也有一颗温柔细腻的心。
结束语所以,东北炖菜不仅好吃,也体现了东北人好客的一面,男人表现粗犷豪放,但内心却是柔软细腻;
女人的表现则是外柔内刚,白天可能给你一个吻,晚上可能就把你一脚踹床下去,说一句笑话,不过东北人好客,那是没的说,有时间朋友们来东北试试就知道了哈哈哈😁!
参考:
东北为什么有吃炖菜习惯?
东北的炖菜是一大特色,各种肉类、鱼、蔬菜放在一个大锅里咕嘟,边上还能贴面饼子,非常的好。
那么东北为什么会有吃炖菜的习惯呢?
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东北,冬季严寒、无霜期短,基本上过了夏天就到供暖的季节了。
而对于以前来说,东北的时候更是恶劣。
据我所知,东北的炖菜是从满族传过来的。
满族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和蒙古族类似,骁勇善战。
对于以部落为单位的少数民族来说,大锅炖菜是最简单、营养液比较丰富的吃法。
而且,在寒冷的季节,一群人围着一口冒着热气的大锅,既能满足口舌之欲又能驱寒,的确是个不错的吃法。
因此,在东北就习惯了炖菜这种吃法。
不止是满族,东北的朝鲜族的吃饭方式也比较类似于炖菜。
朝鲜族不炒菜,炖汤,也是很多种食材放在一个锅里炖,既能增加食欲还能补充热量。
因此,东北吃炖菜是一种流传了多年的风俗,主要是为了方便、驱寒而来的一种烹饪方式。
参考:
我来神答复,东北冷,东北一般烧炕只有一个灶,吃炖菜方便,杂七杂八合在一起炖,锅周边贴饼子,一举两得。
炖菜里有汤有肉有菜,热气腾腾,暖心暖胃暖身。
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习惯,就爱吃炖菜了。
参考:
大家好,娇你美食,
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东北人什么有吃炖菜的习惯?
这个问题。
东北人是典型的北方人的性格,而我也是一个典型的北方人,但是我家老公是一个典型的南方人,我们的结合是南北饮食文化的碰撞,我们家就特别喜欢吃炖菜,但是我老公家就比较喜欢吃炒菜。
我想要说起为什么?
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南北饮食习惯和性格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从性格上讲:东北人的性格比较大大咧咧,豪爽。
咱常形容东北爷们儿为大老爷们儿,形容东北女生是东北大妞,而南方人的性格比较小家碧玉比较细腻,我们常常形容南方的女人是水做的。
这样的性格特点使我们对于食物的要求,北方人就比较包容性强,所有的食材都可以放到一起搭配,炖出不同的搭配,能炖出不一样的味道。
在北方不怎么讲究摆盘,所有的食材炖成一锅,各种食材搭配的非常默契,美味一锅端出,热气腾腾的。
在南方搭配的摆盘就比较精致,分量也比较少。
就像我们在北方买菜,我们都是一捆一袋的买,在北方你很少看到别人买一根葱,几根香菜。
因为北方的天气比较凉爽,干燥,买回的东西不容易坏,所以我们买东西量都比较大。
但是在南方我们经常会买一颗芹菜,一根葱,几根香菜,如果你说买一捆葱,一把香菜,一袋土豆,大概老板会以为你是开饭店的。
空气一般,比较湿热,买回的东西及时放到冰箱里,也保存不了太久。
这些就是典型的南北性格的差异,造成了我们行为的差异。
说完性格我们来说说环境,北方的环境比较干冷,这样就使我们喜欢吃热气腾腾的东西。
在我们祖先那个时候,食材没有现在丰富,很多北方都是以白菜,土豆为主要的蔬菜,特别是冬天储存量是非常大的,为了让每天吃这些蔬菜,不腻,就随意搭配炖着吃,搭配不同的东西就可以炖出不一样的美味。
到冬天,尤其爱吃炖菜。
这样一辈一辈的传下来,炖菜已成为北方家庭的一种情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锅菜,热气腾腾的。
南方因为空气比较湿热,蔬菜水果的成长比较快,食材也相对丰富,所以可以选择的就比较多,这样就会有更丰富的做法,做法也就更精致。
下面来看看我家经常做的炖菜:(每道菜都有详细的视频,喜欢的朋友可以到主页爬楼看视频)西红柿土豆炖大骨头:口感是咸酸口味,番茄比较开胃,和土豆是绝佳的搭档,一锅大骨头,加上番茄和土豆,最后可以再加一点小青菜,炖一锅,就解决了一家人的营养和口味上的要求。
炖菜一般时间比较长,肉先下锅,然后下入粉条,最后才是各种蔬菜。
土公鸡炖蘑菇:选跑山的溜达鸡,搭配山里的红蘑菇。
那味道美得无法形容。
这种土公鸡至少要炖一个小时
豆角粉条炖五花肉:青青绿绿的豆角,搭配肥而不腻的五花肉,再加一点土豆粉,那叫一个解馋。
香辣乱炖:有点类似于四川的麻辣口味,所有的食材都可以放到一起,用火锅底料乱炖。
麻辣鲜香,非常过瘾。
土豆粉条炖榛蘑:土豆粉条搭配不同的蘑菇口感略有差异,东北的榛蘑是搭配粉条的绝佳食材。
东北还有一种扁豆油豆角,搭配五花肉和粉条,口感特别肉呼,味道绝了。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但是现在由于南北人的融合,饮食习惯不断融合,我们也在相互影响着,南方人也觉得囤菜的味道不错,北方人也偶尔尝尝南方精致的小菜,特别是近几年川味文化不断的在中国的各地流行着,让南北的饮食习惯不断的相互影响,差异越来越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分享美食,分享快乐,
现在农家饭店很流行铁锅炖菜,已经流传到大城市里,到俺们这地方一定要先看东北二人转,再去品尝东北正宗农家菜,感受东北民间艺术和黑土餐饮文化的独特魅力。
很多人说炖菜不精致没意思。
这么说话的朋友,一定没吃过真正的东北菜,没体会过我们大东北炖菜的精髓。
因为气候寒冷,东北地区的各种食材生长周期要长一点,猪啊、鸡啊、牛啊、鱼啊、都会别南方长几个月的时间,这样只有炖这个方法把食材烹出最香的味道。
气候寒冷的东北,只有一边炖一边吃才能暖暖和和的。
想了解世界各地生活习惯还是要从吃什么开始,东北吃东北炖菜,保证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每年秋天老奶奶都会晒干辣椒,做大酱块哦,自家制作酱味道融合阳光的味道,只有通过自然晾晒才能让各种食材如此入味,东北农村大酱那可真是一家一个味道。
入冬过年的时候,人们会在雪地上架起大铁锅,开始炖鸡烹鹅杀猪煮鱼,大酱就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调料,代表谷氨酸的鲜味都来自一勺大酱,东北炖菜开始并没有酱油,老一辈人还说酱油会发苦。
东北这嘎达的很多美食烹饪都保留中国传统的美食制作工艺,它没有什么人工调料,食物醇香的味道是来自大自然。
东北炖菜种类很多,猪肉炖粉条、酸菜炖白肉血肠、排骨炖芸豆豆角、小鸡炖榛蘑、大鹅炖土豆、白菜炖豆腐、得莫利炖活鱼、鲶鱼炖茄子等等。
说到东北的炖菜,可能很多外地朋友首先想到的是东北乱炖。
其实不然。
真正的东北人家是很少吃乱炖的,东北乱炖在不同季节搭配不同材料,大约十几种材料放在一起炖制而成。
真正的东北炖菜看起来简单,食材还是很讲究搭配的,也是比较有趣的。
另外炖菜不容易凉,连汤带水带肉的,吃一碗炖菜来两个大饼子一碗米饭就饱饱的,就像吃火锅一样,浑身热乎乎的。
比较有名的大鹅炖土豆、萝卜炖牛肉、小鸡炖榛、白肉炖大酸菜、排骨炖芸豆、白菜炖猪肉,是不是都两两的搭配,一荤一素,有一句俗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炖菜最关键是有汤有菜的,菜量也是超级大,炖菜还可
小鸡炖蘑菇一般采用东北的榛蘑来炖最好吃排骨炖芸豆,最好是用农村笨猪肉,那才叫香呢。
萝卜炖牛肉,走在沈阳街头,你会发现很多炖肉馆子,二十多元一套,一碗炖牛肉、一碗大米饭。
黑鱼炖豆腐,最后豆腐把所有的滋味都吸收进去了。
只吃豆腐就好了。
铁锅炖鱼,最后粉皮都炖透明了,而且吸收满满的鱼肉精华,这最好的吃法,大饼子蘸上鱼汤,然后夹上粉条,那才叫香呢!东北的大铁锅里又炖菜又烀饼子,菜炖在锅底,饼子贴在锅边。
朴实、简单,主食和主菜都一块全吃了,师傅给鱼锅贴上大饼子,去过农村的朋友都知道这玉米面的大饼子不好贴啊,面软会出溜下去,面硬还粘不上。
在沈阳要是真正上档次接待客户,根本不会吃什么日料西餐,让食堂大师傅做真正的东北菜,大碗大盆大盘子,三道鳞炖一锅、大鹅土豆炖一锅,酸菜血肠炖一锅、芸豆炖排骨土豆再来一锅,炒一盘大酱笨鸡蛋,切点自己烀的猪头肉和皮冻,菜是自己院里的绿色菜,肉是散养农村黑猪,烫一壶热乎乎农村小烧,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这才是真正的东北味道!盛京老灶!辽沈美食
参考:
因为东北冷!过去的冬季比现在还冷,不说大雪封门六个月也差不多吧。
那时候房子质量与现在自然没法比,哪来的砖瓦房。
普通家都是土坯房,房顶是茅草的。
保温效果自然不好。
取暖全靠炕。
通常外屋是厨房,有一个灶台。
这灶台连着的就是里屋的炕。
过去会搭炕可是一门技术,要让热气在炕里流畅地达到所有部位。
即要保证炉子好烧,炕又热的均匀。
有些人就不行。
不是炉子的热气不往炕里走,反而往外走,那就呛到做饭的人了!我们叫“不好烧”。
还有一种就是炕热的不均匀,炕头的位置烫死人,炕梢的位置没热气。
在做饭的过程,也是加热烧炕的过程,热一点都没浪费。
光说炕了,忘了说东北为什么喜欢吃炖菜。
还是因为冷啊!如果我们做菜都像南方朋友一小碟一小碟的,结果就会是还没从厨房拿到屋里的炕桌上,就已经冻上了!东北的这种灶很占地方,家里最多有俩个灶。
所以,平时的日子吃饭,菜也不会弄很多样。
但也要保证家里人全都吃饱。
就在量上取胜。
量大了自然不好炒,我们就擅长大锅炖。
连汤带水的吃着也暖和。
所有原料都放进一个锅里,慢慢地、慢慢地炖上一大锅。
呈的时候也用大盆,慢慢地呈上一大盆。
看着实惠,其实更重要的还是保温。
那时候,外头是冰天雪地,屋里在热乎乎的炕上,家人围坐,桌上放着热气腾腾地一大盆一大盆地冒着热气的菜,暖和!!!身上暖暖的,心也暖暖的。
参考:
东北菜一直给人们粗犷、豪迈的印象,很多南方的朋友初次去吃东北菜馆,往往会被菜肴的量大所“震慑”,尤其是各种大分量的炖菜更是如此,那么这次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东北为什么有吃炖菜的习惯?
】作为一个东北人,我觉得这主要还是气候和地理环境造就的饮食习惯,主要表现在几个不同的方面。
首先炖菜更好消化吸收。
在东北有着漫长且寒冷的严冬,出现零下30度的温度是很正常的情况,我印象中曾经历过最低零下42度左右的冬天,风吹在脸上跟刀子似的一般痛。
这样寒冷的环境就迫使人们需要进食高热量、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只有这样才能及时为身体补充大量的能量,才能在严酷的天气下更好的存活下来。
居住在越高纬度地区的人们,饮食就越偏高热量、易吸收,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趋势。
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炖菜的方式就很适合,将食物炖的软熟之后咀嚼、吞咽、消化吸收都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其次炖菜的烹饪更便捷,更省火力。
看到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小伙伴不太能理解,觉得炖菜要一直保持加热状态,怎么会更省火力呢?
有这个疑问的朋友肯定是没见过火炕。
火炕就是砖石垒砌成的床,下面有复杂的通道结构,最后有一端联通室外的烟囱,另一端联通外面的炉灶。
在烹饪的时候炉灶底下烧柴产生的烟和热力就会通过火炕,从而给屋子里取暖,睡上去的时候也是热烘烘的。
那为什么说炖菜省火力呢?
一般我们炒菜需要的是爆发性的高火力,烧柴的炉灶要想得到这个效果就需要添不少木柴和稻草之类的才能勉强达到,但是炒过菜之后剩下的柴并不能像煤气那样方便的调小火力就省下来,依然会燃烧、提供大量的热,火烧的太旺那火炕可就烫屁股了啊,于是这些火力基本就等于浪费了。
所以在冬天做炖菜综合考虑下来是比较省火力的,只要保持炖菜微沸的程度就可以,慢慢咕嘟着,菜好了炕也热了屋子也暖了。
毕竟在很久以前的东北地区,大雪封山之前人们就要备好过冬的柴火,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没有足够的柴火取暖做饭,那是挺可怕的事情。
最后就是炖菜的方式可以缓解食材不足的困境。
不同于现在的物流、种植技术的发达,在很久以前的东北地区只要大雪一下来,那么人们的日常菜肴就只有一些酸菜、提前晒制的干菜和耐储存的土豆、白菜之类的,肉类和鱼类在那个时期当然也是远没有现在丰富的。
所以人们的饮食就比较容易单调,首先在那个时候的冬天就不会有吃凉拌菜之类的想法了,吃进去冰冰凉的不是什么好体验,如果要炒菜也就那么几种搭配,而且前面我们也说了还要参考木柴火力的消耗,所以干脆不如就炖着吃。
各种食材加在一起炖成一炉,荤素搭配融为一体,吃起来味道就更有层次,热乎乎的吃下去也舒服。
可能有人好奇现在冬天也有各种食材了,煤气、电磁炉也很方便了,为什么很多东北人还是钟爱炖菜呢?
其实这就是习惯、传承的力量啊,比如腊肉之类的美食最初也是人们为了保存肉类才发明的,现在哪怕已经不需要再用盐渍的方式才能保存肉类了,可是腊肉的味道已经变成了一种美食文化、一种传承的美食记忆,东北的炖菜也大抵如此。
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于东北炖菜的解答了,如果觉得有些道理的话,恳请帮忙转发和点赞!最后也欢迎大家评论分享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哦!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