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为什么要把六大名著变成四大名著淘汰的两本是什么

六大名著这个概念,是2007年才正式出现的。
说解放后把六大名著删减为四大名著,不过是一些人为了卖书,搞出的噱头。
而且四大名著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
从古至今,压根就没搞过什么六大名著、四大名著的评选活动。
四大名著这一说法,来源自四大奇书。
第一个提出四大奇书的人是明朝文学家王世贞。
传说,他还有一个笔名——兰陵笑笑生。
王世贞把《西厢记》、《水浒传》、《史记》、《庄子》,评为四大奇书。
但是这四部书跨度比较大,包含了戏剧、小说、哲学、史书。
而且把《史记》和《庄子》定义为奇书,也不太合适。
就像不能把《雪中悍刀行》定义为纪实文学一样。
所以,王世贞的评选出的四大奇书,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认可。
到了明末清初时,冯梦龙把《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国演义》评为四大奇书。
冯梦龙的点评,受到了文学家李渔的肯定。
李渔认为,这四部都是深受百姓喜爱的长篇通俗小说,将它们评为四大奇书没有任何问题。
至此,四大奇书的说法流传开来。
李渔的点评,也定义了评选四大奇书最基本的要求——必须是长篇通俗小说。
戏剧、史书、诗集……即使写得再好,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再高,也无法入选四大奇书。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警世通言》、《聊斋志异》等短篇小说,无法入选四大奇书。
满清入关后,因为一系列原因,封禁了《金瓶梅》。
就有人把成书较晚,查得不是太厉害的《红楼梦》给补上,形成了新的四大奇书。
当时,《红楼梦》等小说的名声虽大,但也只能称呼为奇书,而不是名著。
那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只有四书五经这样的书,才能称之为名著。
《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写得再好,也只是奇技淫巧的杂书,难登大雅之堂。
(就像现在的家长看《大奉打更人》、《庆余年》一样。
)敢说《红楼梦》等小说是名著,会被人分分钟喷死,弄不好还会被扣上私藏禁书,羞辱斯文,诋毁先贤的帽子。
一旦被告到官府,轻则挨板子,重则流放宁古塔。
到了民国时期,有出版商为了卖书,把《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冠以四大名著的头衔,捆绑销售。
四大名著这个说法才正式出现。
但是,从清末一直到现在,咱们国家从没进行过四大名著的评选。
到底哪四本小说该被称为四大名著,众说纷纭。
一直到1982年,《红旗》杂志在文章中,把《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定义为四大名著。
再加上,当时的出版社也把这四部书放到一起出版。
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称的把这四部书称呼为四大名著。
如果您把《大明英烈传》、《隋唐演义》、《说岳全传》、《封神演义》,定义为四大名著。
严格来说,并不算错。
只是没多少人会认同罢了。
(其实,每
毕竟每
)至于解放前有六大名著这个说法,不仅可笑,还可耻。
2007年,某出版社把《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六部小说,精装出版,称之为六大名著。
至此,六大名著这个说法,才正式出现。
出版社按照自己的标准,评选出六本名著,印刷出版,这无可厚非。
但随着自媒体的兴盛,六大名著这个说法,开始慢慢变质。
一些自媒体为了卖书,就编出一个哗众取宠的故事——解放前有六大名著,另外两部因为某些原因被淘汰了。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纷纷信以为真。
大家不妨仔细回忆一下,这个说法是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
这么说的自媒体,是不是都带着卖书的连接?

参考:
四大古典名著是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和曹雪芹《红楼梦》。
而另外还有蒲松龄《聊斋志异》和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不过,又有一说,还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那就不是六大名著,是七大名著了。
从五四以来现代文学到四九年以后的当代文学,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之所以缩水为四大名著,可能还是为了更好记,有利于青少年的接受能力。
其实一个在校的中小学生,除了对课本知识和超负荷的作业之外,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可能寒暑假可以读一两本,但也是热衷于网络流行读本,很少对古典名著进行一番系统性的阅读。
尤其对《红楼梦》,那些琐碎的明清日常生活,读起来枯燥无味,整体无法产生更多的代入感。
所以,相关影视剧反倒起到相关普及作用。
四大古典名著都有不同版本的电视剧和电影。
八七版《红楼梦》堪称经典,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几乎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几乎是量身定做,别的演员无法替代,也无法超越。
这个版本压过了很多后来的翻拍。
至于《儒林外史》的片段性,不连贯,与《聊斋志异》的短篇狐仙故事,以及大量的关于男女某些描写的《金瓶梅》,都有很多不合适青少年读者阅读的内容,甚或艺术架构上也存在与另外四大名著的落差,不一定不优秀,或就是从时代感和年轻受众方面考虑。

参考:

解放后,因社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和主流价值观的改变,对内容比较淫秽的《金瓶梅》和艺术成就并不高的《儒林外史》作了移除,从而形成了四大名著定论。
其实这四大名著也仅是一定艺术成就的体现,却并不能代表全部。

参考:
建国初期因为纸张缺乏只印刷了六大名箸中四大名著。
淘汰了《儒林外史》和巜聊儒志异》。

参考:
其实我觉得并没有淘汰那两本,只是在宣传力度上有所减弱,仅次而已!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名著并非只有四本,除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之外,还有《儒林外史》,《金瓶梅》!这就好比珠山八友并非八
怕只怕才子佳人们一门心思往故事情节里钻!至于《儒林外史》,我并未涉足其间,故不能为友友们提供更加详实的佐证来说明原因!这里希望友友们评论区给我补补课[送心][握手]
参考:
“四”这个数吉利呀。
假如,是“三大名著”,或者说“五大名著”,听着是不是都别扭?
再比如,我们通常说的《四世同堂》,总不能说成“三世同堂,或者“五世同堂”吧?
再比如《文房四宝》从古至今,传承了多少代,时至今日,依然让无数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所追随。
不可能变通一下,减掉一宝,要么增加一宝,成“文房三宝”,或是“文房五宝”,都不如《文房四宝》听起来顺耳,吉利。

比如“一年四季”,大自然怎么不搞一个“一年三季”?
或者加一季,“一年五季”?
如真少一季万物受得了吗?
老天爷都得义愤填膺地骂娘:“你娘个腿,你不识冷热,不知好歹是咋的?
”再说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国菜“四喜丸子”,好吃够味,一般的宴席上,特别是北方,准上一道“四喜丸子”。
如果谁非别着来,硬让厨师上一盘“三喜丸子”,或者“五喜丸子”,顿时会让在坐客人笑到饭喷,厨师的饭勺子准扣你头上。
就说我们大家都熟悉,甚至被年轻人追捧的“四大天王”吧,就是冲着这个吉利数敲定的。
当初提名的人是三个,叫“三大天王”,有人说,“三”,“删”也,不好,不吉利。
于是有人说,要想
总之,“四”是个太美好的字眼👀。
四季发财,四平八稳,四通八达,名扬四海,志在四方,光芒四射等等。
如果把“四”去掉,换个其他的数字,再读读,是什么味儿?
顺溜不顺溜?
自己品一品。
至于
吉利就好。

参考:
我文化低,虽然有大学文凭,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解放前6大名著,只不过从一些资料上知道什么10大禁毁小说之类的东西,请教一下你的六大名著是从哪里来的?
原谅我孤陋寡闻,。

参考:
1凡读过五四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解放前郑振铎主编的“世界文库”及《红楼梦与金瓶梅研究》诸本便知。
以前称“四大奇书”有“三国演義”、“水浒传”、“西遊记”、“金瓶梅\",后清乾隆年间出现“石头记”一书便屏弃“金瓶梅\",列入“石头记”仍称四大奇书。
解放后改称四大名著。
从来就没有六大奇书之说。
最好不要杜撰来误导后人!
参考: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由于经济原因只出版了四部名著,去掉了当时相对不适合的两部《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
这就是后来保留下来的四大名著。

参考:
金瓶梅如非有巨多的X描写,也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名著,至少比红楼梦更好看
参考:
十大名著: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红楼梦 儒林外史 封神演义 官场现形记 聊斋志异 镜花缘 东周列国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