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去亲戚家做客能吃到啥好吃的

我爷爷手推着独轮车,上边放了十几棵白菜等过年所用东西。
我边走边玩耍,七八里的路程,感觉时间不长就到了姑奶奶家。
进门以后,先向姑奶奶问好、拜年,又向婊大伯、婊大娘问好。
姑奶奶慈眉善目的,攥着我的手甚是喜欢,脸上挂满了笑容。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我的姑奶奶。
我记得在姑奶奶家吃得这顿中午饭就很不错了,猪肉炖粉条,炖鸡肉,炒白菜,还有凉菜猪肝、猪肠。
猪肉是生产队杀猪分的,猪肝猪肠是抓阄抓到的。
鸡肉是自家养的鸡宰了,菜是自家菜园种的。
大米饭,是生产队分的稻谷加工成大米再蒸熟的。
这就是生产队时期,去亲戚家吃到的饭菜。

两个叔叔一个隔千八百里路,一个隔百十余里,近的得坐火车四十五分钟,加两头人行走路时间,得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过年我没去过我二叔家做客,都是叔家姐姐们赶正月初几来。
我家没好吃的,她们也乐意吃,说我家没有,我可乐意吃了。

参考:
白面馒头配上大锅菜足矣!
参考:
绝大多数家庭只有逢年过节能吃点肉,可想而知平时自己生活就很免强,来客能有什么好吃的,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

参考:
去亲戚家做客,各个地区不同招待客人不一样,在我们东北那旮旯,走亲戚会朋友都是在农闲的时期,一般的秋收完了以后,还有过完春节以后,这两段时间是走亲戚的和会朋友的多的时期,如果要是秋收完了,以后去亲戚家或者是朋友家,一般的都杀一个小公鸡儿,来招待客人,如果要是过完春节走亲戚,那就丰富了,一般的人家过完春节还有很多的春节,用不完的东西,随便的拿出几样就可以招待客人,一般的各家各户,鸡鸭鱼肉猪羊牛肉都能有一点拿出来招待客人 这是我们那嘎达的情况
参考:
50-70年代,我从北京春节回到老家,一定要到我姑姑家去。
每到姑姑家,姑姑总是给我留着好吃的,除了正餐吃熬菜面条馒头外,她总是给我留着核桃、黑枣等零食让我吃。

参考:
农村下乡那时候,去老乡家好吃的,吃过的比如烙饼炒鸡蛋,油炸糕,大烩菜,个节面,各种饸饹面,各种凉粉,莜面饺子等等。
再有就是现杀的猪牛马羊肉,现杀鸡,都是无添加,无污染的东西。
鸡蛋一块钱十六个,大个儿的柴鸡蛋。

参考:
哪时候,生产队只休星期大雨,小雨都没有体息,所以农民平时不去亲戚寂,一般都是婚,好丧,寿喜庆,逢年过节,生孩子做满月,盖房子等情况才请假走亲戚,所以自然都是大鱼大肉招待,隆重的场合,杀鸡,杀鸭,杀猪,杀羊,杀牛,一句话比城里客气得多。
至于随礼是必须的,当时流行一句话,叫做人情像把据,你来我去。

参考:
我的老家是在浙江省杭州市,我家在杭州近郊、宁波、绍兴、嘉善西塘镇都有亲戚。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即我童年和少年时,每年都要跟着大人到乡下去走亲戚。
每次我们进了亲戚家门以后,亲戚家的老人陪着我们说话,年轻人就在腰里系上个鱼篓出去了。
我们那里是江南水乡,那时候,到处是大河小河纵横交叉,那时候的年轻人,水性个个很好,不多长时间,就能在河里摸上几条大鱼。
有时候,还能摸上几条黄鳝、泥鳅,抓上几只螃蟹、甲鱼,捞上一堆虾。
而且,这些东西都是野生的,滋味特别鲜美。
别看这些东西现在市场上很贵,但那时候,这类东西在市场上很便宜,即使有人捉了去卖,也卖不出几个钱来。
亲戚家里的十三、四岁的孩子,则会到生产队的稻田里去,不大的功夫,就会拾回来一大兜田螺,顺带掐上一大把豆苗。
掐的豆苗,无论是长在生产队的大田里,还是长在其他农民的自留田里,只要跟生产队的干部打个招呼,或者跟自留田的主人喊一声:X家伯伯,杭州姑奶家来人了,我掐几个豆苗。
自留田的主人就会乐呵呵地挥挥手,掐吧。
至于蔬菜,亲戚家房前屋后的小片地上就栽种着各种瓜、菜、西红柿等,都是现摘现拿进厨房。
亲戚家招待我们的饭桌上,还有自家腌制的腊笋、鳗鲞等。
至于酒,大多是自家酿制的米酒,白色,度数很低,带甜味,味道有点象酒酿。
上农村亲戚家去,我最怕吃的是梅干菜烧猪肉,而农村的亲戚却特别看重这道菜,认为是招待亲戚最高级的、最好吃的菜,我们每次去,每次饭桌上必有这道菜。
是大块的猪肉,带着皮和大半肥肉,用农家自腌的梅干菜红烧的。
吃饭时,亲戚家的人又特别客气,几个长辈都向我饭碗里夹这种大肥肉,我出于礼貌又无法推辞,只好强忍着吃下去。
谁知刚把自己碗里的几块大肥肉勉强吃下去,一眨眼的功夫,亲戚又给我碗里夹来几块。

参考:

粮食主要是玉米面饼子。

参考:
白面馒头、白面面条就是最好的,那时候小麦产量低,根本不够吃的。
只能吃些玉米面和地瓜,还有一些杂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