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尤老娘凭借什么能嫁给六品京官做填房
因为尤老爹没钱。
尤氏是尤老爹的亲女儿吧,按理说应该会为她好好打算。
但事实是这样吗?
七十六回时,尤氏自己说的,她和贾珍做了十来年夫妻,也是近四十的人了。
我们大概算一下可以发现,尤氏差不多要二十来岁才出嫁,而且嫁的不是一个头婚男人,而是给死了老婆的贾珍做填房。
在那个年代,二十多岁才出嫁的女孩确实年龄太大了,实话说当填房是这类大龄剩女比较好的归宿。
但问题是,尤老爹为什么一直捂着尤氏,不让她出嫁,非要熬到女大不中留了才嫁?
主要原因其实就是没钱。
为什么我说尤老爹没钱呢?
六品官在地方其实还好,比知县官都大,当个地方父母官还能多捞点钱。
但在京城,皇亲国戚多如牛毛的地方,区区一个六品京官真算不得什么。
除非掌握着要害部门,否则在一个清水衙门里当六品官,真没什么油水可捞。
京城的物价又高,迎来送往的人情开销又多,自然攒不下钱来。
加上尤老爹那么大年纪,也就是混个清水衙门的六品京官,直接进入等退休模式,仕途上自然也没什么精进了。
所以,哪家青年才俊、王孙公子能看上他家这大龄剩女呢?
毕竟门当户对是自古常理,尤家的经济条件一般,六品官实话说发展潜力也不大,所以高不成低不就。
一直等到二十多岁,才做了贾珍的填房,想必这应该也是尤老爹筹谋已久的结果。
贾家是豪门勋贵,贾珍又是宁国府家长,但贾珍毕竟也是二婚了,尤氏嫁过来也可以接受。
更重要的我,尤氏这桩婚姻肯定能让尤老爹获得一些经济上的利益。
同理,尤老爹找尤老娘,也是这个思路。
尤老爹要钱没钱,要权没权,要希望没希望,哪个高门大户的小姐能看上他?
但他好歹又是一个六品官,找续弦总不能找太差的,至少样貌上能带的出去吧?
于是,长相漂亮的尤老娘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看尤二姐和尤三姐就知道,尤老娘的长相如何。
虽然嫁给他时,尤老娘肯定也不再青春年少,但风韵犹存那是一定的。
而对于尤老娘来说,嫁给尤老爹做续弦,应该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因为她丧夫,本就不好再嫁,年龄又没优势,关键还有两个拖油瓶。
往高了嫁,不可能,往低了嫁,她可能还怕糟蹋了自己这长相,嫁给尤老爹正好。
说白了就是两个条件都有硬伤,但又自以为还有些拿得出手的条件的人,勉强结合在了一起。
这就是尤老娘之所以能够嫁给六品京官尤老爹做填房的内在逻辑。
参考:
,
所以姑娘才有可能随心所欲的改嫁。
事实是尤老娘并不姓尤,甚至儿家和三姐也不姓尤。
尤老娘嫁的第一夫家〈并不确准是第一夫家,甚至第二,第三夫家也未可知〉生了二姐和三姐,此时两个孩子还随夫姓,但是很快老娘的这任丈夫就死了。
老娘〈大概这任夫家和林家差不多,是个独苗而又没有了父母宗族。
丈夫一死就剩老娘一
便合着家室一起改嫁了死去了夫人的六品京官尤老爷。
有姥爷育有一女,即宁国府尤氏。
老娘即此随了夫家尤姓,带来的两个丫头也自此随了夫姓,称尤二姐,尤三姐。
彼时的六品京官尤老爷,第一可能像西门庆娶李瓶儿一样,即贪
何乐而不为?
第二种可能就是因为尤老娘的娘家人很有财势,六品的京官还需仰仗尤家的势力飞黄腾达。
所以才结此秦晋之好。
否则以六品京官的势力,续娶一门差不多的千金闺秀当作填房绝不是难事。
偏偏找这么一个二婚头还带俩拖油瓶的夫人,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其实按现在人的观念,六品的京官也是二婚,娶一个二婚的寡妇没什么可以指摘的,但那是古代,但凡声名显赫的贵族,很少会娶二婚,因为宗族里会觉得有辱门楣。
若非然自己穷的了得,再也娶不上老婆了,是断然不会考虑这种二婚女人的,更何况,还带着俩孩子。
〈也有可能六品的京官生活的很惶恐,再没有财力娶一个黄花闺女,所以才娶二婚吗?
但以六品官的俸禄,这种可能性不大!〉
参考: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不外乎下面几条呗。
一,尤家很穷,而尤老娘娘家却颇有家财。
尤氏的爹虽是六品京官不错,但尤氏娘家真心不富。
看看尤氏,她平时出入荣国府,带着的都是贾珍的小妾,却没有自己的陪房。
比起陪房好几个的邢夫人,这说明尤氏的娘家远不如邢夫人,而邢夫人的娘家如何呢?
邢夫人的娘家三妹嫁不出去,娘家兄弟等着邢夫人去救济。
再看看京里的五品官员秦邺,他竟然为给儿子交束脩的二十多两银子做难。
如果五品官员都不能过富裕日子,一个六品京官又怎会多富有了呢。
尤家不富,但尤老娘家都很有银子。
尤老娘的前夫是皇庄庄头,那是实实在在的肥得流油的好差事。
而且尤老娘的娘家也很有钱。
第六十六回,尤二姐对贾琏说起尤三姐认识柳湘莲的经过,其中就暗示着尤老娘的娘家颇有财势。
五年前,我们老娘家里做生日,妈和我们到那里给老娘拜寿,他家请了一起串客的人,也都是好人家子弟,里头有个装小生的叫做柳湘莲…从这一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尤老娘的娘家不但富裕,而且颇有权势。
因为一般人家柳湘莲是不会串戏的。
如赖尚荣做了知府请客,贾珍和贾琏借酒盖脸,请柳湘莲,柳湘莲才串了两场戏。
而尤老娘的娘家不但请到了柳湘莲串戏,而且请的串戏的都是好人家的子弟。
可见,尤老娘的出身不低,若不是再嫁之身,还带着两个女儿,恐怕尤家老爷都攀不上。
二,在京都,六品京官真心地位不高。
京都不同于地方。
在地方,七品官都有可能做威做福,一手遮天,但在京都,天子脚下,各种官员集中的地方,四王八公不说,四品五品的可以说随处可见。
随便撩下一块砖,都有可能砸到一个官员。
就贾琏一个纨绔子弟,还是一个五品同知呢。
尤家只是六品小官,实在芝麻大小,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六品小官,如果家中没有外援,只凭俸禄,生活都是艰难的。
尤老爹能娶得一个富婆当续弦,实在也是幸运了。
三,尤老娘姿色不错,且有风情。
俗话说,女儿肖娘,看一看尤二姐和尤三姐的容貌,那是绝色无双,再看她们言行,那是风情万种,女儿如此,做为她们的娘,尤老娘又能差到哪里去。
自然也是让人一见倾心的。
虽说尤老娘带了两个女儿,但这两个女儿花容月貌,完全可以作为讨好巴结上司的工具。
可以说,尤老爹能娶到尤老娘,可是赚大发了。
只可惜尤老爹寿命太短,来不及看到利用女儿给他铺路便一命鸣呼了。
参考:
尤老娘凭借什么能嫁给六品京官做填房?
首先应该是凭借缘分,缘分让她遇到了。
其次是家庭地位,娘家的地位和前夫的人际圈。
尤二姐指腹为婚的张家,是皇粮庄头,掌管皇家田产的人。
是是实权派,皇帝周围的人。
就像贾府里的周瑞,就是专门为贾府收地租的,她是王夫人的陪房、王夫人的心腹。
贾府收地租的是贾府的府粮庄头。
张华之父是皇粮庄头,就是京城管皇粮的官。
能把尤二姐指腹为婚给张家的儿子张华,说明尤二姐之父与张华之父既是同事又是朋友,来往关系甚蜜。
就是说尤二姐之父生前是在京城做官,与张华之父的官职不差上下。
尤老娘初嫁能嫁给京官,说明其娘家同是京城为官之家,那时的女孩不求学,不就业,婚姻最讲究门当户对。
由
有尤二姐、尤三姐做比,有漂亮的父母才有美丽的女儿。
尤老娘二婚能嫁给六品京官,是家庭地位与容貌都符合嫁六品京官的条件的综合。
参考:
尤老娘凭借什么能嫁给六品京官做填房?
先看看尤老娘培养的三个闺女吧。
宁府的尤氏是尤老娘的大女儿,从宁府择妻一贯风格来看,样貌肯定极品。
又是宁府管家的当家主母,能力肯定不差。
刘姥姥一进大观园有这么一段描写荣府家务事多的文字: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 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
荣府都家务事如此繁杂,宁府难道就不是了。
可见尤氏管家能力了。
尤氏是才貌双全了。
再说尤二姐,尤三姐。
被宝玉称之为“一对尤物”,如宝似玉的宝玉啥美女没见过,从他口中可真真能判断出,尤二姐、尤三姐真是美若天仙。
我见犹怜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作品,三个孩子的美貌遗传尤老娘绝对没错了,尤氏的管家本领肯定也是尤老娘教的。
所以,尤老娘也非一般人。
也算得上有貌有才。
有貌有才估计还得有点地位才行。
只要和贾家有点沾亲带故,自己略有点能力都可混的不错。
举例——贾雨村,仅仅是黛玉的老师就因林如海的推荐,轻轻给贾雨村某了个官职。
何况尤老娘是贾珍的岳母啊。
说句话也是可以翻云覆雨的。
综上可得,尤老娘凭借
参考:
那个时代联姻讲究门当户对,从这一点上来看,尤老娘娘家地位也不会太差,从他第一任丈夫情况来看就能透露点情况。
《红楼梦》书中写到:“却说张华之祖,原当皇粮庄头,后来死去。
至张华父亲时,仍充此役,因与尤老娘前夫相好,所以将张华与尤二姐指腹为婚。
后来不料遭了官司,败落了家产,弄得衣食不周,那里还娶得起媳妇呢。
尤老娘又自那家嫁了出来,两家有十数年音信不通。
”尤二姐先前许配张华,张华父亲为皇粮庄头,据查庄头是八旗的一种象征性的称呼,领九品的一份收入。
尤老娘前夫既与张华父亲交好,家世也算可以,由此可见尤老娘娘家也可以。
尤二姐的姥姥过生日,曾请了串客,其中有小生柳湘莲,一般贫寒人家是请不起的。
尤二姐和尤三姐都生的花容月貌,想必尤老娘姿色亦好,那时女子十几岁就出嫁,虽带着俩个拖油瓶,年龄也不会太大,风韵犹存,再有几分手段,缘分到了,能嫁给六品京官做填房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