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为什么皇帝不需要锦衣卫这种机构了

清朝不仅没锦衣卫,也没太监专权、外戚专权这些问题,为啥呢?
要知道,古代皇帝与官僚集团虽然都是统治阶级,但是两方的立场往往分歧很大。
皇帝有皇帝的立场,最简单的目标就是要保障皇帝的江山稳定并延续。
官僚集团有官僚集团的立场,最简单的就是要维护官僚集团在朝廷中的利益和权力范围,至于江山稳不稳定,官僚集团很多时候并不操心。

即使李自成要打进京城了,皇帝要官员们捐钱凑军饷,官员们也是捂劲口袋不肯拔一毛的。
皇帝想要富庶的江南加税给山海关的边军凑军饷,江南的文官集团就会抗议。
当然了,这些文官,嘴巴上的儒家大义喊起来是杠杠滴。
明朝设立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等这些,统称为“厂卫”,实质上就是皇权的延伸,也就是维护皇权有效落实的基本盘。
因为在明朝的朝堂上,主要的两派,就是皇帝和官僚集团。
在明代初期的时候,主要就是皇帝朱元璋,和一批老资格的开国元勋集团。
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设立了锦衣卫,加大了皇权的基本盘,从而能够平衡、牵制开国元勋集团。
电影《锦衣卫》中的锦衣卫飞鱼服,很漂亮明代《出警入跸
武将集团和文官集团互相平衡牵制,皇权居中协调,这样子整个政治运行机制还比较平衡。
但是后来文官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大。
特别是到了1449年,明英宗率领主力武将亲征北伐,被自己的亲信宦官王振给坑惨了,“土木堡之变”把明朝武将集团的精英分子几乎全灭。
后来就导致朝廷上的文官集团再也没有武将集团的制衡,文官集团的势力越来越大。
这也间接导致后来嘉靖皇帝因为“大礼议”事件(皇帝与文官争论皇家继嗣的礼法),嘉靖皇帝最终争不过文官集团,导致心灰意冷,几十年不上朝,幕后执政。
嘉靖皇帝这样就形成一种局面:一边是皇权想要发挥作用,皇帝要执行自己的意志和政策,但是另一边,文官集团不鸟皇帝,天天跟皇帝抬杠。
于是皇帝就只好重用身边的宦官,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等一批特务机关,执行皇帝意志,加强皇帝权力的基本盘。
(话说,古代经常出现的“宦官专权”、“外戚专权”等等,实质都是皇权的延伸,是皇帝维护自己意志和政策能够有效落实的基本盘。
那些宦官、外戚是帮着皇帝办事、忠实执行皇帝意志的,很多宦官、外戚尽管在历史书上名声不好,其实,他们很有可能并不是真的人品差,反而可能是能力比较强、人品还不错,并且为国家做贡献的。
只不过因为执行皇帝意志、得罪官僚集团,特别是文官集团,所以被写历史的人抓着人品问题黑。
)这就是明代皇帝设置锦衣卫这种机构的最本质原因。
但是,为什么清朝皇帝就不需要这玩意了呢?
有人说什么因为锦衣卫名声不好之类的。
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
各位有没有发现:清朝不仅不用锦衣卫这种东西,而且也没有古代很多朝代出现的宦官专权、外戚专权这种事情?
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不难理解,就是因为,满清皇帝他有自己的皇权基本盘,而且这个皇权基本盘非常强大牢固,根本不需要什么锦衣卫、宦官、外戚等等这些东西,就可以牢固控制整个帝国的官僚集团。
那么满清皇帝的皇权基本盘是什么呢?
就是:满蒙军功勋贵集团。
更直白地说,就是八旗军事集团。
经常有人会说,满清入关统治全中国,是以小族而治大族。
其实质并非如此。
因为八旗军事集团,包含了汉军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
最受重视的还是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
八旗军盔甲电视剧中的清军八旗铠甲八旗制度,讲究的是,八旗子弟“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也就是一种全民皆兵的军事集团。
八旗军事集团,本质上就是满蒙军功勋贵集团。
这就是清朝皇帝的皇权基本盘!你说满清皇帝有了这个基本盘,还怕那些什么文官大臣们闹?
还需要什么这个锦衣卫、那个魏忠贤的?
当然了,最后八旗腐朽了,被太平天国吊打、被八国联军吊打、只好靠着湘军、淮军和后来袁世凯的北洋军续命了。

参考:
明朝锦衣卫的职能有三。
一是承担御林军角色,负责皇宫值宿和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锦衣卫的本职工作。
正因为锦衣卫负责皇帝的安全,所以皇帝才会赋予锦衣卫后两项职责。
明朝《出警入跸
銮驾内的人物是万历皇帝,銮驾四周的武士便是锦衣卫。
二是承担情报局的角色,负责侦察、逮捕以及审问等任务。
如遇战事,锦衣卫也负责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
三是承担安全局的角色,专门办理皇帝钦定的大案、要案。
锦衣卫有自己的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犯人,不必经过朝廷的法定司法机构,如刑部。
明朝皇帝为什么要设置锦衣卫?
说白了,就是皇帝不信任大臣。
皇帝认为政令下达后的,只看官员的报告是不行的,必须要有第三方报告。
而对于皇帝来说,最可靠的第三方,自然就是自己的亲信了,比如锦衣卫。
后来的东厂、西厂、内行厂,被设置的原因也是如此。
朱棣不信任锦衣卫,于是又设立东厂,利用宦官监视建文帝旧臣,顺便监视锦衣卫。
明宪宗不信任东厂,于是又设立西厂,任命太监汪直为提督。
权力给的极大,不仅管了锦衣卫,连东厂也管。
明武宗时期,马永成掌管东厂,谷大用掌管西厂。
身为宦官中地位最高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刘瑾啥也没捞到,很不服气,于是他又设立了内行厂。
这个内行厂在刘瑾倒台之前,什么都管。
锦衣卫侦伺官民;
东厂侦察官民和锦衣卫;
西厂监视东厂。
内行厂则统管,监视官民,锦衣卫,东厂和西厂。
刘瑾倒台之后,西厂、内行厂被撤销。
明武宗直接领导与监督东厂和锦衣卫。
此后,一直到南明灭亡都是如此。
那么,清朝为什么没有锦衣卫呢?
有几个原因。
首先,清朝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皇帝自带心腹入关。
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有十几万人。
这些旗人,天然就是皇帝的心腹,被清朝皇帝刻意安插到中央、地方的关键岗位。
有的负责保卫皇帝,有的负责监视百官。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承担了一部分锦衣卫的职责。
第二,清朝皇帝把文字狱发展到了顶峰。
明朝厂卫的权力虽然极大,但厂卫办案,也需要一个逮捕加审问的过程。
厂卫虽然可以特事特办,不走寻常的刑部程序,但也有必须的程序。
毕竟,皇帝虽然不信任百官。
但百官终究属于统治阶级。
读书人该有的体面,明朝皇帝还是要给予的。
否则,丧失了百官拥戴,皇帝就是光杆司令。
比如,上吊前的崇祯。
而对于清朝皇帝而言,八旗也好,汉人官僚也罢,都是奴才而已。
对付奴才,压根不需要情报机构,不需要流程。
单靠家法,用鞭子和砍头刀便足矣。
因此,厂卫在清帝眼里,办事效率就很低。
相比而言,文字狱就高效多了。
皇帝看哪个官员不顺眼,派人去抄家,把带字带画的东西都拿出来,按乾隆皇帝“举一反三”的习惯,没事都能整点事出来。
而一旦整出了事,
很多文字狱的受害者,往往是诛九族。
像明朝杨涟那种骂皇帝不圣明,下了大狱继续骂,誓死不屈,死后赢得民心的案例,清朝根本不可能出现。
清朝是皇帝想咋办就咋办。
敢跟皇帝抬杠?
直接诛连九族!用不着证据,用不着审讯。
第三,清朝有密折制度,皇帝鼓励官员相互检举揭发。
清朝从康熙开始,四品(含四品)
这类密奏,不经任何机构、人员转达,是直接送到御前的。
极为保密。
即便是诬告,错误的信息,皇帝也不会追究责任。
(这也是清朝皇帝勤政的原因,皇帝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审批垃圾奏折上)因此,清朝皇帝便不需要专设锦衣卫,替自己收集情报。
反正,所有四品
那些有密奏权的文官,都是清朝的“锦衣卫”。
总的来说,相比于清朝皇帝的操作。
明朝设立厂卫,实际上是很低效,很失败的。
因为厂卫的本质,是皇权从宫内延伸到宫外的两条纽带。
厂卫虽然有强化皇权的作用,但厂卫本身是依赖皇权的。
如果皇帝本身就很强势,他需要厂卫吗?
根本不需要,比如嘉靖皇帝,他没有过度依靠厂卫,单靠煽动百官内斗,把严嵩抬出去替自己挡枪,也把百官拿捏得死死的。
后来的清朝皇帝基本都是这个操作。
把不服的人杀掉,让剩下的人相互内斗。
事实证明,当百官们被整服气了,完全丧失了风骨后。
他们是比厂卫更理想的奴才。
所以清朝自然没有设立厂卫的必要。

参考:
关于这个问题,
锦衣卫来历与作用先说说锦衣卫的由来与职能。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锦衣卫设立之初,其职能主要分为
明朝初年的锦衣卫,由于具有司法职能,所以在“蓝玉案、郭恒案”等重大政治案件中极为活跃,深得朱元璋信赖。
后期锦衣卫发展到军事领域,参与收集军事情报、策反暗杀敌将等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锦衣卫审讯关押囚犯的地方,就是臭名昭著的“诏狱”。
朱元璋生性多疑,锦衣卫成立五年之后就被他废除锦衣卫“典治诏狱”之责,将他们的这一职能移交司法部处理。
朱棣登基后,由于得国不正,需要大量监视臣民以防复辟之人。
于是他恢复了锦衣卫原先被废除的所有职能,并进一步扩大其职权,甚至都开始插手朝廷中原由宪司所负责的事项;
明成祖还设立了北镇抚司,由此加强了锦衣卫的司法职能。
明朝初期的时候,锦衣卫的名声还算可以,基本上能做到秉公执法,没有后面出现的借机盘剥,打击报复等弊端。
但随着东厂的权势日重出现,锦衣卫逐渐沦为了东厂的附庸与走狗,二者狼狈为奸,犯了许多天怒人怨的罪行,使得锦衣卫的口碑急转直下。
直到明朝灭亡,厂卫政治都始终存在。
清朝也曾有过锦衣卫前面说过,清朝入关后,对于明朝的很多制度措施都承袭下来,继续使用,这其中也包括锦衣卫。
1644年(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刚刚继位进入北京的顺治皇帝(实际上应为多尔衮,毕竟顺治还是个孩子)也设置了“锦衣卫”来拱卫京师,并且其一把手也叫“指挥使”,其余属官也与明朝锦衣卫的基本类同:定在京文武官员支给俸禄柴直,仍照故明旧例……锦衣卫都督、一百六十八两。
都督同知都督佥事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各一百四十四两。
署都指挥佥事、都指挥佥事指挥使各一百二十两。
指挥同知、九十六两。
指挥佥事七十二两。
带俸都指挥使等官、四十八两。
经历、三十六两。
——《顺治实录》以内大臣辅国将军锡翰、总理锦衣卫事。
——《顺治实录》只不过转过年来,到了顺治二年,清朝的锦衣卫便被更名改姓了,改为銮仪卫。
在那个时代,刚刚建立起来的一个机构,在经历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被改名,一切都还没来得及巩固完善,更不用说会留下什么样的具体影响。
因此,在历史上它当然不会广为人知了。
所以不能说清朝没有锦衣卫,清朝的锦衣卫存在了短短的一年。
在我看来,其原因可能是锦衣卫的名声太臭了,大清作为一个刚刚进入北京,还没能统一全国的政权,必须要在道义上展现自己与腐朽没落的明王朝不同之处,因此锦衣卫这种无论官民都深恶痛绝的机构,裁撤掉有利于树立大清自己的招牌。
而改名后的銮仪卫,主要负责掌管皇帝皇后车驾仪仗,以及皇帝的保卫工作,职责也很重大,只是没有了锦衣卫的特务属性。
銮仪卫的一把手被称为“掌卫事大臣”,其全称是“总理銮仪卫事内大臣”,品级居然是“正一品”,和掌管皇帝宿卫的“领侍卫内大臣”平起平坐,通常都是由满洲亲贵出任。
清朝的一些“情报组织机构”实际上,清朝也曾有过“十三衙门”“粘杆处”这种具有部分厂卫性质的机构。
“十三衙门”是清朝顺治皇帝在位时期,仿明朝体例二十四衙门而设,前身是内务府,包括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宣徽院)、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尚宝司)、司设监、尚方司(尚方院)、惜薪司、钟鼓司(礼仪监、礼仪院)、兵仗局、织染局(经局)等。
十三衙门明面上都是为皇家日常衣食住行等服务的机构,当然私底下这类机构都会有一些打探消息,监视监听的作用,依照明朝旧例都是由宦官掌管。
后来为了避免出现明朝宦官干政乱政的局面出现(实际上顺治帝时期的吴良辅已经有此趋势了,他与外官勾结,互相行贿受贿),公元1661年,康熙即位后杀掉吴良辅,裁撤十三衙门,恢复内务府建制。
“粘杆处”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血滴子的传说更是深入人心。
它的正式名称叫尚虞备用处,是雍正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设立的。
雍正皇帝喜欢安静,最开始设立的粘杆处,只是一些普通的家丁,负责夏季时节捕捉树上的蝉等噪音制造物,也帮着捕鱼摸虾什么的。
后来由于著名的“九子夺嫡”,雍正为了刺探情报,铲除异己,干些要紧的却又见不得人的勾当,于是找来一些能人异士充作粘杆处卫士,于是粘杆处就此有了特务机构的性质。
雍正去世后,乾隆继续利用粘杆处控制京内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动。
直到乾隆死后,嘉庆诛杀和珅,牵连清洗粘杆处,粘杆处的特务活动才逐渐废除。
此外,大家所熟知的江宁织造(即曹雪芹他曾祖开始,曹家三代任职)、苏州制造、杭州织造(隶属于内务府,通常为郎中或员外郎)这些隶属于内务府的官员,名义上管着江南的丝织品,实际上充作皇帝在江南的耳目。
他们打探各类消息,汇报内容从晴雨物价到官员操守,包罗万象。
这其中以康熙的发小曹寅最为出名,也权力最重,说他是无冕的“江南王”也不为过,即使总督将军这样的人,对曹寅也是礼敬有加。
我猜测,这些织造手下应该也有一批类似粘杆处卫士的人。
清朝为什么不设立类似锦衣卫之类的正式特务机构特务政治不得人心,这在明朝以及其他朝代身上都已经得到了验证,可以说锦衣卫这种组织机构,对于维护统治有利有弊,就看统治者自己如何看待。
历朝历代的君王都会有替自己打探消息的人,关键就在于这种人一旦摆到明面上来,就会干扰正常的司法程序。
如果暗中使用,一来破坏力小了很多,二来能让臣民安心接受。
此外,由于满清是异族入主中原,旗人同汉人的区别对使得所有八旗子弟都可以是满清统治者的耳目。
同时,满清还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前面说过的曹寅等织造,充作皇帝耳目,但这样的耳目太少了,于是从康熙朝开始,清廷建立了“密折奏事”制度。
康熙命令特别亲信的臣子专折奏闻,专折不通过原先制度下的通政使司审阅就可直接奏呈皇帝。
当然所奏之事内容主要是涉及各地粮价、雨水、收成、民间舆论、官员的清廉和贪污。
所以,可以看成是康熙皇帝和手下部分有密折权力的臣子,共同构成了一个松散的特务机构。
但“密折奏事”毕竟只是制度,而不是真正的情报机关。
到了雍正皇帝即位后强化了风闻奏事的制度,允许官员风闻奏事,也就是可以在没有充足证据,或者只是道听途说的情况下就上奏皇帝知道。
这种风闻言事很是造成了一大批的冤假错案。
后来因为所带来的弊端太大,风闻奏事制度后来被废止了。
当然了,风闻奏事同样也只是一种制度,并没有设置行政人员,也不算有情报机关。
因此,总的来说清朝一直没有设立严格意义上的特务情报机构。
十三衙门也好,粘杆处和几大织造也好,虽然兼职干着情报机构的活,但毕竟都是暗中活动,没有像锦衣卫那样拿着“驾贴”就上门抓人的司法权力。
秘密奏折制度客观地起到了一些特务机构的部分作用,但它毕竟不是专属的特务行政组织。
这一点上,清朝较之明朝是有很大进步的。

参考:
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简称厂卫制度,都是特务组织。
锦衣卫是朱元璋设立的酷政组织,是高压政治,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有自己军队、监狱,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不经过司法部门。
东厂是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后设的,他觉得建文帝朱允炆的锦衣卫用起来不是很放心,且一些宦官、和尚为他出过很大力,很可靠的,于是建立东厂,由宦官掌管,目的为了监视锦衣卫。
因其地址在东安门故名东厂,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
明宪宗朱见深为加强特务统治,又设了个西厂,其成员是从锦衣卫选拔来的,职权比东厂和锦衣卫更大,侦查民臣言行,对疑犯进行拘留、用刑,随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用奏请皇帝。
汉人建立的汉、唐、明朝,都存在宦官专权。
明朝就是被宦官祸害惨的,刘瑾“八虎”、李莲英、魏忠贤都是有名的乱政宦官,还有宦官王振,导致了土木堡事变,生生葬送几十万明军,至连皇帝也被鞑靼俘虏,从此明朝不复强盛。
为什么清朝不设立锦衣卫东厂西厂?
明朝是“家”天下,清朝是“族”天下,天下是爱新觉罗家的,也是所有八旗子民的。
清朝八旗兵的地位就相当于东厂。
入关以后,曾仿效明朝仍设立锦衣卫,下过仅仅改了名称叫銮仪卫,仅存在一年。
而蒙元和满清入主中原时,宦官势力相对较弱,他们不需要宦官说三道四指手划脚。
明朝大臣给皇帝的奏折,由通政司抄录、内阁转递,一定品级
而清朝从康熙朝开始,有个密折制度,鼓励官员给皇帝上奏密折,无须通过关卡转来转去,可以直接与皇帝交流。
这样,官员之间谁也不知道别人跟皇上说了什么,皇帝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各地各部官场情况,用不着另外成立专门特务组织了。
如曹雪芹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颇受康熙宠爱,他肩负着向康熙帝秘密汇报江南一带的官情民情,算是康熙派驻江南的一大“眼线”吧。
清朝因自己是外族,有自己的作法。
它以严刑惩治“异端”思想、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最为出名。
如顺治、康熙年间,浙江庄廷垅招集学人编辑《明书》,称努尔哈赤为建州都督,不书清帝年号,而书隆武、永历等南明年号,被告发立案。
当时庄廷垅已死,清朝下令开棺戮尸,其兄弟、子侄及刻者、保存者和事先未发觉的地方官员共70余人,一律处死。
连一个文人随口吟出“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诗句,也招来杀身之祸。
清代的文字狱长达百年之久,无辜被害者不可胜数,株连之广,惩罚之严,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锦衣卫卫的是皇帝,锦衣卫的敌人就是文官官僚集团。
其实不管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皇帝政治上对抗官僚集团的工具及机构而已,性质都是一样的。
第一:为什么说清朝的家族性质决定了不需要锦衣卫其实中国古代朝代按性质可以分为家天下和族天下两种。
汉,唐,明是家天下的代表朝代,而元和清则是族天下的代表朝代,一个是一家姓氏的天下,一个是一个族氏的天下。
家天下的朝代皇帝往往势单力薄,需要宦官集团及其领导下的特务机构来做政治上的支持。
族天下的朝代皇帝,则有一个统治民族站在他身后,势力强大。
这个统治民族站在社会权利最上层,把关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权力要处。
皇帝只是统治民族的代表人物而已。
拿清朝来说,天下既是爱新觉罗家的,也是所有八旗族子民的,是家族利益共同体。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同特点是,作为家天下的汉、唐、明有非常严重的宦官专权问题。
而族天下的元和清则是宦官势历弱小,不足为患。
根本原因在于后者宦官根本没有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可言,皇帝不需要依靠他们。
第二,清朝有更好的制度替代了类似锦衣卫机构的功能因为清朝建立在明朝的灭亡废墟上,必定对明朝的弊政和不足之处做出一定的改革处理。
首先看一下明朝的上行文书制度。
明朝大臣给皇帝的奏折,要有通政司抄录,内阁转递,基本上一定品级
皇帝能看到的奏折都是经过层层的官员审核通过才能看到的。
皇帝要想探听点文官集团中的各种秘密事情,非常困难,只好成立专门的特务机构来做这事,一个锦衣卫还不够,后来又加上东厂西厂。
清朝觉得明朝的上行文书过于麻烦,而且看不到基层的真正奏折意见,实行秘密奏折制度。
从康熙开始,鼓励官员给皇帝上秘密奏折,勿需经过内阁等程序,而是直接与皇帝一对一交流。
这样一来,各级官员之间谁也不知道别人跟皇上说了些什么。
对于皇帝来说,这个制度使他能非常方便地了解各地各部官场及政治情况,根本用不着再成立专门的特务机构了。
同时清朝大兴文字狱制度,跟文字狱比起来,厂卫办事效率只能称为低效。
厂卫想人定罪,虽然不走常规的刑部程序,还是需要一定的流程,必须需要人证物证,人证还可能打死也不招,物证也可能做得不细,给人留下把柄,导致想杀的人杀不了,想抓的人抓不到。
所以说厂卫在清朝皇帝眼里只能是低效机构。
文字狱实行就容易多了,把文官家里翻个底朝天,带字带画的东西都拿出来,按乾隆皇帝的思路来说,十个有八个都是大逆族诛的罪行,到时候想咋办就咋办。
插一句话,其实锦衣卫在清朝存在了一年,后面改名銮衣卫,是负责掌管皇帝皇后车驾仪仗的机构,负责皇帝出行仪仗及其保管,保卫皇帝的工作,没有以前特务机构的性质了。
总之,清代皇帝为什么取消了锦衣卫?
一方面因为清朝与明朝的性质不同,另一方面,清朝吸取明朝的经验教训,清朝采用了更好的制度取代了锦衣卫这机构的功能。

参考:
锦衣卫属于是皇权的延伸,后来成为厂卫的一部分,有明一代基本上锦衣卫是既要听命于皇帝,又要受制于宦官。
明朝中后期开始形成监(司礼监)、阁(内阁)共理朝政的局势,皇帝居中不至于大权旁落。
而锦衣卫可以说属于是平衡的一环。
到了清朝,人家并没有采取明朝的监、阁共理的模式,所以锦衣卫很明显起不到平衡作用。
而且锦衣卫负面影响太大,没必要留着。
当然清朝皇帝很聪明,虽说没有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
但同样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达到这种目的。
诸如雍正继位以后,大搞密折制度,原来也就是督抚级别有资格通过密折打小报告汇报秘密事情,结果雍正是大规模扩大范围,甚至有些知府都可
所以清朝自然不需要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了。

当然,这几大机构之间也是在相互制衡,皇帝居中调度。
为什么明朝皇帝要用锦衣卫这类机构去制衡官僚集团呢?
因为官僚集团就是士大夫集团的代表,官僚士大夫集团有自己的利益导向,而这种利益导向有时与皇帝和朝廷的利益导向并不吻合,甚至还有尖锐冲突。
明朝皇帝的问题就在于,除了厂卫机构之外,他们无法引入其他势力去制衡官僚士大夫集团,迫使他们让出既得利益,以便实现自己的意
他们只能利用厂卫去整官僚士大夫集团,再用官僚士大夫集团去整厂卫,抑或是借助官僚士大夫集团的内斗撕开一点缝隙。
但这种内斗是有限的,因为官僚士大夫集团虽然也派系林立,天天撕逼,但他们的基本诉求和核心利益都是一致的,所以在面对利益问题时,他们还是非常愿意站到一起的。
但清朝皇帝就不鸟这些官僚士大夫集团,因为他们有旗人为后盾。
皇帝难办的事,不用惧怕官僚士大夫集团反对,更不用怕他们直接撤台,把皇权架空,直接让旗人出马去办就好了。
为此,清初中央和地方的高官也一直由旗人垄断。
所以,一旦官僚士大夫集团的既得利益与国家利益有冲突时,皇帝可以绕过他们,直接利用旗人去解决问题。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皇帝重用自家奴才,信不过汉人,但至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皇权终于找到了可以对抗官僚士大夫集团的最亲密势力。
所以,像锦衣卫这种情报机构,清朝也不是没有,但主要是由旗人来担任,像清初在苏州、杭州、南京三地设立的织造府,虽隶属于内务府,但他们的密奏却是直接送到皇帝案头的,皇帝通过他们的密奏来了解和掌握江南地区士大夫圈子的动态,从而做出对策。
此外,针对这个问题,清朝皇帝还有很多配套措施:比如,授予更多中央和地方官员密折奏事的权力,并引导他们互相检举揭发,从而掌握更多信息。
再比如,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的设置都是一旗一汉,以旗驭汉,避免汉族官僚士大夫集团上下串连,形成利益同盟。
还有就是从军事力量入手,令八旗军驻扎在要冲,从兵力上形成局部优势,威慑周边绿营。
说白了,只要军队不乱,清朝皇帝自可借助旗人伸张皇权,而不必担心官僚士大夫集团撂挑子不干。
大不了抓一批,杀一批,贬一批,再威慑一批,这群平时谈心性,临事水太凉的家伙自然就老实了,还用得着锦衣卫?

参考:
明朝设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等特务机构,清朝把这些特务机构都给取消了。
那么清朝为什么会取消这样的特务机构呢?
清朝有没有自己的特务机构呢?
其实,对于皇权制社会的皇帝来说,特务机构是必须要有的。
为什么必须要有呢?
一是皇帝的信息被严重堵塞。
皇帝身处深宫之中,他想要了解天下的真实情况,是非常困难的。
从大臣那里传上来的信息,都是带着各种目的,都是被严重变形了的。
如果皇帝想亲自去民间了解,也办不到。
皇帝要出行,必须浩浩荡荡,没有浩浩荡荡,就没有皇家的威仪。
而且,地方上在很早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别说皇帝出行,我们看《红楼梦》中元妃省亲,这只不过是一个后妃,场面也特别大。
既然皇帝出行,阵势很大,他的身边前呼后拥。
这样一来,皇帝和周围就严重隔绝起来,连一只苍蝇可能都飞不到皇帝面前,这和在皇宫中有什么区别,皇帝又如何能够获得真实情况呢?
我们在一些电视剧里,会看过皇帝微服私访的桥段。
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皇帝的威仪何在?
皇帝的安全何在?
所有这些,都是现代人的臆想。
二是皇帝要对百官构成威慑。
皇帝之所以需要特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要想办法让百官害怕。
古代大臣们上的奏折,大都是明折。
也就是说,这些奏折是要在朝堂上公布的,是要大家都了解的。
因此,大臣们在上奏折的时候,表面上是上给皇帝看,事实上也是上给其他的大臣看的。
这种明折,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但是,皇帝还需要另一种奏折,一种只给皇帝看,不给大臣们看的奏折。
皇帝手中有这样的奏折,大臣们就会想,是不是有奏折在说自己呀。
毕竟这样的奏折给皇帝了,皇帝不一定给大臣看。
这样,很可能就有把柄捏在皇帝手里,大臣们就会很害怕,他们的行为举止,就会有所收敛。
总之,在皇权社会里,由于有特务组织,对于巩固皇权制度,确实是有很大好处的。
明清两代是中国皇权社会发展的最高峰。
明清两代的皇帝,想要把皇帝集权的制度做到最大,特务组织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
也正是如此,明朝才会出现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这样的特务组织。
但是,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西厂这些机构,实在太臭名昭著了。
他们干的坏事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厂位的高官,主要是由太监来担任的。
太监掌控朝政,也是造成明朝最终走向衰败和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清朝建立后,吸取了明朝的教训,他们严格限制太监,坚决不准许太监干政。
既然不允许太监干政,因此主要由太监组成的锦衣卫以及东厂、西厂等,就不可能存在了。
同时,一个臭名昭著的机构再出现,风评也会非常差。
但是,虽然厂位在清朝没有了,但并不表明清朝也没有特务制度。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如果没有特务制度,一方面皇帝是无法获得更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皇帝也无法对大臣构成巨大的威慑力。
所以,清朝的特务制度,事实上也肯定是存在的。
清朝一开始并没有专门的特务机构。
不过,皇帝会派出很多的密探,到各个州府去打探消息。
由于清朝本身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走过来的,因此主仆关系一直存在。
皇帝派出的这些密探,大多是一些包衣。
他们作为皇帝的仆人,会把打探出来的消息,直接传递到皇帝那里。
这种制度,就是清朝有名的“密折制度”。
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皇帝还规定,地方官员要定期向皇帝上密折。
而且所上的密折,不能是大路货,必须是真正的秘密。
如果是大路货,是要受到处罚的。
另外,清朝其实也有一些变相的特务机构。
清朝皇帝最不放心的地方,就是江浙一带。
因为这里曾经是“反清复明”的大本营,对清朝不满的人特别多。
因此,清朝便在江宁、苏州、杭州三个地方,设置了“江南三织造署”。
比如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就曾负责江宁织造。
这些所谓的织造,不仅仅帮皇帝织,帮皇帝造,同时还是皇帝的三个秘密情报站,给皇帝收集了不少情报。
总之,清朝虽然厂位机构,但是其特务制度,其实比明朝还更严重。
由于皇帝要求官员们上奏的密折必须定时,还必须要有特异性,所以,实在找不到的时候,这些官员就罗织编造,诬告的风气就大肆流行,清朝的很多文字狱,都是因为这样的捕风捉影形成的。
可以说,造成了很多冤案,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参考:
军机处。
换了个名称罢了。

参考:
皇帝一般都称自己为孤家寡人,这一点大家都明白,国中一人指的就是皇帝独自一
从这一点上来讲,作为一个皇帝想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天天听得见大成表忠心,这是不可能的,你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个利益团体,一个永远站在你背后支持你,并且无条件的服从你命令的一个利益团体。
朱元璋的做法比较直接,我成立一个锦衣卫,锦衣卫的名声很臭臭到什么地步,朱元璋只要不想管他那那些手底下的大臣就能把这些锦衣卫撕成碎片,所以锦衣卫还是在这之后明成祖朱棣成立的东厂,都是必须衣服在皇帝的身上才能存在的生物,否则脱离的黄泉这些东西就变得一文不值,恨他们的人将会把他们直接送到轮回地狱之中。
所以这些人是最忠心的,他们不会背叛皇帝,因为他们明白背叛皇帝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而这些人则是维护明朝皇帝最衷心的利益团体,有这批人维护着明朝皇帝的权利,明朝皇帝可以说高枕无忧,这是肯定的。
但是满清他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这并不是说满清他的皇帝更加开明,(今日
简单来讲,这个世界上是不可能完全让富人或者让穷人消失的,有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是一个富人还是一个穷人,所以对于一个王朝来讲,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核心利益团体,人和人之间肯定是有纷争的,利益的分配肯定会出现不公平,而这些不公平必定会造成有些人对你离心离德,而有些人总会紧紧的衣服在你的身上,而对于满清来讲,要成家立业的资本是什么?
八旗子弟,八旗子弟是陪伴他征战天下的一大重要利器,所以论是满清的哪一个皇帝亏谁都不可能亏了八旗子弟的兵饷。
早期的话,圈马为地,也就是你带着自己的码出去跑,你能跑多少地儿?
这地儿就全归你了,后期的话,满清直接动用国库,养了一帮不务正业的八旗子弟。
为什么正是因为整个国家所有的财富全部用来圈养这些八旗子弟,而八旗子弟则是维护满清皇室的最后一个利益团体,也是他的核心利益团体。
有了这批人你还需要什么?
锦衣卫本来大家就是血脉相连,而且只要我当皇帝,大家就有一口饭吃,那这些人为什么会背叛,他们巴不得你一直在皇帝的位上坐着,所以满清根本就不需要锦衣卫东厂这样的设置,从它诞生之初便自身携带的这样的配置。

参考: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要明白为什么明朝需要锦衣卫这个机构。
其实答案很简单,明朝时期的君主独裁专制和公开透明的文官体系一直在增加矛盾,皇帝无法公然对抗整个国家的文官,因此锦衣卫就开始成为了明朝皇帝的对抗文官的工具。
明朝时期的国家政治运作是跟着开国皇帝定下来的制度走得,这就造成了皇帝和大臣的意见会被公布于大众,成为公共话题。
而当大家都知道话题的内容后,官僚系统就会跟皇帝的意见产生分歧,其结果是皇帝通常会被牵着鼻子走,这种事情不是发生过一次两次。
天长日久后,皇帝的欲望不能在官方体制内随意施展时,就要另想方法找出路,接着锦衣卫机构就出现了。
不管是东、西厂还是锦衣卫,他们都是作为皇帝意志的代表,也是皇帝对官僚系统进行直接干预的一种工具。
这样皇帝就可以控制官员或者绕开制度与体系,来满意明朝皇帝的独裁欲望,而厂卫的出现也恰恰证明了明朝皇帝和官僚系统之间的矛盾。
清朝为什么不需要锦衣卫?
清朝时期出现了两个非常大的变化,导致锦衣卫这种几个并不适合生存:满洲首先是,满洲作为一个组织,其跟文官系统区别很大,文官大臣们怎么样都算是外臣,但满洲是完全属于皇帝的“家人”,他的性质和宦官一样,但比宦官更好用。
作为皇帝控制百官体系的工具,宦官和锦衣卫自然就失去了地位,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明朝时期的皇帝非常宠信宦官,而清朝时期的宦官地位极低。
军机处与奏折制度明朝时期的政治不是机密,国家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先是通过官员阅览最后才到皇帝手中,因此百家都知晓国家事件后,有了心里决断就会跟皇帝对抗。
而清朝则发明了奏折制度和军机处,这就让过去的国家事务彻底成为了政治秘密,皇帝和重要大臣之间的政治讨论外人是不知道的,只有在讨论出结果后才会公之于世。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皇帝可以确定对百官的有效控制,而百官只能看皇帝的脸色来办事,独裁者的专权欲望可以随意施展。
两个大的变化就注定了,不管是东、西厂还是锦衣卫都无法生存在清代,皇帝也不需要厂卫这些用低劣的手段来控制百官,贯彻自己的独裁欲望。
综上所述,皇帝跟官员的矛盾才产生了长卫这些机构,而矛盾的产生主要还是因为国家的“政治秘密”的原因。
官员话语权和知情权,让政治事件不再是秘密这里我再理一下明朝廷对于国家事件的决策流程是怎样的,总的来说就是“公事公办,大家都能看”。
奏题—通政使司(审查/校对/分拣)—文书房(备份)—内阁(票拟)—皇帝(批红/留中)—六科(抄发/封驳/备份)—部署衙门(讨论执行覆命)这套程序也就是明朝中央决策的流程,而这只是大概的流程,还不是完整版,可想而知如果一份文件送到皇帝那里再到执行是多么的复杂。
而在这一整套的决策流程中,国家的政治事件还没到皇帝那里就被大家知晓,对于事件的决定百官都已经有了答案,这也就形成了不是秘密的政治事件,皇帝成了最后的知情者。
明朝中书省被撤销后,尽管皇帝才有彻底的决策权,但朱元璋时期的改造并不彻底,他还是没能把文官体系改造成皇帝的工具,这是因为有几个重要的政府机关和职能被一直保留着。
这几个政府机关和职能就是:知情权和话语权。
为什么“政治秘密”会给明清两朝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全国官员的奏章在进入通政使司开始,里面的内容就已经对整个政府已经公开,在经过文书房和内阁后,可以确定某一项议题在皇帝知晓前已经不是秘密了。
而在皇帝批红下达命令后,六科将这一信息传达到全国政府,并用邸报将其在官场内公开。
而六科也有着反驳和建议的权力,通过这些人的上疏鼓动,就会有更多的官员上奏对皇帝进行文章轰炸对抗,继而引发全国范围对议题的讨论,最后对皇帝的独裁产生阻碍。
在这样的制度性,政治议题从头到尾都是对官员公开的,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而官员就会对议题进行提前的公事公办,绕开政府流程,政治秘密就不再是秘密。
而清朝发明了奏折和军机处后,就让政治议题完全的私密话,百官只能施行皇帝决断后的命令,无法公开讨论和对抗皇帝旨意,这就是明清两朝对待“政治秘密”的处理方式,但结果却不一样。
很显然,如果清代延续了明朝的奏章流程制度的话,那么也必然会出现厂卫机构,但清朝很聪明地绕开了这些制度,把百官完全成为了皇帝的政治工具,所以锦衣卫也没必要存在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