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秀谥号叫两个字的汉“光武”帝而不叫一个字的汉“某”帝

“光武皇帝”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死后的谥号,“汉光武帝”叫起来有点别扭,像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叫起来多顺,为啥刘秀这么特别,多了一个字呢?
除刘邦外,汉朝皇帝的谥号都是两个字,刘秀也是其实大家都误会了,刘秀之前的西汉王朝,皇帝死后的谥号也都是两个字。
当然,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比较特别,他死后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本来应该称他为“汉高帝”活着“汉太祖”,不过由于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的影响,后人多称之为“汉高祖”。
除去刘邦之外,西汉还有14位皇帝,其中有谥号的10位。
这10位皇帝死后的谥号都是两个字,而且第一个字都是“孝”。
比如汉武帝的谥号其实是“孝武皇帝”,汉宣帝的谥号是“孝宣皇帝”…… 汉朝以“孝”治天下,“孝”是国本所在,所以皇帝要求天下人都要孝,那自己就首先要做孝的表率,下一代要向上一代尽“孝”。
所以,西汉第一任皇帝皇帝之后,从第二任皇帝开始,所有的谥号都带有“孝”字,表示这个皇帝对上一代是很孝的。
既然都有这个字,那么为了称呼上的方便,我们通常就会省去这个字,比如应该叫汉孝武帝的就叫做汉武帝,应该叫汉孝宣帝的就叫做汉宣帝。
刘秀的庙号、谥号是个难题,因为他很特殊但是,到了刘秀这里行不通了。
虽然刘秀建立的帝国也叫做“汉”,但这个汉和西汉政权之间隔了王莽的新朝。
而且,刘秀虽然是皇族之后,但到了他这一代,血缘十分稀薄,他本人和普通老百姓几乎没有区别了。
刘秀的天下是他自己打下来的,并不是继承自西汉,所以刘秀实际上也是开国皇帝。
不过刘秀为了拉拢人心,自称他是刘邦的后代,这虽然让他在建国过程中得到了很多贵族和百姓的支持,但他死后的谥号和庙号却成了个难题。
首先是庙号的问题。
按照礼仪规定,不是开国皇帝不能称祖,只能称宗,比如唐朝李世民功劳很大,开创了贞观之治,但也只能称唐太宗,不能称祖。
这么说的话,刘秀就只能称宗。
但刘秀白手起家,打造了东汉帝国,其功勋不逊色于开国皇帝,怎么办呢?
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定为“汉世祖”,算是两方面都兼顾到了。
其次就是谥号问题。
按照传统,刘秀的谥号也应该是“孝X皇帝”,但在这里刘秀该向谁尽孝呢?
难道是最后一个皇帝刘婴?
还是汉平帝刘衎?
但实际上,根据史料分析,刘秀与汉成帝刘骜同一辈份,而刘骜之后还传了三任皇帝,难道让刘秀向自己的晚辈尽孝么……这显然不行。
所以,刘秀的谥号中决不能出现“孝”字。
至于为什么选择“光武”二字,我以为还是要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
按照《谥法解》的解释,“能绍前业曰光;
居上能谦曰光。
”刘秀能够延续汉朝国祚,当了皇帝后又待人真诚,非常谦虚,十分符合“光”的涵义。
“武”字就不用多说了,主要表示在军事上有非凡的成就,刘秀铲除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平复王莽篡位导致的天下大乱,武功当然没得说。
所以,最后确定了“光武”二字。
东汉王朝继续实行以“孝”治天下的国策,所以东汉后面的皇帝死后谥号还是都带有一个“孝”字。
比如刘秀之后的皇帝刘庄,谥号就是“孝明皇帝”,而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刘协,死后谥号则为“孝献皇帝”。
综上所述,整个汉朝29任皇帝中,只有刘邦和刘秀,这俩人的谥号不带“孝”字,因为他们一个是西汉开国皇帝,另一个是东汉开国皇帝,只有后人向他们尽孝,他们则没有前任皇帝可以尽孝。
既然不需要有孝字,那么刘秀谥号的两个字就可以自由选择,“光”和“武”正是刘秀一生的写照,用“光武”作为对谥号对他的一生进行概括总结实在再合适不过。
而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其他的皇帝因为必须要带个孝字,所以谥号中可以选择的字只有一个,要么是武,要么是明……总之没有机会像刘秀一样了,这也就使得刘秀的谥号在汉朝29个皇帝中显得与众不同。
关键是“汉光武帝”你还没法简化,“汉光帝”显然不是光武的本意,而“汉武帝”则与刘彻重复,没有办法,每次到刘秀这里的时候,我们只好多写一个字,称之为“汉光武帝”。

参考:
“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指的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光武”是他的谥号,而他的庙号是“世祖”,所以在《资治通鉴》这种编年体通史中,对他的全称是“世祖光武皇帝”。
为什么其他的汉朝皇帝,比如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中间都是一个字,而刘秀的“汉光武帝”中间有两个字呢?
实际上,两汉的所有皇帝中,除了刘邦,其他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是两个字。
刘秀谥号的独特,不在于字数多少,而在于所代表的含义。
按照笔者回答问题的习惯,为了便于朋友们理清楚情况,首先来点知识延伸(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下拉)。
这里有个个常识:我们时常对古代皇帝的称呼,其实分为三类:其一是按庙号。
比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带有“祖、宗”之类字眼的,基本都是按照庙号来称呼皇帝。
庙号这一事物起源于汉代,指的是在君主驾崩后,后代君主在太庙中为其立室祭祀,并且刻意起个名号。
在唐代之前,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资格享有庙号,通常来说,有巨大贡献的开国皇帝称为“祖”,其他的在治理国家方面极为出色的称为“宗”。
两汉在庙号方面就很严肃,以西汉为例,仅仅有四位皇帝的庙号得到了承认:刘邦——太祖、汉文帝刘恒——太宗、汉武帝刘彻——世宗、汉宣帝刘询——中宗(其他的后来都被撸掉了)。
从唐代开始,庙号就开始泛滥了,我们对从唐一直到元所有皇帝的称呼,其实都是他们的庙号。
而在唐之前,习惯用谥号;
之后,则用年号。
其二是谥号,比如汉武帝、汉光武帝、魏武帝(曹操)、隋文帝等等这些我们熟悉的帝王。
当然了,这里列举的几位其实都是有庙号的,不过我们都习惯用谥号来称呼他们。
所谓的谥号,并不是帝王专有的,在西周时就已经存在,每当君主、诸侯以及具备一定地位的大臣死后,人们根据他生前的表现、功绩给其来个盖棺定论,加个特殊的称号,这就是谥号。
谥号本身有褒有贬,根据“谥法”的规定,文、武此类就属于上谥;
炀、灵之流是贬义,属于下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隋炀帝、汉灵帝;
其他还有中性的,比如怀、哀之类,我们熟悉的有楚怀王、汉哀帝等。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
在他看来,以往设立谥号的做法是“子议父、臣议君”,非常的没大没小、
因此,他和儿子胡亥成了唯二没有谥号的帝王。
西汉建立后,才再度恢复了谥号制度。
其三是年号,这一事物也是起源于汉代的。
公元前140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首次设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建元,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
在其后上千年间,年号只是一种工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当然具体的字眼也都包含着深意。
一般来说,新皇帝继位后都会定一个新年号;
或者同一个皇帝在位期间,也会为了庆祝祥瑞、消除灾祸改一下年号,这就叫“改元”。
年号最多的应该是汉武帝,有建元 、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等等,是不是觉得每个都很好听?
其实都是引经据典、大有来历的。
到了明清时期,每个帝王的年号被固定了下来,从登上帝位到驾崩那一刻,期间不管经历了多少年,年号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
因此,年号就具有了高辨识度,所以被后世用来指代明清皇帝,比如嘉靖、万历、乾隆、雍正,都是对应皇帝在位期间的年号。
当然了,他们也都是有谥号、庙号的。
下面我们重点看看谥号。
起初,谥号的字数并没有严格限制,经常是1-2个字,以春秋战国时为例,我们熟悉的单字有秦孝公、楚庄王、魏文侯等等,俩字的有秦昭襄王、赵武灵王、魏安鳌王......汉代所有皇帝的谥号,除了刘邦是单字外,其他都是两个字。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下葬在长陵。
其后,皇太子刘盈(汉惠帝,当时还没正式即位)和群臣们商量怎么给先帝上庙号、谥号。
众人认为:“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
”即刘邦时成为汉朝开国祖先,庙号是汉太祖;
他的功劳最高,所以谥号是“高”。
因此,刘邦的正是头衔其实是“太祖高皇帝”,我们可以称其为汉太祖,或者汉高帝。
比如《汉书》中就是用了《高帝纪》这一叫法。
那为啥后世都叫他“汉高祖”这个不伦不类的名头呢?
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在历史上太有影响力了,他在里面用了“高祖”这个称呼,逐渐被后世当成了习惯。
而刘邦之后的所有汉朝皇帝(那些有始有终、没被废除的),谥号都是两个字。
汉惠帝其实全称是“孝惠皇帝”,汉文帝——孝文皇帝,汉武帝——孝武皇帝,东汉的汉明帝——孝明皇帝......后世为了方便,就简称为汉X帝,省略了“孝”这个通用字。
汉代帝王的谥号基本是比较客观的,严格按照了当初周公旦制作的《谥法》。
以“文”为例,“经天纬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这些解释用来描绘汉文帝刘恒,可谓无比贴切。
“武”则对应这些解释:“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看完这些字眼,是不是感觉非常符合雄才大略、建章立制、几乎一辈子都在对外用兵的刘彻?
那么,除了刘邦和刘秀这两个开国者,其他汉朝皇帝谥号里为啥都有个“孝”字呢?
汉代以孝治天下,有两层用意。
其一,体现帝位的合法性、正统性。
刘邦、刘秀作为两汉的开国皇帝,他们平定战乱,让天下回归安定;
让人们安居乐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他们的天下来得堂堂正正,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拥护,具有高度的号召力、向心力。
所以后面的帝王推崇“孝”,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帝位是基于对开国祖先的“孝道”;
承认他们的帝位,则就是让他们尽孝道。
因此,历代皇帝的帝位就因此具备了高度的合法性、正统性。
其二,维护政权稳定的需要。
怎么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给出了答案:“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有做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中,在家孝顺跟在朝忠心是挂钩的。
秦国商鞅变法正式确立了用法令治国的方式,但只依靠这一点肯定是不行的,秦朝就是例子。
中国古代是家天下,按照周礼的说法,要维持社会秩序,必须要上行下效。
人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国要忠诚于帝王,孝亲、忠君之间可以划等号,只有孝子,才可能是忠臣。
后来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道由家庭伦理全面扩展为社会和政治伦理,整个2000年的封建社会都信奉“以孝治天下”;
通过“ 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才成为了可能。
因此,两汉除了开国皇帝,其他的谥号里都有一个孝字。
那么,刘秀的谥号为什么是“光武”两个字呢?
“武”的意思上文已经解释过,比较吻合刘秀创造昆阳大捷、平定河北、扫平群雄、终结战乱、恢复安定的功绩,但如果只是用这个字,那就跟刘彻冲突了;
而刘秀还有个最独一无二的功绩:当初西汉王朝被王莽终结,身为汉室之后的刘秀,则顺应民心,举起光复汉室的大旗,成功恢复了刘氏王朝;
其后他行仁政、除苛政,轻徭薄赋、减轻刑罚,安抚百姓、稳定人心,北御匈奴、南定交趾,与民休息、天下太平,成功实现了汉帝国的中兴。
纵观数千年的历史,一个王朝被彻底颠覆后还能卷土重来、并且创造新巅峰的,只有两汉,刘秀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功勋。
而根据谥法,“功格上下曰光,能绍前业曰光,居上能谦曰光,功烈耿著曰光”,功劳赫赫、恢复汉家辉煌、居上位而为人谦卑,这些都符合刘秀的特点,因此他的谥号除了“武”,还被加上了“光”,合称“光武皇帝”。
另外,知道为啥自唐朝开始人们不再用谥号来称呼皇帝了吗?
武则天开创了一项先河:担心后人骂自己,她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加谥号,而且是堆叠了一系列溢美之词的那种,在她死后,儿子唐中宗依照母亲生前的意愿送上谥号“则天顺圣皇后”。
自此之后,后代皇帝的谥号都由大量歌功颂德的漂亮字眼组成,再也不能体现其在位期间的真实作为。
比如李世民的谥号本来是文皇帝,后来被改成“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治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赵匡胤“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康熙帝“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因此,自唐代开始都用庙号来指代皇帝,明清则用更加有辨识度的年号。

参考:
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勤于政事的皇帝,“每旦视朝,日仄乃罢”,经常召集公卿讨论政务,直到“夜分乃寐”,总是很晚才休息。
他多次发布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书,使得自西汉末年以来,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奴婢的难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他还实行轻徭薄税的政策,为减少贫民卖身为奴婢,经常发救济粮,减少徭役。
与此同时,光武帝还大力裁撤官吏,合并郡县,减轻百姓负担。
不到30年时间,东汉人口数达2000多万,增长一倍有余。
历史上称其治下的汉朝,为“光武中兴”。
那么为什么刘秀叫两个字的光武帝,而不叫一个字的汉某帝呢?
现在我就从这么三个方面来解说:其一、刘秀的谥号有两个字“光武”,谥号是两个字的有很多历史名人古时候,谥号是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主要是对死者的评价。
例如齐宣王的“宣”,楚庄王的“庄”;
诸葛亮谥“忠武”,岳飞谥“武穆”,其实两个字的谥号在后代皇帝中比较常见。
其二、西汉皇帝的谥号也大都也是两个字,而且都有一个“孝”字,后人为了方便常常省略谥号中的孝字,就变成了“汉某帝”比如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汉孝惠皇帝刘盈 、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汉孝景皇帝刘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汉孝昭皇帝刘弗陵平陵、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汉高宗孝元皇帝刘奭。
他们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字,汉武帝其实就是“汉世宗孝武皇帝”的简称,汉世宗是汉武帝的庙号,“孝武皇帝”是汉武帝的谥号。
其三、刘秀为何叫两个字的光武帝?
刘秀死后不久,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丁卯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曰光武皇帝。
事实上,光武帝是“汉光武皇帝”的简称,光武是谥号,因“光”与“孝”有点区别,所以不能省略“光”字,如果省略“光”字,就变成汉武帝了,所以只能是光武帝。
又因为汉代只有一个谥号是“光武”的皇帝,所以可以省略“汉”字,直接称呼刘秀为光武帝,不会有歧义。
“光武帝”的称号,也可以理解为光复“汉武帝”的大汉王朝。

因这谥号独一无二,且顺口好记,朗朗上口。
外加刘秀也是古代六位,在泰山封禅君王中的一位,这增加了后世人不少的记忆力。
刘秀兼开国皇帝、明君贤主、传说故事、爱情故事、千古明言、泰山封禅、二八星宿、善待功臣、教子有方等因素为一身,使得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的一笔。
同时到了现代,诸多网友因刘秀生前的一些事迹,编写出了几个称号,这也为刘秀增加了不少名气。
诸如位面之子、大魔法师。
为什么光武只用过一次,理由在于光这个字,在谥号里很独特。
功格上下曰光;
能绍前业曰光;
居上能谦曰光;
功烈耿着曰光。
其中刘秀的光,取能绍前业之意。
意思是刘秀复兴了汉朝。
古代历朝历代,王朝能复兴的只有汉朝、晋朝、宋朝,以及慕容复心心念念的大燕国,其他王朝都没有被复兴过。
而宋朝的复兴,说是复兴,其实只算是苟延残喘一波,既没有收复故土故都,又不能开拓疆域。
赵构称帝后杀岳飞,又向金国称臣。
死后送他一个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已经马匹拍上天了。
可就算谥号泛滥后,南宋大臣也不敢加一个光字,因为实在不配。
而慕容复心心念念的大燕国(史称前燕,顾名思义后期重建了很多次。
)但不管是最强盛的后燕还是割据一方的南燕,都未能复兴前燕的全部领土。
后燕开创者慕容垂,死后追封为世祖武成皇帝,南燕开创者慕容德,死后追封庄宗献武皇帝。
只有刘秀完成了复兴汉朝,并继往开来的不世伟业,所以光武帝名至实归。
故古代也有定鼎中兴唯刘秀,这一千古芳名,历代君王无人可成为下一句。
古代历史上,如光武这般独一无二的谥号、庙号、称号也有很多,不胜枚举。
始皇帝就嬴政,其实始皇帝不算谥号、也不算庙号,是称号。
高祖皇帝是刘邦,但刘邦谥号加庙号,全称是汉太祖高皇帝。
汉高祖是错误用法,但这错也是从古代开始错的,不能怪现代人。
景帝一般指汉景帝刘启,景帝这个谥号用的虽然用的很多,但刘启这个景帝在历史上很有名。
七国之乱也是写进教科书的历史大事件,文景之治亦然。
比如昭烈帝是刘备,全称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
当然了,刘大耳、大耳贼,这在三国演义里也是常出现的,很多人对此都有深刻的印象。
比如大皇帝就是孙权,全称吴太祖大皇帝孙权。
不过现在的网友喜欢叫他大魏吴王、孙十万,这也是名气很大的一个历史人物。
献帝,指刘协,独一份。
刘协谥号全称,东汉孝献皇帝。
刘协虽是亡国之君和傀儡,前半生如同提现木偶一般,但至少结局还算可以。
光文帝是刘渊,全称是汉赵高祖光文皇帝。
刘渊登基后,追封了刘禅为汉仁宗孝怀皇帝。
徽宗钦宗,合称徽钦二帝,就是指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靖康之耻可以说是耻辱柱上的典型。
成祖,或者说永乐帝就是朱棣。
朱棣原来的庙号为明太宗。
因后期嘉靖皇帝登基后,涉及大礼仪之争,抬宗为祖。
最终定为明成祖文皇帝,全称明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朱棣本身也是一代明君贤主,外加郑和下西洋也是进教科书的伟业。
而更多的君王,明明自己也很优秀,但死后的谥号太过普通,竞争压力太大,没办法在群雄荟萃的中国历史上挤出头。
故而只能是谁优秀,谁出名。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这五位不用说,分别代表秦、汉、唐、宋、元(蒙古)五朝。
历史上谥号武帝的君王,也都很厉害,单独拿出来也都可以大书特书。
但在刘彻面前,都稍逊风骚。
故而很多人一想到武帝,便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太宗一般指李世民,历史上庙号太宗的,其实也有很多厉害的角色,可惜李世民历史光芒太大了。
当然,太宗或许竞争压力很大,但天策上将,则可以放心大胆的说,就是李世民。
(天策,星名,指傅说星。
傅说,人名,指商王武丁时期的一位贤臣,死后化作星辰。
武丁,商高宗,商朝最优秀的统治者之一。
天策上将,为唐高祖表彰秦王李世民功绩,特地独创的一个职位。
天策上将在设立之初,为唐朝文武百官、众亲王之首,仅次于皇帝和太子。
)(因为李世民是李渊二子,为除太子以外诸王之首。
亲王之下为三公,李世民兼任三公之一。
而当时文官中最高官职的尚书令,亦由李世民担任。
天策上将的任命,也为后来的玄武门埋下了已经发芽的种子。
)仁宗这个庙号用的很少,除了刘禅之外,历史上其他几位能评仁宗的,都算有为之君。
比如宋仁宗赵祯的仁宗盛治,比如明仁宗朱高炽的仁宣之治,以及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夏仁宗李仁孝等,这些都是史书上写的清清楚楚的有为之君。
至少他们可以,说自己无愧君王之位,死后面对先皇也可以说自己尽职尽力了。
圣祖一般作为追封先祖专用,基本不会用在实权君王身上。
但清圣祖是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第四位实权君王。
雍正朝敢给康熙加圣祖这庙号,也是艺高人胆大。
(爱新觉罗·玄烨,作为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可以说他是一位雄才英主,也是大清政权的稳固者。
八岁登基,十六岁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承认郑成功功绩,驱逐沙俄,出征塞北。
但他在位时间太长,子嗣太多,也埋下了九子夺嫡的祸患。
)文王武王直接等同于姬昌和姬发,这没啥争议,这两位也带有神话色彩。
封神榜这部小说,直接把文王、武王钉死在姬昌、姬发身上,别人夺都夺不走。
炀帝就是杨广。
其实杨广原来评美谥或平谥,再加庙号也没问题的,可谁让大隋亡了呢。
何不食肉糜,就是西晋惠皇帝司马衷。
如他这般,若是不生帝王家倒也可平淡过一生。
九妹就是宋高宗赵构,一句臣构言和冤杀岳飞,足以传世。
(赵构原本有亲生儿子,但这孩子不到五岁就死了,之后由于赵构一直没子嗣,被人怀疑赵构丧失了生育能力。
而赵构在徽宗诸子中排行第九,故被称作九妹。
对于赵构,历史评价也是两极分化严重。
赵构在某种程度上,是少数符合长寿、昏君、有为、勤俭、骄奢、等多种互相冲突特性聚合的封建君王。
)文帝可以是汉文帝也可以是隋文帝,这竞争的比较激烈。
汉文帝是二十四孝之一的亲尝汤药,也是文景之治的奠基人。
隋文帝的开皇盛世,圣人可汗也是历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
(唐文帝李世民就别争文帝了,让给两位老人家吧,太宗已经成他的专属了。
)例子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也
所以说,人生在世还是要留下一些厉害的事情,这样评后人价起来就可以独一份。
即便不能独一份,也可以力压群雄,一枝独秀。
当然恶名也能传世,俗话说一黑顶十粉,但还是要留下正面评价为好。
南唐后主李煜,虽说在皇帝这职业上他做的不尽人意,但在诗词方面他独树一帜,也是名留青史。
说到女皇帝,那么虽然历史上有很多女性政治家,但登临帝位的,只有武则天一人,其余最多也只是如吕雉临朝称制,或是垂帘听政。
当然很多女性,其实也是名义上的太后,实际上的皇帝,只是没捅破那层窗户纸。
(北魏孝明帝突然暴死后,由于朝政不稳,孝明帝母亲胡太后谎称一位女婴为皇子,将其推上了皇位。
但很快胡太后便宣布,改立临沼王之子元钊为皇帝。
因数日内连立两帝,如此慌张的行为引起朝廷上下议论。
北魏群臣纷纷猜测孝明帝的暴死与胡太后有关,孝明帝岳父尔朱荣随即起兵,半个月内攻克北魏都城,将胡太后与元钊送至黄河边——沉河。
关于这位女婴,是否算作女皇帝,史学家几乎不予承认。
后世基本认定,孝明帝死于母亲胡太后的毒杀。
)当然厉害一点的,也可以另辟蹊径,在第三产业上巩固在后人心中的地位。
比如前秦世祖苻坚,作为少数死后成神的君王。
他贡献了好几个成语,艸(通草)付应王、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垂缰之义。
而淝水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东晋一方虽然取胜并攻克山东、河南、巴蜀等故土,却无力继续与北方决战,统一华夏。
令人惋惜的,是东晋高层当时只知道浪费生命,每天只是清谈佛老和内斗(佛教和老子),根本没把复兴故土放心上。
世家之间互相倾轧,唯恐谁得势了,谁就会倒血霉。
而一生未曾屠城,一心消除民族间矛盾与隔阂的一代名君苻坚。
却因此战导嫡系部队全被歼灭,再也无力约束管理刚刚统一安定的北方,归附苻坚的北方诸族军阀,立刻叛变苻坚,将北方再次拖入战乱之中。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被宫女用被子捂死,直接导致东晋失去一位还算优秀的君王。
他的继任者司马德宗是历史上著名的痴呆皇帝,说话不利索,也分不清冷暖、不知春夏秋冬。
东晋朝政直接被权臣掌握,最终东晋灭亡,刘宋建立。

参考: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建立者,政治家,军事天才。
庙号汉世祖,谥号光武。
为什么是“光武”呢?
光者能绍前业,武者克定祸乱。
大概意思是继承了大汉王朝,平定了叛乱,重新开启了盛世。
史称“光武中兴”。
不过人们忽略了他的庙号世祖。
在封建时代,凡是庙号带祖的基本上是一个新王朝的开拓者或建立者。
(追尊的除外)。
刘秀其实没有从西汉继承什么过来,东汉是其一手打下的。
虽然他是汉太祖刘邦的九世孙,但到他这一代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平民。
若说继承了什么,就是用刘氏宗亲的身份,扛起了大汉的旗帜!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帝绝裂,自立为帝,沿用大汉国号,定都洛阳,改元建武,史称东汉。
为什么要沿用大汉国号呢?
首先,刘秀是高帝后裔,沿用国号表明自己身份的合法性,正统性,所谓名正言顺。
并得到了世族豪强的鼎力支持。
其次,虽然沿用国号让刘秀从一个王朝的建立者,变成了中兴之主。
但是有失必有得。
从刘秀起兵开始气运就好得爆棚,每每以弱胜强,仅用十二年平定天下。
无怪乎说他是天选之人,位面之子。

参考:
对于已经去世的汉代皇帝,通常有两种称呼,一种是庙号,一种是谥号。
庙号是一种荣誉称号,不是每个皇帝都有。
建立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和在位期间领导有方、作出突出贡献,取得丰硕成果的皇帝,自然是有资格有庙号。
退一步来说,在位的时候,即使没有过很大政绩,但没有犯过大错的,都会有庙号。
开国皇帝的庙号大多是“X祖”,如西汉开国皇帝高祖刘邦,后人称汉高祖。
后来皇帝的庙号大多是“X宗”;
如太宗刘彻,世宗刘恒。
如果表现平庸,或者在位期间出现过重大工作失误的,则没有庙号。
比如汉惠帝刘盈,在位的时候大权旁落被吕后掌控,刘盈跟傀儡皇帝无异,所以死后没有庙号。
被曹操挟持的刘协,也没有庙号,只有谥号孝献皇帝。
东汉西汉一共有26个皇帝,其中有13个皇帝没有庙号。
称呼庙号的都是两个字,如世宗、中宗、高宗、太宗、元宗。
不过后人在称呼汉朝皇帝的时候,不管他们有没有庙号,都是称呼谥号,刘邦除外。
如刘彻,庙号是世宗,谥号是孝武皇帝,后人叫称他汉武帝。
比如刘询,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后人称之为汉宣帝。
汉代皇帝的谥号(驾崩之后的名字)都是三个字,比如孝文帝,孝武帝,孝宣帝;
带上他们的朝代的话,都是四个字,但是在本朝,称呼皇帝谥号的时候,肯定得不带朝代名字的。
需要说明的是,后人称呼唐朝之后的皇帝都不用谥号了,那是因为他们的谥号字数较多,称呼起来麻烦。
比如唐高祖李渊的谥号是“神尧大圣大光孝”,李世民的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光孝”。
明朝和清朝皇帝谥号字数更多,朱棣的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足足17个字。
康熙的谥号: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比朱棣还多5个字。
而且唐朝的皇帝一视同仁,无论是谁只要当过皇帝就有庙号。
庙号庙号,说白了就是在庙里接受供奉的号,没有庙号就不能享受这一待遇。
既然唐朝历代皇帝都有庙号,而且谥号字数太多,后人称呼唐朝皇帝就用庙号了,朝代后面是X宗,如唐高宗李治,唐肃宗李亨。
汉朝灭亡后,后来的朝代也沿用了汉朝的谥号,比如魏国也有孝文帝,孝武帝。
为了跟汉朝区分 ,在史书中称呼皇帝名字的时候,就在前面把朝代给带上。
比如汉孝文帝,再后来干脆把中间那个“孝”字去掉了,直接叫汉文帝、汉武帝。
汉献帝的谥号是孝献帝,后人把这个“孝”字省略了,汉献帝是后人的简称。
再比如为了把建立的魏国曹丕跟建立的北魏鲜卑人拓跋弘区别开,孝文帝曹丕叫魏文帝,孝字不要了;
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弘的“孝”不省略,叫魏孝文帝。
综上所述,后人称呼这些皇帝的时候,都是简称。
所以后代史书中出现的皇帝,都是三个字。
拓跋弘是因为跟曹丕朝代同名,谥号相同,为了区分才用四个字的。
历史上并没有谁跟刘秀一样,使用过光武帝的谥号,刘秀为什么会那么特殊,有四个字呢?
首先他的谥号后面是个“武”字,如果简称为“汉武帝”,跟他的祖宗汉武帝刘彻就没法区分了。
如果用前面那个字,称“汉光帝”,那就坏了规矩,不伦不类了。
因此,史学家才会对刘秀特殊“照顾”,称其为“汉光武帝”。
同时刘秀出生的年代,汉朝政权被王莽建立的新朝替代,已经寿终正寝。
在王莽被起义军推翻,群雄割据、天下大乱的时候,刘邦后人刘秀挺身而出,消灭了各路武装力量,重新建立了汉朝政权,史称东汉。
面对支离破碎的江山,灾难深重的百姓,刘秀掌权之后,把全部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面,不分昼夜工作,呕心沥血医治战争创伤(“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
他在位的时候,善待功臣,从不滥开杀戒;
扶危济困,
经过他的辛勤努力,终于一片废墟上,建立起一个和谐、繁荣的汉朝。
所以说,大家称他为汉光武帝,也有表彰他的意思。

参考:
汉光武帝、汉某帝这种叫法是谥号。
是皇帝驾崩后,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加上去的。
在汉朝的时候,谥号并不是每位皇帝都有,只有做的不错的皇帝才能有。
汉朝中,除了汉高祖刘邦之外,其实有谥号的皇帝都是“汉某某帝”的形式,都是两个字。
大汉以“孝”治天下,所以在谥号中都加了“孝”字,比如汉武帝其实是“汉孝武帝”,汉宣帝其实是是“汉孝宣帝”。
因为都带一个“孝”字,为了记述的方面,很多史书中就将“孝”字省略掉了。
但到刘秀这里比较特殊,他是东汉的开国皇。
,两汉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中间隔了一个王莽的新朝。
王莽篡权也好,竞选上位也罢,在大部分史书中是承认新朝的存在的。
如果按照这个意义讲,刘秀与汉朝的关系并不大。
再加上之前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等到刘秀这一代,除了极为稀薄的大汉皇族血脉之外,基本上推的不剩啥了。
所以,刘秀没有实质性继承西汉的势力,而是把江山重新打了一遍,推翻了新朝的王莽。
之所以他将国号依然定为“汉”,是因为他自己的血统毕竟还有点皇族的基因,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好办事。
所以,他的孝无从谈起,他老爹不是皇帝,连皇亲都算得有点勉强。
他总不能对上一任皇帝王莽尽孝。
故他的谥号没有“孝”字,用的是“光武”,也就不能省略了。
能绍前业,居上能谦曰“光”。
刘秀延续汉朝国祚,当了皇帝后又十分宽厚,听得进不同意见, “光”字非常贴切。
“武”字就更没问题了,开国皇帝的刘秀,铲除绿林、赤眉起义,平复王莽,武功没得说。

参考:
首先要明白西汉与东汉的概念,它们是两个政权,东汉不是西汉的延续,刘邦的汉政权都城在长安,刘秀的汉政权都城在洛阳,长安的地理位置在洛阳的西边,后来的人们为了区分两汉就把刘邦的汉政权叫西汉,刘秀的汉政权叫东汉。
按照古人的习惯,第一个称王称霸的人死后往往谥为高祖、太祖或始祖,刘秀虽然是汉景帝的第九代孙,但西汉政权己被王莽的新朝所代替,西汉政权己经终结。
刘秀凭着自身的实力打下了江山,但毕竟与西汉有着千缕万缕的关系,也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西汉遗老和民众的支持,所以确定了自己的国号为汉,但此汉早己不是彼汉,虽然在国家政策上与西汉大有相同之处,其实是换了一个朝庭,在刘秀的朝庭中,与西汉朝庭没有任何的关联。
刘秀在位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很快得到了发展,在他死后被谥为光武,他所在朝代也被人们称之为光武中兴。
之所以称为光武,一方面有光大的意思,说明他的朝庭比前汉的作用更大,另一方面也展现出神武的一面。
在刘秀
(
难不成大汉朝开国皇帝都搞特殊化?
很显然并不是。
一、以谥号相称汉高祖刘邦,那是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的一个习惯的错误,正确叫法,刘邦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太祖是庙号、高皇帝是谥号。
但是,由于《史记》中的这个错误过于流行,所以刘邦这个既非庙号、也非谥号的汉高祖叫法也就流传开了,不过,由于西汉时期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一般来说还是以谥号相称的。
但是,要说明的一点是,西汉的那些”某帝“实际上谥号也是两个字的,即”孝某“帝,也体现了汉以”孝“治国的本色,比如我们常说的汉文帝,谥号是孝文帝;
汉武帝谥号孝武帝;
汉宣帝谥号孝宣帝。
所以,在汉朝的典籍中,我们看到的多是”孝文“、”孝武“、”孝宣“等等。
但是,到了后来的朝代,为了区别于本朝皇帝,就会把”汉“字带上,于是,就很自然地将他们简称为”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等等。
二、光武的由来至于说刘秀呢,他这个光武自然也是谥号。
只不过跟西汉那些皇帝还是有些区别的。
其主要原因是东汉虽然说是继承的西汉大统,但是毕竟也是刘秀自己打下来的江山,还是个开国皇帝,更主要的是刘秀虽然是刘邦之后,但是从汉景帝的儿子刘发这一代开始就已经距离西汉皇族越来越远了,所以,对于刘秀来说,既没办法追封他的父亲为帝,也不可能在其死后用“孝”的谥号。
他的儿子刘庄和大臣们商量了许久,最后为刘秀确定了“光武”这样一个谥号,光者,“能绍前业曰光”;
武者,“克定祸乱曰武”,既显出了其继续西汉大统之意,又表达了灭莽兴汉的功绩,算得上是非常恰当了。
自刘秀以后,东汉的皇帝又开始继承了西汉的传统,皇帝的谥号又以“孝某”帝相称了,如汉明帝谥号孝明皇帝,汉章帝谥号孝章皇帝,汉桓帝谥号孝桓皇帝等等。
不过,有一点还是跟西汉不同的,在东汉的典籍中,有不少已经将“孝”字去掉,直接称明帝、章帝等等了,到了之后的朝代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我们熟知的叫法——汉明帝、汉章帝等等。
三、关于庙号看了汉朝皇帝的称呼,我们也很自然会想到另一个盛世唐朝,他们的皇帝似乎又变成了“祖”“宗”,即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等等,而不是“某帝”了。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如前文所说,这些“祖”“宗”跟刘邦那个汉太祖一样,是庙号,而不是谥号。
那么为什么唐朝开始,皇帝简称会变成庙号,而不用谥号了呢?
毕竟它的前朝还是隋文帝、隋炀帝呢。
一来,唐朝不像汉朝时庙号制度那么严格,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
二来,唐朝皇帝的谥号有点过长了。
如唐高祖李渊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个长度再叫谥号就有些麻烦了,所以,对唐朝以后的皇帝多是以庙号相称,直到明清时期,因为皇帝的年号比较单一,才开始逐渐少称庙号,多称年号了。

参考:
刘秀不愧为“秀”,当时天下已经姓王,汉朝已成为历史,但是作为汉朝宗室后裔,刘秀却光复大汉河山,使天下重新姓刘,实属不易。
在刘秀去世后,后世之君自然要给老皇帝上谥号,这里的谥号就是某某帝,用于评定帝王褒贬的一生,刘秀的功劳自然不用多说,于是就上了个汉“光武”帝。
虽然东汉和西汉有所区别,严格意义来说,就是两个朝代,但奈何头顶一个祖宗,到底来说是一家人,所以刘秀的江山依旧沿用“汉”,毕竟当时是打着复兴汉室名义起的兵。
但是前面有一个刘邦建立的大汉朝了,中间又隔了一个短暂的“新朝”,因此,刘秀在世人面前只能是光复汉朝。
现在看来,“光武”我们可以理解为用武力光复的汉朝,是肯定了刘秀的千古功绩。
汉朝自古以来以“孝”治天下,所以西汉皇帝去世后所上的谥号也都是两个字,比如汉孝文帝刘恒、汉孝景帝刘启、汉孝武帝刘彻等等(刘邦单字“高”),因为所有的皇帝都顶了一个孝字,所以后来史官也就简化了起来,直接省去了孝,称呼则为汉“文、景、武”帝。
而刘秀这个就难简化了,一个“光”字吧!衬托不出刘秀的功绩,并且也没有光这个谥号,一个“武”字吧!前面已经有了汉武帝这个大佬,所以只能合称“光武”皇帝。
另外,“光武”两个字也凸显出刘秀与其他皇帝的与众不同,更让人们容易铭记这位东汉的开国皇帝。

参考:
简单来说,汉朝双谥。
光武帝是刘秀的谥号,谥号是人死后对他生前行为的评价,所以说“谥者行迹”。
它产生于周朝,盛行于贵族之间,周朝天子、诸侯乃至卿大夫等多有谥号,并且产生了相应的规范,即《谥法》。
汉朝恢复谥号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谥号是“臣议君、子议父”,便下令将之废除,但秦朝很快灭亡,谥号立刻卷土重来。
第一位拥有谥号的皇帝是汉朝的建立者刘邦,在他死后,群臣商议给他上什么谥号,大家商议以后,觉得先帝功劳史无前例,也应该创一个从来没有过的谥号给他,这便是“高”。
《史记·高祖本纪》载: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
”上尊号为高皇帝。
新任皇帝刘盈看了以后很满意,就同意了,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流程,比如跑到南郊向天请谥,其实就是把准备好的谥号对天念一遍,但中间礼节非常繁琐。
汉初的非儒生对谥号似乎不是非常在意,刘邦明明是汉太祖高皇帝,司马迁却将二者合二为一,作《高祖本纪》,使得汉高祖成为刘邦的代称。
此外,刘邦是汉朝唯一一个单谥的皇帝,在他以后的汉朝皇帝谥号都是两个字,首位双谥号皇帝就是他的儿子刘盈。
汉朝皇帝多复谥刘盈的谥号是“孝惠皇帝”,比起刘邦多了一个“孝”字。
此后两个字的复谥成为定制,且复谥中大多数加的都是“孝”字。
《逸周书·谥法解》载:五宗安之曰孝。
五世之宗。
慈惠爱亲曰孝。
周爱族亲。
秉德不回曰孝。
顺于德而不违。
 协时肇享曰孝。
协合肇始。
尽管《谥法》里有“孝”,先秦时期也有周孝王、秦孝公等以“孝”为谥号的君主,但汉朝皇帝谥号里的“孝”往往没有此意,而单纯是看中这个“孝”字的本意。
《后汉书·荀爽传》载:臣闻之于师曰:“汉为火德,火生于木,木盛于火,故其德为孝,其象在《周易》之《离》。
”《汉书·惠帝纪·颜师古注》载:孝子善述父之志,故汉家之谥,自惠帝
不论是王朝德行为“孝”,还是彰显皇帝本身的“孝”行,这个“孝”字毫无疑问不是谥号释义,而是其本意所指的道德观念。
汉朝讲究以孝治天下,从建国初期就提倡孝行,刘邦为此尊父亲为太上皇。
而谥号又是统治者进行道德评价的统治手段,在皇帝的谥号中加入“孝”字更是顺理成章的事。
汉光武帝是例外“孝”字既不表意,那么汉朝皇帝的谥号重点就放在了第二个字上面,这也是汉朝皇帝大多可以简称汉某帝的原因,可刘秀却是个例外。
他的谥号“光武皇帝”虽是两个字的复谥,但两个字都是谥号,没有像“孝”这种定式可略去的文字,所以后世多称呼他为光武帝、汉光武等等。
那么,为什么刘秀会这么特殊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东汉的建立者,除了刘邦以外,诸多皇帝只有他才是打天下的,其他都是坐天下,不搞特殊些怎么体现出他的功劳?
当然,这是刘秀儿子汉明帝的想法,毕竟上谥号的时候刘秀已经死了,如果按照他生前迫于礼法以西汉皇室为宗的态度,未必会把自己的谥号搞成例外。
刘秀的五世祖是汉武帝的哥哥长沙定王刘发,他算是西汉的远支宗室,可这离西汉的嫡系帝势太远了,是不具备血缘上的天然法理的。
当然,这种天然法理在乱世也没什么用,新莽覆灭以后,天下群雄并起,绿林军立更始帝,赤眉军立建世帝,王郎自称成帝之子刘子舆,卢芳自称武帝曾孙刘文伯,还有人把西汉末代皇太子刘孺子抬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谁也没跟谁扯法理,而是直接开打,东汉的江山也是刘秀凭着几十万大军杀出来的。
所以刘秀一开始对法理并不是非常在意,怼王郎时更是直接扬言:“设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得,况诈子舆者乎。
”别说你就是个冒牌货,就算汉成帝死而复生,这天下也不可能是他的了,潜台词:是我刘秀的!后来刘秀给自家修太庙的时候,也只是修了一座高庙,把西汉从高帝到平帝11位皇帝的神位放进去,同时在洛阳另修四座亲庙,分别祭祀自己的高祖父刘买、曾祖父刘外、祖父刘回和父亲刘钦。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建武十九年(43年),此时天下已经大定,社会开始稳步恢复,儒生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跟皇帝理论礼法了。
对于刘秀这种自立门户的行为,大臣们在商议之后,一直认为这么做不符合礼法,请求皇帝改认宗父。
《后汉书·张纯传》载:“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亲庙,宣、元皇帝尊为祖、父,可亲奉祠,成帝
其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
“也就是说,刘秀应该认宣、元、成、哀、平四世五位皇帝为自己的四亲庙,认宣帝为宗祖,认元帝为宗父,宗祖、宗父由皇帝亲自祭祀,平辈
血缘亲属的庙就不要在洛阳了,放到外地,由群臣祭祀就行了。
刘秀同意了这个方案,给汉元帝当“儿子”去了,汉明帝却觉得父亲太委屈,尊父亲为世祖,谥号光武皇帝,另立一座世祖庙。
自此以后,西汉皇帝的神位放到高庙,东汉皇帝的神位放到世祖庙,刘秀实际上取得了与刘邦同等的地位,即开国之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