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世界各国会选择155mm榴弹炮而不是152mm口径

PCL181型155毫米轮式自行火炮,它是目前我军最新型的军属火力支援武器。
我国就同时装备152毫米和155毫米两种大口径口径火炮,但这是经过了时代的演变。
我们都知道建国伊始,我军陆军装备主要是从苏联引进的,比如说:56式班用步机枪,作为师团级装备火炮同样也是从苏联引进的,比如说
那么,作为现代火炮的发源地欧美为何会出现152和155毫米两种不同的口径呢?
其实在二战之前152毫米这个口径欧美国家也使用分得不算很清,但是二战之后东西方进入到了冷战军事对峙,苏军(东欧)为了搞泾渭分明,选用152毫米为军属大口径火炮,当然这也是为了是战争当中避免炮弹被缴获“资敌”。
就此西方国家也不再研制152毫米火炮了,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各自阵营陆军的陆军主要火炮口径都不一样,并且延伸到了中小口径,比如说:105毫米VS122毫米榴弹炮、81毫米VS82毫米迫击炮…。
美国海军的“克利夫兰级”巡洋舰就安装了MK16型三联152毫米舰炮。
从炮弹的威力来看,枪的口径要是大了3毫米威力就会大增,但是炮弹大了3毫米却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在战场上155毫米和152毫米的为了基本一样。
到了19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55毫米口径目前成为了陆军大口径火炮的最基本口径,绝大多数1990年代以后研制的大口径火炮都采用这个口径,而152毫米目前只有俄罗斯还在坚持使用。
当然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长久以来形成的国际政治问题,早在“冷战期间”双方的盟友或者说“小弟”就是西方国家多,因为这些欧美国家殖民地历史很长,殖民地军队都是以宗主国扶持的,武器装备的制式化当然也是和宗主国一样,苏联解体之后前东欧国家都像西方靠拢,并且很多都加入了北约,重新加入另一个军事集团,武器装备制式化当然也必须改变,比如说:波兰就从韩国购买了不少K9型履带式自行榴弹炮,韩国当然是美国阵营火炮口径当然是155毫米,非北约国家的土耳其和印度…等国也购买了该炮,原因并不是
K9榴弹炮上的炮弹自动装填机。
由于国际形式30年的变化,世界上大多数陆军有规模的国家都采用155毫米口径。
还有另外一个很主要的问题,前面说了虽然155毫米和152毫米炮弹威力相当,但是155毫米的炮口初速和弹道性能却高于152毫米,主要是155毫米的发射药室普遍达到23升,要大于152毫米19升,容量增大发射药装填量就大,弹丸当然炮口初速高,射程更远。
总的来看,155毫米口径的发展前途要比152毫米更好一些,当然对于155毫米的理论研究和火炮/炮弹的制造都是大国才能完成。

参考:
155榴弹炮威力大性能稳定
参考:
因为苏联输了啊。
德国是150毫米,美国最初采取的是法国口径的155,后面形成习惯,所以北约采用155,苏联体系就采用152。
中国抗战前没有军工体系,借外国进口炮管生产,比如山西105毫米苏通罗,东北也有少数105与150。
解放后大体采取苏联体系的152。
改革开放后又靠近西方体系出口155。
假定二战德国获胜,显然会是150。
苏联冷战获胜,同样就是152横行。

参考:
152本来就是当年华沙和北约搞事情的时候出的畸形产物。
为了就是和北约不一样可能因为补给吧。

参考:
火炮精准度,是衡量火炮最重要标准。
炮弹口径不同,弹道轨迹不同,一种新型口径炮弹,需要不同海拔,不同气候环境,不同纬度地域试射,获取试射参数,所用试射炮弹数量,一般中小国家承受不起。

参考:
北约组织国家统一口径,美国盟国也统一口径。
华约解体后不少投奔北约,我国也向155口径过渡。
所以除俄罗斯及其少数盟国外,大多数国际家都采用155mm口径。
这样有利于后勤保障和弹药供应口径统一。

参考:
选152你会问为何不选155[灵光一闪]
参考:
简单来说,冷战西方赢了。
反过来的话,就是152了
参考:
因為155的飛行彈道更穩定。

参考:
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实现威力最大化,很难理解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