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使用汉字长达3000年仅30年就被废除这对越南民众有影响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因为不管是越南,还是韩国,都用了几千年的汉字,也都是几十年就废除了;
而另一个国家日本,也用汉字,但他们部分保留了汉字。
先说一下我对越南废除汉字的感觉:不管越南用不用汉字,对民众生活的影响都微乎其微,基本没有任何影响;
但对国家的影响是巨大且长久的。
从
一、先来了解一点越南使用汉字的历史先看看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这本书是1479年编纂的,他们对汉字的使用与中原王朝是一脉相承的,文章写得华丽高雅、字也写得端庄大气。
实际上,以前越南和北边大国分得不是很明显在北宋之前,就是北边的一部分;
北宋后,也是受北边控制,算是一个藩属之地,名为“安南”,安定南方之意。
清朝嘉庆时期,安南请求大清赐名为“南越国”,清朝不同意,因为“南越”明显就是要分开的意思:南边的越国,与北边的越国不是一家。
嘉庆皇帝大笔一挥,定名“越南”,就是“在越之南”的意思,没跑出北边的控制。
这样的状况,越南当然深深受到北边的影响,而汉字一直是他们使用的文字,文字、文化、习俗、官制等等都是一体的。
如果没有清朝末期的衰败,越南还是会一直延续这种状况。
从1858年开始,法国对越南连续发动了三次侵略战争,最终征服了越南;
作为宗主国的大清朝当然要出兵力保,尤其在1885年,还取得“镇南关大捷”。
但是,世界变化的大形势和清朝无能的小环境,竟然出现“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情况,法国获得对越南的“保护权”。
法国殖民越南后,汉字在越南就显得有点突兀:前宗主国的文字、越南的人民、法国人控制的政权。
很多事情变得不顺利,于是法国人想把法语作为越南的语言,越南上层人物也有了抛弃汉字的想法:最好使用法语,即使推广法语不容易,也要使用与发达的西方密切联系的拉丁化语言。
为什么越南上层人物有改变文字的想法呢?
因为他们早就有脱离的想法,使用汉字在他们心里一直是个“疙瘩”;
为什么推广法语不容易呢?
因为那时候越南的识字率本就不高,大家对法语一点了解都没有,而他们使用的口语是几千年汉文化流传下来的,怎么改的了。
法国对越南殖民时间不长,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所以,废除汉字、使用法语一直没有真正实行。
但是,汉字在越南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许多探索性替代方案都浮出水面。
尤其是越南李氏王朝生生硬造的“喃字”地位逐渐上升。
从法国殖民越南开始,汉字在越南就已经边缘化了,只有少数知识分子在使用,而简单、易学的拉丁化的“国语字”在越南各地使用。
越南独立之父胡志明对汉语非常精通,但他是个追求独立自主的人,也就是他,于1945年9月2日,在河内巴亭广场用“国语字”宣读越南的《独立宣言》,“国语字”正式成为了越南的官方正式文字。
二、越南废除汉字的主要原因“一个伟大的帝国就像一块蛋糕,最容易消失的,是它的边缘”。
这句话是罗斯福说的,也许罗斯福是看到大英帝国影响力衰退,产生了这样的认识。
但是,越南废除了近3000年的汉字传统,的确反映了历史现实:中原帝国自己都很难独善其身,对周边已经没有任何影响与控制。
万事有因就有果,一直处在中华文明的文化圈,使用汉字时期最经济、最合适的做法;
后来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废除汉字,一定有其内在原因。
具体到越南,不外乎
1、最重要的,是中原文明对他们的控制力减弱几千年来,越南都是一个“割据政权”,这个“割据政权”还不是连续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北属”时期,就是被北边统治了。
在文化上,越南也以“神农后裔”自居。
当中原文明强盛时,他们很愿意作为其中一分子,这很好理解;
当中原帝国没落时,他们就会离开,这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清朝后期,自己都被英法打得晕头转向,为了朝鲜半岛,又被近邻日本暴打;
这时候,呆在这个圈子里一点荣誉感没有,自身的安全一点保障也没有。
所以,表现的就是,以前的文化对他的吸引力消失,为了彰显自己的生存地位,他们更加强调自主。
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自尊、追求,这也是越南抛弃汉字的重要原因。
一直以来,越南就以一个独立国家为追求,所以,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希望自己能脱离中原王朝的控制;
对于一般人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语言、文字”上的附随,抛弃原来的文字,似乎就代表挣脱了以前的桎梏。
而在政治、制度上的控制,普通人是感觉不到的,当权者也会迎合大众心理,极力推崇抛弃原有的文字,即使自己觉得这样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他们最在意的,是以这个为突破口,摆脱政治上的控制、制度上的依赖。
2、汉字在越南越来越弱化是个重要因素汉字在越南一直是统治阶级掌握的语言,越南识字率不高,几乎所有的中下阶层都是文盲。
一个群众基础不牢固的文字,生存能力也不是很强的。
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底层人民希望介入国家管理,那么他们使用的“国语”就要取代原来政府使用的语言,这是趋势。
越南以前本来就有“喃字”,在十七世纪他们又进行了改进,与越南人平时使用的语言相对应,使文字表音化,又向拉丁化靠拢的趋势,也易学易懂。
所以,推广很容易。
相对来说,越南以前使用的汉字,光认字还不够,还要学习“文言文”,所以,不易普及;
而口语化的汉语,在越南也不流行。
三、文字的作用和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语言、文字是能影响人的思维的,这个理论的文章比比皆是,这里不能引用阐述,否则几万字也写不完。
“恰当的语言文字和不恰当的语言文字之间的差别,如同闪电与萤火虫”,这是马克吐温的话。
人们思考问题,虽然都是在大脑里默默进行,但大脑里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进行组织的。
文字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表现形式、细微差别、精准程度,决定了你思考问题的质量,也就决定了你变大方式的完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越南的“国语”是一种简单的语言,如同韩语一样,很难把所有问题细分;
所以,即使逻辑思维能力再强,他也没办法完整、精准地把事情全貌看清、想清、讲清、分析清。
汉语算“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汉字很大程度来源于古老的“象形文”,所以,“表意文字”能够望文生义,对语言表达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在中国,各地方言很多,就是这个原因。
但同时也说明,我们文明的古老。
作为字母化的拉丁文、英语等,字母就是读音,没有实际意义,他们更多的是用声音表达出自家的意思。
这两个语言很难说谁优谁劣,只是在西方国家工业化时期,在世界掀起学习西式语言的浪潮,连中国的大文豪鲁迅也要取消汉语。
越南现在的语言就是在法国殖民时期推行的拼音化文字。
废除汉字,实行现在的“国语”,越南人改变的是“思维方式”。
这样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对民众生活没有影响。
四、留下来的东西都不是人为的,而是历史的选择、时间的淘汰越南废除汉字,使用“国语”;
韩国也是废除汉字,使用“韩语”,这些都谈不上好坏,毕竟时间这么短。
一种文字在使用上带来的变化,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沉淀才能显现出来;
汉语、汉字是经过近五千年历史淘汰、修正发展至今,自有其合乎规律的内在因素,也自有其顺应世界的一套规则。
前些年网络上流行“火星文”,许多人惊呼:汉字受冲击,不得了。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说:不要担心这个,如果它合理,历史和时间会给它生命;
如果它不合理,他不会长久,历史和时间也会给出选择。
周有光还拿几次汉字简化来举例,说:如果简化了的汉字有生命力,为什么这么早就没人用了呢?
这如同当年有人提议搞罗马字一样,它不适合人们的需要,历史自己会选择。
流行一时的“世界语”现在还有几
越南也好,韩国也罢,他们用国家力量推行自己的文字,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是小众的东西,如同印度那些小语种一样,不可能被大部分人接受。
五、总结1、越南废除汉字,对越南民众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影响;
2、越南废除汉字,使他们自己独立意识更强,自尊得到满足,和韩国差不多的状况;
3、长期看,越南废除汉字,会影响越南人的思维方式,也会让他们与东亚主流的中华文化圈的距离越来越大;
4、越南、韩国学术界很麻烦,他们现在的年轻人看不懂自己的历史文献,人为地把历史割裂了;
5、越南文字、韩国文字的生命力不是很强,他们的前景不清楚。
世界是变化的,历史上多少这样的文字,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留下的,永远是最好的”。
这个道理是普适的。
参考:
越南的国号是清朝的嘉庆皇帝赐封的,越南在历史上也一直是中华文化圈的一员,和曾经的朝鲜一样,有“小中华”之称。
越南在历史上大部分时候属于中原王朝的一部分,时间跨度超过1000多年。
从秦朝灭百越开始,到五代十国时期,以及明朝永乐年间,越南都处于中原王朝或地方割据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
越南在五代十国时期实际上脱离中原王朝的管辖,北宋宋太祖开始,才逐步承认越南是中原王朝之外的一个国家。
此后,越南成为中原王朝的潘属国,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由于越南在历史上和中原王朝的密切关系,越南的古代文字当然也就是汉字了,西汉时期越南就接受汉字,此后汉字成为越南的传统文字。
和朝鲜、日本一样,越南的历史书籍也全部是用汉字写成的。
汉字在越南的主体地位超过2000多年,直到上世纪50年代,北越建国并赶走法国殖民者以后,汉字在越南的主体地位才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拉丁化的越南新造文字。
尽管越南废除了汉字,但是汉语言依然影响着越南的新文字,只是写法完全变化了而已。
当然,越南当初废除汉字的确非常急切,没有任何的过度期,就直接废除了。
现在的越南人在翻阅他们的历史典籍的时候,恐怕都会为曾经的文字感到吃惊吧。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废除汉字的越南高层,汉字造诣都比较高,基本与中华人士无异,而为了消除中华的影响,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割裂了汉字的传承。
不过,由于当时越南绝大部分百姓并不识字,越南新文字的推行,除了在上层人士中带来一些不便以外,在越南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参考:
基本上没有啥影响,因为当时越南的识字率并不高,换成什么文字对越南人影响都不大越南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属于中国版
在属于中国版
(西汉时期地
直到五代十国时期,越南曾中原大乱之际,在第一次白藤江之战中击败南汉军队,这才正式宣告独立。
此后越南又在第二次白藤江之战中击败北宋大军,巩固了自己独立的地位,也彻底打消了北宋收复越北地区的想法。
北宋之后,越南又接连与元、明、清三朝爆发过战争,其中在明代,明成祖朱棣曾派大军灭掉了越南,但是由来因为财政入不敷出,加之当地人民反抗,仅仅在征服越南30年后,明政府再度放弃越南,此后中国再也没能占领越南。
虽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越南与汉人不断发生战争,越南也非常敌视中原政权。
但即便如此,越南还是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成为东南亚地区唯一的一个“汉字文化圈国家”。
由于深受汉文化影响,越南自古便写汉字,穿汉服,读汉家经典,并且同样以小中华自居。
在明清时期,越南甚至对内自称是汉人,视周边的东南亚小国为蛮夷。
汉字在越南使用了上千年时间,是越南重要的文化载体。
但是越南人学习汉字非常困难,这导致文化只能在士大夫阶层普及,普通老百姓是看不懂汉字的。
为了方面学习,在中国元代的时候,越南人以汉字为基础,发明了“喃字”,并在民间流通。
虽然喃字相对好学一点,但还是不太适合越南语。
(
二战之后,北越政府将拉丁化的越南文字定为“国语字”,并进行大力推广,汉字就此逐步地退出了越南社会。
当年在废除汉字的时候,越南的文教水平非常低,认识汉字的老百姓就没几个,因此推行“国语字”的行动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越南纸币上的国语字)如今汉字退出越南社会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大部分越南年轻人都不认识汉字,而且越南人没有恢复使用汉字的意愿,毕竟对于越南人来说,汉字实在是太难学了。
参考:
越南是个有趣的国家,它曾经的创造,还深深影响了日本。
在清朝灭掉明朝后,越南基本上半独立了,外交上对清朝称臣,自己在内部称帝。
当时的越南,和羡慕大明的万邦来朝,于是也搞出了自己的朝贡制度,据说在高潮时期,也凑出了13个国家,来给越南朝贡。
朝贡体系搞好后,越南的国王非常开心,然后再仔细一想,发现个大问题,清朝可是个外朝,不是汉家正统,为啥不在越南来个薪火相传,由自己来继承汉家中华的称号呢?
说干就干。
其实当初的越南,还是对中国具有文化和思想上的敬畏之心,和1860年以前的日本人一样。
他们都是直到被更领先的文化和武力征服后,才改头换面的。
日本人对中国也有一个心态,原先它比中国落后,那些个好词汇和好名声,都归中国所有。
到了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人就觉得自己牛的不行,和李鸿章谈判时,小日本多次提出“中国”这个词汇,是给亚洲第一强国的称号,现在中国都已经不行了,还是别用中国这个称呼了,看小日本狂的。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也就是个载体而已。
无论是文言文退出流通,还是搞了这么多简化字,也没见中国文化发生什么危机。
越南是个独立的国家,它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文明,就是换几个字而已,别想太多了!
参考:
公元前111年,我国汉朝灭亡了在秦朝末期趁乱割据岭南的南越,随后设置了7个郡,其中的交趾、日南和九真3郡在今天越南境内。
汉字作为传播儒家文化的载体传入越南,汉字被越南称为“儒字”。
1945年9月2日,胡志民用国语宣读《独立宣言》,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民任临时政府主席。
为了让全国人民尽快脱盲,决定使用以拉丁文为主的拼音文字,拉丁化新文字成为越南的法定文字,称为“国语字”,汉字退出越南历史舞台。
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人民反抗法国和日本侵略者,最终获得胜利。
1975年5月南方全部解放,1976年4月选出国会。
1976年7月宣布全国统一,国名定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越南废除使用汉字,对越南国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不仅对本国历史无法了解,对本国文化无法传承,也对学习和传播中华文化产生了极大的障碍。
近年来越南的专家学者呼吁使用汉字的呼声越来越高,越南年轻人学习汉字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对越南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年轻人就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
汉语在越南,不仅是历史文资记录,还是民间语言交流,都已根深蒂固。
实际上,从公元前三世纪,秦朝征服百越后,历经两汉、三国、晋、隋、明清等数代王朝一千多年历史,多属于中国以交州、交趾为行政区的管辖范围或附属国,其汉语在越南渊远流长。
越南真正意义上独立后,为了消除几千年汉语对他们的影响,摆脱中国对他们的控制,实现国家和民族的自尊,1945年(?
仅从百度上了解)越共中央总书记胡志明主席下决心以拉丁文为书写方式以地方语为基础,发展国语(即越南语),停用汉语,一百多年来成效卓著。
这一语言的变革,从意义上标志着越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且功利千秋,是值得称颂的。
(错误之处
这个方面,日本鸡贼的多,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也是使用汉字的,后来脱亚入欧后改成了现在的日文,日本人发现中文的表意功能不可或缺,于是保留了大量的汉字,结果日本出了好几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而韩国和越南现在形同“文化荒漠”。
多说一句,我们祖先经历了几千年大浪淘沙之后传承下来的文字,那可是无价之宝,给他们使用还不收版权费,便宜他们这些弹丸小国了,还死要面子自创一套文字体系,活该变得越来越“没文化”。
参考:
但我问身边的越南朋友,他们只是知道这个代表是好字,而不知道具体都念什么。
我想越南废除中文比韩国要更彻底一些。
韩国的历史原因比较重一些。
但越南的这种做法,我刚开始不理解,后来看到了几篇研究文章,说是越南统一之后,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越南国内大量的文盲问题,而懂中文的教师却越来越少,于是这个时候就看出越南改革文字的重要性了。
在统一了文字之后,越南的文盲数量就迅速的减少了。
但负面的影响也就是如有些答主所说的那样,很多研究越南和中国历史的越南人,不得不重新学汉字。
但没有办法,这是国家主义塑造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过程。
公元17世纪时,旅居越南的西方传教士开始用拉丁字母拼写越南语,今天越南的国语字就是在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大·罗德制定的拼写规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拉丁字母拼写的越南语,在17、18世纪,遭到了越南文人的排斥。
19世纪的时候,由于越南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在法国人的推广下,拉丁字母化的越南语逐步普及开来。
越南正式废除汉字是在1919年,这一年,越南废除了科举制,学习汉字就没必要了。
这一政策的实施,等同于官方废除了汉字。
但在民间,一直有使用汉字的习惯,一些民间学校里,仍有教汉字的习惯。
容易把自己的老祖宗弄错了。
我看过一个记录片,不少普通越南人也有供奉祖宗牌位的习惯。
过去的牌位都是用汉语写的,表述的很清楚。
而且祖宗的牌位有其手特定意义,如果把自己祖宗牌位上的字改了,意义也就变了。
同时,很多越南人也有修族谱的习惯,但因为不懂汉字,只能请中国朋友帮忙,才能把族谱延续下来。
第三,越南老百姓再和中国打交道,相当于要学一门外语。
无疑,越南要想发展,必须利用自己和中国山水相依的优势,普通老百姓也少不了和中国打交道。
在没有废除汉字前,两国老百姓交流起来很方便。
现在,就需要很多老百姓重新学习汉字才能顺利交往。
今天的越南人觉得汉字就是门外语,跟日语、俄语、英语没什么区别,需要时就要学,不需要时就不学。
至于文化古迹上的字,会不会都无所谓,当雕龙画凤好了。
新文字都学不来,民众哪有心思学旧文字,让那些艺术爱好者学去吧。
同意请点赞
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参考:
鸡贼的越南,改拼音字为正式文字,却不知道坏处多多。
首先明白一点,我们汉字也是有拼音字的,所以先要解释一下拼音字对于汉字的作用。
最大的作用就是规范读音,汉字书写谁都懂,但地域口音不同,口头交流上就会产生困难,拼音字就是解决通用口音的问题。
但拼音字能代替汉字吗?
肯定是不行的,因为汉字是形意字,文本上阅读,基本的汉字不用读出音来,看到字就能理解文本意思了。
如果换成拼音字,那就要先默读一遍音,再比对到字,再联系整句理解出文本意思,效率太低了。
其次,拼音化的越南字,并不属于欧美的拉丁文字体系。
拉丁文字体系,每一个单词都是具体化意思的词,读音不一样单词意思也不一样。
而越南拼音字还是脱胎于汉字这样的形意字,单个拼音字代表单个字的为多,要表现具体的意思,需要多个拼音字来组词。
最终又跟我上面的论述一样了,拼音字在文本中的弱势就非常明显了。
最后,有人盛赞越南拼音字让越南摆脱了大量文盲的境地,这根本就是个捧杀。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看中国的教育过程了。
每
拼音字在初级教育阶段确实有很强的优势,在文本意思简单的场景中,容易被幼年学习者理解。
但是,进入复杂意思文本阶段时,拼音字就很难迅速准确的呈现内容了,前面有叙述过。
这样的情况,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学习的难度增加太多。
这就造成了越南教育水平的低下,毕竟初级教育是非常容易就解决了,但是往高等教育发展却困难重重,简单一点说,就是小学毕业的很多,中学
总之,越南拼音字属于一种舍本求末的替代,历史文化的断层不说,教育科技也深受影响。
至于硬要说他好的越吹们,只奉劝一句,多读读书,知识会给你答案。
参考:
有影响,而且影响很大,但说实话,越南废除汉字推行拉丁字母化的越南语,对于绝大多数越南民众来说,是一件好事。
南越国时代,汉字传入了如今的越南北部,到了东汉末年,大批来自中原的名士流亡交州也就是越南地区,在当地著书立说教授经典,使得汉字与儒家文化在越南传播兴盛起来。
不过,早期汉字在越南的传播,都建立在当时越南直接受中原辖制的基础上,唐朝之后越南脱离中原,情况出现剧变。
虽然汉字传入越南很早,但与汉字在日本还有朝鲜半岛遇到的问题一样,那就是汉字无法完整准备地表达当地的语言。
日本对这个问题的做法是,借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出了平假名与片假名,而朝鲜半岛则是选择将汉字作为正式文字,而发明出了谚文,也就是如今的韩文。
越南与日韩类似,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字喃”。
字喃是一种以汉字为基础,用汉字的偏旁或者整个汉字,采取汉字中的形音、会意、假借等造字方法创造而成,就有点类似于当年武则天创造的“曌”字。
每个字喃的组成都要一个或几个汉字,且无论通过形声、会意还是假借方法,复合的字喃都多以汉字读音来视读,因此,学习字喃仍旧要先学会汉字,而且字喃相对于汉字更难读更难写也更难记,因此,字喃诞生后虽然迅速成熟,却始终没有普及开来。
其实除了字喃,越南在17世纪时还出现过另一种字,也就是如今的“国语字”。
国语字,其实是当时两个来自欧洲的传教士,为了尽快传教,因此用拉丁字母书写越南语,从而创造出的全新的越南文字,没想到“国语字”后来迅速普及。
近代,越南受到法国殖民者的染指之后,法国人将汉字视作中越之间文化历史联系的纽带与法国殖民的障碍,因此迫使越南停止使用汉字而改推国语字。
1917年,汉字教育在越南全面消失,两年后越南在法国的安排之下宣布废除科举,汉字正式退出了越南的历史。
尽管法国人的意
1946年的越南宪法中更是规定,所有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越南人,都必须会读会写国语字。
发展到如今,越南除了专业学习过汉字的人之外,几乎没有人精通汉字,年轻人对于诸多越南古建筑上的汉字匾额、楹联,其中的意思完全弄不清楚。
由于越南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典籍等都是用汉字书写而成,汉字的废除导致了越南现在的人很难看得懂自己的历史,这也是越南废除汉字之后的最大弊端。
但事实上,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少数专业人士能懂,将其重新翻译成现代越南语,还是可以做到的,就像我们看不懂甲骨文,但是仍旧能通过专业人士的翻译来学习理解其中的意思。
其实,越南废除汉字是个明智选择,尤其是对于绝大多数根本不懂汉字的普通民众来说。
汉字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文字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外国人来说,虽然汉字传入越南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实际上,古代真正能学并且精通汉字的,只有少数贵族与士大夫文人,除此以外,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并不识字。
越南原本没有自己的文字,只使用汉字,但汉字晦涩难懂、难学更难精,这就完成了文化很难在平民群体之中有效传播,对于整体的发展都是没有好处的。
说如今的越南语没有文化底蕴也好、造成越南历史文化断层也罢,无论如何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越南语易学。
越南正式废除汉字全面推广国语字之后,短短三年的时间,越南人的识字率就从1945年的不到2%,一路飙升到了1948年的57%,大量的普通越南人都得以识字,使得越南的基础教育实现了飞跃,这也奠定了越南后来极速发展的稳固基础。
越南废除使用千年的汉字,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因为汉字在越南的几千年里,越南绝大多数普通人是不使用的,使用的仅有少数贵族与士族。
废除汉字对越南的普通人来说,其实反而是一件很大的好事。
参考:
当年的美利坚也动过同样的心思,不过他们最后发现,这是没有意义的!首先,他们本身就是来自欧洲,只是和大表哥走得比较远了而已,也曾干过一仗。
但他们说得是同一种语言,发的是同一种音,用的是同一种纪录符号。
虽然他们也为了自己能有独立的身份,有意识地使许多词汇发生了变化,但换汤不换药。
不是,主要是自个想象力有限,实在是想不到更多的改变了!其次,他们同宗同源,在文化上是完全相同的。
他们秉持相同的价值观,认为大家有共同的历史,有相同的社会管理体系、教育体系、政府体系,总之,他们确实是搬了家的亲戚。
最后,最主要的,西方那套屹立潮头的文化确实很有效,是最先进的文化,美国人没有必要逆着潮流走,必竟实用主义才是美国人的盘中菜,况且美国人就是凭西方发展起来的那套走上了巅峰。
所以,语言也在美国遍地开花,根深蒂固!而反观我们和东南亚国家,却是正好走向相反的道路,分离!全都因为一件事情,我们太穷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嘛!第一,我们和越南虽都是黄皮肤,但是在文化上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在我们强大的时候,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统一的管理,统一的教育。
封建割据始终是我们基本的生存状态。
第二,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使得每个民族都非常重视自己的身份与特色,希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有一席之地。
越南也是如此,它不希望与邻国使用相同的文字,而弱化了自己的独立地位!第三,最重要的,我们在近代衰落了,成了别人欺侮的对象。
一
在我们强大的时候,形成了一个联系非常紧密的文化圈,中国作为中心,各国都向我们学习,可是当我们闭关自守的时候,当我们垂垂老矣的时候,别人都失望了,都渐渐离去了!因为我们没有了魅力,没有了活力!当然,中国现在又崛起了,开始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我相信,汉语这次将走向世界,因为没有人和钱有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