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最近埃塞俄比亚空难157人遇难的新闻震惊了国际,也直接造成了波音的股价大跌。
这次空难遇难的人员来自四大洲30多个国家,其中有9名是埃塞俄比亚人,8名是意大利人,32名是该次航班目的地的肯尼亚的国民。
我们国家的人对于世界上一些小国的了解,很多是通过奥运会。
在这次空难之前,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给我们的感觉应该和它的邻国肯尼亚一样——这个国家的人长跑很厉害。
翻开地
经济排名垫底,人口却过亿,近年来这个国家的发展主要是靠中国的投资。
可是你知道吗?
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是非洲大陆的一个帝国。
埃塞俄比亚帝国是存在于13世纪到20世纪的一个帝国,直到1974年才灭亡。
这么晚的封建王朝覆灭时间,差不多赶上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搞对外殖民的国家主要是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对于意大利好像没有什么印象。
但实际上意大利也曾经殖民过,它的主要范围限于非洲,而埃塞俄比亚就是其中之一。
埃塞俄比亚当时还称作阿比西尼亚,意大利认为这个国家是一潜力股,看中了它的战略位置(因为位于意大利两块殖民地的中间)以及错认为它软弱可欺,于是在二战前夕进攻埃塞俄比亚。
但是,最后居然打败了,于是意大利成了当时欧洲列强口中的一个笑话,而埃塞俄比亚也成了非洲唯一的没有被殖民的国家,可以称得上是“非洲版的泰国”了。
埃塞俄比亚帝国直到1974年的国内政变以后才被推翻,然后经历了军政府时期和独裁时期,最后建立了联邦政府。
【更多精彩,
非洲大陆有54个成员国,埃塞俄比亚是其成员之一,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埃塞俄比亚成是内陆国,没有出海口。
非盟总部就设在其首都,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联盟成员国,也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地里位置及特征: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部,内陆国。
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
非洲本身就是高原大陆,埃塞俄比亚高原,又叫阿比西尼亚高原,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埃塞俄比亚具有3000年文明史,不多见奥。
“东非大裂谷”横穿埃塞俄比亚全境,南北走向。
有狭长的平原,洼地,国家边界多为沙漠地带。
国家最高峰——西门山脉的达善峰海拔4623米。
e行政区域划分:全国分为包括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和商业城市迪雷达瓦在内的2个自治行政区,以及9个民族州。
国土面积不到111万平方公里,2018年人口总数为1.05亿。
存在不少原始部落和种族。
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奥罗莫族,占全国总人口的40%多。
联邦制国家,总统为国家元首。
官方语言为阿姆哈拉语,英语通用。
气候条件及水资源:非洲大陆被赤道横穿,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地处热带。
埃塞俄比亚属于热带草原和亚热带雨林气候。
每年2月到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1月为旱季。
内河流湖泊较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青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河流——尼罗河的另一个发源地,还有谢贝利河、朱巴河、阿特巴拉河、索巴特河等。
塔纳湖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的湖泊,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但利用率不足5%。
其他方面:埃塞俄比亚以农业为主,工业极其脆弱。
咖啡原产地,还种植甘蔗、茶叶、香料等。
自然资源有黄金、铂、铜、铁、煤、钾盐、磷酸盐、石油和天然气等,储量丰富。
工业方面,不是外商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厂,主要是看中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较低 而且以轻工业为主。
以服装,纺织业为主。
在经济的带动下,埃塞俄比亚经济增长率为百分之七八,速度惊人。
旅游业方面:埃塞俄比亚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像拉利贝拉岩石教堂、阿克苏姆考古遗址、阿瓦什谷底、蒂亚等著名旅游景区,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成为第三大旅游客源国。
军事方面:埃塞俄比亚国内并不太平,经常进入紧急状态,弄的人心惶惶。
千言万语,希望“非洲兄弟”,发展的越来越好,国泰民安,能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参考:
埃塞俄比亚在中国网络上是非洲仅次于卢旺达的知名度,
埃塞美女的确是黑人美女中举世公认长得最好看的,也十分符合中国人审美观说起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我们的印象中会冒出几个十分鲜明的标签。
1、 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
给我们留下此种深刻印象有媒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把埃塞与贫穷落后紧密联系起来有关。
比如给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上世纪90年代看香港都市言情剧,里面的男女主人公经常提到去遥远的非洲埃塞这个极其贫穷落后的国家做慈善,做义工,捐款捐物拯救陷入严重饥饿之中的非洲人民。
第二个原因是那张震撼世界的来自埃塞的摄影照片,一个因为饥饿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小孩无力地低垂着头坐在泥土地上,一只秃鹫站在这个儿童的身后虎视眈眈,这幅摄影引发了全世界对非洲贫困饥饿问题的高度
最近十年来埃塞的经济实现了长足的增长,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几个国家之一2、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历史悠久,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被西方列强殖民,一直保持着独立的国家。
埃塞有3000多年的历史,1.05亿人口,1103600平方千米辽阔的国土面积,资源丰富,国土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丰富,被誉为东非水塔。
拥有80多个民族,其中奥罗莫族占总人口40%,阿姆哈拉族占总人口的30%,这两个民族构成埃塞主体民族,埃塞人口中有45%信奉埃塞正教,40-45%信奉伊斯兰教,还有信奉其他宗教的人口,因此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也是存在,比如一直保持独立的埃塞自己却陷入分裂,1993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公投宣布独立,埃塞与厄立特里亚经过连年激战,最终还是未能阻拦厄立特里亚独立。
厄立特里亚独立后带来一个严重后果,不仅让埃塞丧失了12.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损失670万人口,还丧失了所有的海岸线(2234公里),彻底沦为一个内陆国家,局限了埃塞的发展。
埃塞人均GDP虽然依然处在世界低收入国家行里,不过比起十年前已经有很大改观3、 埃塞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
2019年GDP虽然只有961.08亿美元,人均GDP857美元。
但2019年埃塞的经济增速8.28%,全世界排第三位,经济增速仅次于
埃塞的GDP总量,2019年比2010年增长了661.74亿美元。
因此可以说埃塞最近10年的发展成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4、 埃塞是世界上闻名的美女之国。
埃塞黑人美女是黑人里公认长得最漂亮的。
埃塞的美女也广泛活跃于世界时尚舞台,来自埃塞的名模很多。
很多中国的找媳妇很困难的适婚男青年对娶一位来自埃塞的黑珍珠美女为妻颇为向往。
随着中非交流的频繁,娶非洲美女为妻的情况也逐渐多起来,时不时被新闻媒体报道出来。
中国援建的亚吉铁路给埃塞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5、埃塞俄比亚跟卢旺达一样,都是非洲非常务实,积极借鉴学习中国成功发展经验的国家。
这两个国家也主动和中国发展友好交往关系,因此得到中国的大力帮助。
中国提供融资并承建了埃塞唯一一条电气化铁路760公里长的亚吉铁路,连接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城。
让埃塞和吉布提两国的发展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埃塞突破了没有出海口的发展难题,同时吉布提成为埃塞最重要的对外联系纽带,也从埃塞的快速发展中获益匪浅。
在中国的帮助下,埃塞交通等基础设施大为改观,为埃塞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不久的将来,埃塞只要坚持学习中国成功的经验毫不动摇,保持国内政局稳定,极有可能发展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国强民富的大国强国,成为新的成功摆脱贫穷标签,走向成功的典型国家。

参考:
小编在非洲工作多年,埃塞就是其中一站。
小编不想去说埃塞是非洲的中国,经济有多发达什么的,就说说做工程中遇到的那些恶心人的事。
说实话我对埃塞印象一点都不好。
埃塞的天是真蓝,【拍摄与莫克雷】1 埃塞施工太难了埃塞劳动法规定,雇佣超过45天都是正式员工,单位要交齐所有的东西。
对解雇各方面都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
黑人犯了错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中国人只要出了点事,那就比天还大。
所以大部分的企业都非常慎重,大部分的员工都是在第40天的时候就换掉,每到40天就要换一批工人。
赶进度的时候真是干着急,缺少骨干。
不是不想花钱,真是没有尽头的,有办法谁不想要老员工呢施工中自己也要找到一点美好【拍摄与埃塞的工地】2.警察太可恶只要看到中国人的车子都要拦下来,各种盘查。
有错没错,罚款是逃不了的。
我被偷了好多次,工地上的洗衣机,我的电脑都被偷走了。
然后报警了,警察就开始各种盘问你,最终的答案是你们中国人自己拿出去卖的,诬赖到人家头上。
还要你出钱支付人家的出警费,完全包庇根本不理会你。
工地上的黑人特别好偷轮胎,那自卸车轮胎卸的是五花八门的,熟练到你不敢想。
曾经自卸车开到桥下边,几个石头垫着把轮胎卸走了。
装载机司机趁着中午中国人吃饭,把装载机开出营地,被发现跑了老远追回来。
轻卡司机只要中国人不跟着,立马就消失,再也找不回来。
在首都亚迪斯因而还成立了一个黑市,基本中国人丢的东西都能在那里找到,只要愿意花钱基本都能赎回来,就是这么无奈,你有什么办法呢?
【拍摄于中交建莫克雷工业园项目】3.中国人太多,来的太早,市场都被玩坏了人多了,事就多了。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很多国人来到海外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埃塞现在的反华势力很厉害,国人真的要反思反思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4. 电话费太贵了埃塞是我经历的地方,电话费最贵的一个地方。
电信公司是国营的,全是垄断,资费高的吓人。
高考竟然还要全国屏蔽手机信号,曾经经历了没有信号的一周,终生难忘。
听我说了埃塞的故事,是不是和想的不一样。
市场多么多么大,经济经济多么成功,还有轻轨,还有中国人发了多大财。
这些都是真的,但是在埃塞工作真是够让人窝心的。

参考: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有着3000年文明史的古国,在历史上曾建立强大的阿克苏姆王国和埃塞俄比亚帝国,近代也曾顽强抵御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成为非洲少数几个未完全变成殖民地的国家。
现在埃塞俄比亚有着1.02亿人口,1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丰富的资源,如果稍加开发,成为非洲最发达的地区应该不是问题,然而埃塞俄比亚却是目前非洲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铭苏先生今天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这其中的原因: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埃塞俄比亚的基本情况。
第一、地缘环境因素。
从地缘环境来看,埃塞俄比亚以山地和高原地形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占据中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
东非大裂谷从东北向西南方向纵贯全境,红海沿岸分布着狭长的带状平原,北部、南部、东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
总体来看,虽然埃塞俄比亚地处热带地区,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适宜,反而沙漠所占的比重不大,大部分地区适合从事开发活动。
但是由于地形由中西部高原、红海沿岸平原、东南部沙漠等构成,形成独立的几个板块,容易导致分裂倾向。
埃塞俄比亚地处非洲东北角,背靠非洲大陆,扼守红海出海口,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在历史上,埃塞俄比亚曾经依靠这一有利的区位优势,发展海洋贸易,建立了强大的埃塞俄比亚王国(又称阿克苏姆王国),并且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延伸到红海两岸,并且直接介入阿拉伯半岛事务。
在近代,由于埃塞俄比亚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曾遭到葡萄牙、奥斯曼土耳其、英国、意大利等国的入侵。
1993年厄立特里亚的独立,使埃塞俄比亚丧失了红海沿岸的出海口,由于亚吉铁路的修建,现在主要借助于吉布提港口出海。
第二、庞大的人口数量。
埃塞俄比亚拥有1.02亿人口,是非洲人口大国,仅次于尼日利亚,庞大的人口数量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市场需求。
其中居民信奉埃塞俄比亚东正教的占45%,信奉伊斯兰教的占45%,信奉新教的占5%,其余信奉原始宗教。
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可能与历史上埃塞俄比亚与西亚和欧洲的广泛交流联系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丰富的资源。
埃塞俄比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目前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黄金、铂、铌钽、镍、铁、铜、铅锌、煤、纯碱、钾盐、大理石和天然气等。
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及湖泊众多,素有“东非水塔”之称,是青尼罗河的主要发源地。
埃塞俄比亚既有适合大规模开发的土地,优越的区位条件,庞大的人口数量,丰富的资源,为何现在还穷得一塌糊涂?
这也难以让人理解,不过铭苏先生认为,埃塞俄比亚之所有落后,主要是由
埃塞俄比亚虽然建国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自从二战后经历了多次政局变动,经历了塞拉西皇帝统治时期、军政府统治时期、门格斯
第二、同周边国家有领土争端,冲突不断。
埃塞俄比亚历史上与邻国长期存在领土争端,比如与北部的厄立特里亚,两国1998年因边界冲突爆发战争,直到现在两国的争端还未最终解决;
与东部的索马里,1964年和1977年,两国曾因领土争端两度交战,直到2009年埃塞俄比亚军队才撤离索马里。
同邻国的领土争端和冲突,不但耗费国家财力,同时也影响经济的发展。
第三、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埃塞俄比亚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是全球重要的咖啡出口国,牲畜存栏总数居非洲之首,农牧业产值占GDP的50%
但是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工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进口,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到10%。
不过埃塞俄比亚为了发展工业制定了五年经济发展计划,放宽了外资准入门槛,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外来资本。
第四、基础设施落后。
埃塞俄比亚国内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只有一条由中国公司负责修建的亚吉铁路连接埃首都至吉布提,也是埃出海的唯一通道;
国内90%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五、教育落后,缺乏高素质人才。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财力有限,对教育的投资也比较少,导致目前整个国家教育水平不高。
虽然埃塞俄比亚拥有上亿的人口,但是发展工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却非常缺乏,人才的短缺将是阻碍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障碍。
综上,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政局,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埃塞俄比亚最近几年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由于基础薄弱,要想成为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
埃塞俄比亚,国家全名是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的国家。
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国土面积大约112万平方公里。
排名世界第27位。
非洲排名第十。
分别与吉布提、索马里,苏丹、肯尼亚,厄立特里亚接壤。
有“非洲屋脊”之称,首都是亚的斯亚贝巴。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最具古代文明的国家,据说有3000年文明历史史。
埃塞俄比亚在地理上最大的悲催在于其厄立特里亚省“公投”,宣布独立。
埃塞俄比亚就此成为内陆国。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联盟成员国,非盟总部就设在其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在整个非洲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极其薄弱。
国家基本设施也不完善。
二战之前,埃塞俄比亚是完全的帝制国家,二战期间和侵略者战争奇葩意大利而战斗。
在二战结束后,埃塞俄比亚的元首是海尔塞拉西皇帝、他的国家基本政策是追随美国,就此得到了美国最大援助。
美国也在埃塞俄比亚有着大量的投资。
和非洲最大的援助对象。
当然。
埃塞俄比亚也得为此付出代价、当美国的政治的马前卒。
也曾经派兵朝鲜。
但塞拉西治国无方,
这时候,所有的人走向了政府的对立面。
政变就此发生。
1974年,一群军官在门格
这一个180度大转弯,国际战略由亲美调转为亲苏,过于激烈和激进而又粗糙变革导致了埃塞俄比亚经济大倒退,这种政策一直持续到1991年。
在门格斯
门格斯
就在此期间。
民族叛乱大爆发,其厄立特里亚省的独立也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并且和索马里发生在边境冲突。
而且还打败了。
还是那 句话,门格
埃塞俄比亚爆发二次军事政变。
以“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为主的埃革阵军队发动政变。
,门格斯
埃革阵主持召开全国会议,20多个政党和经过协商,通过了《过渡期宪章》,成立过渡政府成立。
在此期间,过渡政府被迫同意厄立特里亚在国际社会监督下的全民公决,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就此成为一个内陆国,在1994年,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宪法》为基础,实行联邦制和议会内阁制,任期为五年。
国家进入民选政府时期。
目前埃塞俄比亚经济比较稳定,国家发展事态不错。
埃塞经济作物主要是咖啡,畜牧业是非洲第一,油料作物也很发达。
埃塞俄比亚因为厄立特里亚是从埃塞俄比亚分割出去的,两国简直是不共戴天。
但除此之外,与其他国家的关系都不错的。
和中国的关系自不必说,中国在非洲的最大援助国,非盟总部是在中国的坚持下建在埃塞俄比亚的,总部大楼是中国无偿援建的。
埃国与美国可以说修复旧好。
在外交上非常表现地非常成熟老到,给自己赢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
应该埃塞这个国家非常有潜力。
人民勤劳勇敢,尤为难得的是埃塞俄比亚的黑人是所有黑人中最勤奋。
最聪明的。
埃塞有人口接近一亿,人口红利优势明显如果依据国情发展,完全有能力成为非洲最强大的国家,但最大制约在于埃塞一下丢掉了全部的出海口,红海贸易丧失。
埃塞俄比亚没有控制住厄立特里亚独立,这是他最大的败笔。
希望埃塞俄比亚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期待你的

参考:
埃塞很穷,人均GDP600多美元。
多数人月工资也就700人民币左右,这还算好的。
普通老百姓还要低很多。
很多人没有工作,一是就业机会不多,二是就业技能不足,三是确实懒和笨。
埃塞基础设施条件很差,靠着中国贷款,修了一条高速路,修了一条铁路,一条首都主路。
边远地方就没路。
埃塞人很自信,想把世界加工厂从中国搬过来,要建设二十多个工业园。
中期规划是在2030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照目前的速度,时间不多了!埃塞政策死板,缺乏弹性,更缺乏想象力,顶层设计一塌糊涂。
政府极度缺钱,只会薅企业羊毛,不仅是外资,对自己人也下狠手。
埃塞旅游资源也不差,但基本没什么开发,设施建设也跟不上,服务意识更是基本为零。
可惜了大好河山。
埃塞咖啡世界一流,但宣传推广不行,钱都让外国人赚走了。
埃塞美女众多,就是肤色稍黑,美中不足。
目前局势动乱,略不稳定,投资旅游观望为宜。

参考: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国家,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
全国面积的2/3为高原,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首都是亚的斯亚贝巴。
埃塞俄比亚国土面积为1104300平方公里,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7位。
截至2016年人口数量为1.024亿,全球排名第12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的统计数据:埃塞俄比亚GDP总计 805.62亿美元,是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埃塞俄比亚是个有着3,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在北方的阿克苏姆创建了早期国家。
大约在公元2世纪前后阿克苏姆王国统一了埃塞俄比亚北部并开始向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扩张。
到了公元4世纪阿克苏姆国王埃扎纳基本统一了今天埃塞俄比亚绝大部分地区并西渡尼罗河攻灭今天苏丹境内的麦罗埃王国。
埃扎纳作为国力空前强盛的阿克苏姆王国的国王自称“万王之王”,从他开始埃塞俄比亚改信基督教,埃塞俄比亚文字也诞生于这一时期。
525年阿克苏姆国王加列布在东罗马帝国的支持下出兵征服也门地区,成为地跨非、亚两洲的大帝国。
在此之前活跃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主要是亚欧大陆上的华夏、波斯、罗马等国,这时随着阿克苏姆王国的强势崛起吸引了东罗马的使节和商人的到来,原本由中国长安通往罗马帝国境内的丝绸之路贸易被东罗马人拓展到阿克苏姆王国,两国甚至试
570年波斯占领也门并夺占阿克苏姆的部分海岸属地和通商城市,阿克苏姆被赶出亚洲。
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后阿克苏姆王国同亚洲的贸易几乎完全断绝,阿克苏姆王国由此逐渐走上衰亡之路。
12世纪兴起于埃塞俄比亚南部的操库施特语的阿高人取代阿克苏姆王国成为埃塞俄比亚高原的新主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札格维王朝(1137—1270年)。
1270年阿姆哈拉人叶库诺·阿姆拉克推翻了札格维王朝,建立阿比西尼亚帝国。
北非被阿拉伯人征服并伊斯兰化后阿比西尼亚就成为被伊斯兰国家隔绝开的基督教飞地,当时欧洲各国在面对中东伊斯兰国家的威胁时不止一次试
新航路开辟后阿比西尼亚开始同葡萄牙互派大使。
当1535年阿比西尼亚受到来自索马里地区的伊斯兰军队入侵时开辟由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的达伽马率葡萄牙远征队援助了阿比西尼亚。
然而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阿比西尼亚尽管属于基督教国家,但由于长期与欧洲基督教国家隔绝的地缘状态使其境内形成了自成体系的科普特教会,而葡萄牙人支持的耶稣会开始在阿比西尼亚境内迅速渗透并和当地的科普特教会爆发冲突,在葡萄牙影响下皈依了耶稣会的阿比西尼亚也站到葡萄牙一边打击科普特教会,由此酿成了阿比西尼亚内战。
17世纪后阿比西尼亚朝廷沉溺于声色犬马和勾心斗角,地方割据势力日渐抬头。
到了19世纪上半叶阿比西尼亚帝国已经瓦解为一系列独立或半独立的王国,成为像统一前的德意志和意大利那样的地理文化概念而非统一的政治实体。
1855年出身低微的提奥多二世篡夺了阿比西尼亚帝国的皇位,此后他击败一系列割据政权,基本上统一了埃塞俄比亚高原。
他聘请了两名英国顾问,试
1863年提奥多二世给维多利亚女王写信要求英国帮助他从事反对埃及和土耳其穆斯林的战争。
然而英国外交部却忘记了回信,这令提奥多二世恼羞成怒并在一气之下扣押了58名欧洲人作为人质。
英国认为提奥多二世此举是对自己的侮辱,于是在1867年12月发动对阿比西尼亚的远征,次年4月13日英军攻陷马格达拉,提奥多尔二世兵败自杀,阿比西尼亚由此再度陷入诸侯纷争的时代。
在马格达拉战役中有一位阿比西尼亚将领萨尔·马利安逃到绍阿城并在这里加冕成为绍阿国王,王号为孟尼利克二世。
此时在北方的阿克苏姆古城也诞生了一位约翰尼斯四世皇帝。
由此埃塞俄比亚形成以阿克苏姆和绍阿为中心的南北两大对立政权。
1889年约翰尼斯亲率军队进攻戈贾姆王国边境要塞加拉巴特,结果战死在那里,由于自此之前约翰尼斯的太子早已夭折,只剩下一个按基督教义不具备继位资格的私生子,孟尼利克二世趁机宣布自己是整个阿比西尼亚帝国唯一的真正的皇帝。
1881年孟尼利克二世建立了亚的斯亚贝巴城并迁都于此,至今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依然是这座城市。
1893年孟尼利克征服了西南的沃拉姆王国,接着是坎塔、康托、坎马、冈马……1897年南方的大王国咖法被占领。
眼见埃塞俄比亚的统一近在眼前之际意大利人却趁火打劫要求将整个埃塞俄比亚沿海地区割让给意大利。
1889年孟尼利克为集中精力消灭境内的割据政权而同意大利签订了《乌查里条约》:意大利得以占据埃塞俄比亚沿海地区并将其命名为“厄立特里亚”。
1890年意大利宣布埃塞俄比亚为意大力保护地并发兵入侵。
然而在1896年3月1日的阿杜瓦战役中意军7000 人被杀、1500人受伤、3000人被俘。
其中包括准将
至此意大利的侵略计划完全破产,埃塞俄比亚由此得以成为世界近代史上非洲仅有的两个独立国家之一。
此后在1935年10月3日清晨意大利再次入侵埃塞俄比亚,这次意大利通过毒气战勉强占领了埃塞俄比亚并将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合并成意属东非殖民地。
二战爆发后意大利不得不同时面对英军和埃塞俄比亚人的双重打击,1941年5月5日埃塞俄比亚从意大利的占领统治下光复。
战后意大利作为战败国遭到清算,埃塞俄比亚趁机向国际社会提出废除当年被意大利逼迫签订的《乌查里条约》并恢复对厄立特里亚行使主权。
1950年联合国大会投票决定厄立特里亚应该与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
1962年11月联邦制度被取消,至此厄立特里亚不是以平等主体的身份与埃塞俄比亚组成联邦国家,而是成为了埃塞俄比亚治下的一个省。
然而意大利人半个多世纪的统治已在厄立特里亚人中间建立了一种独立感,尤其该地区的人民有一半是穆斯林,这就显得与埃塞俄比亚格格不入了。
从1962年11月埃塞俄比亚宣布取消联邦制起就爆发了”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组织领导的游击战争。
1961年后厄立特里亚先后成立了厄解放阵线(厄解阵)、厄人民解放阵线(厄人阵)等反对埃塞统治的组织,开展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
1991年5月厄人阵与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共同推翻了统治埃塞俄比亚的门格斯
1993年4月23~25日厄立特里亚举行全民公决并以绝对多数赞成独立。
同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正式宣告独立。
至此埃塞俄比亚2234公里的海岸线被独立后的厄立特里亚全部带走,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内陆国。

参考:
埃塞俄比亚总体上是一个欠发达国家,也是非洲唯一一个没有被殖民过的国家,历史比较悠久,民众自豪感比较强。
埃塞自然资源比较匮乏,生产力落后,但近年来学习中国发展经验,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外资,特别是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和出口创汇型产业。
埃塞境内多高原,所以虽然纬度较低,但气候比较温和,农业条件不错。
缺点是埃塞人比较自大,很多事情上比较固执,有时候不太好打交道。

参考:
埃塞俄比亚,东非大列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10月到次年5月是旱季,6月至9月是湿季,不过很多时候这里都是阳光明媚,埃塞俄比亚的大部分人都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两个较派各占埃塞俄比亚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剩下的则信仰其他宗教。
埃塞俄比亚,是个多种族国家,所用的语言也非常多,大概有200种方言,常用语言有83种,额滴神,到这里基本上是都听不懂的。
不过,英文仍旧是广泛应用,所以当你用英文交流时,也不必太担心没有办法沟通,只要不是去原始村落地带,城市里还是没有主多交流障碍的,埃塞俄比亚主要是说阿拉哈姆语,提松雷语和奥若米那语。
埃塞俄比亚,有雄伟崎岖的山脉,稀有动物与植物,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多样性的原始部落文化。
近些年来旅游产业也蛮丰富,越野冒险旅行,观鸟节,参观原始村落,徒步露营,各类节日游,学信旅行等等。
埃塞俄比亚,也是咖啡产业大国,据不完全统计,在埃塞俄比亚的森林里藏有上千种尚未被人工培育的咖啡品种,对于爱咖人士,每年都有不少小团队前往这里考察学习。
埃塞俄比亚,确实是发展中国家,有很多方面都比较落后,它是继印度,越南,泰国之后最便宜的人工国家,这里的人工工资只是我们中国人工的十分之一,所以有很多资企业都开到了这里。
近些年来,中国制造业也向非洲转移,局势稳定,两国友好,埃塞俄比亚现有非洲中国之称噢。

参考:
它地处“非洲屋脊”,有着漫长完整的历史,一位皇帝半个世纪的传奇世人瞩目,随后又一跃跨入“社会主义”,却不幸沦落到非洲最穷之列。
得天独厚而又灾难重重,命运何以捉弄这个骄傲的国家?
在高原大陆非洲的东北部,埃塞俄比亚高原荣膺“非洲屋脊”的头衔。
在埃塞110.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内,海拔2500—3000米的高原占2/3,东非大裂谷自北向南将其分成两半,其间湖泊星罗棋布,海拔亦在1500米。
发源于高原的河流四向奔流,以向西的青尼罗河名气最大。
东南和东北部是相对较低的沙漠、半沙漠地区。
群山险峻,高原孤立,峡谷陡峭,湖泊晶莹,构成了埃塞高原之国独特的景观。
除了以咖啡和芭蕉的原产地驰名于世,埃塞还是小麦、芝麻等的原产地之一,大麦、苔麸等作物原生态基因完备。
但工业资源乏善可陈,矿产不丰,油气不多,加之地形不利等原因,埃塞的矿产开采、水利开发、交通设施(全国只有一条首都通往邻国吉布提的古董级铁路,2016年10月,中国援建的非洲首条电气化铁路正式开通,它连接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全长752.7公里,时速120公里,成为“21世纪的坦赞铁路”)等均处在初级阶段。
或许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埃塞历史和文明的独特性,使得“外国资本渗入非常之少——这个国家贫困的原因之一——因为埃塞俄比亚人对于丧失自己的独立有着高度的敏感,而愿意把全部宝藏据为己有。
人们自高自大而不屑于做工……”20世纪50年代一位美国学者这样尖刻地描述埃塞人的性格。
埃塞人口1.02亿(2016年,非洲第二),民族众多,共有76个,主要有奥罗莫(占45%)、阿姆哈拉、提格雷、蒂格莱和索马里等,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10%。
约45%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40%是埃塞东正教徒(与埃及科普特人信仰接近,而与俄罗斯东正教关系不大),其他信拜物教和基督教。
埃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000多年。
公元前975年,孟尼利克一世建立王国。
公元前后阿克苏姆王国建立,13世纪起开始阿比西尼亚王国时代。
1889年孟尼利克二世称帝,他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在把疆域扩大了一倍的同时奠定了当今埃塞的版
在东西方的历史教科书中,对1896年阿杜瓦战役有完全一致的高度评价:孟尼利克二世以毙敌1.1万人、俘虏4000的战绩完胜意大利,后者承认埃塞完全独立,这是西方瓜分非洲时代唯一的民族解放胜利之战。
或是为雪耻,1935年10月,墨索里尼又以50万大军侵入这个封建弱国,埃塞人一如既往,顽强而持续地抗击侵略,至1941年底祖国光复,他们付出76万人献身的沉重代价。
各种版本的非洲史再次高度一致:埃塞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在非洲仅次于埃及,以没有中断及从未被西方殖民(墨索里尼通过侵略强行将埃塞吞并,皇帝塞拉西流亡英国坚持抗争,这段历史不构成殖民经历)引以为豪。
近年来,“不屑于做工”的埃塞人放下身段,接纳中国等新兴势力的投资和技术转移,数百家纺织、服装和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诞生,2006年后的5年里,该国纺织业收入翻了4番。
年轻的廉价劳动力是埃塞最大优势,与非洲其他国家不同,该国自然资源乏善可陈,快速发展只能依靠丰富的土地、劳动力和原材料,而政治环境、基础设施、法律体系等的不足依然是短板,埃塞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前路艰辛。
埃塞仍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16年实现GDP723亿美元,贫困率29.6%,预期寿命64.5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