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后离职你还会去上班吗

当然要去上!现在网络上流传一个观点,说35岁就不要上班之类,实在让人莫名其妙。
35岁正是人生的最黄金时期,也是处于事业奋斗的第一个黄金期,为什么不上班?
1、35岁正处于职场第一个黄金期现在大学扩招研究生扩招,按照正常入学开始算,大学本科毕业基本23岁,研究生毕业25岁左右,还有一些人要读博士,那他们毕业基本就接近30岁了。
进入职场后,前三年处于校园和社会职场的过渡期,3年后基本适应职场。
3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第一个黄金期。
除了一些特殊行业,35岁的青年人在职场中都是中流砥柱,因为他们相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
而相对于五十岁的职场老人,他们拥有旺盛的精力和冲劲。
在任何企业,35岁左右都是职场的中坚力量。
2、35岁距离退休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按照现在的退休规定,男基本60岁、女基本55岁才能退休,而且退休年龄还有继续延长的趋势。
35岁距离退休还有二三十年的时间。
二三十年啊!这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且是人生几乎最黄金的时间。
35岁不但距离退休具有相当长时间,而且距离我们的平均寿命,更是长到离谱。
我们的平均寿命在70多岁,35岁就不上班,相当于半辈子不工作,是非常不理智的。
3、我为什么不建议35岁离职创业作为一个中年人,我非常不建议35岁
相反,我非常建议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去创业。
因为刚毕业,你输得起,创业失败,大不了再找工作就是了;
但35岁
以我朋友们为例。
有不少朋友不愿意朝九晚五继续工作,去追求梦想,有开饭店的,有加盟的,有自己开公司的,还有搞物流站点的,但结果基本都一样,累死累活算下来,还没在企业里工作赚的多,而且好几个卖房创业的,都赔惨了!综上,我不认为35岁就不上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实际上在大多数公司,35岁都还是中流砥柱,如果是在事业单位,35岁还是青年后备培养对象呢。
如果不上班,贸然去创业,失败的概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因此,努力工作,正确做到中层管理及
-END-点击上方
现在一算,90年的都30多岁了,按照国家青年发展规划,超过35周岁,那就是中年了。
所以,中年危机,真的不远了。
在华为那种狼窝里能熬到34岁的人尚且如此,我们这些还没修炼成狼就已人到中年的人该怎么办?
35岁,意味着你最少已经工作十年,你可以不是公司高层,也可以不是部门经理,但起码应该有一些可以拿的出手的人脉。
在这个社会,人脉决定着你今后的发展,即使在35岁你离职,只要人脉在手,就会有公司向你招手。
网友:38,虚岁39,距离四十就一步之差,三十五勇敢离职创业,苦撑三年最终倒闭 在家懒散一段时间,真的茫茫然不知所以然,老婆也诸多抱怨,不甘心想小规模再来一次创业,无奈还是失败,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了,还有欠债,无奈重新上班,现担任部门经理,薪资待遇比之前上班时有长进,债务快清偿了 但心里还是茫然,觉得职场毕竟不是归途,但又不知真正的归途在哪里,还是有种壮志未酬强烈想法,想有点钱后再尝试,但也很难承受再失败的后果,心和身体,始终有一个在路上,很难合拍。
现在一边上班,一边做点小本兼职,忙起来不失落,就怕一
感觉6年一个轮回,在甲方私企就是一个累,由原来一人做一职到一人兼做多职,发现这样下去职业规划之路越走越偏了,好好的一个信息技术还兼做了行政后勤,仓库物资,销售管理。
只有坚持做好一件事或者一个领域的东西才能做得精,这样才能更体现价值,现在虽然我已经34岁了,但是技术经验及管理经验都有,所以34岁的我还是辞职了,去了一家国企,工资提升50%。
网友:35岁真是一个坎,35岁要还不是公司的高层,不是合伙人,还是一个跳来跳去的基层老兵,要是在35岁这样的年龄再次失业了,再去应聘,人家公司还要不要,想想是挺恐怖的事!网友:35岁年龄 离职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35岁之前的这段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 是一直能够独当一面 还是混混日子年龄突然变大了, 本人25岁 刚从阿里巴巴离职,感觉自己非常充实 马上面向新的公司发展,加油!网友:我也离35不远了,现在也是刚离职,真不知干什么,关键是要考虑孩子家庭工作的平衡,我很苦恼!人到中年苦啊!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没有一技之长的人!网友:今年33,干过施工员,做过通讯设计,机械技术服务,感觉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最近刚跳槽进了一家小公司,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销售,刚开始很难。
网友:年届四十,苦逼的互联网蓝领,辞职报告打了十年有余,愣是下不了决心,因为离开企业,我真的没有价值可以生存,而且一旦离开
何去何从,也许不仅仅是胆量的问题!网友:今年刚好35,也正愁转行这事,因为我知道当前的工作已经在倒计时;
当前积蓄如果房贷还清,就没了,如果不还手头四十多万,创业就点资本也不够呀,上有老下有小,慎得慌,2个月后肿么办是好?

参考:
年少成名和大器晚成,都是历史上的成语,也有不少的例子来佐证。
客观的说,每
如果说过去的发展更多是线性的,几何的,那么现在的发展更多体现出非线性的,指数的。
因为技术的进步突破了很多过去制约发展的因素的上限,导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但是总得来说,还是出名要趁早。
因为除了传统的一些行业,比如医学、考古、教师等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也许还会越老越吃香的时候,大多数的行业,特别是重复性比较高的行业,被AI替代的可能性也在不断上升。
移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今天的经济发展形成一个个的风口,错过了风口,就意味着失去了机会,失去了财务自由的可能。
抓住了机会,就像雷军说的那样,猪都会飞起来。
所以如果能够年少成名,还是早点抓住机会,后期给自己的选择空间和挖护城河的时间会更多!更何况35岁已经是很多公司的招聘红线了,能够提前退休不是更好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