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这个历史年代歌大家都很熟悉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周是分为两个时期的。
这两个时期一个是春秋时期,一个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呢,简称为春秋,它是指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
但是还有一个说法,是指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03年这段时间。
这个时期是周王的势力减弱,而诸侯群雄纷争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他们史称“春秋五霸”。
那诸位看官可能要问了,战国好说,因为正是战争混乱的时候,所以起名战国。
那春秋之名又何来呢?
一、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叫“春秋”的来源在这里,有书君告诉大家,春秋之名是因为一本书而得名的。
这本书就是孔子修订的《春秋》。
在这里一定要敲黑板注意一下,《春秋》这本书不是孔子写的,而是是孔子修订的。
这本书是鲁国的史官们记录自己国家,也就是鲁国的历史的。
它并没有记载春秋时期其他国家的历史内容。
有人可能会问了,春秋时期别的国家都不记载自己本国的历史吗?
有书君在这里回答大家,各个诸侯国其实也都记载本国历史,而且记录本国历史的书名也叫《春秋》。
可惜的是别的诸侯国写的《春秋》都丢失找不到了,而只有鲁国记录的《春秋》幸运地留传了下来。
孔子本身就是鲁国人,对本国也算是了解,所以他便依据鲁国史官所编写的《春秋》加以整理和修订,也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儒家经典之一《春秋》。
这本《春秋》记录着从鲁隐公到鲁哀公,总共十二代君主242年的历史。
它把这段时期所发生的大事都记录了下来,以供后人们参照,让人们从历史中借鉴以及吸取教训。
正是由于它所记载的这段时期,与东周历史的时间分段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我们才把这段历史以《春秋》命名,称为春秋时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这段历史以《春秋》这本书命名,称为春秋时期的。
那话又说回来了,这本书为什么叫春秋,它没有记录鲁国夏冬的历史吗?
二、《春秋》这本书,为什么会起名为春秋《春秋》这本书当然记录了鲁国夏冬的历史了,它之所以起名为《春秋》而不是《夏冬》也是有原因的。
1.春秋两季是诸侯朝觐和会盟的 时节,发生的事比较多因为在周朝,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
这两个季节没有严寒,没有酷暑,天气不冷不热,也正适合诸侯驱车去朝觐周天子。
这样的天气,他们在路上也不会太受罪。
春季去朝觐,各诸候国可以把过去一年,自己国土所发生的事做一个总结,也算是我们现在的一个述职报告了。
而在秋季,丰收时节,各诸侯国也可以备些礼物,带上自己国土的特产为周天子献礼。
周天子呢,在这个时期就会听一听各诸侯国在自己国土职守的情况,也会根据他们提出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或者是再分配一些任务,交待给各诸侯去做。
当然在这个时期,周天子也能顺便了解了各诸侯国的衷心程度,让自己心里有数。
而且在这段时间呢,各诸侯国之间的使者也会相互往来,趁着好时节,去拜访拜访邻国,交流交流情感。
有时候几个诸侯国还要时不时地搞个会盟什么的,一起交流交流政治走向,治国之方什么的。
这样看来,很多重要的政治活动都是发生在春和秋这两个季节的。
所以春季和秋季在书中着笔就会占很大的比重,所以会以《春秋》命名。
2.农耕为主的古代,春种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当然都发生在春秋两个季节了,春种与秋收。
春天正是农忙的时候,各国呢也都不会想着去发动什么战争,先把农耕搞好,这才是首要的。
地都种不好,而去想别的,那这个国家就麻烦大了。
所以呢,在这时候国家的君王为了保证本国今年有个好收成,保证百姓们都能丰衣足食,他也要很忙。
他们忙什么?
当然是要把他们治理国家的能力发挥出来呀。
他需要协调国内的资源,处理好农业与各方面的关系,以确保国家有个好收成。
所以呢,许多和农业有关的具有影响的政令都会在这一时期发布。
许多有效的农业方面的改革,也会在这一时期进行。
所以呢,春季发生的大事就会比较多,当然记录的也就多了。
3、秋季是粮食丰收和各国酝酿战争的最佳时期,所以记录的事情比较多 秋季是个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
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算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所以也要记录下来。
而有的国家呢,总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想骚扰或侵占别的诸侯国。
这个时期由于可以保证粮食的供应,也就具备了发动战争的条件。
而农民在这个时候秋收完毕,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农活了,所以也具备了征调入伍的条件。
因而在这个时期发生战争的事件特别多,因为季节刚好,不冷不热。
粮食也备足,不担心后方无粮草供给。
那在这一时期记载的战争事件也会比较多。
所以《春秋》主要记载的都是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的事件。
一年中春种秋收,以春秋做为一个最重要的交替,也就把春秋也做为一年的代称了。
因此《春秋》就取名为春秋了,从字面上来看也就是指代历史,指代光阴。
一段时期,一部书,这也就是春秋名字的来由。
从《春秋》这部书中,我们窥视到了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们所经历的事情。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期,但是在这样的时期内,又诞生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诸子百家就像百花齐放一样,在这样一个时期把文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它直到现代也仍然是我们的文化之宝,值得我们一直学习。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然后又把东周也分成了两段:天子有点面子的春秋、天子就是个渣渣的战国。
▲朝代列表准确来说,生活在春秋时期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年代被称为春秋,也不知道自己的年代被称为东周,这都是后人叫的。
春秋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春秋》一书。
▲《春秋》《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为孔子所写。
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历史。
所以,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将这一段时间称为“春秋”时期。
▲孔子(影视剧形象)但如果细想,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周朝的事,要按照鲁国(周分封的诸侯国)的历史划分?
二是《春秋》一书为什么叫“春秋”?
为什么不叫冬夏呢?
▲西周分封形势
▲2020年高考,以春秋时期管仲故事的作文但是,这些文献都逐渐失传了,只有《鲁春秋》在孔子的教授下,一代代传了下来,也就直接被称为了《春秋》。
所以,周朝的事儿,只能按照鲁国的来。
也因此让很多专家认为,《鲁春秋》很可能就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写。
▲春秋形势
▲《资治通鉴》从战国开始写起后来,随着夏历的引入,划分上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春秋依然是最重要的两季。
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很多大事都发生在春秋。
▲古代的春耕石雕比如春耕秋战。
在春天耕种前,向天地先祖祈祷要有好收成,即“春祭”。
等到秋天时,粮食收获,战马也经过夏天喂养而膘肥体壮,正是打仗的黄金时间。
于是很多诸侯国,就约定在秋季丰收之后开战。
当时的礼法就这样,一般都遵守约定,仿佛老炮之间的茬架。
▲后来的《吕氏春秋》《春秋》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写的,但是明显春季和秋季的篇幅大。
所以就用“春秋”命名了《春秋》,而不是“冬夏”。
春秋时期随之在学术上划分得名。

参考:
《封神演义》小说中曾经提到姜子牙面对周文王姬昌所询问的周朝存活多少年时回答道:“周王拉辇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
当然,《封神演义》毕竟是明代人写出来的小说而已,自然是当不得真。
周朝天下800年的历史,和周文王为姜子牙拉辇800步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表面上看起来,周朝800年的历史,够长的。
但是实际上,周天子能够真正统治天下的时间,也就275年。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建立者周武王姬发,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始建。
东周从此一分为二,先春秋,后战国。
从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5年这段历史时期成为春秋,而后公元前475年——221年,史称战国。
那么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为什么被称作“春秋”呢?
看到“春秋”二字,有人会不经意想到,被尊奉为儒家经典之一的《春秋》,也就是经过孔子整理之后的《春秋》,那么“春秋”的由来,与《春秋》不无关系,但是关系还是稍微差了点儿。
所谓春秋战国之一的“春秋”他仅仅单纯来源于未经孔圣人整理之前的《春秋》,它由鲁国史官所编写,主要记载当时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因为此书目录部分按年、季、月、日所编写,又将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所以简单概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体书籍定名为“春秋”。
而后孔子将《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所以说“春秋”之名直接来源于《春秋》。
春秋时期历经大约三百年,这个时期的周天子一度被放置于名存实亡的位子上,在春秋时期,早就丧失了西周当时那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霸气。
有天子之名,而无天子之实。
这时期也是诸侯分裂割据的的一个时期,社会大动乱,大变革时期。
百家争鸣也出现在这个时期。
提到春秋,最之名的外乎为我们所熟知的春秋五霸了。
在这一时期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当然,宋襄公有点水,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比宋襄公更适合待在五霸里面),周天子基本沦为一个吉祥物,各位霸主动不动就打着周天子的名义去攻打他国。
但好得在春秋时期,周天子还能吉祥物的地位,到了战国连吉祥物都不如了。
“春秋”包含“春”“秋”两种概念,在西周时期,被作为周朝象征性的代表物时什么呢?
那就是红极一时,名声大噪的青铜器了。
当时在礼乐制度的指导下,周朝十分重视祭祀礼仪,尤其重视对天地、山川和社稷的祭祀。
而祭祀的时间就选在了一年之中的春季四月“春耕播种”和秋季粮食丰收、五谷丰登的时候。
与此同时,周朝有严格关于分封制的要求规定:要求各路诸侯定时朝觐周天子那么这个定时,就定于一年的春季和秋季。
那么为什么要选在春季和秋季朝觐呢?
夏季、冬季不可以吗?
首先,春季是一年的开始,各路诸侯可以完整地向周天子陈述过去一年发生的弊病并且针对问题提出改善的方法;
再有,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也象征着一年全新的开始。
秋季是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的季节,秋季诸侯朝觐可以有充足的食物向天子朝贡。
另外的说法是春秋历时約三百年,从公元前771年——475年;而恰恰鲁国史官编写的《春秋》所记载的时间是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1年。
两者时间基本符合。
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吧。

参考:
我们都明白春秋和战国分别源于两部书《春秋》和《战国策》。
但是这个问题的重点不在于这个时代的名字源于哪里,而在于《春秋》为什么被叫做春秋,而不是被叫做夏冬。
首先我们要明白,春秋时代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叫春秋,同样战国时代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叫战国。
就像刘备不会给自己竖一个蜀国大旗一样,他只会自称汉而不是蜀。
为什么叫春秋?
鲁国史书搜集整理各国发生的大事,编撰成一部史书,按照春、夏、秋、冬四的记载方式来记录,被称作《春秋》。
既然是按照四季来划分的,那为什么不叫做夏冬呢?
因为大事多发生于春,秋两季。
春天主祭祀,秋天主攻伐。
《左传》原名其实叫做《左氏春秋传》,在《左传》中有一句名言叫做:“国之大事,在戎与祀”。
春秋万国版
而在秋天刚收货粮食,战马也经过夏天充足的食物膘肥体壮,正是攻伐的好时机。
所以在《礼记》中提到孟秋之月,征不义,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
因为征伐在秋天,所以行刑也在秋天了。
所以有秋后算账一说,在《魏书》中就有提到:“今始维夏,且待秋后”。
这些在唐诗宋词中都有体现,在唐诗《秋日对酒》中提到:“春耕事秋战,戎马去封陲”。
而在宋词《破阵子》中写道:“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在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贵族式的战争,就像双方约定好时间地点打一仗,可能很快就结束了,而且不能追逐逃亡的人。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战争形式已经变得非常残酷,可能要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比如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持续了三年之久。
所以秋战也变得没有意义了,但是秋战的概念也早已经深入人心了。
所以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保留着秋战的说法。
为什么叫战国?
春秋时代是从平王东迁,到韩赵魏三家分晋的这一段时间。
平王东迁导致王室衰落,礼崩乐坏的时代的正式到来,诸侯开始了相互征伐争霸天下。
但是到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之后,标志着礼制的彻底崩溃。
以力为尊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早在战国时期,当时的人们已经提出了战国的思想,赵奢和田单曾在一起讨论兵法,田单还保留着春秋时代的小国寡民的思想。
赵奢提到:“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能据十万之兵,旷日持久,数岁”。
战国版
在《尉缭子》中也提到:“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
你想连征伐都是一件有德的事情,这礼制早就成了空谈了。
在刘向《战国策》他描述为:“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而这句话也就成了战国的由来。

参考: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有近300年,为什么称为“春秋”,原因就一个,当时人们记载那段历史的通用词就是春秋,战国也是如此。
上古时期,一年只有春秋两季,有了夏历后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民以食为天,春播种秋收获,于是春秋仍是人们最重要的两个季节,很多大事均在春秋举行,然则,各国史官们记事时,也称为春秋。
当时有《周春秋》,《燕春秋》、《齐春秋》等,现在绝大部分失传,仅有《鲁春秋》在孔子的教授下,得以流传至今,《鲁春秋》全文共16000字,记载鲁国从公元前772年到480年的历史大事,唯一的先秦保存较完整的史书,史料尤其珍贵。
而《鲁春秋》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春秋》,中国最早的编年史,最早按照年、月日的时间次序记叙史实,其实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最原始质朴的历史记录,就是按年月日一条一条记下来,于是后世把这242年的时代称为“春秋”。
然后再说“战国”,和春秋一样,“战国”一词也是当地人们记载那段历史的通用词,《尉缭子》今战国相攻;
《左传》以周敬王在位有四十四年,故次年为周元王元年,为战国之始;
《秦记》、《史记》、《战国策》均以“战国”一词代替,后世的史官记事时,也将三家分晋到秦统一这段时代称为“战国”。

参考:
中华上下五千年,夏商西周春秋天。
重要时期多记载,命名复杂究来源。
五霸继出撼周室,百家诸子争锋先。
成语四十流古今,东周上半从此演。
“春秋”既是古代历史时期的一个命名,又是该历史时期下的一本书名。
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处于东周初期,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期间好多国家都在记载各国的大事记,其中鲁国史官也把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记录下来,因孔子是鲁国人,于是他把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于是《春秋》便成为了一部儒家经典著作。
然而该书为何命名为《春秋》呢?
难道和冬夏就无关吗?
不是的。
《春秋》的命名,既和当时的政治条件有关,又和农耕经济挂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春秋期间的大体事记。
《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间发生的大事。
这个时期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后有吴、楚、越三国之间也多次爆发霸权之争,使得周朝由强转弱。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终于发生了长达十多年的“王子朝之乱”,使周室君臣、宗法和诸侯制度都遭到了破坏。
王子朝又携周室典籍
到了春秋末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即“三家分晋”,成为春秋时代结束的标志。
春秋二百二十四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敌所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达四百八十多次,朝聘会盟近五百多次。
而期间有大部分大事发生在春秋季节之期,这是与春秋季节的气候冷暖适宜行军作战、军队及人们的闲忙程度适合训练征伐、战事及会盟的时间能得到充分准备情况有很大关系的,总体适合政治事宜。
另一方面,春秋正是下种与收获的季节,各国会利用这两季充分运作农事,保证粮丰草足对战事的有力支持和供应保障。
因而编名为《春秋》也就成为很容易理解的事了。
在春秋时期,由于社会复杂,从而诞生出许许多多的有趣的故事和成语。
大多为人所知晓。
在此不一一讲述,只以油诗形式表述这四十个成语典故的来源:一:千金一笑千金一笑只为色,烽火台前戏诸侯。
留下前世千古恨,不让后人步列尘。
二、尊王攘夷桓公不计一箭仇,为令齐强相管仲。
尊周令夷终为霸,春秋五主榜首名。
三、问鼎中原庄王一心霸楚业,率军周郊扬威风。
遣使问鼎轻重几,夺权之心昭示明。
四、退避三舍重耳逃楚得款待,承诺对战退三舍。
后未食言先回避,诱敌深入胜楚收。
五、一鸣惊人庄王政期唯闲娱,大鹏不叫臣问因。
飞则冲天作答案,整顿楚纲终惊人。
六、老马识途桓公应燕败山戎,孤竹援敌诱入深。
管仲任马作向导,终出迷山化险情。
七、负荆请罪将相文武同保赵,阋墙只为争功劳。
相如海量有姿态,廉颇负荆风度高。
八、纸上谈兵赵括饱书不善用,四十万军丧长平。
有了纸上谈兵料,更威秦相白起名。
九、三令五申吴王试才窥孙武,操兵宫女号令频。
三命不从斩领妃,再后无有戏规人。
十、围魏救赵邯郸遭魏围见危,求齐救助赵寻安。
孙田二能攻大梁,巧调大虎离嵩山。
十一、胡服骑射古来征战靠迅疾,赵袍莫如胡服轻。
换装效敌武灵王,改革
十二、窃符救赵秦攻邯郸赵求魏,得助还赖信陵君。
窃得兵符获军帅,无愧四大君子名。
十三、朝秦暮楚古来相争战事多,他国摇摆不定神。
时而近楚时向秦,东倒西歪难齐心。
十四、
千古惊瞥英雄去,留下易水风啸寒。
十五、卧薪尝胆吴越之争千古风,复仇勾践先卧薪。
丹苦志坚耻不忘,终除夫差王敌凶。
十六、爱媵贱女不重公主爱伺陪,买椟还珠晋商低。
章奏秦朝警钟戒,本末倒置使晓理。
十七、白虹贯日摄政刺傀报仲子,白虹贯日正长空。
侠士功败未遂愿,自焚赴死真英雄。
十八、毕万昌大晋赐魏地予毕万,卜偃占卦预吉凶。
日后毕万果昌大,傲然战国建魏雄。
十九、抱冰握火勾践报仇励志多,冬抱冰块夏握火。
卧薪尝胆苦日度,终灭吴国重擂鼓。
二十、常存抱柱信古有尾生首信约,水漫海天人不归。
用情坚贞等她至,抱柱待伊心无悔。
二十一、表里山河晋楚决战凭山河,表里雄姿震乾坤。
谁知百姓水深苦?
唯言壮川不提人。
二十二、甘拜下风秦胜晋军迁君居,臣以誓约警信言。
甘居下位遵主意,后以成语作自谦。
二十三、背城借一联合攻齐晋鲁卫,齐贿晋主受制约。
背城借一决死战,吓退三国得危安。
二十四、班荆道故子牟逃亡伍举送,郑国遇友路搬荆。
共道旧事齐进食,同议回楚留美名。
二十五、苌弘化碧苌弘忠心为周室,遭谗殉身在蜀国。
人藏其血化碧玉,同于望帝杜鹃哭。
二十六、悬梁刺股苏秦悬梁刺股醒,奋发向上终大成。
后游七国显身手,合纵六国同抗秦。
二十七、操刀伤锦子皮欲令尹何官,征求意见向子产。
先学再行予高见,以防操刀伤锦缎。
二十八、楚幕有乌郑遭楚伐搬救兵,楚设空幕暗逃奔。
因虚才有乌出没,方知内室早无人。
二十九、丁公凿井春秋丁工自凿井,只为省雇一
后传凿井得一人,以错将错乱弹琴。
三十、大义灭亲石厚州吁谋弑君,石蜡除二堪纯臣。
为国不惜杀亲子,正义为大灭小亲。
三十一、东施效颦越女西施按胸痛,低头皱眉更娇媚。
东施仿效反更丑,留下笑柄人嘲讥。
三十二、呆若木鸡战国齐王喜逗鸡,命人训练成木呆。
同类不明皆惊逃,后喻人痴不灵乖。
三十三、盗憎主人妻劝伯增莫直言,不听果遭晋人害。
盗贼恨主恶嫌善,邪气总惧正义来。
三十四、得鱼忘筌无筌怎可捕到鱼?
鱼到切莫忘筌功。
庄子外物哲理深,教育后世牢记心。
三十五、断织亚圣美名人知晓,孟母教子有大功。
断织示儿莫废业,成就儒家一骄雄。
三十六、高山流水伯牙弹琴子期听,高山流水遇知音。
古人交怀无势利,后世榜样扬美名。
三十七、高枕无忧食客冯媛劝田文,狡兔三窟须打通。
毁契只为民拥孟,相齐令梁花重金。
三十八、利令智昏上党厌秦欲归赵,接受要地赵胜喜。
咽喉之争秦发力,引得长平大战亏。
三十九、兵不厌诈春秋五霸争锋交,局势多在秦晋楚。
退避三舍重耳计,一石二鸟隐诈多。
四十、马首是瞻荀偃联军欲攻秦,破釜沉舟大进军。
平灶填井观马头,无奈各国不齐心。

参考:
春秋这个名字,是因为孔子修订的一本书叫做《春秋》。
其实这本书,原本是鲁国史官们记载鲁国历史的一本书,按照年份、季节、月、日形式编好。
因为一年分四季,孔子修订后以《春秋》命名,后来这本书便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诸子百家)《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
由于它所记载的历史的起止年代,和后来史学家认为的一个客观历史时期大致相符合,故此,后来的史学家便以《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整个春秋时期,其实是起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即现在洛阳)开始的这一年,终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有295年,这个历史时期,被称为春秋时期。
说起东周,它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
假如把西周、东周合在一起计算,周朝一共存在了近800年。
不过,东周存在的500多年中,周朝的天子基本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诸侯割据的分裂、混乱状态。
后世把东周划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春秋时期,周朝分封的一百多个诸侯国,互相不停地争夺霸权,因而引起连续不断的战争。
光是中原地区就先后出现过齐、宋、晋、秦、楚五国称霸。
与此同时,长江下游也兴起了吴国、越国的两国争霸。
因此,严谨地说,应该叫“春秋七霸”。
(春秋七霸)在连年的战争中,各国为了各自的土地和利益,相互攻伐,弄的民不聊生、饿殍千里,老百姓吃尽了苦头。
争霸战争中,大国强国并吞小国弱国,客观上实现了局部的相对统一和融合,为秦国的最后统一创造了条件。
其实,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根本无法分割的一个历史阶段,如果硬性把春秋与战国两块分开,有许多历史没有延续性,因此,本人还是把春秋战国连在一起说一下本话题。
也就是从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这五百年。
一,名将、军事家层出不穷在这个时期,由于经常发生战争,因而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名将和军事家。
其中,最为杰出的是:晋国的先轸、齐国的田穰苴、吴国的孙武、卫国的吴起、齐国的孙膑、秦国的司马错、燕国的乐毅、秦国的白起、赵国的廉颇、赵国的李牧、吴国的伍子胥等。
在春秋争霸战争中,大国强国并吞了小国弱国,尽管给老百姓造成了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但也实现了局部的相对统一和融合,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因此,到“春秋”结束时,周朝分封的一百多个诸侯国,只剩下十几个了,进入到战国后期,中原地区只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这为后来的秦王朝统一,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孙子)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灿烂多姿,诸子百家各显其能春秋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期。
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农家、名家、阴阳家、杂家、纵横家等百家学说。
他们的代表人物有鬼谷子、老子、孙子、庄子、孔子、荀子、商鞅、韩非子、墨子、苏秦、张仪、邹衍、许行等。
他们从各自代表的阶级、阶层、立场、思想、角度出发,创作了大量思想著作。
私学已成为社会风气,改变了教育为贵族专有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也有了迅速发展,天文、数学、地学、农学、医学等都有新的发明创造。
(诗经)(一)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集。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
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分《风》、《雅》、《颂》三部分。
(二)最早的史书1,《春秋》是迄今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属于断代的编年史,为鲁国史官所编,后经孔子整理修订而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春秋》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79年,共约242年的鲁国历史。
2,《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盲人史学家左丘明根据孔子编订的史书《春秋》注释而成。
《左传》是一部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史书,其叙事比《春秋》详明,讲究修辞,所叙史实有头有尾,委婉曲折,尤擅长描写战争(如《曹刿论战》)。
不仅是我国古代一部珍贵的史书,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地位。
(孔子讲经)(三)孔子的贡献孔子对我国古代文献的整理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整理和校勘了西周时就流传下来的民歌,最后订正为300首,这就是著名的古代文化典籍《诗经》。
另外还修订了《尚书》、《春秋》、《论语》。
(四)诸子百家的贡献鬼谷子、老子、孙子、庄子、孔子、荀子、商鞅、韩非子、墨子、苏秦、张仪、邹衍、许行等诸子百家大多数都有自己的代表作。
(五)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六)许多流传后世的成语典故老马识途: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
”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
管鲍之交:“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
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
另外还有唇亡齿寒、退避三舍、一鸣惊人、烽火戏诸侯、尊王攘夷、问鼎中原、卧薪尝胆、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三令五申、围魏救赵(窃符救赵)、胡服骑射、朝秦暮楚、
(信陵君围魏救赵)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1,李悝变法春秋时期首先进行变法改革的是魏国李悝。
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
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
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
2,商鞅变法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
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
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3,吴起变法吴起变法,是指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当政时,任命吴起为令尹(楚国最高官衔,掌握军政大权),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的变法运动。
经过吴起变法,楚国国力逐渐强盛,在公元前381年,联合赵国大败魏国。
在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变法遭到楚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最后吴起被射杀,变法以失败告终。
除了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以外,还有齐国邹忌的改革、韩国的申不害变法。
尽管变法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变法以后,所有经过变法的国家,都比以前大大强盛了。
四,冶铁业兴起,促进了社会发展春秋时期,冶铁业兴起,使铁器广泛使用,代替了青铜器,牛耕、水利建设等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产品的增加、土地私有制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赋税制度的确立。
社会面临着重大变革。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尤其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促使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地主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
随着地主阶级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为了保障自己的经济权益,要求取得政治地位,用地主阶级专政代替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基础的变化,促成上层建筑的变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碰撞,日趋激烈,预示着中国社会即将由野蛮的奴隶制进入到更先进的封建制。
这为中国社会进入到统一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

参考: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春秋时期?
大华夏的子民没有不知道的,太熟悉了,这个时期大家伙都讲究争霸,光膀子亮肌肉:“服不服?
”不服就干一架,把对方打趴下了,然后把所有人都聚到一块:“俺就是一霸!”大家伙一竖大拇哥:“对!”然后周天子一点头:“中!”这就成了!这个时期一连串的出了五霸,齐恒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以及后来的楚庄王,当然还有另一套五个霸王齐恒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庐以及越王勾践。

在这里咱说个小知识,啥是霸!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这不就是霸王吗?
一人之外万人之上!”您只说对了一半,确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上边还有一个周天子,虽然沦落为吉祥物了,但还是天下共主不是?
但霸不是霸王,人家是伯,是音转为霸的,全名您可以叫州伯或者方伯,意思就是诸侯之长。
过去周朝是有这官的,都是王室功臣来做的,代表周天子蹲在地方上调节各个诸侯国有嘛毛病的官。
后来这不乱了吗?
大家伙都想当,就看谁的胳膊腕子粗了,这才有了争霸的事发生。
说了这么多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整了这么多?
你到底说说春秋是咋来的呢?
”简单,其实也就是一句话的事,这是因为鲁国修了一本史书,名字叫就叫《春秋》,他这修的史书正好切合了春秋这个时间段的乱局。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那么别家也修史书啊,咋偏偏就挑他呢?
就因为时间段符合?
这有点牵强吧!”没法子,别家也修了,可人家鲁国这本《春秋》是经过孔子他老人家修订的,这就不一样了吧!谁家有他老人家牛叉,古之圣人,古之贤者,人家修订过的书,含金量杠杠的。
后世也轮不到咱评头论足,前头的人就把这事给定下了,咱以后的人跟着一块叫就完事了。
当然这也不是很全面的,孔子之所以修订的是鲁国的《春秋》,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并不是因为孔子是正儿八经的鲁国人,最为重要的一点,鲁国是春秋时期唯一一个可以和周天子使用同等规格礼仪的诸侯国。
这可就了不得啊!说大一点,所有诸侯国里头地位最为崇高的就是人家鲁国,那个时候有一个说法说:周礼尽在鲁。
孔子是一个重礼仪的人,当然选鲁国的春秋进行修订了。
那么为嘛鲁国有这样的待遇呢?
因为鲁国的开国之祖是周公旦的儿子,也是姓姬的,和王室关系很近。
别的不说,一说山东咱都叫齐鲁大地,齐为嘛搁前边,因为山东这块齐国比鲁国强大太多了,但山东的简称就是鲁,没齐什么事,原因就在这。
过去历朝历代一说封鲁国公,这绝对是礼仪上的楷模,就算不是,那也是皇帝在提醒这人,注意点礼仪,别一天咋咋呼呼的丢人。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他这鲁国修的史书为嘛叫《春秋》呢?
叫个《鲁史》也比这明白呀?
”这您就不懂了,在过去的年月里头,事情一般都是集中发生在这春秋两季,夏冬很少出事。
为嘛呢?
这一个是春秋两季的天不冷不热正好,干点啥事都利索。
您到了夏天那热的狗都吐舌头,外头溜达一圈指不定就能中暑,冬天冻的跟那筛糠一样哆哆嗦嗦的,干点啥事都不成。
所以周天子召集大家伙开个会,述个职啥的一般都挑这俩时间点,您别介这还开会那吧唧趴那中暑了,这可不成。
而且各个诸侯回去,要联络一下感情啥的,都是这个时间点,也就是说这俩季节发生的政治事件多一点。
其他季节,都是种粮,要么窝家里头过冬,没啥可记录的。
而且春天还有个万物复苏的意思在里头,秋天那是丰收的季节,寓意都不错。
所以人家就起名《春秋》,连带着咱也把这时间点叫了春秋时期。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
”所以,“春秋”之名也自然有它的渊源。
相传儒家经书《春秋》便是孔子根据鲁国编年史修订而成。
其内容记载的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之间的诸侯纷争。
因此,后世便将这一段历史称为“春秋时期”。
背景资料《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
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
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周幽王四十九年,鲁隐公即(前722年)位。
周朝建国之初,《周礼》规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因此,国家管理实行的则是诸侯分封制。
即:周武王一次性将天下土地、城池、百姓分封给了八百多位诸侯。
正所谓“投桃报李”,周武王认为他这样真心对等诸侯,诸侯也会真心拱卫周王朝的权威。
然而,由于周朝每一代天子登基之时都会大肆分封诸侯国,虽然这时原诸侯国的地盘没有变动,但是周王朝的地盘却在不断缩减,此消彼长之下,结果便形成了周王朝势力越来越弱,而诸侯国势力越来越强。
因此,当周幽王死后,虽然太子即位周平王,但是此时各诸侯国相互侵吞,齐、楚、秦、晋等诸侯国逐渐壮大,周王朝威望几乎不存。
从而,新的历史时期开始形成,即:“春秋时代”。
这就是分封制带来的国家管理弊端,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异常反对大臣提出的“分封祖制”,并毅然实施了国家郡县制。
其实,细思之下,后世的中外各国基本上都是参照秦始皇实施的郡县制进行国家管理的。
那么,为何历史上要将那段时间称为“春秋”而不是别的什么呢?
一方面,古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有其因和其果的,而每一件事的起因通常又是另一事件的结果,所以历史事件的发展犹如春播秋收,播下了什么种,收获了什么果。
所以,中国古代历史学家都倾向于把历史叫做“春秋”。
如:甘洒热血写春秋。
另一方面,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王力先生指出: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人们是将一年分为春秋二季的,而不是后来讲的春、夏、秋、冬四季。
所以,后来人们称呼春秋也就代表着一年的意思。
如:尊公,方今春秋几何?
几度春秋等。
同时,虽然《春秋》遣词井然有序,但是由于文字过于简质、精练,非常难以理解,又对历史人物不作褒贬,因而被后世称为“春秋笔法”。
针对这一特点,又相继出现了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对《春秋》进行了较为翔实的诠释与说明,因此被列入儒家经典。
如:清代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胸中自有泾渭,皮里自具春秋;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郭生》: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因此,形成典故“皮里春秋”。
既然说到春秋,当然少不了春秋舞台的主角,春秋五霸。
《史记》中的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荀子·王霸》中的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那么,春秋五霸是如何形成的?
齐国,祖上姜子牙,封地东海,镇守东夷。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齐桓公即位国君后,依托地利优势,着力发展渔、盐两大产业,将水产和食盐贩往各路诸侯领地,国力迅速增强。
同时,其还以兼怀天下的理念,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往来于各诸侯间,调和矛盾,平定叛乱,从而威望大长,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任霸主。
宋国,由于是殷商后裔,所以宋国爵位尊贵,位居“五爵”之首的公爵之位,而齐国仅是侯爵。
同时又由于宋襄公颇有贤名,虽然国力不强,综合实力勉强排在春秋五霸之末。
晋国,祖上叔虞的命运好得简直没法说,一不靠功名、二不靠裙带、三不靠学识,周成王竟然白白送了一块封国给他。
有一日,叔虞和周成王在后花园玩耍,一时兴起,就对叔虞讲:“本天子将这块地封给你了。
”事后,周成王感到后悔了,本想赖账。
但是史官却提醒成王,天子是没有戏言的,要不然以后谁还听您的。
无奈之下,成王只好将叔虞封在了唐,也就是晋国。
后来的重耳就是晋文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的诸侯霸主。
秦国,当初并没有封地,由于秦人善会养马、骑战,在西北诸戎中备受推崇。
周孝王闻知后,希望秦人能够一直战胜这些夷戎外族,以保周朝边疆安定,因此赐秦人“嬴”姓,而当时的嬴又通“赢”。
后来周幽王执政期间,因秦襄公对周王室有相救之恩,从此才有了一块自己的封地,就是岐山以西。
楚国,芈姓,当初分封爵位是最低等的子爵,国土面积仅有方圆5里。
但是楚人历代国君英明神武,最终拓地千里,跻身春秋五霸之列。
如:楚武王、楚成王、楚庄王。
公元前453年,由于晋国的韩、赵、魏三大贵族势力变得越来越强大,并向君主国挥动了手中的屠刀,最终将晋国灭亡,新的韩、赵、魏三国开始掘起。
到了公元前477年,新的诸侯七霸逐渐形成,也标志着春秋时期的结束,战国时期的到来。
那么,为何要将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形成的转折点作为春秋与战国时期的分界线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代最大的区别就是,春秋显得有点“娘们”,而战国则显得有点“爷们”。
相信大家对于《曹刿论战》并不陌生,两国交战之时,还会保持一定的礼仪和骑士风范,战斗场面并不惨烈,而且时间极短,仅为一日。
同时,所领军队基本上都有一国贵族的私军,数量并不庞大,少则数百,多则数千或上万。
但是,战国时期的战争,动辄数十万,一打就是数十天。
如: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秦国出动兵力约为50万,赵国出动兵力约为45万,而且一打就是长达2年之久,其惨烈程度与春秋时期的战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或许,因此后世史学界才将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形成的转折点作为春秋与战国时期的分界线。

一个春夏秋冬就是一年,所以人们就用一春或一秋表示一年。
如,兄弟贵庚了?
二十春了。
又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可以说古时人们就有用春秋表示时间的习惯。
当时的史官,记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大都采用编年体,这就必须目录排序,用什么名词来表示年比较合适呢?
人们就想到春、秋的习惯用法,从此就出现了用春秋表示历史的编年说法了。
如《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等史书,都用“春秋”来表示这一时期的历史记载。
是否是左丘明先用的,我不敢肯定,估计有先用的,以后就成习惯用法了。
孔子根据鲁国史料编成《春秋》,恐怕也是根据人们的习惯说法作依据的。
用春秋表示历史,这个说法到现在人们还沿用。
如甘洒热血写春秋!
参考: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的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最本质区别就是由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意思是各大诸侯不再给子弟进行分封土地,而是设立郡县来管辖地方事物,这样大大增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随着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春秋末期东周原来的100多个诸侯国,最后仅剩秦、楚、燕、韩、赵、魏、齐七个诸侯国。
战国时期,这七个诸侯国势力比原来大得多,所以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不敢称王。
到了战国,各大诸侯纷纷自立为王,形成七雄争霸的局面。
对待周天子也不再尊重,不服从周王室的任何命令。
那么春秋时期是怎么分的呢?
又为什么叫春秋呢?
后世所称的春秋时代,实际上就是指东周前半段的历史。
一般认为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共有294年的时间。
直到三家分晋爆发,天下步入战国时代后结束。
实际上这段时期之所以叫春秋,主要还是因为孔子编著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也叫《春秋经》。
史书中记录了东周时期,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前后一共242年的各种大事。
这和历史上认定的东周前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时间大致吻合。
所以就把东周前期这一段时间叫做春秋时期。
那么孔子所写的《春秋》,只是鲁国一国历史,后世为什么会把鲁国一个小诸侯国的历史发展时期来代表整个东周前半个时期呢?
实际上鲁国是当年周公旦的封国,而周公旦是负责掌管周礼的,也就是制定周朝礼仪,各诸侯国必须尊崇。
鲁国的这种特殊地位,再加上《春秋》又是孔子编写的。
从汉代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是儒家的大宗师,所以后人就用孔子编写的《春秋》这段时间来代替东周前半段时间。
另一个方面,东周开始的时候,分封了100多个诸侯国。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有的诸侯国就发展壮大起来,逐步吞了并那些比较弱小的诸侯国,最后只剩七个国家。
这也暗合春天和秋天万物成长的态势,春种秋收和东周前半期的变化,有一种天然的相似性。
所以用“春秋”来命名这段时期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其次,那时一年分春秋两季,万物从上半年到下半年由盛而衰,正符合东周上半期发展特点,所以用“春秋”来作为这段时间的命名,也是恰如其分的。
说到这里,我们大致可以理解为什么要把东周上半期称为“春秋”,也知道所谓春秋时期的由来了。
至于后半期的战国时期,顾名思义,七雄争霸,战乱不断。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