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60岁老人发放的养老保险大多数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不会取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面临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2020年12月2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委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将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含养老金)“一卡通”(社保卡)管理,原则上到2023年,所有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均实现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
早在前几年全国各地社保单位就展开了养老金由过去的发放到绑定的银行卡/存折,向直接发放到社保卡过度的工作,多地区在2020年底之前就能完全实现过度工作。
包括养老金在内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社保卡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斩断伸向“黑手”,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很多上了年纪的退休人员不会使用自助取款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退休老人,他们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足,让他们学习和接受自动取款机取款着实有些困难。
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是每到养老金的发放日,大量的农村老人就会聚集在银行门口排队取款,不仅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也极大的增加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负担和工作量,而自助取款机却处于闲置状态,鲜有老人问津。
农村60岁
相信大多数老人在多教几遍之后就学会了。
2.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付款消费;
开通了金融账户的社保卡其功能相当于银行的一类卡,也可以如普通银行卡那样绑定在微信/支付宝等三方移动支付平台上消费,现在绝大部分的商家也支持扫码消费。
所以有条件的老人可以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如此一来不用取现就可以直接消费了,避免了很多麻烦。
3.让银行大堂经理或者银行保安帮忙代取;
实在学不会如何使用自助机或者子女不在身边,可以拿着社保卡到银行请大堂经理或保安代取,但是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最好自己输入密码并对密码保密,以防止出现密码泄露、资金损失的情况;
4.实在不行就到银行柜台支取;
虽然绝大多数的银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都会要求2万元
社保部门应该联合合作银行多在村落附近设置自助取款机,必要的时候在养老金发放日专门派一名银行工作人员现场教农村老人使用自助取款机或者代取;
一个城市中与社保单位合作的银行就那么几家,而退休人员在选择合作银行上又不具有完全的自主权,所以很多时候老人社保卡的合作银行在老人村落设置的网点非常有限,甚至根本就没有网点。
而有些老人上了年纪后身体灵活性变差,还有一些老人健康状况决定他们出不了远门,养老金取款极为不便。
所以我们建议,一方面有条件的社保部门可以联合合作银行多在村落附近设置几个取款机,最大程度上给予农村老人取款的方便;
另一方面,每月集中发放养老金的那天,银行可以专门派出一名工作人员去取款机工作,指导帮助农村老人取款。
结语农村老人为经济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为家庭付出的更多,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虽然取款方式越来越多,但是科技的进步不应该淘汰传统的取款方式,社会、银行、家庭理应给予老人更多的帮助和理解,让他们安度晚年生活。
对此,大家怎么看?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

参考:
这个问题是我特意收藏的,想要好好地回答一下。
因为我本人有过切身的体会。
先说明我还没老呢,还没领退休金呢,我只是提前体会了这个问题的感受。
我曾经有三天的时间在一家基层网点工作,具体地说,是去这家网点帮忙。
因为当时采用社保卡发放养老金,新开卡和领卡,用新卡开工资的人太多,我们是临时去支援的。
说起来农村的老人真是很和蔼,很质朴,在那待了三天,相处很融洽,虽然很累,还是不愿意回来。
言归正传,农村的老人,尤其是子女常年不在家的老人,对电子方式的银行业务不太熟悉。
对怎么使用社保卡开资,如何才能取到钱,密码怎么设置,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
其中就包括如何在自助取款机上取钱。
设置密码,并且跟上自助机的节奏对他们来说是个问题,尤其是年纪更大一些的老人。
听力视力都下降了,你让他只管自己去操作,不现实 。
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能想到的有
就像我所去的那家网点,专门设置了一个工资窗口,老人们进了大厅,就有大堂经理引导到工资窗口去,很方便。
老人们在人工窗口,一切问题都能一站式解决,没有后顾之忧。
二是协助在自助机办理业务。
如果柜台人多,需要去自助机办理,其实也没关系,银行工作人员协助办理。
看老人是什么状态,要是能教会的,就教一下,教不会的,帮忙就行了。
三是可以定期定时上门服务。
银行备有专门的服务车,到了开工资的时间节点,可以专门到村里去走一走,转一转,为那些不方便出门的老人提供方便。
既然上门服务,自然不必担心取不出钱来,工作人员就会帮忙取钱了。
不管怎么样,为农村的老人提供贴心的服务,做好养老金的发放工作,让他们不但领养老金高兴,领养老金的过程也高兴,我想,这些也是银行的社会责任。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财经内容,
自动取款机的出现,确实为许多办理银行存取款等业务的人带来很大的方便,大多数人拍手称赞。
可就是这个自动取款机的出现,让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民引发许许多多的愁烦。
目前银行大多使用银行卡结算,就农村农民也发放了社会保障卡,惠农卡,还有什么称作一卡通。
以前农民使用存折,存钱取钱有明细,种地补贴给了多少?
养老金发至几月份了?
低保又增多少?
这些只要一看就明了。
可现在使用这些卡,又是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除去提心吊胆,生怕输错密码,又怕操作失误,有人为此曾经吞卡,取卡手续麻须费时。
最重要的是不知款项来龙去脉,也难分清啥时进啥时出。
我经常去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会碰到很多不会使用自动取款机取款的老农民,他们在自动取款机前徘徊,没有勇气去自动取款机上取款,想等个认识人帮忙取一取。
遇到后我会主动帮忙,人少时我在一旁,让他们自已操作,我边看边教,有很多人学会后感谢并说其实并不怎么复杂,但必须是识字才行。
看来没文化一切都寸步难行,学习学习再学习。
其实吧,银行工作也应改进,或设个老年人窗口专门服务老年人,或在自动取款机旁设置专人服务那些不懂操作的人,为人民服务就是各行各业的宗旨,提高银行的信誉也就增加营业额,何乐而不为。
我真的希望自动取款机也懂老农民们的心。

参考: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农村60岁
首先,最好的,最简单办法就是交由子女管理,由他们取出后再交给老人。
年轻人毕竟懂的多,要么ATM直接取现,要么绑定微信支付宝等,通过转账再取现,不仅手续费低廉(0.1%),而且安全快捷,不用花大把时间去银行排队。
其次,可能也有老人对
2.对于确实无法学会ATM的,只能去柜台支取,但是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尽量不要扎堆到银行,柜面压力大,排队时间肯定更长,错峰而行,就快的多;
二是尽量集中支取,比如3个月或6个月取一次,本来每月基础养老金就不多,很多地方在200以内/月,包括低保、特困和高龄补贴等,每月基本就几十几百,每月取出来也解决不了多大问题,何不几个月支取一次,不仅节约时间,还可以办点大事。
第三,作为银行来说,也已经或正在着手解决老人取款困难问题。
比如,在ATM旁安排有人值守,协助指导老人取款;
又比如,有的大型银行已经在大厅推出“超级柜员机”,由一名大堂经理负责操作,几乎所有的存折、银行卡存取和开户业务都能处理,而且交易金额远远超过ATM,假如60岁
3月26日,银保监会又发布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重点强调了银行保险机构要进一步关爱老人,尊重老年人存取习惯,切实采取各种措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
再加上,老人存款本身也是银行揽存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相信绝大多数银行对老人的存取款服务都会引起重视的。

参考:

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在内,现在所有的惠农资金都是通过“财政惠农补贴卡”发放。
在我们这里,包括低保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计划生育补贴、农机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危房改造、老龄补贴等所有的惠农资金都是通过财政惠农补贴卡(
乡镇以及县直部门都只负责对发放花名册的审核,最终由县民政局惠农支付中心通过银行直接转入农民
一卡通的优点显而易见,方便、快捷,更能保证各项惠农资金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一卡通的优点显而易见,缺点也非常明显。
一卡通的优点刚才已经简单说过了,但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这些优点一点也体现不出来,或者说都是缺点。
且别说一卡通绑定到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等这些功能农村老年人用不了,单单就是去自动取款机取款、查询这样简单的操作农村老人也根本掌握不了。
一部智能手机,我曾经教过母亲无数次,且不说视频通话一直没学会,很多次按着按着连电话薄都找不见了。
每次只能用最笨的方法让她关机再开机,重新开始,最后母亲还是放弃了。
其实不光是农村老人“笨”,十岁的孩子不用教手机电脑都玩的精通,单位上许多五十岁左右“有文化、有见识”却一见到“下载、注册”就头皮发麻。
甚至是只有几个步骤的健康码。
抱歉,扯远了。
对于农村老人来说,一卡通最不方便的并不是不会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而是查询。
原来老人都使用的是存折,上面的流水清清楚楚,来的是什么钱,什么时候来的,现在还剩多少,戴上老花镜老人就能明白,现在只能通过银行工作人员知道个大概。
问得多了可能还会遭工作人员的白眼。
我负责农村的老龄补贴,经常有许多老人说老龄补贴没有发,我回答发了,并详细说明发放的时间。
最后只能让老人拿上一卡通和身份证去银行打印流水。
如何解决老年人不会使用一卡通的难题。
1、加大使用宣传。
实话实说,我
2、一卡配一折。
自从实行一卡通以后,银行不再另外给用户新开存折。
3、增设“老年专用”专用窗口。
承接惠农资金的银行应该在营业厅增加“两年专用”窗口。
能承接到惠农资金业务,利润肯定少不了,不能只享利不付出。

这件事看是一件小事,却体现了社会对农村老人的关怀。
农村的老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不会用银行卡,是个普遍现象,要么怕银行卡被吞进去,要么就是忘记了密码,不明白取款机怎么摆弄,到窗口排队又嫌钱少。
有的地方还要走几里、十几里路去找银行,这事对农村老人来说真是个麻烦。
现在农村的老人,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都不和子女住在一起,手里拿着银行卡,却取不出钱来,找别人代领又怕丢失密码,无奈之好把银行卡交给子女保管。
这样一来,有些子女因为忙,不能将这个钱及时取岀交给老人。
有些个别不孝的子女,却把这笔钱取岀来自己花了,老人根本得不到钱。
如果破解了这个难题,真是为农村老人做了一件大好事。
可是如今政府资金走帐,无论钱多钱少,一般都是通过银行直接打卡,这是一项制度,不能因为老人的钱,就改变了这项制度。
想破解这个难题,只有两个方法:一是银行改变服务方式,农村老人可以通过服务窗口领取;
二是由村里负责,让村现金员统一代领,让农村老人到村里领取,这样这会减轻了农村老人的负担。

参考:
农村6O岁老人发放的养老保险,大多数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不会取,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这个问题并不是难题,我天天在银行大堂的人来说说解决办法:现在是无现金时代了,年轻人基本上不用现金了,年轻人很少会到银行取现金了。
但是六十岁
养老金都是发在了社保卡(在银行社保卡就是银行卡,在医院是医保卡)上,自动取款机不会取怎么办:带社保卡到银行营业网点,请银行人员,大堂经理引导员或保安及银行其他人员帮忙教你如果取款,绝大部分六十岁人都是可以学会的,一次不会二次,二次不会三次,基本上三次后都学会了。
在她们帮忙取款时,操作最好要全部自已,他们在边指导如何取款,你让银行人员操作就可能永远学不会了。
有一点要注意,银行卡密码必须自己按,银行人员也会拒绝帮你按密码。
银行规定银行人员不能帮客户按密码,她们出于客户资金安全与自己安全都不会给你按密码,如果你钱少了,她们帮你按过密码,有人去诈他们,要证清白就需化时间精力了,如媒体参与就更悲了。
到银行柜台取款,现银行规定是引导客户二万及
有个别银行人员因业绩考核(ATM机使用率)原因而拒绝老人在柜台取款,你如不愿去自动取款机取,可以与她们说不让取就投诉,而百分之百就会让你取了。
不过每天二万及
让子女教你把银行卡(社保卡在银行就是银行卡)绑定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就不必跑银行取款了,我当地六十多岁的基本上移动支付,不用现金了,只有七十
子女不在身边也可请信任之人帮忙,最后是请银行人员帮忙,虽然微信支付宝与银行无关,也不是她们的事,完全可拒绝,但现银行服务态度基本上很好了,她们如时间允许大都会帮你的。
只要你态度好。
农村老人也好城市老人也好,自己也要跟上时代形势,活到老学到老,不要思想固化,使自己生活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现在很多八九十岁的老人微信支付宝已经用得很好了。

参考:
12月2号,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审计署,银保监会,七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从《指导意见》可以看出来,将来任何一项惠民惠农补贴资金都会通过一卡通发放,便于清楚资金流向管理,审计,公示等,让每一分钱都能真正的落实到老百姓头上。
2023年必须全面落实。
别的不说,地力保护补贴每年发放的时间,全镇农户集中在柜台领取,早上银行没开门就开始排队,去年把银行的大玻璃门都挤破了。
工作人员劳累,农民费时费工。
以后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方便多了。
现在多数六十岁
如何破解呢?
要学会智能手机。
孩子们要有耐心,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学会微信支付,转帐,接受转帐等功能。
把一卡通绑在手机上微信上,一切都不是事了。
即使要现金,可以用微信在村里的超市兑换就可以了。
家属亲人帮忙代取。
这是大多数老人使用的方式。
这也是个机会,可以好好的教教老人。
有你们在身边,他不担心操作失误吞卡,也不用担心钱都扒拉扒拉到别处去了。
多教几遍,他们自然就会了。
请银行的工作人员帮忙。
每一个银行都有大堂经理或者保安美女,她们都可以告诉你如何操作。
不过密码还是要你自己输。
她们为了保护你的帐户安全,也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帮忙输密码是微规行为。
请好心人帮忙。
我就有过多次帮别人取款的经历。
不会取钱的老人在门口徘徊,我问是否需要帮忙。

我慢慢教,老人慢慢学。
我不碰现金,室内有监控。
有什么事情也说的清楚,举手之劳,别人明记于心,感恩戴德。
最笨的办法就是排队等候,到柜台上支取。
我想银行不能拒绝吧?
活到老,学到老。
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我们也不能把老人们挡在门外。
要让他们安心学,自己慢慢学会智能生活。
传统操作也不能丢。

可是有时候凭卡取钱,排号得等好长时间。
有一次,我不愿意在取款机上取钱,取了一张号,等了很长时间才等到,可是工作人员叫上取款机上取。
可是好不容易挨上号,又叫上取款机上取,不知什么原因呢?
说实在的,老年人,晕三倒四,上面的键,有时还不明白。
输几次号还没有反应,最后还得请工作人员给取,真是太麻烦了。
万一老人糊涂,记了密码怎么办呢?
针对这个问题,一后能否有一个专对老年设置的专业服务窗口?
免的老年人等的时间长,不方便。
或者专设老年人专用取款机呢?

参考:
国家的好政策,有些老年人却犯了难。
2009年国家实施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年满60岁的老人可以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待遇不用缴费。
这部分养老金,并不是每月直接现金发放的
除了养老金以外,还有各种农机补贴、惠农补贴、种粮补贴、独生子女补贴等等。
为了便于管理,防止一种补贴办一张卡的问题,因此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实施了农村一卡通,都是依托当地的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所等金融机构,专门办理一张发放各种补贴待遇的银行卡。
各种补贴通过银行卡直接发放,能够有效提升补贴的发放效率,更能够防止单位、部门、甚至
但还是有一些老年人或者残疾人,不会在自动取款机使用银行卡。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是老年人、残疾人在各种智能技术应用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比如说今年的新冠疫情,各地的政务服务场所或办公场所一般都要求出具健康码,可就是有的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具。
另外,还有老年人的交通出行、日常就医、日常消费、文体活动、老年人办事等等。
为此今年11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要求相关部门解决老年人存在的这些困难。
像老年人取款难的问题,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开设绿色服务窗口通道,优先服务老年人,实施人工服务就能够解决。
对于自动取款机,可以加派耐心、优质服务的工作人员,发现老年人后引导和帮助他们办理业务。
对于老年人的服务应当重点优化,每一次最好都帮助他们打印账户对账单,了解每一笔钱的来源和去向。
这样,他们就不会再感到苦恼了。
另外,还是要重点引导老年人委托自己的子女、亲朋好友办理业务,年纪大了往返银行网点有风险,而且也会给银行造成麻烦。
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她连字都不识一个,更不用说写自己的名字,以前都是我大姑通过邮政给她寄点生活费,她取钱怎么办?
当年她专门请人了一个“戳”(我们当地的土话,实际上就是个姓名章),每次取钱按个章就行了。
奶奶行动不方便以后,都是我大爷帮他去取。
其实,只要能够保留好人工服务,再困难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了。
所以,各个部门和银行精简网点和服务人员的时候,一定要保留好老年人的专用服务通道。

参考:
农村的老人确实对自助取款不熟悉,也很难学会操作。
但在农村,养老保险金领取也有便捷渠道。
在乡镇驻地,一般只剩下农商银行有营业网点,也就是原先的农村信用社。
在柜台办理业务确实等待的时间比较长。
但是大一点儿的村子,都有农商银行代理点,类似一个小柜台窗口。
老人家不用出村就能办理养老金,粮食补贴等业务。
还是挺方便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