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一共迁都过几次商朝为什么频繁迁都

商朝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自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亡夏后建立了商朝,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为止,商朝一共存在了554年,一共经历了17代人共计31位商王,与夏朝频繁迁都一样,商朝也是频繁迁都的,一共有次迁都的经历。
一、商(今河南商丘)商朝王族的祖先名字叫契,他是帝喾的儿子,是尧同父异母的弟弟,契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尧分封在商地,商地就是今河南省商丘市,准确地说商丘这个名字来自于契,因为契被封在商地,契的官职是火正,负责祭祀火神和管理火种,契去世后,被安葬在商地的火神台,也叫阏伯台。
商人祖先契现在河南商丘仍然存在阏伯台的遗址,据说是东周时期的古物,是用夯土筑成,高35米,周长270米,既像土台一样,又像山丘一样,所以把契安葬的地方称为商丘,久而久之,成为当地的名字。
商丘是商族最早的祖居地与封地,商人就在这里生存繁衍,契生存的时代还是五帝时期,因为其被封在商地,所以作为诸侯存在下来,夏朝时期,商就是夏的方国,契之后经过了十四代人之后,契的后人同时也是商族首领的商汤灭亡了夏朝。
从契到汤中间有14代人,根据史书的记载,这14代人中都有过8次迁都,但由于年代久远,很难考评这些地方是今天的哪里,这个时候的都城只能算方国的都城,直到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才有了真正的国都。
商朝疆域
在李庄遗址其中的一个祭祀坑中出土了9头整牛和一个鹿头,这与先商的祭祀文化吻合,如此规模的祭祀说明此处的重要性,很可能是商王级别的,而且李庄遗址的时间正好是商契所生存的时期,李庄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契的都城。
二、亳(今洛阳偃师)《史记 殷本纪》:成汤,自契至汤八迁。
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
这话的意思是:成汤(商汤也叫成汤),从商契到商汤,曾经有过八次迁都。
到成汤时才定居于亳,这是为了追随先王帝喾,重回故地。
商汤灭夏建商商汤的都城在亳,这个“亳”其实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多个地方,商汤时期把政治中心都叫亳,商汤还没有灭夏的时候,也是居住在商地的,也就是河南商丘,为了灭夏,商汤把都城从商(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迁至亳(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
商汤灭亡夏朝后,把都城迁到了今洛阳市偃师区,仍然把这里叫“亳”,而洛阳市偃师区还是夏朝的末代都城,当时夏人称为斟鄩。
1983年在河南偃师经过考古发掘,发现了偃师商城遗址,占地约2平方公里,偃师商城具备了现代意义上都城的规模,有完整的宫殿区、城墙、护城壕、排水设施、兵营、府库、城门、内城与外城,分工明确,功能完备,偃师商城遗址也被考古界认定为商汤灭夏桀之后的都城。
偃师商城遗址复原
三、隞(今河南郑州)仲丁是商朝自商汤之后的第9位商朝君主,他把都城从亳(今洛阳偃师)迁到隞(今河南郑州),隞也称为嚣。
1950年在河南郑州发现了商代遗址,占地面积达到306万平方米,此处遗址经考古发掘被认定为商朝遗址,其中的城墙周长近7000米,城墙下宽上窄,底部宽20~30米,顶部宽5米,城墙高约10米。
河南郑州商代遗址遗址发现了宫殿区、手工作坊区、墓葬区、祭祀遗址区,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文物,具备都城的规模,河南郑州商代遗址很有可能就是仲丁迁都的都城。
四、相(今河南濮阳北、内黄南)仅仅过了两世君主,商朝又迁都了,河亶甲是商朝的第11位君主,在位期间把都城迁到了相(今河南濮阳北、内黄南),但是对相的具体地址还有些争议,有说河南汤阴,还有说河南安阳附近的。
五、耿(今山西河津)、邢(今河南温县)、庇(今山东郓城北、范县东南)河亶甲在位仅9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祖乙继承商王,祖乙是商朝第13任君主,在位19年,先后有过三次迁都,河亶甲把相作为都城没几年,祖乙就开始迁都,他先是把都城从相迁到耿(今山西河津),然后又迁到邢(今河南温县),也有人认为邢在今河北邢台,最后又迁到了庇(今山东郓城北、范县东南),也有人认为庇在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一个都城迁了三个省,不过都是黄河岸边。
商代都城示意
七、殷(今河南安阳)商朝第18位君主盘庚在位期间,先是将都城从奄迁到亳(今洛阳偃师),但是没过多久,又将都城从亳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
盘庚是商朝的一位中兴之君,他在位期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迁都于殷,殷不仅仅是个地方,更是代替了商朝的国号,所以也有把商朝称为殷朝的说法。
20世纪初,殷墟渐渐被开始发现,从1928年到1986年,殷墟进行了几十上百次的发掘,终于发掘出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同时认为了殷墟是商朝确定的都城,是考古与史书记载双重论证之下的都城。
殷墟遗址殷墟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是标准的都城的配置,由数个分工明细的遗址组成,其中有宫殿区、宗庙区、王陵区、城墙区等等,出土了相当多的文物,最为著名的就是甲骨文,这是商朝的成熟的文字,强力地证明了商朝的存在及文明程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要知道在殷墟没有被发现前,连商朝的历史也是被一部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怀疑的。
很明显,自从盘庚迁都到殷后,商朝的都城开始稳定
从这些记载来看,商朝先后迁都有9次,这只是有记载的,实际上迁都的次数可能更多,那么问题来了,商朝为什么要这么频繁地迁都呢?
其中有什么不得不迁的理由呢?
遂公盨铭文记载大禹治水1、洪水威胁《孟子 滕文公》: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水逆行,泛滥于中国。
史前大洪水在世界各国的古籍中都有记载,在中国的古籍中记载更多,大约是在尧舜禹时期,华夏发生了大洪水,大禹治水的故事人尽皆知,而且在出土青铜器文物“遂公盨”的铭文上清楚记载了大禹治水的话: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
其中的“浚川”就是疏导河流的意思,意指大禹治水,而商人的祖行契就是辅佐大禹治水的功臣之一,大禹治水的水一般被认为是黄河,几千年来黄河时不时就会发生水灾,直到现在还是如此,虽然史书记载大禹治好了水,但实际上只是临时的,后期黄河仍然会时不进泛滥。
大禹治水夏商时期,华夏人主要生活在黄河两岸,黄河水泛滥自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比如商王祖乙在位期间三次迁都都是因为洪水,祖乙即位时期的都城在今河南濮阳北、内黄南一带,内黄以黄河而得名,黄河多次改道,其中就有经过内黄县的改道。
1986年在内黄县发现三杨庄遗址,这是因为黄河水泛滥淹没了汉代的村庄,在一百万平方米的范围内,西汉末期的村落成建制地被洪水淹没,洪水既然能淹没西汉时期的村落,在更为远古的商朝当然也有可能淹没,所以商王祖乙三次迁都,都是因为洪水。
即使是迁都,同样是迁到黄河不远的地方,比如祖乙从河南内黄迁到河南温县,温县仍然是黄河岸边的城镇,再从河南温县迁到山东郓城、范县一带,这里仍然是黄河沿岸,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不仅仅是饮用,而且农业灌溉也离不开水,尽管黄河经常泛滥,重要城池仍然在黄河沿岸。
被黄河洪水带来的泥沙掩埋的三杨庄遗址2、战争原因《竹书纪年》:商王仲丁即位,征于蓝夷。
商王仲丁时期,商朝东南方向的蓝夷强大起来,与商朝发生了战争,蓝夷起源于山东半岛,到了商朝初期,蓝夷已经向西迁到了山西屯留县的蓝水,蓝夷的势力范围其实与商朝的势力范围开始了接触,于是就发生了战争。
商王仲丁与河亶甲均与蓝夷发生过战争,仲 将都城从亳(今洛阳偃师)迁到隞(今河南郑州),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开战争,洛阳偃师离山西屯留更近, 河亶甲把都城从隞(今河南郑州)迁到了相(今河南濮阳北、内黄南),这里就离山西更远了。
商朝对外战争商朝初期的都城在河南商丘,这里已经和山东交界了,蓝夷在西迁的过程中,势必经过商朝的势力范围,双方发生战争是肯定的,正因为如此,迁都就为了保证都城的安全,方便与外敌进行战争。
3、内部斗争商朝的衰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部政治斗争,主要有两个:一是争夺商王之位的斗争,商朝的王位继承有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甚至连堂兄弟、叔侄辈也来争夺王位,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斗争与战争。
比如仲丁之后的九世之乱,仲丁在世时因为与蓝夷的战争,消耗了实力,仲丁去世后,他的弟弟们开始争夺王位,外壬凭借势力强大成为商王,外壬去世后,他的弟弟河亶甲继承王位,并将都城从隞(今河南郑州)迁到了相(今河南濮阳北、内黄南)。
商王世系,内部经常争权夺利河亶甲去世后,他的儿子祖乙继位,祖乙三次因为洪水而迁都,同时又不断与外部方国发生战争,祖乙去世后,他的儿子祖辛继位,之后是祖辛的弟弟沃甲继位,沃甲去世后,他的侄子祖丁继位,祖丁之后,他的堂弟南庚即位,南庚之后,他的堂侄阳甲即位,阳甲去世后,他的弟弟盘庚继位,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政治才稍微稳定下来。
在商王的权力交接过程中,商朝内部王室成员为了争夺王位,经常自相残杀,这也是商朝衰弱的原因之一,而迁都就是为了远离政治斗争,商朝的王位从最初的兄终弟及转到后来的父死子继,就是因为经历了一系列的动乱,到了商王朝晚期,继承制度才转为嫡长子继承制,这也为后世朝代所继承。
商朝形势
商朝时期经常有诸侯发动叛乱,比如商王外壬在位期间,姺国与邳国发动了反对商朝的叛乱,姺国是有莘氏的后裔,曾与商族是联姻部落,伊尹就是有莘氏的人,但是姺国仍然发动了叛乱。
邳国是夏朝车正奚仲的后裔,邳国的祖先也曾帮助商汤灭夏,但在此时都起兵反叛商朝,邳国在江苏一带,姺国在山东一带,而商朝初期的都城在河南商丘,正好与山东及江苏三省交界地带,而到了中后期,三方反目,不断发生战争,商朝当然要把都城从河南最东边往中西部迁移了,这是为了都城的安全,也是商朝不断迁都的原因之一。

参考:
商朝是个距离我们比较遥远的朝代,大概存在时间是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左右。
我们要知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才统一六国,商朝灭亡后800年左右,秦始皇才统一六国。
800年是个什么概念呢?
清朝268年,明朝276年,元朝98年,宋朝319年,这几个朝代加起来,才超过了800年。
好家伙,商朝距离我们实在是太遥远,因此我们要研究这个朝代,困难重重。
只能从现有的部分史料以及出土的一些文物着手。
至于商朝迁都的事情,我们大致上可以从两本史书中找到答案,一本是《竹书纪年》,另一本是《史记》。
其中《竹书纪年》在春秋、战国时期编写而成,《史记》在西汉时期编写而成。
所以相对来说《竹书纪年》更靠谱一些,但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不全,相对来说《史记》更加全面一些。
一、《竹书纪年》中,商朝迁都2次。
夏桀残暴不仁,恰好商丘地区的商汤崛起了,他带着国人屡战屡胜,击败了夏桀,在亳建立了商朝。
亳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商丘,现在你知道商丘这个地名的由来了吧!第一次迁都:第十代君主商王仲丁在位期间,开始迁都,他将都城从亳迁徙到了嚣,嚣大概在如今的河南郑州附近。
第二次迁都:第十二任君主河亶甲统治时期,又将都城从嚣迁徙到了相。
相指的是如今的河南安阳境内。
二、《史记》中又补充了4次迁都历史。
第三次迁都:第十三任君主祖乙将都城从相,迁徙到了耿。
耿就是如今的山西河津。
第四次迁都:还是第十三任君主祖乙,迁都到耿的第二年,又把都城迁徙到了庇。
庇就是现在的山东郓城北、范县东南一带。
第五次迁都:第十七位君主南庚在位期间,将都城从庇迁徙到了奄。
奄指的是山东曲阜。
第六次迁都:第十九位君主盘庚在位期间,将都城从奄迁徙到了北蒙,也就是殷。
殷指的是如今的河南安阳。
此后长期以殷商代指商朝。
所以说,商朝实际上一共有6次迁都行为。
但是由于祖乙在位期间,2年迁都2次,所以史学界只将其算作一次迁都行为,也可以说商朝共计5次迁都行为。
三、商朝为何要频繁迁都?
我们先把具体情况,具体拿出来分析一下看看。
第一次迁都时,商朝已经过去了九代君王。
这个时候第十代君王仲丁统治期间,商朝不仅国力开始衰败,而且宗室们开始为了争夺继承权互相争斗。
为了稳定宗室争权夺利的事情,仲丁才选择了迁都,将都城从亳迁徙到了嚣。
可惜最后还是没能避免,他死后他的弟弟外壬夺取王位,从而拉开了“九世之乱”的序幕。
第二次迁都时,河亶甲在位期间。
河亶甲是仲丁和外壬的弟弟,他夺取了王位以后,商朝内部矛盾就更尖锐了。
想想也知道,兄终弟及,居然取代了父子相传,事情不是这么办的!因此不少人反对河亶甲在位,他也是无奈,就把都城从嚣迁徙到了相。
第三次迁都时,祖乙在位期间。
祖乙是河亶甲的儿子,这回总算是父子相传了。
看样子王位继承的事情解决了,可自然灾害又来了!当时相遭了洪涝灾害,祖乙没办法,只好把都城迁徙到了耿,也就是如今的山西河津。
在这里度过了1年的安稳时光。
第四次迁都时,还是祖乙在位期间。
这哥们运气不好啊,迁都的第二年,耿又爆发了洪涝灾害,直接导致都城被摧毁了。
无奈之下,祖乙只好再次迁都,从耿迁徙到了庇,也就是山东郓城、范县一带。
第五次迁都时,南庚在位期间。
南庚在庇本来过得好好的,或许是由于外敌入侵的缘故,又或许是由于继承权的问题再次爆发,使得商朝的国力再次衰败。
这个时候南庚想起了老祖宗们的老办法,继续迁都,这才将都城从庇迁徙到了奄,也就是山东曲阜。
第六次迁都时,盘庚在位期间。
其实盘庚迁都了两次,先迁都回到了亳,这是龙兴之地。
后来又迁都到了殷。
为啥又要迁都了呢?
原来盘庚在位期间,商朝的国力继续衰败,再加上宗室内斗的情况再次出现,这使得盘庚不得不选择迁都来避免这些灾难。
从此以后,商朝就安逸了,一直到商纣王帝辛时期,长期都是以殷地作为都城。
因此大家又称商朝为殷商。
总结:自然灾害,和宗室内斗,是商朝迁都的重要原因。
盘庚在迁都之时,曾经对自己的祖先迁都,有过这么一段评价: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
---《尚书、盘庚》啥意思呢?
也就是说商朝之所以频繁迁都,是因为遇到了灾祸。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灾祸指的是什么呢?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能看得出来,主要指的就是天灾和人祸。
天灾大部分是洪涝灾害,这在当时是没办法避免的,所以只能靠迁徙改变命运。
至于人祸则指的是宗室内斗,争夺王位的现象。
为啥迁都能避免这些情况呢?
这才是事情的关键。
首先,一片土地耕种时间久了,如果不懂得合理耕耘,会导致这片土地的肥力下降。
所以换个地方耕种,会有更多的收成。
其次,宗室们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在这个地方的势力就比较强大。
迁都以后,大家都要从头来干,宗室们失去了原始积累,自然就不敢随便闹事了!再者,那时候爆发叛乱,简直太容易了。
都城在同一个地方,时间久了很容易被人摸清楚内部结构,从而很容易搞定朝廷首脑。
不断迁都,可以完美地化解这一点。
所以说,古人不会随随便便迁都,尤其是精通经商之道的商朝人,更加懂得精打细算。
赔本的买卖人家可不干,迁都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参考资料:《竹书纪年》、《史记》
参考:
东汉的张衡在自己所写的《西京赋》当中写“殷人屡迁,前八后五”。
也就是说,在商朝时期,商王汤继位之前殷商就迁都了八次,而汤即位后又迁移了五次都城所在地,其迁都的频繁程度,比后来的王朝都多。
像是如今山东的曹县、滕州,河北的泜水,河南的商丘、郑州、安阳,甚至于安徽北方的亳州等地,全都有商朝王城建立的遗址。
迁都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并非闹着玩儿的,商朝如此频繁迁都,每次原因也不同。
对于商朝的迁都,目前已知道的就有十多次,因为年代实在久远,当年的殷商到底迁移了多少次的王城,实在是不得而知的事情。
商朝几百年之间,大规模的迁都就有十多次,小型的搬动也不知道有多少。
经常这么搬来搬去,实在也是一件很麻烦而且折腾的事情,但是商朝这么做,也实在是没法子的事情,商朝人也不会闲着没事干就这么把王城搬来搬去。
对于商朝频繁迁都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都不算一样,有时候迁都是出于惯例,而也有发生偶然事件,所以才将都城进行搬移。
老地方待久了,容易丧失斗志墨子认为,商朝人这么喜欢迁都,主要是为了“去奢行简”,也就是说在一个地方时间太长容易耽于逸乐,所以需要搬家,去新地方重新开始。
这样的说法,在荀悦很很多的大儒之中,都很流行,尤其是在汉朝的时候。
仔细想想,的确也是有道理,举例来说,历来偏安江南的王朝,最终都在江南的繁华兴旺之中失去了斗志,像是北魏等王朝入了中原,也失去了大量的武力实力。
从汉朝开始,对于商朝屡屡迁都的原因,就被归结于去奢存简,是说商朝人想要搬离条件优越的旧都,然后去新地方辛勤开拓,重新发展事业。
受水患影响,还有农业技术不发达但是,对于商朝人是为了简朴生活,所以频繁迁都,这种说辞只是在秦汉时代开始,而这个时期距离商王朝已经有数百上千年的时间,并没有什么依据。
而在《蔡传尚书》之中认为,商朝频繁迁都,主要是因为黄河水患。
在古时候,人们对于水源的依赖性很高,城市的建立必须靠近水源,但若靠太近也不行,因为那时候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威胁到城市的生存。
商朝的主要活跃地区,就在黄河中下游与淮河流域,而这两大河流都是出了名的水涝灾害极多的河流流域,每当王城受水患被毁,商朝只能重新寻找王城新址。
不仅如此,也有人觉得,商朝的时候,也并非完全的农耕族群,而是半游牧半农耕状态,不仅如此还十分流行刀耕火种。
因为技术条件滞后,所以人们消耗完一个地方的资源之后,只能重新找地方。
为了水源、受制于水患所以总是迁都的说法虽然很多,可是从目前发现的商代甲骨文与铭文当中,也很少会见到相关的描述。
商朝后期,农耕技术已有长足发展,对于制作肥料恢复土地肥力已很有经验,从这方面来看的话商朝因为水患或者追求土地,所以迁都的说法,似乎也不太靠谱。
多番部族征战,迁都巩固势力商朝的时候,并非后来的那种大一统王朝,甚至相较于施行分封制的周王朝,商朝实际上更加松散,在商朝内部有分封,商朝周围还有大量部族。
像是北方的狄,羌,鬼方,东方的淮夷、东夷、莱夷等等。
那时的部落之间征伐不断,商朝虽然强大,但是对于这么多的对手,也是疲于应付,为了进行作战还有经营新占领地区,商朝这才不断迁移都城。
王城确定之后,的确能够有效掌握周边地区,这就像是巴基斯坦与缅甸等国迁都,也是出于差不多的考虑一样,现在的甲骨文残片与竹书纪年等,也都有描述。
内部争斗不断,新王为巩固王权后来的王朝,大多是父死子继,但是商场却经常是兄终弟及,在《史记》中也记载商朝有九世之乱,王位不断在兄弟、堂兄弟与叔侄之间转变。
商朝王位传承制度的不明确,使得王位之争很频繁,而且经常就是,明明王位已经确定,但王室各分支,还是伺机而动,想着能够取而代之。
那时候的商王朝,各王族成员甚至于王后,都有各自的封地与势力范围,王权比较分散。
新王继位之后,为了王位的安稳,所以需要将王城迁移到自己的势力强的地盘,而商朝王位更迭频繁,所以才使得每每新王登基,就喜欢把都城搬走。
殷商老是迁都的景象,直到盘庚大帝继位发生了改变,他将都城正式定在了殷地,并且强势宣布不再搬动,此后的商朝,也走向了鼎盛时期。
跟之前的商朝大王不同,盘庚是个极其强悍的君王,在他掌管商王朝期间,商朝的王权得到了极大的强化,诸侯也纷纷偃旗息鼓,不再敢弄幺蛾子。
从盘庚定都在殷,直到末代的商纣王执意迁都到朝歌,商朝将近三百年都没迁都。
可以说,商朝当年不停迁移都城,每次的原因都不是一样的,主要来说,就是因为与周围部族的征战,还有就是王室内部的权力倾轧,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参考:
对于商朝的历史,可能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毕竟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比较久远的朝代。
不过,商朝和其他的朝代不一样的是,这个朝代是一个实打实的奴隶制社会,而且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他们的都城几乎一直都是在迁移,根本没有一个什么定点的。
那么商朝一共迁都过几次呢?
频繁迁都的原因是什么呢?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商朝一共迁都过几次商朝建立之后一共迁都过8次。
分别是:仲丁从亳(今河南商丘)迁于隞(今河南郑州)河亶甲从嚣迁于相(今河南安阳内黄)祖乙自相迁于耿(今山西河津)祖乙自耿迁于邢(今河南温县东)祖乙自邢迁于庇(今山东菏泽)南庚自庇迁于奄(今山东曲阜)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南渡大河迁于亳(今河南商丘)盘庚十四年迁于殷(今河南安阳)2、商朝为什么频繁迁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自然原因,那个时候黄河的水流域非常不稳定,时不时的可能就会出现一下洪水什么的,所以经常都会淹,再加上当时的治水能力确实不够,所以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一点,挡不住就只能躲了,所以就出现了多次迁都的情况。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商朝的王位制度,因为他们一直都在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到底是“父死子继”还是“兄死弟继”。
对于这两种到底哪一种更为合适,对于这样的情况,更多的还是“父死子继”。
但是还是会出现很多王位争夺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很多动乱,所以就会出现抢夺一个王位,就迁移一次。

参考:
商中前期和夏一样,逐水而居,居无定所,确实像部落。

参考:
因为黄河过了龙门往下就没有河道了,随着泥沙沉积会随机变换河道,随其他河流入海,导致黄河中下游环境大变,不得不迁都!
参考:
土城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