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里修祠堂族谱让每人捐1000块钱你愿意捐吗

十分愿意!年龄越来越大的人,对人生有更多思考。
小时候,听父母亲说,叫村里同姓的姓谢的长辈“哥哥”、“阿伯”、“阿叔”、“叔公”的,但总弄不明白什么回事。
等出到社会上班后,逐步了解到,原来我们的祖上有四兄弟,也称“四房人”,四兄弟的后代,还是同族人,按照习俗的称呼。
2005年,长辈牵头动员族人捐钱,修了高坝村(广东丹霞山毛公山最佳瞻仰地)《谢氏族谱》,看族谱让我明白了族人繁衍生息的情况。
读初中和高中时,老师总说到“魂归故里”这个成语,说的是一
祠堂里供奉着逝去老人的神位(立有神位牌,逝去老人的魂在祠堂里),每到清明节、中秋节、春节,族人便到祠堂上香,感谢逝去老人的恩德福佑。
修族谱和修缮祠堂,是宗族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这个地方,也将女的记入族谱(包括嫁出和娶入的),捐款已不分男女。

参考:
一人出1000不叫捐,叫分摊,分摊是族人必须交的。
捐是自愿不分钱多钱少
参考:
首先回答:捐。
我们族里修谱建祠时,发了个告全体族人书,讲的很清楚,人头费200元,家庭生活困难的,可以免交。
捐款没有具体数字,我看统计结果,捐款的数额不等,有十几万元的,也有几百元的。
我认为,众人拾柴火焰高,现在祠堂已经建好了,谱也正排版、校对过程中……
参考:
我不愿意捐,我上有老下有小,每人捐1000块钱,合起来就是大几千,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修祠堂,族谱。
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甚至可以说劳命伤财,只是为了面子。
有大老板赞助还差不多,让每人捐1000块钱就不应该了。
我想不光是我不愿意,很多人都不会愿意,纯粹是某些人吃饱了撑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参考:
一般是一家出一份,由其以男丁为主,我家就有家谱,但没花钱,现由我弟保存,因他家是男丁,最起码知道祖宗是谁,我们是三代寻根,才找到的,现在还知道先祖为因纽特人,也是小云南人到山东的。

参考:
有钱就捐,无钱自愿!我自己办事,为家族办事,尽力。
无能为力,也不为过,泥鳅永远不能与黄鳝比长短!
参考:

也说不上愿意还是不愿意,反正是心里很纠结。
按理说,这种大家族的事情是应该积极参与的,因为自己毕竟是大家族的一份子。
可是,要按你说的每人要捐1000元,这个数目确实有点多。
当然,对有钱人来说,也不算什么。
可是,要放到靠种地吃饭的老百姓身上,可就真的不算少!本来,一个家族修祠堂、族谱,这本身是件好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增强本族的凝聚力。
可是,凡事都要有个度,既要实事求是,又需征求本族人的意见,以免过度武断,违背了多数人的初衷,将好事做成了坏事。
在老家,就曾经发生过借重修祖谱,祠堂,大肆敛财,弄得族人叫苦不迭,俗话说: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但我觉的,本族人的这笔财,还是不发为好。
我曾在网上看到,刘氏宗祠修建的那叫一个气派!化费上亿,倒不知ta们的上亿资金是如何筹措的?
是不是也每人收取了1000元?

参考:
这种事一般由本族族长召集,让本族族人捐款,捐不捐自愿,捐多捐少随心。
假如捐款额达不到修祠堂的预算,差额皆由本族最有钱的人支付。
祠堂修建完,会立块功德碑,把捐款人的姓名及捐款金额都刻于其上,让本族后人瞻仰!
参考:
这是传承,只要
千年善举无乐而不为?!
参考:
愿意的。
修祠堂、族谱都是传承家族文化,是精神的港湾,是灵魂的依靠。
捐力所能及的,还是可以的。

参考:
不愿意又有什么办法,族里有规定:修祠堂按人丁集资,只要是家庭成员,不分男女老幼每人1000元。
不愿集资的也可以,家里有老年人死了不准进入祠堂举办丧事。
我村坐落在金华兰溪的一个小山村,祖上永十公是厚仁胡繁衍过来的。
我村有一个胡氏宗祠,三进二明堂,占地面积566.59c㎡。
由于年久失修,中层破烂不堪,再不修缮将会面临倒塌的局面。
对此,族人意见很大,纷纷要求村委会修缮村祠堂。
可是,修祠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人工的话可以按人丁分派义务工,可这么多资金怎么办?
通过预算,要重建中层祠堂得需要人民币60万元。
而全村只有416人,按人丁分派的话,最少每人也要集资1000元,也只能解决40万左右的资金。
告示一出,村民都认为集资过高,人口多的人家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
像我家6
怎么办?
不交是不行,再穷也要把这个钱拿出去。
否则的话会让人看不起,到时家里老人死了不准进祠堂也麻烦。
所以,东借西借终于把6000元钱凑齐了,这才了却了一桩心事。
说实话,村里修祠堂修族谱这么大的事,不是一
过去像这种修祠堂修族谱,一般都是由族里的男丁出钱出力,出嫁女都不分派任务。
可那时族里是规矩的,女娃是不允许上族谱的。
如今就不同了,不管男孩女孩,还是上门女婿,只要大家愿意上族谱,族里都会无条件地把你写进族谱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