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其他地市人如何看待青岛人

说实话吧,嘴上不服心里自卑,这不是胡说八道,比如山东年轻人到青岛定居工作生活事件挺值得让周边人羡慕的事情,而且很多人以娶一个青岛市区的老婆为荣。
当然大家都是老乡,不分什么三六九等,我们青岛是沾了山海一色和老一辈建设者的光,希望山东各地人民都能加油建设自己的家乡
参考:
其他人如何看待青岛人,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青岛的经济建设,城市发展,市民素质的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等。
让事实来说话!一个城市如同一个国家,只有自己强大,其他都是扯淡。

参考:
其他地市的人怎样看青岛?
这和青岛有关系吗?
外人有看法是他们的事,关键是自己怎样做。
青岛一直在做自己喜欢且年年进步的事,这已经足够了!
参考:
其实,熟悉青岛的外地朋友应该知道,青岛人具体可分为青岛市南区市南区人和其他地区的青岛人。
而青岛市南区的朋友优越感比较强,认为他们比青岛其他区域的朋友更洋气。
其次,是青岛市北区朋友们,他们感觉是自己虽然不如市南区洋气,但是比李沧区崂山区等等要洋气。
毕竟青岛市南市北是老城区,特别是市南,是当年德国朋友们建设起来的,红瓦绿树,十分美丽,连古力盖下水道都高人一等,自然会引以为荣,觉得市南很洋气。
所以作为山东其他地市人,在青岛市南市北朋友眼中,难免是不够洋气的。
这也正常,就连李沧崂山在市南市北朋友眼中都有点土,更不用说其他地市朋友了。
实际上呢,青岛的像黄岛、胶南、城阳、即墨以及胶州、平度、莱西这些地方的朋友都是挺平易近人,很快就能跟山东其他地市的朋友们好成一片。
所以,跟青岛朋友交往时,得先打听一下他是青岛哪里的,如果一听是市南的,那么估计咱们很容易被人认为不够洋气。
但如果是胶南胶州城阳即墨平度莱西的朋友,那么,都是山东人,没啥差别,不会被认为不洋气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青岛市发展最快的地区,就是黄岛胶南城阳即墨等等,而很洋气的市南和市北,貌似经济发展比较慢,人口也在老龄化了。
所以,很重要一点,青岛的发展依托的是背后强大的山东经济和山东人,如果离开山东,青岛难免是独木难撑!因此,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该更好地融入山东,青岛才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
很一般的城市,评论区都是自我感觉良好,自我安慰。

参考:
作为在青岛生活了十几年,在汇泉湾一浴洗了十年海澡,一半青岛口音的非青岛人谈谈我的看法…青岛人比较傲慢是有的,但真没几个青岛土著,青岛土著都是村民,青岛是从渔村发展起来的,比如青岛村,浮山所村,湛山村、亢家庄、田家村、辛家庄村,仲家洼村,李村,二轻新村等等…老青岛还包括老四方区的上四方,下四方,小村庄,胡島村等。
崂山全是村…论后期城市发展,青岛在清代是德国军港,最早的青岛市市民是这帮劳工,聚居地是在市南西部至台东一带,也就是西镇和东镇。
1989年的青岛90年代的青岛德式建筑市政府原来是块菜地,市北CBD几年前还是旧货市场…下
现在的青岛城市面貌…浮山湾片区邮轮母港市北CBD唐岛湾金融区
参考:
不喜欢青岛
参考:
由于计划经济分,农业,非农业,大城市病,全国一样,这是通病,大城市人瞧不起小城市人,城里人瞧不起农村人,各有利弊,由于城市改造,村民分到了房子子,经济技术也上来了来,可是还有个别现象
参考:
青岛人应该也能做到德应配位。
几代青岛人的努力,才有了青岛的今天。
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展望明天,让其他地市的朋友真正从内心佩服青岛,这是青岛人努力的目标,这就是我~~一个青岛人的内心独白!
参考:
明知道这个
其实就像省内大部分攻击青岛的人说的一样,青岛的确很年轻,文化底蕴明显不如省内其他老城,人口组成复杂,几辈子以前也是种地的。
但正因为年轻,多城文化融合才促进了青岛的快速发展。
由于19世纪受过殖民,接受当时西方先进生产力比较早,发展比同省其他城市快的多,当然经济也会好不少。
而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人口迁移,当时有能力、有门路的部分人也汇聚到了青岛,至于这帮人的目的是想去台湾还是出国,或者是在青岛谋求发展,已不可考证,但这些人员流动给青岛带来了发展的最主要基础——人。
在青岛,大家都是外来户,你砍我杀拼地盘的事太多了。
这也造就了当下青岛人骨子里桀骜不驯的气息。
毕竟在当时大环境下,懦弱忍让只会带来灭顶之灾。
而现在其他地市说青岛人看不起人我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由于外国资本家留在青岛的工厂设备多且先进,工人阶级比省内其他城市明显多得多,国家自然而然的倾斜政策,青岛进入发展快车道。
当然在有了成就以后,青岛人也没有忘记老乡,纺织行业、食品行业、电子行业、汽轮机甚至港口都大面积在省内进行援建。
现在省内的其他兄弟城市对此讳莫如深、绝口不提,原因无外乎“自尊”二字。
40年前,看着以前自己村里的亲戚们出去在青岛发展的这么好,估计是有羡慕的,有眼热的,有自怨自艾的,当然还有行动的。
所以在进入新时代以后,青岛的人才吸纳能力更强,发展更好。
而同省其他地市在近几年弄了几个城市会客厅,大广场,建筑群以后,一小撮自媒体开始鄙视这鄙视那了,于是出现了
另外\"秀才\"一词放到现在至少是985院校毕业的,敢问
不管你喜欢与否,一直都是这样存在、一直这样发展、一直这么张扬着性格。
这样的城市,你喜欢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