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有什么实权

可以说,英国女王有多大权力,日本天皇就有多大权力。
额,可能比女王的权力还要小一些。
明治维新以后到二战结束时,日本天皇的权力还是很大的。
在《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章第一条中,就有这样的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
”第三条又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条也是关于天皇的:“天皇为国家元首,总览统治权,依本宪法规定实行之。
”等等等等,一直到第一章结束,都在讲天皇有什么什么权力。
然而,日本战败以后,在盟军的压力下,日本政府对宪法进行了修改。
这个修改可不得了,天皇一下子回到解放前,权力跟在幕府时代的时候差不多。
按照占领军的意思,修改后的《日本国宪法》中有关天皇的内容如下:第一章第一条:“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第三条:“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四条:“天皇只能行使本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
”等等等等,也是一直到第一章结束,都在强调天皇的权力受到什么什么限制,天皇没有什么什么权力。
看,够惨吧,天皇一下子成了“象征”,也就是……摆设。
那么,作为日本国“象征”的天皇,还能行使哪些权力呢?
可以任命内阁大臣,然而,大臣是国会提名的。
可以任命最高法官,然而,法官是内阁提名的。
可以公布宪法修正案,召集国会,解散议院,减刑,接见外国使臣,授予荣誉称号等,然而,这些都要在内阁的建议和承认下进行。
也就是说,天皇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进行任何政治行动。
人家英国女王好歹还有个签字的权力,相比之下,日本天皇可真是够清闲的。
参考文献:1.施超伦:《现代日本人的天皇观及“象征”天皇制问题》,《日本问题》,1987年第4期。
2.贾璇:《关于日本天皇制的内涵》,《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参考:
如果要说现在日本天皇有多大的权力,我们可以直接参照《日本国宪法》关于天皇权力的那部分。
二战结束后,美军入驻日本本土,开始清算二战时期的日本战犯,这算来算去,头号战犯不是东条英机,而是日本天皇。
照理说,管他天皇不天皇,既然是战犯,而且还是头号战犯,该吊死就吊死,该枪毙就枪毙吧。
东方的政治学里有一门基础学科——贿赂。
天皇是日本传承了2000多年的信仰体制,天皇被日本民族视为神族,是所有日本民族的信仰基础,就这样让国际社会给吊死,日本人肯定是不甘心,不接受的。
但是作为战败国,接不接受不是你说了算,于是前面提到的那门基础学科派上了用场,天皇指使人行贿,行贿的对象就是当时美军在日本本土军队的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
麦克阿瑟接受了日本天皇的黄金和女人,就极力说服国际社会和美国国会,以天皇如果被列入战犯被吊死,那么日本的国体和社会秩序就发生很大的混乱,这不利于美军在日本的管理,更不利于把日本打造成一个远东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
总之一句话,麦克阿瑟全力保住了日本天皇的性命和体制,但是却在《日本国宪法》里做出了很大的关于天皇全力的修改。
修改前的日本宪法是明治天皇时期制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里面非常详细的确定了日本天皇的权力,比如:“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的权力神圣而不可侵犯,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帝国之统治权”等等,只看上面引用的几句就能知道天皇在明治时期的权力有多大。
那么修改后的宪法又如何确定天皇的权力的呢?
《日本国宪法》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天皇关于国事之行为,必须由内阁建议和承认,并由内阁负责”“天皇只能行使宪法规定的国事行为,并无关国政之权能”上下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天皇在二战结束后,从宪法上根本杜绝了实际权力落入天皇之手,天皇成为了国家的象征、摆设。
而这种象征和摆设甚至都不如英国女王,英国女王好歹还有个某某国书的签字权,日本天皇是完全不能涉足到具体国政的,最多也就是在某某首相上台后,象征性的给天皇递交上任证书什么的,这已经很露脸了。
2019年5月1日,日本前任明仁天皇退位,传位给儿子德仁天皇,改国号为“令和”。
自此天皇进入新的天皇时代,但是依然是象征时代。

参考:
日本天皇可能是全世界最奇葩的国家元首——日本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自古以来万世一系传承着一个皇室的国家,不过日本天皇一直处于有权和没权之间,在历史上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说他是傀儡也一点不为过。
那么日本天皇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呢?
天皇的权力体系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呢?
和世界其它所有国家一样日本也是由较为原始的部落形态向成熟的国家形态过渡的:大概在相当于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日本列岛上一个名叫大和的部族统一了日本群岛(当时不包括今天的北海道和琉球群岛)。
大和朝廷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公元6世纪末实际执掌大和朝廷政权的圣德太子大力推行学习东亚大陆上的华夏文明。
与此同时日本的野心也渐渐萌芽:他们得知在中原王的地位是低于皇帝的,所以当时东亚诸国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国都只能称王而不能称帝,但日本偏不——他们从传入日本的道教典籍中找到了“天皇”这个词,从此大和朝廷的最高统治者改称天皇并被包装成天照大神的子孙。
虽然最高统治者的名号改了,但此时的日本其实尚处于由原始部落向成熟国家过渡的形态——在大和朝廷统一日本的过程中原来各部族的首领转化为贵族阶层,这一阶层具有极其强大的势力——其中最有权势的是苏我家族,他们长期把控朝政,将天皇玩弄于鼓掌之间。
645年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一举刺杀了当时实际执掌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拥立了孝德天皇。
随即日本效法当时的大唐帝国构建起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体,之前不可一世的氏族贵族势力被一扫而空。
可旧的氏族贵族被打倒了,但从底层爬上来的辅佐天皇的官僚政客们渐渐演变成新贵族:在中国职业官僚和贵族具有显著的不同——职业官僚没有封地,也没有自己所能掌控的军队和财政系统,而且中国有科举制度提拔寒门人士以避免职业官僚久在其位而演变成世家贵族;
日本学习唐朝的班田制和租庸调制,但只有庸和调收归中央,而租却留于地方,这就意味着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地方世家豪门的权力。
日本也一度试
当初辅佐中大兄皇子推动日本效法唐朝改革的中臣镰足被赐姓藤原,后来藤原家族成为了新崛起的世家贵族中实力最强大的一家:他们世世代代和天皇家族通婚,渐渐地日本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天皇年幼时藤原家族以天皇外公或舅父的名义摄政;
天皇成年后藤原家名义上还政于天皇,但实际上朝廷政事无一不得先禀告关白于藤原家方得施行。
久而久之天皇年幼藤原家就出任摄政,天皇成年就出任关白,人们渐渐习惯将藤原家称之为摄关家。
当然皇室并不甘心自己的权力被藤原家挤占,于是皇室想到了利用当时势力日渐壮大的佛教:天皇往往选择在壮年时退位出家,担任法皇,然后亲自辅佐幼主,以免藤原家架空小天皇。
于是这一时期形成了皇室和佛教结盟对抗外戚的格局,可就像当初藤原家辅佐皇室打倒了旧贵族之后摇身一变成为新贵族一样,佛教势力迅速壮大起来。
公元794年恒武天皇为摆脱佛教势力对自己的控制将都城从遍布佛教势力的奈良迁到平安京(后来的京都),这样做的结果是藤原家的势力死灰复燃。
当皇室、外戚、佛教三路神仙打架之际地方上因为不断地土地兼并而涌现出大量私人庄园,庄园主往往会雇佣打手看家护院,这就是后世的日本武士的雏形。
天皇和藤原家在相互角力的过程中不断借用武士的力量,这就给武士阶层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当时实力最强的两家武士集团分别是平家和源氏,经过长期的撕逼大战后源氏家族的源濑朝于1185年正式创建镰仓幕府,从此开启了武士掌权的幕府时代,天皇彻底成为了摆设。
由于天皇远离政治中心,反倒使其躲过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之后日本的各路野心家们不断撕逼,但无论谁上位都只是取代前一届幕府掌握国家实权,谁也没打算废掉有名无实的天皇。
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19世纪日本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为止:1867年10月日本最后一届幕府政权德川幕府在倒幕势力的威逼下将大政奉还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掌权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明治维新。
其中涉及天皇制本身的就是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所以严格意义上而言:明治天皇虽然不像他的祖辈一样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傀儡,但也不是一个能完全大权独揽的专制君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明治宪法其实给天皇保留了很大的权力,称之为实君立宪——明治宪法第一条就明文确定:大日本帝国皇室万世一系,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君主大权神圣不可侵犯。
虽然日本天皇的权力并没受到宪法的多大制约,但却渐渐沦为军国主义势力手中的提线木偶。
明治天皇驾崩后继位的是大正天皇,本来在大正天皇在位时期日本一度出现过政党政治的高潮,但军部的狂热分子不断制造暗杀政变事件。
最后大正天皇自己也不得不选择禅位于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昭和天皇,而昭和天皇实际也处于有权和没权之间:关东军可以在不知会天皇和政府的情况下就暗杀张作霖、发动九一八事变,能说他是有权吗?
可他一宣布投降日军就集体放下武器,无人反抗,能说他没权吗?
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民主改造:虽然允许日本保留天皇制,但是通过宪法限制了天皇的权利。
从那时起到现在,天皇只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而存在,也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然而天皇还保留了一些名义上的权力,例如接受外国大使及公使、举行仪式之类的。
实际上目前日本的政治事务主要是由参众两院选举产生的责任内阁处理,而内阁首相是日本实际政治的最高管理者。

参考:
日本的天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存在,其他的国家的皇帝或者国王都经历过姓氏的更迭或者家族的转换,不可能一个姓氏或者一个家族一直处于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的,但是日本自有史以来就一直没有更换过天皇的家族,日本天皇也没有姓氏。
所以日本人一直用“万世一系”来形容日本的皇位继承。
而在漫长的幕府时代,日本天皇只是一个摆设,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面。
明治维新后,日本天皇的权力有所恢复,而且成为了整个日本的精神支柱。
二战结束后,在麦克阿瑟的主导下,日本天皇发表了“人格宣言”,宣布日本天皇是人而不是神,而且根据日本和平宪法,日本天皇也不是国家元首。
那么,二战后的日本天皇到底有没有实权呢?
依据战后制定的《和平宪法》,日本天皇曾经拥有的“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治大日本帝国万世一系”的地位被取消,而替之以“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而且对于天皇的具体职能,《和平宪法》也做出了相关规定,即日本天皇仅实行宪法所规定的关于国事的行为。
麦克阿瑟本来有意取消日本的天皇制,而且当时世界舆论也有很多人要废除日本天皇,但是在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了日本天皇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后,麦克阿瑟做出了妥协,同意有条件的保留日本天皇。
现在的日本天皇仅仅是一个政治和精神上的象征,是没有政治和军事上的实际权力的。
英国国王尚且有磋商权,警告权,鼓励权,但是日本天皇没有,不过天皇在日本一般民众的心目中仍然有很高的地位。
一些日本右翼分子仍然试

参考:
5月1号是日本新天皇德仁即位的日子,德仁天皇是日本第126代天皇,日本于今日终结了30年的平成时代,进入了令和时代日本是一个万世一系的皇朝国家,他们的天皇从来都是一脉相传,从来没有经历过改朝换代,所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皇室。
事实上,日本天皇的权力经历了三次主要变化,应该分为三个时代来看,日本天皇的存续,有着相当大的特殊性,天皇这个位置,只是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有过实权。
首先是第一阶段也就是,明治维新之前的古代日本,在古代日本,从神武天皇开始,日本的皇帝都是没有姓氏的,这是因为日本的皇室不被认为是人,而是被认为是天照大神也就是太阳神的后裔,被称为神族具有神性,所以怎么能像一般人一样有姓氏呢?
古代天皇在古代的日本历史上,皇室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家族更迭,天皇家族,自从在六世纪我国政府本周及九州大部分地区之后,作为实际统治者的时间并不长。
从公元10世纪开始,日本就经历了由多个贵族门阀执政的阶段,这个时期日本之所以没有朝代更迭,除了对天照大神的宗教信仰之外,天皇没有实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2世纪的日本国进入为期长达数个世纪的军事政权时代,政府一直被幕府将军控制,包括平氏政权镰仓幕府,室町幕府,织丰政权,江户幕府时代;
这个时代,幕府将军们作为权臣,把握着日本的大权,天皇的政治权利及存在作用被架空,长达千年,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天皇都是作为一种傀儡或者叫象征而存在。
明治以后第2个时期是在进入近代以后的明治天皇登基后,江户幕府迫于时局而将政权交还朝廷,史称大政奉还,此时的明治天皇掌握着日本国的最高权力。
日本国引进欧陆国家的二元制君立宪,天皇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政治权力,此外,日本政府,还将神道信仰发展成近乎国教地位的国家神道,天皇更是进一步被神化为现人神,也就是以人的形态存在于现世的神,此时的日本天皇,达到了上千年都未曾有过的权力巅峰。
但日本天皇掌握的实权只是昙花一现,明治天皇以后,仅仅经历2代,至20世纪的裕仁天皇,因为第2次世界大战日本的失败投降,日本天皇的权力被剥夺,允许保留天皇作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即象征天皇制,也废除了天皇的神性,日本天皇再次回归人化。
二战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来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同盟国占领日本变打算在日本军政统治下建立议会民主制,废除天皇制度;
但是在日本国内,有着极其高亢的对天皇的无比崇拜,如果武断的将天皇废除,将引起日本国民的极大愤慨,甚至有不少人会因此切腹自尽。
这并不是一个笑话或者是一个耸人听闻的言论。
曾经的明治天皇去世之后,也就是这位明治维新使日本富强起来的君主,在明治45年去世,日天皇是因病而安然离世,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不少人为明治天皇切腹殉葬,其中就有当时裕仁天皇重要的乃木希典老师,乃木希典是当时的陆军大将,明治天皇病逝后两天,就与妻子双双自裁在家中,为明治天皇殉死。
即便是裕仁天皇在1989年去世之后,当天就有数人殉死。
所以在这种对天皇绝对崇拜的国家环境中,如果一旦轻率的废除天皇制,不仅日本国内出现很多人的殉葬风潮,甚至整个日本都会行将大乱,而且会激起日本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那时候,已经结束的二战,又不知道会掀起一场怎样的风波。
二战之后,美国在日本建立了宪政民主的新日本,日本天皇,不被追究战争责任,也不被起诉和逮捕,虽失去权力,但日本天皇依旧对日本乃至日本整个政坛都有极其雄厚的影响,但是此时的日本天皇已经失去了政治实权,仅仅是作为国家象征而存在。
依照日本国的宪法,如今的天皇,天皇皇位世袭,依法履行职责,顺应体现国民之基本一致,主要是负责任命内阁总理大臣,批准法律政令及条约,召集国会,批准国务大臣的任免,出席礼仪性的外交事务活动和国家以点,在所有的人事任免权上,天皇负责签字而已,然后对外作为日本国的象征,而出席各种重要性的典礼。
事实上来说日本天皇的实权在今天已经很低了,但是依旧能够完整的保有日本皇室的最高尊严,能够保持日本皇氏家族的繁盛和特权,对日本国民和日本政坛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如今的日本国天皇为刚刚登基的德仁,德仁无子,皇太子为德仁的侄子,德仁后辈中唯一的男性直系亲属,其弟文仁亲王的儿子,悠仁亲王,年仅13岁……
参考:
明治维新以来,天皇打倒了幕府,夺回了统治权。
在1888年颁布的日本宪法当中,第四条规定天皇总揽统治权。
在那个年代,天皇的权威可谓至高无上,天皇不光是国家元首,也是神道教中的“现人神”。
二战后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国允许天皇作为象征性国家元首保留下来。
天皇发表了《人间宣言》,主动否定了其“神”的地位,承认不再具有神性。
依照战后制定的《日本宪法》,天皇如今主要职责为任命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批准法律、政令及条约,召集和解散国会,批准国务大臣的任免,出席礼仪性外交事务活动和国家仪典等。
当然,这一切都是程序性的工作,天皇没有任何实际权力,而且也不能干涉政治事务。
相比于人们熟悉的英国女王,日本天皇的实际权力可能还小一点。

参考:
身为法西斯阵营三魔头之一的日本在战争结束后并没有和希特勒的纳粹一样被完全地摧毁在历史中,当时麦克阿瑟为了减少日本国民的抵抗、更加方便地管理日本这个占领区,他放了当时日本最大的战犯裕仁天皇一马。
除了少数战犯被处决外,很多的甲级战犯们后来都陆陆续续回到了日本的政坛,开始在战后的日本叱咤风云起来。
麦克阿瑟当时帮助日本重建了他们的工业,美国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物资使日本在战后重新崛起了起来。
在经济的高速飞涨下,代表的是日本奇迹般的复生,在这个过程中,麦克阿瑟也如同日本人的救世主一样,用他的手指点开了日本人思想上的枷锁,给他们开启了民智。
日本天皇千世不变的地位以及日本民智的开启在二战结束之前,日本人几千年来一直相信着日本天皇是神的后代,因为古代日本没有人说过“帝皇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话,所以他们始终觉得天皇理应享受着他们尊崇的地位、过着神仙一样优越的生活。
而从来没有人想过要推翻天皇,即便日本历史中有不少时期天皇失去了权力、失去了军队,但是也从来没有人敢对日本天皇不敬。
对天皇的敬畏一直流传在日本人的骨血之中,就如同犬身上一直流传着对老虎的敬畏一样,虽历史变迁,都不曾改变过。
二战时期,日本天皇权力大到了极致,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以为日本裕仁天皇在当时只是一个简单的傀儡。
当时裕仁天皇手中掌握着滔天的权柄,所有日本人都狂热地信仰着他、所有军人都无条件地听从他的命令,因此他才是日本当时最大的战犯。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的需要,他才被美国人放过了一马,被美国人用东条英机来当做了他的替罪羔羊。
在日本被美国控制之后,随着日本民智的开启,日本人不再相信日本天皇是神后代的说法,他们知道了日本天皇也是简简单单的普通人,甚至是那种长相比较猥琐的普通人。
这个时候,支撑日本天皇制度千年不倒的基石彻底倒塌了,人们开始对日本天皇的地位产生了一些质疑。
日本天皇等于没有的权力虽然日本人不再神话日本天皇,但是仍有不少日本人对日本天皇保持着心里的尊敬。
虽然战后日本天皇的地位受到了宪法的保障,但是他们也自此彻底失去了他们的权力。
裕仁天皇是1989年死去的,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当时日本的皇太子明仁上位了,明仁天皇从1989年开始一直继位到现在,大概已经有了29年的时间,在这29年的时间中,他和国家权力是基本上不沾边的。
要说现在日本天皇有多大权力的话,他几乎可以说得上是没有什么权力的。
首先在国家大事方面,他没有参与的话语权,虽然他经常代表日本去拜访别的国家首脑或者接待来访日本的外国首脑,但是这方面他同样跟权力沾不上多少边。
因为他的这些外交活动都是要受到日本政府方面安排的,日本政府方面让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虽然日本政府对他恭恭敬敬,不敢有所放肆,但那只是表面文章而已,并不代表日本天皇有什么样的权力。
还有日本的首相在上位之前,需要日本天皇亲自给他授职,他才可以登上首相之位,不过日本天皇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也是没有太大自主权的。
他并不能决定由谁来当首相,日本首相都是由日本国内的两个议院决定的,在他们决定由谁来当首相后,日本天皇所能做的就是公事公办地给他们授职。
在婚姻方面,日本天皇或者皇太子也是没什么权力的,他们想要娶谁为妻,都必须得通过一个由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最高法院法官等人组成的皇室会议同意,他们才可以和自己的意中人结婚。
日本天皇身上仅有的权力如果真要说到日本天皇有什么权力的话,那应该还是有一点的,日本在战争后保留了日本天皇居住的庞大皇宫、保留了服侍日本天皇的大量人员。
在现如今日本天皇手下有着将近2000人的服侍,这些人中有保安、有清洁工、有厨师、有园丁、有医生、有司机,只要用得到的职业人员,在当时日本天皇身边都是应有尽有的。
如果说是在日本天皇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他对自己手下这2000来号的人,应该是有一些权力的,就比如一个公司的董事长对于自己手下员工的权力一样。
所以说这就是现在日本天皇的权力,现在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基本上都是虚的,都是不能由他们自己做主的,因此这些权力等于没有,要说起现在的日本天皇,最可惜的是他和自己的父亲并没有如同德国的纳粹一样被彻底地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被掩埋起来,这是最让人可惜的。

参考:
君主立宪制国家,天皇只具有象征意义,天皇的存在,只是为了让一个国家更有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实权都掌握在首相手里,国家的决策、政府事务、发展走向,都是要经过首相的,就好比英国女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个摆设,但又不能没有。

参考:
应该说,自二战以后的日本天皇的权力被极大的缩减。
就目前来看,已经是很小很小了。
和其他国家的君主立宪制定皇帝想比,日本天皇的权力无疑是最小的。
在1889年的日本宪法里明确规定,:日本万世一系由天皇统治 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依宪法而实行。
这就是说,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日本天皇民间是有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日本天皇被神格化了,是神不是人。
所以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他是日本的精神象征。
所以,在二战期间,无论哪一个派系上台都必须对天皇孝忠。
日本天皇在二战中的默许和就等于纵容。
日本天皇裕仁应该是了解日本政府的行为。
但他不加以阻止就是最大的犯罪。
所以二战的日本第一战犯就应该是天皇。
这个事毋庸置疑的,但美国出于个本国利益考虑,放过天皇的并且保留天皇制。
这也是日本为何不承认侵略的原因,而美国则开始改造日本。
日本天皇在二战后,发布第一个公告就是《凡人宣言》说自己是人不是神。
就此日本天皇丧失了国家元首的地位。
首先,在日本宪法里,日本天皇就是作为国家的象征出现,而非国家元首。
日本最高立法权归于国会,而行政权归于首相,司法权归于最高法院。
‘’军队‘’指挥权归于首相。
现在的天皇的权力主要是礼仪性质的,作为对等。
天皇负责接待来日本访问的外国元首,还具有立法的签字权利,承认法律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必须得天皇签字,但这仅仅是一个手续问题。
即便是日本国会判处天皇去上吊。
日本天皇也必须无条件签字。
这应该是一个很轻松的工作。
再就是人,国会一旦选举出新的首相,天皇便会授予他首相的职位,这需要有天皇的盖章和授予仪式。
而且日本内阁大臣,最高大法官都必须经过天皇签字任命。
但也仅是形式上的。
而作为日本首相的必须对天皇足够的尊重和‘’爱戴‘’首相出国访问回国、解散参众两院,重新开始大选,都要报备给天皇,出访回国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皇宫签字备案,是否见天皇则另说。
签字是必须做的,在日文中这件事叫做“记账”。
就实际权力而言,天皇的权力可以被认为是国家元首,但他在宪法和法统角度,他又不具备国家元首的实际权力,看似尴尬。
但实际上天皇的影响力是实际存在的。

期待你的

参考:
因为没有像中国或埃及一样的大河:黄河、长江、尼罗河,缺乏大一统的契机,日本一直没有建成像古代中国这样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日本天皇无法拥有绝对的权力,大多数时候都不能乾纲独断,二战之后日本天皇沦为宝贵花瓶。
1,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天皇从传说中的神武天皇到后醍醐天皇期间,日本天皇都只有部分的实权。
因为登上天皇宝座需要仰仗豪族和大臣支持,自然天皇的权力会部分转移到这些权臣手上。
比如说,敏达天皇到天智天皇期间的苏我氏和物部氏是最大的权臣,有废立天皇的权力。
后来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任用名臣中臣镰足消灭了苏我氏,进行了大化改新。
天智天皇的弟弟天武天皇又仿照大唐加强君权。
但仅数代之后,大权又旁落到中臣镰足的后代藤原氏手中,从此藤原氏牢牢掌握政权。
虽然历代天皇多有不甘,屡次发起讨伐藤原氏的召令,但是打倒藤原氏后,新武装集团又架空天皇,掌握政权。
打倒新武装集团后,又有更新的武装集团建立更为强大的组织攫取权力。
如:平清盛打倒藤原氏,源赖朝打倒平清盛建立镰仓幕府,后醍醐天皇又打倒镰仓幕府,可足利尊氏又建立室町幕府跟天皇对着干,天皇陷入了越斗争权力越小的怪圈中。
1339年后醍醐天皇在吉野含恨驾崩。
天皇试
到德川幕府时,天皇只相当于一个年入四万石的小诸侯(小大名),还要养活依附天皇的数百公卿。
最可气的是,德川家康还颁布了限制天皇与公卿行为与权力的《禁中并公家诸法度》,主要内容是规定天皇的活动仅限于研究传统文学及执行礼仪。
公卿的委任须有幕府大将军同意才行,而且幕府将军有权干涉皇家的婚姻以及以宗教名义强制安排皇族成员出家修道。
天皇的权力降到最低,人们只知有将军,不知有天皇。
2,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天皇1867年明治天皇即位时,萨长雄藩要利用天皇权威推翻德川幕府,倒幕的精英们要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天皇的权力就变大了起来。
1889年,明治22年,通过《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和施行,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天皇的权力,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
这部君主立宪的宪法是仿照德国俾斯麦帝国宪法制定的,赋予天皇极大的权力。
但军部和内阁是相互独立的,军部不对议会负责。
表面上天皇统领内阁和军部,但由于日本原来封建武士因素的影响,军部逐渐独大。
如东条英机以军部统领了内阁,把日本拖入罪恶战争的深渊。
3,二战之后的日本天皇美国占领日本后,麦克阿瑟为了改造日本,防止以天皇为中心的军国主义,在1946年推出了《和平宪法》。
麦克阿瑟一度想废黜日本天皇,但考虑到日本天皇在日本民众中的影响,最后还是保留了一位人畜无害的天皇。
新宪法取消了旧宪法里很多天皇的权力,这部宪法延用至今。
4,明治天皇宪法与战后和平宪法的比较下面我我们简单的来对比几条,看看现在天皇到底有多大的权力。
分为:明治旧宪法,和平新宪法。
旧: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
新:第一条 【天皇的地位·国民主权】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
评:天皇已成为日本的象征即精神领袖,且不再提万世一系,地位尊卑高下由全体日本人说了算。
旧:第三条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新:第三条 【内阁对天皇的国事行为的建议和责任】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和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评:不再提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天皇要做国事行为(共十条,后面引用),必须由内阁同意才行,且由内阁负责任。
旧:第四条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依本宪法规定实行之。
新:第四条 【天皇的权限、天皇国事行为的委任】① 天皇只能行使本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并无关于国政的权能。
② 天皇可根据法律规定,对其国事行为进行委任。
评:天皇没有统治权,只能做本宪法规定的国事行为(共十条,后面引用),对国事行为有委任权。
旧:第五条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
新:没有写天皇能行使立法权。
旧:第六条天皇批准法律,命其公布及执行。
新:第六条 【天皇的任命权】① 天皇根据国会的提名任命内阁总理大臣。
② 天皇根据内阁的提名任命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的法官。
评:取消了天皇的立法权,任命权也不过是个荣誉权,因为具体人选是由国会和内阁说了算。
新:第七条 【天皇的国事行为】天皇根据内阁的建议与承认,为国民行使下列有关国事的行为:一、公布宪法修正案、法律、政令及条约。
二、召集国会。
三、解散众议院。
四、公告举行国会议员的选举。
五、认证国务大臣和法律规定其他官吏的任免、全权证书以及大使、公使的国书。
六、认证大赦、特赦、减刑、免除执行刑罚以及恢复权利。
七、授予荣誉称号。
八、认证批准书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外交文书。
九、接受外国大使及公使。
十、举行仪式。
《和平宪法》里规定天皇的国事行为只有这十条,加上前面的国事委任权和任命权,这就是现在日本天皇的全部权力。
《和平宪法》关于天皇权限的只有这七条,而《昭和宪法》有十七条之多,诸如统率陆海军,宣战媾和及缔结各项条约,宣告戒严等权力都是《和平宪法》所没有的。
所以现在日本天皇都是执行议会和内阁的决议,自己已经没有决定权了,然后就只有礼仪性的一些事务了。
但日本神道教是以天皇为神明之子,在日本民众中还大有市场,我们要防备日本极右翼势力的复活。
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本文为沂蓝书院喵喵观世界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

参考:
日本天皇在幕府时代之前,曾经拥有国家的无上权力,然而以武家为首的幕府(镰仓、室町和江户)开创后,天皇的实权旁落,武家强势崛起,以天皇为首的皇室需要靠幕府提供补贴度日,皇室受到幕府的庇护。
特别是应仁之乱后,室町幕府的权威一落千丈,幕府本身都自顾不暇,更无法保护朝廷。
乱世过后,日本各地的大名纷纷趁机割据一方,各地的浓墨都不看压迫发动“一揆”。
在这种情况下,公家、寺院更是众矢之的,仓库被破坏,庄园被霸占,寺院、公家及皇室的收入大受打击。
原本已经需要幕府长期补贴的朝廷更是走上困境,连例行的仪式也难以进行。
当时几代天皇的大丧和即位礼都因经费的问题被推迟。
例如后土御门天皇驾崩后,因幕府经费不足,天皇的葬礼无法举行,其遗体停放在宫内43天才得以火葬。
而继位的后柏原天皇也是因为幕府没钱,无法举行继位大典,居然一拖就是21年,直到他58岁时才正式举行即位大典。
困在京都的天皇孤苦伶仃,面对如此绝境,当然不能坐以待毙。
适逢当时将军家又因继位斗争而战乱频生,将军经常不在京,已无法统治诸大名,幸运的是,借势而起的战国大名为求得合法的统治权,正苦恼着寻求权威的保证及承认。
故此,早已名存实亡的朝廷官位就成为了最合适的工具。
卖官鬻爵则成为了维持朝廷生计的一条生财之道。
日本现任天皇明仁后来,江户幕府被推翻后,天皇在强藩的推举下曾一度获得一定的国家实权,并成为整个日本国民的精神支柱。
但随着二战的战败,美国人的到来,《和平宪法》的出台,天皇被拉下神坛,仅保留“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整体的象征”,并只能够行使宪法中所规定的国事行为,也就意味着战后的日本天皇只是国家的象征,并无实际实权。
原创不易,各位看官如果觉得肥鹅回答得还不错,不妨顺手点个“赞”,肥鹅在此给各位衣食父母们致谢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