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真的杀了一半的四川人吗


即假设你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强匪,占领了一个村庄。
再假设你没有吃人的习惯,还需要到村里三天两头抢点粮食喂饱肚子。
你会在抢粮食的同时把村里的人杀个精光吗?
什么人会傻到不知道把人杀光了之后自己吃饭的本钱都没了!再说张献忠,他是个农民起义军头领。
本身就是个农民,即便有些暴戾之气。
如果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会有人跟着他起来闹革命,脑袋别到裤腰带上面对神一样的明王国,和恶鬼一样的清军吗?
相信如果不是智商掉到50
川蜀之地变成了他的家,川蜀的百姓就成了他的子民,他的养命之源,他的军事后盾。
他怎么可能自毁长城杀害自己的子民?
所以这种狗屁谣言从一开始就不容得推敲!众多的人大概又要提起江口沉银,大西政权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肯定是横征暴敛。
孰不知这些钱真正的来源正是那些对老百姓横征暴敛的贪官污吏手中抢来的。
当然,小农经济起身的张献忠也自有贪
抢来的这些钱他并没有拿来赈济百姓。
而是搁在手里供自己花天酒地。
当大西政权败亡之际,张献忠宁肯把这些金银沉到江中也不肯让它们落到清军的手里,成为戕害蜀中百姓的资本。
大西政权仅仅存在了三年,清军攻破川蜀之后长期的动乱却持续了19年。
而民丰富庶的西蜀之地就在这十数年的屠戮之下成为千里飞灰的鬼域,真正造成这一切元凶根本不可能是早已死去多年的张献忠。
而是动辄屠城,凶残暴戾成性的清军及绿营汉奸!明崇祯末年,大明子民普查约有1.37亿。
而到了顺治初年,满清治下人口仅仅只有4300万。
无数华夏子民的英魂在满清的屠刀下灰飞烟灭。
以致如此惨烈的这段历史,一直为满人所禁言。
满清的文字狱是有中国历史来最严重的是一个时代正是为此!几代的汉人都无法忘记一群野兽一样的蛮夷屠戮汉人的凶残。
而这种情绪必然会予满人的统治万分的不利。
所以他们不断的炮制谎言,把上千万汉民妄死的罪责栽赃给明朝的政治,动乱的暴民,以及农民起义军。
其中农民起义军中张献忠是被黑的最惨的!但真正的历史永远不可能被埋灭,无论多么严酷的白色恐怖也不会完全掩盖掉真相,无论多么美妙的谎言你完全改变不了血的事实!所以充斥整个满清王朝,此起彼伏的反清复明革命运动从来没有断过。
无数的文人墨客甘冒杀头的风险也要把那段充满血泪,可歌可泣的历史一辈辈的传递给后人。
比如曹雪芹先生写的红楼梦。
正是完美的影射了那段历史,揭露了众多不可思议的真相!
参考:
  张献忠:这个大锅我不背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无数人死于战乱之中。
据史料记载,四川人口在明朝后期有人口600多万,到满清彻底占领四川时,只剩下不足六十万人,十不存一,因此就有了清初的“湖广填四川”。
很多人认为是张献忠屠川的造成的,把他当做杀人魔王。
事实真是如此吗?下面我就来说下我的看法。
  史学家顾颉刚认为:“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
我们要知道,现在留下的史料大部分都是清朝时期的书籍,然而,清朝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
清朝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大兴文字狱,书中稍有对满清统治不满的文字出现,就会被处死。
从顺治到乾隆,无数文人学士因文字狱而惨遭冤杀,直到嘉庆时期才基本结束。
  清朝统治者把四川人口锐减的责任归结到张献忠一人头上,显然是不可信的。
说张献忠屠川,我更相信是清军屠川。
扬州十曰、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等等,我们不要忘了清军入关后的这些屠杀事件。
特别是扬州十日,清军攻克扬州后,十日不封刀,全程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
因为满清文字狱的盛行,导致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对此屠杀事件一无所知。
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将《扬州十日记》从海外带回中国,扬州十日才被后人知道。
  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从建立到灭亡也就三年左右时间,在这三年间大西军与南明军、清军、地主武装等战争不断,多方势力在四川反复争夺,出现老百姓大量死伤情况是肯定会有的。
还有他残杀跟他不是一条心的人,出现乱杀的事情我相信也是有的。
但是四川作为他大西政权的根据地,从主观上来说,他还不至于傻到自毁长城,把川人都给杀光了。
  还有一点,张献忠在1647年就死了,直到1665年川境战事结束,全蜀才完全归于清廷统治。
张献忠死后还进行了这么多年的战乱。
如果张献忠死前就已将四川人几乎杀光,清军还要花费十多年时间去平定吗,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造成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的天灾外,还有就是人祸了,比如张献忠、明军、清军、地方土豪、吴三桂等战乱共同肆虐之结果。
所以说,这个大锅,张献忠一

参考:
张献忠在四川后期肯定是大肆屠杀了老百姓,至于说张献忠杀了一半四川人就是夸张了。
康熙初年的户部尚书张烺,是四川人,张献忠入蜀时他已经十七八岁了,所以他可以说是张献忠屠戮四川的亲历者,他给康熙的报告是说有三分之一四川人是死于张献忠的屠戮:今统十分而计之:其死于献贼之屠戮者三;
死于姚黄之掳掠者二;
因乱而自相残杀者又二;
饥而死者又二;
其一则死于病也。
张献忠在四川大肆屠杀最明显的证据就是2016年国家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了挖掘工作,从遗址里不仅挖掘出了大量的银锭、黄金与金印,还有大量民间样式的银耳环、银戒指以及小孩的银质长命锁。
所谓“江口沉银”指的是1646年张献忠放弃成都顺府河南下,在彭州遭遇依然忠于明朝的杨展军队攻击,结果张献忠大败。
换言之,张献忠军队肯定是在放弃成都时在成都进行了大屠杀,不然的话不可能有那么多源自民间样式的银耳环、银戒指以及长命锁,这些银制品其实在当时并不特别值钱。
当然,把明末四川人口大规模减少全部推到张献忠头上也是不对的,张献忠主要屠杀的是他能控制的成都平原一带,而当时彭州等地还在明军手里,张献忠就算想杀,也杀不了。

参考:
张献忠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沉银江中,这对于多数人来说的第一印象,但是历史上的张献忠是什么样的人,他到底做过什么样的惊天大事,据一些古史记载,张献忠屠杀了很多四川人,事情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这个需要来了解一下张献忠的历史。
张献忠是明朝末期的人,在明朝崇祯年间组织了农民起义,崇祯16年也就是1644年,张献忠起义军在四川成都建大西年号大顺,在这之后1646年清军南下,在跟清军作战当中中箭不治身亡,在这之前张献忠的军队两度进出四川,进攻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同时跟李自成的军队相遇,由于实力不如李自成,所以张献忠的部队退出湖北回到湖南。
最终重新打回四川,在四川里面跟明朝残余势力进行战争,以及还要跟四川地方的一些武装势力进行战斗,最终艰难取胜,当然在定都成都后大兴土木和进行各种制度改革,而当时并没有获得四川地方的认可,同样还存在大小不一的冲突不断,对于反抗者最终全部屠杀干净,很多反抗者的家属还有农民担心祸及自身,最终选择躲到山里面。
在张献忠死亡后,1647年开始到1665年这18年当中,清军在四川还跟四川地方势力不断的战争,打了18年才基本平定四川,这也是张献忠死后的事情,在清军平定四川后不久,就有了张献忠杀人魔王的各种文献出来,这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清朝胜利后专门编撰《明史》,里面把张献忠写得杀人如麻的魔鬼,有些罪名需要人去背,美化的只有自己。
如果说张献忠杀了四川一半的人,那张献忠死后清军打了18年,清军在跟谁打呢,难道是张献忠的阴兵在跟清军打18年吗,众所周知每一次长时间的战乱其实都会生灵涂炭死伤无数,每一次动乱的年代都是人口锐减的阶段,战争就是意味着死亡和流血,以及满目疮痍的大地。
说张献忠没有杀人那是不可能的,两次进出四川,每一次都是打进去的,跟自己的对手打仗,肯定会有巨大的死伤,同时也会波及到无辜的贫民百姓,毕竟战争需要兵源还需要钱财粮食的保障,所以这些只能从当时的贫民百姓身上获取,这也是张献忠肯定做的事情,所以也肯定会招到反抗和愤恨。
清军进入四川,打了近二十年,造成的伤害远不是张献忠能比的,当然每一个胜利者都会把自己美化一下,然后把对手装扮成危害世间的恶魔,这样自己可以有理由和说服力,也可以把自己放在正义的位置顺理成章的成为统治者,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失败者,让失败者背锅,这样就能俘获民心,巩固自己的统治。
张献忠死后背锅是事实,但是杀人也是事实,只是杀的人其实就是正常战争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上其实都是一样,只是历史是胜利者写,当然不会写对自己不利的历史,那个时期四川战乱数十年,死伤无数其实正常,加上百姓流离失所,当然会显露出来一片破败,这个可不是张献忠一

参考:
网上流传张献忠杀人的段子,主要依据就是《明史》,说张献忠嗜杀成性,把四川人杀了大半, 导致后来有“湖广填四川”之说,此说不大可信,理由如下:首先,《明史》是清朝人编写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农民起义军诬称为贼,基本上没有什么好话,泼点脏水纯属正常。
最要紧的是,满清统治者才是嗜杀成性的另类,从清朝立国开始直到国灭,残酷杀戮异己者的政策贯穿始终,出名的例子可以信手拈来,比如杀气腾腾的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
”再比如“嘉定三屠” ,“扬州十日” ,直到太平天国时期,绝大多数被俘的太平军首领都是被残酷的凌迟处死,普通起义军战士基本都是就地正法,所以曾国藩也就有了个“曾剃头”的恶名。
统治者想洗白自己太容易了,找个背黑锅的不就成了吗?
张献忠就成为合适人选。
因为,张献忠确实有许多缺点。
再说张献忠作为一个农民起义军首领,没有什么文化,一些粗野的习气肯定有,而且他也确实嗜杀,但要是说半个四川的人都是他杀的,有点不合常理。
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就是以四川为中心,他就是四川的土皇帝,他能够成就这份基业,光靠杀人恐怕不好弄吧,有坐轿的,就得有抬轿子的,这点俗理他还是明白的。
据说,他起义时,为了名正言顺,和历史上的一些姓张的名人还攀上了亲戚,说明他还是懂得宣传的。
张献忠的恶名,和他曾写过的一首“七杀诗”有关,“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他也确实在行动上落实了,杀过不少人,比如一些贪官污吏,地方豪绅。
所以,这样身上有毛病的人就是最佳的替罪羊人选。
反正后来张献忠被平定以后,死无对证,赖在他头上合情合理,不赖他才是傻子哩!一点浅见,不喜勿喷!
参考:
这话你信你就啥傻子,真是的情况是四川人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抗击清军很彻底打了十几二十年一城一寨的争夺,清军杀人无算,张献忠死后,大西军又投永历皇帝继续抗击清军,直到退入缅甸,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死,至此四川人抗清结束,四川十室九空,于是汉奸走狗串改历史,说是张献忠屠四川,其实就是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参考:
有清一代,是对历史篡改比较严重的。
关于张献忠屠杀的历史的记载,最有名的当属《明史》:“(张献忠)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
这当然是扯淡,直到清朝末年,中国的人口也就三、四亿的样子,明末哪来的六万万?
不过四川在战乱之前估计四百万人还是有的。
那么,张献忠到底杀了多少人?
其实已经没法考证了,毕竟清廷对于那时的历史记载还是很夸张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张献忠肯定是杀了不少,这从前年我国打捞“江口沉银”中就可以窥知一二,那么多财产,搜刮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我们先说张献忠为何屠杀。
崇祯十六年(1643年)底,本来已在湖南和江西取得重大进展的张献忠,忽然弃两省之地,大举入川。
主要原因就是要避李自成的锋芒,川蜀地区历来易守难攻,当个土皇帝也不错。
很快,大西军就占领的蜀地。
但几十万大军的到来,必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必然造成当地地主官僚顽强抵抗大西政权,面对内外的压力,张献忠选择了最粗暴的方式——屠杀,这才有了“除城尽剿”的命令。
此时,大明已经灭亡,清军顺势南下,兵锋直逼四川。
面对强大的清军,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张献忠下令焚烧成都城,准备出逃四川,结果最后死于乱军之中。
历史上,尤其是笔记小说中,对于张献忠怎样虐杀四川百姓的记载很多。
张献忠杀人时肯定的了,但更多是针对地主阶级,因为他们有粮有钱,而这些人又是拥有话语权的人。
其后代必然会添油加醋的批评张献忠,加上清廷为了美化自己,让张献忠背锅的可能性很大。
但另一方面,在清初时,四川的人口也确实所剩无几。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四川巡抚张德地来到四川之后上表说:“四川有土无民”。
而据《四川通志》记载:“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
直到康熙中期,四川的人口才逐渐开始增多。
张献忠占领四川不到三年,如果真是大肆屠杀,四川剩余的军民在其死后是怎样抵挡清军十多年的?
清人刘景伯《蜀龟鉴》做了个粗略的总结:痛乎,明季屠川之惨也。
四川南部死于张献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于瘟疫、虎灾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遗之民百不存一矣;
川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
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万不遗一矣;
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除了张献忠的屠杀以外,还有几个原因造成了四川人口的锐减。
一是饥荒。
长期的战争破坏了蜀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在那个靠天吃饭的时代,必然会造成减产,饥荒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摇黄。
“摇黄十三家”原是四川本地的十数股农民起义军,他们是介于土匪和官兵之间的一股势力。
明末文人欧阳直《蜀警录》载:   摇黄贼攻破长寿、邻水、大竹、广安、岳池、西充、营山、定远各州县,城野俱焚掠,炮烙吊拷后,尽杀绅士及军民老弱男妇,掳其少妇幼子女人入营,所获壮丁用生湿牛皮条捆之,交其面背粮,无人得脱,积尸遍地,臭闻千里。
尤其在张献忠死后,他们更是贻害一方。
三是官军。
这里包括了明军和清军。
在乱世,官军和土匪无异!明末军队军纪之差可谓是史不绝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清军也好不哪去!清初八旗军队的残酷也是有目共睹的,屠城更是家常便饭。
四是瘟疫。
死亡笼罩的地区,必然造成瘟疫横行。
五是虎患。
是的,就是大猫增多。
因为尸横遍野,直接造成了野生动物的大量繁殖,而老虎成了主力军,这更加剧了四川人口的减少。
现在评价张献忠,对于其在四川的杀戮是不能无视的,但将所有的罪责都归于他一身也是不客观的。
张献忠确实杀过人,但不可能杀掉那么多,因为军队的供给还得依靠普通民众。
我认为,四川人口的大幅度降低,更多是来源于战争以及战争引发的其他原因。

参考:
他是亡灵法师,在杀那么多人后召唤亡灵,所以顶很长时间,最后法力耗尽一时没恢复失败了。
如果不是亡灵法师,杀那么多人自废武功和战争潜力顶满人八旗那么长时间,这就体现了满人的无能,没有清粉吹嘘的战斗力那么高。

参考:
张献忠在四川不敌川将杨展,怎么可能是他杀的?
他杀支持明朝的官员权贵肯定是有,多数人是满清干的,这不需要解释。
在当时看来满清就是侵略者,和日军一样,川东十三家也存在了很久。
满蒙人以及追随他们的汉奸,还有朝鲜人,抵抗力越大他们屠得越厉害。
正常人是不会相信全是张献忠干的,所以四川保路运动敲响清朝的丧钟是因果报应!
参考:
主要是打败仗撤退的时候杀的,自己得不到,其他人也休想得到
参考:
张献忠对屠蜀是有争议的四川盛传张献忠屠城无数,尤其屠蜀,立下七杀碑,两侧碑文分别为:“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中间有七字“杀杀杀杀杀杀杀”,不分男女老幼,逢人便是带到此碑之下斩杀。
目前发现的张献忠屠蜀史料有:《张献忠陷庐州纪》、《流贼张献忠祸蜀记》、《孤儿吁天录》、《大西通纪》、《破山集》、《蜀难叙略》、《欧阳氏遗书》、《张献忠屠蜀记》、《客滇述》、《雅州受难记》、《汉嘉受害记》、《蜀记》、《纪事略》、《五马先生纪年》、《蜀破镜》、《荒书》、《圣教入川记》、《山城纪事》、《流离传》、《劫后录》、《绥寇纪略》、《续绥寇纪略》、《滇蜀纪闻》、《滟滪囊》、《老神仙传》、《广阳杂记》、《明季南略》、《井蛙杂记》、《罪惟录》、《蜀龟鉴》、《蜀碧》、各地方志、四川民间家谱等450余种。
鲁迅在《晨凉漫记》中说:“他(张献忠)开初并不很杀人,他何尝不想做皇帝,后来知道李自成进了北京,接着是清兵入关,自己只剩没落这一条路,于是就开手杀,杀......他分明感到天下已没有自己的东西,现在是在毁坏别人的东西了,这和有些末代的风雅皇帝,在死前烧掉了祖宗或自己所搜集的书籍古董宝贝之类的心情,完全一样。
他还有兵,而没有古董之类,所以就杀,杀,杀人,杀......李自成已经入北京做皇帝了,做皇帝是要有百姓的,他要杀之他的百姓,使他无皇帝可做。
”南明和清朝人记载张献忠战死时川人已几乎被其屠尽,但此后清军仍然在四川和南明军队作战多年,张献忠于盐亭县凤凰山被流矢射杀身亡。
张献忠死后,余部继续转战四川各地。
直到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攻陷南明渝城(重庆)后,才算占领四川。
胡昭曦认为这些自相矛盾的记载证明屠蜀的真正主谋是南明地主阶级武装对四川劳动人民的反攻倒算,而非在公元1647年已死的农民革命领袖张献忠。
明史专家陈学霖教授批评相关学者基于政治需要及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美化张献忠等人“农民起义”,但亦肯定相关史学家对纠正旧史记载的一些重叠错误,如厘清张献忠杀人的数字,及四川多少人及哪一类人如何被杀等争议性问题的贡献。
相关文献如《明季南略》和《客滇述》、明朝遗民顾山贞以及西方传教士等人的记述皆指出张献忠是屠川元凶:计六奇《明季南略》记载:“献忠遂屠重庆,砍手三十余万人,流血有声。
”《客滇述》:“献忠既陷成都,尽伐梨树,做宫室驰道,练兵于此。
贼兵之樵采者,尽入城中,拆毁房屋以为薪。
又发兵四出,搜各州县山野,不论男女老幼,逢人便杀;
如是半载。
八月,献忠毁成都城,焚蜀王宫殿,并焚未尽之民房。
凡石柱亭栏,皆毁之;
大不能毁者,更聚薪烧裂之。
成都有大城小城,本张仪所筑,汉昭烈帝修之。
甃()以大石,贯以铁絙,壮丽甲天下。
宫殿之盛,亦不减京师。
至是,尽为瓦砾矣。
献忠又令其大家遍收川兵杀之,及其妻子男异性,惟十时
”西方传教士利类思和安文思被张献忠封为“天学国师”,目击张献忠屠杀,1918年古洛东根据他们的原始记录写成的《圣教入川记》说:“残杀之后,成都为之一空。
除少数官员外,别无居民。
荒凉惨象,不忍瞩目。
献忠剿灭成都后,命令各乡镇村民移居成都。
”在张献忠死后出现了清军跟南明军对峙的局面,清军的势力于川北保宁一带,而南明军队占据着四川境内大部分州县[15]。
根据《蜀龟鉴》的记载,经过张献忠军队的屠杀,川南的人口损失约50%,而川北的人口几乎损失殆尽。
尽管川南和川北都遭到了张献忠的军队的屠杀,可是到了张献忠死后,南明与清朝对峙的时期,南明控制的川南,人口明显多于清朝控制的川北。
川北遭受的破坏,比川南严重得多,由于各军事力量基本上都要经过川北入川,可见川北为主战场。
因此,综上所述,清朝军队以十三年的时间才平定四川,并不是表示清军一直在屠杀四川人。
此外,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的锐减,是多股势力混战的最终恶果,张献忠虽然不是主凶,但仍然是屠川元凶其中一原因至于“不得已而动大兵剿之,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全城俱歼,或杀男留妇”,这份奏章的出处是顺治六年刑科给事中陈调元揭,是某个官员给清廷的奏章,汇报说一些入川的清军将领乱杀无辜的情况,而不是任何一种形式上的政府命令。
网上流传的内容被人篡改为清朝屠四川的政府公告“民贼相混、玉石难分。
大兵所到之处,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