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后凭一己之力斩杀魏延的马岱最终结局如何

正史上马岱并没有列传,他的记载全部来源于马超等人的传记中。
马岱是马超从弟,他一直是跟随马超的,是马超铁杆迷弟。
马超打曹操,他跟着打曹操。
马超降张鲁,他跟着降张鲁。
之后马超投刘,他也就到刘备帐下了。
早期的马岱并不出众,毕竟蜀汉前期大将还是相当多的,马岱能够崭露头角,很大原因是蜀汉后期无将,又或许是来源于马超死前的一句话。
马超病死前曾对刘备说: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
刘备为了完成马超夙愿,将马岱升到了平北将军,马岱此时才开始发光发热。
刘备死后,诸葛亮也开始重用马岱,他在平定南蛮、北伐中都立了不少功劳。
而在北伐中诸葛亮病死,文臣杨仪与魏延交恶,众人担保杨仪,魏延则被认定是谋反,魏延欲哭无泪,逃往汉中,在路上被杨仪派去的马岱斩杀。
之后杨仪被排挤出朝堂后,同年马岱独自领兵进行过一次北伐,但被魏将牛金击败,此后再无马岱记载。
不过大概能推断出来,或许当时由于马岱听杨仪命令杀了魏延,被蒋琬等人认定马岱是站队杨仪这边的,杨仪后来被打压,马岱自然不好过,于是马岱请兵北伐,望立功来折罪。
但不幸的是,马岱战败了,他唯一救赎机会都没了,于是他在此后很有可能是被雪藏了,远离了蜀汉核心,最终病死。
马岱应该不存在离开蜀汉,又或者是隐姓埋名之内的可能。
因为其死后,被葬于四川省新都县军屯镇与弥牟镇交合处,也就是离成都不远处,证明他可能还留在蜀汉,只不过可能被边缘化了。
如今马岱墓依然还在那里,上面还有“汉平北将军马公讳岱之墓”的碑文。

参考:
马岱是马超的从弟,也就是同一个家族平辈的弟弟,东晋史学家孙盛在《蜀世谱》中说马岱的父亲叫马翼,说马翼是马超父亲马腾的兄长,如果马翼与马腾是亲兄弟的话,那马岱就是马超的堂弟,《蜀世谱》中说马岱还有一个弟弟叫马抗,马翼在东汉朝廷担任过北军中侯,后来带着儿子马抗一起从凉州向西一直到达今天中亚的里海。
马腾家族是东汉伏汉将军马援的后裔,马岱自然也是,世代居住在西凉一带,但是到了马腾这一代时,其家族就没落了,马腾因为凉州动乱参了军,后来因功被封官,之后马腾居然以东汉官员身份加入了凉州叛军,成为一方军阀。
马岱马超的父亲马腾自从被曹操骗到朝廷担任卫尉之后,马岱就一直跟着马超,曹操借攻打张鲁之际进入关中,马超联合韩遂及关中十部军阀一起反曹操,马岱也跟随马超一起作战,但是被曹操用贾诩的离间计打败了,一年之后,马超、马岱卷土重来,再次攻打曹军占据的城池,曹操大怒,杀了马超的父亲马腾以及整个家族二百口人,只有马超和马岱因为在外而幸免于难。
马超、马岱再次被曹军击败,于是逃到汉中,投靠了张鲁,马超还向张鲁借兵反攻关中,但是仍然不成功,后来马超、马岱被张鲁的手下所陷害,再加上张鲁确实胸无大志,而刘备则极力
马超之后,马超、马岱就成为刘备的部将,随刘备参与了汉中之战,公元222年,47岁的马超重病,临死前给刘备上书,主要内容就是托刘备照顾他活在这世上唯一的从弟马岱,马超这样一个连自己父母宗族死活都不顾的人,临死前能托刘备照顾马岱,可见马超对马岱感情还是很深的。
马超去世后,马岱继续为蜀汉效力,跟随诸葛亮多次北伐,在诸葛亮去世之后,马岱还杀了在蜀军担任最高军职的魏延,马超为什么要杀魏延呢?
他是如何杀死魏延的?
诸葛亮去世后,遗命让杨仪率领大军班师回成都,姜维、费祎、王平、魏延等将领都要听从杨仪的命令,并且让魏延断后,但是魏延不愿意服从诸葛亮的命令,而且他也不想撤军,于是魏延就提前率领自己手下的军队赶到回撤,并且烧毁了栈道,让杨仪大军无法从栈道撤退,杨仪率领大军不得不走其他的道路撤退。
魏延而魏延提前走出秦岭,并且在路口设伏,等到杨仪大军到来时,魏延率军攻打杨仪,杨仪派出王平迎战,王平不忍心对魏延下手,因为都是自己人,王平就劝退了魏延的士兵,那些士兵都明白魏延的做法是不对的,于是一哄而散,就这样,魏延手下只有亲属和少数亲信跟随,无力对抗杨仪,于是魏延就逃走了。
杨仪又派出马岱追杀魏延,马岱率军追上了魏延,直接斩杀了魏延,并把魏延的首级献给了杨仪,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就安排了锦囊妙计,这些都是虚构的,真实的情况是魏延主动作死攻击杨仪,杨仪再公报私仇,派出马岱杀了魏延,一代猛将魏延就这样被杀。
马岱是奉命行事,并不是他真的想杀魏延,而是杨仪与魏延有仇,在魏延兵败的情况下,杨仪自作主张杀了魏延,并且诛灭了魏延的三族,杨仪这么做有点过份了,魏延并无谋反之实,只不过没有听从诸葛亮遗命,属于公然抗命,而马岱则属于听从杨仪的命令行事,所以马岱没有错。
马岱这事结束后,杨仪因为自身原因没有得到朝廷重用,刘禅重用了诸葛亮推荐的蒋琬和费祎两人,而马岱也因功被封平北将军,陈仓侯,后诸葛亮时代,蜀汉的人才并不多,当时王平提供安汉将军兼汉中太守,镇守汉中,而马岱的平北将军多半是用来北伐的名号。
诸葛亮去世后,马岱在史书只有一次记载,就是在第二年(公元235年),马岱率军北伐,被魏将牛金击退,这应该是一次规模很小的战役,因为当时的主要将领,比如王平、姜维都没有参与,平北将军马岱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一军之主将,可以独自北伐了,从此之后,就没有马岱山的记载了。
史书并没有记载马岱最终的结局,不过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在诸葛亮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蜀汉并没有大规模北伐的战争,蒋琬当政期间,意
马超、马岱家族所以,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既然没有大规模战争,所以马岱也不太可能战死沙场,一般情况下就是善终,要么病死,要么正常去世,马岱之后也没有什么事迹。
从年龄上看,马超去世的时候是公元222年,47岁,马岱是马超的从弟,那么年龄比马超小,但也不会小太多,也就是说,公元222年时马岱也差不多40多岁吧,到诸葛亮去世的234年时,马岱有50多岁了,就算马岱活到60多岁的话,他也会在公元244年左右去世。
前面说过马岱的父亲带着弟弟以及宗族一路向西到达了里海附近,马岱肯定是没有跟随一起的,因为马岱的父亲马翼在朝中担任过北军中侯,这个官职应该是在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前后,因为这个时候,东汉朝廷还在,而在189年之后,东汉朝廷相继被董卓、王允、李傕、郭汜、曹操等人控制,也就是说马翼离开凉州到里海的时间大概是在190年之后,196年曹操控制天子之前,这个时候正是凉州及长安、洛阳一带大乱的时候。
马岱而马岱在公元211年~235年的时间段都记载了他在凉州或者益州的事迹,所以马岱不可能和他的父亲及弟弟一起到里海,而亚美尼亚人在公元四世纪写的一本叫《亚美尼亚人史》的史记中,记载了亚美尼亚的马米科尼扬家族祖先来自中国,有人就推测马岱的家族就是马米科尼扬家族的祖先。
因为马岱的家族,他的父亲马翼和弟弟马抗来到了里海附近,亚美尼亚离里海非常近,虽然高度重合,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推测,并没有准确的历史依据。

参考:
正史中马岱杀死魏延完全属于政治斗争,他企
一直以来魏延都是热门的三国人物,只不过人们记住他的原因并非其做出多么大的贡献,而是他胆大包天的“子午谷奇谋”以及憋屈至极的死法。
可惜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太低,被诸葛亮断然拒绝,后来诸葛亮死去,军中大权落到杨仪手中,他颠倒黑白诬陷魏延造反,最终使其死不瞑目,而马岱正是杨仪手中的黑刀。
马岱的早年经历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发动赤壁之战却以惨败告终,元气大伤,为了防止西凉的势力作乱,他以汉献帝的名义让马腾进京当了卫尉,又将其长子马超任命为偏将军,继续留在关中带领马腾的旧部。
到了公元211年,曹操恢复元气,便派遣锺繇讨伐汉中的张鲁,可想要攻打汉中就必须经过关中,曹操不可能不知晓,所以他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引诱关中诸侯反叛。
果不其然,当曹操军队浩浩荡荡地向汉中进发时,马超、韩遂等人便联合起来对抗他,于是曹操心安理得地将矛头转向西凉诸侯,而这场战役中马岱曾追随兄长马超在潼关与曹操交手。
后来马超兵败,他便带着马岱投靠汉中的张鲁,可张鲁因害怕马超的才能不但不重用他,反而想要将他杀死。
刘备听闻这件事情,便派人去收服马超,随后又派兵围困成都,在马超的威慑下,刘璋没过多久便投降了就这样,马岱追随兄长辗转多年,最终还是投入刘皇叔的怀抱。
不被重用的马岱投靠刘备以后,马超很快就得到了重用,但是马岱就有所不同,无论是武力值还是统帅能力,亦或者对于蜀汉的贡献,他都不如兄长马超,所以人们提到马岱第一反应就是他有个优秀的兄长,在蜀汉文武百官中他也没有什么存在感。
公元222年,马超深患重病岌岌可危,临死前他告诉刘备,自己一家老小都死于曹操的屠刀之下,如今只剩下堂弟马岱这么一个亲人,希望他能对马岱多多照顾。
而刘备也没有违背马超的遗愿,在他死后马岱便得到了诸葛亮的重用,并且跟随其逐鹿中原征战沙场,虽然没有做出突出的贡献,但也有不小的苦劳。
(马岱)抱杨仪大腿的马岱公元234年,诸葛亮在北伐途中突然病重,情况岌岌可危,临终前他招来杨仪、姜维、费祎等人安排后事。
他表示,等他死后,杨仪与姜维两人即刻退兵,而魏延负责断后,如果对方不服从命令就任由他去吧。
可见,诸葛亮明白魏延心情孤傲难以控制,自己死后恐怕没有人压住他,所以才让姜维等人做好自己的事情。
然而素来与魏延有矛盾的杨仪却故意曲解诸葛亮的遗嘱,他滥用诸葛亮给予的权力,命令马岱将魏延杀死,对此《三国志•魏延传》如是记载: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
马岱为什么要心甘情愿做杨仪手中的黑刀呢?
答案很简单:他想要报杨仪的大腿。
前面我们说过,马岱属于外来势力,能在蜀汉立足全靠兄长马超,马超死后,他又成功抱上诸葛亮的大腿,而此时诸葛亮病逝,他再次变成无依无靠的状态,凭借他那有限的才能,恐怕一辈子都无法出人头地。
于是他选择站队杨仪,帮他杀死魏延从而获得他的信任,并且想要借助杨仪的权力地位获得更好的发展。
(马岱)马岱的结局马岱抱大腿的想法是好的,可惜他选错了对象,杨仪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靠谱。
北伐大军班师回朝后,杨仪将自己铲除“逆贼”魏延的功绩吹得天花乱坠,由于死无对证,后主刘禅只能褒奖了他,并将他封为中军师。
然而这并没有达到杨仪的心理预期,事实上他一直垂涎丞相的职位,只不过诸葛亮在临死前早就将选好蒋琬当自己的继承人,杨仪彻底失去竞争的资格。
此后杨仪天天抱怨这件事情,甚至还有一次发牢骚说:“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没想到这句话传到刘禅的耳朵里,后者一怒之下直接将杨仪贬为庶民,就这样他彻底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魏延死后第二年,马岱被封为平北将军,并且奉命再度北伐,只是可惜他才能有限,最终被魏将牛金打得大败而逃,损失惨重,对此《晋书》有这样的记载: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从那以后,马岱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彻底消失在史料当中,不过我们不难猜测他大概率是因为不受重用,捡个芝麻小官浑浑噩噩度过自己的后半生,没办法他的靠山杨仪倒了,自己能力又不够,那一次北伐应该是他最后的机会。
(马岱)执笔君言总而言之,马岱从始至终都没能向世人展现自己的价值,兄长马超在世的时候他一直生活在对方的光芒下,诸葛亮死后他又不得不抱住杨仪的大腿,只是可惜杨仪不靠谱,无法给他带来实质性的晋升,或许马岱命该如此吧!诸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参考:
马岱算是三国时期“蹭流量”最成功的一员将领。
小说中,马岱的故事非常精彩。
不过,在正史上,马岱的表现非常一般。
相比于马岱本人的表现,反倒是他的后人,在正史上的表演更为精彩。
小说中拥有精彩人生的马岱《三国演义》中,马岱的戏份很足,故事也足够精彩。
在马腾应曹操之招前往许昌前,马岱指出曹操的阴谋,反对马腾前往。
马腾不听,马岱遂随马腾、马休、马铁等人前往许昌。
结果,马腾等人一到许昌就被除掉了。
只有马岱打扮成客商,连夜逃走,赶回西凉给马超报信。
其后,马超起兵反曹。
马超军中,上首庞德,下首马岱。
马岱是与庞德并列的主要将领,他们一起,一度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
马超西凉战败后,马岱、庞德又追随马超投了张鲁。
随后,在马超救援刘璋的作战中,马岱与魏延交手。
战不十合,马岱败走,但反手射伤魏延,又来追魏延,幸有张飞前来,才救得魏延。
看来,马岱“打不过魏延,却能奈何得了魏延”,是演义中给马岱实力的定位。
归刘后,马岱首次出战是追随诸葛亮参加七擒孟获之战。
七擒孟获中,有两次是马岱亲手擒拿孟获的,戏份非常足。
其中,他一刀斩杀南蛮猛将忙牙长,数合生擒孟获,将其勇武展现无遗。
在诸葛亮北伐中,马岱也往往是诸葛亮安排的一路人马,其戏份仅次于姜维、魏延,略多于王平。
而在诸葛亮去世后,马岱受密计,伪从魏延,等到魏延喊“谁敢杀我”时一刀砍了魏延。
演义给马岱的戏份,也就只到斩魏延,其后马岱就消失了。
不过,马岱仍然是戏份较多的一个武将。
正史中不多的亮相相比之下,马岱在正史中的表现就不多了。
在早期马腾、马超在西凉征战时候,马岱连提都没有被提过,完全没有亮相。
反倒是庞德,以先锋的身份,亲手斩杀袁尚派去攻略河东的郭援,出了一把风头。
也就是说,在原马家军体系中,马岱和庞德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马岱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正史,是马超去世的时候。
马超去世前,表示:我全家都为曹操所屠,只剩下从弟马岱。
“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
其后,刘备、诸葛亮多番征战,姜维、魏延、吴懿、陈式、吴班、王平、张翼、廖化、张翼等一众将领多有亮相,唯马岱不见相关记载。
直到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与杨仪相争时,马岱才亮相。
而且,马岱斩魏延的情节,远非演义一般精彩。
杨仪让何(王)平在阵前大骂,魏延部下知魏延理亏,散去。
魏延见大势已去,只带儿子往汉中逃跑,马岱奉杨仪之令追斩魏延。
次年,马岱率军攻魏,司马懿派牛金击败之,马岱军被斩杀千余级。
(这也是正史中马岱唯一一次独当一面,却不见于《三国志》,只见于《晋书》)此后,马岱本人消失于正史中。
马岱后世的事迹直到近1300多年后,史书又有了对马岱后人的记载。
马岱的后人后来在黎州(今四川汉源一带)成了地方领袖。
朱元璋时期,封其后人马芍德为世袭安抚司,万历年间,因为家族内部问题,被降为千户。
张献忠入川后,以金印招抚该部。
马金将金印扔在地上,率众坚决抗拒张献忠。
清军入四川后,马高归附满清,仍守原职。
乾隆十七年,又降为百户。
另外,根据《哈珀科林斯全球通史》等国外史书记载,马家有后人马抗,后来在亚美尼亚成为亚美尼亚的民族英雄。
不过,亚美尼亚、马抗与马超、马岱究竟是什么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尚无定论。
(网上流传的《蜀世谱》中相关记载为后人杜撰)总之,无论是远处成为亚美尼亚民族英雄的传言,还是留下来成为黎州土司的经历,马岱后人的故事,都比正史上马岱本人的经历更为丰富。
总的来说,马岱的表现只能用平平来形容。
他唯一一次有记载的带兵出战,还是为牛金所破。
因此,《三国志》不但没有再单独列传,甚至只是在《马超传》中以一句话一笔带过,未费笔墨。
即使在蜀汉中后期将才凋零的情况下,马岱仍然不算出彩的一个。
他成为平北将军、陈仓侯,似乎更多是马超的关系。
不过,马岱的知名度足够大。
除了马超从弟的身份外,最主要的,是他在斩杀魏延这一为后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中,马岱是最后的斩杀实施者,站在了聚光灯下。
可以说,马岱的知名度,主要是“蹭”了马超、魏延的流量。

参考:
在三国的历史上,英雄辈出,大将不胜数。
说起马岱,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他是马超的弟弟,也是蜀汉后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大将。
:有很多人对马岱的生平并不是很熟悉。
他在史书上留下最浓厚的一笔便是斩杀魏延,那斩杀魏延之后,马岱去哪了呢?
在那时,马岱已经人生暮年,很有可能归隐了,也有可能病死,具体情况史料也未详细记载,所以只能推测。
01马岱随兄长马超投奔刘备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挟持的汉献帝发表诏书,令马岱的父亲马腾前往许昌。
马岱在史书上的第一次记载,便是跟随父亲一起前往许昌。
但很明显是曹操用计谋欺骗了马腾和马岱,在他们前往许昌之后,命令部下将马腾一家数百人全部杀害。
马腾也因此而死亡,一行人只有马岱在伪装之后偷偷溜出了许昌城,侥幸存活。
在逃出许昌之后,马岱立即去寻找自己的兄长马超。
他把一家人被遇害的情况,详细的向哥哥说明,马超听闻之后愤怒不已,立即率兵攻打曹操。
但显然马超和马岱兄弟两人不是曹操的对手,双方人马激战五个月,最终马超部战败,马超率领残军逃亡,辗转多个地点,最终投奔了刘备。
02南征北战马超与兄弟马岱投奔刘备之后,两人在攻打成都之时立下了汗马功劳,两人也都在军中担任将领。
但很明显,马岱的军事才能略逊于他的兄长马超,在马超生前马岱的军事才能根本无法得到展露的机会。
尽管马岱也打过数次战役,战功较多,但和他的兄长马超比起来,仍然落入下风,在蜀汉阵中,一旦提起马岱,必然会想到他的兄长马超。
直到马超去世后,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马超临去世前,特地请求刘备能够照顾好马家的最后一根火种——马岱。
由此,马岱在诸葛亮麾下,一直南征北战,战功颇多,许多战役都有马岱的身影。
马岱也在飞速的成长,一直跟随诸葛亮,对外北伐曹操,对内平定叛乱。
马岱深得诸葛亮的赏识,是他最信任的一员大将。
在又一次的北伐曹操之时,诸葛亮病情加重,即将离开人世,临死前特地叮嘱马岱,要注意魏延的动作,因为他认为魏延是有反骨的,希望马岱能铲除他,不留后患。
03斩杀魏延在得到诸葛亮临终前的指令后,马岱一直在寻找除掉魏延的机会。
诸葛亮逝世之后,军中的大权落在了杨仪的手中。
对此魏延十分不满,诸葛亮所预言的反骨已渐渐露出。
因为魏延与杨仪的关系势如水火,而在军权落入杨仪的手中之后,魏延十分恼火,心有不甘,于是率领自己的部队,将连接汉中的要道桥梁给烧毁,并脱离大军扬长而去。
按照魏延的计划,在火烧栈道之后,杨仪所率领的大军必然会受到司马懿的攻击,而又没有道路能够撤退,必然要全军覆没。
但谁能想到蜀军竟然又找到了一条小路,因而化险为夷。
最终杨仪率领大军追上了魏延的队伍,双方人马展开交战,但毕竟杨仪才是实际上蜀汉的主帅,因此,魏延的队伍在大义上本身就不占理,更何况杨仪的军队乃是魏延部队的数倍,很快。
魏延的军队很快溃不成军,魏延率领小部分亲信上马逃跑。
马岱等人很快就反应过来,立刻前去追击魏延。
最终成功追上魏延,马岱将其斩杀。
他也完成了诸葛亮临终前的嘱托。
04马岱结局在诸葛亮逝世之后,蜀汉的军政大权由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来掌控。
马岱是十分希望能够率兵讨伐曹操以报家族血仇,但奈何当时蜀汉的国力大大下降。
已不适合再次出兵。
除此之外,马岱是很晚之后才投奔蜀汉的,并不是一起发家致富的创业伙伴,因此,在蜀汉的派系中,马岱一直不被接纳。
虽然在斩杀魏延之后,马岱被封为平北将军,但他实际并没有掌握多少兵权。
在马岱多次上书请求讨伐魏国之后,蒋琬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他并没让马岱率领重兵出击,而是仅仅只率领一万兵力去讨伐魏国。
最终马岱率领的蜀军,与北魏金牛的军队展开交战,蜀军大败,马岱羞愧难当的回到了成都。
由于蜀汉在当时并未设立专门记录史书的史官,而且人员分置混乱,又缺乏资金。
关于马岱的史料记载几乎没有。
有的人认为他年数已高,可能已经归隐山林了,但也有人说马岱战败以后心力憔悴,染病、郁郁而终,或者说在军中被下令处死等等,众说纷纭。
结语:关于马岱的史料十分稀,我们只能推断他的结局。
马岱最出名的事迹就是斩魏延。
自这以后,屡受排挤、年老力衰的马岱,最终的结局也只能归隐山林、郁郁而终了。

参考:
马岱跟他从兄马超一样,见利忘义,想靠魏延的人头来抱杨仪大腿,最终大腿都折了,马岱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万幸的是,他还有他的利用价值。
马岱杀魏延马岱在三国中本来是一个默默无名的武将,可是他却做了一件大事,杀死了同一阵营的蜀汉镇北将军魏延。
要说马岱杀魏延,就不得不谈魏延之死,因为小说的关系,接触不同文学作品,就会对此有不同看法,我们按照正史《三国志》中的记载,大略来梳理一下。
公元219年,刘备攻略汉中,进位汉中王,因为汉中地位特殊,因此需要派遣一位大将镇守,本来大家都以为这个位置非张飞莫属,令人意外的是,刘备将此重任交给了魏延,从此魏延成为蜀汉朝廷位高权重的将领。
227年,诸葛亮预备北伐,进驻汉中,魏延虽然被升为凉州刺史,但是实际权力下降,凡事 要听从丞相之令。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跟丞相府参军长史杨仪有了矛盾,矛盾的缘由并不复杂。
魏延镇守汉中多年,位高权重,所以性格跋扈,一直将汉中当做自己的地盘,丞相来了他自然无话可说,可是对于丞相带来的其他人就没有好脸色看了。
而杨仪身为丞相身边的近臣,一直是受人尊敬,别人不跟魏延这个莽夫计较,他可不惯魏延,因此性格急躁狭隘的杨仪,跟高傲的魏延就有了不可化解的矛盾,魏延还一度拿着刀作势要砍死杨仪,但是有丞相诸葛亮在,算是暂时压下了这个矛盾。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三国志》诸葛亮死后,这个矛盾算是彻底引爆开来。
234年秋天,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途中病重,自觉命不久矣,于是招来手下心腹立下遗命。
此时,除了诸葛亮之外,最位高权重的魏延已经作为前锋出发,中军心腹主要是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
诸葛亮自知他一死,北伐不得不中断,于是令大部队撤退,让魏延断后,但是他知道魏延的性格傲慢猖狂,自己在世尚且可以压制,自己一死,他极有可能不会理睬其他人的命令,于是加了这么一句“如果魏延不从,就随他去。
”果然,诸葛亮死后,魏延对丞相的遗命并不满意,他说:“丞相虽然死了,但是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为一
”于是,魏延不仅不甘愿断后,反而还希望留下大部队随他一起继续北伐。
这边,杨仪等人带着丞相的棺椁,准备撤退,魏延却带着一支队伍绕到大军前面,提前毁坏撤退的道路,烧绝阁道,最终南谷口将大军拦住。
这时候,杨仪与魏延都互相上书后主刘禅,都说对方要反,刘禅身在成都,不知发生什么,就叫来侍中董允、丞相府留府长史蒋琬,两人觉得杨仪的话更可信。
但是,刘禅的命令还没有传过去,也没有提到怎么处置这起争端,那边已经有了结果。
魏延带兵阻拦大军,王平只出来在大军前说了一句话,魏延手下大军就做鸟兽散了,他说:“诸葛丞相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安敢如此!”这就是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手下散尽,魏延就带着儿子与几个死忠,准备回去汉中,而杨仪却瞅准机会,知道这时就是魏延最虚弱的时机,派遣马岱追上去将其杀死。
马岱将魏延的头颅带回来给杨仪,杨仪将其踩在脚下,嚣张地说:“庸奴!你还能作恶么!”并且夷其三族。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
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三国志》而这时候,朝廷派来解决争端的蒋琬还在路上,中途听闻魏延已死,就直接回成都去了。
总结:魏延之死,纯属杨仪与魏延的私怨而导致,魏延也许有错,但是以他的身份、地位,在没有诸葛亮的情况下,本来就有独断之权,杨仪以丞相府长史的身份,擅自杀害本国大将,并夷灭三族,更是匪夷所思。
而在这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马岱,则只是一个投机分子,希望用魏延的人头来抱紧“未来丞相”杨仪的大腿而已。
有人会说,马岱是听命行事,何来抱大腿之言?
我们先看看,马岱、杨仪、魏延分别是什么身份?
杨仪是丞相府参军长史,有丞相在的时候,他以丞相的命令可以调动部分军队,可是丞相一死,他只能以“丞相遗命”的名义,来带领大军返回成都,根本无权命令军队做其他不相干之事。
更何况,魏延是蜀汉位高权重的镇北将军、凉州刺史,哪怕是诸葛亮在世,也没有权力令人直接杀死他,最多只是下狱,带回成都,等待皇帝的处置。
马岱是怎么做的?
直接将他的脑袋带回去给杨仪,要说这不是为了抱大腿,还是为了什么?
杨仪的丞相梦破碎,马岱的投资白费带领大军返回成都的杨仪是志得意满的,多年随丞相北伐,身为丞相的亲信,他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丞相的继承人,是下一任丞相的不二人选,因此他目空一切,不仅将蜀汉大将魏延斩杀,而且去汉中夷灭了他的三族。
可是,回到成都之后,他傻眼了,不仅没有被封为丞相,反而只是被任命了一个空壳子“中军师”,手下无一兵一卒。
而原本居于自己之下的蒋琬被拜为尚书令、益州刺史,开始参与国政。
原来,在诸葛亮临死之前,就曾给皇帝上书,说杨仪性情急躁狭隘,不可担当重任。
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
——《三国志》要知道蒋琬虽然当时也是丞相府长史,留府长史,可是在此之前,杨仪被任命为尚书的时候,蒋琬还是他手下的尚书郎,论资历、论才干,杨仪都觉得自己才是丞相继承人的不二之选。
最终被蒋琬捷足先登,杨仪不免口出怨言,甚至对费祎说了一句:“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带着大军投奔曹魏,现在过得不知道多舒服!”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祎密表其言。
——《三国志》不久之后,杨仪被贬为庶民,继续口出怨言,被下狱,之后自杀了。
不到一年时间,杨仪从手握大权、擅杀大将的“权臣”,到狱中自尽,而那些投资杨仪的人会怎么样呢?
其实不难想象,蒋琬作为事实上的丞相接班人,杨仪的竞争对手,在杨仪杀死魏延之后,连面都没见,直接返回成都,到底对皇帝说了什么,可想而知。
而作为杨仪手下的刀,马岱手上沾染了蜀汉大将的血,他又能好到哪儿去?
牛金败马岱在《三国志》中,从马岱斩杀魏延之后,就没有了他的身影,但是《晋书》中,却有这么一条记载: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晋书》这是公元235年发生的事儿,也就是杨仪死的那一年,马岱进犯魏国,被魏国将领牛金击退,斩首千余。
从时间上看,这是杨仪失势,蒋琬掌权的时候,因为诸葛亮刚死,蜀汉是没有余力去攻打曹魏的,那么这场交锋,只可能是局部小规模战争。
牛金是司马懿麾下将领,必然位于两军前线位置,以马岱在蜀汉并不高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只可能是带着他自己的部曲,也就是马家这些年在益州积攒的家底去寇边。
与其说是与曹魏交战,不如说这是一场“自杀式袭击”,后面没有强援,而前面的对手,哪怕赢了牛金,还有司马懿,注定是难有大的进展。
马岱的这一场战争其实是在赎罪,为自己杀死魏延赎罪!马岱有罪,但是不能死,他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公元222年,马超临死之前,上书给刘备,“臣宗门上下二百多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以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托付给陛下您。
”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三国志》马岱是马超的从弟,更是马超的继承人,因此才会随着诸葛亮北伐。
众所周知,马超可以说是三国“第一大不孝子”,因为他的反叛,使得留在曹营的父亲、兄弟全都被杀,而这样一个无君无父的小人,为何能在蜀汉高居“骠骑将军”之位?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蜀汉的大业,“魏蜀吴”三分天下,虽然后人称之为“蜀”,可是他们自己的国号却并非如此,而是希望能再兴汉室,完成统一大业的,而想完成统一,首要目标就是北伐,凉州的地理位置就非常重要。
马超、马岱出身凉州扶风茂陵,在凉州根深蒂固,因此诸葛亮每次北伐都会将马岱带着,利用马家的名声来安抚凉州。
虽然数次北伐,最终都无功而返,可是只有蜀汉还希望有这么一天,他们就会善待马家,希望有他能完成重任的一天。
因此,哪怕是杀了魏延,朝廷也并没有对马岱做明面上的惩罚,至于暗地里,就不得而知。
总结:有马家余荫,有蜀汉“统一天下”的野望在,马岱虽然杀死魏延,但是依旧能保全自身,安享晚年!主要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
参考:
正史中,马岱这
所以说,其实马岱在蜀汉是比较惨的,属于那种受人排挤,只能被迫归隐,混吃等死型的人物!马岱的尴尬身份马岱是马超的从弟,原本他们家族是凉州豪族,势力比较大,日子过的非常爽,不过他们遇到了曹操西征,和曹操干起来了,最终被曹操打得狼狈逃窜,实力大减!关于马超和曹操的作战原因,三国演义中说是因为马超在为父报仇!当时马超的父亲马腾参与了密谋诛杀曹操的行动,最终事情泄露,马超父亲及其宗族都遭到诛杀,马超痛恨曹操杀了他的亲人,所以联合韩遂一同起兵,反抗曹操。
演义中把马超的此次军事行动描写得非常伟光正,但事实上,正史中的马超,之所以发动此战,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正史中,马超的父亲马腾是真心投靠的曹操,马腾打了一辈子仗,想要安度晚年了,所以他直接把军队交给了马超,带着亲人来到曹操处,结果后来马超看到曹操西征,以为曹操是来打他的,直接就起兵反叛了,而事实上,当时的曹操并不是来打马超的,而是借道去攻打汉中张鲁!可以看到,正史中的马超起兵对抗曹操,并不是为了报父仇,当时他爹还活着,而且曹操一直没有杀马超他爹,直到马超屡次叛乱,曹操才诛杀了马超的父亲及家人!说白了,正史中的马超,就是个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父亲家人安危的军阀,他的
自此以后,刘备虽然一如既往地仁厚,但再也不敢信任重用吕布这种人了!其次,马超曾做过上位之人!权力这种东西,有非常大的诱惑力,马超曾经是西凉军的统帅,权力很大,他是曾经体会过巅峰滋味的人,而一个体会过巅峰滋味的人,是不会甘于屈居别人之下的!现在马超是走投无路了,所以愿意臣服于刘备,但是一旦马超重掌大权,手上重新有了军队,他还会愿意效忠刘备吗?
最后,马超这人的军事能力并不是非常强!在大家的印象中,马超的军事能力很强,曾经把曹操打得非常狼狈,然而事实上,马超之所以这么强,完全靠的是他手下的那支强悍的军队,换了军队后的马超,能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命张飞和马超统兵进攻武都、阴平两郡,结果他们两个被曹家的两个小辈击败,丢脸丢大发了!《三国志》:会刘备遣张飞、马超等从沮道取下辩,而氏雷定等七部万馀落反应之。
太祖遣都护曹洪御超等,超等退还。
张飞乃是刘备的老兄弟了,他的军事能力刘备是知晓的,而马超和张飞联手出兵,结果却被击败了,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马超这人的军事指挥了。
或者说马超的才能是擅长率领骑兵在平原作战,而并不擅长山地之间作战。
反正不管怎么说,马超的能力并不适用于现在的蜀汉,所以说刘备自此以后也没怎么重用过马超了,只是把马超摆在了很高的位置,当了一个吉祥物!总的说来,马超在蜀汉的处境其实并不是非常好,虽然刘备表面上给他的待遇非常高,但是刘备打心底里并没有想过重用马超,而这一点,马超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三国志里面有一句话,说“马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这句话非常好的反应了马超当时的状态!马超知道刘备不会重用他,所以他一直在夹着尾巴做人!既然连马超这个老大都不受刘备的重用,作为小弟的马岱,自然也是不受刘备重视的,所以说,马岱在蜀汉的处境,其实是非常尴尬的!按理说,马岱这种人物,其实是上不了台面的,但是马超临死前请求刘备照顾马岱,一番话说的非常心酸,把刘备给感动了,于是作为小弟的马岱,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三国志》: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虽然对马超防备有加,不过看着这个曾经的枭雄,临终前恳求自己照顾家人,刘备也无法狠心拒绝,所以他让马岱做了平北将军,算是对得起马超了!虽然刘备满足了马超的临终遗言,但事实上马岱在蜀汉阵营的处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他的处境自始至终其实都没怎么变过,虽然他也经常参与蜀汉的军事行动,但是他很少有露脸机会,并没有受到重用。
这既是他的身份原因,也是他的情商原因!前文我们已经说过马岱的身份因素了,下面我们再说说马岱的情商因素!马岱杀魏延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所以自从魏延加入刘备集团的那一刻开始,诸葛亮就非常不喜欢魏延,屡次打压魏延。
然而在正史中,情况却并非如此,诸葛亮不仅没有打压魏延,反而是非常重要魏延,甚至在保护魏延!正史中的魏延,军事才能非常强,这从刘备将他提拔为汉中太守就可以看出。
不过除了强悍的军事能力,魏延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脾气差,非常不善于处理他和同僚的关系!都说关羽的脾气差,但事实上,魏延比关羽的脾气差多了!杨仪乃是丞相长史,是诸葛亮身边的红人,按理说这种人应该好生结交,免得他在领导面前说你坏话,但是魏延呢,直接和杨仪硬刚,两人只要一碰面就要干仗,而魏延又是个军人,经常嘴上骂不过,直接拔刀欺负人,搞得杨仪每次都得吃瘪,丢尽了颜面。
魏延如此霸道不讲规矩,杨仪便去找诸葛亮告状,结果每次诸葛亮都在袒护魏延,没办法啊,谁叫魏延会打仗呢?后来,魏延又和蜀汉老臣刘琰发生了矛盾,结果诸葛亮又出面打压刘琰,维护魏延,搞得一个老臣被迫向后生道歉,丢尽了颜面。
可以说,正史中的诸葛亮,乃是非常袒护魏延的,说句不客气的话,要是没有诸葛亮罩着,就魏延那种臭脾气,早就被人弄死了。
诸葛亮临死前,将军队大权交给了杨仪,但为防止杨仪报复魏延,他直接任命魏延去断后,以此告诫杨仪别瞎搞,杨仪没办法,只能听从。
结果魏延作死,不仅不去断后,反而跑到杨仪前面,去烧绝了阁道,还主动出兵进攻杨仪,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这种行为和谋反有啥区别?
最终,魏延被杨仪击败,灰溜溜地逃向了汉中。
而这个时候马岱出场了,他追上了魏延,并将魏延斩首而还!《三国志》: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
”可以看到,当时蜀汉军中其实有许多名将,他们面对魏延逃跑的情况,都没有说话,反而是马岱,傻乎乎地直接冲过去斩杀了魏延,不知道马岱有没有想过,为啥其他人不动手呢?
不就是因为魏延乃是蜀汉重臣吗?
哪里能这么简单地诛杀?
估计站在马岱的角度来看,他认为杨仪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了,他想借斩杀魏延之事来纳投名状,想要抱紧杨仪的大腿,改变自己在蜀汉不受重用的情况,哪知道等他们回到成都不久后,杨仪竟然被抓了!杨仪回到成都后,由于没受到到重用,口出狂言,结果被刘禅贬斥。
之后杨仪仍不收敛,还在大放厥词,最终被刘禅下令抓起来,于狱中自杀!看着杨仪的结局,马岱被吓傻了,这是报错了大腿啊,他完了。
原本马岱在蜀汉就不受重视,现在他又站错了队,处境自然是更加尴尬了,于是不久之后马岱又率军出征了,准备用军功来洗刷自己的耻辱,哪知道他的结局和马超一样,战败了!《晋书》: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马岱情商低,在众将都没做表示的情况下,去贸然诛杀了魏延,站到了杨仪的队伍中,结果报错了大腿,后来出兵打仗,准备洗刷耻辱,又遭到战败,这就说明他军事能力不行,这样一个身份尴尬,情商低,军事能力差的人,还能干啥?
回家养老吧!于是,自此以后,马岱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中了,而后来四川省新都区出土的马岱墓又进一步证明,马岱是一直默默无闻地呆在蜀汉的,同他哥马超一样,最终郁郁而终!结语综合来看,正史中的马岱,在蜀汉的处境其实非常尴尬!首先他哥是马超,他们是属于西凉的势力,天然受到蜀汉集团的排斥;
其次马岱情商比较低,别人都不站队杨仪,偏偏他要去站队,还杀了蜀汉重臣魏延;
最后,马岱的军事能力也不行,戴罪立功的出兵作战也被击败!这样一个身份敏感、情商低、能力还差的将领,在蜀汉能能有何前途?
所以说,马岱最终的结局,极大概率是遭到排挤,被迫寄情于山水,郁郁而终了!(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晋书》)
参考:
三国蜀汉大将马岱,生卒年不详,《三国志》也没有给马岱专门立传。
据传马岱的祖父马干曾任天水郡兰干县尉,其父不知何名与马腾俱为马干之子,马腾居长,为马岱伯父,与马超为堂兄弟。
据《山西通志》载:马岱少年时丧父,“与母避难”在山西平陆县期间,取名黄岩,以牧马为生。
长大投奔马超后,才恢复马姓。
大平调与豫剧《对金抓》,写黄三耀(马岱)独闯飞虎山,为女大王所擒结为夫妻。
后来黄三耀秉母亲遗命千里寻兄,到蜀汉。
他与马超多年未见面,姓氏又不一样,但二人都有一件马家祖传暗器“金抓”,使得两军阵上黄三耀、马超以祖传“金抓”相对时,黄三耀方知马超就是自己的胞兄(《三国演义》说他们是堂兄弟),最后在诸葛亮的敦促下兄弟相认,黄三耀改名马岱,兄弟同保蜀汉。
其实早在雍凉时,马岱就已经跟随马超了。
他们共同反叛曹操,战长安,打潼关。
后来曹操用贾诩谋,离间马超和韩遂,大败马超。
马岱随马超退军回到陇上郡县。
由于陇上郡县的将领的谋叛,马超、马岱等不得已投奔汉中,依附张鲁。
由于张鲁的部下杨白等因为害怕马超的才能,想要加害于他,于是马超、马岱辞兵逃入氐中。
恰逢刘备此时率兵入川,刘备派李恢结好马超,马超知道张鲁不是干大事业的人,于是写信给刘备,请求归附。
马超和马岱投奔刘备后,助刘备围攻成都,迫降了刘璋。
刘备占领益州后,与曹操为争夺汉中,发生了汉中之战。
马超和马岱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牵制曹军先锋主力,最终助刘备又夺取了汉中全境。
刘备称帝的第二年,马超患重病而死,临死前上疏刘备:“臣宗族门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以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深深地托付给陛下您,其他的也没什么话了。
”刘备白帝托孤后,马岱追随诸葛亮南征北战,相继参与了南征南中,五次北伐曹魏,骁勇善战,屡立战功,特别是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病死军中,遗言退军。
魏延坚持北伐,与长史杨仪争权,阻截退军,被前锋王平喝散魏延军,魏延与其子逃奔汉中,杨仪派马岱追斩了魏延父子。
马岱因功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235年,马岱率军伐魏,曹魏帝曹睿派大将牛金拒敌。
马岱军被牛金军击退,被斩首千余级。
至此一战之后,再无马岱消息。
马岱是怎么死的,史料上也没有记载。
在《三国演义》中,马岱初次登场随马腾入许昌。
后来马腾和其余诸子尽皆被杀,马岱乔装逃出。
马超起兵,马岱随之周旋。
曾在潼关前打败钟繇。
建安十九年,马岱随马超救援刘璋,曾与张飞大战十余合败北,旋即随马超归降刘备。
刘禅登基后,跟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和北伐曹魏。
马岱久经沙场、多负辛劳,作战冷静而勇猛,深得诸葛亮信任。
诸葛亮临终授命于马岱,袭斩魏延。
马岱成功的完成任务。
马岱也因功袭魏延官职。
不过自此以后,再不见马岱出现,也没叙述马岱之死,想着到姜维率军北伐时,已相隔十数年,马岱可能已不在人世了。
马岱之所以以后不像王平、邓芝、马忠、张翼等将领那样被重用,得显爵,被立传,有三种可能:其一马岱北伐,不但没有斩获,还打了败仗,被曹魏将领牛金斩首一千级。
那时候蜀汉人口稀少,每
诸葛亮五次北伐,之所以时时小心,处处谨慎,不敢冒险,就是因为蜀汉输不起,每个士兵的命都很重要,因此诸葛亮在北伐中只求稳妥,不敢用奇。
第一次北伐因马谡失街亭,违令损军,致北伐大好形势功亏一溃,诸葛亮依军法斩了马谡等人,自己还上表刘禅,自贬三级。
蜀汉因孔明治理,法纪威严,奖罚分明。
作为刘禅相父的丞相诸葛亮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一战能损失一千多人,对于蜀汉来说,已属大败,一千多人得抵当时多少个村的精壮人口?
马岱极有可能因此一仗被夺爵削职,回家抱孩子了。
其二从杨仪派马岱追斩魏延父子看,马岱和杨仪走得很近。
杨仪本来受诸葛亮重用,诸葛亮死后更是抗起退军重任,击斩魏延,安然退军汉中。
自恃功高,做官资历也比蒋琬长,最终刘禅却让蒋琬做了大将军,主持朝政,杨仪怎能心服,因此不免口出怨言,被刘禅得知,就贬杨仪赴汉嘉郡为庶民,杨仪羞愧自刎而死。
可想与杨仪同一阵营的马岱,怎能被朝臣待见?
再加北伐失利,自然也被排挤出朝廷,边缘处闲了。
其三马岱自请贬职为民。
北伐失败,杨仪被贬,面对朝中人的冷眼热讽,再回想起自己跟随马超造反,致使伯父全家二百余口被斩,马超临终交待,马氏一族的传宗接待重任,全压在了他马岱身上。
善待生命,退享天年,远离朝政喧嚣,岂不安然自在?
正是有了这种退隐的想法,马岱乘贬而退,从此过上娶妻荫子的安然生活,也极有可能吧。
总之,马岱忠勇可嘉,跟随马超,一心一意;
侍奉蜀汉,忠心耿耿,南征北战,斩魏延,安定朝廷,功不可没;
伐曹魏,复汉之志可嘉,虽败犹荣。
最终能默默无闻,默然退出蜀汉舞台,也不失智者所为。

参考:
在《三国演义》中,马岱与魏延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可以说,马岱的存在,就是为了最终结束魏延的生命而设定的。
不过在正史上,马岱也是斩杀魏延的将领。
罗贯中在书中的描写也是取材自现实。
那么,马岱这
在《三国演义》中,马岱是以马超副将的身份出场的。
他不但是马超的亲族,也是他的得力手下。
在马超的各个战场上,都能够看到马岱的身影。
在马超不能在关陇立足,避难至汉中的时候,身边也只有马岱和庞德跟随。
在马超率军救援刘璋的时候,庞德因病留在了汉中。
这样,在马超迎战刘备的时候,身边的亲信将领就只有马岱一人了。
也正是从这时候起,马岱与魏延开始了他们相爱相杀的历程。
他们的第一次交手就发生在葭萌关前。
葭萌关之战的重头戏是张飞与马超的厮杀,而魏延与马岱的交手可称作前哨战。
魏延与马岱相遇后,以为他就是马超,于是舞刀与马岱交手。
结果两人战不十合,马岱败走。
在魏延追击的时候,被马岱回身一箭,射中左臂。
多亏张飞出马相救,魏延方才得以脱险。
张飞与马岱战不十合,马岱再次败走,是刘备出面阻止了张飞的追击。
在马超投入刘备阵营后,马岱自然也成为刘备的部下。
不过此后,却很少看见马岱出色的表现。
倒是魏延在诸葛亮北伐时,担任诸葛亮的先锋,打了许多漂亮仗。
直到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时,马岱才再次登场,被诸葛亮委以重任。
在诸葛亮火烧上方谷的时候,马岱是负责放火烧谷的将领。
而魏延这时,被诸葛亮派为诱骗司马懿父子的将领。
马岱在按照诸葛亮的布置将上方谷的一切准备停当后,不诸葛亮附耳叮嘱,说让他把上方谷后路塞断,等到司马懿入谷后放火。
在这里,我们不由得细思极恐。
我们知道,上方谷的后路只是一条仅容一人一骑通过的小道。
魏延在诱骗司马懿入谷后,他只能从后路撤出。
他的五百人马从这里撤退都要花费功夫,司马懿想要从这里逃生更是难于登天。
那么,诸葛亮让马岱塞断小路的用意何在,岂不是要让魏延与司马懿一同葬身火海?
多亏上方谷的一场大雨,浇熄了大火,司马懿得以逃出生天,魏延也捡了一条性命。
这一次,马岱没能杀掉魏延,可是魏延对此浑然不觉,最终还是难逃马岱的毒手。
在诸葛亮临去世的时候,为了防止魏延造反,给杨仪姜维留下了锦囊妙计。
这个计策中,马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马岱先是主动和魏延合伙,一起去夺取军权。
在魏延与杨仪对阵时,当魏延按照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喊三声“谁敢杀我”时,马岱趁其不备斩杀了他。
至此,马岱与魏延的关联才告一段落,马岱也再也没有出现在《三国演义》之中。
二、历史记载中的马岱与魏延。
其实在正史中,马岱的记载并不多。
我们可以从《马超传》中看到马岱身世的叙述。
在马超去世的时候,专门向刘备上表,谈及自己的后事。
他说自己的亲族二百多口差不多被曹操杀光了。
身边只剩下堂弟马岱,应当成为自己家族的继承人。
他郑重的将马岱托付给刘备,希望刘备能够予以照顾。
从历史上来看,刘备接受了马超的请求,马岱位至平北将军,晋爵陈仓侯。
可是,在诸葛亮的历次战役中,我们没有能够看到马岱的身影。
从历史记载来看,经常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有魏延、吴懿、王平、姜维等人。
从这一点来看,马岱并不是诸葛亮手下的重要将领,至少不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
不过,让大家记住马岱的事迹,就是杀死了蜀汉著名的大将魏延。
在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用尽了全力。
这是因为诸葛亮长年积劳成疾,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因此,诸葛亮在这一次北伐中,将最大的兵力,最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了战场。
可惜他遇到了难缠的对手司马懿,在司马懿死守不出的战略下,诸葛亮终于倒下了。
他怀着满腔的悲愤,病逝于五丈原的大营。
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他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将蜀军主力安全地撤回汉中。
当时蜀军内有魏延、杨仪争权,外有司马懿虎视眈眈。
如果一着不慎,诸葛亮毕生的心血打造的蜀军主力,将面临灭顶之灾。
于是,诸葛亮将蜀军主力交给杨仪,让他率领撤回汉中,诸葛亮还给魏延派了断后的任务。
并且规定,如果魏延不撤退的话,就不管魏延,蜀军以姜维断后撤回汉中。
这当然难免引起魏延与杨仪的冲突。
魏延为了夺取军权,抢先占领蜀军回归的谷口,阻击杨仪。
在这场冲突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的人是王平。
他冲到两军阵前,怒叱魏延说,诸葛亮的尸骨未寒,你们就敢如此胡作非为!魏延的手下知道魏延不占理,于是四散而走。
魏延因此只得和他的儿子及数人逃往汉中。
杨仪派马岱去追杀了魏延父子,并把首级带给了杨仪。
杨仪在得到了魏延的首级后,用脚踩着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
”并且还灭了魏延的三族。
从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马岱与杨仪的关系密切。
在当时,蜀军上下都知道魏延并不是谋反,而是为了夺取兵权。
杨仪知道,如果魏延得到军权,自己肯定凶多吉少。
因此,杨仪必要置魏延于死地而后快。
但是,杨仪本人是一个小人,也没有多数人愿意和他接近。
大家之所以不服从魏延的指挥,主要是魏延平日里的作风,让大家难以忍受。
再加上有诸葛亮的命令,大家统一有回归蜀中的愿望。
所以才对阻挡大家退路,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公义的魏延发起声讨。
这也是王平亲自上前线怒叱魏延的原因。
不过,大家对魏延都没有赶尽杀绝的心思。
唯有杨仪害怕魏延逃回他的封地,会给杨仪带来后患。
因此,杨仪才会派马岱去追杀魏延。
在偌大的蜀军,杨仪也就只能差遣马岱,可以看出他们两人的关系密切,也可以看出他们在蜀军中的人望。
这也是马岱一直担当不了重任的原因吧。
三、马岱最终的结局。
从此之后,马岱就从三国的历史中消失了。
只有在《晋书宣帝纪》中有一段简单的记载。
那是诸葛亮去世的第二年,“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我们从这一段记录可以看到,马岱在诸葛亮去世后,单独对曹魏进行了攻伐,但是被司马懿派将军牛金击退了,还取得了斩首千余级的战果。
这一段记录十分蹊跷,让人十分费解。
因为我们知道,在诸葛亮去世的时候,他确定了蒋琬为继承人,将国策定为休养生息,不再北伐。
因此,在蒋琬和费祎掌权的时期,我们很少看到蜀汉对曹魏发动北伐。
而且,在魏延和杨仪内讧后,司马懿得知魏延已死,便向曹魏皇帝要求伐蜀。
只是因为曹睿厌倦战争,急于享乐才拒绝了他。
在这种情况下,马岱的北伐简直是如卵击石,也不会得到蒋琬的支持。
可是他居然就发动了北伐,这才是真正奇怪的地方。
那么,在马岱北伐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原因呢?
我们如果结合当时蜀汉政局的变化,也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在当时,蜀汉发生一个重要的事件,那就是昔日不可一世的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了汉嘉郡。
不久之后,杨仪被迫自杀。
而让杨仪落得如此下场的,正是他最信任的费祎。
在杨仪杀了魏延,率领蜀军撤回蜀中后,自以为功劳很大。
他的本意是自己应该代替诸葛亮执政,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已经确定了蒋琬为继承人。
汉中的军事,也被吴懿接管。
最后杨仪只是被拜为中军师,没有任何的权力。
杨仪因此十分愤恨,对费祎大发牢骚,被费祎告密,落得个身死名裂的下场。
杨仪得到这个下场是他的咎由自取,我们可以看到,蜀汉上下没有人同情他。
那么,紧紧跟随杨仪的马岱,他的处境可想而知。
那么,他这次北伐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动北伐,一种是主动的北伐。
如果马岱的这次北伐是被动的北伐,那他就是受蜀汉当权者的派遣。
不过,我们看当时蜀汉的局势,就会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因为蒋琬是诸葛亮政策坚定的执行者,他是不会主动提出北伐的。
而当时蜀军刚遭受内乱,元气大伤,更是经不起一场战争。
如果没有曹睿的阻止,司马懿的伐蜀就已经降临到了蜀汉的头上。
因此,蜀汉派马岱北伐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马岱的这次北伐就是他的主动行为。
从这次北伐的种种迹象来看,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首先,这次北伐的主将是马岱。
我们知道,马岱只是一名平北将军,品级并不算高。
如果蜀汉要发动北伐,至少也要派吴懿、王平这样的将领来担任主帅。
其次,我们只看到了马岱的行动,没有看到有其他军队的配合。
而在曹魏的方面,司马懿也只是派了牛金去抵抗他,而没有派其他的军队。
可见马岱的这次北伐只是一支孤军。
第三,是这次北伐的兵力规模。
马岱作为一位平北将军成为北伐的主将,这次北伐的规模可想而知。
而且在这次北伐中,马岱吃了败仗,损失了千余人。
如果兵力大的话,损失就不会只有这么多了。
因此,这次北伐只能是马岱率领他的直属军队发动的,没有其他军队的参与。
从上面的这些迹象,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马岱的这次北伐是他主动要求发动的,但是遭到了大家的冷漠,他只能独自进行。
如果再和杨仪的流放结合起来,那么马岱发动这次北伐的原因就昭然若揭了,那就是他企
不过他的军事能力太差,不但没能立功,反而遭受了惨败。
从损失方面来看,马岱的直属军队应该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从此之后,马岱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他的下场我们也应该可以想到,那就是退出军界,去颐养天年了。
结语:马岱在《三国演义》中是魏延的克星,他惯于利用魏延的弱点,一次次置魏延于死地。
最终,在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下,马岱斩杀了反叛的魏延。
不过,在现实中,情况则并非如此。
马岱并不是打败魏延的主力。
他是在魏延兵败后,受杨仪的派遣,追杀了魏延父子。
从这一点来看,马岱在当时是极力追随杨仪的。
但是,杨仪在杀了魏延,灭了魏延三族后,也没有得到好下场。
他被废为平民,流放汉嘉郡。
这个时候,马岱却发动了北伐。
从种种迹象表明,马岱的这次北伐是他主动发起的。
原因应该是为了立功,来弥补听命杨仪追杀魏延的过失。
可是,他的北伐遭到了大家的漠视。
孤立无援的马岱遭受了惨败,他的直属部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从此之后,我们再也看不到任何马岱的记载。
如果按照常理来设想,马岱在兵败回去后,就会退出军界,去颐养天年了。
这也是马岱在历史上的最后的结局。

早期的魏延,埋没于荆州,未能被刘表发掘重用,毫无前途可言。
魏延因为力挺刘备,被蔡瑁、文聘等人所不容,只好转投长沙,但又屈沉于韩玄这种小人之下,始终郁郁不得志。
关羽攻长沙时,魏延感觉咸鱼翻身的机会来了,就亲手斩杀了韩玄,向关羽献城投降。
魏延杀韩玄,得到了长沙城中数百名百姓的大力支持,因为韩玄这厮就是个宵小之辈,即轻贤慢士,又残暴不仁。
魏延杀韩玄,仅以演义的角度来看,即是匡扶正义,又是向刘备(演义立场的光环主角)投诚。
但诸葛亮跳了出来,非说魏延是“不忠不义”,还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罗贯中为了刻画诸葛亮的“多智近妖”,就把魏延黑成了“反骨仔”,也真是没谁了!诸葛亮对于魏延的定性,注定了他悲催的结局。
魏延即是刘备背后的死忠,也是刘备面前的红人。
刘备对魏延当然非常器重,甚至一度比较偏袒,比如在入川之战时,魏延与黄忠争功,在夜间截营时,因为贪功而犯下了不守军令、导致惨败的大错,但刘备护了短,根本没有追究。
汉中之战,魏延曾跟随张飞大败张郃,又与庞德酣战,并且差点将曹操射死,表现比较出彩。
在刘备进位汉中王后,魏延凭借刘备的抬爱,从一位牙门将军而蹿升至汉中太守,可谓风光一时,让张飞等人都眼红不已。
但辉煌总是短暂的!四年后,刘备病逝,蜀汉来到了诸葛亮时代。
从平南蛮,到六出祁山,魏延一直受到诸葛亮的猜忌、打压,虽然空有一身武功、才能(已经是蜀汉第一将),却根本得不到独当一面的机会,还总是接到各种狼狈诈败的任务,这让心高气傲的魏延始终憋了一口恶气。
然而,魏延立下了最多、最显著的功劳,比如生擒鄂焕、孟获,诱杀兀突骨、张郃,斩杀王双,差点诱敌烧死司马懿等等。
虽有如此大功,但反观诸葛亮的态度,又让魏延始终意难平!可以说,魏延太憋屈了!诸葛亮在时,魏延始终隐忍,诸葛亮一死,魏延的不满情绪立即泄洪了。
换位思考、平心而论,魏延的发泄,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诸葛亮把大权托付给了杨仪,这让魏延彻底爆发了,魏延说,“丞相虽然死了,但我还在,不能因为丞相之死而废了国家大事,我完全可以率大军攻打司马懿。
至于那个腐儒杨仪,根本不能担当大任,他算什么东西!”此后,在拦截杨仪时,魏延被马岱从背后一刀砍死。
当然,熟悉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马岱是领了诸葛亮生前的锦囊秘计,从背后偷袭,才将魏延斩杀。
若论武力,此时蜀汉集团中,无一人是魏延的对手。
刘禅听闻魏延之死,念及其生前功劳,将其厚葬。
历史上的魏延之死历史上的魏延,没什么出身,完全是从底部打拼上来的。
入川之战后,魏延升迁为牙门将军,汉中之战后,魏延生前为镇北将军,并被刘备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
魏延受宠若惊,对刘备大表忠心,并放出豪言壮语说“若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
若偏将率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魏延并非吹牛,也没有食言,在镇守汉中近二十年的生涯中,魏延没出任何差池。
其实,魏延与诸葛亮的关系,根本不像演义中那中僵化和嫌隙。
诸葛亮对于魏延,还是非常器重的,在第一次北伐前,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就升迁魏延为丞相司马,兼任凉州刺史。
诸葛亮是蜀汉后期的权臣,对于魏延的升迁,基本就是诸葛亮拍板决定的。
演义中的魏延,只凸显了武力及相应的诈败术,并无太多的能力展示;
但历史上的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帅才!公元230年,魏延在阳溪之战中取得大捷,击败了曹魏的郭淮、费瑶等名将,再次被破格升迁为征西大将军,并且被授予假节,进封南郑后,达到了人生巅峰。
可以说,魏延真的是一位励志典型。
但魏延为人比较高傲(与关羽较为相近),容易得罪人。
魏延曾经得罪了刘琰(车骑将军),但诸葛亮鉴于魏延的能力、地位并且考虑到他的用处,却对刘琰进行了责备。
正因如此,蜀汉集团中,几乎人人都不敢得罪魏延,甚至避其锋芒而走,但唯独杨仪不服。
杨仪仗着诸葛亮的信任与器重,对魏延嗤之以鼻,两人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而魏延也多次声称要宰杀杨仪。
诸葛亮左右为难,只好多次从中调解。
诸葛亮临终之际,将兵符授予杨仪,并要求魏延断后,正是这个决定,葬送了魏延。
诸葛亮死后,杨仪与魏延立即展开了斗争,魏延曾经说,“
在与杨仪、王平的抗争中,魏延最终失势,其麾下的军士害怕受到牵连,又认为魏延的做法不妥,就不愿卖命而溃散,魏延只好带着儿子及数位亲信逃往汉中。
杨仪派马岱率兵追击,并最终将魏延杀死,斩首而回。
杨仪猛踩着魏延的头颅,大骂魏延是“庸奴”,此后又将魏延夷灭三族。
魏延到底有没有造反之心呢?
愚认为,没有!但魏延烧毁栈道的做法,确实是一个比较有争议且授人以柄的举动。
马岱为什么要杀魏延?
马岱的最终结局如何?
抛开演义情节,以历史材料分析,笔者认为,马岱是在押宝。
马超造反后,马腾及其二百余位族人全部被杀;
马超投降刘备后,马岱跟随。
马超在蜀汉很不得志,虽然骠骑将军的官位比较高,但就是个虚职,根本没有实权。
刘备对于马超,还算是比较照顾了,但马超却几乎没有任何朋友,活得如履薄冰,最后郁郁而终。
马超临终之际,其言也善,对刘备恳请地说,“臣宗族尽被曹操诛杀,只有堂弟马岱与臣相依为命。
臣死之后,希望陛下能够对马岱抚恤照顾。
”马超死后,马岱作为西凉军出身的降将,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在诸葛亮死后,没有任何靠山的马岱,看到杨仪接过了兵权,就押宝在杨仪身上。
在魏延逃亡汉中之际,杨仪身边有数位武将,包括王平、姜维等,但唯独马岱被派出执行追杀的任务,可见杨仪是非常信任马岱的,这也许与马岱的积极站队有很大关系。
杨仪这
自此,马岱的算盘落空了!杨仪颇有微词,甚至公然说了一些比较反动的话语;
刘禅怒了,将杨仪贬为庶人,流放。
但杨仪作死到底,再次言辞激烈地上书鸣冤,刘禅直接派人捉拿他。
杨仪绝望了,自杀。
杨仪死了,马岱也不好过!同年,刘禅派马岱伐魏,很可能是有意为之。
马岱出征后,被牛金杀退,麾下上千军士被斩杀,惨败。
此后,马岱就在史书中销声匿迹了!
《山西通志》载:马岱少年时丧父,“与母避难”在山西平陆县期间,取名黄岩,以牧马为生。
长大投奔马超后,才恢复马姓。
马岱先后随马超反西凉拒曹操、投汉中张鲁、归刘备迫降刘璋、取汉中取刘备称汉中王。
因马超过于神勇,故马岱这颗星斗总被马超这个月亮遮蔽得暗淡无光。
马超临死前,痛感马氏“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故遗书中提出唯一要求,将马岱“深托陛下(刘备)。
”刘备驾崩后,马岱随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魏延与杨仪因争权而矛盾激化,“(杨)仪遣马岱追斩之(魏延)。
”马岱斩杀魏延后,将其首级献给杨仪,因功进封陈仓侯。
235年,马岱奉命率部伐魏,被魏将牛金击败,被“斩首千余级。
”从此,再无马岱踪迹,生卒年亦不详。
民国相学家陈公笃站在传统立场上,指责魏延在诸葛亮病逝后不顾大局“因争功夺柩而叛”,盛赞马岱当机立断杀了他,不愧为蜀汉擎天柱,“否则蜀漠危矣!”马岱的确对蜀汉忠诚且有功,但陈公笃之言,似有言过其实之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