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30年前农村几乎男女老少都有虱子,现在怎么没有了

为何30年前农村几乎男女老少都有虱子,现在怎么没有了?
虱子是哪里来的?
记得小时候,奶奶隔一段时间,就会拿着一种叫做“篦子”的工具,在我的头上梳一梳,有时候就会梳出虱子来,而且有的虱子个头很大,活蹦乱跳,我们管这种大个头的虱子叫“老母猪”,然后用两个拇指的指甲盖一挤,虱子就会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同时渗出丝丝血迹来,这就是从我们头上吸取的血液,也是让小时候的我们头上时常瘙痒的主要原因。
这样的经历,估计很多70后、80后的人们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朋友们印象非常深刻,记得好像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们头上的虱子慢慢就少了,现在基本上已经很难再看到了,这些虱子是怎么来的,为何又突然消失了呢?
虱子隶属于昆虫纲虱毛目,全世界的种类大约有3000多种,是一种典型的寄生性生物,其若虫和成虫主要寄生在鸟类、大部分哺乳动物的身上,人体也是它们的一个主要寄生对象。
虱子的幼虫被人们称为“虮子”,乳白色,附着于寄生对象的毛发根部,一般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会完成3次蜕皮,发育为成虫,虱子的成虫主要以寄生对象血液和皮屑为食,人身上寄生的虱子主要的寄生部分有3处,即头部、体表皮肤和阴部,相对应的虱子种类也不一样,分别是头虱、体虱和阴虱。
从虱子的身体结构来看,除了具有昆虫类所共有的头、胸、腹、足等典型结构之外,它们还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它们的足部具有较强抓握能力,可以牢牢地抓住寄生对象的毛发根部,然后利用口器刺透皮肤,从而吸食血液,或者直接以皮屑为食。
在吸食血液的同时,虱子的口部会分泌唾液,从而引起皮肤瘙痒,另外,虱子在吸血的同时,还会传播一些流行性疾病,比如伤寒、斑疹、回归热等,因此,在卫生条件较差、人群相对集中的条件下,很容易滋生,并且容易传播疾病。
从虱子的适应性来看,它们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其适宜的生存温度为28-32摄氏度,最适宜的湿度为60-80%之间,而人体的表面、贴身的衣物都是它们最理想的栖息场所。
在30年前的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水平不高,无论是个人卫生条件还是居住环境都比较差,给了虱子非常良好的寄生、繁殖和传播条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虱子的生存条件变得“恶劣”了起来,数量自然越来越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洗澡清洁的频次大大增加。
受生活条件的影响,过去十多天洗一次澡、洗一次头、换一次衣服太正常不过了,相当于变相地为虱子创造了优良的栖息环境。
现在即使农村地区的家族里也配备了洗浴设施,洗澡洗头成了家常变饭,到了夏天甚至能一天冲洗几次身体,从而破坏了虱子稳定的栖息环境。
二是化学用品的使用频率大大提升。
现在,人们的洗浴清洁用品种类非常丰富,除了洗澡用的洗发液、沐浴露、护发素等,日常生活中用于清洁衣物的日用品也各类繁多,比如各种肥皂、洗衣液、洗衣粉、柔顺剂、消毒液等等,这些化学用品的使用,给本来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的虱子以致命的打击,虱子无论是取食皮屑和吸取血液,不可避免地会摄入这些用品中的有机分子,不是被“毒死”,就是受不了这种“熏陶”而逃离寄居环境。
三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交叉感染几率大大降低。
以前在农村,人们与各种牲畜和家禽接触频繁,很多虱子可以很轻松地从一个栖息环境转移到另外一个栖息环境,交叉感染的几率很高。
而现在,在家散养的家禽、牲畜数量大为减少,养殖专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即使是居家的宠物,人们也非常注重对其的清洁,因此,人们接触动物的机会大为减少,被虱子转移寄生的几率也大幅降低。
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清洁意识的提升,和臭虫、跳蚤这样的害虫一样,虱子的寄生环境已经变得非常不适合它们的生存和繁衍了,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它们的身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