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愿出售歼10C为何不卖退居二线的歼轰7
因为飞豹是“大杀器”,真正属于大部分国家用不上、用得上的又不想买。
FBC-1飞豹战斗机,也称为歼轰7,目前也有歼轰-7A/B等改进型。
从他的代号就能看出来,这是一种侧重于攻击作战的飞机,他并不是普通的空优战机,甚至可以把他归类为战术轰炸机一类。
飞豹战斗机虽然也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但是仅限于自卫,重点还是要挂载各种攻击弹药对海、对地发动进攻。
图为歼轰7飞豹战斗机。
同时,飞豹战斗机还是一种重型战斗机,搭载双发WS-9“秦岭”发动机,单发推力9吨,双发18吨级,拥有较为出众的远程飞行能力,他可以挂载6.5吨的弹药,拥有1650公里的作战半径,这在全球的攻击作战飞机中是很罕见的。
比如,即便是苏-30MKK、F-15C这样的重型多用途战斗机,也只有1200多公里左右的作战半径,和他们比起来,歼轰7飞豹更像是一个战术轰炸机,因为他的空战能力和上述两款战斗机也没法比,但是对地对海打击能力却稍有超出。
飞豹战斗机的外挂架有10个,其中有6个在机翼上,还有1处位于机腹正下方,1处位于机腹的左侧,重载挂点为机翼内侧的4个,机腹挂架实战中主要用来挂在副油箱和电子战吊舱。
这就意味着,在反舰作战中,飞豹可以挂载4枚反舰导弹作战,比如YJ-91或者YJ-83K,而在对地打击中,也能够挂载YJ-91反辐射导弹和KD-88导弹,还可以携带LS-6和飞腾系列卫星制导精确制导炸弹,具备很强的攻击能力。
由于可以携带电子战吊舱,因此飞豹战斗机在作战中可以有效压制敌人的防空雷达,实现对自己的电磁掩护,尽量缩短敌人的发现距离,有助于自己更加接近目标发动攻击。
同时,也可以使用同机型、不同功能编队作战,比如一些飞豹战机挂载电子战吊舱和反辐射导弹,专门打击地面防空雷达和防空导弹,或者海军防空军舰,而另外一些挂载空对空导弹,进行制空争夺,掩护剩下的飞豹进行对地、对海攻击。
这样,飞豹战斗机就实现了应对高危险空域和高危险作战环境的能力,而且单一机型的编队也更容易进行配合、调度,大家可以协调一致的发动攻击。
同时,单一机型多功能编队,也能够有效降低后勤压力,毕竟少一种机型保养,就少一份维护的压力和难度,就减少一份维护、维持的经费负担,这都是显而易见的好处。
因此,飞豹战斗机在自己的任务范围内,是一款很优秀的战斗机。
我们为什么说飞豹战斗机大部分国家用不上呢?
很简单,需要用飞豹这种近乎专业对地攻击重型战斗机的国家,只能是最少地区强国起步,一般的小国根本不用这种专业的重型对地打击飞机,因为对他们而言,自己也没有太强大的对手要面对,一般的攻击机、武装直升机甚至是无人攻击机都能完成对地打击任务了,何须用歼轰7这种重型战斗机,还这么昂贵。
同时,对于一般没有太大军事压力的地区强国,比如巴西、阿根廷、南非这样的国家而言,也没有必要用这么专业的对地、对海作战飞机,因为飞豹的作战特点,他是可以被当做是“进攻姿态”的装备,一国购买了该战斗机,就会引起周边国家的警觉,会认为其暗藏着进攻作战的心态。
要知道,打击半径1650公里的飞豹,可以挂载电子战吊舱和多种弹药,甚至是能够改变地区军事平衡的武器,这样的武器,岂能随便就买。
再者,有些地区强国,面临着很大的军事压力,比如说伊朗、土耳其、埃及等这样的国家,他们虽然有很强烈的军事需求,也非常需要现代化的重型攻击战斗机,但是他们却都能买到性能相对更好的作战飞机,比如埃及就看上了法国的阵风M战斗机。
至于其余的地区军事强国,则受制于国际政治上的站队,为了体现自己对美国或者俄罗斯的亲近,往往选择购买美国的F-15C或者俄罗斯的苏-30MKI、苏-30MKK等,比如沙特、印度、印尼等国,他们也不会选择购买我们的飞豹战斗机。
所以说,飞豹是一种没有市场的飞机。
但是歼-10C就不同了。
首先,歼-10C虽然很先进,但是并不是一种进攻姿态很浓的飞机,买它还是为了争夺制空权,而争夺制空权是空军最基本、最天然的任务。
其次,歼-10C战斗机是中型战斗机,本身价格也不会很贵,作战半径也不大,适合中小国家当做主力战斗机来使用。
最后,歼-10C在空优战斗机中又很先进,本身就是一种很值得购买的飞机。
因此,巴基斯坦在购买我国FC-1枭龙战斗机后,还是选择购买了歼-10C作为其高端主力战斗机,而且据悉伊朗等国也对歼-10C非常感兴趣,由此可见,歼-10C很可能会有广阔的销售市场。
说到底,功能决定市场,国际政治决定国际军贸,一个战斗机的外销市场如何,不能简单从他的新还是旧上就能得出结论。
参考:
歼轰7退居二线?压根不存在的!至于为何不卖歼轰-7A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如今的国际军火市场上,专职对地对海攻击的歼轰-7A没有丝毫的竞争力。
第二:在我国海空军装备中,歼轰-7A依然是对地对海攻击的主力机型。
先来看第一个原因:说白了,歼轰-7A就是那种穷国用不上,富国看不上的机型。
受制于气动布局的设计,歼轰-7A的机动性能比较弱,也就直接导致其近距格斗能力不足,无法作为一架战斗机使用。
此外,当今国际上出售的战斗机基本上达到了三代半的水平。
如阵风,台风,F18EF,F16EF,苏35,苏30SM等等,而歼轰-7A连三代机的水平都没有达到。
就性能而言,在与
一般来说,经济实力较差的国家军力也不会多强。
其装备的战斗机最大的可能不是用于对地对海攻击,而是用来空战的。
这些国家最可能购买的就是多用途战斗机,即具备较强的空战能力,也具备不俗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也就是一机多能。
所以说,即便是歼轰-7A推向国际市场,基本上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再来看第二个原因:现阶段歼轰-7A依然是海空军对海,对地打击的主力。
即便是在歼16大量服役的前提下,歼轰-7A战斗轰炸机在短时间内也不会退居二线的。
主要就是因为歼轰-7A的载弹量比较大,作战半径比较远。
歼轰-7A战斗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为1650千米,载弹量为6.5吨。
就歼轰-7的性能来看,其作战半径比歼16和歼20还要远,完全可以实现满载弹药起飞的。
其拥有10个外挂架,其中6个分布在机翼上,2个分布在翼尖,1个处于机腹正下方,1个位于机腹左处。
重载挂点也只是机翼内侧的4个,另外的2个挂点主要挂载霹雳-8B格斗导弹。
而机腹正下方的挂架用来挂载副油箱,机腹左边的则用来挂载电子战吊舱。
也就是说,歼轰-7A战斗轰炸机的4个重载挂点可以挂载鹰击-83K反舰导弹,空地-88攻陆导弹,鹰击-91反舰/反辐射导弹。
至于威力更强的鹰击-12反舰导弹,估计歼轰-7还是无法有效挂载的。
横向对比与,歼16和歼10C以及轰-6K的差异。
歼16的作战半径在1500千米左右,全机共拥有12个外挂架。
其中的重载挂架主要分布在机翼内侧的4个,进气道下部的2个,机身中轴线的2个。
但是在战时,可以用于挂载对陆,对海攻击弹药也只有机翼内侧的2个,进气道下部的2个,机身中轴线的1个,一共是5个重载挂架。
歼10C在挂载3具副油箱的前提下,作战半径可达1240千米。
这时机身上也只有4个可用的外挂架,而挂载重型武器的挂架也只有机翼内侧的2个。
在挂载一个副油箱时,作战半径就下降到1000千米左右,此时可用的重载挂架为4个。
轰-6K的作战半径为3500千米,机翼的6个外挂架可以全部用来挂载重型武器,如长剑-20巡航导弹,鹰击-12反舰导弹。
通过对比可知,歼轰-7A在挂载重型武器的能力,作战半径上仅次于轰-6K,与歼16相当,比歼10C强不少。
既然歼轰-7A在执行对地对海攻击时具备较大的优势,那将其当做专职的对地对海攻击机型,还是很不错的。
尽管歼轰-7A的空战能力比不上现役的三代乃至三代半战机,但是作为一款专职的攻击机型来说,其是在我方完全掌握制空权后,才会出动的。
即便空战能力较弱,也是没有关系的。
丢完炸弹,导弹后就撤退。
由此可见,在我国海空军中,歼轰-7A已经成为一型专职的对地对海打击机型了。
在歼20,歼16,歼10C将空中威胁彻底清除之后,歼轰-7A即可挂载炸弹,导弹进行精确的对地攻击。
当然,歼轰-7A可以当做对地对海攻击机型之外,也可以挂载电子战吊舱和鹰击-91反辐射导弹成为电子战飞机。
目前来说,歼轰-7A挂载的KG800型电子战吊舱,该电子战吊舱可不是自卫用的,而是攻击用的。
起到对敌方的防空雷达进行识别,干扰,压制的作用。
只不过,歼轰-7A挂载的KG800电子战吊舱出现了4种不同的外形,主要的区别就是吊舱下部的天线形状。
不过,随着歼16的生产,在2017年前后,歼轰-7A已经全部停产了,现在服役的也只是前期生产的型号。
等到这批歼轰-7A到达服役年限时,那肯定是会退役的。
但是,在短时间内,歼轰-7A是不会退居二线的,依然作为我国海空军对地对海支援的重要力量,那自然也没有对外出口的必要了。
就歼轰-7A高达1650千米的作战半径而言,对周边国家的威慑能力也不小。
尤其是当获取制空权后,歼轰-7A的作战范围可以覆盖某些国家的首都,就如同一把利剑悬在他们的头顶。
综上所述,在竞争力不足和作为海空军重要力量的双重因素制约下,歼轰-7A是无法向外出口的。
接着来看为何出口歼10C我国空军现役的战斗机型有歼8,歼11A,歼11B,歼11BS,歼11BG,苏35,苏30MKK,歼16,歼20。
首先来说,歼11A,歼11B,歼11BG,歼11BS,歼16是无法对外出口的。
因为在引进苏27的部件,组装成为歼11A之后,就与俄罗斯签署了不能对外出口苏系战斗机的协议。
在刚引进苏系战机时,国内的航空工业并不发达。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会逐渐吃透苏系占机的技术,从而自行制造出苏系战机。
为了以防万一,俄罗斯就与我国签署了不能向外出口自制苏系战机的协议。
也就是说,国内自制的苏系战机只能自用而无法出口。
其实,歼16作为一款三代半多用途战斗机,性能还是比较优秀的。
在国际上是具备抗衡F15EX,F15QA,以及压制苏35,阵风,台风的能力。
不过,可惜的是,国内的一票苏系战机都是无法用来出口的,只能自用。
其次就是歼8也没有必要出口歼8战斗机也算是二代机,距如今国际军火市场上普遍出售的三代半战机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即便出口了,那也会面临和歼轰-7A一样的局面。
最后就是歼20也无法出口歼20作为我国空军唯一的一型四代机,其性能之先进,造价之高昂,技术之领先。
如果拿到国际军火市场上,肯定是有不少国家买的。
毕竟现在正在出售的四代机也就是F35这一个型号,一旦歼20对外出口的话,那肯定会大卖的。
但是歼20的产速还无法满足空军的换装,也就是国内还没换装完毕,哪能对外出口呢?
其次,歼20的技术太过于先进,鉴于技术保密来说,也是不能对外出口的。
那也就是剩下歼10C了。
其实,在歼10C尚未换装涡扇-10航空发动机之前,也不具备出口的条件。
根本原因就是受到AL-31FM1航空发动机的制约,由于AL-31FM1来自俄罗斯土星公司。
所以,产能就无法得到保证。
假如说,歼10CE有订单的话,那航空发动机是绝对少不了的。
如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土星公司无法供货,那歼10CE也就无法按时交付给买方了。
所以说,之前的歼10C也是无法向外出口的。
而如今,新服役的歼10C已经全部换成了国产涡扇-10航空发动机,最后制约歼10C出口的因素也将荡然无存。
也就是在2019年的迪拜航展中,出现了歼10CE型战斗机。
而根据展板给出的参数可知:在挂载3具副油箱时,作战半径可达1240千米,转场航程为2950千米,经过空中加油后,作战半径为2600千米。
过载在-3g—+9g,最大航速为1.8马赫。
为了提升歼10CE的挂载能力,其会使用双联装复合挂架,主要用来挂载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
除此之外,歼10CE和歼10C的外观并没有什么不同。
那么,歼10CE的性能与歼10C相比又有何不同呢?
其实美俄两国对外出口的武器装备被称为“猴版”,意思就是经过删减部分性能,使其与自用的性能有差距。
基于技术保密这方面来看,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国出口的武器,并不是所谓的猴版,而是一个独立的型号,或者根据买方需求而改进的。
比如说,VT4型主战坦克,枭龙战斗机,S-26和S-20型潜艇就是专门用于出口的型号。
像054AP型护卫舰,C18B型护卫舰的性能比我国海军自用的054A,056A都要先进。
不过这是跟据用户的需求而建造的。
综合来看,我国的武器出口要么是有专用的型号,要么用户自行选择配置。
而从展板上看,歼10CE与歼10C的并没有什么差别。
那么也应该像054AP,和C18B那样,在不涉及结构改变的前提下,用户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改进的。
比如说,雷达,光电,武器等等。
既然歼10CE是向着多用途方向发展,那倒不如加装保型油箱,腾出3个重载挂架用于挂载重型武器,这样也可以提升歼10CE的武器挂载丰富性,提高竞争力。
既然作为歼10C的出口型号,那么歼10CE的机体结构,材料应用,与歼10C是不会有差别的。
因为战斗机的材料强度和结构设计与整体的过载能力,寿命有较大的关系。
换材料后,还要重新计算,那就太麻烦了。
这也是对于战斗机而言,可以保证的唯一无法缩水。
歼10C的机头内部安装了一部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的天线上集成1000多个T/R组件,其探测距离在200千米左右。
这是没有可怀疑的,因为出口版KJL-7A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在170千米-180千米之间,而其雷达天线的面积又没有歼10C的大。
所以说,歼10C的雷达探测距离在200千米时完全没问题的。
此外,歼10C弧形风挡的右边还安装有一部IRST红外探测器,该探测器也是新的升级型号。
性能是肯定比歼11B,歼11A所用的先进。
早期苏27安装的型号是OLS-27,现役苏35安装的是OLS-35,其可探测到35千米处迎头飞来的战斗机,并可以同事跟踪4个目标。
以我国光学和材料技术的实力,歼10C所用的IRST的性能最起码也要好于OLS-35。
作为三代半战斗机,电子战能力力也是歼10C极为注重的。
在垂尾顶端,鸭翼根部都安装有电子战系统,凭借着在超视距空战中击败苏35,就可以证明歼10C的电子战能力相当的强大。
另外,歼10C的进气道两侧,垂尾电子战设备舱的后部两侧,还安装有S740型导弹逼近告警系统。
该系统可以覆盖机身360°的范围,以及发现15千米以内的来袭导弹,及时提示飞行员。
可以说,歼10C所具备的设备,在歼10CE上都出现了。
那么,歼10CE的整体性能基本上可以达到歼10C的水平。
参考:
歼轰-7“飞豹”,军中称为战斗轰炸机,是中国军方第一款被称为战斗轰炸机的军机,研发的目的就是装备一款既具备制空作战能力,同时又拥有对地打击的多功能战斗机,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却被军方命名为“战斗轰炸机”。
其实,由于机体大、飞行速度慢,歼轰-7机动性能非常差,不具备空中格斗性能,因此,说好的制空作战能力几乎不存在,不具备与其他型号战斗机进行空战的能力。
为了实现自保,不至于被其他战斗机在空中爆揍,军方给歼轰-7战斗轰炸机配备2枚“霹雳”-5/8近距格斗导弹,完全是为了自卫防身用,免得遭遇敌机时一点还手能力都没有。
歼轰-7在中国海空军未装备苏-27系列战斗机、歼-10系列战斗机的背景下,是当时飞得最远、载弹量6吨的最大军机,此前的歼-6/7/8战斗机都飞不远载弹量低,不具备对地打击能力。
特别是在中国海空军逐步淘汰航程短、载弹量只有1.5-3吨的强-5系列攻击机时,歼轰-7战斗轰炸机,事实上就成了中国海军航空兵包括此后的空军对地打击的专职攻击机。
即便在歼-10C、歼-16多功能战斗机装备中国空军的前提下,歼轰-7战斗轰炸机仍然是专职的对地打击攻击机,这个军种的地位是毫不动摇的,改进提高版本的歼轰-7A较之歼轰-7综合作战性能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歼轰-7/A“飞豹”战斗轰炸机,能携带KD-88空地导弹、“鹰击”-83反舰导弹、“鹰击”-91反辐射导弹,以及其他型号的精确制导炸弹,在数据链吊舱的配合下,具备强大的对地(舰)打击,也能摧毁地面(舰载)雷达、指挥所等电磁辐射信号强烈的重要军事目标。
最新改型歼轰-7B“飞豹”,甚至具备了外挂空射最大航程500公里的“鹰击”-12重型反舰导弹的能力,具备有效撕破“宙斯盾”防空系统的能力,是有效打击海上航母作战群非常给力的空中打击平台。
此外,歼轰-7B“飞豹”,也具备外挂AKD-20空射巡航导弹的能力,能有效打击2500公里内的地面重要目标,加上载机1500公里的作战半径,总共4000公里的打击距离,这让歼轰-7B“飞豹”战斗轰炸机,拥有了一定的战略打击能力。
当然,歼轰-7/A“飞豹”战斗轰炸机,也能携带普通的航空铁炸弹、对地打击多联装的火箭发射巢,实施对地面普通目标的打击,为陆军地面部队的推进提供空中掩护和火力支援,也能摧毁坚固的地面堡垒和野战工事等。
目前,歼轰-7/A“飞豹”战斗轰炸机,仍然是中国海空军对地打击的绝对主力,尽管歼-16多功能战斗机,拥有12个外挂架,最大12吨的载弹量,但中国空军是当主流的远程制空型战斗机在使用的,对地打击海空军仍然是歼轰-7/A战斗轰炸机为主,此型战机并未真的在海空军中退出现役。
歼轰-7A“飞豹”战斗轰炸机,机载航电设备包括操控性能,相对于歼-10系列、歼-11系列、歼-16等第三代战斗机来说,已经显得相对落后了,中国军方并未考虑将歼轰-7/A战斗轰炸机用于出口。
本文作者估计至少在当下,军方不会让仍然堪用的歼轰-7/A“飞豹”战斗轰炸机退役,并将此型战斗轰炸机翻新以后出口,毕竟此型军机的操控性能真的一般,已经摔了许多架了,不适合将其用来出口,进而影响中国军机在海外的声誉。
参考: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战机开始进入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服役,当然除了我国装备之外,也受到了其他国家的青睐。
有许多战机被我国出口到其他国家,我国赚取了大量的外汇的同时,也是更加深化了与相关国家的关系与合作。
而作为我国单发战斗机的杰出代表,歼-10战斗机也被我国列到了出口的行列中,世界上也已经有多个国家表露出愿意购买我国歼-10系列中最先进的歼-10C战机的意向,不过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手里还有着大量的歼轰-7A战斗轰炸机,那么我国为什么不将退居二线的歼轰7A出售,而要出售更加先进的歼-10C战斗机呢?
歼-10C战机综合实力比较强劲实际上歼-10C战斗机属于四代半战机,这款战斗机的性能十分出色,尤其是安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这种雷达在目前的战机中十分流行,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有能力研制有源相控阵雷达。
连俄罗斯也没有像样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因此很多国家对歼10C战斗机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十分羡慕,仅仅在这一方面,我们就能够说歼10C战斗机在全球数一数二,基本上能够排到全球第二,因为排名第一的是美国的F-35单发战斗机,这种战机毕竟具备隐身优势,而这是歼-10C所不具备的。
实际上歼-10战斗机最早对标的就是美国的F-16战斗机,因为这款战斗机在研制之初,我国并没有什么合适的战机去对抗东南方向的美制F-16战机,如果用作为重型战斗机的苏-27和苏-30,则会使得这两款战机疲于奔命,因此歼-10的目标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轻型战斗机的F-16,所以即便F-16升级换代,加装了更为先进的雷达,也依然不是歼-10C的对手。
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将F-16作为自己的一款明星产品推向全球军购市场的,因此这款战斗机也是全世界保有量最大的战斗机之一,我国想要在国际军售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就必然会使用更加先进的歼-10C战斗机来对抗F-16战斗机,外贸版本的歼-10CE战斗机和我国空军自用的歼-10C战斗机实力也是基本相当的,在市场上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相比欧美国家战机,中国战机在价格上具备很大的优势。
那么我国也拥有大量退居二线的歼轰-7A战斗轰炸机,为什么我国在对外出售战斗机时,不将这种退居二线的战斗机出售给别国呢?
歼轰7A在我国拥有“飞豹”的代号,而型号则被命名为FBC-1,在我国战机型号中带有C字的就是出口型战机,这是拼音“chukou”的缩写,我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斗机型号就是FC-1,所以从代号上我们可以看出,歼轰7A其实也是一款出口型战机。
至于不将这款战机进行出口的原因,是因为这款战机是上个世纪70年代研制的,之所以被定性为战斗轰炸机,是因为上个世纪70年代的战斗轰炸机都是这个样子,拥有较强的对地轰炸能力,但是空战能力却非常薄弱,仅仅只具备简单的自卫能力。
同期的美国F-111、俄罗斯苏-24、苏-34和欧洲的狂风都是这样,网上曾经有文章吹嘘飞豹的空战能力多么强大,但其实这种战机仅仅只能挂在两枚空空导弹进行自卫,所谓的空战能力强大只是吹嘘罢了。
还是一款以对地攻击为主的战机。
F-111战斗轰炸机已经退役其实不仅仅是歼轰-7,所有的战斗轰炸机都面临着“出生即落后”的窘境,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空军强国都将精力放到了多功能战斗机的发展上,比如F-15、苏-30这样的多功能战斗机,并没有人在意战斗轰炸机的发展,因为这种战机的局限性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中国并没有将这种战斗轰炸机作为主力机型来外销,而是将其退居到了二线。
一般国家采购战机的话,只要预算够用,基本上不会买歼轰-7这种战斗轰炸机,因为具备四代半能力的歼-10C战机也具备对地打击能力,而且飞豹战机执行的任务也能完成,甚至载弹量都差不多少,而单论空战能力,歼-10C战机不知道比歼轰-7高出多少倍,自然购买歼-10C战机是最佳的选择。
另外在大部分国家都广泛装备三代机甚至是四代机五代机的时候,我国自然也就不会再将这款二代半战机拿出来进行售卖,这种机型也正在逐渐被淘汰当中。
而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竞争产品,比如俄罗斯的苏-30SM、米格-35、苏-35,美国的F-15E,欧洲的台风和阵风战机,都具备对敌对海攻击能力,都比歼轰-7先进很多。
阵风战机卖的不错有预算的国家绝对会购买前者的,而不要差一点的产品,前者可以一步到位。
而且对于中国航空的潜在用户而言,他们所需要的并不是那种拥有强大对地攻击能力的战机,这种战机对他们而言过于鸡肋,想要对敌方目标发动攻击,拿火箭弹和炮弹轰击不好吗,非要拿代价高昂的战机来轰炸吗?
山鹰教练机很受海外欢迎这些国家更需要的是那种挂上炸弹能够轰炸,挂上空空导弹能够进行空战的多功能战机,而受限于这些国家的资金,我国直接研制了多款多功能教练机,彻底满足了那些中小国家空军的需求,同时这种教练机物美价廉,受到了那些中小国家的广泛欢迎。
因此这种飞机在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中小国家销量非常不错,所以我国也并不会将歼轰-7A战斗轰炸机推销给这些国家,他们也不需要火力如此强劲的战斗轰炸机。
虽说歼轰-7A战斗轰炸机没怎么对外出售过,但并不是说没有国家对这款战斗轰炸机有需求,而且这款战斗轰炸机也不是我国的非卖品,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歼轰-7A战斗轰炸机的外贸版JH-7E的模型也被摆上了展台,看来如果有买家对这款战斗轰炸机感兴趣,我国也是完全可以将这款战斗机出售的。
参考:
30大几吨的歼轰-7A,人称“豹子”,豹子力大,成为大国空军标配,须臾少它不得。
你看这图能明白,题为豹吼鹰击,两个机腹下方的重型外挂点可以做多少其它机型做不了的活儿,被人誉为“点穴高手”。
说它退役者,不妨看看电视中的图面截图,画风唯美,仍自无限精神。
它能执行的任务,紧在轰-6以下,在近岸可代替轰-6出动,对岩穴之下的目标,对水面的战舰,并有一定的战斗性能,凛然不惧准三代的轻型战斗机。
正因为此,出口的可能性不高,性能过剩成奢侈,对于我们来说还需要使用多年。
面对高威胁地区,可以攻击-11隐身无人机登场,更有隐轰坐阵,升过级的歼轰-7与歼-16配合使用,即可胜任大部分攻击任务,速度快,作战半径大,载弹量高。
不了解是一点者,还会以为它就是一款过气的装备,代次在准三代徘徊,以为有了歼-16即可足胜于一切,不是这样。
“飞豹”还有维护费用相对较少,加之皮实耐用的特点,对于过惯了苦日子的我军,它极受欢迎。
最后说到歼-10C的出口,出世时世上三代机已是满天飞,还要优先满足自己装备使用,升级至C不过近年之事,留给它的外销窗口比较已经较窄。
包括“飞豹”,出口从来不是一桩简单交易,国际上倾轧的相当厉害,谁与谁是传统的,哪家又是固定客户,卖谁不卖谁早就划好了一个圈子,圈里圈外两重天,不然歼-10C作为一款优秀的四代机,完全不愁销路。
在这个上面纠结,根本用不着,制造首在能满足自身军事需求,外销正是一副业,有固然是好,没有也并没什么。
参考:
既然已经要退役了,在原来基础上做延寿会比较贵,而且飞豹在服役期间的坠毁率也不低,为了上新技术而故障频发。
而歼10C所有的技术已经经过军队检验了,卖出去的还可以降低一下自用的成本。
最主要的,歼10C真心不便宜。
参考:
1998年就在航展上推销,一直没人要,卖不出去飞豹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就是在1998年的第二届珠海航展,是当时航展的重点展示对象。
当时称为FBC-1,这显然是个外贸编号,所以说不卖退居二线的歼轰-7的不觉得搞笑么?
飞豹早就在公开叫卖,只不过没人要罢了,跟第一届珠海航展的“明星”歼-8IIM一样,无人问津,到后面就干脆不摆了。
当年视频截图的FBC-1飞豹根本原因在于FBC-1技术性能太差,跟歼-8II一样,本质上属于二代半/俄标三代半战机行列。
歼轰-7项目是上世纪70年代立项,80年代首飞,作为我国首个自行研发战机项目,歼轰-7恰恰是因为设计较为保守,可行性高而得以保留。
1998年展示叫卖的还是最早的老飞豹歼轰-7,机翼上还有翼刀,座舱前还用风挡,说真的,他真的只是二代有/俄标三代战机水平。
现在我国军工科技大发展,让很多军迷都雄心万丈,但当年那个谋划歼8II大战F-22的年代,真的差距实在太大。
老飞豹的翼刀和风挡,在F-22都开始预生产的1998年,我国展示出的航空水平真的比较丢人。
另一方面就是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各国都开始大裁军,大批使用寿命还不错的二代半/俄标三代战机们匆匆退役,以极低的价格投放到国际市场。
在战斗轰炸机或对地攻击能力较强的机型里面,俄罗制的有米格-23B、米格-27、苏-24,美制的有F-4E,欧洲有美洲虎、幻影F1等。
这些二手机型性价比超高,美欧俄都有不愁买不到,而且久经战火得到实战证明,武器类型齐全,我们可以说连价格优势都没有。
曾经有非洲国家对歼-8IIM感兴趣,过来询问价格,我方给出约1500万美元的报价,结果人家说俄罗斯推销升级过的,可以打R-27中距弹的米格-23MLD都只要800万美元。
飞豹的重大改进是2004年推出的歼轰-7A,各方面都有质的飞跃。
数字化电传操控;
翼刀和风挡终于拜了个拜;
机身结构改进和使用复合材料,重量减轻的同时挂载能力提高到9吨;
航电设备和座舱几乎全新设计,全新的玻璃化座舱,雷达也换成JH-10A。
改进后的歼轰-7A可以说是除了发动机外,其余方面都迈入第三代/俄标第四代战斗行列。
但是国际市场环境已经改变,战斗轰炸机整体式微,F-16、阵风、台风这钟多用途战斗机,以及F-15E、苏-30这钟多重任务战斗机大行其道。
飞豹当初设计时借鉴对标的欧洲狂风战斗轰炸机(最初空军想直接引进狂风,后又计划跟德国联合设计,但最后没钱只好自己搞),都要被台风战斗机给取代。
而我国自身也将用歼-16来取代飞豹的位置,如何劝说对方放弃苏-30?
苏-30SM现在国际市场裸机也仅卖4500万美元一架。
同时歼轰-7A的可靠性问题又十分突出,歼轰-7A在14年间坠毁了8架,而且中俄联合军演和航展表演这种场合都有摔机。
逃生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歼轰-7A的八起坠机事故中造成12名飞行员牺牲,其中6起两名飞行员全部牺牲。
牺牲的飞行员中有海航师长、试飞院功勋飞行员、首批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这样的高水平精英飞行员,你认为是飞机的问题还是飞行员操作的问题?
所以这种环境下,对于海外推销也就死了心了,名声已烂,空军想的也是尽快让歼-16接班。
新老飞豹加在一起,24年里总共只生产了大约270架,而歼-16投产3年多生产就突破了200架,孰轻孰重,一眼而知。
参考:
你想想伊朗有了歼轰7他在波斯湾就为所欲为了。
参考:
歼轰7在歼-16出现后基本就可以退休了,退休之后能不能出口还点外汇呢?
这个当然是可以的,毕竟是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我们要出口是没有障碍的。
但过时了的机型,很难找到买家!歼轰7诞生于上世纪和本世纪之交,我们当时的航空技术做不到一机多用,只能同时发展战斗机、战斗轰炸机和电子战飞机,如今的技术至少可以将两种任务融合到一款战机上,也就是所谓的多用途战斗机,歼-10C、歼-16等都是多用途的,歼轰7也就过时了。
歼轰7是一款战斗轰炸机,也是可以超音速飞行的战机,它可以携带6.5吨的弹药打击1650公里外的目标,可覆盖整个战役地区,攻击海上、陆上目标,也能用于歼击护航,1马赫
但在如今这个时代,比歼轰7强大的机型太多了,比如同样已经退役的欧洲狂风、俄罗斯苏-24击剑手、美国的F-4鬼怪,以及正在批量制造的苏-34鸭嘴兽等等。
其中俄罗斯产品物美价廉并积极对外出口,用惯了美式战机的国家肯定优先考虑F-4,用惯了俄式战机的国家一般会优先考虑苏-24和苏-34,就算有人要买战斗轰炸机,也基本轮不到歼轰-7。
歼轰7可以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空空导弹或者反舰导弹,到海上巡逻或者在敌我纠缠的战场战术支援都是没问题的,但它的雷达搜索范围只有150公里,射控雷达范围约100公里,在现代化的防空系统面前没有优势,这也是大多数战斗轰炸机都要面对的问题,要想对外出口必须为其武器系统增加使用巡航导弹的功能,也就是在战区外打击目标,避免进入对手的防控系统打击范围内。
如果要买一款战斗轰炸机,美国的F-4鬼怪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款战机广泛装备北约和日韩等国,实战经验丰富,保守估计二手市场上能买到1000架
最后还要说一说狂风,这款欧洲各国联合开发的战斗轰炸机也可以多用途使用,一般认为狂风相比F-4E/F的性能提升并不多,但它的优势在于弹药种类丰富,电子系统更新、更先进,比如麻雀、响尾蛇空空导弹,鸬鹚、幼畜、海鹰等空地导弹。
此外还有激光制导武器和电子战系统,欧洲国家可提供的武器选项是很丰富的,这也是欧美武器的卖点之一,此外狂风战机宽大的机身也赋予它更高的改装潜力,可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目前,英国、德国和沙特等国正在换装多用途的台风战斗机,都有大量退役的狂风,想二手买的话随时都有货。
而且狂风的对地攻击能力比台风还有优势,作战半径、突防能力、载弹量和结构强度也都有优势,这么一款优秀的战斗轰炸机退役报废有点可惜,也进一步挤压了歼轰-7的出口空间。
参考:
在激烈的国际军火市场买卖中,歼7系列战机曾经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益,歼7系列战机一直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欢迎,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发展,歼7系列战机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另一方面,发展军火买卖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本国军事装备的发展,随着我国军事技术的发展歼7生产线也必将淘汰,转而发展更先进的战机!
参考:
,东西是你想卖就能卖的吗?
你怎么知道中国不想卖,得有人买呀,这种机型大国自己有,小国用不上,没有需求自然就卖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