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为了挽救衰落的贾家做了哪些努力

别看贾母整天吃喝玩乐,自嘲“老废物”,其实她为了挽救贾府做了很多努力和牺牲。
首贾母让不靠谱的长子贾赦袭爵,让可靠的次子贾政当家贾赦是个不靠谱的人,十分好色又胡作非为。
这一点通过他逼娶鸳鸯、抢石呆子的扇子、打贾琏、把迎春抵债等几件事都可以看出来。
如果让他袭爵的同时管理家业,荣国府肯定早就败坏在他手里了。
贾政为人端方忠厚,虽然不聪明,但是哥正经人,让他当家不会给家族带来灾祸。
虽然后来好心帮甄家窝藏赃物也是死罪,但是这也不是贾母能预料的事情。
贾赦为此非常不服,当众嘲讽贾母偏心,贾母也自嘲自己的心需要针一针,可是谁又能理解贾母内心的无奈呢?
贾母培养了出色的女儿和孙女们用来联姻,扶持贾府贾府的女儿们个个出色,不是偶然,也不是天意,而是贾母的功劳,是培养出来的。
对于贾府这种古代世家大族来说,男子不能建功立业,促进家族发展。
那么靠女儿们对外联姻获取助力和利益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手段。
贾母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都不够聪明出色,但是女儿贾敏资质很好。
于是贾母就花了大力气去培养贾敏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大家闺秀。
然后,贾母就把她嫁给了四代列侯之后,探花郎林如海,和清贵的林家联姻。
借助林如海在朝廷和儒林的势力地位,为贾府从军功勋贵,转型科举清流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
可是林如海是姑苏人士,贾敏嫁给他之后除了在京城做官还能见到贾母,后来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这种骨肉分离的痛苦,爱女心切的贾母是刻骨铭心的,后来贾敏早逝之后,贾母把这一份母爱移情到了外孙女林黛玉身上。
到了“贾府四春”这一代,贾母更是亲自把孙女们都带在身边抚养,元、迎、探、惜虽然未必有贾敏出色,但一个个也都是非常拿得出手的大家闺秀。
大年初一生日的贾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做十年女史,侍奉皇后礼仪,记载内廷功过,后被封为贵妃,让没落的贾府瞬间获得外戚势力加持。
精明才高的探春,后来和亲外藩,做了王妃,也是给家族做了非常大贡献的姑娘;
迎春虽然木讷,但也知书达理,嫁的孙绍祖,虽然是被亲爹坑了,但孙绍祖也是前途不错的武官,只不过不是人而已;
惜春如果贾府没有败落,她根本不会出家,而是被宁国府用来嫁给京城权贵人家,至少也能结一门对贾府有助益的亲事。
贾母把振兴家族的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这也是非常有远见的贾宝玉是贾府几代子孙里面的佼佼者,连荣宁二国公的魂魄也请警幻仙子教导宝玉,认为子孙中只有宝玉“聪明灵慧,略可望成”。
贾母看出了宝玉是贾府中兴的希望,才把宝玉自幼带在身边抚养。
贾母纵容给宝玉厮混内帷、不好好上学读书,这的确是过于溺爱了。
但是这其实也是贾母针对宝玉性情的一种特别教育方式,宝玉从小就不是一个一般的孩子,他不仅禀赋柔脆,娇嫩美貌的像个女孩儿,而且他抓周只抓胭脂水粉,性情乖僻只喜欢和女孩子相处。
贾母既然看出了他的慧根,只能顺着他的性子去培养他。
如果逼着他去圣贤书很可能就会和贾珠一样早早夭折,那可就全完了。
贾母已经老了,宝玉是她仅有的希望了,贾兰太小根本指望不上,贾环是个庶子,而且心术不正,贾母从来不拿正眼看他。
所以贾母宠爱宝玉,都是可以理解的。
宝玉虽然不爱读书,但是心底善良,人品正直,学问也非常不错,诗词歌赋水平都很高,四书五经也都能背诵。
如果贾府不那么骄奢淫逸,落得抄家获罪的下场,宝玉去考个功名其实也不是难事。
贾母已经尽力给贾府的未来筹谋策划《红楼梦》中贾母其实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为贾府的前途筹谋策划,除了
贾政娶了王夫人、贾琏娶了王熙凤,是贾母看好了中途暴富的王家有发展潜力,果然王子腾后来步步高升,给贾府帮了不少忙。
贾珠娶李纨,也是贾府向清流转型的操作。
贾母宠爱王熙凤,让她和贾琏夫妻帮忙管家,也是安抚贾赦作为长子不能当家长的怨气,同时还卖了王夫人一个人情。
贾母容忍王夫人收留薛家母子三人多年,容忍“金玉良缘”的谣言在贾府散播,宝钗天天围着宝玉打转,其实也是为了给王家面子,维系亲戚情分。
贾母逼着王夫人认下薛宝琴为干女儿,自己又疼爱照顾宝琴,都是为了帮助没落的薛家成全宝琴和梅家的婚事,将来梅翰林也能成为贾府的一门亲戚和助力。
贾母见王夫人管家不利,只能亲自出手雷厉风行治理大观园聚赌事件,一番痛斥反映出她作为大家长的无奈和悲辛。
贾母过生日花费巨大,其实是因为来宾都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如果贾府连这种场面都不能支撑,恐怕就要被踢出京城权贵朋友圈了。
而贾母八十岁高龄盛装打扮,应酬好几天其实也非常辛苦。
另外,贾母其实真没花多少钱,她一个老太太,吃穿住行都有限,属于贵族常规标准。
她连儿子们孝敬的名贵饭菜吃不了,也都打赏给孩子们吃,并且叮嘱以后不要再送。
所以,贾母真的已经为了挽救贾府做的够多了。
可是贾府已经气数将近,男人们不争气还各种作死,贾母一个垂暮的老太太,凭一己之力也回天乏术,只能尽人事知天命而已。
不要埋怨贾母不管事,她倒是想管,但也要有人听才行。
如贾赦、贾珍这些荒唐胡闹惯了的老纨绔们,贾母就算天天耳提面命,他们也只会敷衍了事而已。
至于贾母每天吃喝玩乐,说说笑笑,也不过是看开了。
至少贾府在她活着的时候还垮不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她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不如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南山橘暖/文
参考:
贾母十几岁嫁进贾府,从重孙子媳妇做起,到后来掌管荣国府,经历了多少大风大浪。
丈夫死后,按照夫死从子的规矩,贾母交出了管家权。
贾母有两个儿子,贾赦和贾政。
贾赦胸无大志也不爱读书。
贾政自幼酷爱读书,深得祖父的喜爱。
祖父和父亲对贾政的定位是从科举取仕。
父亲死后,贾政被皇帝开恩赏了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
按理应该贾赦管家,可是贾赦人品不好,属于膏粱轻薄仕宦之流,不能承担贾府这个重担。
贾政虽然不够灵活,但是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他不会将贾家发扬光大,至少能保住贾家不败在他的手里。
因此贾母打破常规,让贾政管家。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为了防止贾家出现这样的状况,贾母做了许多工作。
一、亲自培养孙子宝玉和所有孙女,为贾家培养接班人。
贾母喜欢女孩子,将贾府的所有女孩子都养在身边,亲自教养。
贾府四春个个都非常优秀,每个人都有一项特长,元春擅琴;
迎春擅棋;
探春擅书法;
惜春擅绘画。
培养优秀女孩的目的是给女孩子选一个优秀的联姻对象,与对方结成政治同盟。
宝玉虽然不喜欢读八股,但是每次宝玉出门会客,都会得到许多赏赐,都是孩子里面最出色的。
二、派元春进宫,中兴贾家。
贾母把元春培养得贤孝才德,温婉端庄,心胸宽广,精明能干。
鉴于元春的能力,贾母让元春进宫当了女史,元春经过努力终于脱颖而出,获得皇帝的器重,升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元春封妃,贾府出现了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繁荣。
三、重点照顾孙子的遗孀李纨和重孙子贾兰,希望贾家后继有人。
贾母对李纨非常照顾,给她和王夫人等一样的月例银子,还给她和儿子田庄土地,让她们收租,保证生活质量。
吃饭时,有好吃的还会给贾兰送去。
例如中秋节前夕,贾母让人给王熙凤一碗粥,黛玉一碗笋,宝玉一盘风腌果子狸,贾兰一碗肉。
贾母对贾兰的称呼也充满爱意叫“兰小子!”贾母照顾贾兰是因为贾兰是贾府的第五代,贾府的希望在年青一代身上,希望贾府后继有人,希望贾兰健康成长。
四、整顿荣国府,查赌。
荣国府表面繁荣,暗地里下人们赌博喝酒,做事推诿。
贾母查赌,严厉处置了头家。
五、让探春远嫁和亲。
南安太妃来贾府要看姑娘们,贾母开始是拒绝的,她明白太妃的意思,不想牺牲孙女的幸福。
但是太妃坚持要见贾府的姑娘,贾母无奈,只好命凤姐让薛林史三位和探春来见。
贾母没让迎春和惜春来见南安太妃不是贾母偏心,而是贾母认为,只有厉害的玫瑰花三丫头有可能在异国他乡站稳脚跟,迎春和惜春到了番邦异国,只能是牺牲品。
果然南安太妃相中了探春,于是探春和亲远嫁。
贾母通过探春远嫁,获得了南安郡王的庇护。
然而无论贾母如何努力,贾府已经成了强弩之末,运终数尽,不可挽回。

参考:
富贵不过三代,贾府从第三代贾赦开始,已经走了下坡路,掌管荣国府多年的贾母岂有不知?
为了挽救贾府的衰败,她早早就做了准备。
并在施行的过程中时时调整,也算是曾经抗争过的,可惜,终不能斗胜宿命。
贾母的抗衰措施有:一,将贾敏嫁入林府。
贾敏身为国公府第三代嫡亲大小姐,嫁入候门的第五代公子哥儿,这在许多人眼里算是低嫁,但是贾母是谁,一个从重孙媳妇做起的人精,岂有吃亏的道理?
她的眼光长远的很,她看到了林如海的潜力。
果然,林如海这个探花郎很是出色,不但做了天子近臣,而且得了天子信任,被钦点为两淮巡盐御史,凭林如海的才学,精明,谨慎,以后入阁拜相都是稳稳的。
但是,命运与贾母开了一个玩笑,贾敏不争气,不但没有生出儿子,还命不久长。
为了能加强与林府的联系,贾母又将林黛玉接入了贾府,并着意培养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够再继续联姻,可惜命运再一次与贾母开个玩笑,林如海又早死。
贾母的第一次筹划以失败而告终。
二,将元春送入宫中。
元春被选为女官,并以贤德传世,这是需要运作的,没有人为炒作,只能藏在深闺人不识。
元春从做女官之前,就已经开启了勾心斗角,负重前行的模式。
宫中,不是人呆的地方,贾母岂有不知,可是看看那些不爱读书的孙子们,只知挥霍玩乐的纨绔们,她只能忍痛安抚元春。
元春经过努力,终于在皇上那里得了青眼,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与舅舅王子腾结成犄角互助之势,将贾府推向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可惜,元春却无子女,且寿命不长,三十多岁便香销玉殒。
三,迎娶李纨。
与李家结亲,其实也是贾母的一步好棋。
如果贾珠不早死,有国子监的第一把手照料扶持,贾珠的前程也是将相之才,不过,贾珠虽早死,但贾母的这步棋还是起了作用。
最后,贾珠与李纨之子贾兰重兴贾家。
另外,收养惜春,看重探春,宠爱湘云,这都是贾母的措施,因为许多时候,联姻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
然而贾母无论如何努力,终不能改变贾府运终数尽的局面,改变不了贾府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结局。

参考:
在《红楼梦》中,贾母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贾府的主要事务已不归她管,但贾府大局还是在她掌握之中。
贾赦想讨鸳鸯,在贾母处碰了一鼻子灰,与邢夫人落了个不孝的名声。
而贾政教训宝玉前,还提前发话,不许告诉贾母,清客们看打得不像样,还是找人通报了贾母,等贾母赶来,说要带着王夫人宝玉回南京,贾政跪下磕头认错。
王夫人未告知贾母一声就将晴雯撵了出去,事后还是不得不编了个理由,说晴雯得了女儿痨,只因晴雯是老太太看上而派去宝玉屋里的人……贾府里三个这样有权的人,都要服从贾母,可见实际真正有权的还是贾母。
贾母在贾府摸爬滚打几十年,是贾府从极盛到渐衰的见证者,虽内囊尽上来了,但是基本还能保持原状,于此可见贾母精明。
冷子兴说贾府“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贾母何尝不知?
而王熙凤精明,果断,泼辣,有手段,让她成为主权人之一,就是贾母为挽救衰落的贾府做的努力之一。
因为凤姐像年轻时候的她,比起贾政王夫人宝玉等人,贾母相信凤姐更有管理的能力。
除去凤姐,探春也是个精明的人,虽为庶出,但贾母亦未轻视,让探春协助管理大观园,王夫人必然先请示了贾母,看重探春的才干,让其有施展之时,是贾母为挽救贾府所作的努力之二。
七十三回,为园内管理有疏漏之处,贾母对探春道:“你姑娘家,如何知道这里头的利害。
你自为耍钱常事,不过怕起争端。
殊不知夜间既耍钱,就保不住不吃酒,既吃酒,就免不得门户任意开锁。
或买东西,寻张觅李,其中夜静人稀,趋便藏贼引奸引盗,何等事作不出来。
况且园内的姊妹们起居所伴者皆系丫头媳妇们,贤愚混杂,贼盗事小,再有别事,倘略沾带些,关系不小。
这事岂可轻恕”防微杜渐,严查赌家,并“命将骰子牌一并烧毁,所有的钱入官分散与众人,将为首者每人四十大板,撵出,总不许再入;
从者每人二十大板,革去三月月钱,拨入圊厕行内。
”还将林之孝家的申饬了一番,实在是雷厉风行,连求情的人都一并驳回,毫不手软。
贾母此举,既警戒了下人,又暗示了管理者不要太过放松,是为挽救贾府做出的努力之三。
但贾府的衰败已积重难返,精明如贾母,也挽救不了大厦将倾的颓势。
作者:长安月。

参考:
!贾母是一个很睿智的人,眼见贾家日渐衰败,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和薛家联姻,让宝玉迎娶宝钗,薛家的财力是相当丰厚的,又加上宝钗颇有心机,这样以来贾家未来就会有希望,再者家母答应王妃认探春为女儿,让探春远嫁和亲,结交权贵进一步稳定贾府地位。
贾府后来的夜查、抓赌、查淫秽物品等也是挽救贾府的一种表现。

参考:
谢文小姐邀。
贾母作为一个没有长远打算只顾自己享清福不管家事府事子孙事的老祖宗,还真没看到她为贾府的没落做过什么努力。
失职的母亲、老祖宗贾母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两个儿子都没有教育好,贾赦骄奢淫逸无恶不作,贾政呆板清高不食烟火,一个通庶务通世故的都没有,主子如此好糊弄,别说低下奴才当硕鼠,例如赖大一家。
儿子没教好,孙子也没教好,纵容儿孙胡作非为,总是原谅庇护的态度,怎么不养一堆不肖儿孙?
眼看着家族内部争斗,贾母一概不管不问,对那些明争暗斗充耳不闻,什么家族事务教养儿孙都靠边去,贾母的全部生活就是吃喝享乐,哪里有宴会哪里有贾母,成天浑浑噩噩享清福,有样学样,更别子孙们能清醒了。
不称职的当家人贾母作为当家的老祖宗,就算是你不管家务事了,但是对于大家族的未来前景进行正确的谋划,是一个当家人必须做的,但是贾母没有,她缺乏这种打算和意识,甚至不具备封建统治者阶级应该具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素质,怎么会避免树倒猢狲散的悲惨结局呢?
书的全篇,没看到过贾母和王熙凤一起讨论过贾府的家事要事,就是不管不问,姑息养奸,下面汇报什么她就听什么,对贾府的亏空根本不了解,到抄家才说什么“咱们家到了这个田地了么?
”临终催散《金刚经》享受一辈子的贾母到抄家时才如梦方醒,知道自己没有管好儿孙,让后辈骄奢淫逸暴殄天物终致抄家,后悔已晚。
毫无办法的贾母在临终之际让凤姐把旧年写的《金刚经》送人散发,企图通过劝人为善的佛家经典来忏悔,或者说临时抱佛脚,期望改变子孙们的命运,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
之前,贾府的靠山一是元妃,二是北静王府。
权力斗争中,北静王府失势,被派往西南边境镇守,贾府失去权力庇护。
接着,元妃死了,贾府完全失势,接着薛、王、史三家的衰落,贾府失去最后的屏障,败落是必然的。
其实,贾家败落主要原因来自封建社会的腐朽体制,这样根基深厚的大家族,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败落谷底,与内务管理上失误有极大关系。
贾家的先祖都是武夫出身,和暴富大款一样,希望子孙成为贵族名士,在接班人的培养上,无非是科甲出身,光宗耀祖。
但是,这个定位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贾母倾尽全力培养贾政,收效不大,幸好皇帝提前赏官。
死读书的贾政成了一个迂腐守旧,志大才疏,虚伪的风雅之士,无所作为,只能和几个无能门客纸上谈兵,或在家逞能打骂儿子。
贾珠早早中了秀才,可惜死得早,刚娶妻生子就一命呜呼。
至于宝玉,与其说他有反叛精神,不如说,他被折磨的得了神精病。
所以,只能让内勤部长王熙凤和族长贾珍掌管。
然而,王熙凤有一定管理才能,但心术不正,好权谋利;
贾珍虚伪腐朽,不务正业,沉溺吃喝嫖赌,担不起族长重任。
贾母是贾府最高掌舵人,她见过无数大世面,在管理方针政策上有许多极好措施。
比如:惜老怜贫,慷慨救济穷亲戚刘姥姥、岫烟等,又经常烧香拜佛做善事。
贾母听说下人夜间有赌博喝酒现象,马上查抄,严惩头家,其他的打罚,加以惩戒。
可惜,贾府的子孙们阳奉阴违,王熙凤克扣丫鬟下人的银两、挪用资金不说,杀人越货也毫不在乎;
贾赦为夺石呆子的价值连城的扇子,不惜动用官府设毒计逼死石呆子,将扇子占为己有。
所以说,人性不是靠榜样去改变的。
贾府在众多事情的管理上没有特别明确的奖罚措施。

参考:
贾母作为贾家辈分最尊高的老祖宗,所有人都围着她转。
作为上一代的管家,贾母退休后的生活很滋润,没人敢用荣国府或者贾家的事打扰贾母,对贾母只报喜不报忧。
贾母虽然心中清楚,既然已经交权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
每日只和孙子孙女在内宅吃喝享乐,看似什么不管,其实贾母对于荣国府甚至贾家来说都是定盘星,正是有贾母在,贾家才没有过早的散掉。
【一】贾家作为一门两个国公的大家族,创立之处人员结构简单,不过是宁荣二公兄弟俩共同侍奉父母,几个儿女。
这样简单的家庭结构使得贾家那时候的富贵和团结是最好的。
人丁少,矛盾也少。
但随着贾家第二代繁衍,生齿日繁,主子奴才越来越多。
受益嫡长子继承制,宁荣二府非嫡长子都被分家出去,成了一个个小家族。
两府主人就那么几个,奴才却越来越多。
意外出现在第三代,也就是贾母两个儿子身上。
嫡长子贾赦不知道为什么失去了继承荣国府,荣国府竟然是贾母二儿子来管理,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要知道荣国府是敕造,贾赦袭爵,贾家绝不敢私自决定由二儿子掌管荣国府的。
可见这个问题是皇帝留给贾家的一道难题!荣国府出现嫡长子袭爵却不掌握爵位封赏的情况,等于将荣国公的世袭一分为二,封爵给了大儿子贾赦,封赏给了二儿子贾政。
结果就是荣国府的主人多了一倍,人多了自然有矛盾,荣国府也随时处于分裂状态。
之所以没有分裂,就是因为贾母在。
贾母的存在保持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荣国府。
没有贾母,贾赦贾政兄弟必有一争,荣国府也一定会彻底撕裂,不可能维持表面的平和。
这是贾母对延缓贾家衰落最大的功绩!【二】荣国府最大的分裂危机贾母自然看得出。
对此贾母也深表忧心。
贾赦邢夫人夫妇,贾政王夫人夫妇面和心不合,老太太也看得明白。
为此,贾母做了几个明智决定。
一,贾琏娶王熙凤贾赦儿子娶了王夫人的侄女。
通过王熙凤,不但将荣国府长房与王家联系起来,还让长房二房有了更深的联系。
作为荣国府长房长孙,贾琏的婚事,贾母的意见举足轻重。
贾母那是年纪不老,王熙凤经常往来贾家,贾琏娶王熙凤,一定是贾母的主意和首肯。
二,王熙凤管家荣国府长孙是贾珠,贾珠娶妻李纨。
作为荣国府管家王夫人要在贾珠娶妻之后将管家权力交接给李纨。
同样,邢夫人也要陆续将长房管家权交给王熙凤。
不想贾珠突然去世,让下一代传承出现意外。
李纨成了寡妇,无法管家,荣国府只能王夫人继续管理。
安排王熙凤过荣国府协助王夫人管家是贾母做的第二个弥合荣国府裂痕的举措。
王熙凤到来,王夫人无话可说,邢夫人也无话可说。
如此,荣国府又一次变得稳固,避免分裂。
三,宠爱贾宝玉和王熙凤贾母最宠爱的两个贾家人一个是贾宝玉一个是王熙凤。
宠爱贾宝玉,是安抚贾政王夫人。
宠爱王熙凤也就是宠爱贾琏,是安抚贾赦邢夫人。
左右平衡之道,是贾母第三个维稳举措。
四,接林黛玉入贾家林黛玉父亲是巡盐御史,此职位非皇帝亲信不可为。
贾母接林黛玉来贾家,既是亲情难舍,也是将林家紧紧拴在贾家身上。
掌握了林黛玉,也就使得林如海永远与贾家利益一致!五,疼爱史湘云史家与贾家已经渐行渐远。
贾母姑奶奶的身份对史家两个侯爷影响力不多。
维持和史家关系就落在史湘云身上。
贾母对史湘云好。
也是维系与史家的关系。
毕竟史家一门两侯,并没有降爵,才是四大家族最特殊存在。
六,挽留薛家薛姨妈带着子女进贾家,贾母挽留是想给贾家再添一个助力。
薛家虽衰落,到底有钱。
而贾家最需要的也是钱。
与薛家好,可以和薛家一起做生意,生财有道才是最重要的兴家之本。
七,团结宁国府家和万事兴是贾母为贾家做的最大功劳。
荣国府好了,宁国府也会好。
贾母对宁国府也一样。
亲自抚养惜春,将秦可卿认定重孙媳妇第一得意之人也是贾母保持宁荣二府团结作出的平衡举措。
宁荣二府团结,贾家就不太容易败。
【三】事实证明,如果没有贾元春晋升贤德妃,省亲大观园,贾家不出现政治意外,完全可以再支撑一两代,这与贾母的维持密不可分。
而政治是贾母无法干预的,贾家抄家与贾母无关。
作为大家庭的老祖宗,她为贾家这个大家庭已经做了最大努力。
贾家在元春省亲后极速衰败,贾母早有感知。
抄检大观园也好,王夫人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好,贾家入不敷出偷她的东西出来典当,贾母都知道。
但她终究不能管。
管家人是王夫人,当时的礼仪也不允许贾母横竖插手。
但贾母也有忍不住的时候。
贾赦要鸳鸯,贾母大怒,迁怒王夫人骂她:原来你们都是哄我呢!贾母第一次情绪大爆发。
贾母认为所有人都不对她说实话,所有人都报喜不报忧不是大家庭持家之道。
贾母发火也是敲打王夫人,现在家里情况我都知道,不用哄我。
而随后大观园查赌,贾母更是亲力亲为,不顾她人劝阻执意严惩带头人,并当众列举赌博带来的若干坏处,条条击中荣国府弊病!贾母亲身示范给众人上了一课。
可惜,贾家病入膏肓,积重难返。
贾母的干预不过螳臂当车,挽救不了贾家。
七十五回面对凋零的贾家,贾母过了最冷清的一个中秋节。
当贾赦讽刺贾母偏心后,贾母终于难忍伤心,老人家第一次为她生活了六十年的家族流下了眼泪。
那一刻她知道,贾家完了,而她没有办法!【文/君笺雅侃红楼】如果您想点赞,也烦请点击
在封建社会,家族的传承是以男丁为主线,其中长子作为代表。
贾家长子贾赦,荣国公贾源的长孙,按照传统世袭了父辈官爵,承袭了荣国公的爵位,降等袭爵为一等将军。
相比之下,贾政就没这么好命,贾政在贾代善遗愿之下获皇上恩赐员外郎一职,后通过自身努力当了学政和工部郎中等职。
 按照常理,贾家应该由贾赦当家,而实际上却是贾母和贾政家庭住在一起,在荣国府正府,而贾赦家庭却住别府另院。
贾赦进出荣国府还需乘车。
贾母为何弃贾赦而让贾政当家,原因在于贾赦行为不检,平日作威作福,而贾政却是一心想科举报国为朝廷效力。
贾母深知,贾赦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惹事上身,家族大业必是不能交由贾赦。
贾政有上进心,符合贾母心意,也指望他能日后加官进爵,再振荣国府。
2、元春进宫。
皇宫选秀女,身为官宦世家的贾府必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最终贾元春因贤孝才德被选进了宫,家族里自是一片欢喜。
其实,贾母定是深知宫中游戏规则。
自古皇上一人,恩宠后宫佳丽三千。
一入皇宫深是海,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却也是没了自由。
新人需时时看着别人的眼色行事,如履薄冰,争取得到恩宠上位;
上位之后又面临争权夺势,稍有不慎就可能丢了性命。
送元春入宫,是贾家极力为之,也是寄望元春能得宠进而恩泽贾家。
所幸经历艰辛,元春终于被封贤德妃,贾家声望再振。
贾母作为实际上的一家之长,深感贾家一代不如一代,也是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希望能让贾家持续辉煌。
除了贾政当家,元春进宫之外,贾林联姻、整治赌博等都是一系列的手段。
只是

参考:
我把诸位网友的答案都读了一遍,两种结论截然不同。
有人说,贾母做了许多,也有说,贾母什么也没做。
我似乎听刘心武讲过:贾母是玩弄家族权术的老手,十个凤姐也不是对手。
我觉得,贾母这个艺术形象十分复杂,比较突出的有几点。
一是善于保持贾府的权力平衡,凤姐管家,让贾赦贾政都没话说。
因为凤姐是贾赦的媳妇,又是王夫人内侄女,又深得贾母赏识。
二是善于培养人才,元春、探春、宝玉、黛玉都贾母培养出来的。
有人说,宝玉是个纨绔子弟,算什么人才?
切不可忘了贾政在大观园里测试宝玉文才,宝玉最后中举,证明宝玉是有真本事的。
如果不是遇上抄家,贾府至少不会亡于宝玉、贾兰这一代的,似有中兴气象,这都是贾母之功。
三是应对突发事变,处事不惊,贾府被抄之后,贾母把自己的贴已钱拿出来分了应急,表现得十分稳健。
当然,贾母一辈子没缺过钱,而且自己也很有钱,所以,对贾府的经济

参考:
最大的努力 ,就是培养人才——不是珍琏环,更不是宝玉,而是女性人才。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已经知道“如今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似先时的光景”。
但是元春的封妃,又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样,给贾府带来了繁华的延续。
贾母早就知道贾家的男性子弟“竟无可以继业”,所以她把挽救家族命运、延续家族繁荣的希望,寄托在女孩子们身上。
从小跟着贾母长大的元春,是一个成功案例。
接着迎探惜三人也跟着贾母生活,同样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
然后是出色的黛玉、宝钗,连亲戚家的湘云也接来——都是贾母慈悲体恤,但另一方面,她亲手营造出一个文采风流的环境,培养出一批优秀出色的女性人才。
再后来,又有宝琴来到,连李绮李纹与讨厌的邢夫人的穷亲戚邢岫烟,也被贾母挽留在大观园里,以便培养和考察。
这花团锦簇的局面,是贾母多年心血与布局,却被王夫人的抄检大观园打破——再美貌多才的女孩子,生活在丑闻张扬的环境里,也极大地贬低了身价。
抄检之前的贾母,还为大观园的聚赌而雷霆大怒,坚决追查,以八旬老人的最后之力,维护大观园的名誉、维护女孩子们我名誉、维护贾府的前途。
抄检之后的贾母,就彻底撒手不管,只顾及时行乐了。
因为她知道,经此一役,贾府气数已尽,再也无力回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