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在农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工人(正式工)

在六七十年代,农民想离开农村去当个有铁饭碗的工人,主要是当地组织说了算,也就是生产队、大队及公社推荐,谁部门需要人就找公社联系,作为一个青年人,只要有文化,哪怕只是个初中生,他在队上表现好,在当地常参加社会活动,有点名气,特别是贫下中农子女,党团员,复员军人,革命家庭后代是最容易被推荐出去参加工作的。
当然也有个别占关系的,比如大队干部,生产队长的子女,叫做照顾,或者叫优先推荐,那时群众觉悟高,觉得正常也应该,不去动不动就闹什么不公平,到处去反映告状,特别是后来的知青,凭点关系入城,参加工作,也没有哪个农村人去反。
占关系走后门主要是从知青落户以后开始的,主要是借有病,或照顾父母等原因回城的多。
在以前,除了个别占关系以外,多数是凭身份及表现办理的,政治表现始终是首位,这是主流。
我就是毛泽东时代从农村调往城市,不占任何关系,只是文革期间毕业的高二学生,但政治历史清楚,在农村各方面表现积极努力,特别是群众基础好,曾受公社书记多次点名推荐,当工人,当供销社服务员都被挽言谢绝,最后又通过教育部门下到农村要人,才走进了教师队伍。
无论是文革期,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在工作中表现一直被评为先进,省地市及
有人曾在
从我手下出去的学生,虽然有不少农民,不少下岗工人,但现在当基层领导干部,老板经理的也不在少数,特别是有一名曾活跃在体坛,他的长跑在当年南朝鲜东运会上,曾与该国运动员金正一争过冠亚,在美国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全高校第一名,他的荣誉其中有我的辛苦和汗水。
像我这样的工农青年奋斗在祖国的各行各业不在少数,还有不少被推荐出来的,表现比我更出色更优秀的。
所以那时的推荐工作方向正确,成绩也是显著的,因为推荐工作坚持了德才兼备的方针与政策,
参考:
六七十年代在农村普通农村社员根本就没有办法能成为一名正式工人,当时年代为缩小城乡差别、城市到农村招收正式工人的指标都被大队书记、副书记、治保主任、妇女主任等干部全瓜分了,腐败走后门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参考:
为什么那年代农村招工招生征兵去的村干部子弟?
因为他们家庭成份是贫下中农,成为村干部的大多是在抗日战争和解决战争时期就参加革命的,最少也是土改或后来运动中的积极分子。
他们的子女大多是穷人家的孩子。
如果出身不好,工厂学校部队也不会接受。
有一点年轻人不知道,那时的农村干部都是吃苦耐劳的带头人,所以才出现了许多劳模和各级领导人物。
那时的干部不敢有私心!
参考:
那时成为一个工人太难了。
首先是指标非常稀少,那年我县召开县委扩大会议,会议临结束时主持会议的主任问底下列席会议的各公社党委书记谁还有啥问题。
他的话音刚一落,马上有一个公社书记站起来说:“我有一个问题,这次县上招工,分配我社三个名额,可李主任说给她留两个,王主任说给他留一个,张主任还说给他一个。
三个主任都是上级领导,我不能偏谁向谁,咋分呀?
!大家说。
”这个书记的话音还没落利索,其他公社的书记也纷纷说他们一样,也有这类问题。
当场,县上几个领导被将了军,下不了台,无奈一个个说明原委。
之所以要留名额,二个是烈士的后代上山下乡的,上边有人打了招呼,二个是县上开氮肥厂,买不下设备,人家开绿灯给的,交易的条件是如果有招工名额,先照顾他的孩子。
一下子,会场出现了至极的尴尬。
主持会议的执行主席太有才了,站起来打圆场:这公社书记道的是实情,名额确实不好分配;
这几个主任说的是实话,不招人家娃话不好回。
两头都是问题,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回去好好讨论研究。
散会。
此后,这主持会议的县委主任的这个大会总结两种说法:一种是最有水平的;
一种说是最没有水平的。
还记得当时某公社主任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招工名额,可这时候他的准儿媳不想跟他儿子结婚了,陕西方言是耍了麻达,无奈,准公公给儿媳许愿,到时候把招工名额给你。
可到了时候,一看准儿媳云开雾散,他把名额给了他女儿。
为此,后过门的儿媳一直耿耿于怀,一次和公公吵闹时这样骂:“老头实面,红口白牙说把名额给我,到头来给了你女儿。
干的那事是个啥事嘛!现在人文明,说是旅馆的招待员,这放到旧社会,就是窑子!”……所以说,那时的一般农村青年,想成为一个工人(正式工),是非常困难的。
我村插队的青年不少,有点门路的寻情钻眼走的早,最后剩下一个女的,据说那次上边来了一个招工的,被她邀约到她住宿的土窑洞,“谈”了整整一天话后,才被招走的。
当然这次长“谈”可能是有代价的。
记得我公社唯一一个成为工人的,是一位当年的红卫兵,此人无任何背景,只是心肠好,当时他的工作是监管批判对象县委书记,常常在别人不注意的情况下,因可怜那个老头,悄悄帮县委书记买些甜瓜充饥止渴。
后县委书记复职,也算报搭救怜悯之恩,专门给他争取了一个招工名额。
那时要跳农门,农村一般青年唯一的途径是通过应征入伍后提干。

参考:
六七十年代在农村要想成为一名正式工人那是难上加难,必须家庭出身是贪下中农,父辈无有不良历史问题,本人具备先进的政治面貌,才能被推荐当一名正式工人。
但是农村普通老百姓是很少被推荐的,因为每年上级政府对各村分配的招工名额是少之又少,大队书记和大队干部的子女优先按排,在村里又红又专的青年大队书记是不会按排的,因为他们在村里又听话又能干。
大队书记大部份都是一言堂,自己说了算,好的工作单位来的名额一般都按排自己人与亲属,宁愿浪费了招工名额也不会按排他人,在那个年代,大队书记思想都非常保守,上级政府分配的名额,外人是一般不会知道,假若外人听说有招工名额,给书记送点礼,一般单位的招工名额才会给送礼的人,条件必须是贪下中农的子女,本人条件具备优良的政治面貌。
在那个年代别说去当工人,就是高中上学也是大队书记推荐,家庭出身不好的是禁止推荐的,
参考:
你的这个问题,还是从七十年代的七六年开始说起吧,为什么要从七六年开始说起,因六六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大约是十年的时间,到了七六年文化大革命才基本上是结束了,在七六年以前,也就是在六六年到七六年这十年的时间里,城市里基本上都是停工停产的,也就没有农村的孩子们走进城市里参加工作的,到了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城市里的一切才开始走入正规,城市里的工厂企业也逐步的开始恢复生产,有的工厂企业因为缺少工人,才有极少数农村贫下中农的子女被招收进去,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被转为正式工的!那个时候,由于工厂企业刚恢复生产,缺少工人,在有的地方,就把招工名额分配给了当时农村人民公社,可能一次一个农村的人民公社也就三五个招工指标,要求必须是贫下中农的子女,必须是根红苗正的,这样也就有了农村贫下中农子女进城工作,然后转为正式工的,我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的纺织厂,当时就是这样招收过农村贫下中农子女进厂的,我们大队一个雇农的孩子,他爹当时是生产大队的贫协主席,就把他儿子名字报了上去,据说当时报名的也不少,最后因为他们家是雇农,条件优越,就被招收进城了!还有的就是在农村当兵走的,当了三年兵后,有的就在部队转业的时候,这批转业兵就全部被这个城市留下了,或者被新建的三线工厂全部招收进去了,都是直接就转为正式工的,因为当时招兵的时候,政审就是非常严格的,也必须是贫下中农的子女,也必须是根红苗正的,这样他们转业进工厂的时候,也就不用再政审了,拿着档案直接就进城进厂,除了这样的途径,农村的孩子既使是进城,也都是临时工,也没有转为正式工机会的,还有的就是后来进入学校学习的农村孩子,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城市里工作,这一部分人,基本上都没有进工厂的,都是进入到了城市的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了!而城市里的孩子转为正式工的,也都是接父母的班,或者父母提前退休,让子女接班,否则的话,他们既使在城里工作,在七十年代的时候,也都是临时工的,到了八十年代以后,这些城里的孩子才逐渐转为正式工的,而那些在城市打工当临时工的农村孩子们,虽然他们在城市里打了很多年的工,除了在城市里有极特殊的关系留在了城市,其他的那些打工的临时工都没有转正的机会,后来也都回到了农村!对于农村孩子在六十七十或者八十年代进入城市,成为干部或者转为正式工人的情况,
另外就是大队干部的子女和亲戚都把招工各额占去了,只有村干部或生产队长的子女才有机会当工人,老实人只有羡慕的份,当工人是每个年青人梦想。

参考:
虽然那时本人还是小孩,可几个哥姐和亲戚是“招工\"离开农村老家去厂矿、企业当工人的,所以我对六七十年代农村青年去当工还是有一些了解。
当然,那时都是国有企业,到农村招工的单位(厂矿)大都属州内或省内州外的大型企业,在本地县属企业在县区域内招工的也有,但招工人数不多。
那年代,农村青年中可以说初中毕业生都很少,多数是初小、高小毕业,每逢公社乃至大队有招工指标,一般都会在广播里作宣传,生产队也会召开户主会议(有时大队也派人参会),简单讲一讲每次招工的指标数、男女青年的招工人数和相应学历要求,特别对“家庭成份\"强调很多。
虽然比起现在的“招录\"手续简单一些,但也还是设定有相应的条件:一是,招工指标还是分配到大队,大队又以多次招工指标的人数,尽可能地惠及到各生产队,由生产队推荐人选;
二是,推荐人选一般以:家庭成份好,即为“贫农、雇农\",学历高小或初中
回忆那时,虽然只是录用工人但感觉还是很公平、很严肃认真,虽是以推荐形式但政审、体检都很严格,无论谁家孩子录用去当工人,邻里间都没什么意见或不愉快,多数还相互道贺,当然那时也还是存在有的家庭不愿让儿女去“当工人\"的保守思想。

参考:
六七十年代农村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工人?
综合身边的一些事例,我认为有
二是参军当兵,复员或转业后进入城市厂矿工作的。
三是一些厂矿从农村招工,当然不是所有农村人都能去,要还人的在生产队里有硬人的家庭子女才能去。
四是一些厂矿的老工人子女接班去的,(干部子女不允许按班,)只照顾老工人。
有在煤矿工作的老工人,两三个子女都去工作的。
这就是六七十年代农村人转为工人或城市人的主要原因,如今这些人早已都到了垂暮之年了。
(年轻些的也到了五六十岁了)
参考:
六七十年代,包括八十年代,要想成为正式工人,唯一的条件就是城市户口。
那时候农业户口和城市户口限制非常严格,工人和农民就是两个阶层的人。
其差别就像改革开放初期的大陆城市人和香港人。
那时候,因为城市也不够发达,就业压力大。
所以,农村人要想农转非,没有相当的关系比登天还难。
我有一个本家伯父,是地市物资局副局长,也是费了老大劲,才在七十年代末将全家农转非,将二子一女都安排成正式工人,可谓一步登天。
成为正式工人的第二个途径是招工。
每年或间隔一年,公社都会有上边下发的招工名额,有关系的农民可以通过招工成为合同工,干几年后,会拉关系的人会转成正式工。
但这部分工人没有多好的工种,都是下矿底的矿工、建筑工什么的。
但对当时连饭都吃不饱的农民来说,无疑于鲤鱼跳龙门了。
第三个途径就是上大学。
但上大学不是像现在一样通过高考,要逐级推荐。
好几年才有一个指标,没有硬后台根本办不到。
我村有一个赤脚医生,不知通过什么门路,被推荐上了医学院,毕业后干到市计生委的主任,很牛B。
所以,现在人的生活虽然有很多不如意,但可以凭本事吃饭,不像以前干什么事都拉关系,办点什么事都被限制得死死的。

参考:

由于文化大革命,初中只读了一年书,从1967年开始,就在家乡生产队务农了。
从1968到1970年间,本大队及周围大队,也有一些人被厂矿招工的,有被按排当民办教师的,有被安排到供销社、粮管所、食品所的。
我也有三次机会,一次是县淀粉厂招工;
一次是粮管所招工,均未成行;
还有推荐上大学,同龄的只有我一个是阳新一中毕业的,便便要推荐小学未毕业的。
不是大队不同意,就是生产队不同意,或是公社不批准。
原因是:一是不是贫下中农;
二是大哥二哥均为中专毕业已经参加工作,家里总要留一个挑粪桶的。
1970年10月,我正在阳新县做菜贤水库。
挑了一个月土的我,突然接到二哥托人带来的便信,说这次大队生产队发了“善心”,县小煤窑招工,叫你去。
二哥并说不想我去。
我稍作思考,俗话说了,驾船的人死了没埋,挖煤的人是埋了未死。
前面有较好机会不要我去,这次小煤窑招工没入去叫我去,我如果这次不出去的话,就再也没机会离开农村了,就真的要在家里挑一辈子粪桶了。
于是,我下定决心,不管是上刀山入火海,也要去挖煤。
结果是,我人未走,户口已转走;
挖了不到三个月的煤,就转正定级了。
当我听说,已经转正定级时,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原以为,已经到煤矿挖煤了,还要转什么正定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