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向辽金称臣那正统应该是辽金宋算怎样的存在

“正统”这个东西,越是不正统,越需要证明一下。
像汉朝和唐朝,从来没有人怀疑它们的正统性,因为毋庸置疑。
而宋朝呢?
就因为偏安一隅(北宋也是一隅),所以老担心自己的正统性,就反复拿出来说。
辽金宋谁是正统?
正统性说法来源于儒家,有时也称为法统、道统。
概而言之,正统性包括几个方面:王朝得天下是不是符合天意民心,即得位方式正不正;
王朝血统是不是华夏嫡裔;
王朝是不是做到了大一统。
在血统方面,今天我们认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
而且在古代,并不以纯粹血统认定是否华夏人,只要认同华夏文化,接受华夏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华夏人。
当时,辽和金都认为自己是华夏文明的传承者,是华夏正统。
在得位方式正不正方面,辽是接受过唐朝册封的族裔,后来唐朝灭亡,辽独自建国。
金则本是辽的属民,后不忍辽的欺压而起兵自立,在10余年间推翻了辽。
宋得位方式也不怎么样,以政变的方式夺取了后周孤儿寡母的天下,你说正不正?
在大一统方面,这几家都没有做到大一统。
在汉唐故疆内,宋与辽金分别并立,另外还有一个西夏、南诏(大理)一直存在,大家都是中国境内的并立政权,没有哪一家做到了大一统。
因此,
但是今天不少人都认为,宋文化发达、经济发达,应该算正统,这就勉强了。
相比于汉唐,宋文化值得一提,但武力极差。
基本打谁都打不赢,随便来一个横一点的政权,宋就没办法,比如小小的西夏。
宋对军事强的对手,一律给钱求平安;
对最狠的,不但要给钱,还要降低自己身份。
因此,说宋是正统,非常勉强。
宋朝人是怎么看正统性问题的?
北宋时,辽国力压中原,并称自己是中华正统的时候,文人们的危机意识发作了。
他们就要想办法论证:大宋才是正统。
其实在唐朝中后期,中原衰败的时候,当时韩愈等人就在正统性这个问题上有过思考。
韩愈认为,正统性有一个一脉单传的道统传承。
宋朝人就在这一点上开始发挥,证明大宋继承了这个道统。
宋朝欧阳修还写了洋洋洒洒的《正统论》。
但是以我们今天看来,《正统论》却恰恰说明了宋朝不是正统。
欧阳修的观点概括一下,他提出了成为正统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居正”,一个是“大一统”。
居正就是得位要正,顺天应人;
大一统即实现中国的统一,恢复汉唐旧疆。
以这两条标准一对照,宋朝明显不合格。
那么,元朝是怎么处理辽金宋的正统性问题的?
一个新王朝稳定之后,都要给前朝修史。
元朝也是这样,忽必烈认为大元继承了中国正统,但问题是,元朝继承了谁的正统呢?
元朝人为此争论了很久,都没有达成一致。
因此,修史这个工作一致没有展开。
直到元朝都快灭亡了,才在宰相脱脱的力主之下开始修史。
脱脱认为,在大元继承的中国故疆内,只要之前有过像样的政权,则都应该算做有正统性。
在正统性上,对三国平等对待,因此辽金宋三朝都是正统。
达成这个一致后,辽金宋三国历史开始修撰。
元朝人效率挺高,两年半把辽金宋三国史就修完了。
结语:现代人缺什么就爱晒什么,古人也一样,明明是弱项,非要证明自己不弱正如我开篇所说,越在某方面不行,就非要证明自己其实很行。
古今同理。
宋朝向辽金称臣,说明宋的国力不行或者国力没运用好;
辽金虽然强,但缺项在文化经济方面。
因此元朝人认为它们都是正统,这个务实的做法值得称道。
我们今天看则更清楚,它们三家合起来就成了正统。
(完)
邻家是懵懂的孩子,而如果这是成年人,您怎么看?
是傻?
还是另有目的?
来个住户住了你家房子,还能随你家姓[捂脸][捂脸][捂脸]?
华夏是华夏人的华夏,你也问问人家契丹、女真承认是你家儿孙吗?
不知耻到极品了。
现在中华56个民族,请问哪一个民族是契丹、女真?
失败了人家都不愿做你中国臣民,一个远迁到中亚,一个宁可被族灭了都不降,无耻的史家还把人一外来入侵者当正统,无耻之极!就应该让它们去下地狱,问问人家女真人愿意不愿意承认是它祖宗!日本人也曾经占领过中国大部分,你编史也把日本人也编成中华正统?
把契丹和女真编入华夏正史的,和穿着日军军服在中华大地耀武扬威的是一路人。

参考:
首先这个问题有很大错误。
宋朝对辽国并没有称过臣,按照澶渊之盟来看,宋辽为兄弟之国。
当时的宋真宗为兄,年幼的辽圣宗为弟。
这样来看,宋朝比辽国还要稍高一点。
而金国则是后起之秀了,是消灭了辽国而开国的,当然金国后面还把北宋给灭了。
也就是说宋朝在北宋时期并没有对辽国称臣过,属于当时正统之一。
而宋朝在南宋时期的确对金国是先称臣后称侄,但这不能否定南宋正统之一的地位。
首先北宋和南宋是一脉相承,都属于宋朝一部分,总不能因为后面南宋称臣称侄,从而否定整个宋朝的正统地位吧?
其次虽然南宋对金国先称臣后称侄,但不能以此全盘否定宋朝的。
就文化来说,南宋的文化在当时可谓是首屈一指的,可谓是登峰造极的,这点是金国所不能比的。
所以就宋朝在当时的时期,还有按照元朝修史的角度来看,属于是正统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

为了所谓正统,改祖宗的、改姓的……大有人在!那么,辽、金、宋到底谁才是正统呢?
自说自话时期在辽宋、金、宋对峙期间,关于到底谁是正统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一个定论。
因为五代时期的“儿皇帝”石敬瑭认契丹为父,使得辽第一次拥有了天朝上国的“正统”地位。
此后的后汉、后周及北宋拒绝承认石敬瑭的卖国行为,仍然以正统自居。
于是,两个正统并存的局面出现了……《澶渊之盟》签订之后,辽、宋相约为兄弟之国,实际上就是变相承认了这种两个正统并存的局面。
当然,对内依然是自说自话。
金灭辽之后,辽的所谓“正统”自然落到了金的头上。
但是,到靖康时期,这一切都变了。
汴京城破、宋朝皇帝被俘,金自然是理所当然认为自己就是天下唯一的正统!在宋高宗另起炉灶称帝之后,金、宋对峙的局面逐渐形成,宋高宗在对金外交上卑躬屈膝,甚至不惜对金称臣。
对内,宋高宗却依然在强调自身的正统地位。
后来,随着金、宋的和解,又一次进入了自说自话的阶段,金认为自身是正统、宋同样也自认是正统……正统并存时期元灭金、宋之后,起初并没有去纠结谁是正统的问题。
因为两家无论谁是正统,都是为元所灭,元是理所当然的正统!但是,到了元后期,脱脱等人开始组织编纂前朝史,正统问题成了脱脱不得不直面的事情。
因为中国古代有惯例,只有正统王朝才有资格单独修史,割据政权是没有资格的。
那么,辽、金、宋到底谁算正统呢?
无法准确定性!蒙古人到底是游牧民族出身,行事果断、不拖泥带水,既然无法准确定性谁是正统,脱脱索性将三家都认定为了正统!于是,《辽史》《金史》《宋史》三家并存的局面出现了。
换言之,元朝并没有认定宋为正统,或者说元朝认为三家都是正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夏,西夏实际上也是同时期与三家对峙的政权。
但是,因为西夏与蒙古的积怨颇深,加之曾经接受过辽、金、宋的册封,脱脱将西夏降格为了割据政权,编入了《宋史·夏国传》。
宋王朝重回正统榜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王朝的过程中打起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大旗。
何为胡?
在中国古代,胡是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契丹、女真、蒙古自然都是胡。
既然“驱逐胡虏”,胡自然是不能被认作正统的,否则明王朝的正统性何在?
而且,明太祖在开元建国之前一直奉傀儡小明王为“天下共主”,小明王的傀儡政权——龙凤政权的国号恰恰就是宋!因此,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考量,明太祖都必须尊宋为正统。
就这样,一个卑躬屈膝、向异族摇尾乞怜的软骨头王朝摇身一变成了唯一的正统!但是,明与宋本身并没有直接的接续关系,即便是小明王的傀儡政权宋,与当初的那个宋也没有任何关联,宋和明之间的元是明太祖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
与此同时,蒙古人退回漠北之后,明太祖并没有打算就此打住,而是派出了徐达为主帅,继续追击。
换言之,明太祖原本的设想是一鼓作气拿下北元。
虽然因为现实原因,短期内无法达到目的,但明太祖明显不愿彻底放弃。
如此一来,就涉及到对元的定位问题了,如果将其定位为外来政权,蒙古故地自然就不是中原王朝的属地。
明太祖将来拿下北元便成了“侵略”,名不正言不顺!最终,明太祖选择了承认元的正统地位,将自己的明接续到了元之后。
此举直接将元的国土变为了明的疆域。
至于北元,名义上仍然是明王朝的国土,只是暂未一统而已。
而这,也为将来明彻底一统天下留下了法理依据。
当然,随着明朝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有明一朝并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清王朝最终将蒙古故地纳入了自己的版
清王朝将蒙古各部纳入版
虽然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外蒙古成为了现在的蒙古国,但内蒙古地区仍然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根子就在明太祖对元王朝正统地位的认定!
参考:
宋朝时期的正统归属,其实在古代没有任何问题,元、明、清都认宋为正统,只是到了近代,我们自己人修编年史和年表时,想区分的更清晰点,于是把宋掰为北宋和南宋,谁曾想这一掰就掰出问题了,有人指出南宋向金称臣了,成了金的臣属国,法统不在了,于是宋的正统受到了现代人的质疑。
对于这个质疑,我想表达一些观点,正统问题不是哪
李世民曾在蒙古东部契丹部设立松漠都督府,后来耶律阿保机就是以松漠都督府为基础,统一契丹建立辽国,刚建国时为求自保,阿保机向后梁称臣,后梁册封辽为甥舅之国,
如果因为一段时间衰落称臣改变了统治关系,那辽也曾向后梁称臣,金国也求着向蒙古称臣可蒙古不需要了,蒙古大汗也向明朝和清朝称臣了,那辽金元正统是否都被剥夺了,还是回归到宋的问题,按乾隆的说法,北宋是正统无疑,南宋虽偏安又称臣,但所继承的是北宋的正统,所以也是正统。

参考:
无论是辽、宋、金三朝的哪一朝,对内肯定都不会认为自己不正统,而对外也肯定不会认为其他人正统。
因此,这正统与否的问
首先需要对两个谣言进行辟谣:宋朝没有对辽朝称臣。
“澶渊之盟”规定宋朝、辽朝两国是“兄弟之国”,两国的皇帝地位平等。
宋朝也不是一直对金朝称臣。
宋朝称臣于金,这是1141年“绍兴和议”的内容,宋朝皇帝必须被金主册封。
在1165年的“隆兴和议”中,宋朝取消了对金称臣这一项,两国关系变成“叔侄之国”。
同样,在1208年的“嘉定和议”中也没有对金称臣,两国关系改为“伯侄之国”。
明确了上面两个问题,我们再来讨论正统性的事。
宋朝虽然是弱势,但拥有自己的年号、历法、服制……等等,并没有完全丧失正统性。
而无论是辽朝还是金朝,毕竟没有统一全国,也不具备完全的正统性。
因此,入元以后围绕孰为正统的问题,学者们可以说是争论不休。
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丞相脱脱等人决定编修辽、金、宋三史,裁定这三朝各为正统,才彻底解决了问题。
其实,正不正统都是后世的说法罢了。

参考:
要纠正一个错误,北宋并没有向辽称臣,而是兄弟之国。
而且因为签订檀渊之盟的宋真宗年长,算是辽国皇帝的哥哥,北宋和辽国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只不过北宋要承认辽国占领幽云十六州的合法性,每年要向辽国送岁币10万两、绢20万匹。
虽然还是有些膈应,但是北宋有钱,面子上也过得去。
随着和平协议的签订,北宋与辽国维持了100多年和平稳定的局面。
而且随着双方贸易的开展,宋朝的损失早就随着双方贸易得到极大的弥补,甚至说是大赚特赚!哪怕后来北宋与西夏起了争端,结果还是是西夏向北宋称臣,每年给的财物属于岁赐,相当于大哥给小弟的压岁钱。
同辽国一样,随着贸易的开展,西夏国内经济对北宋越发的依赖……北宋立国的一百多年,同辽、西夏属于并列关系,因为北宋占据中原一带,在历史上被认定为正统王朝。
只是到了南宋,一切都变了!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是一个怂人,虽然手底下有岳飞、韩世忠这样的猛将,还是选择向金国称臣。
南宋是金的藩属国,在历史上的认定是偏安政权,除了每年要向金国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名义上还是金国的子侄,真的是丢人丢到家了!如果说北宋多少有些“骨气”,那么南宋则是奴颜婢骨,直到灭国脊背也没有抬起来。

参考:
宋朝,一个让人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朝代,分为北宋与南宋,在檀渊之盟后,北宋似乎用尽了全部的运气,其国力开始衰退,宋徽宗与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逃亡后的赵构于应天府重新建立宋王朝,那么宋究竟是怎么样的存在?
不妨分析分析。
北宋时期的辽与金北宋时可以从版
夏四月癸巳,金人遣杨璞以誓书及燕京、涿、易、檀、顺、景、蓟州来归。
对于失去的疆域,只能花重金购回。
辽是虎狼,金则是豺狼,都不是温驯至极的动物,后在金的“帮助”下,辽被打败,却迎来了金的掠夺,庚子,童贯、蔡攸入燕,时燕之职官、富民、金帛、子女先为金人尽掠而去。
而金的胃口似乎还远远不止这些金军先后把宋徽宗、宋钦宗拘留在金营,大宋摇摇欲坠,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则是在外招兵,才免于劫难,后辗转自应天府成立南宋,后迁都于临安。
小结:北宋自赵匡胤时起就是在边境上只屯驻较少量的禁军,这就导致辽、西夏屡屡进犯大宋边境,在胃口渐渐被养大后,他们要的不是掠夺财物,而是瞄准了大宋的疆域领土。
虽然结果改革办法,却为北宋的保守派所阻,结果内忧外患一起到来,连皇帝都给人家掳走了,如果不是赵构不在朝内,恐怕大宋就此要谢幕了,因为皇室成员尽数被虏,那样的话有没有后来的南宋,还真未可知。
南宋时期的金赵构定都应天府继承大宋皇位,(南宋版
宋史称高宗即位为建炎中兴。
这时出现的岳飞,韩世忠等名将出现,称之为“中兴四将”,对于金人的进犯,开始予以有效回击,在岳飞取得捷报频传的时候,却被赵构以金令牌召回,之后更是问罪下狱,直至被杀。
再次回到了议和的谈判桌前,议和内容要求:南宋放弃黄淮地区,及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这些之外还需要每年进贡。
南宋每年纳贡称臣为代价,得以残喘存在,后金国内部发生内乱,赵构在五十六时便坐上了太上皇,继位后的宋孝宗锐意改革,出现短暂的北伐成功,后被迫议和,把原来的称臣改为叔侄关系,金为叔,宋为侄,但是该“孝敬”的绢银还是要给的,随着时间推移,南宋与金国的执政者都在更替,双方都在发展中,而彼时北方的蒙古开始强大起来,于是蒙古便向宋建议联合夹击金国,早已不复当年霸气的金国,也来使向宋表明唇亡齿寒的道理,没有被继位不久的宋理宗所采纳,民族仇恨和耻辱终于被一朝洗刷,可是作为南宋屏障顿时化为乌有,南宋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威胁。
小结:南宋政权在靠边打边谈的策略下,与金人屡次订立协议,代价不仅仅是金银,还搭上了岳飞等名将的性命,在家国情怀的作用下,后来继位的宋理宗光盯上了金国,而忽视了新兴的蒙古,导致北宋与南宋始终逃不出,刚送一个敌人走,又迎来新的敌人的局面,其根本在于自身还是不够强大。
主要参考资料:1.《宋史·卷二十二》2.《中国文明史 宋辽金时期·〈宋代· 第一章·波澜起伏的宋代政治〉》,台北,地球出版社, 1993年:第252页3.时涛,宋岩 .《
南宋的法统非常差。
1127年3月,女真撤退,立楚皇帝张邦昌。
一个月后,张邦昌退位,改以孟太后诏书立宋高宗赵构。
在这里,北宋皇帝徽宗钦宗均被俘虏,法统已绝。
南宋若要重立,则必须走君臣拥戴再立法统的方式。
可惜,南宋立国仓促,采取的是接受孟太后诏书的简便模式。
这就有问题了。
北宋已绝法统,作为哲宗废后的孟太后又何来立嗣权?
所以南宋法统只能来自于张邦昌,再来自于女真所立的伪楚。
正因为如此,朱元璋就根本不承认明教搞出来的赵宋法统,转而承认明朝法统来自蒙元。

参考:
导读:一个政权是否是正统和国力强弱没有关系,当然我们在潜意识中都希望二者如同汉唐一样保持一致性。
但是是否是正统王朝和是否是大一统王朝还是有区别的,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宋朝作为大一统王朝不够格,疆域不够且军事战斗力低下。
更重要的是没有尚武精神,外战屡战屡败。
但是宋朝文风鼎盛,有三千年文明造极于赵宋的说法。
更何况正统王朝的定义是“道先王,法五帝,尊周为正”,也就是说华夏血统一脉相承。
在这一点上宋朝是正统王朝是毫无疑问的。
辽、金等政权虽然在吸收汉文化的基础上对政治制度以及施政纲领做了调整,但是远没到道先王、法五帝的地步。
单单凭借自己的武力掠夺,这算什么正统?
辽金两个政权自己也没有以华夏正统自居过,更何况史书?
但是从大的方面讲,辽金又确实是我国历史文明范畴内的政权。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我们称呼宋朝,而从没有称呼辽朝、金朝的原因。
关于宋辽金正统性的定义,其实最后统一中原的元朝更为头疼。
如果仅仅承认宋朝是华夏正统的话,那么和元朝类似的辽、金等政权就成为了蛮夷。
从这个角度说,元朝入主中原的合法性如何保证?
所以当时元朝丞相脱脱(修宋史)弄了个四不像,宋、金、辽都是正统。
我先说明本人不是唯血统论的顽固不化者,辽金确实是我国历史文明的范畴。
这个不用怀疑,包括元朝、清朝也都是大一统王朝。
从法统上说,洪武万岁朱元璋都承认明朝继承的是元朝的法统;
清朝宣称继承的明朝的法统。
况且正统王朝还有第二个标准,那就是天下共主。
所以元朝、清朝都是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正统王朝。
PS:本文纯属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金、辽政权不是正统王朝的原因无论大一统还是正统的定义,都有一点相同就是尊周。
因为儒家普遍认可都是周礼,所以在南北朝之前无论是大一统还是正统王朝的定义是非常严格的。
到了五胡入侵中原后才逐渐的宽松一些些了。
《公羊传·隐公元年》记载:“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
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王正月也。
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看到没,大一统的定义还是遵周礼。
正统王朝定义中有“道先王,法五帝,尊周为正”的规定,也就是说不但要承认以宗周为正尊先祖是五帝,才能获得政治上的统治合法性。
对正统的追求称为拨乱反正、尊王攘夷。
所以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宋朝在崖山海战失败后才有君臣十余万人跳海殉国的刚烈行为。
正是由于正统的强大号召力,所以到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都拼命的把自己往正统上靠。
替代西晋的匈奴人刘渊,甚至说自己是蜀汉后主刘禅的后裔;
胡夏的创建者赫连勃勃更是宣传自己是夏启的后人。
这些政权说白了就是篡改自己的出身,为正统的身份好吸引民众的支持。
在南北朝这段时间里把华夏正统包装的最好的要属于北魏,人家从史书上就注明祖上就来自三皇五帝。
再加上深刻的汉化制度,所以北魏得以稳定的统治黄河流域长达百余年成为北朝的开端。
很多汉族士子加入北魏政权,为北魏的长治久安做出了贡献。
原因就是北魏包装的这个正统。
北魏官方史书《魏书》第一篇内容就是介绍鲜卑拓跋氏是皇帝后裔: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
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 大鲜卑山,因以为号。
而契丹建立的辽虽然从唐朝就开始和中原接触,但是地道的游牧民族。
如果从现代文明圈层的定义看,辽金政权绝对是我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无论从文化传统还是辽金对自己的认知,都无法符合正统王朝“道先王,法五帝,尊周为正”的定义。
更何况女真的金国崛起于白山黑水间,从奴隶社会直接崛起吞辽灭宋。
虽然非常生猛,在没有汉化的情况下在靖康之变中险些灭正统苗裔。
这纯粹凭借武力杀戮的行为,绝对不是正统所为。
辽金两个政权中辽做的是不错的,一国两制、汉化政策执行的比较到位。
再加上辽国边界纵贯东西,所以西方国家史书也有把中国成为契丹的。
但是辽金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传承、没有法五帝和尊周,所以没有获得中原王朝认可为正统。
即便元朝为了政权合法性的需要,给辽金定义成正统也不行。
宋朝帝王有自己的年号、一脉相承的货币、传承的历法、服饰、用色国朝礼仪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在法五帝、尊周的基础上,这些才是一个正统王朝的底蕴和传承。
所以说虽然宋朝向辽金称臣,但是辽金没有获得汉人的普遍认可不是正统王朝。

宋被女真打得俯首称臣是史实,所以后来南宋上下都知道和蒙古联手是与虎谋皮,但是看到北失南补的贱到极致的女真还是忍不住要往死里钢,当孟珙屠戮女真贵族时,靖康之耻的仇也就报了一半了。
这个正统女真后代想争就去争,反正最后亡国灭种的又不是汉人,现在和安格鲁撒克逊人、犹太人、斯拉夫人在牌桌上玩牌的是大宋汉人的后代,而金国女真,啥也不是,只存在于历史课本里隔三差五被串串们拿出来意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