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冷印社社员和中书协会员哪个更牛
按照一般人的观点,西泠印社是百年老字号,中国书法家协会不过是上世纪80年代初才产生的,西泠印社当然更牛。
可10多年前,却又曾发生过西泠印社整体“归顺”中国书协的事,这确实让人费解。
西泠印社很有意思,在其117年建社历史上,社长一职空缺竟长达63年。
1904年创建时,4位发起人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相互谦让,谁也不肯当社长,直到1913年,才推举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
后来,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印社社长先后空缺合计63年。
这与中国书协形成鲜明对比。
每到中国书协换届时,各路人马总会争得头破血流。
启功先生曾戏称当中国书协掌门人是“抢茅坑”:抢占时要眼疾脚快,抢到后在周围人的虎视眈眈下要泰然处之,而若拉不出东西来,则不免惭愧。
老人家的话富有哲理,但为何中国书协掌门人要“抢”,西泠印社掌门人却宁可缺,奥妙也许在于:一个是官家的,一个是民间的。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书协虽然创立晚了几十年,但会员发展却很迅猛,尤其是赵某人主政的那段时间,书法展览曾经一度疯狂地达到一年20多个,很多人因此而加入中国书协。
据说,现在中国书协会员大约15000余人(一说超过30000人),而西泠印社则只有500余人。
数字是可以说明很多问题的,人数多只能说明标准低。
但是,10多年前,百年老字号西泠印社却曾整体加入中国书协,在书坛掀起轩然大波,网民曾就此展开激烈讨论。
据说此事的操盘手,就是今年初中国书协换届时的大热门之一陈某某,网民将攻击的矛头也对准了他,当时他也曾在媒体作过公开解释。
有媒体当时策划了一次“西湖论剑”,由反对方代表前去杭州与陈某某对话,后来反对方在媒体发表文章,表示理解西泠印社的做法。
但更多的东西媒体并没有发表,据说当时在陈要求不得公开的前提下,说出了很多外人无法了解的前因后果,具体如何,外人不得而知。
但戏剧性的事情还在后面。
此事发生后,西泠印社很多高层表示,事前并不知晓此事,对“归顺”提出置疑。
总之,一番狗血之后,在中国书协团体会员名单中,已不见“西泠印社”的名字。
也许,不了了之,是此事最好的结局,大家都有面子。
只是,浙江书法界也许此后在中国书协就失去了话语权。
比如,兰亭奖就没有了浙江作者的身影。
更多文章,敬请
参考:
吴昌硕(1844~1927),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吴昌硕篆刻作品作为西泠印社社长,他的篆刻开宗立派,立千年以来未有之雄强大气,在百年间还没有人能超越他在篆刻方面的顶峰地位。
而在印学之外,他的书法与绘画,也皆达到了前无古人的无法企及的高度。
吴昌硕并不局限于
篆书“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藏篆书《诗·秦风·小戎》三首 西泠印社藏篆书《壬子题名》 西泠印社藏篆书“龠庐” 西泠印社藏篆书“观复斋” 西泠印社藏篆书“雪庐” 西泠印社藏篆书“小花园” 西泠印社藏《临石鼓文》 西泠印社藏《文房
马衡,中国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
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
主持过燕下都遗址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
马衡篆刻作品尽管马衡有《凡将斋印存》《鍴庐印稿》,表明他的印人身份,但世人并不以印人视马衡。
他是一位金石学大师,被郭沫若称为“中国金石学第一人”。
他在金石学的建立,石鼓文和青铜器研究等方面功勋卓著。
他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又在抗战期间主持闻名世界的故宫文物大迁移,都是皇皇伟业,不世之功。
由是,作为一个文化名人与学术泰斗,马衡的篆刻几乎成了陪衬。
马衡出任社长,而不以自己的篆刻造诣为尊,显然其中有一个重视学术的选择在。
张宗祥(1882~1965),1963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
张宗祥,著名书法家、版本学家,亦善绘画,擅长古籍校勘。
曾任浙江
张宗祥篆刻作品张宗祥的成就也不止于印学。
作为京师
他为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补抄,各种古籍如《国榷》、《越绝书》、《洛阳伽蓝记》、《神农本草经》、《论衡》的抄补,乃至以毕生所抄稀世善本、孤本2000 卷捐赠浙江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著名学者身份,他才会在1956年向浙江省人大提交议案,建议恢复西泠印社活动而立即获得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从而为西泠印社后50年立下了奠基之功。
《观瀑
沙孟海是二十世纪的书坛泰斗。
他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
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沙孟海篆刻作品在历任社长中,沙孟海的篆刻成就仅次于吴昌硕而印学理论的系统性则胜之,明显体现出篆刻作为两人之间的“主业”与“专业”的不同姿态。
沙孟海又是一位在文物考古学术研究方面极具开创性的大学者,比如任浙江省文物考古学会名誉会长,在浙江大学教授古器物学。
他对从书法到文学再到更广泛的文化领域均有较大的贡献。
他既是一位艺术大师,又是近现代文化名人。
这样的复合身份与形象,一个单一的书法篆刻家很难拥有。
赵朴初(1907~2000),1993年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
赵朴初,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常委,上海市人大代表。
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0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等。
赵朴初题匾赵朴初虽不以篆刻闻于世,但他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这样的国家领导人,又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先天地具有文化名人的优势。
而他以一手书法驰名于当代,又让人见识到他的“内行”的精湛造诣,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同。
正是在这样的高度上,他才有可能鼎力去完成西泠印社几代人的梦想:建立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国印学博物馆。
对于“国”字号的专业博物馆而言,除了要在国家行政机构上层拥有良好的“认知”之外,还要有极具厚度的专业定位与足够的财力支撑,这些都离不开赵朴初崇高的地位和所具有的影响力。
风云木兰花·芳心临江仙·题李锐《龙膽紫集》为弘一大师书画金石音乐展题应慈法师示寂二十周年敬拈此偈大西良庆长老圆寂三周年祭忆江南·普陀礼赞黄浦江头送行启功(1912~2005),1985年4月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2002年10月任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
启功,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
行书 题九松
以他的身份与威望,足可以使印学研究与篆刻创作在文化上提高一个层次的。
面向新的百年,启功先生出任社长,表明了西泠印社在中国文化界的“存在”,而不仅仅是限于印学界自身的存在。
行书 七言联(明月二分山一角 荷花十里桂三秋)行书 唐人雁塔题句行书 旧作一首行书 临国香
饶宗颐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
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
饶宗颐是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学者,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
他知识渊博,精通多种外语。
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饶宗颐为国际汉学界及海内海外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锺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北钱南饶”和“北季南饶”。
中国书协历任主席舒同 (1905~1998) ,1981年5月当选为中国书协第一任主席。
舒同是一位书法大师。
曾任原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和开拓者、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人和第一届主席,后任第2届、第3届名誉主席、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毛泽东主席赞扬他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是当代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师。
1985年4月当选为中国书协主席,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
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
他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
启功曾临习大量碑帖,他的书法作品,无论条幅、册页、屏联,都能表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被称为“启体”。
书法界评论道:“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行书 题石田山水楷书 七言联(青山城郭红泉磴 黄绢才华绿绮琴)楷书 七言联(满襟和气春如海 万丈文澜月在天)行书 醉中作一首楷书 七言联(读书身健方为福 种树花开总是缘)行书 自作诗楷书 七言联(书田菽粟饶真味 心地芝兰有异香)
参考: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数位浙派篆刻家发起创建。
西泠印社的宗旨是: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
历史悠久、成就斐然,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建于1981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族书法家组成的人民团体。
是由国家级的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专业组织。
西泠以篆刻为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为长,都很牛!但西泠印社每年的社员入社人数就几
没有什么牛不牛的。
钱夹的厚度决定了他的牛气
参考:
西泠印社虽然有国家政界人员启功赵朴初等人任社长,但它还是个民间团体,中书协是舒同创办的,是官方团体。
论质量,西泠印社每五年选一次,每次5人,再者,其学术氛围古韵十足,就现在来说,西泠印社的会员更高一点,但不代表个体。
参考:
一、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数位浙派篆刻家发起创建。
西泠印社的宗旨是: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
历史悠久、成就斐然,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二、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建于1981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族书法家组成的人民团体。
是由国家级的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专业组织。
然而,近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书协己经渐渐没落到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江湖书体、老干部体以及丑书的出现和流行使书法这领域清净不再,高雅无存。
书坛乌烟獐气,沦为功利场所,也连累了书协中尚存的一些默默地为书法艺术奉献一生的真正的书法家,甚至于近年常常听说有知名书法家愤然退出中书协,实可悲也。
相较之下,西泠印社就没有那么多的负面新闻。
西冷印社社员多数都是我国书法篆刻方面的顶尖人物,或者实至名归的老艺术家。
西冷印社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团体,是一个学术性机构,和中书协性质完全不同。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
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
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印社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1961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西泠印社被国家批准为正式出版单位。
1999年,由西泠印社筹建的中国印学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
参考:
西冷印社的实力、名气、口碑要比中书协好多了!
参考:
西冷印社算什么呀,和中书打人协都没的比。
充其量就是个小团体,小拍卖公司(很出名的拍卖公司)
参考:
西冷印社更专业,更知名!
参考:
西泠印社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著名全国性印学社团,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以篆刻书画创作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印学研究中心”、“天下第一名社”。
中国书法家协会(CHINESE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民族书法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由国家级的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专业组织,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创建于1981年5月,建立以来,书法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书法教育、对外交流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
现有团体会员35个,
相比较而言,西泠印社以篆刻为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为长。
但西泠印社每年的社员入社人数就几个人,书协的会员就多很多,从这个层面上说,社员比会员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