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挖了徐茂公的墓之后为什么觉得他是一个狡诈的人

1971年,专家对徐茂公墓进行了保护性发掘。
发现了一顶神秘的帽子。
专家感叹,怪不得《说唐演义》把徐茂公说的像个“半仙”一样,确实聪明!这顶帽子就是现存于昭陵博物馆的三梁进德冠。
遥想一千多年之前,徐茂公头戴三梁进德冠,立于朝堂之上,是何等样的英伟人物!可惜,孙子李敬业不争气,被女皇武则天把官职贬来贬去,一生气反了。
说他不争气,一点都没冤枉他。
打的是让武则天归政于李唐王室的旗号,却不攻打洛阳,反而从扬州往金陵跑。
这下子大义名分也没了,天下人看得明明白白的,这哪是匡扶李唐啊,纯粹是扯旗割据想当草头王哪。
武则天那是多精明的一
派去讨伐李敬业的主将是唐高宗李治的堂叔梁郡公李孝逸。
李孝逸根本就没打过仗,武则天用他,就是用他的李唐宗室的身份。
你李敬业不是要匡扶李唐吗?
带兵打你的就是李唐宗室,你起兵的理由还站得住脚吗?
李孝逸不会打仗会不会误事?
不要紧,再派个会打仗的魏元忠过去辅佐他不就行了?
这个魏元忠可是个奇人。
当年武则天和李治从长安到洛阳,让魏元忠护驾。
魏元忠找了个绿林人士,给沿途江湖人士打了招呼。
武则天和李治就这样平平安安到了洛阳。
有李唐宗室李孝逸顶着名分,由奇人魏元忠出谋划策。
再加上,这时候的大唐,府兵都集中在长安和洛阳,地方上的军队都不成器。
武则天七天之内就凑齐了三十万大军,摧枯拉朽一般,一个月就平定了李敬业的叛乱。
李敬业,李敬业的弟弟李敬猷,骆宾王,被李敬业的手下王那相砍下头颅,然后向官军投降。
而老徐家,除了李敬业的叔叔李思文,都被处死。
原因就是李思文坚决不跟着瞎起哄,不仅提前派人从小路告知武则天李敬业扯旗的消息。
而且他任刺史的润州被攻破了也没投降,气的李敬业讽刺他应该改姓武。
没想到,事后武则天还真的赐李思文为武姓。
这下可好,老徐家先是被李唐王室赐姓李,这又被武则天赐姓武。
武则天这是跟徐茂公较劲呢。
徐茂公的孙子李敬业没斗得过武则天,但是早就死了十五年的徐茂公却“算计”了武则天一把。
武则天为了泄愤,下令徐茂公也别姓李了,还是改回来姓徐。
然后就派人“发冢斫棺”!啥意思呢?
就是挖了徐茂公的坟,还要砍徐茂公的棺材,大概还有开棺戮尸,挫骨扬灰的戏码。
武则天是真下的去手啊。
徐茂公是陪葬昭陵,也就是陪葬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之侧。
从现在的昭陵博物馆,徐茂公神道碑的位置,都能看到昭陵的山陵所在。
而且徐茂公的神道碑规格非常高。
是陪葬昭陵的王公大臣里为数不多的龟驮碑。
也就是龙生九子里的那个长的像龟的赑屃(bì xì)驮着,而且神道碑上还是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亲自写的三千多字的碑文。
徐茂公的墓,也很有讲究,打眼一看,就是三个山尖,这是为了表彰徐茂公打败突厥和薛延陀部的功劳,而仿照阴山,铁山,乌德犍山建筑而成。
战功赫赫啊。
据传说,当时武则天要求要平了这三座“山”,但是兵士们动手的时候,突然天降大雾,士兵们感念徐茂公曾立下的赫赫战功,都不敢,也不愿动手。
最后,只是掘开了坟墓,而没有动那三座“山”。
唐代,厚葬之风盛行。
唐太宗就曾经明确反对这种奢靡之风:勋戚之家多流遁于习俗,闾阎之内或侈靡而伤风,以厚葬为奉终,以高坟为行孝,遂使衣衾棺椁,极雕刻之华,灵輀明器,穷金玉之饰。
徐茂公可是堂堂的英国公,武则天本以为能够看到陪葬的金珠玉宝,好借势说老徐家一个“奢靡”的名声。
可惜,最扎眼的是十个木偶!陪葬品寥寥无几。
武则天有没有说徐茂公狡诈,正史无可考。
不过,想来武则天佩服徐茂公有先见之明,一定是有的。
《新唐书》记载,徐茂公在临终之前,连唐高宗李治派太子李弘送来的药都不吃,说自己历仕三朝,活了七十多岁,差不多了。
临终前一天,忽然对陪着自己的弟弟李弼说:我觉得好像身体好点了,要不,咱们置酒高乐一下?
李弼高兴坏了,赶紧吩咐摆酒上菜,奏乐起舞。
宴乐已毕,徐茂公看了看弟弟:我确实已经不行了。
想嘱咐你几句话,可是呢,怕你太哀伤,听不进去。
这才故意置酒高乐的。
我看房玄龄,杜如晦他们,都辛辛苦苦为子孙立门建户的,结果呢,都被不肖子孙把家败完了。
我把咱们家的孩子们都托付给你看着。
有那言行失当,结交非人的,赶紧杀了了事。
别让后人笑话我,就像我笑话房玄龄杜如晦一样。
可惜,承袭英国公爵位的是徐茂公的儿子,而他的儿子早死,接着就是李敬业承袭了英国公的爵位。
李弼怎么管得了堂堂的英国公呢。
对李敬业,其实徐茂公也早有断语。
虽然李敬业从小就跟着祖父征战在外,也建立过功勋。
但是徐茂公就是不看好这个孙子。
曾经借口“面相”不好,断言李敬业将来一定会把老徐家断送掉。
幸亏徐茂公对自己的墓葬规格也做了严格的规定:我死,布装露车载柩,敛以常服,加朝服其中,傥死有知,庶著此以奉先帝。
明器惟作五六寓马,皁(zào)顶白纱裙,中列十偶人,它不得以从!······苟违我言,同戮尸矣!这其中有两层意思非常的明显和重要。
第一是要丧葬从简,这是徐茂公知道自己那个“坑爷爷”的孙子,有很大可能会“惊动”他。
所以,一定要从简,这样不会给下令“惊动”他的人以口实。
保持他的令名,看是否能给老徐家留点香火。
第二就是要求加一套朝服放到他的棺椁里。
目的是“以奉先帝”。
其实以徐茂公通达天人的见识,哪会相信所谓“傥死有知”这样的“鬼话”,这不过是徐茂公借此表示老徐家对李唐王室的忠心而已。
果然,他孙子李敬业的事被他“算”得死死的,而武则天也只是能开棺戮尸泄愤而已,在徐茂公的令名上,可找不出可以多嘴多舌的地方,四个字:无从置喙!不止如此,唐中宗李显复位之后,恢复了徐茂公的一切官职,并“葺完茔冢焉”。
死了都要备好朝服准备拜见先帝唐太宗,这对李唐王室是多大的忠心啊!能不赶紧把徐茂公的坟墓修好如初吗?
可能您要说了,堂堂的英国公李勣,至于把生前身后是打算的这么精明到位仔细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吗?
没办法,其实,这也是被李唐王室逼的。
两件事促成了徐茂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安排。
一件是唐太宗李世民托孤。
李世民选定李治当太子后。
文臣托付的是长孙无忌他们。
武臣这边,选定的就是徐茂公,也就是李勣。
长孙无忌他们,首先是文臣,还一个身份是关陇集团出身,所以李世民格外放心。
没做太多的预防措施。
对李勣,则防范再三。
要说李世民对李勣确实是非常好。
曾经李勣患眼疾,老是治不好,大夫给开了一种药。
大家一看药方,犯了难,为啥?
有一味“药引子”是龙须!真得怀疑那位大夫是不是根本看不好李勣的病,所以故意开了这样一味药引子来难为李勣。
龙须啊。
没想到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就把自己的胡子割了,送给李勣烧成灰送服了!这下,李勣的病,只能好了。
说起来,那位大夫还真是“高明”。
话说回来了,李治本身就太“仁懦”,而李勣“出道”的时候,才十七岁。
不出意外的话,将是跟随唐太宗的武将里,陪李治时间最长的一位。
所以,虽然李世民把李治托付给了李勣,但是他还是用了“一计”。
把李勣贬往叠县!那是个位于今天甘肃省一个荒凉的地方。
这事闹的李治都替李勣叫屈。
李世民则解释给他听:你父亲我,对李勣有恩,你对李勣可是一点恩遇都没有。
李勣是武将之首,是山东(崤山以东)豪杰的代表,手握重兵。
我把他贬到叠县,他要是对咱们李唐王室忠心耿耿,那就一定会遵从我的诏令。
他要是不愿意走,那就有了二心了,就不能用了。
如果他遵诏而行,等我死了,你再把他召回来,不就有恩于他了吗?
结果李勣听到诏令,连家都没回,直接骑着马就上任去了。
经受住了李世民对他的最后一次考验。
第二件,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一起逼李勣表态,是否支持武则天当皇后的事了。
有了徐茂公代表大唐军方说的那句“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武则天的马前卒许敬宗,才能在朝堂上大喊大叫支持李治废王立武。
这真的是徐茂公三番五次说自己病了,就是不表态,高宗李治非得把徐茂公叫上殿来,逼着他表态。
徐茂公从这件事,就知道武则天这
所以,才做出陪葬规格从简的安排。
而唐中宗李显在给徐茂公重新安葬的时候,也仍然按照徐茂公的安排,一切从简。
这才有了1971年,他的墓葬中,保存完好的三梁进德冠!说实话,徐茂公也是无奈,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也没法管控,能做到的,也只是规定了自己陪葬的规格。
这还得发狠说如果子孙们不按他说的做,那就形同“戮尸矣”!怪不得民间有说法:呼风唤雨诸葛亮,神机妙算徐茂公!
参考:
徐茂公真名叫徐世勣,字懋功。
后来被李渊赐国姓,改名李世勣。
李世民登基后,又去掉了一个\"世\"字,变成李勣。
李勣起初是瓦岗寨的一员虎将,作战勇猛,足智多谋,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李勣随李密降唐后,屡立奇功,深得李渊父子器重,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勣头脑灵活,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很善于自保,在关键问题上,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绝不会去随便站队。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时,有很多将领站到了李世民这一边,参与了此事。
而李勣则表现得十分谨慎,他深知,一旦站队错误,将会面临灭顶之灾。
李勣选择闭门不出,李世民怪他在关键时刻没有帮助自己,故意把他在凌烟阁的位置后移。
当李世民病危之时,怕年轻的李治制约不了老狐狸李勣,特地叮嘱说:″李世勣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观望,当杀之耳。
\"李勣看破了李世民的意
这个聪明举动不仅让他保住了性命,而且还在不久之后,再次得到重用。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聪明得过了头的李勣还是被自己坑了一把。
唐高宗李治很宠武氏,准备废除王皇后,改立武氏取而代之。
但却遭到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一帮大臣的激烈反对。
犹豫不决的李治去征询李勣的意见,为了自保,李勣又耍起了小聪明,他狡猾的对李治说:″此乃陛下家事,何须问外人。
\"这句圆滑的话不但断送了大唐的江山,也让他自己的家族惨遭灭顶之灾。
李治去世后,春风得意的武皇后大权独揽。
因不满武后专权乱政,李勣的孙子李敬业在扬州发出了讨武檄文,起兵讨伐武后,结果不到四十天即被平定。
李敬业兵败被杀,并惨遭灭族。
已死去多年的李勣也被刨坟掘墓,毁尸扬灰。
棺木也被劈碎付之一炬。
当听到奏报说,李勣的棺中只有一套朝服和十个木偶人及少量衣物时,武后轻蔑的笑道:″真是个会钻营的老滑头。
″虽然李勣帮过武后的大忙,但武后依然不齿他那八面玲珑的做法,对他自然也没什么敬意。
李勣很看重风水,他曾找到一位极有专业水平的风水先生,给自己寻找到了一块能够兴旺子孙的风水宝地。
但另一位道行颇深的风水大师看过李勣的墓地后,叹息说:“李勣选了块很坏的地方,如果他选择埋在这里,将来必不得安稳。
\"小算计永远上不了大台面,李勣后来油滑的所做所为,早已沒有了早年的英气与担当。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晚年畏首畏尾的做法,让他付出了被族灭的代价。

参考:
徐茂公,名头响矣!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对于徐茂公徐军师这
于是就加入了瓦岗军,由于他足智多谋,就担任了瓦岗军的军师,在瓦岗寨中与秦叔宝和尉迟恭等人关系甚好。
瓦岗寨领导人李密失败之后,他就随着秦叔宝、尉迟恭、陈咬金等人投靠了唐朝,后来在李唐王朝平定天下的过程中,鞠躬尽瘁,立下了过汗马功劳。
所以他被赐予了李姓,名叫李世勣,李世民登基之后,为避讳皇帝名字,所以改名为李勣。
徐茂公是个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的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曾经请求徐茂公参与,但他犹豫了,于是装聋作哑,并没有淌这趟浑水。
但是李世民登基后,并没有因此而疏远他,反而对他很是重用,所以徐茂公后来还是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治当上皇帝后,想要换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朝中的文武百官都一致持反对意见,而只有徐茂公认为皇帝换后是其家事,作为臣子不应该参与。
李治认为他说的很在理,于是更是不顾百官的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
所以说武则天能当上皇后,徐茂公也是间接的给了一个助攻。
《新唐书》李勣传中记载“帝欲立武昭仪为皇后,畏大臣异议,未决。
李义府、许敬宗又请废王皇后。
帝召勣与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计之,勣称疾不至。
帝曰:“皇后无子。
罪莫大于绝嗣,将废之。
”遂良等持不可,志宁顾望不对。
帝后密访勣,曰:“将立昭仪,而顾命之臣皆以为不可,今止矣!”答曰:“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
”帝意遂定,而王后废。
诏勣、志宁奉册立武氏。
”徐茂公有个孙子名叫李敬业,虽然也如他一般才智过人,但是却没有他步步为营的谨慎,徐茂公很担心李敬业会出事,所以事先已经做好了准备。
果然徐茂公死后,李敬业对武则天一个女人干政十分不服,于是就联合骆宾王进行了一次反对武则天的秘密政变,但是败在武则天手中。
武则天掌权后,对骆宾王和李敬业进行了严惩。
甚至徐茂公也收到牵连。
武则天让人挖了徐茂公的坟,坟墓中没有她想象中的金银财宝,只有一件朝服和十个木人,倒显得徐茂公清正廉洁、高风亮节,所以武则天直呼徐茂公狡诈!
参考:
徐茂公默认李治立武则天为后,对于武则天能称帝也算是有恩之臣,之所以在他死后15年被武则天挖掘坟墓,原因是这样的:徐茂公原名徐世绩(之后都称徐茂公),李渊赐其姓李,后改名李绩。
徐茂公早年栖身瓦岗,后归顺李唐,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平定四方,为李唐江山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世民晚年贬他为外官,李治称帝后将他招回重用。
李治“废王立武”时,徐茂公说:“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当时的他已经发现了武则天从政的野心,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让李治自己决定。
在他死前告诉李弼,棺中装殓平常衣物加一套官服,如果死后有知觉,希望穿上它拜见先帝,随葬品有十木偶,草马五匹。
李治死后,武则天先后废除两帝才自己当女皇。
徐茂公之孙徐敬业以匡复李唐为由起兵讨伐武则天后兵败身死。
因此,武则天为发泄愤怒,徐家满门抄斩,废除爵位,挖坟掘墓,恢复本姓,也警告那些曾经反对她的人,但她没想到的是挖开坟墓看到的却是这些。
这也就说明了徐茂公不仅在军事上有才能,对待事情也是深谋远略,预测自己后人的所作所为。
不仅能体现他为官清廉,还能体现出对李唐江山的效忠,所以武则天才说他狡诈。
在李显复位后,才恢复官爵,起坟改葬。

参考:
这事还跟徐茂公的孙子李敬业有关。
徐茂公死后不久,武则天连续废黜皇帝,而李敬业这
受李敬业牵连,徐茂公的子孙就遭了殃,而武后更是下令掘徐茂公的墓。
结果打开一看,徐茂公饿尸体保存的比较完整,而陪葬品只有朝服以及十个木人,显得很寒酸。
(徐茂公死后的“安排”:惟以布装露车,载我棺柩,棺中敛以常服,惟加朝服一副,死倘有知,望著此奉见先帝。
明器惟作马五六匹,下帐用幔布为顶,白纱为裙,其中著十个木人,此外一物不用。
)其中,朝服说明了徐茂公的忠诚——因为他要穿着朝服去见先帝;
木人则说明徐茂公的低调以及清廉,还能反衬出掘墓者的卑劣对此武则天自然是大怒,大骂徐茂公老奸巨猾,不仅下令毁了徐茂公的尸体,还收回徐茂公的“李姓”。

参考:
徐茂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原名徐世绩,曹州离狐人,因为功劳巨大被李渊赐姓李,常常被称为李绩,在隋唐演义中,那是一个和诸葛亮一般神一样存在的人物。
徐茂公足智多谋能行军布阵,其实他是唐朝的一个武将,战功赫赫,得到了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的重用,死后陪葬唐太宗的昭陵。
很多人都说徐茂公很狡猾,是个明哲保身的老狐狸,不参与玄武门之变,也不参与李治改立皇后等事情,只是在边上隔岸观火,貌似也有点道理。
但是徐茂公绝对不是一个无情无义之人,单雄信死的时候,他割肉相喂,让无数人动容,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只是不参与皇室争斗罢了。
徐茂公生前无比宣赫,不过死后却出事了,因为他的孙子李敬业在684年起兵反武则天被镇压后,武则天不仅剥夺了徐茂公的官爵,还下令挖了徐茂公的坟,只是据说武则天看见陪葬品之后,高呼了几声“徐茂公可真狡诈”,事实真相到底如何了?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徐茂公的家世很好,家里仆人很多,粮食堆积如山,是个富二代,“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
但是他很善良也很能审时度势,不仅常常救济穷人,还认准隋朝撑不了多久了,就参加了翟让的起义军,成了翟让的心腹爱将,也开启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后来徐茂公又劝说翟让投靠势力更大的李密,一起讨伐隋炀帝杨广。
徐茂公深得李密的信任,成了瓦岗寨的一员猛将,被封为右武候大将军,徐茂公对李密也是有情有义。
第一,徐茂公投靠李渊的时候,把土地和当地民众造好册,用李密的名义送给了李渊,功劳都给了李密,自己不争不抢。
第二,李密后来又反唐,被杀后,徐茂公坚持给他披麻戴孝,不忘旧主。
徐茂公的这些行为也着实打动了李渊,认为徐茂公是“感德推功,实纯臣也”,实在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了,又战功赫赫,不仅给他赏赐了良田和府邸,还给他赐国姓李,加封曹国公。
徐茂公归顺大唐之后,也是一路南征北战,参与了讨伐王世充,平定窦建德,大破突厥等战役,得到了李渊和李世民的赏识,出将入相,位列三公,地位无比宣赫。
只是徐茂公也很聪明,他重情义,但是不参与皇室争斗。
第一次是玄武门之变,他没有参与,秦叔宝也没有参与,最后他们两个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后,很多人说有这个因素,李世民觉得两
第二次是李治想改立皇后,想立武则天为后,很多人都反对,但是他却来了句是皇帝的私事。
李治和武则天对徐茂公都还不错,不过李世民去世之前特意将徐茂公贬到青海的叠州任都督,徐茂公也没怨言就去了,他也猜到了李世民是要给李治留人情。
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
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相当于宰相),亲任之;
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公元669年,徐茂公去世,他一生为大唐尽忠,去世的前一年还带人出征高句丽,为大唐扩展疆土,他去世后,李治非常伤心,停朝七日,下令陪葬唐太宗的昭陵,还亲自写了碑文。
都说徐茂公神机妙算,他想必还是算到自己的孙子会出事。
据说他去世前还是各种嘱咐的,说武则天心狠手辣不要得罪她,但是他的孙子李敬业还是于684年起兵反武了。
这个时候的武则天正是辉煌时期,轻轻松松就灭掉了他,收回了赐的国姓李,收回了所有的赏赐,又想到了徐茂公。
徐茂公已经去世了,但是古代常常都有掘墓鞭尸的行为了,不过武则天也还没有做得太绝。
武则天先是下令剥夺了徐茂公的爵位,还是觉得不解恨,于是就下令挖徐茂公的坟,劈碎棺材,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里面的陪葬品很少,里面只有官服和十个木头人。
这一打开,世人一看,那不就更加证明徐茂公清廉了,所以说武则天会骂他奸诈了。
徐茂公的一生其实还是忠于大唐的,武则天被迫退位后,李家重得天下,唐中宗时就为徐茂公重新厚葬,并且追复官爵了。
故事说完了,但是我觉得还是有点夸张了,武则天虽然是下令挖徐茂公坟墓了,可是徐茂公生前就安排好了后事,就说明了“棺中敛以常服,惟加朝服一副”和“其中著十个木人,此外一物不用。
”武则天岂会不知道里面的陪葬品了?

参考:
传奇人物徐茂公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徐茂公是谁。
徐茂公是唐初的大功臣之一。
隋朝末年的时候,徐茂公先是和李密混,但是和后来李密知道自己成不了,就投降了李渊。
李密的城池土地都是徐茂公在管辖,徐茂公忠信厚道,将这些土地的账册都给了李密,李密就有了投降的资本。
在唐朝建立以后,徐茂公跟随李渊和李世民南征北战,他给大唐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唐太宗去世以后,他的儿子继续信任他。
在公元669年徐茂公经病去世,享年76岁,唐高宗为他举办丧事,并且让他陪葬昭陵。
到了下葬的时候,他的坟墓也是经过特别设计的。
仿照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的墓地设计。
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记载他的功劳。
帮助武则天上位唐太宗招武则天入宫。
徐茂公说了两句好话,李治要立武则天为皇后,朝廷一致反对,只有徐茂公认为这是皇帝中的家事,让他自己去决定,从这一点上来说,武则天应该要感谢徐茂公,为什么后来恩将仇报呢。
徐茂公在世的时候非常注意教育自己的后代,徐茂公虽然喜欢自己的孙子,但也觉得这个孙子早晚会让自己家破人亡,他担心他的孙子徐敬业会拖他的后腿,他的孙子虽然财智过人,但是胆子也非常,早晚会出事,他联合骆宾王发动了一起叛变行动,虽然很快就被镇压下去的,自己也死无葬身之地了,但是武则天还没有觉得解气,于是他就对徐敬业进行秋后算账。
戏耍武则天在徐敬业的叛乱被平定以后,武则天还要挖开徐茂公的坟墓去鞭尸。
因为毕竟挖别人的坟并不是什么好事,武则天认为徐茂公坟墓里应该有很多值钱的东西,到时候给他安一个贪污腐败的罪名。
徐茂公早就料到可能有一天会出事,所以说他的陪葬品非常的简单,只有几件衣服和自己的木头人,而武则天挖开一个清官的坟墓,自然会遭到世人的唾骂,可谓非常的有心机。
武则天非常的气愤,大骂他是个老奸巨猾的东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