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石头“青芝岫”乾隆在上面题过字导游为何不让合照

现代,随着交通的便捷。
外出旅游的人们也越来越多了。
一到节假日,朋友圈中也各自发着自己畅游的照片,美丽的景观、壮丽的山水、恩爱的狗粮,(对不起!说错了!)恩爱的情侣。
一不小心,说错话了......但是有一个地方,有一块石头,竟然有不让照像的说法,这就让人奇怪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意为“天道昌隆”。
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我们现在所看的这块石头,,全长八米,宽二米,高四米。
这块石头据说是乾隆帝给母亲祝寿所用。
并亲笔提名叫“青芝岫”。
”“小陈,这石头好兆头啊,我老母亲快过八十大寿了,我得跟这块石头合个影,回去让母亲看看,沾沾乾隆和这块石头的福气!”“正好明天就是我母亲七十二,你这一说,我也得和这块石头照个合影,给我妈微信发过去。
”“那还等啥,你先照!”说着,陈生和李生就上前,一个准备照一个准备摆姿势。
“那两位先生,请不要与石头合影!”“为啥啊!我们就照两张像,很快。
”“两位先生,其它地方你们都可以照,唯独这块石头是照不得的!”“这有啥说法吗?
我们就想沾沾乾隆的吉气,又不是胡搞瞎搞的!”“这两位先生,先不要照像,正好我也要跟大家讲一讲这块石头的故事!”“在明朝,有个叫米万种的富豪,没有什么其它的爱好,只爱奇石。
在他的家中海淀勺园里摆满了各种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怪石。
有一次,他同管家一起外出去寻访奇石,一日行到现今北京远郊房山县的深山中,无意发现了一块巨大的怪石。
米万种万分高兴,如获至宝,对管家说道:这块石头瘦、漏、险、透都有。
绝对是千古奇石啊!管家虽替米万种高兴,但是同时也替主人担忧:这怪石好是好,可是又大又重,主人如何将它搬运回园中啊!”“哈哈哈,你多虑了,我多金,只需多雇几个劳力,套马拉车,何不愁将此石运回家中?
说干就干,米万种到邻近村落,重金雇佣劳力,并将全村的马买下,(虽说是全村的马,马也仅有几匹)。
过了几日,一伙人在米万种管家的带领下,带着绳子、杠子、牵着马,拉着车,来到了怪石旁。
一群人又抬又扛,马拉人顶,怪石才勉强起了一个缝。
要想将怪石抬出深山,看这个情形,真是势比登山还难啊!”“主人,劳夫老王出了一个主意。
正当米万种发愁无法将怪石抬回家时,管家凑上前,对着米万种耳语了一番。
速速叫老王来。
劳夫老王虽三四十的年纪,但是胡须与头发早已花白,满脸褶皱,眼皮向下耷着。
腰中斜插着一个旱烟杆。
老爷,这样抬石头不行啊,我记得老人以前说秦始皇修长城时,都是先修条大路,在冬天,在道上泼上水,水结冰后,再放几根圆木头垫着,人推马拉,重物才能动起来。
”“哈哈哈,好意思,管家,给老王重赏。
咱们先修一条从家到这的大道。
说干就干,沿大道边,三里一小井,五里一大井。
那钱花得流水趟蜜一般。
终于大道修到了如今房山大石窝镇附近。
一到冬天,人们便提水泼路,无数人与牲畜便拉怪石,这样,石头终于拉到了良乡附近。
这一天,米万种叫管家准备这月的工钱准备发放。
管家苦着脸说:老爷,帐上已无半分银两了。
明天咱们吃什么都是事啊!米万种大惊,咱家的钱花完了?
你为什么不早对我说啊!老爷,给您说了好几回了,您总是忙于搬石的事情,总对我说知道了知道了。
如今家中只剩这套祖宅了!那......罢了,罢了,我实在是太不心甘了啊!明就叫民夫散了吧。
石头放在道边,待我重整家业后,再搬回来。
”于是,这块怪石便弃于道边,而米万种再也没有回来。
这块怪石被当地人称为“败家石。
”到了清朝乾隆帝时,一日,乾隆帝从西陵祭祖回来的路上,偶然发现了这块怪石,大声称奇。
便问大臣刘墉这块奇石的来历。
刘墉便说:这块奇石原是明米万种所发现,准备拉回家中。
可这奇石有灵,觉得米万种家虽好,但还是有些大才小用。
便在良乡不走了。
等有道帝王发现它哩。
乾隆听后大喜,便命人限期将怪石拉回清漪园乐寿堂摆放。
具说乐寿堂的门太小,无法将奇石拉进乐寿堂。
只能将乐寿堂的大门拆掉才行。
皇太后听闻此事后,认为此石不祥,便力阻乾隆将奇石拉进乐寿堂。
再后来刘墉便对乾隆说,此石酷似灵芝,会给皇家带来年丰人寿,皇基永固的吉祥气!如弃之荒野,恐对国运有碍。
乾隆便将这番说词与太后讲了。
太后转忧为喜,命乾隆将此奇石放进乐寿堂。
乾隆龙心大悦,将此奇石赐名“青芝岫”,又挥笔题写了“神瑛”、“玉秀”四个大字。
这块石头的故事讲完了。
不让你们照像,是因为这块石头的前身有“败家石”之称。
一旦与奇石合影,
故此劝大家不要合影留念。
旅游团的团员们这才恍然大悟,对这块奇石的故事议论纷纷。
对米万种的遭遇惋惜同情......。
这个故事虽然真实性也无从考证。
但是米万种这
估计此故事也是后人借米万钟的名头,编造出来的一个故事罢了。
该文仅表述

更多精彩,尽在恒实说!

参考:
这块石头位于北京颐和园乐寿堂,整块石头长八高二宽四,好似一块屏风横卧在那里。
如果单纯的一块景观石,没有什么特殊的。
关键是上面有乾隆的题字——青芝岫。
相传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米万钟的人。
别人喜欢金银财宝,他偏偏喜欢石头。
经常搜集天下各种奇石,然后放到自家庭院当中观赏。
偶然间有人跑来告诉他个消息,说是在房山上发现一块奇石,让他赶过去看一下。
等他跑过去之后,发现果然符合自己的胃口,于是就想先把它运回去。
但是由于这块石头太大,无论是牛拉还是马驮都搬不动。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人给他提出建议。
当年秦始皇修建长城的时候,就曾经修建水道搬运石头。
听了这个消息后,米万钟先是修了一条从山上到山下的路。
然后每隔三里打一个小井,五里一个大井。
等道路也修成了井也打好了,时间也来到了冬天。
米万钟让人从井里面打水,然后铺在路面上。
有一天比较冷,路面上直接结了冰,终于造好了一条冰路。
又雇佣了大批的工人,把石头从山上滑到了山下。
到山下还不算完,从山下到家里面还有一段距离。
然后又雇了很多工人,没日没夜的拉着个石头。
还没拉到一半,米万钟就花光了所有的家当。
最后一气之下,把这块石头扔在了半路。
因此人们就把这块石头称作是败家石,就这样一直放了上百年。
等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的时候,在祭祖回来的路上看到了这块石头。
感觉其造型奇特,因此也想把它运回皇宫。
米万钟可能破产,但是乾隆皇帝肯定不会。
最后这块石头顺利的到达了清漪园,当时想把它运进乐寿堂,但是乐寿堂已经完工。
由于石头太大,想要进去必须把门拆了。
乾隆心想既然已经运到这里,难不成因为一个门而半途而废。
等他把门拆了的时候,太后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说他是败家子。
这块石头刚运来的时候,他早就听说了这块石头的故事。
这个时候刘墉出来解围,这块石头外形酷似灵芝,意味着延年益寿。
太后一听非常高兴,乾隆顺势把她作为太后的贺寿礼物,并且给它起了一个名字——青芝岫。
导游之所以不让拍照,是因为现在还没有几
乾隆能够败得起家,但是普通人就不一定了。
(只不过是迷信的说法,大家切勿当真。

参考:
【败家石】乐寿堂前这块巨石,宽两米,高四米,重达20多吨,它产自北京房山。
最早是明代官吏米万钟发现了它,决定不惜成本把它搬运回家。
结果石头刚运到半路,米万钟就耗尽了所有家财。
因此人们称它为败家石。
后来乾隆皇帝也看中了它,要把它作为乐寿堂前的屏风。
由于石头太大,为了把它搬进来,乾隆甚至不顾太后反对拆掉了院门。
后来这块巨石重新被命名为“青芝岫”。
意思是青色的灵芝形状的石头。
从房山搬来的青芝岫成了清漪园(颐和园)中最有故事的一件摆设。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中国四大名石之一(苏州冠云峰、上海玉玲珑、杭州皱云峰)。
其实并没有不让大家拍照,导游一般会说等我讲完这个石头的来历,最后拍不拍照你们自己决定,其实这块石头分两个故事。
故事一:富豪米万种运“败家石”明朝有个富豪叫米万种,他是个收藏家,喜欢收藏奇形怪状的石头,有一次他在房山郊区的山里看到这块大青石后,极其喜欢,于是和随从说要搬回去,可是这么大这么重的石头怎么运回去啊?
他先是把村里的人和马匹全部顾来,足足有两百匹马和几百个工人,奈何这是在山上,抬又抬不动,拉也不好拉,突然有
米万种决定这样做,可是当这块大青石运到良乡时,工人早已经催了好几次工钱了,管家之前也说资金不够了,米万种就把房子卖了把工钱还了,等自己有钱时再来运,之后还帮这块石头盖了个棚子,就出去挣钱了。
附近的邻居知道后都说这是个“败家石”,连米万种这样的富豪都被它败光了,都是有多远躲多远。
故事二:乾隆改名“青芝岫”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有一次乾隆皇帝祭祖路过良乡,他见这块石头甚是好看,就派人才运到乐寿堂,没想到石头太大,要拆了乐寿堂的院墙才能搬进去,皇太后知道这是败家石,没想到还没运到家就要拆院墙了,就不让乾隆运,她说这是不详之物。
大臣刘罗锅出面解围,说这块大青石长得像灵芝,有人寿年丰的象征,放在乐寿堂前正好可以给皇室增添瑞气。
没想到皇太后听后举手赞成。
最终这块石头就到了颐和园。
乾隆一时兴起就给这块石头赐名“青芝岫”,又挥笔题写了“神瑛”和“玉秀”四个大字,大臣们也纷纷在大青石上题字写诗。
据说这也是乾隆给太后的寿礼。
也成了“长寿石”,要知道乾隆的母亲活到84岁。
所以说,话是人说的,你相信第一个故事就别拍照,相信第二个故事就拍照。
【羽评历史,
去过颐和园的朋友,应该都见到过乐寿堂院子里的那块巨大山石,大名鼎鼎的青芝岫。
有人说是因为这块石头形状像灵芝,所以得名“青芝岫”,但实际上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像灵芝,所以这个说法实在不太靠谱。
既然又名“败家石”,皇家园林里怎么放这种石头呢?
青芝岫长度达到八米,宽约两米,高度达到四米,是中国最大的园林置石,关于这块巨石为什么叫做“败家石”,又为何到了颐和园,有两个故事。
相传,明朝江西按察使米万钟爱石成癖,他是米芾的后代,在明朝与董其昌等人齐名,是颇有艺术文学造诣的名家,他很喜欢收集各种石头。
有一回在房山的深山里,米万钟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青色山石,觉得形状奇特,就想着将其运回海淀勺园,不过这块巨石太大了,人推不动马拉不动。
米万钟不肯放弃,雇佣了很多人,甚至专门修了一条路,在沿途凿井抽水,冬天泼水成冰,然后准备将巨石顺着冰道进行搬运。
据说为了运输巨石,米万钟耗费了大量钱财,最后连京里的宅子都给卖了,结果巨石运到良乡就无法搬运了,因为米万钟没钱了,巨石因此被丢在了路边。
不过还有个说法,是因为巨石搬运到良乡的时候,朝中很多人都慕名前去观赏,同时惊动了魏忠贤等人,而米万钟被魏忠贤手下倪文焕构陷获罪,因此巨石无法继续搬运。
米万钟害怕说出实情会招惹更多的祸端,干脆说自己因为运石财力耗尽,只能丢在路边,之后这块巨石成为很多人前去舞文弄墨的创作材料。
人们觉得这块石头也没什么好看的,米万钟竟然做到如此地步,连家产都快败完了,因此觉得这块石头很不吉利,将其称作“败家石”。
清朝时期,乾隆帝前去清西陵祭祀经过良乡歇息,发现了路旁树丛里的这块巨石,问询这么大的石头怎么扔在路边了。
刘墉看出乾隆帝的心思,说:“这是明朝米万钟从房山的大石窝里发现的一块灵石,他原本想运回勺园,可这块灵石颇有灵性,觉得去米家是大材小用不肯去,所以留在了良乡。
”乾隆帝知道以后非常高兴,觉得这样的灵石的确只有皇家才配用,因此下令群臣拜祭,并且不惜成本将灵石运回,放置在正在修建的清漪园中。
米万钟的财力自然不能与皇家相比,没多久败家石就被运到了清漪园,乾隆帝准备将其放在乐寿堂的院子里,可石头太大,乐寿堂那时已经建好,要想把石头搬进去只能拆墙。
乾隆下旨把刚完工不久的乐寿堂外墙给扒了,而崇庆皇太后得知后,认为如此不祥之物还要破门而入,实在荒唐,所以出面阻拦,乾隆帝陷入两难。
这时又是刘墉出面,他说此石形似灵石,会给皇家增添祥瑞之气,象征着长寿年丰,江山永固之类,如果乱扔是大大不吉,太后转忧为喜,同意拆墙运石。
称心如意的乾隆帝也觉得“败家石”这个名字实在不像话,因此赐名“青芝岫”,还亲自题写“神瑛玉秀”四个字在石头上,众臣题诗,作为奉送给皇太后的礼物。
当年米万钟运此巨石的确是真的,但米家的败落,实际上是因为朝廷上的倾轧,并非是因为没钱,偏偏米家败落与巨石被搁置在良乡同时发生,所以就有了败家石的说法。
如今颐和园的导游,大多都众口一词,称此石为“败家石”,一本正经叮嘱游客不要跟这块败家石合照,不然就会影响财运,毕竟当年米万钟就是因为这块石头败落了的。
但这些说法实在是有些不太靠谱,如果说此石不祥,那么当年居住在乐寿堂的崇庆皇太后为何享尽人间福禄寿,最终以八十四岁高龄安然离世呢?
石头终究还是石头,青芝岫属于房山石中的上佳之品,无论是米家的败落还是后来清朝的日薄西山都不关一块石头的事情,所以拍不拍照,全看

参考:
在颐和园的乐寿堂前的庭院里,有一块奇特的的巨石,形似灵芝,犹如立在庭院中的一面屏风,在上面更有乾隆皇帝手题的“青芝岫”三个大字,可谓乐寿堂的一大景观。
按照国人旅游必先拍照的习惯,看到这样一块奇石,必须要与之合影才对,但现实却是鲜有人与之合影,原来有这样两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青芝岫真乃奇石,这块山石体型巨大,长八米,宽二米,高四米,横卧在一个雕刻海浪纹的石座上,通体呈海青色,形似灵芝,备受乾隆的喜爱,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将其搬到了现在颐和园的乐寿堂。
青芝岫本是北京房山深处的一块巨石,在明朝万历朝的时候,被一个叫米万钟的奇石爱好者发现,很是喜爱,决定将其运回来,但由于这块石头太重,无法运回。
于是,就有人建议学习当年明成祖朱棣修筑紫禁城的时候,以冰道运输。
于是在一个冬天,米万钟就雇佣民工,凿井取水,泼水建冰道,这块巨石一直被运到良乡,就再也走不动了。
原来为了运这块巨石耗尽了米万钟的财力,实在无法将其运回去,只好丢弃路边。
由于有了这个事情,所以当时人们就把这块大青石叫做“败家石”。
不久之后,又一个败家子乾隆皇帝上线。
后来,乾隆皇帝在西陵祭祖回来的路上,走到良乡看到了这块奇异的“败家石”,非常喜爱,就安排人手将其带了回来,赐名“青芝岫”,又挥笔题写了“神瑛”、“玉秀”四个大字,后来更是将其作为寿礼送给自己的母亲,安放在了乐寿堂。
乾隆皇帝一生穷凶极奢,绝对的败家子。
坐享康熙、雍正两朝积累的财富,挥霍无度,最后将大清朝的财富全败光了,最后啥也没有给嘉庆皇帝剩下,可怜的嘉庆皇帝没有办法,只好将和珅给抄了家,这才苟延残喘。
正是由于乾隆皇帝正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才导致清朝的科技水平越来越落后,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埋下了祸根,因此乾隆皇帝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败家子,更是一个千古罪人。
正是由于上面两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因此坐实了青芝岫为“败家石”的名头。
于是,我们现在去颐和园参观的话,一般导游就会友情提示:最好不要与这块“败家石”合影,所以鲜有人与这块石头合影。

参考:
这块山石原来在北京远郊房山县的深山里。
明朝有个叫米万钟的,爱石成癖,在他的海淀勺园里,陈列着许多怪石。
他发现这块大青石后,非常喜欢,决心运回勺园。
可是石头太大太重了,人抬不起,马拉不动。
於是雇了很多民工,先修起一条大路,又在路旁每隔三里打一眼小井,五里打一眼大井。
到了冬天,就提水泼路,冻成了一条冰水道。
大道一直修到了房山大石窝。
米万钟为运这块大青石,花了不知多少钱,石头运到良乡,他的财力也耗尽了,只好丢弃路边。
所以,当时人们就把这块大青石叫做“败家石”。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到西陵祭祖回来,走到良乡看到了这块奇异的大青石,就问大臣刘墉:“这块大青石,为何弃置路旁?
”刘罗锅子很会揣度皇帝的心思,见他看上了这块山石,就说:“这是明朝米万钟在房山大石窝发现的一块灵石,他想运回海淀,但是这块灵石嫌到米家去是大材小用,就蹲在良乡不走了。
”乾隆听说山石有灵,只有皇家才配享用,就传下圣旨,叫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点着香火,参拜灵石;
还限期把败家石运到清漪园。
那时候,乐寿堂的院墙已经修好,败家石太大,只好拆门运进院里。
皇太后听说了,以为败家石本来就是不祥之物,要是再“破门”而入,那更不吉利了,她就出面劝阻。
乾隆也不敢违拗,但是看着这块灵石扔在门外,也不甘心。
后来,还是刘墉给他出了主意,说这块大青石形似灵芝,会给皇家增添瑞气,象征着人寿年丰,皇基永固!只有放置在乐寿堂前,才最为适宜;
如果弃置荒野,那倒是很不吉利的。
乾隆把这番道理向皇太后一讲,太后转忧为喜,让快点把大青石运进乐寿堂来。
乾隆称心如意,就赐名“青芝岫”,又挥笔题写了“神瑛”、“玉秀”四个大字,还命大臣们题字写诗,都刻在大青石上。
从此,这块青芝岫就名扬天下了。
至于说导游不让游客跟石头合照,没听说过。
应该是杜撰吧。

参考:
不怕败家 你可以随便合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