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辈多停留在物质层面而今人有学识有见地懂人生的更多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今天拥有的一切,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披肝沥胆拼出来的。
正是中华几代人的无私付出,才有了今天,更多的人能够“有学识,有见地,懂人生”,能够活得像个“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状?
人口的八成
1952年,中国人均钢铁产量2.37公斤,人均发电量是2.76千瓦时。
同时期的美国和印度,1950年的数据,分别是,美国,538.3公斤,2949千瓦时;
印度,4公斤,10.9千瓦时。
这是何等让人绝望的差距。
让人绝望的,远不止这些,还有人口占比六成的连名字都不会写的“纯”文盲,加上勉强会写名字,胡乱认得几个字的的,那就是八成
还有,糟糕的卫生状况,肆意横行的众多疫病,以及遍地如麻的土匪。
古人说,“三代出贵族”,什么是贵族?
贵族正是那些,有学识,有见地,懂人生的人。
而这些,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支撑的。
你总不能要求一个成天活在饥饿边缘的人,跟你讨论塔利班,特朗普,相对论吧。
同理,你跟一个没有完成工业化,连基本的国防,民众安全都无法保证的国家,大谈什么人类价值观,有意义吗?
多说一句,不要用新加坡之类的国家,来跟中国对比,有可比性吗?
蚂蚁跟大象说,你为啥要吃那么多,你看我一点点就饱了啊,刮风下雨我随便找个缝躲进去就安全了,怎么你就不行呢?
大象行吗,中国行吗?
一个饿极了的人,大概率是吃不出包子里头的馅是啥滋味的,只有吃到有了满足感,他才会去体味,包子馅是不是盐放多了。
古代的生产力低下,整个社会的物质总供应量有限,能够支撑得起享有贵族生活,为社会思考方向的人也是有限的。
我们今天觉得有学识,有见地,懂人生的人越来越多,正是祖国越来越富强,国力不断增长的体现。

参考:
这个话题很沉重,一言难尽。
我今年68岁,代表父辈发个言。
我1 953年出生,经历:三年饥饿年,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计划生育,下岗打工。
饥饿伴随我的童年,少年,青年。
这一辈人对物质看得非常重要,喜欢囤物质,存钱。
老辈人只讲吃饱,不讲吃好,剩饭剩菜舍不得倒掉。
吃水果从烂水果吃起,买东西买便宜的。
什么是幸福享受,互相攀比,很少花心思考虑这些,只考虑今天吃饱喝足就足够了。
改革开放后,做梦也想不到,还能住上这么大的房子,睡上这么软的床,吃上这么丰盛的饭菜。
由其出行变化最大,坐飞机不要打证明,坐高铁日行万里不在话下。
真正感受什么叫幸福。
年轻人不一样,50后的小孩一般是80后,独生子女具多,蜜缸里长大,从来没穿过补巴衣,一日三餐吃好吃饱,受到良好的教育,工作轻松,工作环境不错,待遇可观。
年轻人的三观与老年人三观格格不入,超前享受是前题,什么是营养,养生,怎样培养下一代都有一套。

心中有目标,人生有追求,他们活得有滋有味,让老辈人汗颜。

参考:
人心向善,人心向上。
物质生活富裕之后,当然追求精神丰富。
也正因此:人生才有意义,世界不断进步。
(否则吃饱就睡——岂不像……)
参考:
苦难深重记忆深刻~生活改善了,还是想法做法老模式。
[红脸]
参考:
这结论不知道是怎么得出来的,先不追究。
我46年生,该是有资格作现时父辈之人吧。
说我们这些老家伙多停留在物质层面,言下之意,我们沒有精神追求,也不曾有过精神追求,這一点
我们曾经的努力工作,加强学习,改造非无产阶级世界观,这只有物质追求,没有精神追求,不对吧。
我们这些人
我们这些人读马列毛著作,读中国传统经史,该是精神追求吧。
我们这些人听中国传统戏曲,经典老歌是精神享受吧。
我们的追求是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人,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追求的层次和品味是不一样的。
中国人站在中国说话,说中国话,为中国说话!
参考:
父辈不创造物质,后人能生存吗?
物质是第一层面的,而今人有学识有见地懂人生的人就不需要物质生活吗?
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再创造更多的物质!人们向往的幸福生活哪样能离开物质!
参考:
准确地说应是祖辈,物质太贫乏了,有饭吃有衣穿已然十分知足,跟喜儿有根红头绳便欢天喜地一样,并不夸张。

参考:
一步一个脚印源自....效率与积累
参考:
今人才是物质的享受者!父辈们千辛万苦积攒的财富,今人们正在悠闲的消耗着。

参考:
有希望,戏看多了,就知道真实的才是原味。

参考:
人类发展不可逆是规律。
社会在发展,人类越聪明。
聖人孔子做不了今人的小学算术。
历史战神打不过今天任一军人。
何谓聪明?
知已优缺点,知彼長短处,知客观规律,知先进科学技术与智慧集成,能做前人不会做的事,能想前人未想到的问题。
聪明人就是在迷宮中自由行走的自由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