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像刘关张这样的结义兄弟一起干出事业的

首先刘关张在正史上只是情同兄弟而已,并没有桃园结义的情节,这只不过是后世小说家往上添加的美好想象。
其次,历史上情同兄弟还一起干出事业的比较著名的人物,其实还是刘备的老祖宗:刘邦。
刘邦大家知道是秦末的一个亭长,曾经因为放跑了囚徒,在芒砀山过了一段时间占山为王的日子。
等到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也在萧何的里应外合之下,成了沛公,开始了争霸天下的旅程。
但其实刘邦除了人尽皆知的萧何、张良、韩信这汉初三杰之外,手底下还有很多人都是跟着刘邦从零起步,情同兄弟的人,比如樊哙。
但是今天以史为鉴给大家介绍另外一个名人!卢绾在刘邦的臣子中,要说谁对刘邦的贡献最大,可能萧何、韩信、张良等人都会表示一下不同的意见。
但是要说谁和刘邦的关系最好,这三位都要靠边站,所有人都公认和刘邦关系最好的人是:卢绾!好到什么程度呢?
1、卢绾的衣服、被褥、饮食都是刘邦赏赐的。
2、卢绾甚至可以不用通报直接闯进刘邦内室!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卢绾和刘邦为啥这么好?
首先这两位都是一个村子的,双方父辈就是好友。
其次卢绾和刘邦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大家都听过演义中刘关张三人结拜时所说的一句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为啥不求同日生,因为实在太罕见了。
而刘邦和卢绾就成功达成这一成就。
当刘邦和卢绾同日出生的时候,甚至整个村子都很开心,专门杀了一只羊给两家庆贺,这种规格在一个小村子里已经相当高了。
第三,卢绾和刘邦从小关系就很好。
两人一同出生、一起上学,哪怕刘邦老惹麻烦,犯了事去躲灾的时候卢绾也是跟着刘邦一起。
在刘邦起兵反秦后,卢绾当然是跟着刘邦一起啦。
卢绾在刘邦当了沛公造反的时候,卢绾就是核心,等到刘邦当了汉王,卢绾也被认命为将军。
等到楚汉争霸的时候,卢绾更是水涨船高,成了太尉。
刘邦建立汉朝后,卢绾更是被封为燕王,是少有的几个异姓王之一。
可惜卢绾后来被人所误,当然也是因为刘备剪出韩信等异性诸侯让卢绾寒了心。
最后和刘邦反目,逃到匈奴去了。
而刘邦著名的“非刘姓不得称王”的白马之誓,就是在讨伐卢绾的时候发生的故事。
不知道刘备当时准备讨伐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生,一起长大、一起创业的好友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参考:
朱毛周,不是结义胜似结义。
干出了世界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上市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上演黄袍加身的好戏。
正月初四日,赵匡胤篡周建宋,一举开创了长达319年的大宋江山。
实际上,此时距离赵匡胤从军不过12年时间,在整个后周时期,赵匡胤从来都没有独当一面,单独领军,无论官位、兵权、功绩,他都不是最大最高的一个。
赵匡胤之所以能成功发动兵变,篡位登基,离不开他结拜兄弟的帮助。
他的结拜兄弟就是他最大的秘密法宝。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一:演义小说中的结拜兄弟答案是有。
无论是在史书资料还是戏曲演义小说里,赵匡胤都有结拜兄弟。
先来看戏曲演义里的,食堂曾看过由陈建斌主演的《大宋传奇之赵匡胤》(这部电视怎么说呢,如果你想看赵匡胤,我劝你还是别自找苦吃,如果你想看赵光义,那可以入坑,因为这个电视唯一可看的就是邵峰饰演的宋太宗)。
《大宋传奇之赵匡胤》海报在这个电视里,赵匡胤有四个结拜兄弟,分别是高怀德、符昭寿、张琼、郑恩,这五兄弟的见证人居然还是陈抟老祖。
这个版本,高怀德、符昭寿、张琼都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人。
高怀德是赵匡胤的妹夫;
符昭寿是符彦卿的儿子,柴荣和宋太宗的大舅子;
张琼是北宋开国功臣,救过赵匡胤的命,也是赵匡胤唯一诛杀的功臣。
可这个电视剧不符合史实的是,在历史上根本就没有郑恩这
但是郑恩这
在京剧、豫剧、秦腔、蒲剧等戏曲中有个名篇叫《斩黄袍》,里面讲的就是郑恩的故事。
更扯的在后面,食堂见过的版本里,柴荣、赵匡胤、郑恩三
柴荣和赵匡胤剧照以前有一部新加坡电视《绝代双雄》,就是这个说法(这部电视很搞笑,两个主角分别是赵匡胤和李煜,赵匡胤和李煜也是结拜兄弟)。

二,义社十兄弟但是在历史上,赵匡胤真的有结拜兄弟,这就是著名的义社十兄弟。
所谓义社十兄弟,又称“太祖义社兄弟”,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核心力量之一。
这几个拜把子兄弟的结拜时间,结拜原因,结拜顺序,甚至以何人为首,均已经无法考证。
但这个结拜兄弟组合是真实存在的。
他们也像刘备、关羽、张飞一样,桃园结义,结拜成兄弟。
只不过,刘关张同生共死、祸福与共、肝胆相照、情比金坚,而赵匡胤的结拜兄弟并没有这么深厚的感情基础,更像是利益同盟。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剧照关于这个小团体,宋朝史书并不讳言它的存在。
宋朝很多史籍都有提及,从这些史籍记载中看,在宋朝,义社十兄弟就已经被广为流传。
只不过很多史书都没有说具体是哪些人和赵匡胤拜过把子,这才演绎出很多版本。
可历史上还真有一部史书,明确指出赵匡胤的结拜兄弟有九个(只不过没有郑恩,也没有柴荣)。
这部史书就是南宋李攸所著的《宋朝事实》。
李攸在书中详细记载了赵匡胤这个团体的成员。
他们分别是: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加上赵匡胤正好十个。
这也是目前可信度最高的说法。
不过这十兄弟只有赵匡胤、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韩重赟、刘廷让在《宋史》有纪传,记载比较详细。
而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则记载比较简单,一笔带过,事迹不详。
接下来简单介绍几个有传记载的。
石守信,开封人,出生于后唐天成三年(928年),比赵匡胤小一岁。
后汉时期,他就已经投在了郭威帐下。
后周建立后,他升任禁军亲卫都虞侯,地位比赵匡胤要高很多。
高平之战后,石守信以功升任亲卫左第一军都指挥使,后来又升任殿前司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
王审琦,和赵匡胤一样在洛阳出生,他被称为赵匡胤的布衣之交,出生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比赵匡胤大两岁。
他和赵匡胤一样,也是在郭威镇压三镇叛乱的时候投靠的郭威,不过他在郭威手下地位比赵匡胤高多了,担任过厅直左番副将,而后历任东西班行首、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
高平之战中,他拼死奋战,立下赫赫功劳,升任东西班都虞候,后又改任铁骑都虞候,又转任本军右第二军都校。
韩重赟,河北人,出生年不详,估计和赵匡胤差不多大。
后汉时期也是郭威麾下的士兵,后周建立后担任左班殿直副都知。
高平之战后,以功升任殿前司铁骑指挥使。
刘廷让,本名刘光义,为了避讳,宋太宗特意将其改名为刘廷让。
出生于后唐天成四年(929年)比赵匡胤小两岁。
他和赵匡胤是老乡,都是涿州人,不过他出身比较厉害,他的曾祖父刘仁恭是唐末鼎鼎有名的大军阀;
他的祖父叫刘守文,担任过横海军沧州节度使,但被弟弟刘守光所杀,于是他的父亲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
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投靠在了郭威麾下,后周建立后,曾任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李继勋,河北人,出生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比赵匡胤大十一岁,应该是十兄弟最大的一个。
后汉时期投靠郭威,后周建立初期,已经担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
柴荣继位后,他担任过殿前都虞侯,不久,改任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防御使,后又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节度使。
赵匡胤剧照三:赵匡胤结拜兄弟排行是什么,谁是老大?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答案,《宋朝事实》记载了赵匡胤九个结拜兄弟的名字,也许也是除赵匡胤之外,这九兄弟的排行顺序。
不过,李继勋在“义社十兄弟”中不仅最年长,而且升迁速度最快,地位最高,官职最大。
因此“义社十兄弟”结社时也有可能是以他为首,他才是带头大哥。
其实义社十兄弟,很多人原先都比赵匡胤官更大,但赵匡胤愣是弯道超车,后来居上,很快成为这些结拜兄弟的领头羊。
不管结拜时,他们是怎么排座位的,赵匡胤发家之后,肯定是以赵匡胤为尊。
四:赵匡胤和哪个兄弟关系最好。
当然,赵匡胤与其义社兄弟的关系,显然也有着亲疏远近的差异。
在几兄弟当中,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这三人和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也是日后陈桥兵变的主要参与者,大宋的开国功臣。
三人后来都和赵匡胤结成了儿女亲家。
石守信的儿子石保吉娶了赵匡胤的女儿延庆公主;
王审琦长子王承衍则娶了赵匡胤长女昭庆公主为妻;
韩重赟的儿子韩崇业娶了赵匡胤弟弟赵廷美之女云阳公主为妻。
如果真要说赵匡胤和谁最亲密,这
石守信是十兄弟里继李继勋、赵匡胤之后第三个建节开府的大将军。
而且他和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长期与赵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赵匡胤最信任的左右手。
是拥立赵匡胤登基称帝的第一大功臣。
五:除了义社的结拜兄弟,赵匡胤还有什么好朋友。
赵匡胤除了除了这几个拜把子兄弟,赵匡胤还有一帮在军区大院一起长大的发小。
比如韩令坤。
他也是郭威的兵,后周建立后担任过铁骑散员都虞候、控鹤右第一军都校。
柴荣继位后,担任过殿前都虞候。
高平之战后,升任过龙捷左厢都虞候,三月,晋升为龙捷左厢都指挥使,后来升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定武节度使。
再比如高怀德,他不仅是赵匡胤的发小,还是赵匡胤的妹夫,后来担任铁骑右厢都指挥使。
这些人加上赵匡胤主持海选时网罗的一些心腹,结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小团体。
赵匡胤逼宫剧照正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如果赵匡胤自己没混出个名堂,这些兄弟可能还不能帮衬他什么,可要是赵匡胤混出了名堂,这些兄弟将成为他最有力的臂膀。
正是有了这些结拜兄弟,赵匡胤有如猛虎添翼,一举登基称帝,开创宋朝。
如果有人问赵匡胤兄弟多是种什么体验?
赵匡胤会很谦虚地回答:有兄弟真爽,我的皇帝宝座就是兄弟帮忙打下来的。

参考:
历史上以兄弟情义来组团打天下的例子很多,但是以兄弟情义打天下,最终都没有好结果,不是事业失败,就是互相残杀!最早的刘关张桃园结义,刘备的事业可以说成也兄弟败也兄弟,没有兄弟辅佐,干不成事业,但是因为兄弟情义,犯了错也没法处罚,最终把家当又败掉了,占领了徐州,让张飞给丢了,华容道关羽把曹操给放了,占据个荆州又让关羽给丢了,刘备还能咋地!水浒传,大家都熟悉,众兄弟因为一个义字,用献血去实现宋江的当官的欲望!瓦岗寨,最后分崩离析。
各保其主了!赵匡胤把自己结拜大哥柴荣的江山夺了,最垃圾的兄弟情义!朱元璋更别提了,把弟兄们杀个精光!所以说兄弟组团的政治团体是有缺陷的最后总是以悲剧而收场!
参考:
按照刘关张这样的演义类结拜的说法,那还是比较多的,比如隋唐时期的瓦岗班底就是最早的贾柳楼四十六友结义形成的,再包括后来的水浒一百零八将,不过这些东西基本都是小说家的杜撰,所谓义结金兰在中国古代并不太会发生在社会的上层里,因为他们又更可靠的方式形成同盟:联姻。
而中国特有的文化又造成了底层人民的反抗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徒劳无功的(就算是刘关张这样的草根,也必须要有刘备这个大汉皇室血脉做支撑。
)帝王心术中最先被舍弃的就是感情,所以说,结义打天下,这终究只是一个美丽的江湖式幻想而已。

参考:
干大事不一定非得结义合力,理念相同,信仰一样,照样可以成大事,例子太多了,自己想想就有
参考:
柴赵郑,堪比刘关张。

参考:

真实的历史刘关张结义过吗?
现在的社会,也尽量不要这样。
总是有点黑社会的感觉。
真正为人民为国家的,感觉不需要拜把子。
举个例子,宋朝亡于朋党。
为了自己团伙的利益,不顾大局。
明朝的东林党,也没真正为国家做出大贡献。
这还没一个头磕地上呢。
为的都是自身利益。
从上层来说,也不希望下面的人这样。

参考:
朱毛红军朱元璋凤阳军刘邦哥们军等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