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岸贾为什么要杀赵括一家

在著名的“赵氏孤儿”案中,屠岸贾是屠灭赵氏家族之元凶首恶。
但是我们深究历史后,会发现其实屠岸贾只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具体的执行人罢了。
在赵氏孤儿案背后,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晋国的栾氏、郤氏等几大家族,甚至还包括晋景公。
为什么会这样,赵氏家族究竟怎么得罪别人呢?
第一,赵盾当权时,得罪太多人了赵氏家族在赵盾当国时,势力达到鼎盛。
赵盾为巩固家族势力,曾血洗军队高层反赵集团,甚至弑杀晋灵公。
他在世时,无人敢与之作对,他如 “夏日之日”的执政风格,不可避免地引起其他家族的反感与抵触,这也为后来赵氏家族遭灭顶之灾埋下了祸根。
赵盾去世后,赵氏家族在晋国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
晋军的高级将领有四位出自赵氏家族:赵朔是下军司令,赵同是下军大夫,赵括和赵婴齐都是中军大夫。
不过,赵氏家族的势力,受到栾氏、郤氏的强大挑战。
第二,赵氏内讧,给政敌们予可乘之机赵朔去世后,赵婴齐与赵朔的遗孀关系暧昧,被赵同、赵括等同族驱逐出境。
赵氏内讧,给政敌们构陷中伤提供了机会。
当时执政大臣(中军元帅)栾书遂与郤氏联合,以赵氏谋反之名,血洗赵氏。
为什么栾书要把屠岸贾推到前台呢?
因为屠岸贾是掌管刑狱的大臣,即司寇,调查谋反本来就是份内事。
带兵制造灭门惨案的人,就是屠岸贾,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他只是栾氏、郤氏推到前台的一个打手罢了。
第三,屠岸贾最终成了替死鬼熟悉晋国军政的读者都知道,晋国的实际权力,是掌握在六卿手中。
所谓六卿就是晋国军队的六大将领,既是军事巨头,也是政治巨头。
六卿一般比几大家族轮着当,这是晋国最有权力的人。
屠岸贾虽然是司寇,也就是司法部长,但是凭他的力量,怎么可能动得了赵氏家族呢?
因此他只是栾氏、郤氏打打手罢了。
屠岸贾充当打手,是穷凶极恶的,后来赵氏重新崛起,他就成了替死鬼了。
赵氏被灭族后,赵朔的儿子赵武幸存下来。
后来,在韩厥的帮助下,赵氏谋反案被平反,赵武恢复身份。
韩厥是比较聪明的,他没有去得罪栾氏、郤氏家族,而是把罪责统统推到屠岸贾身上。
就这样,最终屠岸贾成为栾氏、郤氏的替罪羊,被灭了族。
赵武与韩厥,是后来赵国与韩国的先祖。
正是因为有这段历史,赵氏与韩氏数百年保持非常好的友谊。
直到战国时代,赵国与韩国仍然是很亲密的兄弟国家。

参考:
很多人会以为这个问题错了,以为屠岸贾(gǔ)是春秋时期的人物,而赵括是战国时候的人物,两人怎么会同框?
但此赵括非彼赵括,这个赵括和屠岸贾一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不是后来战国时期赵国纸上谈兵的那个。
赵括是晋国贤臣赵衰(cuī)的儿子,晋国权臣赵盾异母弟,他还有两个同母兄弟赵同和赵婴齐,赵括一家被灭,跟赵盾是脱不了干系的。
赵衰死后,赵盾继承了六卿之职,念及后妈的恩情,赵盾对三个弟弟很照顾,但赵盾自己的性格与父亲迥异,赵氏一步步从贤臣变成权臣。
晋灵公是晋文公的孙子,他虽然昏庸,宠信屠岸贾这种奸臣,但他却想夺权,于是派人刺杀赵盾,却被赵盾躲过逃走了。
很快,赵盾的堂弟赵穿支开屠岸贾,弑杀晋灵公,并迎回赵盾。
赵盾迎立晋文公的另一个儿子即位,即晋成公,晋成公将国政全部委托给赵盾,还将女儿庄姬嫁给赵盾的儿子赵朔。
赵盾毫不客气,组建自己信任的六卿,还将自己的兄弟子侄全部安排到重要职位,一时间,赵氏成了晋国国内仅次于公族的家族。
赵盾的确能力非凡,晋国在他的带领下跟咄咄逼人的楚庄王进行争霸,斗争激烈。
前601年,赵盾病逝,其子赵朔继承爵位,成为六卿,不过赵盾直到儿子能力不济,斗不过楚国,正卿之职留给了郤缺。
赵盾一死,赵氏也不再团结,族主赵括的权力还没赵朔大,他跟赵同很不满,矛盾一爆发,赵氏内部就分裂了。
赵氏内部有事,外部其他卿族也开始有所动作。
另外再说一下屠岸贾,晋灵公死后他偷偷跑回家,却被赵穿发现,赵穿要杀了他,但赵盾不同意,屠岸贾就这样捡了一条命。
赵盾死后不久,晋成公也去世了,其子晋景公即位,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晋景公再次任用屠岸贾,让他作司寇,掌管政法。
接下来就出现了两种记载,屠岸贾杀赵括一家出自《史记.赵世家》,屠岸贾是奸臣,但也是忠臣,他忠于晋灵公,于是这位司寇开始追查灵公被杀一案。
弑君一事,是证据确凿的,屠岸贾以法为名,下令杀赵朔、赵括、赵同、赵婴齐,并诛其族,只剩下一个怀有身孕的庄姬逃脱,而后生下了赵武。
此事后来被改编成《赵氏孤儿》,传奇色彩浓厚,许多人持怀疑态度。
另一种记载出自《左传》,赵朔死后,庄姬跟赵朔的叔叔赵婴齐通奸,赵同和赵括因此把赵婴齐放逐到齐国。
庄姬怀恨在心,向晋景公诬告赵同、赵括,与赵氏争斗的栾氏、郤氏趁机帮手,促使晋景公诛灭赵氏,其中栾氏的栾书最为积极。
前583年,赵同、赵括等被晋景公灭门,赵婴齐也顺手被栾氏做了,只有庄姬的儿子赵武得以留存。
后来在大臣韩阙的苦谏之下,晋景公将赵氏封地封给十岁的赵武。
两种版本相差甚大,但其中关键都是一

参考:
随着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流传,其中大反派屠岸贾这一角色也变得家喻户晓,屠岸贾在元杂剧《赵氏孤儿》中谋害了当时的上卿赵盾一家包括兄弟赵括在内的三百多口,只有一个婴儿在一批正面人物的保护下逃过一劫。
那么屠岸贾为什么要杀害赵家满门呢?
这里的赵括可不是“纸上谈兵”的那个赵括,这两个赵括一个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一个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两人相差了三百多年。
战国时期的那个赵括凭借“纸上谈兵”出了名,最后是战死沙场的结局,而春秋时期的赵括死的就比较冤了。
我们先从晋国的政治制度说起,晋国的政治制度非常特殊,类似于之后的内阁制,国家的军政大事国君需要和“六卿”商量。
晋国将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每军设将、佐两名领导,加起来六
关键就是六卿的这个任用制度,六卿这种权很大的官位竟然是世袭制的,而且原则非常明确“长逝次补”。
作为六卿家族之一的赵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惨遭毒手,这样一来赵括被杀的根本原因就显而易见了。
不只是赵家,晋国的这个世袭制非常“坑人”,小家族出身的能人没有进路,六卿家族又没有退路,一不小心就被灭门。
除赵氏之外,同为晋国六卿家族的栾氏、范氏、中行氏都惨遭灭门,可以说想要夺权,灭门是必经之路。
但凡留下一个后代,按照“祖制”这小孩就能一步登天直接成为六卿之一,这也是屠岸贾一定要找到赵氏孤儿的原因之一。
《史记》原话就是“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
”也就是说屠岸贾是憋着坏就要灭掉赵氏,屠岸贾的形象是个奸臣,这种形象想要害人无非是为了夺权。
屠岸贾的家族也是个贵族,祖父和父亲都是晋国的大夫,屠岸贾自己的这个大夫位置也是世袭来的。
灭赵氏时候晋国国君是晋景公,在这之前有个晋成公(满打满算在位六年),晋成公之前是晋灵公。
这个晋灵公荒淫无道,宠信屠岸贾,疏远当时的卿大夫赵盾。
屠岸贾为己谋利,与晋灵公串通一气,屡次刺杀正卿赵盾,结果没成功。
赵盾见状准备出逃,没等逃出国境,晋灵公就被赵盾的堂弟赵穿给杀了。
由于赵氏势力比较大,晋灵公确实荒淫无道,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赵盾也重新回朝掌权,但赵氏和屠岸贾的仇也结下了。
继位的这个晋成公和赵氏关系比较好,毕竟他回晋国接任国君赵氏也出了力,可惜的是晋成公死后,晋景公又是一位昏庸的国君。
《史记 赵世家》记载“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
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
请诛之。
’”当时赵盾已经去世了,赵氏继任的宗主就是赵盾同父异母的弟弟赵括,就这样赵括一家被屠岸贾与一些其他将领联手杀害了。
历史上晋国赵氏家族原屏两支被灭的事件被称为“下宫之难”,赵氏孤儿就是在此事件的基础上虚构的。
对于“下宫之难”《史记》和《左传》有截然不同的记载,屠岸贾的版本和史记大致相同,左传版本的“下宫之难”是由赵氏内部的丑闻引起的,和屠岸贾没有关系,两个版本由于历史久远,真假难以分辨。

参考:
说起来屠岸贾和赵括(这个赵括,和战国末期赵国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是不一样的)都是晋国大夫。
(屠岸贾剧照)屠岸贾能成为大夫,得感谢他的祖父屠岸夷。
早年,屠岸夷本是晋大夫东关五的门客。
后来,晋国发生内乱,屠岸夷帮助晋惠公夷吾继位,因而有功。
后来,屠岸夷在秦晋交战时,被秦穆公所擒,斩首而死。
晋惠公感念他的功绩,于是追封他为上大夫,并让他的儿子屠岸贾承袭了官职,所以屠岸贾得益于此,成人后也承袭为晋国大夫。
赵括的祖上一直是晋国显贵,发生骊姬之乱时,他的父亲赵衰放弃了大夫的职位,追随重耳流亡国外19年之久,重耳继位后是为晋文公,为了感谢赵衰,晋文公把女儿赵姬嫁给他,于是生下了赵括三兄弟。
赵括还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赵盾,在赵衰去世后,赵盾以嫡子的身份袭承了赵衰的职务,由于他很有治国之才,得到晋襄公的器重,很快就成为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权臣。
那么,在几朝国君的统治下,屠岸贾到哪里去了呢?
原来,在晋文公和晋襄公两朝国君在位时,屠岸贾受祖父屠岸夷的政治拖累,一直不得重用,根本没有机会刷存在感,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野心。
很快,屠岸贾就抓到了机会。
公元前621年,在位不久的晋襄公因病去世,将国君之位传给了4岁的儿子晋灵公夷皋。
(晋灵公剧照)晋灵公由于年幼,军政事务悉由赵盾主持,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晋灵公和赵盾越来越不对付。
一方面因为赵盾在晋襄公去世后,曾有改立太子的打算,若不是母亲穆嬴哭闹不休,成为国君的就不是他晋灵公了;
另一方面则是晋灵公发现赵盾在朝中根基深厚,以至晋灵公长大成人,赵盾还是不提还政于晋灵公的事情。
所以,晋灵公一心想要把本该属于他的权力夺回来。
屠岸贾很快就发现了晋灵公的意
再加上他又不是赵盾的党羽,所以很快就成了晋灵公的心腹大臣。
然而,势单力薄,如何才能夺回权力呢?
晋灵公有过几次抗争。
一是赵盾出兵攻打齐国,然而还在行军途中,突然收到晋灵公退兵的命令,赵盾不知何故,只得退兵,结果回去一问,原来晋灵公收了齐国的钱,所以勒令退兵。
事情发生后,赵盾脸上很不好看,因为各诸侯国都在嘲笑晋国君臣不合,所以每当强权派赵盾要出兵攻打诸侯国时,对方便贿赂晋灵公。
于是晋灵公便勒令赵盾退兵,这无疑使赵盾在国际上的威信大大降低。
因此赵盾多次劝说晋灵公,但晋灵公却一意孤行,对他的劝说反而极为反感。
二是晋灵公在屠岸贾的怂恿下,搜刮民财,大兴土木,并四处搜集美女强纳入宫,供他淫乐。
由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因此国民怨声四起,而晋灵公却变本加厉,把赵盾好不容易治理强大的晋国搅得民不聊生。
(赵盾剧照)赵盾对他多次劝阻,结果晋灵公对赵盾愈发厌恶,再加上屠岸贾的一再挑唆,终于让晋灵公起了杀心。
可是,暗杀也好,鸿门宴也好,晋灵公都失败了,反而由于事泄,他被赵盾的兄弟赵穿袭杀而死。
晋灵公的死,不仅让屠岸贾失去了差点到手的掌权机会,还差点也成了赵穿的刀下鬼。
赵盾并没有治赵穿的弑君之罪,反而无事人一样,又迎立了晋文公另一个儿子黑臀为君,是为晋成公。
一方面能成为国君,是赵盾的功劳;
另一方面,晋灵公的下场也让晋成公忐忑不安。
所以他登上国君之位后,立刻就把军政大权拱手相让。
这样一来,晋成公除了空有国君的头衔外,晋国的实力也就堂而皇之的落在赵盾的手中了。
由于晋成公对赵盾唯唯诺诺,于是赵盾借机把赵括等人都立为公族大夫,赵括得以成为首席公族大夫,而其他人和赵盾的旧部也都分别担任军政重职。
如此一来,何止屠岸贾,其他公卿贵族的权力也被架空,晋国的朝堂在赵盾的强权下,成为他赵家的天下了。
赵盾虽强似虎,但他总有去世的一天。
公元前601年,专权20多年的赵盾,终于积劳成疾,去世了。
晋成公也在不久后病逝,他的儿子晋景公继承了国君之位。
赵氏一族,则由赵括接替了赵盾的族长位子,但赵盾的爵位却被赵朔袭承。
这样一来,赵括的权威还没有赵朔大,因此他和他的同母兄弟对这事很不满,和赵朔的关系也就有了罅隙。
赵氏内部的变化,晋景公和其他公卿贵族都看在眼里,屠岸贾当然也敏锐地察觉到了,所以他再次通过运作,被晋景公封为司寇,也就是主管晋国律法的职务。
(晋景公剧照)屠岸贾因此得到了替晋灵公报仇的机会。
他上任后,开始追查晋灵公被杀一事。
屠岸贾把矛头很快就指向了赵氏家族。
最后,屠岸贾根据晋国法律,将赵朔、赵括及他的兄弟们全族诛杀,但赵朔的妻子庄姬,由于是晋成公的姐姐,身份特殊,得以在宫中避祸,并生下了遗腹子赵武。
这也就是后来《赵氏孤儿》的版本。
不过,在《左传》中还有一个版本,说是赵朔去世后,庄姬和赵括的兄弟赵婴齐有私情。
赵氏是大族,不能容忍这种丑闻,所以赵括把赵婴齐驱逐出了晋国。
怀恨在心的庄姬,联合公卿郤氏和栾氏在晋景公面前诬告赵括谋反,晋景公因此命屠岸贾诛杀了赵氏一族。
不管如何,屠岸贾都是杀害赵括一家的当事人。
然而,就在大家愉快地瓜分了赵家权力和地产后的15年,晋景公得了重病。
由于古代医疗条件很差,他这个病一直不能康复。
所以,他找人卜卦,结果显示说,曾立过功业的人的后代不顺,才会作祟。
于是有个叫韩厥的大臣就提到了被灭族的赵氏。
晋景公由于迷信使然,立刻派人查找赵氏是否还有后人。
结果一查,就查到了被家臣程婴保护长大的赵武。
于是,赵武的身份得以恢复。
为了给赵武一个说法,晋景公派赵厥率军攻打屠岸贾,并夷其家族。
(参考史料:《史记·赵世家》《左传》)
参考:
屠岸贾为什么要杀赵括一家?
刚一看题目,以为这是一个穿越剧,屠岸贾穿越了好几百年,去杀一个跟自己没多大关系的人。
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这是一个屌丝逆袭的奋斗剧,是一个青蛙王子变回真身的故事,最近比较火热的《赵氏孤儿》。
最后猛然间发现,这是一个被人利用和欺诈的宫斗剧,讲述了一个自以为很牛逼的人,举着大旗干着自认为天下最正义的事,最后发现自己是最傻的人,把自己全家坑杀了。
屠岸贾是何许人,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大夫,据传说,上两辈有人当官,干的不错,受到封赏,到孙子这一辈儿,就可以因袭前人的成果,屠岸贾就是这样子,平白无故我捡了个大夫的官,典型的“官二代”。
官二代往往是孤傲的,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通天。
屠岸贾就是这么干的,他不满足祖上只是个大夫这个小官儿,就开始撒丫子拼搏起来,谁能给他官,他就跟着谁干,忍辱负重,不要尊严都行,当狗也能接受。
当时晋襄公死时,立晋灵公为他的继承人,其在贾屠岸眼中犹如一块肥肉,以后升官发财就靠他了。
定下目标之后,就绞尽脑汁、削尖脑袋,往晋灵公面前钻,为了自己的升官之路,不懈的奋斗着,这个动机本身无可非议,但是屠岸贾净干些不是人的事儿。
晋灵公继位之时,还是个小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晋灵公被贾屠岸好好培养,:吃喝嫖赌抽,肯蒙拐骗偷,这18般武艺全上,说句实话,屠岸贾除了吃喝玩乐和花钱买享受,别的也不会啊!你让屠岸贾计算行军20000人,马15000匹,行400里,与敌人守军10000人,马匹3000匹对战,两军每日消耗多少粮草,吃多少担米,需要动用多少牛马车来拉?
粮草补充周期是多长,这样的问题,你把屠岸贾耙耙打出来,他都不会!于是乎,他就发挥自己特长,带着个晋灵公整日游手好闲,什么刺激玩什么?
什么舒服干什么?
经过他这个三带两不带,晋灵公上道了,而且进步神速,今天修假山,明天挖池子,后天建公园,每天不重样的造玩具!渐渐长大的晋灵公,也开始懂男女之事,云雨之欢,在屠岸贾这个好师傅带领下,也开始慢慢喜欢美女,胸大的,翘臀的,腿长的,腰细的,屠岸贾狐假虎威打着晋灵公的旗号,开始四处扯皮条,通过坑蒙拐骗偷,骗了不少老百姓家小姑娘,让晋灵公淫乐。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来,屠岸贾干的事有点像现在网络上比较火爆的嫖宿幼女案,16个有头有脸的企业家,有特殊癖好,喜欢幼女,通过坑蒙拐骗诱+威胁恐吓等7种手段,把魔爪伸向初中生,一个祸害了30个,一个祸害了17个,还有一个祸害了12个,最后在威严法律面前,1个死刑,1个死缓,1个被判12年,还有8个小喽喽,分别被判10到12年不等的刑期。
国家总是有忠义之士的,赵盾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晋襄公托孤大臣,不能看着大王晋灵公,走上人生邪路,天天严格要求晋灵公,早上写作业,中午练武功,晚上还有课后作业,学的都是治国的大道理,行军打仗的本领,这些东西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讲都是枯燥乏味的,尤其这个家庭作业,更是让晋灵公痛苦不堪,不做又没有办法,要不然赵盾会收拾他!屠岸贾一看,晋灵公一旦走上正道,他就没有活路,他升官的梦想就要破灭了,于是他就在精灵谷面前,说赵盾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赵盾培养他学习是虚情假意,但真正的目的是想夺取权力,是跟晋灵公过不去。
然后举了一大堆的例子,挑拨晋灵公让他憎恨赵盾,并杀了赵盾,屠岸贾的目的实现了,晋灵公果然要杀赵盾,手段选的都是下三路的手段,先搞刺客刺杀,再搞伏击(插一句: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饶天不饶)但是天不遂人愿,有人告密,赵盾跑了,没曾想他的弟弟一个气不过,拿刀把晋灵公给杀了!这个乱子捅大了。
屠岸贾一看机会来了,然后就将这个消息奔走相告,赵盾弑君杀主,天道不容,屠岸贾就开始着手联络朝臣诛杀赵盾。
终于经过屠岸贾不懈努力吓,把赵盾一家给杀了,还有他的几个儿子,其中就包括赵括。
同时屠岸贾也升官发财了,手握天下权柄,快意人生,但是好景不长。
人在做,天在看,善恶终有报,老天绕过谁?
剩下的就是赵氏孤儿,赵朔的逆袭,把屠岸贾大卸八块,诛灭九族,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叫:正义只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屠岸贾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他干的这些事都没有错,最后得了这么个下场,他的下场最惨,原来支持他搞赵家的大家世族,都没事?
最后他想明白了,他被五大家族利用了!他成了五大家族的枪,被人当枪使!还有两个问题,屠岸贾到死都没有想明白:一个是杀赵括一家,大家都同意,也都举了手,为什么处理结果不一样,我死全家,他们没事?
另一个是
其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曾将之改为话剧而在巴黎的各家剧院上演,盛况空前。
但《赵氏孤儿》背后的真实历史却并不是元杂剧所刻画的那样,甚至连剧中的那个大奸臣“屠岸贾”也是位子虚乌有的人物。
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先介绍一下关於晋国政治的一些背景知识。
自晋文公始,晋国的六卿(有时扩编为八卿甚至十二卿,但常态编制为六卿)制度已基本形成,晋文公时,晋作三军,每军置将、佐两人,这六人分掌晋国军政,便被称为六卿。
在晋文公之后的晋国历史上活跃过很多的强势家族,狐氏、赵氏、先氏、胥氏、魏氏、智氏(荀氏别支)、范氏(也称士氏)、中行氏(荀氏别支)、郤氏、栾氏、韩氏等,六卿的职位也便只有在这些家族中互相挤位置,这些家族也可统称为六卿家族。
如果你了解了晋国的政治制度特点,就会知道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绝对产生不了一位没有家族根基的权臣。
(虽然有些书籍中还记载屠岸贾的祖父屠岸夷是晋惠公时的大夫,也不是位好人,似乎这屠岸贾的奸臣还是祖传的,但是据其记载来看,屠岸氏家族也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家族。
)。
即便晋国国君特别地宠信你,你没有家族根基的话,也不过如同日本战国时代的那些大名身边的“小姓”。
晋国在“六卿制度”完善后,事实上就已经成了股份制。
国家大事,并不是晋国国君就能擅自做主的,而是要由各大卿族共同商议的。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屠岸贾者,始有宠於灵公,及至於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
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
请诛之。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於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屠岸贾没有家族根基,根本就不可能不经过国君的同意,就擅自率领诸将攻打赵氏。
而且赵氏是当时的晋国第一大卿族,实力最为雄厚,没有其他家族的支持也绝不敢轻易地攻打赵氏。
事关家族存亡,赵氏不可能引首就戮,是会聚众相抗的。
晋国后来的历史,晋国灭栾氏,灭范氏、中行氏,以及智韩魏围攻赵氏。
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前前后后打了很多年的战争。
我们再根据《左传》的记载:《左传·成公五年》:“晋赵婴(赵盾异母弟赵婴齐)通于赵庄姬,五年春,原(赵同,赵盾异母弟)、屏(赵括,赵盾异母弟)放诸齐。
《左传·成公八年》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
\"栾(栾书)、郤为征。
六月,晋讨赵同、赵括。
武从姬氏畜于公宫。
以其田与祁奚。
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赵婴齐与自己的侄媳赵庄姬(晋景公之姐)私通而被其兄赵同与赵括放逐,而赵庄姬便怀恨在心,向晋景公诬告赵同与赵括将要造反,而栾氏与郤氏都替赵庄姬作证。
于是,晋灭了赵同与赵括,而赵朔之子赵武也就是那位“赵氏孤儿”却与其母亲很安然地生活在晋国的宫室之中。
这里根本没有屠岸贾的事。
《左传》的记载显然比《史记》的记载更可信,也更符合晋国的政治特点。
一则,《左传》的成书年代比较早,又是编年体,前后记载比较详细。
二则,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曾到各地去采风,把很多民间的传说与故事也都记录了下来,以致《史记》一书中前后出现矛盾的地方都很多。
三则,司马迁的写作手法,带有后世小说家的风格,自己加入的元素比较多。
四则,许多其他先秦的重要史料中也没有屠岸贾的记载。
五则,当初弑杀晋灵公的执行人是赵氏的旁支--赵穿这一支,可是在这场赵氏灭门中,赵穿这一支却安然无恙。
这“赵氏孤儿案”是由赵庄姬与赵婴齐的家族内部的偷情乱伦而促发的。
但是,产生这一切的根源却是晋国的各卿大夫家族之间以及赵氏家族内部之间的权力争夺而决定的。
赵盾感念赵姬(赵衰之妻,晋文公之女)的恩德,赵盾曾言:“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
” 便在其晚年,又把赵氏宗主的位置让给了赵姬之子赵括。
也就是说赵庄姬之子赵武已经沦为赵氏的庶脉了,而赵庄姬的丈夫赵朔又死得早。
所以,等到自己的儿子赵武长大后,其在晋国就很难有一席之位了。
赵婴齐在被其两位兄长放逐的时候,曾对其两位兄长说:“我在,故栾氏(栾书)不作(发难),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
”。
就是说:“我在的话,栾氏不敢作难;
我不在的话,你们两位就要危险了。

到后来晋厉公时,晋厉公跟其心腹商议要除去一些强势家族,而先从哪个家族下手时?
其心腹胥童就说:“必先三郤。
族大多怨,去大族不逼。
” 六卿一共就那六个位置,现在好不容易加了两个(三郤专权时,晋设八卿),而郤氏一屁股却坐了仨位置,能不引起其他家族的怨恨吗?
而赵氏家族此时的处境也是如此,族大多怨。
所以,当赵庄姬在为其子谋取宗主之位而诬告赵同、赵括欲造反时,其他家族也都纷纷出来作证。
赵氏孤儿一案,最大的获益人是其他的一些卿大夫家族,如栾氏、郤氏等。
赵氏虽经此大难而元气大伤,但“赵氏孤儿”赵武本身也可以说是受益人(也是赵庄姬的目的所在),不然最后分晋的时候,即便有赵家,但却未必是赵武这一支。
家族内部的正支与旁支之间的争夺同样也很残酷。
至赵武之孙赵鞅时就并掉赵氏的旁支邯郸氏,也就是赵盾的堂弟赵穿这一支。
晋国历史上的“曲沃代晋”也是小宗取代了大宗。
到战国时代,赵氏当权,便对其不光彩的过去而加以缘饰,而把这段经历缘饰为“忠臣义仆”的感人故事(也为赵氏的篡国行径,寻求情理上的宽恕)。
而之所以要凭空杜撰屠岸贾来,我认为有
其二,事实上栾氏(栾书)、郤氏等家族更适合担任屠岸贾的这一角色,但之所以不这样做,是因为赵氏家族与这些家族其本质无二。
再则这些家族也都是根正苗红的,对晋国的贡献也都是业绩昭著的,没那么容易描黑。
赵氏孤儿案,绝不能简简单单地看成是忠臣与佞臣之间的斗争故事。
晋国的六卿家族,哪一个家族在晋国的历史上没有作出巨大的贡献?
哪一个家族不是根正苗红?
可是到了后来,哪一个家族没有成为“不臣之臣”?
这都是权力斗争使然。

参考:
首先,
但是,赵氏孤儿赵武的父亲是叫赵朔,爷爷叫赵盾。
据历史学家考证,太史公记载的这段故事,与史实不符,是孤本,小说家言罢了。
赵氏是晋国望族,应该说是势力最大的一支,特别是赵盾,历经三朝,位高权重,从晋灵公开始,就对赵家心存忌惮,并数次想派人暗杀赵盾。
小说里,描述为连杀手都被赵盾的高大上给感动了云云,有演义成分。
而且赵盾对别的家族的打压也是亳不手软,可以说,屠岸贾这
赵氏的灭亡,是自取的,前面说了,从政治上来说,最高领导人不希望赵氏独大,总想找机会做掉赵氏。
赵盾死后,由赵氏领导的对外战争不利,导致其他势力趁虚而入。
再一个,赵氏内部不和,一个被排挤的赵家儿媳甚至跑到晋景公面前告赵氏几个兄弟谋反。
于是,其他家族趁机作伪证,晋景公不会放过这次打击赵氏的大好机会,然后命令诛灭赵氏全族。
就留下了告发的那一支,其子便是后来的赵武。
后来,三家分晋,就有赵氏一支。

参考: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搞清楚一个重要的地方,历史上并不存在屠岸贾这
《赵氏孤儿》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的赵氏家族,赵氏被晋景公讨伐,赵同、赵括被杀,惨遭灭门,只剩下一个赵武。
当然,此时的赵氏,就是后来三家分晋赵国的祖先,也算是赵括的祖先。
我们先抛开历史本身的情形,从杂剧入手,探讨屠岸贾这
屠岸贾这
(实际上春秋时文武并非泾渭分明,大家都是大夫)杂剧中屠岸贾出场的开场白中这样说:“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当时不尽情,过后空淘气。
某乃晋国大将屠岸贾是也。
俺主灵公在位,文武千员,其信任的只有一文一武;
文者是赵盾,武者即某矣。
俺二人文武不和,常有伤害赵盾之心,争奈不能入手。
”他的这番话十分值得揣摩,首先“常有伤害赵盾之心”,为什么会有伤害赵盾的意思,虽然杂剧中没有交代,但其实很容易理解,为了权力,争夺政治话语权,我要做晋国唯一的话事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但却又“争奈不能入手”。
既然有伤害之心,违和却不能下手呢?
原因在于赵盾像屠岸贾受到晋灵公的信任,即“俺主灵公在位,文武千员,其信任的只有一文一武”。
屠岸贾无法公开地伤害赵盾,于是只好偷偷派杀手鉏麑(这
由此可见,这一文一武岂止不合,简直就跟生死大敌人一般。
可是后来,屠岸贾却明目张胆地诛杀赵盾及全家三百口人,这该如何理解呢?
其实,这是因为屠岸贾的行为收到吧了晋灵公的默许和支持。
在剧中,赵盾被塑造成一位仁爱且有威望的贤臣形象,后来程婴为救赵氏孤儿甘冒被杀头的风险,韩厥、公孙杵 臼为救赵氏孤儿毅然舍弃性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赵盾深得人心。
因此,深具威望的赵盾也就有了功高震主的嫌疑。
前文提到的赵同,赵括跟赵盾是同父异母的兄。
真实的历史上在,赵盾可能是一个贤臣,但一定是一个权臣,而且还是晋国出现的第一个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
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首次受到冲击于削弱,使赵氏一族独大晋国,晋灵公想要干掉他,实属正常。
赵盾在不晋灵公时代那是真的大权独揽,其他人都得靠边站,还组了个全是赵氏的国家权力中心内阁,晋灵公想要干掉在赵盾,酒宴安排刀斧手没有成功,打伏击没成功,不过却成功让赵盾流亡在外,(这个流亡其实也就是意思一下,毕竟他是个臣,总不能公开弑君)虽然赵盾没敢弑君,但是他赵穿这么干了,把晋灵公给宰了,赵盾回到都城立公子黑臀为君,是为晋成公。
赵盾在晋成公六年去世,而晋成公之子晋景公成为国君后,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干掉了赵盾的兄弟们,内部原因表明上赵盾的儿子赵朔之妻赵庄姬与赵婴齐私通,(赵朔这个时候已经死掉了)赵同,赵括流放了赵婴齐,然后庄姬报复,诬告赵同、赵括谋反,致赵同、赵括被杀,惨遭灭族。
实际上,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赵庄姬的丈夫赵朔,本来是赵氏宗主,但奈何死得早,没赶上鞌战,而晋国在鞌战之后,增加三军六帅,晋国十二卿里面赵氏站举办了三个位置,赵同第六,赵括第八,支系赵旃居十二位,而赵庄姬本来是宗家,他的儿子赵武年幼,因此而失去了宗主之位,这何尝不是赵庄姬为了儿子的报复。
当然还有外部原因,也就是赵氏对头栾氏、郤氏的倾轧。
说完历史位面的真实情况,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屠岸贾了,这个虚构人物,以及《赵氏孤儿》这个虚构的故事,赵武虽然是赵氏剩下的血脉,却并不是被清楚的对象,后来也是他复兴赵氏,使得赵氏越来越强大的,晋景公的一切行动都没有针对赵武,而只是针对了他的两位叔爷爷家族,属于侵夺宗家的旁系。
而屠岸贾,实际上本身就是个悲剧,晋灵公想干掉赵盾不是一天两天了,作者在这段历史里穿插这么个虚构人物,跟作者的历史背景有关。

参考:
关于赵氏孤儿的故事多经演义,今天试着探寻真正的那段故事(山东嘉祥武氏祠第十三石)上面的
整个画面线条流畅,带给人一种有韵律的动感,随之而来的是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这张
公元前620年,晋灵公成为晋国国君。
晋灵公国君当得怎么样呢,《左传》中给了他五个字评价:“晋灵公不君”,换句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在其位不思其政。
一国之君,怎么能混到这份上呢,我们来细数一下晋灵公的“不君”行为。
(晋灵公) 《左传》记载,他“厚敛以雕墙”,生活奢侈,大肆搜括民脂民膏,还喜欢用彩绘装饰墙壁。
额,这似乎没什么,历代统治者比他爱敛财、爱大兴土木工程的多了去了,人家就喜欢往墙上画个画怎么了。
好,再往下看。
晋灵公还修了个高台,这高台可不是用来看风景的,干什么用的呢?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
也就是说他喜欢用小石子从高台上往下弹过往的行人,看他们躲避石子为乐。
还有更令人发指的事。
“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以示威)”。
仅仅因为厨师没有把熊掌煮烂,晋灵公就发怒,杀死厨师,并把尸体扔在筐里,让女仆们抬着厨师的尸体经过朝堂丢到外边,以显示威严。
(“从台上弹人”) ……如此种种,可见“不君”之评价正合其行为。
赵盾是晋国重要的执政大臣。
晋灵公继位之初,赵盾代表晋侯与齐、宋、卫、郑、曹、许等国国君在扈地会盟,各国才表示了对晋国新君的认可。
晋灵公六年,秦军攻打晋国,赵盾等人反击,才打退秦军。
八年,赵盾领军安定周王室的混乱局面,立周匡王,使晋国地位大大提升。
十三年,楚国侵宋,赵盾又率军救宋,救盟友于水火之中…… 和往常忠臣与昏君的故事套路基本一致,故事开始了: 赵盾及一干大臣见灵公过于无道,多次进谏,却不见其有所收敛。
赵盾老是进谏,搞得晋灵公很是苦恼,还不能发作,只能可怜巴巴说“我知道错了,一定改过自新(吾知所过也,将改之)”。
某天灵公终于忍不住了,决定派刺客杀了赵盾,以便过清净日子。
被派去的刺客叫鉏麑(chú ní),也是相当有原则的人。
这天早上天还未亮,鉏麑来到赵家,打算乘着夜色未退干完活走人再去睡个回笼觉,结果发现赵盾已经穿好朝服,准备出发工作了,只因那天色尚早,暂且坐而小憩。
鉏麑见赵盾身穿朝服,神态恭敬、举止有礼端坐于此,浑身上下散发出主角的光辉,感慨道赵盾时刻不忘恭敬礼节,是个好官,是个忠臣,如此之人才是主角,是国家真正的栋梁,人民的真正的领导者啊,主角可不能死。
可是不杀赵盾又无法完成君主交给的任务,“杀忠臣,弃君命”,这俩都是罪,有损名誉,为了不违背原则,“不如一死”,于是撞向院子里的槐树自杀了。
晋灵公没能搞掉赵盾很是郁闷,一直念念不忘。
这年秋天,灵公准备好酒菜,埋伏好甲士,摆一出“鸿门宴”请赵盾喝酒。
Party开到高潮,灵公召唤出甲士马上就准备干掉赵盾了,这时赵盾的家臣提弥明得知了这时一场“鸿门宴”的消息,冲进宴会现场,准备保护主人先行离开,这时晋灵公把自己打猎的恶犬放出,去咬赵盾。
这也就是就我们之前在画像石上看到的那一幕。
之后提弥明“以盾搏杀狗”,“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赵盾得以逃脱,但提弥明以寡击众不敌战死。
(提弥明与恶犬相搏)话说赵盾从夺命Party出来就开始跑路。
结果还没跑出晋国的地界,就传来消息说,自己的兄弟赵穿杀了晋灵公来接自己回去。
因为赵盾多年主持晋国大小事务,深得民心,而晋灵公又不招人待见,晋国人也都觉得就这样了,杀了国君换个就是了。
之后赵盾让赵穿去迎接晋襄公的弟弟回国继君主位,是为晋成公。
和所有童话故事的结尾差不多,晋国又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过着霸主的生活。
之后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赵穿杀了晋灵公,迎回兄长赵盾,之后又在赵盾的主持下立灵公的叔叔公子黑臀为晋国新君,是为晋成公。
成公或为报答赵盾拥立一事,赐赵氏为公卿。
虽然赵氏一族在民众之中威望甚高,但毕竟行弑君之事,此事也为赵氏灭门埋下了伏笔。
晋成公在位时间不长,仅有七年不到的时间,晋国就进入了晋景公时代。
景公即位不久,赵盾也撒手人寰,由其子赵朔接替继续辅佐国君处理政务。
屠岸家也是晋国的名门贵族,屠岸贾在晋灵公时就是相当受宠,到景公之时更是官至司寇,相当于晋国的司法部长(孔子就曾任鲁国司寇)。
或许是出于对先王晋灵公的忠诚、亦或是出于其他,作为司法部长的屠岸贾决定将赵穿弑君的旧案翻出,将灵公的死直接归咎于赵盾。
他就对其他人说:赵盾虽然不知道他兄弟要杀死灵公,但是作为大哥,他脱不了干系,就是这起谋杀案的头。
作为臣子竟然把自己的君主给杀了,还有天理吗?
!而且作为杀人凶手,他的子孙竟然还在朝堂之上当着大官,不能给罪犯应有的惩罚,我这司法部长以后怎么混?
! 屠岸贾(电影《赵氏孤儿》剧照) 当然也有给赵家说情的。
韩厥就反驳屠岸贾:当时灵公遇害的时候赵盾又不在旁边,你咋能说这有关系呢?
况且这是陈年旧案,先君成公在世时都没说过赵家有罪,你们现在说要杀赵氏全家,这不是要违反祖制吗?
况且你个司法部长想杀了赵氏一家,竟然不跟国君说就自己动手,你眼里还有君主吗?
! 可是呢,屠岸贾正权倾朝野才不管这些,执意要杀光赵氏一门。
韩厥也无奈,只能偷偷提前去给赵朔通风报信让他快跑,赵朔却不肯逃跑,只是请求韩厥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一定要想办法为赵氏保住子嗣。
屠岸贾在没有请示晋景公的情况下,私自带兵杀了赵氏满门。
赵朔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女儿,事发时躲在王宫之中才幸免于难,并在此时生下来赵朔的遗腹子。
斩草要除根啊,屠岸贾不想放过任何赵家人,刚出生的小屁孩也不行,就跑到宫中去找这个孩子。
赵夫人把刚出生的孩子藏到裤子里,暗暗祷告,孩子啊,你想让赵家全部完蛋就哭吧,不想可千万别哭,别发出声音来啊。
或许是这孩子听懂了妈妈的话,在屠岸贾的人来时,竟然一直安安静静,躲过了搜查。
赵夫人与刚出生的小赵武(电影《赵氏孤儿》剧照) 公孙杵臼和程婴是赵朔的门客,事发之后公孙杵臼对程婴说,赵老大已经挂了,我们是不是要为老大尽忠,要不要自杀去追随他。
程婴沉思一阵:“赵朔虽然已死,但是赵夫人还怀着他的孩子,生下来如果是女孩,我就随他而去,尽忠;
可如果是男孩,我要侍奉他这孩子长大,继承赵氏的家业。
” 后来听说赵夫人生了男孩且逃过了屠岸贾的搜查,两人甚是激动,但是担心屠岸贾不会死心,于是想办法如何才能使赵氏血脉继续沿袭。
带着孩子躲入山林中。
程婴救孤(电影《赵氏孤儿》剧照) 公孙杵臼问程婴:“哥们你说是一死了之简单,还是想办法保护老大的孩子成长起来,教导他继承赵氏家族的衣钵简单?
”程婴一看你咋还老想着去死啊,我有什么办法,我也很无奈啊:“当然是一死了之尽忠简单,抚养那孩子成人难。
”“那好,赵老大平日待你不薄,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我干简单的,我先去尽忠。
这条路,只能你一
” 过几天,程婴从山中走出,向屠岸贾索要千金,举报公孙杵臼和赵氏孤儿所在位置,并作为带路党领兵追杀昔日的好友。
二人再次相见,已分属不同阵营。
公孙杵臼气急败坏大骂程婴:“你个小人,不为主人尽忠就算了,还带人来追杀主人的遗孤,简直了”,有请求前来的士兵“天呐,孩子有什么罪,请你们不要对孩子不利,杀我一个就够了。
”当然,这个请求没被答应,杀了公孙杵臼和孩子。
当然,和我们熟知的故事情节一样,这一幕是程婴和公孙杵臼早就谋划好的,这个孩子,也只是个无辜的替代品,真正的赵氏孤儿得以幸存。
程婴带着孩子隐匿在山中,抚养孩子长大。
程婴与小赵武(电影《赵氏孤儿》剧照) 几年后,晋景公突然大病一场,于是占卜问吉凶,卜者告诉他,这是因为大业(中国上古传说人物,颛顼的外孙、秦国嬴氏和晋国赵氏的嫡系先祖)的子孙在晋不顺心,因而作怪。
景公奇怪就去问韩厥,韩厥知道赵氏孤儿的存在,想起了自己对赵朔许下的诺言,对景公说:“在晋国的大业后代就是赵氏,人家赵氏一门,从先祖开始辅佐殷商帝王,后来又到晋国辅佐历代先君,一直到成公时期,都是劳苦功高。
结果到您老这里,灭了人家满门。
具体什么情况,您老自己看着办吧。
”景公估计那时相当尴尬啊,只好诺诺的问:“赵家现在还有子嗣吗?
”韩厥就把赵氏仍有遗孤——赵武在的事告诉了景公。
景公找回赵武,并召唤大臣们来开紧急会议,告诉他们,这是赵武,是赵朔的孩子。
大臣一看,这是政治风向要变啊,赶紧骂屠岸贾,于是抹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大王啊,赵家冤枉啊,都是那屠岸贾,他背着您下命令,威胁我们啊。
现在既然已真相大白,请您下令让赵武继承赵氏的遗产,我们绝对拥护。
” 然后,景公下令赵武、程婴并诸位大臣,领兵攻打屠岸贾,灭其满门。
之后又把原来属赵氏的田邑赐还给赵武。
复仇故事结束了。
“王子”的复仇(电影《赵氏孤儿》剧照) 之后的故事略带悲壮。
赵武成人之后,程婴向其辞别:“当日赵氏灭门之时,我应当为赵朔尽忠,但我不能死,我要看着赵氏之后人长大继承先辈衣钵。
今日赵武已经成人了,又为家族报了仇,我该把这好消息去告诉赵氏先人和公孙杵臼了。
我若不去,公孙杵臼还以为我没能完成商议的事呢。
”“遂自杀”。







分割线。







更多精彩内容,






分割线。







《史记•赵世家》对赵氏孤儿的记载如下:赵朔,晋景公之三年,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
朔娶晋成公姊为夫人。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
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
已而笑,拊手且歌。
盾卜之,兆绝而后好。
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
至孙,赵将世益衰。
”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
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
请诛之。
”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
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
妄诛谓之乱。
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
”屠岸贾不听。
韩厥告赵朔趣亡。
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韩厥许诺,称疾不出。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
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
”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
即女也,吾徐死耳。
”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
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
即不灭,若无声。
”及索,儿竟无声。
已脱,程婴谓公孙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
”公孙杵臼曰:“立与死孰难?
”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
”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
”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
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
”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
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
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
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
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崇。
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
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
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
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
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
唯君
”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
”韩厥具以实告。
于是景公乃至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
诸将入问疾,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
赵孤名曰武。
诸将不得已,乃曰:“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并命群臣。
非然,孰敢作难!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
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
”于是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
复与赵武田邑如故。
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
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
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
”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盘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
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
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
”遂自杀。
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参考:
权臣和帝王的争斗!
参考:
屠岸贾是春秋时人,赵括是战国人,关公战秦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