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谁的结局最惨

春申君结局最惨。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四公子都是礼贤下士的人,养着几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地位,对外与敌国斗争,是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是魏国公子,魏国国君魏安釐王的弟弟,封地在信陵,所以被称为“信陵君”。
信陵君魏无忌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而且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门客最多时达到三千人。
因为信陵君的名声,诸侯国十多年不敢攻打魏国。
信陵君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窃符救赵。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白起杀四十万赵军围攻赵都邯郸。
赵国平原君的老婆是魏无忌的姐姐,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兵十万去救助。
秦王威胁魏王敢派兵救助,灭了赵国就攻打魏国。
魏王一听害怕了,命令领军大将晋鄙在邺城驻扎观望。
平原君派人去责备魏无忌不能急人所难,魏无忌也很着急,又劝说不了魏王出兵,就打算带着宾客去攻打秦军,同赵国一起死。
魏无忌告诉了门客侯嬴自己的想法,侯嬴显然是不同意的,给魏无忌出了个对策就是替魏王的宠姬如姬报杀父之仇,然后让她帮忙盗取兵符。
盗取兵符后,侯嬴有让魏无忌带上朱亥,晋鄙遵从兵符调遣一切好说,不服从直接让朱亥击杀他。
魏无忌一听就哭了,晋鄙是老将不可能只认一个兵符的。
果然晋鄙验证了兵符,还是认为魏无忌一
晋鄙死后,魏无忌接管了军队,让父子兄弟都在军中的回去一人,独生子的回去,带领八万大军进攻秦军。
结果就是秦军撤退,赵国保住了。
魏无忌因为盗取兵符救赵,不敢回去魏国,一直待在赵国。
魏无忌在赵国也非常礼贤下士,与混在赌徒、酒店中的毛公、薛公结交,却被平原君轻视。
魏公子知道后说了一番话让平原君无地自容,平原君的门客一半都来投到魏公子门下。
十几年后,秦国攻打魏国,魏无忌在毛公、薛公的劝说下返回魏国。
魏公子回去后被魏王任为统帅,魏无忌合纵抗秦,率五国兵力大败秦军。
不过,随后秦王派人离间魏王和魏无忌的关系,魏王派人取代魏无忌的兵权,五国攻秦计划失败。
魏无忌失去兵权后,也意冷心灰,不再问朝事,沉迷酒色,不久去世。
随着魏无忌去世,魏国也没有可依靠的人,最后被秦国攻灭。
平原君赵胜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
赵胜是个礼贤下士的人,门下食客有数千人。
关于赵胜的故事就是毛遂自荐。
长平之战后,秦军围攻赵都邯郸,赵王派赵胜向魏国和楚国求援。
赵胜亲自带门客去楚国,要选二十人,选了十九个最后一个却找不到了,这时毛遂自己推荐自己跟随去了楚国。
在楚国,赵胜劝说了楚王一上午都没有结果,关键时刻毛遂跑上来,凭一张利嘴说动楚王同意合纵结盟。
楚国派春申君带兵赶赴救援赵国,随后赵胜又派人去找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夺了晋鄙军权带兵前去救援赵国。
在楚魏援军未到的时候,赵胜听从李同的建议把府上夫人
平原君赵胜这人识人不明,让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致使长平大败,又不能发现毛遂这样的贤士,选了十九个自认为有用的人才。
魏无忌在魏国都听说毛公、薛公的名声,在赵国结交时,赵胜还嘲笑魏公子无知。
赵胜应该是正常去世,子孙也承袭了他的封爵,一直到赵国灭亡。
春申君黄歇春申君黄歇是四公子中唯一一个不是王室的人,黄歇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凭着自己的能力被封为春申君,后来更是成为楚相,权倾朝野。
黄歇年轻时奉命出使秦国,阻止了秦国攻打楚国,促成秦楚两国联盟,不过,黄歇和太子熊完作为人质也被扣留在秦国十年。
等到楚顷襄王病重时,黄歇策划让太子返回楚国即位为王,就是楚考烈王,后来黄歇也秦国被放回,被楚王封为春申君,后来成为楚国宰相,招揽天下贤士,门客最多时有3000人,一起辅佐楚王。
长平之战后,春申君领兵援助赵国,后又灭掉鲁国,春申君的名声威震天下,楚国也强大起来。
秦国灭东周后,六国再一次合纵对抗秦国,楚国为六国盟约的老大,而春申君又被楚王任命为主事的。
这一战六国联军一直攻到函谷关,秦军全部出动大败联军,这一次失利楚王怪罪春申君,对他开始冷落了。
楚王一直没有儿子,春申君进献了很多美女也一直没有儿子。
春申君的门客李园把妹妹献给春申君,有了身孕之后,又让春申君献给了楚王。
后来果然生了个儿子,李园也很被器重。
不过李园担心这个秘密泄露,就暗中策划刺杀春申君,当时春申君的门客劝谏他提防李园,他却不听。
等到楚王去世,李园就派人刺杀了春申君,头被砍下扔到一边,随后还派人将春申君满门抄斩。
春申君这样的人,名义上是宰相,实际上在楚国就是楚王,可惜最后不听门客劝告,落了个悲惨下场。
孟尝君田文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宣王的侄子,继承了父亲的封地和爵位。
孟尝君依靠父亲的资产,招揽天下人才,门下有食客数千人。
孟尝君对门下数千人一律平等,待遇和自己一样,所以很多人都愿意依附他。
后来齐王派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国任为宰相,但是不久秦王又要杀掉他。
孟尝君的门客有个能披狗皮偷盗的夜入秦宫仓库盗出孟尝君献给秦王的狐白裘,重新献给了秦王的宠妾。
宠妾向秦王说情,秦王放了孟尝君,孟尝君立刻出逃,秦王放了他后又后悔了,派人追捕他,到函谷关靠着一个会学鸡叫的人提前打开城门终于逃出。
孟尝君回到回到齐国后,做了齐国宰相,由于名声太大被齐王逼迫出走魏国,又做了魏国宰相,在魏国联合秦、赵帮助燕国攻打并战败了齐国,齐湣王逃跑并死在了外面。
等到齐襄王即位,孟尝君保持中立,不属于魏也不属于齐,也没人敢攻打他的封地。
等到他去世,儿子抢夺爵位,封地被齐、魏两国攻灭。
战国四公子中信陵君被猜忌抑郁而终,平原君的后代在赵国灭亡时断绝,孟尝君死后全家被斩杀,还是春申君的结局惨一点,被人刺杀,还被满门抄斩。

参考:
“战国四公子”最惨的春申君黄歇,他死于非命。
战国四公子分别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有一战定乾坤之功,同时受到诸侯的尊敬,而且门客众多。
平原君赵胜没有波折寿终,结局最好。
长平之战后,秦王又一次发动了围攻邯郸之战,此时赵国一片混乱。
赵王让赵胜去楚国救援,最后众多门客中居然不能凑足二十个成行的队伍。
为什么拼不成?
因为赵胜说这一次去楚国就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最后毛遂出来自荐,才弄成二十人。
在毛遂的作用下楚赵结成同盟,赵胜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在他们的共同的作用之下,邯郸之围解了。
赵胜最后在赵国去世,赵胜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
孟尝君田文有惊无险寿终,排第二四君子中名气最大,被后人熟知最多的当属孟尝君田文。
田文是端午出生,他父亲认为这个日子出生的人是不祥,会妨碍父母,让其母亲丢掉。
他母亲不忍就偷偷将培养成人。
后来田文获得父亲的信任打出名气,秦昭襄王知道后想让担任秦相,结果有人说田文任国相,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考虑秦国,这样秦国可要危险了。
秦昭襄王就将田文软禁并想将其杀掉。
此时田文利用门客“鸡鸣狗盗”之术逃出秦国,后来回来担任齐相,并且合纵攻打秦国。
因为田文名气太大,最后使得齐湣王觉得再这样下去,齐国要归田文所有,就对田文动手。
最后田文跑到魏国任相。
公元前284年,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破齐国七十二城,齐湣王出逃莒城,被楚国将领淖齿所杀。
齐襄王继位之后与田文的关系又缓和了,最后田文去世。
总的来说田文是有惊无险,当然这里最主要的还是还是靠他的手下冯谖给他布的局,通过“薛国市义”、营造“三窟”等活动使得田文有惊无险过完一生。
信陵君魏无忌抑郁而终排第三魏无忌是魏安釐王同父异母弟,他主要的功绩就是帮助赵胜解了秦人攻赵之围,他让如姬从魏安釐王的卧室内窃出晋鄙的兵符,让朱亥动手,用铁椎杀死晋鄙,强行夺权将军队开往赵国救援。
赵国是解围了,但是魏王自然恨死他了。
魏无忌一直留在赵国,十年没有回去。
当秦国开始进攻魏国时,魏安釐王希望魏无忌回去,想借魏无忌的威望打退秦军。
魏无忌回到魏国担任上将军,诸侯听到魏无忌当权,所以都派出援兵。
魏无忌率领五个诸侯国的联军打的将领蒙骜落败而逃。
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再出关。
魏无忌的声望达到最高点之后,魏安釐王就觉得是威胁,再加上秦的反间计,最终将魏无忌的印信兵符收回,他以以美女醇酒为伴,日夜享乐,过了四年就郁郁而死。
刘邦视魏无忌为偶像。
每过大梁,常祠公子。
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无忌的孙子魏无知还是刘邦手下的宾客,魏无知向刘邦推荐西汉重要的谋士陈平。
结局最惨的是春申君黄歇楚顷襄王派黄歇和太子熊完作为人质去到秦国,秦昭王将他们扣留了十年。
楚顷襄王病重,秦国不让熊完回国继承王位,此时黄歇让熊完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出关,自然留守在秦国。
熊完回国后继位即楚考烈王。
他对黄歇十分感激,如同子楚对吕不韦的感激一样。
黄歇被任命为国相。
后来诸国联合,楚考烈王成为盟约的首脑,春申君黄歇主事,赵国老将庞煖任统帅,结果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
黄歇在楚国的权力达到顶峰,楚考烈王从没有怀疑过他,一直信任他。
最高峰时门客3000多人,其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居于首位。
本来没有问题,问题是楚考烈王无子,黄歇给他找了好多女子送入宫中,结果还是无子。
最后李园建议他先将自己的姬肚子搞大,然后假装没有怀孕送给楚考烈王。
而这个姬就是李园的妹妹李环。
(当然也有种说法说李园的妹妹是李嫣)一切都很顺利,李环生下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楚幽王。
如果没有下面的事情,那黄歇是人生最大的赢家,比其他三位公子都牛,因为连国君都是自己的儿子。
没有想到的是此时李园抢先动手,因为怕黄歇将此事说出去,更重要的是他想抢楚国的控制权。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奔丧时,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所以他是四公子中最惨的一个,直接死于非命。
不过后世对他的评价挺高的,元朝三大理学家之一的许衡说:战国之四君,其可称者,唯一春申耳。
至如孟尝、平原、信陵三子,乃尸位素餐者也。
到了南北朝刘宋时,追尊黄歇为忠安王,至宋代累封忠安顺应威显英济王。

参考:
最惨的当属春申君黄歇,为了权势将已怀孕的妻子献给楚国国君充当妃子,事后黄歇也因此而丧命。
战国时期盛行养“士”之风,于是四个以善养门客而著称的公子便被尊为“战国四公子”,其中四公子之首的春申君黄歇在巅峰时期曾养士三千。
这四位公子中,信陵君魏无忌被秦国离间郁郁而终,孟尝君田文和平原君赵胜则得以善终,反倒是四公子中位于首位的春申君黄歇其下场最为凄惨。
相比较其他三人来说的话,春申君黄歇的经历倒是最为励志,因为他是战国四大公子中唯一一位不是君王的后代,以平民之身跟其他三位王侯将相比肩,这份能力确实不弱。
黄歇因为口才出众被楚顷襄王所赏识,在秦将白起攻打楚国之时,楚国为了求和便让口才不错的黄歇前往秦国求和。
在黄歇的三寸不烂之舌下秦昭王决定先行放过楚国,与此同时为了表达歉意,秦昭王还特意派遣使者给楚国送礼品,这一切则都是黄歇的功劳。
为了回馈秦昭王的信任,楚顷襄王也当即作出决定,让自己的儿子熊完前往秦国做质子,让他成为秦楚两国和平共处的象征,一同被送到秦国的还有黄歇。
过了几年后楚顷襄王便传来病重的消息,身在秦国的黄歇知道这是一次回国的机会,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机会。
黄歇先是联络跟熊完关系不错的范雎,他提出现今楚顷襄王大病,如果是其他人继承国君之位的话,那么将来势必会对秦国形成阻碍。
但如果让熊完就此回去继承皇位的话,那么两国将来不仅不会交恶,反倒还会因为有恩而臣服于秦国,这就相当于是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范雎便向秦昭王进言,秦昭王也是认为此举可行便同意护送熊完回国,并用秦国的力量帮助熊完争夺皇位,熊完就此继位即楚考烈王。
作为此次事件的首要功臣,黄歇自然是随同楚考烈王一块回到楚国,并且因为表现极佳,在楚考烈王继位之后便直接将黄歇封为春申君兼楚国令尹。
在楚考烈王的支持下,黄歇渐渐做到了楚国宰相这个位置,并且因为权势滔天,所以便跟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因为当时都以收养门客为荣,所以门客三千的春申君黄歇便排于战国四大公子的首位,以平民之身比过将相子嗣,黄歇当真是厉害。
除此之外在黄歇辅佐楚考烈王的时候还发生过这么一件趣事,该事件直接导致楚国皇室血脉出现混乱,且黄歇也是死于此次事件。
楚考烈王继位之后是一切都好,而唯一一点不好的局势楚考烈王从始至终没有个儿子,这也就意味着将来楚国要交给其他派系,这算是让楚考烈王愁死了。
作为楚考烈王最为得力的大臣,黄歇在这件事上是没少出力,平日里除了公务之外便是在民间收集美女,紧接着便将这些美女送给楚考烈王希望能诞下一个儿子。
当时有一个名叫李园的人,他有一个容貌颇为不凡的妹妹名叫李嫣,李园想着把自己妹妹献给楚考烈王,从而自己也能一步登天。
但当听说楚考烈王不能生育后,李园便断了将妹妹送出的念头,因为在他眼中不能生育那断然不会受到宠幸,盲目将妹妹送进宫中只会白搭一个妹妹。
不过很快李园就想到把李嫣送给谁了,那就是楚国仅次于国君的春申君黄歇,如果说楚考烈王是明面上的国君,那黄歇就是实际上的楚国之主。
恰好当时春申君广招门客,李园便带着目的做了黄歇的门客,在一番计谋过后,李园成功将自己的妹妹李嫣献给了黄歇,黄歇对李嫣非常满意,于是李园在黄歇手下被重用。
随着楚考烈王的病情越来越重,黄歇反倒是成为了那个最急的人,因为此时虽然是黄歇管理朝政,但这都是有楚考烈王的支持,而如果国君一旦去世且没有子嗣,那么黄歇的仇敌必然会对其报复。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的门客后,李园便想出了一个办法,此时恰好李嫣怀上了黄歇的孩子,只需要将李嫣再次送给楚考烈王即可,这样一旦李嫣生下的是个男孩,那么黄歇的地位势必会更加强大。
起初黄歇对于此事是不赞同的,但架不住李园的狂轰滥炸,再加上事实确实如同李园所说的一般,眼下也就只有这个办法能解除危机。
于是无奈之下黄歇只好同意李园的这个计策,出乎意料的是李嫣对于此事非但不抗拒,反而是非常的支持。
但李园自然不是安的什么好心,当初他的首要目标便是楚考烈王,最后是因为楚考烈王不能生育才把妹妹献给黄歇,现如今有了机会他李园自然不会放过。
因为是黄歇献上的美女,所以楚考烈王并没有考虑太多,反而对其更加的宠幸,在楚考烈王眼中上天还并不想亡楚国,因为宠幸李嫣没多久后李嫣便怀孕了。
最终在万般期待之下李嫣为楚考烈王诞下了一个儿子,楚考烈王对此是十分欣喜,直接将这个孩子封为太子,李嫣也因此得以被封为王后,李园作为楚考烈王的大舅哥自然也得到了封赏。
在楚考烈王的支持下,李园直接摆脱了门客的身份而开始登堂入室参加朝政,这令李园非常的满意,与此同时内心也非常担心黄歇将此事告诉楚考烈王。
于是在权衡过后,李嫣和李园便决定暗养刺客,从而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将黄歇杀死,这样狸猫换太子之计除了他们外就再无人知晓。
在楚考烈王去世之前,黄歇的门客便察觉到了李园的狼子野心,于是该门客便告诉黄歇要小心李园,但黄歇却认为李园胆小懦弱不能成事,所以便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在楚考烈王去世后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布下天罗地网,可怜黄歇还以为这不过是一场普通的奔丧,所以并没有做什么准备。
刚一入宫的黄歇便遭到了以李园为首的刺客的追杀,几个回合下来黄歇便被李园拿下首级,黄歇的族人也全部被问罪抄斩,曾经门庭若市的春申君府也成为过去式。
相比较战国四大公子中的其他三位来说,春申君黄歇的出身最为贫寒,其结局也最为悲惨,赔了夫人又折兵说的便是如此。
倒是黄歇的儿子最终是顺利继承了楚考烈王的皇位,即楚幽王。
感谢阅读,看完的朋友记得点赞、
孟尝君田文田文是田婴之子,但他是庶出,史料中说贱妾所生,可见他在宗族中的地位并不高,而且田婴一共有四十多个儿子,由于田文出生在五月五日,按照当时的迷信思想来看,这个月份所生的孩子命里克父亲,所以田文生下来后就被田婴要求杀死,好在他的生母偷偷将其养大。
田婴据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并且是齐宣王的异母弟,齐威王十六年(公元前341年)与田忌、孙膑一起攻打魏国,打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抓了魏国太子申,杀了魏国首席战将庞涓,立下大功。
齐威王二十三年田婴被拜国相,在他的谋划下,促成了齐威王与魏襄王的“徐州相王”,齐威王三十五年就被封在薛地为邑,这就是田婴的资产。
田文自幼不受父亲待见,长大后却逐渐受到田婴重视,薛地封邑里的情况是财富高度集中在田婴手中,而百姓和普通官员穷的揭不开锅,田文就以此向田婴谏言,也就是儿子给老子讲大道理,讲的还头头是道,田婴觉得这个孩子挺不错,就接受了他的建议,让利于民、让利于士,很快就提升了封邑内的人口规模和人才储备,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叫做客卿,这部分人很感激田文的谏言,就逐步成为田文的拥护者,田文则是从主持家政走向了更大的历史舞台,他最终能够继承田婴的爵位皆是这些客卿努力的结果。
“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
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史记》尝到甜头的田文当然一如既往的招贤纳士,扩展门客基础,这些门客中各类人皆有,并在田文出任秦相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元前299年时,齐湣王派田文入秦,秦昭王早就耳闻田文的大名,也早有求贤之心,于是立即任命田文为秦国宰相,但秦国内部发出了不同声音,秦昭王下边的大臣谏言说田文是齐国贵族,入秦为相必定招致祸患,来者不善,于是很快就被撤职囚禁。
田文门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狗盗者偷取了裘皮大衣献给秦昭王的爱姬,这位爱姬帮忙恢复了田文自由身;
随后的鸡鸣之辈学着鸡叫骗开了函谷关的大门,田文才得以逃出秦国。
回到齐国后,齐湣王觉得很内疚,差点害得田文客死他乡,于是立即拜田文为相,让他执掌大权。
但田文的名声和影响力太大,不仅朝中大臣眼红,连齐湣王也觉得他威胁王位,时有言称“知有田文而不知齐王”,加之他在军事上纵横联合韩、魏打到秦国家门口,名声已经在各国之间传开,齐湣王便开始猜忌田文。
田文最终因恐惧出逃至魏国,并做了魏国宰相,公元前284年,田文策动了复仇计划,他策动魏国、秦国、赵国联合,协同燕国战败了自己的母国齐国,齐湣王出逃至莒,并最终死于莒。
“文卒,谥为孟尝君。
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
孟尝绝嗣无后也”。
——《史记》齐襄王即位后,田文却独善其身,不再依附任何一方诸侯,他去世后,被谥为孟尝君,算是轰轰烈烈了此一生。
但他的几个儿子不争气,或者说田文压根儿就没处理好家事,他死后几个儿子便开始争爵,齐、魏两国趁机联合攻下了薛邑,至田婴开始的封邑由此灭亡,据《史记》的说法,薛城被灭后,田文家族被夷灭的干干净净,田文至此绝后。
但《三国志》里有裴松之注解称刘邦统一天下时,过齐地寻孟尝君后人,找到了田陵和田国二位,据说是田文直系后代,由此被刘邦赐姓薛,算是孟尝君的后人得以传承。
平原君赵胜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也是位宗族公子哥,他比较硬气的事儿是面对秦昭王的威逼一点不怂,力保朋友魏齐。
这个魏齐本是魏国宰相,曾经位高权重时,受人挑唆,差点将手下门客范雎打死,不仅如此,还将范雎扔进厕所任人羞辱,范雎通过装死躲过一劫入了秦国,后来成为秦昭王的得力相国。
范雎一度要报仇雪恨,先是威胁魏王交出魏齐人头,吓得他逃亡赵国避难,得到了赵胜的帮助。
赵胜是个讲义气的人,当秦昭王知道魏齐去处后,
魏齐则是继续逃跑,又到了信陵君的地界寻求庇护,信陵君则没有赵胜这么硬气,愣是不敢接近魏齐,魏齐走投无路后自杀,这才让赵胜有了台阶下。
“平原君仅是窃得一时名声之人,不懂为国计虑。
”——《古史》赵胜的硬气也带来了一件让赵国衰败的事,那就是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
这是由秦国攻打韩国引发的,当时的韩国上党郡告急,太守冯亭就打算将城池人口全部献给赵国,赵王首先问了赵豹的意见,赵豹明确表示此举会召来祸患的,人家秦国辛辛苦苦打了这么久,上党已经唾手可得,这样收了上党,等于引来了秦国的虎狼之师。
而后赵王又问赵胜,赵胜则表示上党十七城,就是坐拥百万大军,也得打个十几年才能打下,这样的便宜不占,更待何时呢?
赵胜的这个逻辑打动了赵王,其实由此可见哪来的“君子”,这样趁火打劫的行为已经算是很小人了,这个举动引来的就是秦国大军。
公元前260年7月,赵国以赵括代替廉颇,由此葬送拒守的消耗战略,从而在长平之战中大财,赵国元气大伤。
这里赵王的用人跟赵胜有一拼,赵胜随即面对秦国围攻邯郸时,才发现了被自己埋没的门客毛遂!“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
——《史记》长平之战后的第二年,秦国围困邯郸,危机之时赵胜想到了楚、魏两国。
于是挑选精干门客入楚请援,据说门客三千的赵胜愣是挑了十九
在毛遂出色表现之后,赵胜说“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而魏国方面则是因裙带关系搞定,赵胜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所以信陵君才拼死伪造王命,调兵救赵。
赵胜对于赵国的最大贡献也就是邯郸保卫战,外援是他请的,城池危急时也是他散尽家财招募的三千敢死队顶住的,所以算是赵国的中流砥柱。
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赵胜去世,由于封邑为东武城(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故谥为平原君,赵胜一脉的爵位承袭比较顺利,只是赵国被灭后,他的封邑被屠,据说也绝了后。
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是魏昭王幼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他与孟尝君的纳士方式差不多,不分阶层职业,只要有才就纳之,包括对其一生影响很大的老头侯嬴、屠户朱亥,此二人在秦国围困赵国国都邯郸时,帮助魏无忌欺夺魏国大将军晋鄙的兵权,从而解除了邯郸之围。
这件事在历史上是稳定了当时的形势,但对于魏安釐王来说则是一件叛逆的大事。
魏安釐王的战略本就是坐山观虎斗,魏无忌不仅杀了魏国大将晋鄙,还违背了魏安釐王战略意愿,这为他之后的人生埋下伏笔。
魏无忌的君子之风在此事上表现出来,他在夺得军权后,下令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家;
兄弟同在军中的,长兄回家;
没有兄弟的独生子,回家去奉养双亲,十万人的军队到最后摘出来六万人,可见他的爱民之心。
魏无忌成功之后也因害怕魏王惩罚,故而留在了赵国,在赵国期间,他依旧广纳人才,并对赌徒毛公和酒鬼薛公甚是注意,这还引来了赵胜的嘲讽,所以说赵胜的情商和识人真的很堪忧,这件事让两人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赵胜的门客近半数转投魏无忌门下。
“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史记》魏无忌于赵国呆了约十年,这十年间,秦国将矛头指向魏国,发动了连年的攻击。
后来正是赌徒和酒鬼的建议,才让魏无忌鼓起勇气回母国救急,赢得了魏安釐王的冰释前嫌,被拜为上将军。
公元前247年,魏无忌策划了五个诸侯国联合抗秦,秦将蒙骜落败而逃,魏无忌率领联军一路追至函谷关,这是五国联合抗秦最成功的一次合作。
秦国吃了败仗,只能通过政治手段瓦解联军,针对之人便是联军统帅魏无忌,秦国派人至魏国恭贺魏无忌称魏王,这引得魏安釐王再次猜忌,于是换下联军统帅,导致联军分崩离析,秦国躲过一劫。
“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
——《史记》魏无忌也是从此时开始心灰意冷,回到魏国之后,不再上朝,每日沉迷酒色。
四年之后(公元前243年)郁郁而终。
魏国则是再也没有如此出色的政治、军事人才,十八年后便被秦国所灭。
灭魏主将正是被魏无忌打的狼狈而逃的蒙骜,在大梁被攻下之后,秦军进行了屠城,继而前往魏无忌封地信陵(河南宁陵县),据说后人皆被蒙骜抓获屠杀。
春申君黄歇黄歇与上述三位公子不同,他并非宗族出生,而是因辩才受楚顷襄王的赏识而入仕,秦国是于前298年开始由蜀地进犯楚国,到前272年已经把楚国打的迁都陈县(河南淮阳),这时候楚顷襄王才派黄歇入秦求和,黄歇也不辱使命的完成了秦楚结盟。
而后他又帮助楚国送往秦国为质的太子熊完回国,继位为楚考烈王,这才平步青云成了楚国的令尹,并获得了淮河以北十二县的封地,并赐春申君的名号。
由于淮北地区常年受战事影响,黄歇主动交出封地由楚王派军政官员管理,楚王则礼尚往来以东吴再封黄歇,并一路加官进爵至楚相。
黄歇在楚国的地位,由最初的外交官,变为后来的军事统帅,包括参与联纵抗秦、北伐鲁国的战事皆由黄歇主导。
但在秦国崛起之势无法逆转时,黄歇与联军兵败函谷关,由此受到楚王的冷落。
楚考烈王是个没有生育能力的人,黄歇一直为此事发愁,也坚持不断的向楚王进献美女。
时逢赵国人李园入楚,他有个姿貌不错的妹妹欲献给楚王,但又担心无法生育沦为玩物,于是就巴结了黄歇,将妹妹送到黄歇怀里,且很快怀了黄歇的孩子。
李园看到了投机的时机,就与黄歇商量趁早将妹妹送给楚王,生下子嗣就能顺利成为王位继承人,此时正是黄歇的事业低估期,于是照着李园的建议做了。
“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为楚幽王”。
——《史记》果不其然,李园之妹生下楚王的“儿子”,并被立为太子,李园之妹成为王后,李园也顺理成章的参与朝政之中。
随着时间推移,李园的政治野心越来越大,他开始私养死士,企
楚考烈王去世当天,李园先行入宫布置,在棘门埋伏下刺客,待黄歇入棘门时将其刺杀,斩下黄歇人头,扔到棘门之外,并派人将黄歇全家满门抄斩。
所以说黄歇除了楚幽王这个儿子以外,其余家人全部被诛杀。
综上来看,战国四公子中的田文与黄歇算是人生逆袭的赢家,田文从贱妾之子到薛公,才华得到施展,美誉满天下,此生足矣;
黄歇由草根出生,却生下个楚王,是乃一家人的性命换来了一座王位,值了。
魏无忌与赵胜相比较而言,赵胜不得名而得实,虽然有所瑕疵,但依旧是王室宗族里的顶梁柱;
魏无忌得名而未得实,虽美名传扬,但因义而漂泊他乡,因猜忌而被削权,着实委屈,郁郁而不得志者才是最惨的那一个吧!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
参考:
这要看所谓的“结局”指的是啥。
如果比较谁死得惨,那么他们四人的悲惨程度由低到高分别是: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
前三者好歹都是安然去世,黄歇惨遭身首异处;
但如果比较他们身后获得的评价、后代的情况,那么由好到坏分别是: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
信陵君流芳百世,孟尝君则饱受诟病。
这些差别的存在,既有古代政治的残酷、人性的现实,也侧面展示了一个最古朴、单纯的道理:种什么瓜,得什么豆。
对于“战国四公子”,咱们耳熟能详,但也许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称呼的含义。
在先秦时期,诸侯国的国君大多是“公”,所以凡是“公”的字眼,都跟诸侯有关,比如公室、公族、公门、公事......而“公子”,指的就是除了太子外,诸侯的其他儿子。
如果按照这个概念,只有信陵君、平原君才是正儿八经的公子。
但在实际上,那个时候的“公子”称谓只是表达一种尊敬,是尊贵身份的象征而已。
下面进入正题,战国四公子的结局分别是啥,以及背后的原因。
(按照史书中的出场顺序排列)一、孟尝君田文他是四人中的前辈,大规模养士之风由其开启。
但他也是四人中争议最大、在后世口碑最差的一位。
田文的出身很差,他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庶子、齐宣王的异母弟;
而田文本人,则更是田婴的贱妾所生。
这种庶上加庶,在宗法制完备的时期是比较低贱的,田文出生后就差点被遗弃,被生母偷偷养大。
不过,田文依靠能力实现了人生逆袭。
他凭借过人的口才、弘远的见识博取了父亲的信任,得以负责主持家政、招揽宾客,在各诸侯国中营造自己的名声。
随后,他水到渠成地被任命为世子,继承了薛公的爵位。
由于依靠门客改变了人生,此后的孟尝君对招揽门客越发地重视,史称“食客常数千人”,而且人人都以为孟尝君对自己最好。
但看似求贤若渴的背后,却是不怎么高尚的动机。
孟尝君养士的目的很简单:出名。
因此,凡是能帮助他实现这一点的人员,都在其招揽范围之内。
他的门客成分复杂、人品不一,不仅有鸡鸣狗盗之徒,甚至存在大量违法犯罪分子。
长此以往,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真正的人才不愿同流合污、转投他人,孟尝君身边的队伍素质必然高不了。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本就不怎么正派的孟尝君,在一帮损友的为虎作伥下,越发地堕落:曾经在路过赵国时,孟尝君得到了平原君的热情招待;
但只因被围观群众嘲笑身形瘦小,他便带着门客杀害了数百人、毁了一个县,随后呼啸而去;
长年被这些凶顽暴戾之徒陪伴,孟尝君甚至走上了叛国忘族的地步。
由于被齐湣王怀疑,他逃到魏国,于公元前284年纠结秦、赵、燕联合攻打齐国,导致自己祖宗的社稷几乎面临灭顶之灾。
齐国复国后,孟尝君的薛邑一度保持了独立的地位,但这并非好事:缺少了齐国作为靠山,区区一座城池无异于乱世中的炮灰。
公元前279年,孟尝君本人倒是安安稳稳离世,不过还在他尸骨未寒时,几个儿子就为了争夺继承权而打得头破血流。
这个时候,齐、魏两国联手灭掉了薛邑,孟尝君一族被屠灭,彻底断了香火。
比身死族灭更可怕的,是后世对孟尝君的鄙夷。
荀子说他“上不忠乎君,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
不仅被灭族,而且还留下了污名,因此,孟尝君田文是“四公子”中下场最惨的一个,但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罢了。
二、平原君赵胜赵胜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之子,先后在兄弟赵惠文王、侄子赵孝成王期间担任赵相。
此外,他还是信陵君魏无忌的亲姐夫,就贵族血脉这一点来评估的话,他无疑是战国四公子中最优胜的一位。
相对于孟尝君,平原君的
他对赵国的最大贡献,是在公元前259-257年的邯郸之战。
三年中,他一边率众在城里顽强抵抗,一边发动自己的资源寻求外部支援。
在独木难支之际,他亲自带着20个门客赶往楚国,依靠毛遂的发挥、获得了楚国的救援;
随后在他的请求、压力下,小舅子信陵君豁出一切、窃符救赵。
可以说:赵国之所以能熬过这次灭国危机,平原君赵胜居功至伟。
但是,他也有受人诟病的缺点:选材注重门第,无法做到真正的任人以才。
在邯郸之战后,信陵君留在赵国、四处拜访人才,甚至不惜钻进酒肆、赌档。
听说此事后,平原君回家对夫人吐槽,数落其弟弟竟然跟赌徒、伙计交往,是个无知妄为之人。
魏无忌听说后,气得卷起包袱要走人:一向听说姐夫贤德,原来却是个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但平原君也算个知错能改、光明磊落之人,他随后向小舅子脱帽谢罪,坚决地把其挽留下来。
但他府上的门客们听说此事,有一半人转投了信陵君。
瑕不掩瑜,在当时的时代观念下,平原君赵胜算是个比较优秀的贵族。
在他死后,他的后人继承其爵位,最终在赵国被灭后覆亡:“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
而他的小舅子信陵君,则是个突破了时代局限的卓越人物。
三、信陵君魏无忌这是战国四公子中当之无愧的NO.1。
他忠君爱国、胸怀大局。
作为魏安釐王的弟弟,魏无忌以匡扶家国危难为己任,不惜放下身段、礼贤下士,招揽了大批有真才实学之人的归附。
在巅峰时期,甚至隔壁赵王的身边都有其眼线,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尽在其掌握。
信陵君以一己之力提高了魏国的实力,甚至还两度击败强秦、挽救了魏国:第一次,在邯郸之战时,当魏王无视大局、不敢救赵时,信陵君无奈之下只好“窃符救赵”,率军打败了秦军。
虽然此举有违抗王命、犯上作乱之嫌,但在客观上不仅挽救了赵国,更避免了唇亡齿寒、阻止了秦军对列国各个击破,保护了魏国的安全。
第二次,公元前247年,秦国大举进攻,魏国几近灭亡。
信陵君毅然归国、号召群雄,凭借当年救赵的威望成功号召天下,获得了各国的援助,一举解救了魏国之难,甚至还追杀到函谷关、送给了秦国数十年难遇的惨败。
他真正的爱惜人才,极富人格魅力。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战国四公子各写了一篇列传,不过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特点:其一,称呼其他人时,使用的是XX君;
但唯独对魏无忌,通篇都是“公子”;
其二,在记录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之时,司马迁经常毫不客气地大加批评,但唯独对信陵君则不吝溢美之词。
司马迁虽然难免带有偏向性,但他在评述历史人物功过时整体较为公允。
他之所以唯独不挑魏无忌的缺点,是因为这位公子确实太富有人性光辉。
我们姑且不谈信陵君的功绩、对战国格局的贡献,单单说他对人才的方式,就远超其他公子一大截。
在孟尝君门下,有弹剑作歌、怀才不遇的冯谖;
平原君那里,有令人唏嘘的毛遂自荐;
春申君门下,则对门客划分品级、差异化对待。
但在信陵君这里,却是“仁而下士”,是“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所有士人,无论才能大小、身份贵贱,都被他彬彬有礼对待,门吏侯嬴、屠夫朱亥、藏身于赌档的毛公、混迹于酒肆的薛公......这些大隐隐于市的真正人才,都得到了信陵君的尊敬。
反过来,这些贤才也投桃报李,在信陵君急需帮助时,他们献计献策、甚至付出所有,回报了曾经享受的知遇之恩。
可惜的是,自古以来的能臣极难逃过功高震主的宿命。
魏无忌的杰出表现,一方面为其兄长魏安釐王提供了可贵的帮助,另一方面却也招致了对方的忌惮。
在解除秦军兵临城下的危机之后,魏王对弟弟严加提防,加上秦国的离间,信陵君再度被剥夺兵权。
从此之后,他彻底心灰意冷,终日自暴自弃、饮酒作乐,四年后便阖然离世。
听说信陵君离世,秦国大将蒙骜立即进攻,一鼓作气攻占了二十座城邑;
随后,他们更是对魏国展开了蚕食,18年后彻底将之灭国。
虽然郁郁而终、且没有留下后人,但相对于轻于鸿毛的孟尝君田文,信陵君可谓死得重于泰山。
后来的汉高祖刘邦视信陵君为偶像,多次前去拜祭其陵墓,而且还专门安排了守墓人,保证其“奉祠不绝”,可谓千古流芳。
四、春申君黄歇黄歇是唯一一个非王室人员的“公子”,这就预示着他的人生较为波折、传奇。
黄歇出身民间,早年间四处游学、口才了得,最终因这份才能立下大功、改变了人生。
公元前273年,秦军正筹划联合韩魏、共灭楚国的大计时,黄歇被楚顷襄王派到咸阳。
面对秦昭襄王,黄歇对形势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出了伐楚的利弊所在;
随后以秦国的视角指出了最有利的方案:联合楚国、近攻韩魏。
黄歇此行,不仅成功打消了秦王灭楚的念头,而且成功将祸水引向了三晋。
他的主张,与后来范雎的“远交近攻”异曲同工,客观上确实对秦国更有利。
秦、楚结盟后,黄歇奉命陪同楚国太子熊完前往咸阳当人质,在这期间,他与秦国宰相范雎交好,积累了不少人脉。
到了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国内诸公子争储,黄歇帮助太子装扮为使者逃回楚国继位,自己则抱着必死之心在咸阳拖延。
暴怒的秦昭襄王一度命令黄歇自尽,但在范雎的劝说下作罢。
由于这一惊天动地的大功,当太子(即楚考烈王)即位后,黄歇被任命为楚相,并且获得了肥沃的淮北为封地,人称春申君。
黄歇担任楚相20多年,虽然没有过人的功劳,但对内对外大体上也维持了楚国的格局。
期间最突出的表现,一是领兵帮助赵国接触邯郸之围,二是灭掉鲁国、增强了楚国的实力。
同时,作为与其他三位并称的“战国四公子”,黄歇的门客曾多达3000多人。
然而,他的门客不仅逞强好斗,而且流于奢侈浮华。
史书记载,春申君的“上等门客”连鞋子上都绣有宝珠,让赵国平原君都自惭形秽。
最终,黄歇也因自己的贪欲付出了惨重代价。
由于楚考烈王没有儿子,为了避免将来人走茶凉,黄歇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根据李园的唆使,设计了一出“移花接木”之计:自己让李园的妹妹怀孕,其后她把献给楚王,以此让自己的儿子成为未来的楚君。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历史上搞这种缺德事的,从来都没什么好下场。
李园之妹入宫后备受宠信,所生的儿子立为太子,这让李园决心假戏真做、过河拆桥。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黄歇入宫探望时,被李园的刺客砍下了头颅,随后全家被灭门。
黄歇的死法固然惨烈,但相对于同样被灭族的田文,他对楚国的忠心显然更值得肯定。
所谓“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综合来说,战国四公子的结局由高到低排列如下: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

参考:
在贾谊的《过秦论》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 此文之后,后世便将这其中的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并称为战国四公子,也称战国四君,其中又以魏国信陵君为四公子之首。
在这四
但可惜的,这位春申君,恰恰也是四公子中下场最凄惨的那
春申君,本名黄歇,楚国江夏人,原本是一介平民,后被楚王任命为楚国令尹,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为封地,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上海新桥镇这一块区域,当时这块地区又被称之为“春申”,故黄歇又被楚王封为春申君。
受前几年大火的电视剧《芈月传》的影响,现如今很多人都知道了黄歇这么一号人物,不过和电视剧中所演的不同,黄歇和芈月并没有所谓的爱情故事。
虽然黄歇的祖上也是楚国的贵族,但等传到他这一代时,已经是衰落不堪,黄歇的身份就是一个普通的平民而已。
反观其他三位公子,都是出生于皇亲贵族,所以他们很快就能够获得高位,取得好多人永远都达不到的成就,但黄歇却只能凭借自己能力和才华一步步来实现。
在《芈月传》中,编剧为把黄歇的地位太高,就说他是屈原的徒弟,但其实,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黄歇与屈原有过任何交集。
在黄歇年轻的时候,他曾四处拜师游学,并因为见识广博,尤其善于辩论被楚顷襄王赏识,于是在楚国当了一个说客的小官。
后来,在秦国准备伐楚的时候,楚王派黄歇出使秦国,黄歇用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典故说服秦王,并让秦国与楚国缔结盟约。
按照约定,楚国需要将太子送到秦国做人质,黄歇便主动请缨,愿意陪同太子一起前往楚国走人质。
当然,这件事也成为黄歇发迹的关键。
因为,此后黄歇和太子一起在秦国生活了近十年,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却不同意太子回去楚国,黄歇就通过劝说秦国丞相范雎,同时由自己假扮太子,最终成功让太子返回楚国。
随后,黄歇才向秦王交代实情,秦王大怒,本想让黄歇自尽,但因为范雎的劝谏,最终选择将黄歇也送回了楚国。
三个月后,楚顷襄王病逝,太子登基,即楚考烈王。
随后,楚考烈王任命黄歇为楚国令尹,相当于是楚国的宰相,同时又封黄歇为春申君,让其成为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当时,楚考烈王对黄歇的信任,可以说是无与伦比,因为楚国令尹的职务,一般都只能由芈姓之人才能担任,在楚国近800年的历中,总共只有三个外姓人担任过该职务,第一个是吴起,第二个就是黄歇,第三个叫做李园。
此后十五年,黄歇对外援赵破秦,还一举将鲁国打得灭国,让楚国重新兴盛强大。
对内则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竞相礼贤下士,招引门客,最高峰时黄歇有门客3000多人,其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居于首位。
当时得黄歇,其声望和诠释都已经达到顶峰。
然后,在到达了权力的顶峰之后,黄歇渐渐地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他开始沉迷于女色,不仅四处搜罗各地的美女来服侍自己,而且他变得自大,任何人的意见都不下去。
后来,六国组成联军攻打秦国,楚考烈王担任六国盟约的首脑,让黄歇当权主事。
于是,黄歇不顾身边人的建议,非要任命自己的亲信庞暖为联军主帅,全权指挥六国联军攻打秦国,结果六国联军很快被吕不韦给打得大败。
这件事情也成为黄歇事业衰落得转折点。
因为事后把楚考烈王作战失利的罪责归于黄歇,并从此开始冷落黄歇,两人的关系第一次出现裂痕。
当然,如果事情仅仅于此,黄歇也并不止于有后来的悲剧,因为楚考烈王当时还是把黄歇当作是他自己最信任的人。
但可惜的是,楚考烈王的身体是一天比比一天差,更关键是,他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儿子,因而楚国的世子之位一直空缺。
如果楚考烈王去世时膝下仍然没有孩子,那么王位只能传给他的兄弟,那到时黄歇肯定就只能靠边站。
因此,黄歇为此事时煞费苦心,他到处寻找宜于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然进献了不少,却还是没能没生儿子。
当时,黄歇手下有一个门人叫做李园,此人智谋奇高,又善于审时度势,他早就看清楚国内的形势,于是他心中很快酝酿了一个计划。
他先是找了个理由请假回到老家,而后故意拖延假期,等回来之后黄歇自然会问他缘故,这正好中了李园的下怀。
于是,李园就编造一个谎言,他告诉黄歇:“齐王派使臣来求娶我的妹妹,由于我跟那个使臣饮酒,所以延误了返回的时间。
”黄歇一听,眼睛就放光了。
因为,既然是齐王都能看上的女子,那肯定长的是倾国倾城。
黄歇便有意想要见李园的妹妹李环一面,李园自然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并且他还趁势将自己的妹妹献给了黄歇,不久李环便怀上身孕,李园的第一步计划顺利完成,随后他便开始第二步计划。
李园在得知妹妹怀孕后,就让他妹妹劝说黄歇,总而言之,楚王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子嗣,死后必然会将王位传给他的兄弟,到时候恐怕会对您不利!再总而言之,我现在怀了你的骨肉,何不趁此机会将我献给大王?
如果生下儿子,必然会成为世子,到时你就是新国君的父亲,谁还敢对您不利?
黄歇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按照对方的方法做了。
后来,李园的妹妹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楚王大喜之下将老大立为世子。
计划看似完美无缺,可仔细想想获利最多的其实是李园,他从黄歇手下的一名门客摇身一变变为了国舅,地位已经能和黄歇平起平坐。
后来,楚考烈王年老病危之时,黄歇手下的人告诉黄歇,现在世子年幼,李园野心勃勃,肯定会想要谋取这个辅政大臣的职位,但因为有你挡在前面,他自然无法获取。
所以他必然会想办法除掉你。
但是,黄歇却认为李园忠厚老实,又一直对自己尊敬有礼,应该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
所以就没有放在心上。
此后十七天,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入宫,并在棘门埋伏下刺客。
当黄歇进入棘门时,李园豢养的刺客从两侧同时刺杀黄歇,并将他的头颅看下,扔到棘门外边。
随后,李园又派人将黄歇满门抄斩。
一代春申君,竟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可悲!同年,世子继位,是为楚幽王,李园取代黄歇,被任命为楚国令尹。

参考:
战国四公子中,春申君黄歇似乎是死得最惨的一位,但信陵君魏无忌才是最悲惨的一位。
四公子指的是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四位公子。
他们礼贤下士,各自收养了数千门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自己的国家扩大势力,维护安全,是当时有名的四位政治家。
他们留下了许多故事,一直被人传颂。
四人之中,孟尝君田文和平原君赵胜的结局都是自然死亡,寿终正寝,是最幸运的。
一、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田文是齐宣王的侄子,他利用父亲田婴的封地薛邑作为大本营,广招门客,各种奇才异士纷纷投奔。
(田文)对这些门客,田文都热情接纳,给予优厚的待遇。
田文曾应秦昭襄王
田文一行到函谷关时,天还没亮,函谷关关门紧闭。
田文手下门客中的异士便利用“鸡鸣”之术,骗开城门,得以脱险。
这就是成语“鸡鸣狗盗”的出处。
回到齐国后,田文担任了相国,协助齐国灭宋,国势大张。
齐愍王嫉贤妒能,要杀田文,田文逃到魏国,联合六国攻齐,齐愍王被杀。
田文的封地薛邑当时在各国眼中,就是一个独立小王国,各国都把他当作一个独立的势力,纷纷拉拢。
他最后也是死在薛邑,死后也得到了各国的高度评价,可谓人生赢家。
二、平原君赵胜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手下门客也有数千人。
(赵胜)他长期担任赵国宰相,辅政48年。
赵国名臣蔺相如虽有“将相和”的故事传世,但蔺相如实际上是赵国上卿,当时的宰相是赵胜。
赵胜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请出信陵君救赵,解了秦军攻邯郸之围。
他也是成语“毛遂自荐”的主人公,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接收了韩国上党郡,《史记》评价“平原君贪冯亭之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引发了后来的长平之战,使得四十万赵军灰飞烟灭。
四大公子中,赵胜是最平凡的一个,但他一生忠于赵国,为相近五十年,并无太大恶政,以\"尊君安国\"之功,位列四公子之列。
平原君也是寿终正寝的一位幸运儿,虽然赵国后来灭亡后,他的子孙被屠杀,但他本人还是得到了善终。
三、春申君黄歇 一般认为春申君是四公子中死得最惨的一位,因为他是被暗杀的。
黄歇也是楚国宗室,长期担任楚国令尹,也就是宰相。
(黄歇)四公子中,黄歇算是名气比较小的一位,但是在公元前298年,楚国面临灭国之际,正是他出使秦国,凭着自己的辩才,说服秦国与楚联盟,将楚国从灭国边缘救了回来。
赵国首都邯郸被秦国围攻之际,春申君也应邀领兵救援赵国,与信陵君一样,是救赵的功臣。
黄歇的门客数量极多,里面良莠不齐。
有个叫李园的门客,将妹妹送给黄歇,得到黄歇的宠爱,不久怀孕了。
由于楚王无子,李园劝说黄歇次这个女人送给楚王,将来生下的儿子便可成为楚国之主,利令智昏的黄歇感觉这是个好主意,便把女人送给楚王,后来果然生下一个儿子被立为楚太子,黄歇更加信任李园了。
楚王一死,李园便勾结妹妹,在王宫埋下伏兵,暗杀了黄歇,同时将黄歇全家灭门。
(黄歇之死)李园妹妹生的儿子继位当了楚王,后世称为楚幽王。
黄歇本是干才,前期英明,后期由于利欲熏心,身死家灭。
《史记》评价他;
“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後制于李园,旄矣。
” 四、信陵君魏无忌 表面上看,魏无忌是快活死的,但是我认为他是四公子中最悲惨、也是最值得同情的一个。
魏无忌是是魏昭王的儿子,安厘王的异母弟。
他是最有才华的一位公子,可谓文武双全,为人忠义,大有古风。
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声名传于四海,真正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魏国因为有他,其他国家多年不敢来犯。
魏无忌有着超凡的判断能力。
有一次他与魏王下棋,有人报告赵国进犯。
魏王大惊,魏无忌却说这一定是个假情报,不用担心。
后来果然证实情报有误。
魏王被弟弟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大为折服。
魏无忌也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秦国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手,趁势攻赵,赵国面临灭国之灾。
平原君赵胜是魏无忌的姐夫,派人向他求救。
但是魏王怕秦国,一直观望,不敢发兵。
魏无忌决定带着自己的三千门客救赵,他知道杯水车薪,起不了什么作用,但他愿意陪姐姐一块死。
魏国守门人侯嬴向魏无忌进献一计,就是后来著名的“窃符救赵”。
(救赵)具体经过大家都知道,这里不多罗嗦了。
救赵之后,魏无忌在魏国无法立足,他放弃了荣华富贵,在赵国客居十年。
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祖国的安危,在这十年里不断的广交人才,不论尊卑出身,大量人才都投到魏无忌门下。
十年后,果然秦国攻魏,一直挂念祖国的魏无忌放下
魏无忌的联军把秦军赶到函谷关以西,这是多年来秦国从没有过的大败。
(攻秦)魏安厘王一直不信任这个能干的弟弟,所以秦庄襄王利用这一点,大搞反间计,终于使魏无忌功亏一篑,灭秦的心血付之东流。
回国之后,哥哥立即解除了弟弟的兵权,并派人昼夜监视。
魏无忌从此放荡身形,纵情酒色,不久后暴病而亡。
他死后几个月,秦军攻魏,夺二十城;
十八年后,秦灭魏,屠大梁,魏国灭亡。
魏无忌胸怀壮志,腹有良才,又得各国拥护,本来可以大显身手。
他的遭遇与岳飞几乎一样,都是在毕其功于一役之际,国君阻止了他们的壮志雄心。
对一个英雄来说,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够得着的胜利,由于命运的捉弄而壮志难酬。
虽然魏无忌死于纵情酒色,但他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为了祖国,他付出了一切,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兴复魏国,荡灭强秦。
一个有理想的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理想破灭,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相比之下,黄歇只是死于自己的贪欲,不会值得人同情;
魏无忌死于忧国,所以直到今天,他也是四公子中最被人崇敬的一个。
毫不夸张的说,司马迁就是信陵的铁杆粉丝。
(太史公)《史记—信陵君列传》通篇洋溢着司马迁对信陵君的敬慕、赞叹和惋惜,司马迁在通篇以“公子”称魏无忌,与其他三个公子有着天壤之别。
这篇列传中,充满了司马迁的 “无限唱叹,无限低徊”。
所以茅坤评价:“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传亦太史公得意文。
” 一家之言,如有不同意见,敬请斧正。
参考资料:《史记》 原创文章,请多
后楚王病危派人到秦国请求秦国放太子回去接王位,秦王不答应。
黄歇游说秦王,说让他先回去看看楚王是否真的病了,然后与太衣对换了衣服让太子逃离秦国,回楚国当了国君,即楚考烈王。
秦王得知太子逃回楚国,盛怒之下要杀了黄歇,好在黄歇事前早有准备,重金收买了秦昭王的宠妻和秦相范雎,才得以逃离秦国。
回到楚国后因和先前的太子现在的楚考烈王一起同生死,共患难,所以顺理成章当了楚相。
在为楚相时,曾说服楚王出兵帮赵国解了邯郸之围,后来又率兵北伐,灭了鲁国。
楚考烈王后宫妃妾久不怀孕,黄歇送了许多许女可还是没动静。
这时恰巧有个李园的把自己 美丽的妹妹送给黄歇,不久有了身孕,李园又与黄歇密谋,把妹子送给楚王,不久后生下一个男孩。
楚王大喜,封这孩子为太子,也加封了李园。
常言说得好,小人得志,欲壑难题,李园早就盯上了相国位置,却又惧怕李园,就在暗中训练死士,找机会下手,这一天终于等来了。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此时因率六国联军攻打秦函谷关失败的黄歇,受到楚考烈的冷落。
听到楚王去世的消息急忙前去奔丧,被早有准备的李园引入棘门内,只接把脑袋扔出去,随后李园又带入杀了他全家。
可惜名震一时的春申君黄歇落了个如此悲惨下场,与其他三公子下场相比,属最悲惨的一个。

参考:
周朝最初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到了战国中后期,开始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爵位,这就是“君”,战国时有不少获封君爵位的人,比如秦国武安君白起和商君卫鞅、赵国马服君赵奢、燕国的昌国君乐毅等等。
但是战国最有名的封君其实是四
其中只有春申君黄歇不是王族成员,其他三人都是所在国的王族成员。
战国四公子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有名声、有封地、好养门客、礼贤下士。
虽然战国有不少封君,但能被称为四公子的,只有这四
战国四公子一、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lí)王的异母弟弟,被魏安釐王封在了信陵这个地方,因此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被封君靠的不是战功,而是血缘关系,他是魏国王族,这是他的身份。
但是,魏无忌能够名震战国,靠的却是自己的能力。
魏无忌一生有两件重大事件证明了他的能力,一是窃符救赵;
二是五国合纵攻秦,大败秦国名将蒙骜。
1、窃符救赵长平之战后,秦国暂缓攻赵,赵国趁此机会派出平原君赵胜向魏国和楚国求援,魏国答应了救援,派出大将晋鄙率领10万大军救赵,但是受到秦国的政治胁迫,不敢率军入赵,而是停留在魏赵两国边境。
窃符救赵于是魏无忌利用自身的关系,让魏安釐王宠信的妃子如姬偷来了兵符,并给了魏无忌,然后魏无忌带着自己的门客来到晋鄙的军营,要求晋鄙交出军队,但晋鄙有所怀疑,于是魏无忌的门客朱亥杀死了晋鄙,夺取了兵权。
再之后就是魏无忌率领8万精锐魏军到邯郸城下协助赵军,一起打败了秦军,协助赵国夺取了邯郸保卫战的胜利,这是长平之战后,秦国遭受的大规模损失,一时阻止了秦国的东进之路。
2、五国合纵攻秦由于信陵君魏无忌是私下让人偷取兵权的,并且杀死了魏国大将晋鄙,所以邯郸之战后,魏无忌也不敢回魏国,只能待在赵国,这一待就是十几年,后来秦国恢复实力,又开始攻打魏国了,魏安釐王无法抵抗秦国,魏国又没什么人才,于是又想着把魏无忌请回魏国。
信陵君魏无忌魏无忌回到了魏国之后,成为上将军,为了应对秦国的步步紧逼,魏无忌联合了五个诸侯国一起攻打秦国,并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蒙骜部,并且乘胜攻到函谷关,秦国只能凭借险要地势,关闭城门不敢迎战。
虽然五国联军没有攻破函谷关,但是在魏无忌的领导下,联军打败了秦军,这一战绩就已经很出色了,当时的秦国已经很强大了,尤其是长平之战后,战斗力不亚于秦军的赵军损失殆尽,东方六国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能够打败秦军,阻止秦军东进是一件很难的事。
而魏无忌就是靠自己的实力做到了,从这两件事中,可以看出魏无忌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同时还能识人用人,能从魏王手中偷来兵符,再靠着兵符夺了军队去救赵国,这本身就是能力的体现。
信陵君有军事才能有魏无忌在,秦国无法打败魏国,这就是魏无忌当时的作用,最终逼得秦国只能用离间计,离间魏无忌与魏安釐王的关系,魏无忌由于名声、功绩太高,已经有了功高盖主的嫌疑,再加上魏安釐王的昏庸,所以秦国的计谋成功了。
于是魏无忌被自己的兄长魏安釐王解除兵权,无所事事之下,魏无忌整天只才沉迷酒色,四年后(公元前243年)魏无忌去世,善终,但魏无忌的内心显然是郁闷的,眼睁睁地看着魏国陷入衰弱,魏无忌去世18年后,魏国被秦国灭亡。
魏无忌作为当时魏国最有名望的人,还引发后世一个著名人物的崇拜,这
二、平原君赵胜赵胜是赵国的王族,他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赵武灵王,他的哥哥是赵惠文王,赵胜同样是因为他的身份被封为平原君。
有三件事证明了赵胜的能力: 平原君赵胜1、维护魏齐魏齐是魏国相国,与范雎有仇,范雎就是因为魏齐的迫害,而逃到了秦国,范雎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利用秦国的强势地位,叫魏国把魏齐交给秦国来报仇,魏齐害怕,就逃到了平原君赵胜那里躲了起来。
秦昭襄王听说后,就给赵胜写信,让他到齐国来,当时赵弱秦强,赵胜也不想惹麻烦,于是就来到秦国,结果秦王把赵胜给扣了起来,让赵胜把魏齐交出来,赵胜很有骨气地拒绝了秦王,于是秦王就给赵孝成王写信,让他把魏齐交出来。
赵孝成王也不想得罪秦国,于是派兵包围了赵胜的家,想抓魏齐,魏齐就逃了,半路遇到赵国相国虞卿,两人一起逃,然后想通过信陵君到齐国,信陵君开始不敢见,犹豫了,后来还是来了,结果魏齐就自杀了,后来秦王也放回了平原君赵胜。
平原君维护魏齐从此事中可以看出赵胜不是一个怕死的人,为了一个毫无关系的魏齐,赵胜宁愿得罪秦国也不交人,可见赵胜是一个有骨气的人。
2、楚国求援赵胜做得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带着20个门客到楚国求援,当时秦国又发动了邯郸之战,赵胜来到楚国,与楚王谈判,谈了半天也没有效果,楚国不愿意出兵。
这个时候毛遂出现了,毛遂紧握剑柄,一面威胁楚王,十步之内可以杀楚王,一面把楚国被秦国欺骗的往事搬了出来,双重激励之下,楚王同意了救赵,派出春申君黄歇率领楚军救援赵国,最终赵、魏、楚三国联军大败秦军。
赵胜出使楚国之所以成功,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毛遂这
赵胜赵胜身上还有两件事发生,一是赵胜杀了自己的小妾,只因小妾嘲笑了跛子,导致赵胜的门客有一半离开,二是赵胜的家臣不起交税,被赵奢所杀,赵胜没有利用权贵的身份抗法,而是遵守法律,并把赵奢推荐给赵王,这说明赵胜心胸宽广、善待士人。
总体来看,赵胜这
三、春申君黄歇黄歇是楚国人,他是战国四公子中唯一一个不是靠身份封君的人,他靠的是功绩,维护楚王的功绩。
黄歇与楚国太子熊完一起被派到秦国当人质,一直当了十年,后来楚顷襄王病重,太子熊完就想回国即位,如果不回的话,楚国其他公子就有可能当楚王,但是秦国却不想放人,于是黄歇想了个办法,让太子熊完打扮成车夫,自己留在秦国应付秦王。
春申君黄歇就这样,太子熊完回到了楚国,不久即位为楚王,这就是楚考烈王,而黄歇后来也回到了楚国,楚考烈王感谢黄歇的救命之恩,于是封黄歇为春申君,赐给黄歇淮河以北12个县的封地,并让黄歇担任楚国令尹(相当于相国)。
春申君黄歇一生的功绩主要有三件:1、救援赵国这就是平原君赵胜来到楚国求援,楚王派黄歇率领楚国北上救赵,在邯郸之战中,黄歇联合魏国、赵国一起大败秦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黄歇第一次率军出战。
2、灭亡鲁国鲁国本是春秋大国,姬姓诸侯国,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内乱和外患,逐渐衰弱了,楚考烈王时期,派出黄歇率军攻打鲁国,灭亡了鲁国,黄歇的名声开始响亮起来。
黄歇3、六国合纵攻秦失败秦国灭亡了西周国后,公元前242年,东方六国担心秦国继续东进,于是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楚考烈王担任纵约长,楚王自然不会率军作战,于是作战的任务就交给了黄歇,黄歇让赵国将领庞煖担任六国联军主帅,率军攻秦。
双方在函谷关前一战,六国联军失败,合纵攻秦也就失败了,正因为如此,黄歇也承担了失败的责任,也受到了楚考烈王的冷落。
黄歇还干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这事做得有点过分,黄歇宠幸了李园的妹妹李氏,让李氏怀孕,然后把李氏又送给了楚考烈王,当时的楚考烈王没有儿子,也不知道李氏怀孕了,黄歇稀里糊涂地给楚王戴了幅子。
黄歇被李园暗杀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李氏生的儿子成为楚王,为了掩盖真相,李园派出刺客刺死了黄歇,黄歇对李园却毫无防备,当时还有人提醒了黄歇,可黄歇不听,最终惨死于刺客之手。
总体来说,黄歇能力平平,能被封君靠的是救了楚王,并非有什么功绩,虽然灭亡了鲁国,可鲁国早就到了灭亡的边沿,在政治上,黄歇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楚王,这在当时可虽重罪,要灭族的罪,最终因为这事他被刺杀,承担了后果,同时也是黄歇政治上的短视与无能的表现。
四、孟尝君田文孟尝君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齐国丞相靖郭君田婴的小儿子,齐国王室成员,因为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而成为封君,但田文继承父亲爵位,靠的不是嫡长子继承制,靠的却是才能,因为田文是父亲所有儿子中最有才能的一
孟尝君田文1、到秦国为相田文在齐国的名声传到了秦国,秦昭襄王听说后,派人到齐国请田文来秦国担任相国,第一次田文没去,第二次齐王专门把田文派到秦国,田文去了,并被秦昭襄王封为相国。
秦国封一个齐国王族成员为秦国相国,这事看起来很另类,很快田文就遭到秦人的嫉妒和排挤,有人在秦王面前诽谤田文,秦昭襄王还听从了,罢免了田文,还把他下了监狱,要杀他,后来田文想尽办法收买了秦王的宠妾说情,秦王就放了田文。
然后田文马上带着门客逃走,他知道秦王会反悔的,然后依靠鸡鸣狗盗的门客骗过了函谷关守将,回到了齐国,这个遭遇很独特,这说明田文的应变与反应能力还是不错的。
田文2、合纵攻秦后来田文成为齐国相国,公元前298年,齐国联合韩国、魏国的兵力,合纵攻秦,后来又有赵国和宋国参与,田文成为三国联军总指挥,他任命了匡章为联军主帅,攻打函谷关,这一次,足足打了三年,五国联军终于攻破了函谷关。
这是战国时期,函谷关第一次被攻破,攻破函谷关后,五国联军没有灭亡秦国,反而接受了秦国的割地求和,放过了秦国,田文能攻破函谷关确实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但在政治上,田文就失去了制衡秦国的最后机会。
换句话说,田文军事功绩卓著,政治能力平庸,不过能攻破函谷关这种战绩,绝对称得上独一无二的。
孟尝君田文发起的五国伐秦攻破了函谷关3、逼走吕礼、专权齐国、攻伐齐国后来秦国逃亡到齐国的将领吕礼担任齐国相国,引发了齐国的政治斗争,于是田文联合苏代一起逼走了吕礼,田文再一次成为齐相,由于田文有才能治国,手下门客又众多,其在齐国的名望超过了齐王,当时的齐王是齐湣王。
齐湣王就想了个办法把田文罢免了,田文害怕受到迫害,于是逃到了魏国,又做了魏国的相国,然后田文在魏国联合秦国、赵国、燕国一起攻打齐国,这就是后来的五国伐齐,差一点导致了齐国的灭亡。
齐襄王即位后,田文独立于封地,不从属于任何诸侯国,公元前279年,田文去世,善终,他去世后,几个争爵位,互相内斗,结果被齐国和魏国联合起来吞并了封地,灭亡了田文的封邑。
战国四公子中,能力最强的应该是信陵君魏无忌,其次是孟尝君田文,再次是春申君黄歇,能力最差的是平原君赵胜。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平原君赵胜理由是魏无忌多次率军击败秦军,而且是他自己亲自率军作战的,无需其他将领,最后逼得秦国用离间计把他罢免,因为有魏无忌在,秦国打不赢他,而且魏无忌还打败了秦国名将蒙骜,蒙骜有个儿子叫蒙武,有两个孙子叫蒙恬和蒙毅,最为重要的是,刘邦也是崇拜信陵君魏无忌的,所以魏无忌能力最强。
田文也有些能力,但合纵破秦领导军队作战的前线将领主要是匡章,田文只能算名义上的主帅,算起来能力不如魏无忌。
黄歇和赵胜的能力则比较明显,赵胜基本上没打过仗,黄歇好歹灭亡了鲁国。
战国四公子中,结局最惨的应该是春申君黄歇,被暗杀,满门被抄斩;
其次是信陵君魏无忌,心情郁闷之下酒色伤身而死,再次是孟尝君田文,死后儿子还内斗,封邑也被灭了,最后是平原君赵胜,善终。

参考:

早年,他陪伴楚太子熊完在秦国做了十多年人质。
楚王病危时,派人到秦国乞求秦王放回熊完太子回去继承王位,秦王就是不答应。
这个时候,黄歇挺身而出,去游说秦王。
他是🈶智慧的,先对秦王说:大王,你先放我回去看看楚王是否真的病入膏肓了。
秦王感觉有理,就应允了他的要求。
黄歇当即与太子对换了衣服,让太子逃离了秦国。
太子熊完回楚国后当了国君,就是楚考烈王。
秦王得知太子逃回了楚国,问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勃然大怒,一气之下要杀了黄歇。
而黄歇好动脑筋,已经有了应对措施:他事先用重金收买了秦昭王的宠妻和秦相范雎。
因而钻了空子,得以机会逃回楚国。
由于他以前与楚考烈王生死与共,为楚考烈王回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以,他当上了楚相。
在楚国为相时,他有不俗的业绩。
曾说服楚王出兵,帮赵国解了邯郸之围,后来还亲自统军北伐,灭了鲁国。
由于楚考烈王的妃妾久不怀孕,为楚国的江山社稷考虑,黄歇敬贡了许多美女给楚考烈王。
目的是让这些美女为楚王延续子嗣,让楚国🈶王位继承人。
然而,事与愿违,这些美女的肚子也没有鼓起来!李园是楚国权臣,本为赵国人,后入楚。
他知道春申君的过去,认为是炙手可热的人。
就把自己 美丽的妹妹送给黄歇,不久李园的妹妹有了身孕。
这个时候,李园又与黄歇密谋:要他把自己的已经怀孕的妹子送给楚王。
李园妹子进王宫后,生下一个男孩。
楚王心花怒放,在封这个男孩为太子(黄歇的儿子)的同时,也加封了李园。
而这个李园是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一旦得志,私心就膨胀起来。
他盯上了相国位置,却又惧怕黄歇。
于是,就在暗中训练刺客,目的是杀了黄歇,自己取而代之。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撒手人寰。
此前,黄歇因率六国联军攻打秦之函谷关受阻,遭到楚考烈王的冷落与漠视。
现在听到楚王去世了,想起早先二人同甘共苦的经历,黄歇不顾一切地前去奔丧。
李园就是等待这样的时机,他处心积虑地把黄歇引入棘门内,残忍地杀害了他,还割了他的头扔了出来。
随后,凶残的李园又杀了他的全家。
足智多谋、知情重义的春申君黄歇落了个这样的下场,他的结局实在很惨。

参考: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文化活跃、各类学术学说碰撞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各类文臣武将下都多多少少养了一群幕僚,幕僚数量的多少,也是贵族们互相攀比的一个标准。
中国战国时代的末期,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的虎狼之师秦国越来越强大,其余各诸侯国的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挽救本国的危亡,竭力对外网罗各类人才。
他们礼贤下士,招览贤才,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
这里的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
其中最出名的是战国四大公子,因以养“士”而著称。
《过秦论》中有这样的记载: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在那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田文,赵国有平原君赵胜,楚国有春申君黄歇,魏国有信陵君魏无忌。
这四位君子,都是见识明智且忠君爱国有信义的君子,他们待人宽厚,亲爱百姓,尊重贤士且重用士人。
他们相约合纵,形成其他诸侯国联盟去击破秦的连横之策,联合韩国、魏国燕国、楚国齐国、赵国宋国、卫国、中山的部队。
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也称战国四君。
那么这四人在秦国席卷天下的过程中,谁死的最惨呢?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齐威王田因齐的孙子,靖郭君田婴的儿子,齐宣王田辟疆的侄子。
因为他受封袭父亲的爵位,便被划分到了分管薛地,因此又称薛公。
孟尝君依仗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在封地薛邑大肆招览各国的人才,门下有数千的食客。
其中鸡鸣狗盗之徒的典故即是从孟尝君这里出来的。
当时孟尝君将略微有一点才能的人都纳入麾下其中两个便只会学鸡叫和狗叫。
其他门客都认为孟尝君将这两人纳入麾下,有损自己的身份。
秦昭襄王是一个求贤若渴的明君,听说孟尝君的名气后,便想将他招揽到秦国来,让他为秦国效忠。
孟尝君到秦国后被封为丞相,但是他发现上了秦国的当后,便设计逃回国内。
这时候在城墙之下,鸡鸣和狗盗两个一个学鸡叫一个学狗叫,帮助孟尝君回到了齐国。
齐湣王七年(前294)因贵族田甲叛乱,他开始被湣王所疑,孟尝君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气,便假装生病回到自己的封地,不久又出奔到魏,担任相国。
等到齐襄王登基,田文在诸侯国中保持中立,不从属于任何一个君王。
齐襄王由于刚刚即位,畏惧田文,便与田文和好,与他亲近起来。
田文可以说是孟尝君中唯一一个善终的,可是田文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随即齐、魏两国联合共同灭掉了薛邑。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贵族,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
他因贤能而闻名,被封于东武。
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也是达到了数千人的规模。
赵胜最开始是赵惠文王的相国,赵惠文王死后,又做赵孝成王的相国。
赵孝成王七年(前259),长平之战后,秦军进围赵都邯郸,形势十分危急。
赵王便派赵胜向魏国和楚国求援。
门客毛遂自告奋勇,同赵胜去楚国求援,最终毛遂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
这就是毛遂自荐的来历。
在楚国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赵胜散尽家财,发动为数不多的士兵坚守城池,长达三年之久。
直到楚军和魏信陵君援兵赶到,解了邯郸之围。
赵胜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去世,他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他的后嗣也在赵国灭亡的同时断绝了。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他是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
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曾想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
但屡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被予以重任。
魏无忌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曾窃符救赵,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
秦始皇四年(前243),魏无忌因伤于酒色,阴郁而死。
四公子中,春申君的死法应该是最惨的。
当楚考烈王去世后,其政敌李园抢先入宫,在棘门埋伏下刺客。
春申君进入棘门后,李园豢养的刺客从两侧拦住黄歇的去路,刺杀了黄歇,斩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边。
同时李园还派官吏把春申君家满门抄斩。
一代名士最终纷纷变为了一捧黄土,四君子中,孟尝君和平原君得以善终,信陵君却因猜忌不得志,郁郁而终,春申君却因不听从他人的建议,自大狂妄地进入棘园,被刺身死,死后还被抄家。
四君子中当属春申君死得最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