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部队和摩托化部队有什么区别

我来回答,当初还闹过笑话。
到部队说是摩托化步兵团,高兴的要命,以为就跟二战,德国人,那样骑着摩托车,后来一问完全不是那回事儿,是坐卡车运输,哈哈,就是说坐老解放卡车大箱板上。
摩托化,就是以轮胎为运输工具的,卡车,轮式装甲车,轮式自行火炮等等。
机械化,是以履带式为运输工具的,履带式步战车,坦克,履带式自行火炮,当兵时候去的是摩托化步兵团,以为去了以后,人人都能开着摩托呢
参考: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瞅着这个题目,小编就一直想乐,为什么呢?
小编本身是半拉军迷,过去有一段时间,一说摩托化部队,这脑壳子第一个反应就是电影电视剧里头,骑着三轮摩托的样子,这部队一水全应该是骑那三轮摩托的。
直到有一次翻到了一支叫摩托化重炮团的部队,哎呦喂,小编挠头了,您都不知道当时小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莫非是用摩托拉大炮的?
就这炮还是重炮?
开玩笑呢吧!小马拉大车他也拉不动不是?
后来翻阅了一下具体的解释,才搞明白了,啥摩托化就是开摩托的,根本就没那么回事。
人家的具体解释是以轮胎式车辆进行机动和作战的部队,所以这部队里头装备卡车或者装甲车,那轱辘必须是橡胶做的,这才能被称为摩托化部队。
您可以直接理解为,但凡用橡胶轮胎走路的部队这就是摩托化部队。
如今摩托车不摩托车的在部队里头基本上您是看不到的,那都是老黄历了。
至于机械化部队,这是二战后逐步出现的一个概念。
因为随着二战结束,生产力逐步的恢复,再加上科技进一步发达起来。
与之同时坦克这东西成为了陆战的主流,那么作战的时候,要讲究一个步战协同不是,你这步兵的脚步得跟上坦克,不管啥野外地形都得跟住了才成。
显然橡胶轮胎搁野外行走,这就不着调了,轮胎被扎破了跟不上就不说了,遇到个坑啦坡了他也费劲,越野能力差。
所以随同坦克,这就开始普及履带式运兵车,履带式步战车等等,当然也有半履带也算到这里头。
那么装备这些履带或者半履带的部队,具有了比摩托化部队更加机动属性的部队,他就被叫做了机械化部队。
也就是机械化部队和摩托化部队最为根本的区别就是,看他的轱辘,橡胶轮胎的是摩托化部队,履带式的这就是机械化部队。
这就是区别。

咱解放军一开始别说摩托化了,走路就用两铁脚板。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就四十三个军,一水全是陆军。
用个名字说明一下,这属于徒步化的步兵。
这种状态一直到全面抗战爆发,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的时候,那依然陆军打天下,徒步化就没有改变过。
那个时候什么摩托化不摩托化的,人手一直老枪都没法保证,都得拿大砍刀红缨枪作为补充。
而打仗需要的弹药,大头就靠缴获,这兜兜里头能装进去五发子弹,这绝对是部队里头的富裕户。
最难的时候,打三枪就得挥着大刀片子和敌人肉搏,说到底就是为了省俩发子弹,那会的子弹都金贵,谈不上其他的,所以徒步化,那是基本标准。
其实别说咱了,就算是日本人,他们也仅仅实现了骡马化而已。
咋说呢?
徒步化的模式,直到到解放战争解放军还是如此,当然了那个时候已经摸到了骡马化的门槛,部队也向着骡马化迈进。
毕竟这个点上,解放军有大收获,不仅日本人的各种小炮弄了不少,打国民党的时候,还弄了不少美国人装备给国民党的野炮,山炮,大型重炮。
就这些个炮,也开始逐步的装备到了部队,那么这个点上就面临一个问题,这些炮光靠人力来抗,那就是说笑呢?
拉都拉不走,那么骡马就成了必需品。
至于您要问,为嘛不用卡车运输呢?
这东西少啊,自己还造不了不是。
说个事您就明白了。
其实这个点上,解放军在东北军区有还有一个坦克大队。
就这坦克大队里头的坦克,一旦出现点什么问题,您也别想别的了,要拉动还得靠骡马。
后来进入到朝鲜战场,志愿军后期有了苏联的援助,有了一定数量的卡车,但您别认为这个点上,部队就进入了摩托化,其实还是属于徒步化往骡马化迈进的过程。
因为相比较卡车,徒步化依然在部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而我们解放军从两铁脚板,正式进入到骡马化,是五十年代中期,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的事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下伙伴要问了:“这骡马化又是一个啥样子呢?
”这骡马化并不是说人人都有一匹马,而是步兵还是靠着俩铁脚板,指挥员有了马匹代步,而重武器呢?
可以靠着骡马进行运输转移,与此同时呢?
部队里头保有一定数量的骑兵部队。
这就是骡马化的一个标准。
所以在咱解放军实现骡马化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头,您就看哇,军营里头不仅有给战士提供训练的场地,还有一个个的大草垛子,那都是给骡马提供草料用的。
很多部队当时都有驭手班,那会部队里头也有了小汽车,但营级指挥员的交通工具还是马。
往往在团部还设有军马所,平时给马看个病了,瞧个伤势了都在这。
再往上大军区的后勤部还有军马部这一个编制。
为了让部队有较好的马匹,还会有专门的兽医大学讲解如何培养好军马的。
在新疆和内蒙古这些地方,还建有很多军马场。
一说到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会说:“这弄得挺大啊!”可不是吗?
一匹好的军马,可不是在自己家里头随随便便培养出来的,那就不叫军马,各种指标你就达不到的。
说个事您就明白了。
当年日本为了侵华战争,那是准备的相当充分,光战争使用的马匹他们就准备了一百五十万匹。
但您知道吗?
日本他就是一个岛国,本土是有马,但那些个马撑死了也就算是轻型马,个头矮就不说了,负重能力还差。
举个例子,著名的日俄战争时期,沙皇俄国的马匹拉一门大炮用六匹马,而日本人的马去拉这同一门大炮,他就得出动八匹马。
这可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而会有草料的变化,进而到了增加后勤以及看管马匹人员数量的变化,无形中就增加了很多成本。
除此之外在使用的时候,您感觉八匹马好管理还是六匹马好管理呢?
所以问题很多。
日本打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始了对马匹的改良,一直就不成功,直到1906年日本人发了狠,从世界各地引入六千匹马,这才经过不断的改良变成后来所谓的东洋马。
这家伙的个头达到了一百六十厘米,力量也上去了,当时抗战那会东洋马两匹马干的活,咱的本土马得需要四匹马才成。
所以军马这东西,不是随随便便拉过来一匹就成的。
好了,咱接着说事。
那么骡马化之后,这就要进入到摩托化。
那么解放军是啥时候进入到摩托化的呢?
具体时间是1985年的时候,瞅见没,整个骡马化的历程咱就经历了三十年。
在1985年这一年里头,人民解放军开始裁军,这一裁军就裁了一百万,打这里起,解放军开始走上了精兵之路。
由原来纯步兵的兵种,开始向着各种兵种合成的路子上进行发展了。
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您要知道,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已经是一支由中级现代化的部队向着高级迈进的部队。
而那个点上,说真格的志愿军被人比喻成了一支原始军队。
但是经过了美国这块磨刀石的磨砺,咱的部队也仅仅是迈入了初级现代化水平的部队。
到了1985年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了,是该有所改变了。
所以我们正式的由骡马化向着摩托化迈进,而在这一个过程中,曾经奔驰在战场上的骑兵部队,从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消失了。
在整个部队中,仅仅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而已。
当然了,部队的改编,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其实摩托化的过程,早在1959年的时候,人民解放军就已经开始摸索了。
那个时候,组建的仅仅是一支摩托化的快速机动部队,就成立了一个大队,全员一共六百九十三
那么组建大一点摩托化部队,那还是1969年的事情了,组建出来的不仅有摩托化师还有摩托化步兵军。
进入到1985年,各种条件成熟,再加上摸索的经验也足够多了,这才正式甩开骡马化,进入到摩托化,所以这个过程其实很漫长的,不是这里一说,哪里一行动,就能实现摩托化的。
毕竟摩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速度上和反应上的变化,他还有诸多军种的融合行动,战术战法都会因此发生改变的。
那么进入到了摩托化之后,我们的解放军战士,算是彻底的摆脱掉了铁脚板,步兵可以全部被装入到卡车里头了。
当然了,我们的脚步重来就没有停下来过,毕竟打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里头,我们落在别人后头太多了。
落后就要挨打,而且事实证明没有一支保护好自己的军队,想要在世界舞台上立足,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解放军在迈入摩托化的同一时间,我们的就开始启动机械化的尝试了。
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抓,这才能走的快,走的稳当。
机械化可要比摩托化更加强劲。
首先各种车辆采用履带式行径,不仅能越野,还能行径在城市当中,这也就算了机械化带来的好处是,给步兵在行径中提供了装甲保护。
再加上机械化带来的强劲动力系统,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军队的火力加强,各种重炮就能拉着跑了,而且弹药也能更多的带在身边。
这种变化,让各种兵种进一步的进行了融合。
如果您要说之前的部队是一把利矛的话,那么机械化部队不仅有了矛还有了一柄强大的盾。
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机械化集团军出现在了眼跟前。
他是谁呢?
他就是著名的万岁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威风的三十八军。
当年三十八军接替六十九军,驻扎到了保定地区,开始担负起拱卫京师的重任。
由此开始三十八军的待遇就不一般,当年咱进行摩托化尝试,第一个摩托化的军,就是三十八军,这还是1969年二月份的事情了。
当时编组的时候,三十八军下边有三个摩托化的步兵师,加一个炮兵团,一个火箭炮团,一个高炮团,当然保障部队那是少不了的。
到了1982年的时候,就这三十八军又增加了一个坦克师,一个直升机大队。
1982年除了这些加入的变化,三十八军本身还有变化。
您比方说一个摩步师下边就有三个摩托化团,一个坦克团,一个炮团,再加一个高射炮团。
整个一个军,他就有六万四千人,光坦克就有二百四十多辆,汽车有三千六百多辆。
就这装备,能羡慕死
所以他作为第一支摩托化的军,那么解放军要进入到机械化,理所当然的三十八军又挑起了这根大梁。
这不到了1985年三十八军又成为了第一支机械化军,看到这里有些小伙伴注意到一个时间:“1985年不是部队开始进行摩托化了吗?
这是咋回事?
”啥事都得往前赶,全军队开始摩托化,那么机械化也不能耽误不是?
毕竟必要的实验性准备,还是要尽早开始的。
其实哇,早在1983年的时候,三十八军下辖的112师就已经完成了机械化,成为了第一支机械化师。
到了1986年的时候,隶属于三十八军的直升机大队这就扩编为陆航团了。
您要是细说的话,三十八军变化的太多了,在说下去可没完了。
不管怎么说吧,人民解放军的机械化打这里就开始了。
咋说呢?
机械化的过程,不是说一步到位,三十八军完成机械化是在2003年,113师完成机械化的时候。
2003年这一年,咱又进行了一次裁军,裁了二十万,这也预示这机械化的脚步要加快了。
如今又三十多年过去了,机械化的进程当然是更进一步,但完成全部机械化,还是没能达到,还得有一段路要走。
而如今,我们又开始了信息化的征程。
信息化?
您都不知道八十年代的时候,咱大军区下边连个计算机都没有,如今信息化不信息化咱就不说了,至少计算机都已经装备到了团这一级。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

参考:
作为一名原摩托化步兵师后转成机械化步兵师的我来为大家解答吧,刚好前天一朋友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摩托化步兵师里面有一个团是装甲团,装甲团就能达到全机械化,炮都是自行榴弹炮,而其他团呢,尤其是步兵团内没步战车的,运输就是大货车,而机械化步兵师呢,步兵团里的步兵连都有步战车,一个班一台步战车,09国庆大阅兵轮式步战车方队是我们团里的装备
参考:
在国防科技比较先进的美西方国家,机械化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只是称谓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比如哦,美国的陆军师虽然还叫步兵师,但实际上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基本实现摩托化,二战后伴随着美军大幅度的整编和升级,早就变成了全机械化师,但依然保留着类似“骑兵师”这样的历史番号。
俄罗斯的摩步师也基本完成机械化改造,但也保留了摩步师的番号。
实际上,这些番号里面承载着部队的历史,是他们的精神旗帜。
对于庞大的中国陆军来说,由于受到国防科技和综合国力的影响,在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机械化部队和摩托化部队有着明显的差别,可谓泾渭分明,但随着国防科技的发展和新一轮军改的深入推进,这种差别也在逐渐缩小。
中国陆军摩托化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主要差别,在于部队输送方式和主战装备的差异。
摩托化部队,顾名思义就是部队采用摩托化方式输送的,比如说乘坐摩托车、卡车抵达进攻出发阵地,在炮兵火力支援下,由步兵从约600米距离出发,对敌方阵地发起冲击。
摩托化部队一般较少配备重型武器装备,以单兵和班排武器为主。
其特点可概括为车上运输、下车作战。
机械化部队的输送方式,则以履带式车辆为主,主战装备为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重型武器装备的数质量远远高于摩托化部队。
机械化部队火力强大,突击能力强,一般是坦克、步战车实施高速冲击,直到冲击到敌防御前沿100米左右,机械化步兵才下车发起冲击。
其特点可概括为车上作战、伴随突击。
显然,组建机械化部队的成本更高,技术要求也更高,没有强大的国力军力难以支撑。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我军的摩托化部队基本上都进行了升级改造,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前不久,十九大报告中郑重提出:“确保到二○二○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这就给出了我军基本实现机械化的目标
事实上,在军方的公开报道中,已经多次出现“数字化部队”的称谓,这就意味着一个新的跨越。
ヾ( ̄▽ ̄)~
机械化部队则可以通过装甲车协同作战,或伴随坦克作战。
不过,随着我军新军事变革的持续深入,装备也是日新月异,摩托化部队与机械化部队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消失。

参考:
摩托化步兵Motorised Infantry:大概你可以想一下,步兵走路太慢,负重太低,所以用摩托车,卡车之类轮式车辆提高行军和负重效率,抵达战区之后下车作战的步兵。
(一战时候,马恩河战役,法国出租车带着一堆法棍步兵去前线就算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Mechanized infantry:因为摩托化步兵防护能力和火力双差,没办法配合坦克一起进攻,所以需要一种能跟上坦克的载具,考虑越野能力也往往使用履带,搭载机炮,重机枪,配合坦克一起进攻的高防护步战车。
简单点理解就是,摩托化步兵只是从腿变成了轮子,而机械化步兵是装甲洪流组成部分。

参考:
在我国目前,机械化就是装备有装甲车的部队,无论是履式还是轮式,履带式装甲车则为重型机械化部队,轮式则为轻型机械化部队。
摩托化部队则主要装备卡车,将兵员输送至战区外围,不伴随战斗。
随着军队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式的摩托化部队正逐步转型,新型摩托化部队将装备装甲越野车和全地形车,朝特战化方向迈进;
但老式摩托化部队数量太多,大部分仍是向机械化转型,装备轮式装甲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以6*6为主)。
而且最近,不断有摩托化部队改编为海军陆战队,这也是摩托化部队发展的一个方向。
另外就是对空中骑兵部队的试点,也将以摩托化部队作为转型的重要方向。
摩托化部队还大量存在,机械化部队又朝着信息化迈进,老式装甲车被逐步淘汰,列装的新式装甲车更能符合信息化战争的要求。
因此摩托化部队的跨越式发展也就不足为奇,多元化发展则是战略发展需要,在保持部队规模的情况下,将老式部队直接转变为排头兵部队可大量节省改革成本!
参考:
简单通俗一点说吧,这里就不讲那些个军事术语了。
摩托化部队就是装备了轮式车辆,开进时,可以用车辆输送兵员,武器,装备,物资的部队。
这相对以前的步兵,骑兵,全靠步行,靠肩挑手扛,靠骡马车运物资,拉火炮是一个换代和进步。
目前,我军所有部队应该都实现了摩托化,除极少部分边境部队以外。
机械化部队就是装备了装甲运兵车,履带式战斗车和坦克,自行火炮的部队。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是机械代的,不再是以往的以步枪,机关枪为主了。
尤其是装备了装甲车,使战士在行进中可以得到更多防护,装备了战斗车,坦克和自行火炮使战斗力极大的增长。
目前,按照官方的说法我军正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
也就是部分部队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还有部分部队正由摩托化向机械化迈进。
比机械化更高的则是信息化,就是人与武器,武器与武器之间,火力与火力之间已实现了信息铰链,人座在指挥所里就能操控武器,指挥火力,武器之间也可以信息共享,自动根据获得的信息做出判断和火力打击。

参考: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运载车辆的不同,摩托化部队是以轮式车辆为主,如卡车;
而机械化部队则以履带式车辆为主,并具备一定的装甲防护,如装甲车。
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因为运载车辆的不同决定了这两种部队作战模式的不同。
轮式车辆为主的摩托化部队决定了其只能在道路良好或者地形平坦的地区才能行进,而以履带式装甲车辆为主的机械化部队却可以不受道路和地形的限制而自由的行进,这意味着只有机械化部队才能仅仅跟随同样装备履带的装甲部队快速进入战场,进行机动作战,他们乘坐装甲车紧跟在坦克后面,在距离前线几百米甚至更近的地方下车作战。
而摩托化部队只能在道路的尽头或者地形无法通行时便不得不下车像普通的步兵一样作战,即使车辆可以直接开到战场,但是由于没有装甲防护,只能在远离战场的时候下车疏散,编组后以作为步兵发起进攻。
摩托化部队在机动性、火力和装甲防护上还是同机械化部队有很大差距的,特别在地形复杂的野战环境下,摩托化部队只能像步兵一样缓慢的行进和战斗,而机械化部队则可以迅速的执行作战任务,装甲车也可以伴随作战,作战效能大大高于同规模的摩托化部队。

参考:
这是概念的问题,也是部队发展的几个方向。
具体区别如下:1、摩托化部队是指:主要的作战交通工具是汽车、摩托车、大炮也是用汽车拉(看抗日片里面鬼子出兵的场景,就是摩托化部队),机动能力一般,受到战地地形的诸多限制,在抗战时期常常遭到八路军的埋伏。
平型关大捷,里面的日军师团就是摩托化师团。
2、机械化部队是指:主要的作战交通工具是装甲车、步战车、坦克,自行火炮等,机动能力强、作战半径大、抗打机能力好。
陆军的三个发展阶段:1、摩托化。
2、机械化。
3、信息化。
机械化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其实就是一码事,我国早期的时候曾经将使用履带车辆的部队叫机械化部队,使用轮式车辆的部队叫摩托化部队,现在一统称机械化部队。
另外在以美国为首的大多数国家中使用机械化部队这一称呼,以前苏联为首的一些东欧国家和法国使用摩托化部队这一称呼,德国、荷兰叫装甲步兵部队。
其实三者指的都是同一类型的部队。

参考:
摩托化部队是一个历史名词,就是相对于最传统的步兵,骑兵,龙骑兵而言,摩托化部队使用内燃机车辆作为行军工具。
机械化部队的本义是使用战车作战。
现代很多叫做摩托化部队,其实已经是机械化部队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