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元璋的儿子名字全部带木字旁孙子有个别不是带火字旁


1.给自己改名字我们都知道黎明前黑一黑,说的就是朱元璋小时候给财主家放牛的故事。
那时候的他叫朱重八,一个不像名字的名字。
出身贫苦人家,放过牛、要过饭,当过和尚。
元朝末年,25岁的朱重八毅然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由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深得郭子兴敬重与信任,便把养女马氏(马皇后)嫁给了他,但军中将士因顾忌他的名字”重八”难听只呼其“朱公子”。
娶妻生子又升官,可唯一却为自己的名字所累。
于是他第一次给自己改了个名字:朱兴宗,意思是希望自己能够光宗耀祖吧。
二年后,郭子兴病死,朱兴宗率部投靠势力更大的“红巾军”首领小明王韩林儿。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兴宗因战功被众将奉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位吴王。
此时的朱兴宗已不满足耀祖了,而是心怀天下势如破竹了。
他又一次决然的改了自己的名字——朱元璋!朱,即诛杀:元,即元朝;
璋,玉制利器也。
其含义及气魄令人不寒而栗。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春,颇具远见卓识并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为正副大将军率25万大军北伐元朝暴政。
取山东,占河南,夺潼关,踏大都,攻汴梁,致元灭亡。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自此开创大明王朝数百年基业。
2.给祖先起名改名字。
朱元璋平定四海安顿好朝纲后,又遇到了头痛事!作为大明开国皇帝是要流芳百世千古的,其祖宗也都是要纳入皇室宗人谱的,可惜却没个像样的名字。
元朝统治腐败、简单、粗暴,特别是针对汉人。
当时元朝有不成文规定,为了减少登记人名时的麻烦,所以汉人只能采用姓加出生日期做名字,否则不予登记。
如此,朱元璋父亲即叫朱五四,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太祖朱百六,世祖朱仲八。
为了祖宗兄弟的名字进庙堂,朱元璋可是犯了难了。
这时军师刘伯温说皇上啊,令祖名字不好听可以改啊!于是乎,钦颁御旨,昭告天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祖朱百六,封明德祖;
曾祖朱四九,封明懿祖;
祖父朱初一,封明熙宗,父亲朱五四,改名朱世珍,封明仁祖。
大皇兄朱重五,改名朱兴隆,封南昌王;
二皇兄朱重六,改名朱兴盛,封盱眙王;
三皇兄朱重七,改名朱兴祖,封临淮王;
3.给儿孙起名字朱元璋共有一后十五妃一氏为其生子计二十六人。
马皇后诞下东宫太子朱标后,朱元璋以道家五行东为木,木必秀于林,林成森,寓意儿子们能开枝散叶,兴旺发达,故令所有儿子均以木字旁命名;
而为了防其后代混乱,便于识别,又令刘佰温为每一位皇子派拟二十个字的辈分排序,规定所起的名字第三个字必须依照上一辈的五行相生并按其顺序为“火、土、金、木、水”起名。
比如长房太子朱标的后裔世系派字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而他的儿子,也就是皇太孙即后来的建文帝则名字是朱允炆;
后来发起“靖难之役”夺取侄子皇位的四房燕王朱棣的后裔世系派字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㷕”;
朱棣的“棣” 字是“木”字旁,所以他的儿子应该是“火”字旁了。
朱棣的儿子,后来的明仁宗叫朱高炽——“高”是中间字,“炽”是“火”字旁。
朱高炽儿子,后来的明宣宗叫朱瞻基——“瞻”是中间字,“基”是“土”字旁,等等。
明朝末代皇帝,也就是崇祯,叫朱由检——“由”是20个字里的第10个,“检”则是“木”字旁。
朱元璋每个儿子都有20个字,他们子孙取名都是按照这个规则的。
所以,朱元璋的后人非常好辨识。
最后,至于朱元璋的孙子为什么有的名字就不是火字旁,说的是朱厚照吧?
难道他敢违犯朱元璋的规定吗?
非也!《明史·武宗本纪》:“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孝宗长子也。
”“照”字的“灬”部分,属于“火”部首。
这就像“水”属于“氵”部首一样。
此外,“炤”亦可通“照”。

参考:
大明老朱家的子孙后代取名字为啥必须要带上这几个字?
自从朱元璋建立庞大的大明帝国后,没有一天不是在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想出路,为此他北伐北元 数次后在捕鱼儿海蓝玉大败元军主力 彻底消灭了北元残余势力;
在国内,通过四大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空印案)改革了丞相制度、打压了功勋贵戚,又通过锦衣卫监控百官 巩固了老朱家的地位。
对于这庞大的帝国,朱元璋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并实施了安排和措施,颁布了法律和法令,不论是士农工商还是渔林农牧。
在干完了这些之后的朱元璋考虑着子孙繁衍,可能会名字重复,于是亲自为子孙制订了取名的原则和方法,他为二十四个儿子的后世各拟定了二十个字,除儿子全部单字木旁外,子孙后代均取双名,前一个字为朱元璋所取,后一个字则必须为偏旁带五行的字,其顺序为“火、土、金、水、木”;
如长房懿文太子朱标的后裔世系派字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而他的儿子,也就是皇太孙后来的建文帝则名字是朱允炆;
而后来靖难四房燕王朱棣的后裔世系派字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㷕”;
而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就叫:朱高炽、朱高煦。
朱元璋虽然对待大臣很严厉,但是对待自己的儿子却是好的很,而老朱家人口越来越多 开枝散叶也快,这就导致名字越来越不够用,但是老祖宗的规矩又不能破,于是随便找个字安排上五行偏旁就用上了,生生的起了一幅化学周期表的名字来。
这就是老朱家名字的由来,像提问者所说孙子有个别不是带火字旁应该是没有的。

参考: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儿子的名都是木字旁比如嫡长子太子朱标嫡二子秦王朱樉嫡三子晋王朱棡嫡四子燕王朱棣嫡五子周王朱橚肃王朱楧 宁王朱权 庆王朱栴朱元璋的孙子辈 太子朱标家:朱允炆秦王朱樉家:朱尚炳晋王朱棡家:朱济熿燕王朱棣家:朱高炽 朱高煦周王朱橚家:朱有爋朱高煦 成祖文皇帝朱棣嫡二子 仁宗昭皇帝朱高炽胞弟 煦 虽然不是火字旁 但下面四点就代表火 同理 明武宗毅皇帝朱厚照也是这种情况
参考:
意义就是,木象征着繁荣,双木成林,三木成森,有木才能植根,才能枝叶繁茂,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繁荣昌盛、永世不绝。
按照五行取得,木生火所以儿子带木孙子带火。

参考:
朱元璋是一个思想很缜密的人,他花了六年的时间指导编撰了《皇明祖训》这本皇室典籍,又花了三年时间修改,改完之后又在十九年后重新更改,这本典籍涵盖了皇室成员的衣食住行等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朱元璋把他能为后代考虑的事情都考虑进去了,细节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凡帝王居宫,要早起睡迟,酒要少饮,饭要依时进,午後不许太饱。
在外行路则不拘。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在细节上的执着了。
朱元璋规定了后代的子孙要以木火土金水五行进行取名,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父子也。
”所以朱元璋的后代都是带有这些偏旁的,到明末这些偏旁的字哪怕是寻找生僻字取名字也已经不够用了,哪怕是,所以就人为的造了许多不存在的自创字,这些字晦涩难懂,也算是一个特色了。

参考:
古代人起名都是严格按照顺序排的,常人如此,作为帝王家更应该遵守规矩,顺序是木、火、金、土、水,孙辈名字都有火,火字也有在底下的,人们习惯的叫四点水。

参考:
古代都有一个辈分排名,木字辈,下来火字辈,现在城市比较没有讲究,但是农村还是有这些的,男丁才排辈分,一个男的,算一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