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装甲防护性1000毫米装甲厚度真的有1000毫米吗

通常说的坦克装甲防护厚度一般都是对应弹种的,比如防穿甲弹能力为800毫米,防破甲弹能力1000毫米,而穿甲弹和破甲弹的数值对应的能力叫做“穿深”,这里的穿深指的就是能够穿透多厚的均质装甲钢,专业名词叫做“等效轧压均质装甲(Rolled Homogeneous Armour equivalency,简称RHAe),现在通常是用来衡量坦克装甲厚度的单位,现代坦克装甲通常被换算成拥有多少毫米均质钢装甲的同等防护性,这一切怎么得出来的?
当然是用真的钢装甲试验过的,看下
坦克自发明以来,一直到二战时期,坦克炮塔都是铸造炮塔,使用的装甲也都是纯钢装甲,想要提高坦克防护力,就必须增加钢板厚度,这个时候如果说坦克装甲防穿甲弹能力800毫米,那就是真的有800毫米厚的钢板,但是二战坦克装甲通常只有不到100毫米,因为钢板太重,太厚的装甲就意味着机动性的损失,著名的虎王坦克就是用150毫米厚的装甲厚度换来了只有40千米/小时的最高龟速。
(纯钢装甲的铸造炮塔被穿甲弹攻击后画面)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的到来,各国都加紧了坦克的升级换代,从五十年代开始,一些混合了着陶瓷等其他材料的混合型轻型钢板装甲开始出现,尤其是1963年,苏联T64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整个坦克防护的走向,T64采用开拓性的夹心饼式的三层复合装甲,其外层为80毫米普通装甲钢,中间层为104毫米玻璃纤维装甲,最里层又增加了20毫米结装甲结构钢,经过这样的设计后,T64不仅体重减轻,而且防护性能有了极大的提高。
虽然整个前装甲层只有204毫米,但是在对付破甲弹时有普通600毫米装甲钢的效果,即使遇上尾翼稳穿也有300毫米均质钢的防护性能。
(复合装甲结构)现代坦克除了自带的复合装甲外,还会披挂反应装甲(其实就是一包包钝感炸药),炮弹和导弹打过来,直接爆炸阻断和切割金属射流。
反应装甲相当于多厚的均质钢装甲呢?
法国GIAT公司生产的Brenus反应装甲,厚度为75毫米,能够抵抗100毫米穿深的穿甲弹和200毫米的破甲弹。
(这一个个小方块就是反应装甲)现代装甲之所以薄而坚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前装甲基本上都是倾斜装甲,炮弹在正面击中时穿透的装甲比装甲本身的垂直厚度是要厚的,所以在形容装甲防护性时,除了区分弹种外,还要区分角度,比如60°角,45°角等等,总的来说,坦克装甲不仅厚度没有宣传的对应均质钢板那么厚,在面对不同类型弹药的不同角度射击时也是大有不同,绝对不可执一而论。
(倾斜装甲)(不同的射入角度)
参考:
现代坦克所说的正面装甲厚度800mm,1000mm,指的是坦克装甲的抗破/抗穿能力,说的是坦克的正面装甲能够硬抗穿甲深度在1000mm左右的穿甲弹,实际上抗穿1000mm的坦克正脸的厚度要大于1000mm(t84的正脸厚度>1100mm)首先复合装甲的抗穿能力其实比不上一千mm的均值装甲钢,但是,复合材料的密度远低于钢装甲,所以同样的重量,使用复合材料的话,装甲会更厚 那m1a2举个例子,贫铀装甲的的抗穿系数为物理厚度x0.7-0.8,但是抗破系数达到了1.2左右。
说白了就是轻能更厚,所以差点就差点吧毕竟别说一千毫米了,就是五百毫米的装甲钢上去,那也跑不动了(7.86x10^3kg/m^3)脸上十吨,为了平衡炮塔后部也得好几吨,光炮塔就得二三十吨.......而且现代装甲中还有一个神奇的存在叫做间隙装甲,说白了就是装甲分层,其中一部分就是空气装甲,用来冷却高温金属射流还有一个东西叫附加装甲,现代战区坦克装甲典型构成:炮塔基甲 空隙装甲,附加装甲,履带,沙袋,防盗门,步兵,格栅装甲这么一大群这一大群加起来别说一米了,就是两米都轻轻松松所以真实厚度还真不好算.....毕竟到了战场上,没有坦克兵会信任他们的坦克装甲,甭管什么东西死命的往上加
参考:
来看看99式主战坦克原型车炮塔前部的复合装甲模块的厚度吧(那个三角板是30厘米的),这还没算炮塔前部安装复合装甲模块的背板的厚度呢。

参考:
所谓的坦克装甲厚度1000毫米一般指的是该坦克的实际装甲厚度等效于1000毫米的均质装甲,并非坦克实际装甲就那么厚。
坦克装甲不可能会有1000毫米那么厚的,甚至军舰的防护装甲也不会有那么厚!均质装甲是个什么概念?
均质装甲其实是简称,正式点的称呼叫做轧压均质装甲(英文:Rolled Homogeneous Armour)。
均质装甲是一个基数,用于对照军事装甲车辆的防护效能。
早期的坦克装甲就是钢板,装甲有多少毫米厚它的防护能力就是多少毫米。
而二战时期。
苏联的t-34坦克第一次采用倾斜装甲设计,倾斜装甲在不增加厚度与质量的情况下,可显著提高坦克装甲的防护性能。
倾斜装甲的出现,同时也产生一个概念——等效均质装甲。
等效装甲,即原装甲在收到打击后造成一定毁伤,则按照特定公式转换为另一种材料及厚度的装甲在该打击下会造成相同的毁伤,则称之为等效装甲。
等效装甲计算公式:T:等效装甲H:装甲垂直厚度a:入射角b:转正角度坦克实际的护甲有多厚?
一战时期,当时的阵地战伤亡巨大且战况胶着,急需一款集火力、机动、防护为一体的武器装备,坦克就应运而生。
最早的坦克护甲只有6毫米厚,搭载的武器也只有几挺机枪。
到了二战时期,坦克装甲厚度达到了25-160毫米,相比起一战时期有了显著的提升。
但那些装甲厚度超过一百毫米的重型坦克牺牲了机动性才换来了强大的防护能力,一些装甲厚重的重坦行驶速度可能就每小时40-50公里。
到了二战后,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坦克在兼具火力与防护的情况下,依旧能保证良好的机动性。
但这不代表可以无限的加厚坦克的装甲,如果加的太厚也是会影响坦克的机动性能的,而且在现代坦克的机动性能越发重要。
所以,复合装甲、附加装甲、反应装甲、贫铀装甲等五花八门的坦克装甲粉墨登场,虽然它们的结构、材料、用途有所不同,但是目的却是是相同的:不用堆砌更厚的装甲,但是有更强的防护性能。
所以现代坦克虽然实际装甲不厚,但是却有等效800-1200毫米均质装甲的防护能力。

参考:
坦克装甲的防护性为1000毫米,并不是指坦克正面的装甲厚度为1000毫米,而是指“等效”防御厚度为1000毫米。
比如说,一枚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倾斜角为60°,厚度为1000毫米的均质钢板。
而所谓的“等效防御厚度1000毫米”的意思是说坦克的正面装甲可以抵抗这枚穿甲弹的攻击。
一般来说,坦克的正面装甲的物理厚度在600—800毫米之间,也就是实际厚度。
比如美国M1A1主战坦克车体的正面装甲厚度为650毫米,俄罗斯T-80U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854毫米,这是包含了反应装甲。
而后期的T-80U坦克装甲厚度减小了30毫米,变为824毫米,T-90A坦克炮塔正面装甲的最厚处为950毫米。
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的炮塔真的装甲厚度估计在800毫米左右,德国豹2A6的估计在900毫米左右。
我国99A主战坦克炮塔的正面装甲厚度据称达到了1000毫米,这是装甲的实际厚度。

而99A是其大改型号,外加上反应装甲的话厚度怎么也得在900毫米
如果说等效防御厚度超过1000毫米,还是可以的。
事实也如此,有报道显示,99A主战坦克正面装甲的抗穿和抗破能力超过了1000毫米。
由于现在坦克的装甲都成倾斜布置,在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倾斜安装的装甲要比水平安装的装甲有效厚度大的多。
所以其装甲厚度也算是等效厚度,并不是装甲的真正厚度。
现代坦克的装甲并不是单纯的均质装甲,而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装甲。
复合装甲又分为金属复合装甲,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间隙装甲。
一般来说,现代坦克都使用了间隙装甲。
而间隙装甲防止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的原理是:当间隙装甲受到攻击时,其内部填充的惰性材料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弯曲和变形。
弯曲和变形通过夹板内不同介质的传递,并推动背板产生不平行的移动。
因为膨胀层与穿甲弹弹芯或者射流来袭的方向并不垂直,因此背板有切割弹芯或者射流的作用,这就是间隙装甲的防御机理。
英国率先研发出的“乔巴姆”复合装甲,以及美国的贫铀装甲都是典型的间隙装甲。
“乔巴姆”复合装甲主要由两种
而贫铀装甲和乔巴姆装甲类似,只不过用贫铀合金作为装甲的约束结构。
其实现阶段出现坦克集群作战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坦克需要面对来自空中武装直升机,陆地反坦克导弹,四周火箭弹的袭击。
单纯的增加装甲厚度已经显得无能为力了,主动防御系统等我出现,可以说又给坦克一次新的生机。
(
纵观坦克发展史,装甲超过100毫米就开始吃不消了,比如二战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102毫米(注意:只有坦克正面的首上、首下装甲达到了如此厚度),再加上82mm侧甲、135~150mm炮塔正面装甲和40mm顶部装甲等等,就让战斗全重飙升到57吨,这导致虎式坦克经常陷在泥潭、废墟当中,被完整抛弃都是常有的事。
二战结束后,西方一直没有大批量生产重型坦克,战后的M26中型坦克正面装甲钢只有120mm厚,但战斗全重还是超过了45吨。
再后来的M60坦克正面装甲下降到110mm,战斗全重却上升到了52吨。
可见,坦克车载设备的重量逐渐飙升,车体装甲必须减重了,无论何时都不曾想过给坦克安装1000毫米的装甲钢。
(M26坦克)那么各种参数里给出的1000mm防护性能是什么意思呢?
这其实是指坦克装甲在防御炮弹时的“等效厚度”。
坦克装甲钢的厚度只是决定其防护能力的一个因素,比如说,虽然M60坦克的前装甲厚度是110mm,但它还有25度或35度的倾斜角度,这就进一步提高了防弹能力,实际防护能力可能相当于垂直放置的300mm装甲钢,这个300mm就是等效厚度。
这个倾斜装甲很好理解,二战时期的T-34坦克、豹式坦克等都使用了倾斜装甲,在不提高坦克整体重量等前提下,大幅度提高装甲的防护能力。
当然了,光靠倾斜角度也不可能达到1000mm的防护性能,根据粗糙的直角边换算公式(勾股定律)计算,就算采用30度倾斜角安装装甲钢,要达到1000mm的防弹效果,也需要447mm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装甲能达到1000mm的防护性,坦克又能接受呢?
别不相信,还真有这样的装甲存在。
T-90坦克的前装甲就具备1000m的防御性能。
先来看看T-90的前装甲构造,这是一种绰号三明治的复合装甲,如下
这个总厚度225mm的主装甲,又采用68度倾斜角放置,防御穿甲弹时相当于570mm装甲钢、防御破甲弹时相当于900mm装甲钢,可见,此时已经很接近1000mm的防御效果了。
(车体表面的方块就是爆炸反应装甲)如果再加上一层块状的“接触-5”爆炸反应装甲的话,防御穿甲弹时就相当于810mm的装甲钢、防御破甲弹时就相当于1250mm的装甲钢,这就超过了1000mm的防御效果。
看到这里都会恍然大悟,同样一块钢板面对不同种类的炮弹,防御效果是不一样的,破甲弹的穿甲能力明显不及穿甲弹。
就算炮弹种类一样,面对不同国家、不同材料生产的炮弹,实际防御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可尽管如此,T-90坦克能够防御穿深1250毫米的碎甲弹是真实的。

参考:
不可能!一千毫米就是一米,坦克还能开动吗?
坦克的发展非常矛盾,想快跑就要轻便。
想厚重就不能提速。
真是进退两难啊!
参考:
现代坦克不可能做到等效1000,厚度1000,1米厚的钢板谁都知道不现实。
若真要扛上这么厚的装甲,那坦克怕是真会变成爬不动的铁乌龟。
坦克使用的是“等效厚度”,即在XX弹药的攻击下,相当于XX厚度的轧制均质钢装甲(RHA);
包括装甲倾斜角度在内,都会算入等效。
现代坦克所说的等效,一般指的是APFSDS(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攻击主战坦克正面复合装甲的情况,如果炮弹换成APCR或HEAT等,等效需要重新计算。
装甲也不一定都是等效RHA,只是一般以RHA为基准,如铸造装甲(CA)、表面硬化(FHA)、爆炸反应装甲(ERA)、非爆炸反应装甲(NERA 其实就是间隙甲)等。
所以那些描述坦克等效数字的文字其实都不完整,并非一辆所谓“等效防护厚度达1000mm”的坦克,就等于拥有相当于1000mm的装甲。
正确的理解是,一般条件下,这辆坦克的正面装甲结构,在APFSDS的攻击下,拥有相当于1000mm 均质钢装甲的防御厚度。
现代主战坦克的“复合装甲”其实不仅仅是材料,还是种工程结构,这里面还有个“德马尔公式”,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看。
二战时,倾角理念出现,许多坦克都依靠斜角装甲的倾斜效应获得了等效装甲厚度,大倾角比垂直装甲更靠谱。
二战以后,因为HEAT的大行其道,曾经让坦克进入了一个无甲时代,因为要装甲也没用,单纯的钢板装甲挡不住凶残的HEAT聚能爆破,堆再厚也是活靶子,倒不如增加机动能力和射击稳定性。
这波潮头差点把坦克拍死在岸上,但随着复合装甲技术的出现,坦克又焕发了活力。
复合装甲技术将材料与工程学相结合,在材料中夹材料或间隙、穿孔,把氧化锆、钢铁、铝合金和玻璃纤维等物质糅合在一起。
打个最粗浅的例子,假如一辆坦克被一枚HEAT炮弹击中,那么它的钢装甲层将顶住首当其冲的爆炸,HEAT的自锻破片突破这层装甲后,会进入间隙层被消耗掉能量,然后再啃上石英砂层,丧失掉灼热的射流,继而又撞上一层间隙,再打破一层钢板,最后被玻纤顶住。
多重结构的复合装甲,通过工程结构、物理性能安装在一起,在被某种炮弹命中时,能对该炮弹的穿甲进行重重干扰,从而形成1+1+1>3的结果,在厚度更薄的情况下,达成远超全钢装甲的防御力。
当然,对HEAT防御好,不代表对APFSDS防御好,或者未来还会有更新的弹种,再次突破现有复合装甲的防护能力,让其哪怕堆个1米厚的“乔巴姆”也依然甜薄脆;
亦或者人们开发出新型的复合装甲,让脱穿和聚能都变成垃圾。

参考:
坦克装甲防护性1000毫米,其实际装甲厚度是没有1000毫米的,防护性指标和真实装甲厚度是二种指标概念我们经常看到,介绍坦克的装甲资料时,说有1000毫米装甲防护,想必大家肯定内心算了一下,1000毫米?
那就是1米了!坦克正面装甲真有1米吗?
要是那样,这么笨重的坦克还能跑得那么快吗?
今天我带大家一块了解真相吧!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发了自己的坦克。
他们的装甲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有用陶瓷的,有用钢质的,还有用贫铀的,各种复合材料都有。
过去,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标准,没有统一,每个国家都不清楚其他国家坦克的防护能力。
为了便于相互理解,就采用了“均质钢板”作为统一标准指数来参考。
因其直观、清晰,逐渐成为国际通用标准。
这就像多少吨TNT爆炸相当于多少当量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威力,一样的概念。
现代坦克的装甲厚度不到一米,但是装甲的防护能力相当于1000毫米均质钢板,就是这个道理,其真实装甲厚度大概在600亳米左右。
其次,坦克的装甲都是倾斜的,而穿甲弹全部来自水平方向,倾斜装甲的水平厚度比垂直厚度厚,防护能力更强。
1000毫米是指炮弹穿透装甲时与装甲接触的距离,也就是装甲起到的阻挡距离。
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关注评论,共同前行!!!
参考:
坦克在当今的作用也就是当巡逻车用,把钱花在坦克上就是浪费,现在战争都是制空,网络,无人机,核威胁
参考:
知道三分归元气多厚吗?

1公分都不到,能抗住40米大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