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士族,又称门阀、世家,是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
在东汉末年到隋唐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士族始终是统治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士族的由来士族拥有先天的政治特权。
他们可以根据门第担任不同的官职,而且世代为宦,拥有极高的政治地位。
士族拥有大量的土地、佃农来发展他们的庄园经济,他们也是能够受到良好教育的阶层,引领着文化走向。
士族又是个极度封闭和排外的集团,看不起庶族寒门,甚至与庶族坐不同席,也不与庶族通婚,士族内部通过联姻的方式联合在一起,分享政治利益,享受统治权利。
(士族)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逐渐出现了世代为官的一些家族。
随着西汉中后期中央对地方掌控能力的下降,土地兼并日趋严重,逐步形成豪强地主势力。
而刘秀的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豪强地主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大量兼并土地,逐渐成为名门望族,形成了地方豪强士大夫化,士大夫家族化的政治特点。
东汉末年,士族阶级以“四世三公”的袁氏和杨氏为代表,与中央政权争权夺利。
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又为士族阶级汲取中央政权提供了法理基础。
士族作为一个阶级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并成为一股强大的、能左右政局的势力。
为了取得士族阶级的支持,司马氏不得不对其笼络、放纵,这种笼络和放纵又使士族的野心无限膨胀,想要摆脱皇权的束缚。
在士族发展的最高峰——东晋王朝,士族阶级垄断了中央政府的实际领导权,权势更凌驾与皇室之上。
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独特现象。
而不受节制的权利带来绝对的腐化,士族子弟崇尚虚谈,身居高位却不愿涉身实务,也给了寒族崛起的机会。
二、士族没落原因东晋末期,士族制度逐渐走向没落。
随着流民为主的北府兵的兴起,以及宋、齐、梁、陈四个并非豪门大族建立的王朝的出现,士族的势力受到一定的削弱,但这些王朝的政权仍由士族把持,皇帝仍需要依靠盘根错节的士族来统治社会。
就连北朝的拓跋族进入中原建立北魏政权后,也大量任用士族,可见当时士族的影响力的强大。
隋唐时期,随着统治者的刻意打压和科举制度的贯彻实行,出身不再是做官的唯一途径,一些寒门子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官僚集团,但士族的力量仍十分强大。
只有到了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以后,士族统治这才渐渐走向了末路,豪门大族不再是占据优势主导地位的势力集团。
士族是一个以自身利益为核心,欺压寒族,蔑视皇权的寄生阶层,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由于士族的存在,皇权被极大削弱,寒族力量被最大程度压迫,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
为了自身奢靡的享受,士族从国家和人民身上攫取利益,这又使得国力衰弱,民生困顿,统治阶层内部暴乱不断,外族虎视眈眈,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数百年的黑暗,所以士族被清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选择。
三、庶族的兴起庶族的兴起始于南北朝时的刘宋,宋武帝刘裕本人就是一个庶族,他是从低级军官起家的,所以对庶族比较熟悉,也比较注重从庶族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一些庶族士子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庶族渐渐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但是在刘宋政权中,庶族只是刚刚走上政治前台,此时选官仍然是九品中正制,士族人士仍然占据绝大多数高位,庶族再有才能,也被士族瞧不起。
因为庶族基本上都是被特拨出来的,他们做官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和法理上的合理性,所以大多数庶族官员还是要依附在士族大家之下。
庶族们由于只是依靠自己的才能和皇帝的信任才能做官,而且普遍官职不大,他们的危机感非常强烈,手中一旦有权,便追求权力的最大化和生活享乐。
他们中间虽然出现过戴法兴、沈庆之等杰出的人材,但只要失去皇帝的宠信,立马丢官丧命。
所以这一时期的庶族对士族的不满达到了高潮,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寻找和拓宽生存空间,谋求打破正常秩序,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纵观南朝历代政权,其内部争斗不断,很多都是与渴望获得上升通道的庶族官僚有关。
这些庶族官员广泛参与宗室内部争权夺利,盼望从乱中分得一杯羹。
经过与士族的多次争斗,庶族获得的实际权力也在不断增长,比如南朝制定的典簦制,官位不大但实权很大的典签多由庶人担任,他们可以控制、削弱士族的一部分权力,逐渐形成了庶族政治势力。
到了唐代,许多士族由于战乱实力减弱,但他们妄自尊大、抱团弄权的风气不改,已对统治者的统治不利。
所以自李世民始,不断对士族势力进行打压,达到士族与庶族力量的平衡。
(李世民)唐代前期几任皇帝都想重新确立一个新的士庶标准,李世民采用的办法是重修《氏族志》,提高庶族的地位,扩大士族的范围,让一些新的庶族加入到士族集团之中,与传统士族分庭抗礼。
李世民说过:“我今定庶族者,诚欲树今朝冠冕,不论数代以前,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
这一政策被后继的高宗和武则天很好的继承下来。
武周时期修《姓氏录》是一个进一步扩大庶族地位,打压士族的一个过程。
当时五品
(武则天剧照)除此之外,唐代给予庶族的政治权利也逐渐向士族看齐。
庶族与士族不得通婚的规定被废除,庶族在朝中担任的官职也越来越重要,官位越来越高,任命官员更多的是依才而用,而且士族与庶族一样都要面临统一标准的考核,不胜任者一样被贬,这种官员队伍的变化也为庶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到了唐代后期,社会动乱,经济衰败,士族也越发萎缩。
特别是军阀混战和农民起义的双重冲击下,士族大家不断消亡,门第观念也逐渐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出现了“五代之后,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论阀阅”的新的社会气象。
士族的存在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土壤,横行了几百年的士族门阀在不断打压和分化之下,逐渐与庶族融合,终于在五代时期走向灭亡。
而靠才学走进统治阶层的庶族,才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所以他们的兴起也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歪眼小史工作室内出品作者:冯生
参考:
士族衰落和庶族的兴起现象,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刘裕的功绩密不可分。
再加之隋唐时期科举制,彻底打通了庶族出仕的上升渠道,让庶族兴起成为可能。
一、首先从人才选拔制度,了解士族、庶族的兴衰无论是士族还是庶族的兴衰,都离不开封建王朝下的人才选拔制度,中国古代选拔制度主要的有三种,分别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从三个不同的人才选拔制度,可以知道庶族和士族的兴衰契机。
科举制我们其实很熟悉,隋唐开始一直到清朝,甚至现在的考试制度都有科举制的影子,科举制是全民性的人才选拔制度,原则上只要自己报名,就可以参加考试,从而获得出仕的机会。
这跟察举制有非常鲜明的对比。
察举制不同于科举制,起于汉代的察举制是需要地方州郡长官或者士族阶级举荐,然后才能有机会出仕做官,而标准就跟科举制有很大差距。
但面向的对象,则部分庶族还是士族,很多寒士被举孝廉,便是因为其孝敬父老的品德。
而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则是在察举制基础上,设立专门地方长官,针对士族门阀子弟专门推出的一种选拔制度。
面向的对象则不是所有人,而是主要针对士族子弟,是魏晋皇权调和地方大族的手段。
古代中国“封侯拜相”的主要途径就是出仕做官,所以这三种人才选拔制度,在士族和庶族兴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才选拔之后,能够出仕做官的人,逐渐成为士族阶层,这个过程是通过几代人努力的。
而如果无法延续出仕做官,那么士族也会逐渐沦落成实际上的庶族。
因为这个很容易理解的机制,封建王朝推行的人才选拔制度,就会影响士族和庶族的兴起。
察举制:庶族只要才学、品德足够,便可以出仕做官,有了成为士族的机会;
九品中正制:只为门阀士族服务,庶族寒士没有出头之日。
科举制:人人都有机会出仕做官,成为士族,具有统一标准。
由此可见,士族的衰落、庶族的兴起,并不是在有察举制的汉代,而是发生在九品中正制的魏晋末期以及科举制的隋唐以后。
二、让庶族兴起的契机,刘裕的功绩既然士族的衰落和庶族的兴起是在魏晋末期,就真的不得不说一下刘裕的功绩了。
正是刘裕以宋代晋,建立刘宋政权,终极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两晋,同时终结的是从曹魏开始的九品中正制,让庶族重新有了兴起的机会。
当然,九品中正制只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士族和庶族的兴衰,还要看王朝的统治方式。
而不巧的是,进入东晋王朝以来,士族彻底兴盛,庶族的地位越来越低,固然因为九品中正制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跟东晋特殊的政权形式有关。
东晋是彻底的门阀政治,也就是皇权式微,压制不住门阀,门阀士族反而是左右朝政的主体。
东晋的皇帝,是由若干门阀士族推出的一个“门面”,实际上真正掌权的还是门阀士族自己。
借由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更看重的是自家子弟,绝对不会在乎贫贱的“寒门庶子”,庶族寒士想要做官,想要通过皇帝的渠道已经成为奢望,只能依附于门阀士族,成为门客、部曲等。
因此,东晋时期士族兴盛,庶族衰落。
而刘裕是如何兴起呢?
刘裕是庶族,但他并没有走出仕做官的渠道,而是选择入伍参军,走行伍一途。
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领兵才能,在几次战斗中表现很好,逐渐成为东晋重要军事力量北府兵的统领。
最后,因为打赢了篡位的桓玄,平定内部割据,威慑北方胡族,让刘裕终于能够成功。
刘裕称帝建宋之后,以史为鉴的当然是革除东晋的糟粕,而在刘裕看来,东晋政权的糟粕就是门阀政治,包括门阀政治下,对于底层庶族的压制。
所以刘裕称帝之后,大量启用庶族寒士,压制门阀士族的势力。
成为庶族崛起,士族衰落的契机。
当然,要明确的是,庶族的崛起,并不是成为如同东晋门阀那样压制皇权,而是成为加强皇权的辅佐。
所以,士族和庶族的崛起与衰落,都有皇权的强弱有关,如果简单的看庶族跟士族的对抗,是片面的。
不管如何,刘裕对于庶族的重新兴起,是有重大推动意义的。
从南朝刘宋开始,即便士族门阀的势力在之后的朝代中,有兴盛有衰落,但再难以重现东晋门阀士族左右皇权的情景。
而如果说刘裕启用庶族,是庶族兴起的契机,那么之后拥有科举制的隋唐,便是庶族兴起的巅峰时期。
三、科举:打破士族特权,庶族的出头之日科举制是打破门阀士族特权,破除士族对朝堂垄断的重要机制。
真正诞生于隋唐,在中国古代王朝当中持续了一千多年。
足见封建王朝统治者,对于科举制的倚重。
而对于科举制的看中,并不是各朝皇帝真的惜才,依靠科举选才,让“天子门生”成为自己力量的考虑一直都有。
可别以为士族在科举制出现之后,就完全的不存在,各朝各代的“皇亲国戚”就是士族的延续(虽然“士”的内涵被越来越曲解)。
士族的权利在任何朝代当中,依然会比庶族要高很多,那么士族的力量便会有一直上升的趋势。
而皇权想要抑制士族的力量,科举制便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当然并不是唯一手段。
科举制当然不是没有坏处,但科举制选拔的人才中,庶族的确非常多,因为庶族寒士并没有士族门阀的家境,只能靠科举这一条出路。
成为“天子门生”的庶族举子们,除了基本的为国效力之外,也成为皇权用来平衡各方势力的重要筹码。
科举制诞生之日,打破的士族的垄断,让庶族的力量,成为平衡士族发展的重要手段。
仅从庶族和士族的角度考虑,科举制只是让士族和庶族有了同等竞争的机会,并不会彻底的抹杀某种力量。
因为皇权深知,过犹不及,即便卑微的庶族,兴起之后,也可能会作乱朝堂。
历史中各朝各代的奸臣佞相中,寒门庶族之人,可不在少数。
结语士族的衰落,庶族兴起的现象,与封建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关,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对士族和庶族的兴衰,起到重要作用。
并且,皇权才是平衡和利用士族和庶族的最终力量。

东汉末年,由于黄巾之乱,整个华夏大地遭到了荼毒,而人口大大锐减,其中氏族大家成为了那些黄巾军第一报复对象,所以氏族大家的数量也开始大大减小,但是死的都是一些臭鱼烂虾,剩下来的才是那些具有大能量的家族。
在三国时期这些大家族在政治上曾经发挥出了大的能量,以至于可以影响一个势力的权力继承,曹操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必须得削弱这些大家族的影响力,因此他的选择就是提拔寒门子弟。
但是无论如何曹操这个举措是失败了,为什么?
寒门子弟提拔成为官员以后,这些人又会组成新的豪族,而这些豪族又会加入到那些氏族大家的行列,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选择去和这些氏族大家狼狈为奸,推崇成群的九品中正制度,最终氏族成为了当时朝局的主流。
为什么突然说这个事情,其实这和这个问题有很大的关系,(今日
汉朝推行的是察举制度,也就是当地的人,无论是老百姓还是氏族,大家一起推荐一
人在社会上面混,总得要吃喝拉撒睡,在这种情况之下掌握着社会更多资源,那些士族大家更能够把握这些察举制度所提出的人员名单,即便是有一些出生贫苦人家的人,但是他又怎么可能得到朝廷的重用?
没有势力没有背景,你凭什么让其他的人听命于你?
曹操在三国早期遇到那种窘境,也正是察举制度所带来的一种结果。
对于说成群的九品中正制度,则是完全把这种潜规则提交到了台面上,人心这个东西大家心知肚明,推荐上这
当然一切改变是来自于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给整个社会官员阶层带来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因为这种不论出身只求成绩的一种考查制度,也是让很多寒门子弟有了十年寒窗,一朝成为金凤凰,登上金銮殿这样一个想法在里面,而且能够化为现实。
在明朝科举制度最繁盛的一段时期,由文官组成的文官势力更是朝堂上面一种吴可忽视的力量,一个集团内部最多的讨论,就是自己如何考取成绩,那一年自己在金銮殿上究竟是如何与皇帝对答自己在考试中的排名几何等等这些。

参考:
士族,就是古代的名门望族,又称门阀。
可以理解为,父代当官,那么儿子也可以凭借这一关系,轻松入仕为官。
而庶族,自然就是寒门,大多是没有关系,也没有实权的普通百姓。
而庶族想要入仕为官,在最早的时期,都不是入仕有难度,而是根本没机会当官。
由于这一巨大差距与不平等,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纷争,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可以感受到,庶族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但是由于古代封建社会的局限,即便庶族地位提升,也仅仅是相对的,士族的势力一直到清朝,都占据了主要力量。
看起来是士族与庶族的纷争,其实背后体现的是古代对人才选拔的态度。
今天,我们就从古代的士族衰落,庶族兴起,浅谈一下古代君王,对人才选拔的权衡。
先说下士族和庶族是如何产生的?
士族的产生,最早要追溯到西周时期。
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王朝,建立起了更强大的西周。
而周武王继位后,的确是励精
正如没有永远的霸业一样,西周到了公元前770年的时候,也就是周幽王时期,就已经走了下坡路。
周幽王由于烽火戏诸侯,最终失去了将士们的拥护,最后被犬戎大军推翻了政权,西周彻底覆灭,建立起了东周政权。
而东周政权,由于当时时政变迁,各方诸侯把握朝政,表面臣服,其实背地里都在养兵蓄锐。
而这一局面,东周的皇帝根本无力去管理。
最后随着东周政权被推翻,带来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礼乐崩坏”。
这个词最早出自论语,《论语·阳货》中记载:“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礼乐崩坏,意味着周王朝的无数管理制度的官员,没办法继续效忠皇帝,而这些人,带着大量宝贵的书籍,流落民间,被各方诸侯所收纳,为其出谋划策,教书育人,甚至是出使外交,都是这帮人。
而士族的起源,其实就是这些人。
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拥有才学的人,靠着游说列国,来谋生,而他们的后代,也因此得到当官的机会。
这与世袭制度相似却不相同。
士族只能为其后代提供当官的优先体验,却无法保证他们的官阶。
这些士族,在那一时期大放异彩,像孔子,老子都是在那一时期得到了学问,并且到收徒讲学。
只是他们没有入仕为官,因此成为了庶族,而像后来的韩非子、李斯等人、苏秦、蔺相如等人,都是各为其主,也就是最早的士族前身。
这就是士族和庶族的产生原因。
士族衰落与庶族兴起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管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哲学家。
在《管子》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是故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
”十分形象地说出当时士族与庶族的阶级地位。
“士之子恒为士”,很明显,士族的后代,是永世为官,其中不乏品行恶劣,并无真才实学之人,却因为这一制度,可以入仕为官。
而庶族,也就是工农商之子,即便品行再佳,学识再渊博,也没机会入仕当官,实现抱负。
这一现象,从春秋赵国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入仕当官,大抵都是依据这一制度。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秦朝挑选人才当官的方式,叫做“三公九卿制度”,想要当官有三个途径,一是世袭罔替官职,二是有军功之人,三是有人保举。
而其中还有一条死命令,穷人不可当官,也就是说,在秦朝入仕为官,庶族中的穷人是不可以的。
这一制度的产生,基本完全倾向于士族。
到了汉朝,也没太大的改变。
比如秦末汉初的韩信虽然心有抱负,又兼具真才实学,却因为是庶族出身,而没办法得到重用,并且被项羽屡次羞辱。
项羽是楚国贵族出身,是士族,因此天生就对庶族看不起。
《史书》里记载:“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
”从这里也看得出,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等级,是十分明显的,并且针尖对麦芒。
而汉朝时期的当官挑选,仍然是以士族为主,唯一不一样的是出现了一个察举制,每年有专门的的人员来“举孝廉”,通过这种方式当官。
而庶族对孝廉的官职,也是望之甚远,大多都是官员之间复杂的关系,最后导致官员“名公巨卿多出之”。
所以,从西周到秦汉,士族对于庶族都是处于碾压地位。
真正士族开始衰落,庶族兴起,其实源头是在三国的纷乱政权中。
汉献帝时期,时局动荡,汉朝早就满目疮痍,真正掌握权力的根本就不是皇帝,而是各方诸侯。
比如当时的袁绍,一起义,就万方来追随。
凭借不就是他“四世三公”的名头。
“四世三公”,世袭官职,祖代当官,福荫子孙,是对袁绍最真实的写照。
士族的强大,可见一斑,很明显影响到君主的地位。
所以,从曹丕建立魏国开始,就对士族开始了打压。
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就是士族衰落而庶族兴起的开始。
曹丕听从陈群的建议,在挑选人才上,对庶族也放开了政策。
从以往的只有士族才能当官,到现在庶族人员只要有才学,也可以入仕,这是历史上一大重点改革。
有专门的的官员进行考察和挑选,将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种,对应相应的官阶。
而即便是打击士族,士族却还是占据主要力量。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即便是庶族可以入仕,却也有着最高官职的限制。
不过这一改革,算是庶族的兴起开端。
到了南北朝末期,庶族与士族之间的纷争愈演愈烈,甚至坐不同席,以此来表示立场。
隋唐时期,取消了九品中正制,建立了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叫做科举制。
这一制度的诞生,才算是庶族真正兴起的希望。
何忠礼老师在《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中这么一句:“仕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
”这也是跟之前以士族为主要官员的重大分别。
从这一时期开始,庶族中的寒门学子,只要学有所成,对于四书五经涉猎极广,都可以入朝为官,而士族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也会被取缔并永不录用。
庶族从这一时期开始,才算和士族分庭抗礼。
而后来的宋元明清,大体都是这样,对士族的世袭官位,都取消了大力扶持,让庶族有了出人头地、为国效力的机会。
正如清代沈垚在《落帆楼文集》中所说的那样:“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
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
\"从唐朝到明清,是庶族兴起而士族衰落的过程。
为何会出现士族衰落,庶族兴起这种现象?
士族是庶族的巨大区分,本身就是极为不合理的存在。
我们其实可以试着理解一下,在最早时期的西周,君主想到如此区分,给臣子世袭罔替,令官员皆出于此。
其目的,一是为了集合臣子对皇帝的拥护,希望臣子对皇帝感恩戴德,以此来加强统治;
二来是当时的书籍与大量文化,的确掌握在绝大多数士族手里,庶族大多没有机会读书。
本着用人唯亲的目的,大力扶持士族,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只是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皇帝并没想过,他的这番善意,会让臣子形成自己的势力,而这种现象,无疑是威胁到了皇帝本身的地位。
东周的兵变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皇帝给予士族更高的优越权限,也就导致了,官官勾结的现象。
这对皇帝本身,完全是百害而无一利。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朝代,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逐渐对士族施压,而扶持庶族的根本原因。
目的很明显,不只是为了打压士族,而是想要借助庶族的力量,来平衡士族的势力。
任何一方势力过大,对君主都是不利的。
而士族有千年的历史,庶族想要与其抗衡,就只能慢慢来改进。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度,都是慢慢地提升庶族地位。
从表面来看,是彰显皇帝知人善用,不设阶级区分,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让士族权力过大,以至于重蹈覆辙罢了。
总结:士族衰落,庶族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这种官员挑选,基本被士族垄断的现象,本身就是种畸形的存在。
对于任何一个朝代来讲,如果将权力被一部分人垄断,对于皇帝来说,都绝非一件好事。
所以后来的朝代也证明了,士族与庶族本身就毫无区别,士族中照样有不学无术之徒,而庶族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人才。
只有公平对待,放开局限,才能让朝代真正的兴盛起来。
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体现了古代君王对选拔人才的开放与进步。

参考:
庶民的興旺是因為普通人掌握知識,信息多后,要求公平,正義聲浪高長,統治者為緩和矛盾,或抗爭,只有被動接受庶族興起,既得利益者衰弱的!
参考:
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在靠天吃饭,资源有限的整体农耕文明氛围中,此消彼长,实属正常。
但没有生产力的决定性突破,改变也是有限和无奈的。

参考:
士族衰落,庶族兴起应归功于武后。
武皇帝想借用庶族出身的官员来打击高门士族对权利的垄。
到安史之乱后的唐中后期,随着在内宦官当权,在外藩镇割据。
再到黄巢之乱后的五代十国,自南北朝始的士族彻底走出了中国历史。

参考:

这其中士族开始衰落过程中,庶族开始兴起,但随之又没落。
何为士族,就是有文化的豪族。
豪族来源,就是地方有实力的官员、豪侠等。
士族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战国,社会结构主要是诸侯君主、次级诸侯(贵族)和官僚,西汉社会结构主要是皇帝和官僚,汉武帝末期社会结构主要是皇帝、官僚和豪族。
王莽时期,想消灭豪强,自己一
能够和皇帝共治帝国,这是士族鼎盛时期。
到了东汉末年汉桓帝的时候,社会结构主要是皇权(宦官与外戚)、世家大族(士族)和皇帝。
其实皇帝
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诸葛亮说的亲小人,远贤臣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里的小人当然就是宦官与外戚,士族站在儒家思想的制高点上说自己是贤臣,其实这个时候士族与皇权争斗,士族治国水准和道德水准开始下降,大家都是半斤八两。
东汉末年,小冰期到来,帝国连年天灾,加上宦官与外戚争相争权,实际是皇帝通过宦官和外戚之手,跟世家大族争权。
这时候宦官专权和党锢之祸本质就是皇帝进行中央集权的努力。
真的是天灾人祸一起来,老百姓日子过得一个字,惨。
老百姓自己组织找活路,各种民间信仰就是组织的工具,影响力越来越大。
皇帝天天罪己昭,皇帝失德,民间对朝廷失去敬畏。
民间信仰趁机说说自己是天命所在,黄巾起义爆发,帝国土崩瓦解,天下大分裂拉开序幕,三分天下节奏开始了。
皇帝寄望于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兴兵勤王。
但士族豪强们哪里经得住涿鹿中原的诱惑,这些豪强和世家大族都变成了乱世的枭雄。
三国各路英雄大PK,甚是精彩,其实三国这段历史,就是士族和庶族(寒族)争夺的历史,庶族也在这个时候正是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国历史,其中庶族代表最有名的有曹氏家族、诸葛家族等,士族代表有袁氏家族、孔融家族、司马家族、桓氏家族和蜀中李严等家族。
三国看得多了,这些士族与寒族争斗中,最让人欣慰的就是寒族领袖曹操建立了魏国。
后面司马家族司马炎又窃取曹氏家族权利,篡夺帝位成功,开创了西晋。
经过东汉末年,士族与皇权争权,士族水准有下滑,再经过三国这几十年的纷争和战乱,士族治国水准和道德水准更是下降到了另一个更低的层次。
到了西晋,气候温度降低,草原资源越来越少,南匈奴和胡族南下,朝廷无法对抗中原的豪族和胡族,相反朝廷还得借助于豪族的力量来维持运转,借助胡族的力量来守护边疆,但这两拨人实在都不可靠。
豪族建立坞堡,商品经济退回到自然经济,帝国无收入。
这个时候士族正式开始堕落。
到了西晋,儒学发展到精致,但儒学充斥着无用论,纷纷抛弃儒学,开始谈玄论道,这就有了著名的魏晋玄学。
有些人觉得无力回天,彻底看透了世间的肮脏,于是返归内心,去寻觅桃花源了,比如陶渊明。
但还有更多的人,在社会动荡中看到了巨大的利益再分配机会。
于是他们一边高谈阔论,仿佛出世高人,一边拼命往兜里装钱,还依凭着咱们在前面说到过的“九品中正制”,把自己搂钱的地位给制度化。
这后一种人,大大败坏了政治和社会的道德水准,士族变得相当虚伪。
后面经过八王之乱以及东晋的高等士族与低等士族之分,造成的高等士族朝廷当权、低等士族掌握流民军队的政权军权分离,帝国社会动乱,东晋覆灭。
再说说东晋士族的可恨之处,高等士族更加玄乎地谈玄论道,甚至开始追求各种病态美,要把自己塑造出一种弱柳扶风的感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与任何体力粗活无关,才是有地位的人,才能把自己和其他的人、包括低等士族区分开。
这样的高等士族把持着朝政,如何能指望低等士族的人甘心啊?
甚至高等士族内部,也不断地有一些野心勃勃的人,要搞些大新闻出来,时不时地就叛乱一把 们。
可以说到这个时候,士族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到了唐宋之变的时候,士族正是退出和皇帝共治的上千年辉煌时代,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士族从此不复返。

参考:
士族为何衰落?
简单些,不搞长篇大论。
一、士族本身堕落。
二、国家政权压制。
自刘宋开始,士族逐步成为位高无权者,庶族地主分去权力。
唐代开始大力压制世家。
三、黄巢重创,藩镇割据与五代战乱破坏。
四、唐代印刷术开始应用,读书面扩大。
士族失去对文字与知识的垄断。
五、北宋推崇文制,科举成为主流。

参考:
世间没有什么永远的规律!有兴就有败,符合时代发展的就是好政策!三要素:成熟的条件、关键少数、选择正确的道路!
参考:
中国士族是从夏开始的,兴盛于商周,春秋战国由于教育开化庶民也有机会受到教育,庶族才有兴起的条件。
到了汉晋庶民受教育的程度提高,特别是晋朝士大家族间的恶斗使士家开始衰败,直到隋唐的科举制使庶民大规模进入统治阶层,庶族才有壮大的机会,同时士族进一步衰败。
总之,士族是奴隶社会兴起封建社会衰败到现在基本上到了尽头;庶族也是奴隶社会的底层,封建社会开始有机会上升,到现在人们基本平等了。
关键的是教育和政治体制所决定的。
即思想和形式的提高人才能真正平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