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如果清政府不投降结果会怎么样

清帝不退位,可能会被团灭,就像当年蒙元团灭女真人一样。
而北洋系也会分裂,内战必然是少不了的。
清朝其实并不是被革命党推翻的,辛亥革命的真正幕后推手是立宪派。
因为在当时,不管是革命党还是保皇党,他们的实力都很弱小。
不足以推翻清政府或维持清政府。
当时真正支撑清朝,扛着清朝苟活了几十年的人,是既不支持革命,也不同意继续守旧的改革派,也就是以袁世凯和张之洞所代表的立宪派汉人精英官僚集团。
清朝之所以能死而不僵,就是这帮立宪派人士在幕后苦苦支持。
而清朝最后的灭亡,就是因为清廷得罪了汉人精英官僚。
失去了广泛的统治基础。
那么,清政府是得罪汉人精英官僚的呢?
这个还要从头说起。
太平天国之前,汉人都是奴才,没有颠覆清政府的实力,就连叫板的实力都没有。
然而经过太平天国战争后,汉人突然就有这个叫板的实力了。
因为统治天下的三样法宝:军队、财源和舆论控制,有两样都落到了汉人的手上。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全部歇菜,全国能打的军队全部都是地方团练武装。
这就意味着,清政府的枪杆子被汉人掌控了。
起先,清政府中央还想努把力,再把兵权夺回来。
但是从太平天国到八国联军,清政府努力了四十年,兵权不仅没夺回来,反倒还彻底丧失了对军队的掌控。
没办法,全国旗人就那么几十万人,清政府单纯靠旗人就想组建一支近代化劲旅,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枪把子丢失的背后,就是清政府对财源失去掌控。
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的财源分别交给了地方势力和英国人,清中央政府只是一个甩手掌柜。
接连丢枪杆子和钱袋子,换做别的王朝,必然是死翘翘。
不过慈禧有点本事,她依靠当时唯一还掌控在中央手中的舆论,搞“以满制汉、互相制衡”的套路,笼络汉人精英官员为她卖命,硬是又给清政府续了将近四十年的命。
(舆论就是科举制度)然而,在庚子国难的前后,由于慈禧的举措失当,直接把制衡策略玩砸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东南十省督抚搞互保运动,根本不听慈禧的调度。
八国联军事件平息后,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
为了拉拢地方实力派,慈禧只能搞新政,也就是当年戊戌变法的那一套。
由于是新政,所以在中国持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止。
结果这一废止,清政府中央原本还能掌控的舆论控制也丢了。
不过舆论丢了就丢了,这没所谓。
科举那种老套的笼络人心之法本来就已经过时,不可能支持清政府长久存活下去。
清政府能否存活的关键在于能不能贯彻新政,继续给汉人精英官僚放权。
也就是说,只要清政府能认真落实它宣称的立宪政策,不得罪汉人精英官员,它必定还能继续苟活下去。
然而慈禧死后,上台执政的载沣那帮人,都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货。
他们以为夺回军队和财源就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汉人官僚集团的底线。
结果彻底触怒了汉人官僚集团。
载沣先是逼袁世凯交兵权,袁世凯交了,载沣志得意满,以为自己操控了北洋军,手里就有了枪杆子。
岂不料北洋军对清政府早已经是心怀鬼胎。
紧接着,载沣又搞皇族内阁,十三名阁员当中有九人都是满人,这让对新政改革抱有很大期望的汉人官员大失所望。
在当时,心存颠覆清政府统治想法的官员不在少数。
大家之所以都不敢动,是因为缺一个领头造反的人。
后来武昌新军一闹,南方的汉人官员就全起誓了。
面对这种汉人官员全造反的情况,清政府当时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赶紧立宪,尽可能的挽回人心;
二是派兵镇压。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载沣那帮人选择了武力镇压,彻底葬送了清王朝。
当时清政府的三大战力(北洋新军,各省的新军,各省的巡防营),新军大部分都支持革命党,北洋新军虽不支持国民党,但也不愿意为清政府卖命,屡屡临阵要挟清中央政府。
巡防营比较特殊,南方的巡防营普遍支持革命,即便不支持革命,也不愿意给清政府卖命。
比如湖北巡防营就阵前倒戈加入了武昌起义军;
广西巡防营长官陆荣廷赶跑广西巡抚沈秉坤,宣布广西独立。
北方的巡防营普遍都在观望,他们虽然都不造反,但也不给清政府卖命。
比如奉天巡防营长官张作霖,清政府让他出兵,他就故意找借口不出兵。
最后看袁世凯势大,就甩了清廷,加入了北洋系。
这等于说,辛亥革命时,清政府的三大战力全部都在反对清政府。
即便不反,也不愿意给清政府卖命。
后来洋人表态了。
表示支持袁世凯,不再支持清政府。
袁世凯见此情形,就在是1912年1月26日,暗中授意段祺瑞,让他联合北洋军40多位主要统兵将领,联名致电清廷,宣布拥护共和、“劝说”清帝尽早退位,并“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注意啊,此时的段祺瑞,是清政府派往南方的湖北、江苏等地,镇压武昌起义民军的清朝北洋军前敌统帅。
就连他这个前敌总指挥这个节骨眼上联名属下发电报,劝皇上赶紧退位,这意思太明确了:先客客气气的跪地磕个头,再起身冷冷的威胁,我既然能镇压革命党,也可以调转枪口逼你就范,你小丫的别不识时务!并且在这份联名通电中,还有两
他们都是保皇派将领,可此情此景,他们也开始支持袁世凯逼宫了。
试想一下,新军反清,北洋新军逼宫,巡防营和毅军也参与逼宫。
此情此情,载沣和他的皇族内阁还有什么信心让溥仪这个小娃娃继续赖在皇位上坐着不走呢?
如若不退位,北洋新军造反是必然的。
因为就在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第一次联名通电拥护共和,逼清帝退位后仅一周,他又联名通电,给清中央政府发去了第二份逼宫电文。
瑞等不忍宇内有败类也,岂敢坐视乘舆之危而不救?
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祖宗神明,实式鉴之。
段祺瑞的这话说的很直白了:你们要是再不识相,我们就带兵进京,把皇帝、太后、诸王公大臣全部抓起来!事态发展到这里,形势再明了不过了。
清室若是识相,北洋系给予优厚待遇。
清室若是不识相,北洋系就要大开杀戒。
所以清室那帮人若是还赖着不退位,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被北洋系团灭。
不过,由于北洋系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比如冯国璋、张勋这些人都有保皇思想。
因此如果北洋系敢杀清室,想必北洋系内部也必然有一场内战吧。

参考: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看一下当时的形势。
武昌起义的爆发导致清王朝顿时几乎崩溃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武昌起义,这场起义一开始是由于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清廷的南方的部队大量地调到了四川地区平定叛乱,导致了中部,尤其是武昌地区军力的空虚。
在这种情况下,武昌起义由部分革命军人发动,很快他们就控制了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起义的风暴也迅速席卷了全国,很快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贵州、江苏(包括上海)、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先后独立,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效忠清朝。
就当时的军力来说,新军一共有19镇(一镇相当于一个师),有8镇还受清朝控制(前6镇在北京和直隶地区,第7镇在河南,第23镇在吉林)。
此外,还有18个混成协(一协相当于一个旅),有7个协受清朝控制。
除此之外,其他的军队都在脱离清朝统治的省份,所以已经不受清朝所控制。
从上面的地
而清朝在中原十八省,只剩下了河南、山东、直隶和甘肃,已经没有多少统治地盘了。
清朝能够用于平叛的军队只剩下北洋六镇,而这支军队只受袁世凯的调遣当时可以说,清朝能够用来打仗的部队就只有北洋六镇,而这北洋六镇也是全国所有新军当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从后来他们和武昌革命军作战的表现就能看出,当时其他的部队对战北洋六镇,基本都不是对手。
为了调集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去评判,清廷不得已重新启用了之前被清廷弃用在家的袁世凯。
而袁世凯出山也是要讲条件的,在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之下,清廷让袁世凯出任了内阁总理大臣。
在出任了总理大臣之后,袁世凯出动北洋军进攻武昌的革命军,北洋军打的非常顺手,经过激战,他们占领了汉阳和汉口,革命军只剩下了武昌。
但是在这个时候,袁世凯停止了对革命军的进攻。
像袁世凯这种老油条,好不容易抓到了人生巅峰的机会自然是不会放过了。
如果这个时候,袁世凯出兵消灭了革命军,那么他也知道这个后果就是清廷会很快把他罢免,让他再次闲赋在家,袁世凯怎么可能这么蠢呢?
所以他在出兵镇压的开始,不断地找清廷要钱,之后把武昌起义控制住后就收手,不灭了武昌起义军,但也把他们控制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这样,他就可以利用南方革命党和清廷之间的矛盾,两边谈判,左右逢源。
他和南方革命党人经过谈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甚至是他自己计划中的意外收获,那就是如果能够让清帝退位,他可以当民国大总统。
大总统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是权力的巅峰。
这对于袁世凯来说是不管他怎么博弈能够得到的最大利益,所以他对这个谈判结果自然是非常满意的。
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当袁世凯和孙中山通电话后,得到了孙中山让他出任民国大总统的许诺后,他自己也激动得很久没说话,实际上很可能当时他都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价码。
所以袁世凯行动了,他马上制造了南北谈判的舆论,接着就不停地逼迫清廷皇帝退位。
当时主政的是裕隆太后,皇帝宣统还只是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裕隆太后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当然,这中间还有袁世凯的恐吓,他也经常说西方帝王在王朝覆灭后上断头台的下场(法国大革命中的路易十六),裕隆太后本身缺乏政治经验,也没有多少手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宣布了退位。
如果清廷不投降的结果我们按照这个题目的假设,清廷当时是扛到底,不退位,那么会是什么结果呢?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袁世凯得到了当大总统的保证,所以他只会奔着大总统去的。
他也知道,不管他立下多大的功劳,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曾国藩那样,最后失去了几乎所有的兵权,封个爵位,然后光荣退休,死后再追封个什么荣誉而已。
所以袁世凯所掌控的军队是不会继续帮清廷打仗了。
而北洋六镇中,实际上袁世凯控制了五镇的兵马,只有第一镇是掌握在清廷手中,毕竟第一镇都是满人,他们是会誓死效忠清朝的。
那么这个时候,清廷还有多少部队呢?
新军19镇中,除去袁世凯的5镇,还有独立省份控制的11镇,清廷只剩下了3镇的兵马,而其中的2镇还在别的省份,实际直接控制的也就只有1镇了。
此外,18个混成协,当时还效忠清廷的也只有7个协,都驻扎在全国各地,其中甘肃、云南的各1个协以及新疆的2个协是根本不可能调到中原作战,因为太远。
东北有2个协,河南有1个协,估计这些部队中最多也只能调动3个协左右。
也就是说,清廷当时能够直接掌控的军队,就算都加在一起,以1镇3协的兵力,(1镇为2协,1镇3协相当于2镇半)也干不过袁世凯掌控的北洋六镇中的5镇军力。
当时袁世凯还只是在逼迫清廷退位,如果一直如此拖下去,很可能到后来袁世凯也会不耐烦,直接宣布叛变,脱离清廷,那清廷就真的没有任何谈判的筹码了。
真的干的话,时间久了,袁世凯就会直接宣布革命,然后带着他的5个镇进攻北京,清廷就出动了最后的部队,1镇3协,(2协从东北过来,1协从河南过来,其实能不能来都不好说,我们就算他们来了吧)对战北洋六镇中的5镇兵马,一场大战下来,基本这1镇3协就报销了。
(北洋第一镇的战斗力实际上不如其他五镇中的任何一镇,而3协的战力来说,也不是那五镇的对手)然后呢?
然后袁世凯带着五镇兵马进入北京,打进紫禁城再去逼清朝退位?
那会就不是退位的问题了,而是把你杀了直接革命的问题了。
所以,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和革命党谈判,还能保留自己的颜面,还能够在谈判中争取到一些利益,如清廷一年400万银元的待遇就是这样争取过来的。
所以,当时对于清朝来说,除了退位,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

参考: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带着主观意愿和历史观点来回答的,好在还是有少数几
首先,我想纠正一下提法,辛亥革命后,清政府不是投降,而是在“内有袁世凯外有革命军”的情况下,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等人多方斟酌,最终痛苦地选择了顺应民意清帝让步退位,因为清朝一直没有投降,是在袁世凯的提议下(也有威胁的成分),与革命派签订了条约,清帝退位后可以享有故宫这一“永久自留地”,由民国政府每年提供一定数额的经费资助,清帝可以在故宫设立小朝廷,可以皇帝死后继续推选新皇帝继位等等(如果这一条约后来不被尊敬的冯玉祥先生代表的“民国政府”所破坏,那么如今的故宫可能就是清朝廷的私人领土,清廷就是类似于现在的罗马城内的梵蒂冈之类的小国家)。
其次,我来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假如清政府坚持不让步退位,那么,肯定不会像一些人所认为的清朝一定会被消灭,而有很大可能是中国一定会分裂成为两个国家,即民国政府与清朝,类似于南北朝时期;
当然也有可能成为北中南三个国家,即清朝、袁世凯政府与南方民国政府,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
无论是哪种情况,清朝肯定都是存在的,只是其统治地域可能会退出河北和北京,只拥有现在的东北三省、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西藏、新疆、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以及从中国独立出去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即俗称的外蒙古,当然还包括后来成为飞地后不得不被苏联吞并的今俄罗斯
因为根据史料可以充分证明,当时的东三省、蒙古以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小官员仍是忠于清朝的,且西北和蒙古的当地少数统治者多是清廷封的一些王爷,只对清帝效忠。
即使是在袁世凯所控制的北洋五镇中(共六镇即六个师,其中第一镇为满族军队,是无条件忠于清朝的,二至六镇为袁世凯控制,又其中第六镇因统制即师长是革命党人吴禄贞,差点被南方革命党控制),也有将近一半的军官受到大清的优待,至少对清朝是不忍心彻底打击的,所以清朝和袁世凯控制的清朝政府双方基本会以和平的方式相处,即清朝退出北京,控制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袁世凯政府控制现在的河北、山西大部分以及陕西、河南、山东等地,而南方革命政府则控制南方各省,假如南方革命政府不承认袁世凯政府的统一,那么袁世凯政府和南方革命政府双方可能会在四川、湖北、安徽、江苏一线展开拉锯战,按照革命军的实力不足北洋军队,肯定会退出长江以北,只能控制长江以南地带,而袁世凯军队虽然战斗力极强,但因新占领的地方必须实行有效统治,且军队人数不足南方(南方会党加入军队者较多,至少四川各县军政府多为袍哥首领掌控,所以总体军队素质相对较弱,但人数优势明显),对深入长江以南扩大战果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便极有可能形成“三国”。
假如孙中山代表的南方革命政府承认让位,只要袁世凯承认共和国,那么,也可能形成清朝和民国政府“南北朝”时期。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清政府在辛亥革命中认清形势,激流勇退,使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流血最少、扰民最轻的政权变革形式(第一是北宋代后周的陈桥驿兵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其实我们大家都在纠结外蒙古为什么会独立?
有的说是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也有的说是苏联阴谋利用二战中国困难时期导演了外蒙古独立,这些都有一定道理,也是存在的事实,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清朝皇帝宣统退位后,关系较内蒙古疏远的外蒙古少数王公便以失去效忠对象企
最后,在清朝灭亡的非常时期,有一些地方的革命党人过于极端,主要体现在武汉与西安、广州三地,对满人十分仇恨,西安甚至存在围攻满城并将满城内多数居民无论男女老幼屠城的残酷现象。
有些人认为这是明末清初清军在江南实施“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因果报应,其实我真的想说,历史的仇恨不应该在后来清算,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特殊的原因,我们强烈谴责明末清初清军在江南的暴行,但同时,我们也应强烈谴责少数革命党人在民国初年对满城人民的暴行——因为无论是哪个民族,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叫中华民族,都有一个伟大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真诚希望中华民族和谐团结,亲如兄弟姐妹,一起在祖国的大地上幸福快乐地生活。

其次,我这里想说明一下,清朝皇室在辛亥年并不是完全没有实力,也不是只有满人武装,事实上之所以答应清朝优厚的退位条件就是因为爱新觉罗家族还掌握着非常可观的军队,为了避免玉石俱焚,所以才给了清朝皇室非常优厚的退位条件。
关外张作霖辛亥年曾通电全国,表示要“入关勤王”首先就是关外,当时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和东三省军事首领张作霖、冯德麟是忠于清朝皇室的。
张作霖曾经一度准备“入关勤王”,还曾联合冯德麟、马龙潭、吴俊升等三十三名武将,给袁世凯拍电,表示要武装“勤王”。
张作霖甚至已经拟定了与民军作战的作战方案。
东三省巡防营与练军加起来也有三万人左右,而且绝对服从张作霖与冯德麟指挥。
西北马家军在陕甘总督升允带领下,要“收复西安”然后就是西北方面。
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安义军响应,当时的陕甘总督升允逃到了大西北。
虽然他是孤身一人逃到西北,但是当时在西北的甘军领袖马安良等人对升允表示了无条件服从。
(辛亥年甘军)当升允提出要带甘军“收复西安”时,马安良立刻表示支持,并会同张行志的壮凯军、陆洪涛的振武军共计马步十四个营从甘肃进攻西安。
而西北甘军、壮凯军、振武军合计两万人左右。
更为关键的是北洋军内部同情和支持清朝皇室的势力并不小。
北洋冯国璋、曹锟支持清皇室,北洋六镇里有两个半镇支持清朝皇室比如北洋第三镇(师)统制曹锟,他手里的第三镇一直是北洋诸镇里战斗力最强的,辛亥年阎锡山在山西通电反清,袁世凯就是派曹锟西进山西,阎锡山率领的山西新军完全被第三镇摧毁了,阎锡山自己也逃出太原,曹锟完全“收复”山西,山西被迫再次通电取消“反清电”。
在张勋复辟时,曹锟就多次公开说过“一个国家没有皇上还行?自打没有皇上,南也乱,北也乱。
”如果不是当时张勋舍不得“直隶总督”的职务,只愿意封曹锟为“直隶巡抚”,曹锟就带着北洋第三镇和张勋合兵一处进京城了。
再加上本来就由满人组成的禁卫军和北洋第一镇,北洋内部至少有两镇是铁杆保皇党,他们只需要一个领头人。
而北洋大佬里有倾向于清朝皇室的人吗?
(冯国璋)答案是有的,这
冯国璋对清朝是有真感情的,当他从武汉前线被调回京城时,得知段祺瑞等十几名北洋将领通电要求清室退位时都准备和段祺瑞翻脸,准备单独通电表示自己不同意清室退位,结果被幕僚劝住。
而当清室退位消息传来的时候,冯国璋还沮丧的说“皇族甘愿退位,我们今儿还给谁打。
这样看来,大清国的江山就算完啦。
”所以,假如清室表现强硬,冯国璋以禁卫军、北洋第一镇以及第三镇为班底,是真敢和袁世凯摊牌的。
事实上大家也把袁世凯对北洋的控制力想得太高,即使完全由袁世凯老家人以及亲信组成的北洋第六镇,当吴禄贞这个空降师长宣布要和阎锡山组成联军反清时,袁世凯这个北洋当家人也不得不拿出2万两银子,收买第六镇军官暗杀吴禄贞。
第六镇可以说是袁世凯最亲最亲的武装了,除掉一个空降师长都要袁世凯花2万两银子,更别说北洋其他几支武装了。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假设清朝皇室坚决强硬到底,那么很有可能袁世凯会得到“英式虚君”承诺后调转枪头攻击同盟会,毕竟袁世凯也不想北洋分裂,而“英式虚君”也算是达到了袁世凯独揽大权的目的。
而只要袁世凯承诺清帝国国体不变,那么冯国璋也好,张作霖也罢,也没有理由与袁世凯敌对。
所以最大可能是辛亥革命成为同盟会又一次不成功的起义。

参考:

不投降的结果就是武力讨伐,将满清政府打垮。
满清权贵领袖可以被杀死或者暗杀,最好的就是流放到国外,财产被夺取。
最倒霉的是,满族人可能会被波及,成为国家的敌人。
如果满族人同满清政府一条心,抵抗革命,可能会遭到血腥的报复。
当时满清并没有不投降的条件。
南方已经大乱,权力掌握在革命党和支持者以及军阀手中。
北方的核心军权在袁世凯手中,旗人只有些许武装力量。
反正最后几十年以旗人编组的部队,无论武装多精良,都是不堪一击,酒囊饭袋。
八旗兵早已不能打仗,毫无战斗力。
八国联军打来之前,武卫军有4支部队,都是汉人。
慈禧太后有些心慌,在1898年,让荣禄编组一支旗人的部队。
最终拨出二十五万两白银招募中军亲兵二十七营,称其位武卫中军,约1万人。
这5支新编部队中,武卫中军最烂,同洋人碰了碰就全线崩溃。
尤其,虽然后来北洋六镇中的第一镇15738人,主要由旗人組成,但战斗力也可想而知。
况且,袁世凯手上有5镇,也就是5个师,旗人只有1个师,根本不是对手。
袁世凯此人阴险狡诈,绝非善类。
他之所以演戏逼迫满清退位,并不代表他不会用武力,仅仅是暂时认为没必要用武力。
如果满清自愿退位,当然是最好。
因为如果袁世凯和满清火拼,可能会便宜敌人革命党。
但在袁世凯看来,最大敌人就是满清。
当时袁世凯只有军权,军费需要满清政府提供,等于拴住他脖子的绳子。
所以袁世凯急于推翻满清,将地方的行政控制权也抓在手里,实现军政合一,彻底拥有实权。
如果当时满清拒绝投降和袁世凯硬拼,以袁世凯的狡诈,很可能联手革命党,直接窝里反将满清政府武力推翻,宣称参加革命。
当时满清政府,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只得完蛋。
而革命党实力比袁世凯差很多,一旦推翻满清掌握实权以后,袁世凯对付革命党还是有把握的。
而如果满清兴兵抵抗,必遭报复。
以袁世凯的狠毒,至少会把主张对付他的满清权贵全部干掉,以绝后患。
甚至会连带诛杀敢于抵抗的满清部队。
那到时候满清就鸡飞蛋打了。
满清虽然投降,至少权贵保住了自己的巨额财富。
以溥仪为例,整个紫禁城所有的宝物都是他的
他随便挑几件出来卖,都是几百万两白银的巨款。

参考:
辛亥革命后,如果清政府不投降,那么,可以确定的是,满清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所以,这是一个确定性的事件。
当时,影响着辛亥革命进程的袁世凯和满清皇室,已经没有办法改变这个“历史洪流”带来的不可阻挡的脚步,“覆巢之下无完卵”,要么,选择玉石俱焚,要么,向阳而生,拥抱民主共和。
所以,在命运的紧急关头,你肯定不会想到,满清皇室的一念之间,沙皇灭门的惨剧瞬间“擦身而过”,他们或许感受到了死神临近的脚步,但他们却是幸运的,灭顶之灾,呼啸而过——他们毫发无损!若干年后,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还心有余悸,表达出无奈和暗自庆幸。
事实上,已经被今天更多的俄国人认为是个历史错误的“末代沙皇灭门”事件,无疑是个无法弥补的历史大悲剧。
香消玉殒的沙皇家人,是不是让你感到太残酷?
事实上,末代沙皇灭门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而满清皇室却有选择的机会,所谓,“选择不对,努力白费”。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们被迫做出选择,迎来了一线生机。
那么,究竟是谁的选择,让这个死神擦肩而过?
有一
这就是袁世凯,清政府不投降,但袁世凯迟早会“门厅易帜”叛变。
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在他心里,“你们皇室要作死,我老袁还想活!”袁世凯为什么不会为满清殉葬呢?
最重要一点,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已经是和革命军对抗的一支孤军。
说白了,他如果选择抵抗到底,这支孤军迟早要消耗光。
而拼消耗,他拼不起!手里的新军是训练有素的常备军,若拼光了老本,他就是光头司令,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这时候,满清皇室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如果他手里无兵,他就成了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所以,老奸巨猾的袁世凯,不会等到满清皇室战死,他就会找机会,以“革命”的名义号令军队,为结束帝制,捞个头功他是不会不算计的!这样的人,就是一个离心离德的满清“定时炸弹”,迟早要引爆,无论满清皇室如何抉择,要么他来引爆,要么,他学清军入关的吴三桂,用满清皇室的人头作为投机革命的“投名状”!所以,如果当年满清皇室真要有点血性,要像当年清军入关那样,玩一把“战斗民族”的英雄气概,那么,最终,无论是革命军还是袁世凯,两把利刃都会把满清皇室以“”反民主共和革命”的“战争罪行”把他们处决。
而且,还会冠以“罪大恶极”的罪名,让天下百姓拍手称快!这样的结局看似故事剧情,却是最血腥的沙俄皇室结局的中国翻版。
一旦皇室拒绝投降,整个满清皇室和贵族甚至因为抵抗过于激烈,革命军痛下杀手,一路追杀皇室人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个关外民族很可能从中国版
明朝末年,清军入关取得了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做的最狠的一件事就是追杀明朝百万皇室子孙,唯有斩尽杀绝,不留后患。
最具有悲剧色彩、讽刺意味的是明朝一个在民间隐藏了几十年的皇室子孙,因一句酒后失言的话,“自说自话”暴露了皇子身份,很快被人揭发举报,清廷抓住后将其凌迟处死。
他们唯恐做得不够,还诏告天下,清政府善待前朝皇室人员,隐藏民间的站出来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结果,有人天真地相信了,结果的结果就是没有一
那么,如果他们战斗到底,不投降,中国真的会四分五裂?
这个可能性是会有的,但是却肯定不会是永久的!这取决于战争的两个平衡点。
北方和南方。
其实就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对革命的态度决定着战争进程。
如果皇室下诏书,坚决镇压革命力量,其决心不说超过镇压太平天国时期,能接近这种水平。
而袁世凯一时半会儿还没得选,因为谈判的机会被战争的白热化给耽误了!那么,已经宣布独立的各省,如云南、广西等各路反清大军,汇成民主革命的洪流,在当时的时局下,是顺应潮流的新生的、进步的“新事物”,得人心,顺民心,“民主共和”思想毫无疑问更能得到大众的支持,革命军的士气和民众的情绪,都被点燃,全力以赴推翻封建帝制。
这时候,真应了那句话,“墙倒众人推”,顺势而为,对于革命的一方,顺水推舟,轻而易举。
对于,反“民主共和”的“保皇”势力一方,始终处于“旧势力”一方,他们是不得人心的,是必须被推翻的,民众认识越深刻,情绪越高涨,加入的人就越多,力量就越强大,反之,不得人心的满清朝廷只能被埋葬了!更可怕的是,如果满清皇室抵抗到底,不但皇室避免不了被处决的命运,还会引火烧身,牵连到整个满清权贵甚至所有旗人。
清末旗人一共有150万,在全国各地建有满城。
如果战争旷日持久,战火越烧越旺,各地满城必定不能幸免!尤其是,随着战争造成的伤亡数字加大,无辜的人会越来越多,南方革命者更会把“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进行到底。
最悲惨的厄运必然在满清皇室的“拼死抵抗”诏书下,在各地八旗子弟的效忠下,最后,他们和满城“玉石俱焚”。
在这种情况下,屠满是不可避免的悲剧!网上,经常有各种谣言贴,说辛亥革命屠满有多少多少,那都是不负责任的造谣!正因为满清皇室“审时度势”,“顺应潮流”,被袁世凯成功“套路”了,客观上,保护了、保全了整个旗人阶层。
所以,满人是幸运的,他们没有遭受到明末皇室的厄运,也没有遭受中原人民被屠杀7000万的厄运!想想啊,150万旗人,经得起折腾吗?
所以,当厄运来临的时候,无论袁世凯多么效忠朝廷,就是他战斗到最后一刻,杀身成仁,也于事无补。
而袁世凯在历史的节点上背叛了朝廷,提前结束了一场他可以预知结果而毫无意义的战争,他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是有功于满清皇室的。
尤其是,他为满清争取的皇室优待条件,让皇室被善待。
最后,居然还可以跑到东北,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搞了一个伪满洲国。
这是满清皇室不懂感恩、自取灭亡的严重错误,甚至是罪行。
所谓,“自作孽、不可活”这种愚不可及的做法,是必须被批判的!袁世凯,他太狡猾了!他在历史的大环境下,成就了
不但得到了“大总统”,还搞出了“中华帝国”,恢复了一个仅仅存在45天的汉家政权。
最后,总结重点说三遍,“满清必须灭亡”,“满清必须灭亡”、“满清必须灭亡”——必须懂!满清皇室不投降,皇室会不会被处决?
一定会!
参考:
应该说,辛亥革命(也就是武昌起义)后,如果满清政府不投降无非就三种情况,一是革命党彻底推翻满清政府,二是满清迅速平定武昌起义。
革命党只有等待十几。
第三种革命党和满清划江而治,重现南北朝。
而这三种情况都取决于袁世凯。
也就是说,袁世凯
这里有一个历史问题必须要 说明一下,满清不是“向革命党投降”,而是和平退位,如果投降也是向以袁世凯的北洋妥协并移交权力。
由于满清的假“立宪让满清失去民心,又碰上武昌起义、革命党派又起义了,满清镇压不成功,后来启用袁世凯,但袁世凯大”放水”把满清当谈判筹码,随即于革命党进行南北和谈,满清退位,可以说,袁世凯能够让满清和平退位,没有让华夏陷入内战,这是袁世凯最大的功绩,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满清朝廷在当时已经失去了对政局的控制,他已经失去代表“国家的”资格,而是一袁世凯为首的北洋 集团实际上已经走上了政治前台。
如果满清朝廷不退让,不签字,他们的结局会更惨,绝不会比实际好多少,他们就连自己都无法保护,到最后也只是维护自己家族能得多少银子,如果不签字大概会被彻底废除。
至于说满清想要划江而治,甚至退出关外让出“中原”,但满清不是蒙古,满清得天下太速,晚清又过于腐败割地赔款,无恩义于百姓和天下,而满清汉化太深,已经无聊力前往东北了,至于说划江而治更是痴心妄想了。
就算摄政王载沣好和隆裕愿意带领皇室前往关外,又有多少满人愿意前往关外,无人,无兵,无钱,无权,这样四无政权就算到了关外又能如何。
又有多少军队愿意跟随前往,已经彻底腐败了满清已经不可能产生任何涟漪了。
满清更不可能剿灭革命党,革命党已成燎原之事。
北洋新军事袁世凯的私家军,所谓八旗子弟除了提笼架鸟之外啥也不会干,满清没有在太平天国和甲午覆灭已经是奇迹了,辛亥革命只是最后临门一脚而已,满清是封建时代的“家天下”面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他是无所是从,更是无法面对这一巨大变局的,再就是小农经济破产,面对于“工业”和现代文明的挑战。
这就意味着,传统封建文明到政治体制的彻底崩溃和破产,满清更本不会有任何时机和舞台。
到思想文化的全面崩溃。
实际上。
辛亥革命的爆发,地方已经基本上不受中央的控制了,实力派已经开始唾弃皇权思想、这也是人民对皇权的唾弃,满清也已经没有任何权力基础。
被历史所唾弃就是必然。

期待你的

参考:
首先我们来看看,辛亥革命以后,清廷能够依仗的兵力有哪些?
自老佛爷从西安回京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其中关于军事的变革,是将原来的绿营几乎全部撤出,朝廷经制之兵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清末新军系统。
而清末的新军编练,也不是由中央统筹安排,一来中央没有那么多钱,二来,地方也不怎么听中央号令了,所以清政府索性把编练新军的权力下放到了地方督抚。
那么到了辛亥革命前后,全国新军总兵力有多少呢?
武昌起义爆发时,全国共有26镇,军官11463人,士兵168544人,这就是全国编制内的部队总人数,至于编制外的,并不属于能够面对大规模战争的军队。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南方基本宣告独立,等于说南方新军已经自成体系,属于叛军,那么此时此刻还属于清廷阵营的军队还有多少?
首先就是清廷的中央军北洋六镇,这六镇是全国新军中战力最强的部队,也是最早编练的部队,以淮军北洋海军为根基,在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情况下不断发展而来。
这六镇人马,是在新军编练的过程中不根据具体情况扩充或吸收其他部队形成的,第一镇成军与1905年7月,总兵力11746,驻地在保定,来源是原来的京旗常备军。
第二镇,成军与1903年7月,总兵力12468,驻地迁安,是原来的北洋常备军第一镇,左镇两部分合编而来。
第三镇成军1904年5月,总兵力11883人,驻地保定,改编于北洋常备军第三镇。
第四镇成军1904年5月,总兵力11883人,驻地马场,从北洋常备军第二镇合右镇改编而来。
第五镇成军1905年5月,总兵力11746人,驻地济南,以北洋常备军第五镇,武卫右军先锋队为基础改编。
第六镇成军于1905年5月,总兵力11846人,驻地北京,为北洋常备军第五镇,武卫右军、自强军、新练军合编而来。
北洋六镇是清廷的基本盘,但很遗憾的是六镇除了第一镇以外,其指挥官清一色的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部下,而袁世凯当初练兵,是将其作为私人武装来练的。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原本被摄政王载沣挤下野的袁世凯被重新启用,等于是这5镇人马又重新回到了袁世凯手中,而第一镇,实际上只是换个指挥官的问题,中下层军官里面大部分都是袁世凯的人。
这等于就是说,清廷的武力基本盘全都握在老袁手中,清政府是降是战,也需要老袁点头才行。
当然,并不是说清廷就没有完全是自己的人的新军。
禁卫军就是一直纯粹的皇族武装,其中旗人占了极大的比例,而武器装备也十分精良,武昌起义爆发不久后,禁卫军的炮队首命南下,曾在武昌用火炮两次大败革命军,可见这支部队还是具有一定实力的。
等到老袁上台以后,这支部队和第一镇合编为第一军,由载涛都统驻守京畿,专门负责巡护、弹压京师附近地区。
可这支清皇室唯一可以依仗的部队,没过多久就被老袁夺权了。
老袁上台没多久,就提出了““当次干戈扰攘之际,皇族必须亲自出征,以为各军表率。
”,载涛直接被吓尿,提出让袁世凯来调遣第一镇,由此,老袁彻底掌控了陆军第一镇,也就是北洋第一镇。
没过多久,禁卫军的兵权也被老袁夺走,安插了冯国璋为禁卫军总统,忠于皇室的满清军官全部被调走,自此,禁卫军为袁世凯所控制。
到了这个时候,清廷就只剩下一个空架子,没有任何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们只能指望袁世凯。
而老袁本人就是个搞投机的,怎么可能在全国一片“倒清”的局势下还坚持“保清”抵抗到底?
他又不姓爱新觉罗,皇帝又轮不到他来做。
哪怕清政府皇族满人不愿意投降,个个都是硬骨头,但是没钱,没兵,拿什么镇压革命?
老袁分分钟就能教他们做人,大不了就是把满清皇族全数推上断头台,然后老袁跟南边议和,达成共和政府,民国依然还是要建立。

参考:
袁世凯最大的失误主要有
以当时的革命党的力量,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以及民众基础,都不可能推翻满清,更何况革命党内部分歧重重。
军事指挥者和军人有点不满孙理论来抢夺军事果实,要不是黄兴退让,革命党就此分裂了。
而此时,北洋军坐镇武汉,随时可消灭革命军,而此时,袁世凯仁慈的一面出来了,竟然与革命党暗中议和逼满清!这是袁的仁慈,也是袁的一着臭棋!袁世凯的正确做法是,榨干满清的最后能量和金钱,学曾剃头剿太平天国,一举南下消灭革命党,然后回师北上,再学赵匡胤,逼清帝退位,一统江山建中华帝国!袁世凯在朝鲜时即表现出了军事外交才能(军事上干赢了日本),在山东时,办学(山东大学)办实业,后来当总理表现出他的政治才能。
所以,袁世凯当政,办学发展科技办实业定能强国富民!如此,国内没有了干扰,经过二十多年(到三十年代)的发展,国家一统强大,哪还有后来的小日本侵华!还可能袁世凯会延寿十年,对列宁的归还土地,袁定能抓住天赐良机,至少收回部分甚至大部分领土(袁在朝鲜即建议满清将朝鲜纳入版
可惜历史就以后来发生的形式发生了!
参考:
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十九日,湖北革命党发动了武昌起义,打响了反清起义的第一枪。
之后,全国响应,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袁世凯东山再起武昌起义爆发之际,袁世凯正在河南彰德府洹上村疗养“足疾”,装出一副优哉游哉、寄情山水、垂钓之乐的表象。
实际上他在家中设有一间电报房,每天和驻扎各地的北洋军心腹部下秘密联系, 随时准备“潜龙”腾渊、东山再起。
1911年10月14日,随着湖南、陕西、山西、江西、江苏、云南、贵州、安徽、 福建、四川、两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清廷四面楚歌,摇摇欲坠。
摄政王载沣迫于各方压力,不得不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
因哥哥光绪被慈禧囚禁瀛台、含恨而亡的缘故,载沣一直深恨袁世凯。
此番虽逼于形势不得不委袁以重任,但他对袁并不放心,于是他虽规定袁可以节制调遣各路援军,但对于精锐的北洋军及海军,却只能“会同”陆军大臣荫昌及海军统制萨镇冰调遣,没有指挥全权。
野心勃勃的袁世凯不满这一规定,他复奏载沣,以“足疾未愈”、“旧症”发作、“头眩心悸”,需要继续“调治”为借口,拒绝出山南下督师。
彼时的北洋军说白了就是“袁家军”。
袁世凯不出,北洋军各将领自然不肯卖力作战,甚至敢于公然违抗荫昌、萨镇冰的调遣。
在这种不利形势下,载沣不得不作出妥协姿态,按袁世凯的要求,满足他提出的“六项条件”,即:明年(1912)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赦免武昌党人、解除dang禁、给予指挥军队的全权、提供充足粮饷、弹药。
10月27日,清廷接连下发四道上谕,将陆军大臣荫昌调回京城,封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授予其节制所有参与镇压武昌起义陆海军的实权,袁世凯如愿以偿,终于完全掌控了前线军事大权。
成了清廷的“柱石之臣”袁世凯一番纵横捭阖,大权到手,终于出山了,北洋军在他的指挥下恶狠狠地直扑南方。
经一番激战,器械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攻入了汉口。
几乎与此同时,袁还率北洋军在北方的石家庄、滦州、太原等地镇压了清朝新军的数次起义。
袁世凯俨然成了力挽狂澜的有功之臣,而且朝廷最具战斗力的军队以及京畿兵权也全被袁悉数掌控,这就迫使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等人非得请他出面组织责任内阁不可了。
11月2日北洋军攻入汉口的当天,清廷依约宣告解散“皇族内阁”,授予袁世凯内阁总理大臣的尊位。
11月8日,资政院依据清廷新颁布的宪法信条,再次推选袁世凯为总理。
13日,袁世凯离开汉口,北上进京组阁。
16日,袁氏内阁成立,成员大多是他的旧友与党羽。
为将清廷所有军权全部掌控在手中,袁世凯软硬兼施,逼迫监国摄政王载沣交出印绶,又逼隆裕太后申明“家法”:(满蒙)亲贵不得预闻政事。
随后,袁世凯迅速调冯国璋率兵入京,接管了由载沣统辖的禁卫军。
如此一番运作,袁世凯轻易接受下了清廷的全部军政大权,成为彼时清王朝中惟一真正握有实权的显赫人物,不仅让监国摄政王载沣靠边站,还让隆裕太后以及小皇帝溥仪都成了傀儡。
袁世凯仅花五十万元就买断了大清江山,避免了改朝换代时尸山血海的人间惨剧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的革命目的是为了推翻封建帝制,实行共和。
南北议和过程中,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和孙中山,也即北方和南方达成协议,只要袁世凯能迫使清廷自动退出历史舞台,那么不论他使用了何种手段,只要他衷心拥护共和,孙中山愿意立即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并推荐袁继任。
据记载,清廷之退位,外受袁世凯之威胁 ,内则受“某亲贵”之劝逼。
此“某亲贵”者,即以贪鄙无能著称的庆亲王奕劻。
袁世凯东山再起时,奕劻正担任皇族内阁总理,他见袁大权在握、势焰熏天,心里琢磨着既然已经大权旁落,不如多弄点实惠,便托人向袁表示:“但得老夫终身天年,子孙勿转沟壑,则一切事可不问”。
奕劻暗示自己愿意以权力换金钱,正投袁世凯所好,他花钱一向大方,立即慨然许诺,答应给奕劻50万两银子,于是奕劻力荐袁为内阁总理大臣,将清廷所有大权拽于一手。
袁世凯草拟了一份《优待清室条例》,由奕劻亲自携带入宫向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陈述清室退位主张,他语带哽咽地对隆裕说:“民情风靡,士不用命,大势去矣!奴才无状,实不能有所计议......”隆裕毕竟是女流之辈,又无慈禧之能,她亦抽泣道:“竟至此乎”?
奕劻乃将北洋军诸将通电以及各省响应消息出示给太后,还告知以袁世凯对国事的分析,言朝廷已无可用之兵。
到此最后关头,隆裕太后知大清气数已尽,大厦将倾,岂是人力可以挽回?
只得让奕劻召集御前会议,同意“优待清室条例”,准备清帝退位诏书,之后以小皇帝溥仪的名义宣布退位,袁世凯仅花50万两白银,便买下了大清江山,咋看都是一笔合算的交易。
袁世凯许诺,清帝退位后,皇帝和爱新觉罗氏宗亲仍能受到国民政府的保护与充分优待。
这些优待内容包括:“清帝逊位后仍可保持皇帝尊号,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
清帝可暂时居住于紫禁城内,一年后移居颐和园;
民国政府每年拨付给清帝400万元做日常用度。
原有禁卫军饷额依旧;
王公大臣世爵依旧;
皇族公权与国民相等;
皇族私产一律受到保护......”“优待清室条例”无异于承认共和制之得以建立,是出自于清帝的“恩赐”,故清帝必须受到充分的尊崇。
彼时的清廷虽然早就风雨飘摇,但仍然有100余万军队,如果清廷不愿投降,负隅顽抗,南北双方都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人员与财产的损失。
袁世凯威逼利诱清帝和平退位, 避免了自古改朝换代时血流成河、玉石俱焚的惨状,换一个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他的一大功绩呢?
宣统帝溥仪退位后的第二天,也即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兑现了自己的许诺,向国民政府临时参议院递交了辞呈,推荐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
【插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可是,真正促使清政府倒塌的人却不是孙、黄二人,而是历来被视为窃取了革命果实的“民贼”袁世凯。
当然,从当时的形势去看,清政府的垮台说到底也是多方势力一同作用的结果,即清政府、北洋系和革命党,洋人的势力也不可忽视。
不过,当时的局势说是系于袁世凯一人倒也不为过。
1908年11月15日,慈禧一命呜呼。
她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用铁腕手段做了三件事,一是派人毒死了光绪,二是钦定溥仪为皇帝继承人,三则是封溥仪的生父载沣为摄政王。
所以,慈禧一死,清政府所面临的所有压力便都落在了载沣的肩上,可此时的载沣也不过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他在1901年奉命出使德国向德国赔礼道歉,这也是他在政界所踏出的第一步。
尽管他在1890年以7岁之龄继承了醇亲王的王位,可是,他的政治生涯始于1901年出访德国。
此后,慈禧有意培养载沣,他也因此在1901年出访德国归来之后,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便已经被慈禧任命为了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他的“实习期”也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便在慈禧的提拔下“转正”了,成了一个正式的军机大臣,速度不可谓不快。
也正因为慈禧的“拔苗助长”式的提拔,让载沣没有得到太多的锻炼,所以,说白了载沣当时的能力是不足以担当摄政之职的。
当然,载沣也有一定的能力和眼光,他一上台便立刻将目光转向了军队,对此,他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让他的胞弟载涛负责编练禁卫军;
二是解除了袁世凯的官职,将北洋新军收归皇室。
这两手一出,载沣也算是雷厉风行了。
不过,载沣终究太过乐观了,他罢免了袁世凯,看似将北洋军拿到了自己的手里,但是,北洋军可以说几乎是袁一手打造,袁在军中的影响和威望又哪有这么容易被取代?
此外,载沣花了无数金钱和精力打造的禁卫军,也用了3年的时间,直到1911年才正式成军,可此时已经到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前夕了。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城里的一声枪响打了载沣一个措手不及,他慌忙派荫昌率军南下镇压起义军。
不过,荫昌此人一来能力一般,二来在军中的威望不够,所以完全控制和指挥不了北洋军,所以即便占据了绝对优势,荫昌也被起义军给打得鼻青脸肿。
所以,清政府的许多高层坐不住了,纷纷上书载沣,请袁世凯出山。
更让载沣想不到的是,洋人也掺和了进来,也纷纷要求载沣起用袁世凯,一时之间,竟成了“非袁不可”的局面。
最终,载沣在万分无奈之下才起用了在老家泛舟钓鱼的袁世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载沣任命袁为内阁总理大臣。
北洋军到了袁世凯的手里,可谓是如臂使指,但是,袁却没有急着将起义军给一锅端了,而是一边和起义军玩,一边向清政府和革命党两方要价。
此时的形势是袁继续效忠于清政府,则起义军跑不了被灭的命运,可是如果他倒向革命党的话,那么清朝便岌岌可危。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之高、作用之大和功劳之巨,可谓无人能及。
最后,革命党给出了一个让袁世凯没办法拒绝的条件——“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归来”!只要你能让小皇帝乖乖退位,推翻清朝的统治,那么,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便让你来当!对于袁世凯而言,要么给清朝当一个打手,内阁总理大臣也是位极人臣,走到头了,可是如果投向革命阵营的话,他却可以更上一层。
只要是个有野心的人,都知道应该怎么选。
所以,袁世凯不出意外的投向了革命党阵营,然后迫使溥仪退位。
那么,如果面对袁世凯的逼迫,载沣不愿意妥协,和袁世凯、革命党死磕的话,结局又会怎样呢?
当时,清政府手里虽然能用的军队不是很多,但绝不是只有一个北洋军,除了刚刚成军不久的禁卫军,也有不少地方军仍然效忠于清政府。
所以,载沣对上袁世凯,绝不是没有还手的能力。
此外,别看北洋军是袁世凯一手带出来的,可是也不是铁通一块,冯国璋这条“北洋之狗”便曾经背叛过袁世凯,从而被袁世凯给解除了军权。
后来,因为冯国璋担任过清政府的陆军贵胄学堂的总办的关系,袁世凯为了掌控禁卫军,这才重新重用了他,任命他为禁卫军总统。
可见,冯国璋虽然被称为“北洋之狗”不是因为他忠厚,不是因为他忠于袁世凯,而是因为他很会逮住机会咬人。
更何况,袁世凯和革命党也从来不是一条心,如果袁世凯没能成功逼迫溥仪退位,反倒和清政府闹翻脸打了起来的话,革命党恐怕也很乐意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如果载沣和清政府不愿意妥协的话,战争将会从清政府和革命党之间的战争演变成清政府、革命党和袁世凯三方之间的战争。
最后的结果,清政府仍然会败,革命党也不会讨到便宜,胜利的仍然是袁世凯,但是,袁世凯的实力也将会因此受损。
此时,坐在一旁看好戏的洋人、俄人、日人眼看中国已经虚弱不堪,恐怕也会坐不住了,难保不会趁机瓜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