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农村三伏天气没电没空调没风扇是怎么熬过炎热的

大人们夏天时更苦,每天清晨去干田地活到八九点回家吃早餐,吃饱马上去干活,到中午才回家吃午饭,回来时个个全身湿透,我们小孩每顿都是先吃饱,等父母回来吃饭时,我们小孩子每人一把小扇子,帮父母扇风,让父母凉快点,那时的日子是苦的,这样不知不觉度过苦难。

参考:
特地问了下我的老爸,那个年代有个神奇的东西,甭管多热的天都能瞬间清爽!一件神奇的物件!六七十年代的确没有空调,即便有电扇那也是极少数的人,我家里面买电视好像都到了90年代了,如果我老爸记得没错的话,我老爸刚出生的时候,好像也就是七八十年代家里刚刚安上灯泡。
所以从这个逻辑点往前推的话,六七十年代还有一部分人的家里面是没有电的。
连电都没有就更不用说电扇了,那个时候的夏天也不比现在凉快多少,该热的时候还是很热的,天气动不动就跑到了35度
但是当我问老爸在那个年代里面没空调、没电扇,甚至都没有个纳凉的地方,夏天太热了,你们怎么办呢?
老爸神秘地一笑,然后告诉我:在那个年代,我们有一个特殊的物件,你们现在年轻人都没有见过,那就是水井。
什么是水井呢?
一部分人可能压根就没有接触过,我先简单讲几句,前一段时间比较爆的一个热点:北方一
而我们这边称之为水井的,一般情况下是在从地面往下挖,挖5米到10米左右就能够形成一个小的蓄水池,然后这个蓄水池里面呢就会有很多的水,因为地面和地下的位置差以及水井的独特构造,那么就能够保证这个水特别的清凉。
说句不太夸张的话,夏天的时候如果天气特别热,你拿着一个桶在水井里面舀上两桶水,然后往自己身上一泼,浑身都得打哆嗦,那个清凉感,现在很多年轻人可能压根没有接触过。
水井的三大功效水井的第1个功效肯定是喝水的,这一点咱们就不多讲了,讲多了反而显得有点絮叨。
第二功效:冰镇西瓜。
大家现在吃过的冰镇西瓜,是不是感觉口感非常不好呢?
把一个西瓜放到冰箱里再拿出来吃的时候总感觉有点味,对不对?
那么如果大家家里有条件或者家里面原先就有水井的,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把这个西瓜放在桶里面,把桶拿绳系着,然后顺在水里面让水浸泡过西瓜,等上一两个小时再把西瓜给打捞上来,切开之后直接吃,那种冰凉的口感比吃雪糕还要爽上很多倍。
而在我们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家里面你说吃个菠萝、吃个香蕉可能很困难,但是吃个西瓜还是没问题的。
不能说家家户户都种西瓜吧,但是绝大多数人他们都有种过,尤其是玉米地里面,玉米地里面不是有那种间隙吗?
棉花地里面也有,然后趁着这个地方,给它插上秧苗,每亩地差不多能收获10个到20个西瓜。
一部分人把这个西瓜吃了,尤其是家大业大的,一个家里面有20多口子的人,这种情况之下,这个西瓜就只能吃掉了。
你要是不吃西瓜,孩子在一旁嗷嗷叫,谁也受不了?
如果家里面人本身就比较少,比如两口三口或者5口7口的,然后有这样一些西瓜,还可以拿出一部分西瓜直接给卖掉或者来换馒头、换粮食吃。
第三功效:洗澡。
年纪大的人不敢这样,直接从水井里面拿出水来往自己身上一泼,一般人也不敢这样,为什么呢?
因为年纪大的人突然之间受了凉就很容易激着了,但是那个年代的一些小朋友,他们很愿意拿这些凉水往自己身上泼,一来清凉;
二来这种感觉特别的爽。
当然每一次这样做之后,十有八九会让一部分家长拿着个笤帚疙瘩满街乱打。
除此之外的纳凉方法蒲扇法这个蒲扇是什么我也说不出来,但是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一些老人他们都会做,类似于把一些破纸壳子或者某些树叶、某些木棍通过某种方式把它打造成一个类似于扇子的东西,然后给自己扇风。
扇出来的风非常的大,哪怕是再热的天,你随便扇上两下,都能够感到清风徐来。
游泳法但是拿扇子使劲地给自己扇风也有一些难题无法解决,那就是天气特别特别的热,温度达到40度左右,这个时候整个空气都是热的,你扇出来的风也是热的,就跟蒸桑拿一样,这种天气在我们这边不多见,一年下来有那么两三天也就差不多了。
现阶段的话空调电风扇都有了,这种热的天气也不怕了,但是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遇到这种天气,那就只能抓瞎了,家里有井的还好能够喝点水,如果家里没有井又没有西瓜,那怎么办呢?
那就是去河里游泳。
那个时候的河里面还没有这么多的玻璃碴子呢,而且游泳的时候也比较安全,底下是厚厚的淤泥,也不会伤着脚,不像现在某些河里、某些沟里面都是很多很多的碎玻璃碴子,或者某些不明物体,这些物体非常的锋利,容易把脚划伤。
不过即便如此,在那个时候在河里游泳也要小心,有一种虫子它可能会往皮肤里面钻,一般情况下撒点盐或者拿小火烧一下那虫子就出来了,实在再不济的话,就得抓紧时间找个乡村医生拿镊子给它夹出来。
最后再说一点:因为古代的特殊,往往也就让一部分人压根不会感觉热或者不会感觉很热,为什么呢?
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在忙着农耕,都在忙着干活,一忙下来哪有什么心思去想这些东西。
充其量到了晚上,大街小巷里面大家都走出来,一人拿个大蒲扇给自己扇一扇,拿个毛巾挡在自己的肩上,说话说累了回家喝口水再接着侃大山。
相比于六七十年代的纳凉的条件而言,现阶段简直是舒服的不要再舒服了,有空调吹着,有电扇吹着,偶尔还来个凉席再吃根雪糕,这个日子那可当真是美滋滋了。
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快乐、开心,也诚挚的期望您在阅读后点击右上角的“
想想,好象也没感觉多么难熬,相反,倒是现在,又是电扇又是空调的,总觉过个夏天,反倒十分不好过。
我老家家乡小村的西边有条小河,河水清清亮亮的,经年不息。
平日里,水深刚没脚脖儿,河两边是些高大茂密的树林子。
一到夏天,特别是中午头,河里面,河沿儿的树林子里,全是人。
我们这些六七岁七八岁的“小八幺儿”们,那是全脱光的,在河里戏嘻打闹;
河沿儿上则是坐满了手拿蒲扇的大人们。
也有些耐不住热的大男人,只穿个裤头儿,加入到我们小孩儿的队伍里,泼水打闹。
挺凉快的。
晚上,河里就是大人们的天下了。
但都是找些远离人群的旮旯,用锨挖个深窝儿,脱了洗。
记得母亲常常说这么句话:心静自会凉。
教我们学会放松,说,天再热,那是天的事,只要人不烦不燥,心平稳下来了,就不热了。
唉,说不热全是假的。
大一点的时候,跟大人去地里干活儿,看看谁也是汗流如雨浇,那些不怕晒的大人们,只穿个裤头儿,浑身水光发亮,裤头儿权当刚才水里捞出来……那年头喊热,现如今条件这么好,扇着风扇,吹着空调,也还是喊热。
看来,人就是要适应自然,六七十年代在农村,没条件,人们也适应,也没觉着就热得怎么了。
想想,也怪有意思的。

参考:
首先确定:人类是随合自然环境和条件所慢慢产生的。
其它有生命的动植物都不例外。
受环境条件突然改变所灭绝的物种举不胜举,优胜劣汰。
是地球自然条件创造了现在的人类。
现在人类有能力改变地球的自然,把不利于人类的自然环境逐步的科学演化,使人类走上了神仙般的享受巅峰。
生命的抵抗力就是随着环境而改变,过去我们生存需要在烈日炎炎下劳动,对这样的辛苦与痛苦就有抵抗本能。
现在的三伏里都跑到空调下尽情享受舒适,彻底步入了反自然的生活时代,把对自然的抵抗能力不知不觉的失去了,也就丧失了前人固有的英雄气概。
为什么各国部队不只是练武,还要到最艰苦的环境中揉练,就是为了在实战中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国家再富有总不能每
拙眼偏识,诚接指教
参考:

现在的孩子,离开空调好像就不能活了,比如黑嫂家闺女,整天吵着开空调,说风扇扇的风不凉快。
碰上偶尔停电,她仿佛跟没了魂似的,要么是赶紧让骑车带她出去兜风,要么赶紧找个有电有空调的地方让她呆着。
她们这代农村孩子,是无法想象过去那种没有空调和风扇的日子,她们连想也没有想过。
有人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空调和电扇,人们到了三伏天可怎么过啊?
其实岂止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农村的很多人仍然没有用上电扇,空调就更不要想了,那时候的电也不是常有。
黑嫂是正好抓住了这样的尾巴,在黑嫂记忆里,自己家比较穷,所以是在十来岁,也就是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有了风扇。
那么,那些没电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呢?
一、大人们怎么过三伏天其实那时候的夏天,人们基本上是不在屋子里睡的,因为屋子里面太热了,人们会选择在院子里的树下睡觉,或者是干脆到村里“大场”里睡觉,而在我们村,每到夏天的晚上,人们最喜欢去村西大路上睡,因为大睡两边是两排大柳树。
这个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白天多是午休,人们上午干了一中午活,到了吃中午饭时,人们一手端着碗,腋下夹着凉席就去了村西头。
在树下打开凉席,坐在上面吃过饭,碗放凉席一边,人坐在上面抽烟聊天,整个村的人基本都会在,大家聊天的内容也大多都是庄稼的长势什么的。
聊几句的,他们就会躺下,直接用一块砖或者是自己的鞋当枕头,睡一觉醒来后,到下午三四点,又夹着凉席,端着碗回家,放到家后去地里接着干活。
到了晚上,大家更是齐聚这些大柳树下,当然了,这里以男孩子和男人居多,女孩子和妈妈都是在家中的院子里睡。
有人说那时候好啊,没有蚊子,在院里睡也不咬,其实并不是,那时候怎么会没蚊子呢?
也很多,但被咬和太热之间,人们选择了被咬。
当然了,一些措施还是有的,比如在睡觉的四周放上大蒜啥的来驱蚊。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妈妈手里拿着大荷叶扇不停的扇,一来凉快,二来驱蚊。
无数个夏天就这么过来了,有人说那时候的夏天不太热,这纯粹是胡说八道,那时候的孩子,谁不是出一身痱子啊?
那么,孩子们怎么过三伏天?
二、孩子们怎么过三伏天记忆中,那时候的农村沟渠特别多,多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村几乎是被水围着的,南边有卫河,是直通天津的,据说民国时都是跑火轮,但黑嫂小时候河道已经变小,但水并不小。
村边有一条河穿过,边上的坑沟里到处都是水。
每到了夏天,特别是下过雨后,蛙鸣蝉噪,叫个不停。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大人和孩子们斗争的时候,孩子们老想泡在水里,大人们又不允许,怕孩子们出事。
但这影响不了孩子们的决心,那时候的农村孩子,有几个不会游泳啊?
他们几乎是整天泡在水里。
但是,这些是仅限于男孩子的,女孩子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她们是不能去河里洗澡的,男孩子们可以随便洗,但女孩子不能。
所以,夏天时,女孩子还是挺受苦的,她们要么承受着这样的酷热,要么就是在家里洗一下。
有的时候,她们也会跟着妈妈,还有村里几个妇女,趁着天黑,找个背人的地方,跳进河里洗一下。
但是,这种情况是很少的,首先是家里父亲不允许,然后就是女人不会水,怕发生危险。
最后:农村的现在和过去已经有了太多的不同,村西大柳树下,再也没有人午休和晚上乘凉了,人们也放弃了晚上睡在院子里。
村里的沟渠里也不在有水,曾经光着屁股向河里跳的孩子们现在已经是三十多的中年人。
有人说会感到伤感,但黑嫂认为并没有必要,这恰恰说明了我们农村的进步和发展,以前的睡在树下是无奈之举,当我们用电方便,乘凉不愁时,为什么要怀念那些时光呢?
人要把眼光向前看,过去的终归过去,到来的始终到来。
而未来是什么样,黑嫂认为是可期的。

很高兴为您回答问题,再见!
参考:
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过来人,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
所以,一看到

六七十年代农村三伏天的日子,确实是最难熬的。
天气真的很热,真的不是一般的热。
在我的老家,白天的温度通常都在37、38℃左右,整日里基本上很少有风,连微风都少有,树叶、小草几乎总是文丝不动。
那个年代,真的是没电、没空调、没电风扇。
然而,在我的记忆里,人们的生活和日子似乎也并没有什么,一样过得很好、很自在、很惬意。
除了肚子经常填不饱、咕咕叫之外,别的也没什么。
尽管说没电、没电风扇,但人们有蒲扇,大大小小的蒲扇,家里几乎是人手一把的。
大家除了吃饭、干农活的时候不用蒲扇之外,其它时间基本上都是扇不离手的。
说实话,过去那老式的蒲扇,扇起来风也是不小的,反正咱农村人有的力气。
晚上睡觉都是自己手拿蒲扇不停扇风,然后慢慢地进入梦乡,停止扇风。

甚至觉得还好过电风扇整夜不停地吹,下半夜后,寒风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内,并不利于身体健康。
没有电、没有空调也没啥。
我们有水、有天然的、用之不竭的井水。
天天晚上天黑了,三五个小伙或老爷们,每人自己带上手提水桶,一起来到井水旁,然后一个个脱光了,提着井水一桶桶地冲淋,那18、20℃左右的冷下冲下来,全身都爽快得不行。
比大澡堂舒服多了。
还有,每天旁晚时分,朝院子里的地面一次次泼冷水,晚上水干了,搬出家里的草凉席铺在地上,然后,只管躺在上面数星星、想嫦娥。
整个三伏天的日子,天天如此,是不是也蛮令人遐想的呢?
!这么一说,年轻一代的网友们可能会觉得,那个没电、没风扇、没空调的年代,似乎比现在还好。
这当然不是的。
现如今的美好日子,当然不是那个年代能比的。
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和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无论条件多差,也无论条件多好,人们的日子总是在过,一天也总是二十四小时。
说的那么好,是因为六七十年代的时间印记,真的太特别,真的很难忘。

参考: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分享段小经历:2015年夏天,我带2岁的女儿在我妈过的,三伏天高温,大家开空调用电量太大,镇子上变压器频繁罢工,后来终于瘫痪,需要更换大功率的变压器,工作过程要停电一天!那几天持续三十八九度的高温天气,停电一天,不能用空调,孩子还小,不好好走路天天要人抱着,那种感觉可想而知,几乎抱一小会大人孩子就都成诗(湿)人了。
但是变压器更换维护,再着急也没办法,只能硬扛着。
那天前半天还好,不是很热,甚至有点多云的迹象,微微的有点风,结果到了大中午,云开日出,风也住了,气温瞬间飙升,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烤箱,孩子热得不舒服,急得哇哇大哭,他摇扇子的手,酸的都快要断掉了,但是也无济于事。
后来我妈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让我不如把孩子放在车上,然后把车上的空调打开,这样顶多就是浪费点儿汽油吧,至少孩子不受罪。
我想了想,觉得这也是个办法,但就是有点儿不太安全,毕竟车子静止密封的情况下开着空调的话,时间久了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后来没办法,我就和爸妈商量开车带她和爸爸还有孩子一起出去溜达,这样车内开空调相对安全,一家人也能出去散散心。
后来简单收拾了一下,我们就上路了,因为没有目的地,只能开着车子漫无目的的溜达,走哪是哪。
这下凉快是真凉快了,但就是太累了,因为爸妈不会开车,所以只能我开着车子,他们在后座带孩子,中途买过水,买过西瓜,还试
那天下午我们转悠了大概四五个小时,慢吞吞跑了二百多公里路程,成了我记忆深刻又无可奈何的一次出行。
不过好在晚上回去不久电就正常供上了,爸妈孩子累了,随便吃了点就去睡觉了,我有点累过头了,睡不着,那天也真的是很认真的琢磨了大半夜这个问题:过去三伏天人们没有空调没有风扇,甚至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连电都没有,是怎么熬过来的?
那天自己琢磨了好久,又查了很多相关资料,又做了一些

从这张表格里我们不难看出,1950年全国平均气温为8度多,而到了2005年,平均气温已经到了9度,虽然只是1摄氏度的差别,但我们要知道的是,这是全年平均气温,极端天气的差别无疑就要更大了!第二,环境因素的一些影响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工业还不太发达,没有像现在一样,拥有很多现代化的工厂,街上也没有如此多来往穿梭的汽车,环境污染较小,排废排热量较小,这是导致当时气温比现在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建筑,比如人们居住的房屋大多都是土木结构,散热性比较好,而现在我们居住的建筑大多是钢筋水泥的住宅,虽然比过去的建筑牢固很多,但是在吸水排热方面是远不如以前的房屋的,这也是现在大家感觉夏天三伏天感觉异常炎热的一个重要因素。
衣服面料因素现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遇到三伏天,都会念叨说不好过,并且回忆以前的三伏天,说似乎也并没有这么热,这确实是事实的同时,也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以前穿的衣服,大多是棉麻制品,吸汗、亲肤、透气、散热性好。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服装面料,大多是一些纤维制品,绦纶之类,虽然在花色上比过去鲜艳很多,也比较牢固结实,耐洗耐磨,但这种面料的衣服其透气性会相对较差,散热不良,也会导致我们感觉盛夏难过!六七十年代的人怎么过三伏天?
说起六七十年代,很多人会感觉亲切,而说起那个年代的夏季,很多人也会瞬间联想起这么几样东西:水井池塘蒲扇冰棍蚊香蚊帐那会没有电,没有风扇和空调,人们无论冬夏,只能通过调节衣物薄厚来应对,但与此同时,在炎热的三伏天,也可以借助一些物品来顺利渡过。
例如水井里刚打上来的井水,清洌甘甜,咕嘟咕嘟灌上几口,剩下的再用来擦洗身体,也是非常爽的一件事情!再有就是池塘,那会几乎保个村子都会有一口池塘,平日用来清洗衣服,或是喂养牲口,以及其它一些日用,比如和泥造瓦建房子之类,而夏季的时候,它也就成了人们避暑的胜地,孩子们更是会像小蝌蚪一样跳进池塘里扎猛子,真是又凉爽又开心!另外,一把蒲扇更是那个年代夏季的标配,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拥有这样一把蒲扇,闷热的天气用来扇凉,尤其是年龄大些的老人,坐在家门口的小竹椅上,悠闲地摇着扇子的情景,成了多少人心里抹之不去的经典
这个时期的回忆对于现在的我们,很有治愈功能!想起那个时候的夏天,耳边就响起了“知了,知了”的长长叫声,早晨起来就能听到。
可见那时气温还是很热的,但那时村里人一排排一户户住的都是土坯房,房顶青一色的黑布瓦。
那种通风透气的性能,比现在钢筋结构的水泥房,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
那个时候虽说没有空调电扇,但沒见过谁为此发愁的,大人孩子都乐呵呵的淌着大汗。
我们属于江汉平原以南,种两季稻谷。
七月十几号早稻成熟,开始收割。
割完谷的农田赶紧翻耕平整,赶插二季稻。
我们那里的农谚是,不插八.一秧!意思就是八月一号前插下去的秧苗,成活发苗长势好,越早越好。
这样的庄稼产量高,八月一号后快交秋了,插下的秧就不行了。
七月下旬这半个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也是农民最忙的时候。
为了抢季节抢农活,也为了凉快好干活,大人们都是凌晨三四点下田割谷栽秧。
奶奶们则在家煮稀饭,踏油粑,还有昨晚沒吃完的米饭,和酸菜一炒,还要提上小半个孩子高的茶壶水,这些就是我们孩子的任务,负责送到田头去。
这时田里的大人们,个个活象雨淋鸡。
虽然天沒有下雨,但汗水早已浑身透湿,男人们干脆上衣脱下拧干水凉在田埂边,光着膀子干活。
那时生活确实辛苦,但大人们都是好脾气,看到孩子们送水送饭来还忘不了夸上两句,把最好吃的油粑分给我们。
他们喝些稀饭吃点干饭又接着干活。
只到中午十一点多钟才回,如果有些拼命三郎这个点还不回家,多半会中暑热倒在田里。
大人们收工回来之前,男人们都会去塘堰或河里玩水,即游泳解凉解乏。
女人们回来侧烧上热水在木脚盆里洗个澡,这时奶奶的午饭也摆到门口的树荫下,菜是菜汤是汤,一家人或围在一起,或夹些菜端上碗到墙角找个风口坐下,这时的农人最是逍遥。
到了晚上睡觉又是一番风景,家里闷热难当,大家都搬上竹床,以家为单位,都到村北的大路口摆下竹床阵。
那时正是电影《洪湖赤卫队》热播的年代,人们睡在星空下夜幕中,触景生情的家伙就唱起了电影歌曲:天当房,地当床……现在回想起来,真有那么一股时代的味道。
那时沒有空调电扇,要问是怎么熬过炎热的?
想想还真没有“熬”的感觉,就那么快快乐乐轻轻飘飘的就过来了!
参考:
首先我要告诉你,那时候,真的没有现在热,拿北京来说,人少,车少,尽管没这,没那,但活的舒坦。

参考:
这个问题问的奇怪,说明
六、七十年代,不仅农村没有空调,就是市里也没有,这种电器当时是罕有的奢侈品。
直到九十年代初,市里开始出现空调,个别富户装上了空调。
农村大约是在九十年代末才开始出现空调,而且非常少。
在六、七十年代农村根本就没有电,连电灯都没有,哪里用的上空调?
当时的农村是集体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农民也吃集体大食堂,没有任何私有财产。
生产的粮食归集体所有,主要是交公粮,剩下的是口粮和种子,哪里有钱买电器,就连生产工具都是最简陋的。
再说了,也不需要电器,因为没有电。
无论是夏天有多热,农民都要下地干活。
最热的活是三伏天进玉米地除草,到里边干十分钟就是挥汗如雨,此时,能从庄稼地里出来透透风就感觉不错了,哪有什么电扇、空调呀,想都不要想。
正是这些不怕炎热也不怕寒冷人为今天打下了经济基础。
我们要学习历史,要了解农民,要懂得农业的重要。

参考:
那个年代,正是大集体时期,农民都叫“社员”,实行的是按劳分配,挣工分吃饭。
以生产队为单位,凡是劳动力的几乎全上了地。
一个生产队有三、四十户人家,几百亩土地,光小麦面积就占总耕地的一半
因为“先国家,后集体,再
三伏天,正是麦收时节。
那时收麦全靠人力,边收割,边运输,边打碾,前后持续一个多月,谁还怕炎热,有个草帽遮遮阳光就挺不错了。
就这,割麦还行,背麦子就戴不了草帽,黑汗白汗擦不干,只有强撑着。
再说,那年代的人们不是怕炎热的天气,而是怕肚子吃不饱,至于穿的大多数人衣服上都有补丁,连换洗的衣服也没有多余的几件。
但新麦子一分到户,人们忙着磨新麦面,都乐呵呵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