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是什么时间划归陕西

元朝建立,首次确立了“省”这个行政区划,陕西这个地名才从“陕原以西”这个很宽泛的地理概念,变成了陕西省这个具体的行政区划概念。
最开始,因为川陕两两地的地缘关系比较近,四川和陕西就被划为一个省——陕西四川行中书省(在地方行使中书省的权利),位列元初的六大行省之一。
不过这样的行政区划并没有存在多久,陕西四川行中书省很快便分家为陕西、四川两省。
不过那个时候的陕西省,还包括着今天四川北部的一些地方,当然也包括汉中了。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汉中首次划入陕西,开始由陕西省正式管辖。
我知道肯定很多人会说我胡说八道,会说早在战国时代,秦国就从楚国手中夺取汉中。
首先那个时候连“陕原以西”都不提了(这是西周初年提的概念),其次当时的秦国也和现在的陕西风马牛不相及啊,当时关中到陕北的过度区域,秦国和魏国的境界交错混杂着,即所谓的河西地,在这些区域,现在还保留着魏国修筑的长城遗址。
而更北则是游牧民族活动区,大概就是今天的延安榆林地区,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蒙恬带兵北逐匈奴,才正式把包括陕北在内的河套地区收入版
但即使在这个时候,汉中所在的陕南,还有陕北以及关中都不属于同一个行政区划之内。
秦之后,大分裂时代自不必说,大一统时代,今天陕西的三个板块——陕北、关中和陕南也没有划入到一个行政区划内。
直到元朝,行省制度的确定,才大体奠定了今天陕西的版
明清两代对陕西的区划进行了几次调整,很多区域被划了出去,而汉中却依旧留在陕西省内,一直到今天。

参考:

照他的说法,“理论上,从战国时期,秦国兼并汉中,汉中就归属陕西”。
甘肃,简称“陇”,秦皇祖籍甘肃,生于河北。
秦国发源地在甘肃天水,秦公墓在甘肃陇南礼县大堡子山。
秦州即今甘肃天水陇西成纪。
那是不是应该说:理论上,从战国时期,秦国兼并陕西关中,陕西关中就归属甘肃?
回归正题:汉中讲四川话,不讲陕西话。
汉中是汉水发源地,属于长江流域;
西安关中属于渭河黄河流域。
汉中古属益州。
刘邦封汉王,辖地就在巴蜀(包括汉中)。
另外,补充一点:西安关中平原,不属于西北黄土高原。
西安关中自古属于中原河南司州。
西安人的根在河南。
西安自古属于中原河南,西汉时期,西安就隶属于河南司隶州;
东汉称司隶校尉部,由洛阳统领;
三国时期归许昌管辖;
直到西晋才从河南划出,划入雍州边缘。
西安人百分百能听懂河南方言,但听不懂西北方言。
西安人也希望自己属于中原。

参考:
划归陕西,那么就得有陕西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的名字才可以,否则,谁划给谁去?
陕西作为与今天大体地理区域匹配的行政区划名称,始于宋代初年,设陕西路,熙宁五年(1072年)分陕西为永兴军路、秦凤路;
元丰元年(1078年)又并为陕西路,八年(1085年)又分为永兴军、秦凤路二路。
北宋灭亡后,今天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归属于金朝,小部分属于西夏,汉中部分属于南宋,金朝设京兆府、延安府,庆阳府与凤翔府,此时实际上也没有陕西的固定区划存在,而且有区划也不能跨国管汉中。
直到元朝统一天下,设立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西安地区为安西路,皇庆元年(1312)更名奉元路。
并设兴元路于汉中,正式把汉中划入陕西。
所以,从区划意义上来讲,汉中是在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元朝设四川行枢密院,将陜西四川行省一分为二后,正式成为独立的陕西等处行中书省辖地。
元朝设行中书省作为一级行政区,各行省一般置平章政事两员(从一品),右丞、左丞各一员(正二品),参知政事两员(从二品),其品秩与都省官同;
左司、右司合为一,置郎中、员外郎、都事,品秩皆低于都省。
相对于明清的地方官员,元朝的行省长官地位尊崇,而且权力也更大,所以在进行行省划分时,元朝采取了不同于前代的思路。
比如汉武帝设十三刺史部为监察区,州部的区域,就是以山水隔限为界,到了东汉刺史部由监察官逐步转向一级行政区划后,其治所也往往选取交通便利之地,以便于巡行。
到了唐代设监察道,比如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都以地理大区域为准,思路类似于汉代,宋代的路,也相去不远。
而元朝却采取了置天险于邻省的思路,比如入川的要地汉中就被归于陕西,打破巴蜀的自守地势,河南有黄河北岸的飞地安阳等地,襄阳这个屏障江汉的重地,就被划归江北河南行中书省。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反叛而做的准备。

参考:
元朝开始,汉中划归陕西,进行省辖制理。
汉中自元朝以前都是独立一级政区,从未属于过四川,在语言文化等诸多方面,更靠近四川,远离关中。
即使乱世三国的西蜀时期也是一级独立。
而且省制是元朝开始的,与其他地区组成陕西省和元朝也没有任何关系[呲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