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了第三十二颗北斗卫星的北斗系统现在是什么水平

北斗卫星作为我们国家的一张王牌,一直以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加精准地报告“我在哪里”,今年的10月15日,我国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了第三十九、四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据网上的消息,北斗三号系统也将于2018年底前彻底完成全球组网。
届时,不仅我们自己的生活会发生很大的便利,甚至“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都能够享受到北斗卫星的福利。
说到这里估计有人就要问菲菲了,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北斗卫星在国际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呢!各位看官先别急,且让菲菲向大家一一道来。
这事还得从第一代导航卫星说起,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随后美国就开始加快速度研制第一代卫星导航台——NNSS系统。
脚步也是越迈越大,1960年,在全球人造卫星仅仅出现了3年之后,美国就率先发射了第一颗“子午仪”卫星。
仅仅在7年之后,美国海军就已经拥有了6颗“子午仪”卫星,此时已经初步完成了全球组网系统。
并且开始开放卫星导航数据,只要是和美国有相关合作的船只,都能够立刻分享到卫星导航带来的便利,其中也包括大部分世界远洋货轮等等。
卫星导航技术也在出现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对民用经济产生了显著的促进。
另一方的苏联也不甘落后,从1965年开始就连续发射导航卫星,相继组成了12颗卫星的导航体系。
和人家那两位相比,咱们这边的发展速度和步伐可要慢得多了,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已经是1970年,足足比美苏晚了10多年。
这也就造成了美苏第一代卫星导航体系已经成熟的时候,中国只能被动地使用别国卫星导航的局面。
直到21世纪的第一年,中国才开始建立本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导航。
不过,由于资源相对有限,从2000年10月到2007年2月,中国一共只发射了4颗导航卫星,分布在较高的同步轨道上,采取双星定位方式导航。
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国家就紧急调动了才刚刚开始建设不久的北斗系统,直接将北斗系统在震中地区的数据传到了抗震救灾指挥部。
并临时组建了一支北斗导航分队,携带上千部“北斗一号”终端机迅速进入灾区进行工作,把震中各点位的数据直接传到了指挥部,为整个社会的抗震救灾行动提供了关键的通信保障。
不过,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军民定位导航系统,都在普遍使用美国的GPS,我国也不例外,民用导航和定位市场的GPS甚至达到了95%的占有率。
覆盖率如此之广,风险自然也就很大,如果在紧急状况下一旦美国关闭GPS,那事情就要严重的多了。
第二代卫星导航网是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组建的,美国和苏联依然是分别各自建立了一套。
美国的就是我们熟知的GPS全球导航系统。
苏联的是格洛纳斯系统。
不过第二代卫星导航网需要的是一个国家强大的航天发射能力,没钱,没技术肯定是玩不起的。
所以,放眼全世界,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的几个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发自己的导航卫星,其中既有钱又有技术的国家就更加稀少了。
苏联解体之后,能够提供稳定服务的全球导航系统,几十年来只有GPS一种。
另外一套雷声大雨点小的,是迟迟不能运营的欧洲“伽利略”系统。
当时中国也想一起参与“伽利略”计划,并出资2.3亿美元通过“入股”的方式希望从中分享欧盟的航天、通讯技术,结果被欧洲“扫地出门”。
无奈之下我们只能自行开发第二代“北斗”导航卫星,2017年1月,历时8年时间研制建设的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终于完成,自此我国完全摆脱了在民用和军用领域上,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并开始着手于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的论证研制工作。
相对于之前的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北斗三号的服务区域直接能够扩展至全球,其定位的精准度也会大幅度提升,甚至能够达到5米之内的水平,卫星设计寿命达10年
届时,中国北斗的精度将压倒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成为和GPS系统平起平坐的世界性卫星导航系统。
虽然远在天边,但又近在眼前!北斗服务也是无处不在,更加广泛地应用到我们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我们再也不用看人脸色行事,再也不用被人卡着脖子了。

参考:
我不是专业人士,就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最新的北斗三号卫星,技术水平相比前代已经有了极大提升。
北斗三号搭载了最先进的铷原子钟,精度达到了10E-14量级,相当于每三百万年只有一秒的误差,所以可以有更高的定位精度,按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的说法,北斗三号的性能在北斗二号的基础上,提升了1~2倍的定位精度,达到2.5米~5米的水平。
此外,在信号上增加了B1C和B2a等新的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方便与GPS信号兼容、加快全球普及速度。
最后,北斗三号还采用了卫星间链路进行信息传递,使得整个系统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而在卫星本身的寿命上,北斗三号卫星的寿命可以达到10-12年,高于北斗二号的8年寿命,这对于降低卫星运行成本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北斗三号卫星跟最新的GPS卫星还是有些许差距的。
虽然说,北斗三号卫星已经有了非常高的技术水平,但是相比世界第一强者:美国和美国研发的GPS系统,北斗三号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有先是北斗卫星和GPS卫星的轨道模式有一些差别,GPS卫星共32颗卫星,轨道与赤道倾角55度且均匀分布,卫星高度20200公里属于高轨卫星。
而北斗卫星是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27颗中高轨道卫星【两者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在轨道上的区别,一方面是北斗系统有一些轨道比较低的卫星,这些卫星容易受到地球引力波动的影响,从而带来定位上的干扰,另一方面,不同的卫星轨道也给最后信号统一到一起也有很大的扰动。
所以说,定位信号还是在精度上有一些先天的不足。
而且北斗卫星这种分批组网——也就是不停往太空发卫星、一批一批入网的方式也会造成一些麻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是后发国家,一口吃不了个胖子】。
另一方面,北斗系统缺乏全球的监测站——也就是通过地面观测站来辅助定位,这需要跟全球的其他国家商量建造。
而美国因为势力范围比较广,建成时间长,所以全球有很多监测站【据说目标是在全世界建成150座监测站】,这一点也造成北斗卫星的精度比不上GPS。
第三个就是北斗三号上搭载的原子钟,虽然已经在精度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是稳定性上还有欠缺。
再有就是最新的GPS卫星寿命可以长达15年,这显然比中国北斗三号的10-12年又长了一截,所以在卫星本身的制造技术上,中国还要继续追赶。
其他的零零散散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说在编码、数据处理等等方面,中国经验毕竟不是非常丰富,还有待提高。
而且中国本身在地球大气环境的探索上还缺乏资料,比如说地球大气水汽的分布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导航信号。
总之,北斗卫星系统走到现在,已经创造了奇迹,让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导航系统。
而接下来,北斗卫星会加速全球组网,再创辉煌!
参考:
GPS是美国在上个世纪就开始开发部署的一套全球定位系统,目前已经使用多年,已经非常稳定可靠了。
而中国的北斗定位系统是本世纪才开始研发部署的,所以论起步,相比GPS肯定是要晚一些的。
但是,后发有后发的优势。
后发者可以观察先行者的各种优缺点,进而学习其长处,弥补其短处。
进而可以做到比先行者更加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北斗系统采用了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相结合的技术方案,相比GPS是要更加优秀的。
理论上来说,如果采用同样技术进行开发生产,那么北斗系统要比GPS更加优秀。
但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
目前北斗系统的实际使用体验还是要稍逊色于GPS系统的。
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的原子钟技术落后于美国,而美国在原子钟的技术上,对中国那绝对是严防死守的。
可能很多看官不太清楚这个玩意儿的重要性。
这里简单的说吧,因为卫星是在运动的,而地面上的物体也在运动,要计算其准确的位置,则时间的掌控就必须非常精确。
因为这个精确性是非常重要,所以传统的机械表(别管多贵的,都没卵用)、石英表的误差,是完全不够使用的。
因此,只有研发精度更加高的原子钟,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美国研制的原子钟,可以做到一亿年仅误差一秒的精确性。
而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研制出来的原子钟,其精确性可以做到六千万年误差一秒的精确性。
而中国研制的原子钟,也已经达到了2000万年误差一秒的精确性了。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NIM5铯原子喷泉钟,精确性就已经达到了2000万年一秒的水平,已经被国际计量局认可,作为基准钟之一。
但是,其精度,也只达到了美国的原子钟的五分之一而已。
所以,虽然GPS的设计构架上要落后于中国的北斗系统,但凭借其优秀的零配件质量,其定位水平目前要优于中国的北斗系统。
不过国人不必气馁,中国的研发投入和工程能力可以确保,在未来我们能够逐渐弥补我们的技术短板,到时候凭借北斗系统的领先的理论基础,超越GPS成为全球定位最准确的定位系统指日可待。
我们不必苛责我们的科研人员,因为取得现在的成就已经相当难得了。
毕竟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发展了近百年,而我们才起步没多少年,有一点落后的差距是丝毫都不奇怪的。
只要国人奋进,赶上他们只是时间而已。
感觉我说得有点道理,就给我点个赞,留个言,顺手
这颗卫星除了是北斗三代的第一颗静止卫星外,还是一颗搭载了增强短报文服务的通讯卫星,能极大增强现有北斗系统的短报文带宽。
从18年前发展到现在,北斗的定位能力和精度已经堪比GPS,一些方面甚至更准确,而且能提供的服务也远比GPS多了。
现在可以买到的民用的北斗导航终端,标称精度虽然还落后于GPS终端,但至少在理论性能上,北斗的很多精准度参数已经超越了GPS,毕竟北斗有后发优势。
而且在很多领域里,北斗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只是很多时候它都与GPS混用,我们意识不到。
以我们熟知的手机芯片为例,早在骁龙821,高通的芯片内置模块就开始支持接收北斗信号,而在此之前,外挂式的定位芯片就已经支持北斗了。
在使用地图软件进行定位时,手机其实是同时使用GPS、北斗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三种定位系统的信号,综合定位消除误差,达到较高的精度。
GPS有的各种功能,比如导航和授时,北斗一样不少还干的更出色。
而北斗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就是GPS望尘莫及的了。
在设计之初,北斗卫星就具备接收地面信号的短报文通讯能力。
只要能接收到北斗的定位信号,一个手持终端就能像发短信一样将140字的短信发送到世界各地。
这套系统最大的意义就是只要有电,它就能在没有任何设备的地方通过卫星发送信息,非常适合在野外和远海等地方使用。
现在中国的很多渔船都装备了这套终端,一年只需要几百元费用,就能随时通过北斗接收新闻或天气预报。

参考: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BDS,于2020年7月31日上午正式开通,随着全球组网的成功,全球范围内已经有137个国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签下了合作协议,中国BDS是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全球第三个成熟且已经投入运营的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卫星,能从卫星上连续发射无线电信号,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导航定位,在工农业、航空、科研、教育、医疗、卫生、勘探等领域,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同时导航卫星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领域,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等许多导弹,包括空投精确制导炸弹,甚至大口径火箭弹都设置了卫星导航系统,导弹才能打得狠准稳,提高了对打击目标的命中概率。
导航卫星能够全球覆盖、三维定位和连续导航,坦克、火炮、舰艇、战机、直升机、无人机,甚至单兵综合作战系统等,都要依赖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的所处位置、时间的信息等。
我军曾经在海峡举行了大规模的军演,发射了三枚战术弹道导弹,第一枚精确命中了目标,此后发射的两枚弹道导弹,突然无法有效跟踪弹道飞行轨迹,最终,导弹严重偏离了原定打击目标的落点范围,大大出乎军方的预料。
和平年代,许多国家都能使用民用的GPS,军方自海湾战争以后,为了提高导弹的打击精度,在部分导弹上设置了民用GPS全球定位接收装置,战时非常有可能被相关方掐断GDP信号,或是将导弹故意导向非打击的目标。
军方分析导弹发射失败的原因,判断此后两枚战术弹道导弹打偏,肯定被人为地做了手脚,对方掐断了GPS信号,导弹成了没头的苍蝇一般乱飞,所以偏离了打击的预定目标,真是细思极恐。
在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弹道导弹制导系统领域,绝对不能被他国掐住脖子,军方下定决心,无论花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要搞自身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于是,才有了和欧洲的Galileo导航卫星系统合作被拒之门外,集中了全国航空航天、通讯领域等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攻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终,BDS成为继GPS、GLONASS之后,成为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后发优势,目前来看,至少要比故障极高的欧洲Galileo先进,在性能上也要优于俄罗斯的GLONASS,这从俄罗斯相关方面主动提出要和“北斗”并网联合运行,读者朋友即可自行判断。
在卫星导航精度方面,“北斗”似乎也不弱于GPS,甚至在其之上,因为“北斗”使用三频信号,可以有效消除高阶电离层延迟影响,提高定位的可靠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增强数据预处理能力,而GPS则在技术上采用了双频信号。
由于采用了星间链路技术,“北斗”实现了星与星之间的精密测量、信息传输、控制指令的送达,可以达到优于2米级的水平,而GPS定位精度是小于10米;
当然,“北斗”知名度,仍然不如GPS,全球的军方和民众都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

参考:
那么应该这么问这个问题:中国目前的北斗系统可以取代GPS吗?
这得看领域,毕竟GPS等先人一步的系统已经占据了太多不可再有的资源。
而且美方的GPS 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可以全面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 90%
所以说,GPS系统的精准度和技术的成熟度是有优势的。
但也得分领域 ,在军用这块国内肯定是果断使用北斗,而且之前北斗的研发就是对着军用去的。
所以技术完全是可以和GPS抗衡的。
还有就是授时方面,比如基站授时,也是稳选北斗。
而GPS目前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民用,全球95%的民用市场份额。
但其实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基本采用双卫星定位系统。
也就是像手机、车载导航的时候是多种系统同时使用,里面北斗、GPS、伽利略等都是一起使用的。
而这第三十二颗北斗卫星其实是北斗二号卫星的接替星,也就是第三课备用星了。
这说明我国的“北斗”系统工程的实施是特别上道的,之前我国就对导航系统有一定的规划,在2020年要用16颗覆盖亚太地区的区域导航系统。
如果能够按计划实现,那么到时亚太覆盖地区用户就可以享受北斗的服务。
那么北斗和GPS的比较就是,各占“山头”了。

参考:
没比较没伤害!用了再说吧!
参考:
不急。
只要能引导我们装载的核武器导弹打倒美国本土就实现导航系统国家安全第一部步。

参考:
北斗导航系统和GPS总体上水平相差不多,GPS的方式和北斗导航的方式是不太一样的,北斗发展的晚一些,所以加了一些功能性的东西,比如可以增加点到点的短信息,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北斗没有GPS做的开放。
另外从产业上来说,GPS已经产业化了,并且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不过GPS已经很多年了,没有北斗系统新,所以服务能力也没有北斗来的精准。
现在的导航系统基本上都是GPS和北斗都支持的,对于用户来说,算是无感觉享受定位服务吧。
技术方面并不太好说,不过北斗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技术性可能没有GPS厉害,但是精准高,定位达到厘米级,美国GPS已经进入了淘汰期了,它们也在研发新一代的定位系统。
北斗现在的定位卫星是几十颗了,这样进一步增强了北斗精细化定位的能力,对于老百姓来说,未来的导航一定会更方便,一些复杂的立交也可以精准定位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