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公司都是如何处理大龄程序员的

国外几乎没有处理大龄程度员一说!至少美国这边就没有!本人是恢复高考后77级大学生,八十年代,上海名校研究生毕业。
八十年代末来美读商学院,那时候中国经济还没起步,毕业后根本找不到对华的工作。
只好转计算机专业,现在美帝这里干IT己经三十多年了,现在的职务是企业设计师(Enterprise Architect )。
但,国内把Architect 叫成“架构师”,我很不喜欢这种翻译。
我今年六十五岁了。
最近想退休,但公司领导不让,并许诺重金。
国内我们这个年龄早已经退休,游山玩水,吃喝玩乐了。
所以,我铁了心也要退,搞得公司领导们很不高兴。
但我不管,该退休了。
美国IT公司一般实施的是双轨制,搞管理的和搞技术的。
搞管理要会玩权术,有许多老美也不喜欢,而愿意走技术这条路。
许多IT公司一但经济不好,会裁许多中,高层的管理人员。
而搞技术的,尤其是关键技术人员被裁却不多。
按级别和待遇等,本公司的企业设计师和管理层的高级总监(Sr. Director)是同一级别。
美国这边IT公司绝大多数人会在高级软件工程师,或者高级程序员上呆一辈子了。
公司裁员一般不会按年龄裁,而是你的技术能力以及你管的这一部分技术的重要性而定。
三十五岁在美帝这边属于年富力强的时候。
大学毕业后一般是从技术底层干走,是真正的程序员,整天都得写程序。
在当今IT的软件,语言的飞速变化的时代,干程序员是非常辛苦的。
刚花几年,精通了一种语言,但它马上又被淘汰了,一切又从头开始!程序员换工作,招聘的岗位恨不得要求你能懂上百种语言!程序员如果干的好,编写了大量程序,或者向软件工程师,你负责的那部分许多年后能够成为一工程项目的主要部分,那你就可能成为那个项目的技术尖子。
升职加薪!以后就看你的本人的技术能力和英语水平交流水平了。
能力好的就不但管一个项目,可能是几个甚至十几个。
随着社会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你要有能力指导以及领着一大邦人去干。
当然,你必须对这些项目,或者未来项目技术要精通,必须是个专家。
这是指企业设计师这一级别的人。
对于大多数干IT的人,你干好本职工作做行。
作为华人,你手的技术要好。
现在在美国干IT的大陆华人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工作勤奋而且非常聪明能干,干个十几年升到中层管理的大有人在。
因中国人母语不是英语,交流再好,也达不到本土人的水平,升到高层极少,除非做跟中国有关的业务。
但,总的来说,美国干IT的几乎没有三十五岁被裁员的现象。

参考:
在美国,大龄程序员很正常。
很多不愿意当领导,工资也不比管理层低。
我80年代进入中科院软件所时,很多50/60岁的老师往往比研究生还能干。
小研究生被比得直哭。
我现在67了。
还在写程序,年轻人遇到问题会请教我,关键软件由我来完成。
不知中国何时这么强调年轻。
计算机尤其是软件需要经验和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基本功。
现在的年轻人一般只知皮毛就开始写程序了。
我们是从纸带穿孔机和磁芯存储器开始 ,从算法+数据结构+寄存器到现在的软件架构。
基本功在那里。
码农就是个熟练工,年龄大不是缺点。

参考:
我以前是朗讯贝尔实验室的。
C语言发明者Ken Thompson和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中文名:丹尼斯·里奇)都是这个实验室的,都干到六七十岁白发苍苍。
他们这样的老头程序员还有很多。
我去德国出差,Lennart是我的Mentor,是一个喜欢开快车的老头,技术极好,功底深厚。
对于他们来说,不存在大龄程序员一说
参考:
讲一个真实的美国”大龄程序员”的故事。
2005年时在一家美国软件企业上班,leader是Rick(化名),头衔是架构师和Lead Engineer,当时开发的软件是DVD视频编码器CineVision,Rick负责主要的设计和开发工作,90%多的好莱坞电影工作室都是我们的用户。
2005年时Rick已经37岁,工作在一线,标准的资深码农,工作能力非常强。
Rick非常喜欢技术,虽然管理团队也很好,但是一直不愿意带大团队。
后来公司被收购时,大部分员工离开,Rick先后去了几家公司,最后一个是Pandora,一直到现在,已经10年了。
在Pandora的10年时间里,头衔变过几次,Lead Software Engineer,Senior Software Engineer,Staff Software Engineer,但是工作内容基本上都是一线开发工程师和带领一个小团队,培训年轻员工。
现在Rick已经50多岁,身份仍然是码农,收入满意度挺高,对自己的技术领域也非常喜欢。
家庭幸福,两个儿子,小儿子在读大学,大儿子已经毕业,也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
在国外,很多公司是非常

参考:
德国40+ 、50+的程序员比比皆是,都是某些细分技术领域的老码头,很稳定,而且技术都很扎实。
确实想不明白中国35+被淘汰的风气是怎么形成的。

参考:
许多专业软件公司没有资深程序员,很多项目根本跑不动。
像matlab这种专业软件迭代都是连续性的,不会今天这样,明天一觉醒来完全变天了,没有一个程序员能够适应这种情况。
互联网公司讲应用,求变,外加人口红利,可以这么玩。
但是专业软件公司的开发根本是另一个世界,许多所谓的新技术根本没有意义。
只能说国内的氛围被互联网公司带歪了,专业软件做不起来也是这方面的因素,盲目求新,而不是专业。

参考:
其实,在什么地方都是技术比年龄重要,只要技术够好,年龄不是问题。
举个曾经震撼过我的例子,有一次去IBM开一个技术咨询会,来的人基本都是技术人员,多数是码工,我和带我进门的人聊天,他看起来年龄有50+了,我问他在这里工作多久了,他说20几年了,还给我看他的工牌,说只有在IBM工作过20年
进了会议室,来开会的人陆陆续续的进来,来一个,工牌上有那个标志,又来一个,还有,人到齐了,一个会议室有大概接近20人,其中一半
后来也了解到了一点,在那里,员工忠诚的培养,也是他们的一个企业文化。
这些人身上的经验是一个年轻程序员很难学的到的,他们写出来的程序,高度和逻辑上都要好得多。

参考:
国外公司会充分考虑人性,更深层地挖掘员工的多维价值;
程序员有三个属性标签:1、体力劳动(加班熬夜等);
2、创新(技术创新,接受新知识的程度);
3、核心的经验。
前两个标签,显然是年轻人更具备的特质;
但是第三个标签,往往被大家所忽视。
举个例子:大型系统的程序,需要划分为无数个子项,子项之间的强关联和弱关联,决定着系统的成败,往往是攻坚的重点。
往往年轻人的特质,在这方面显得无所适从,或不全面,或不稳定。
这就需要大龄程序员的特质,才能让团队更完整,项目进展更顺利。

参考:
我一大学女同学30岁左右去日本做程序员工作,一直干到60多岁,因为父亲年龄太大需要照顾,所以不得已辞职回国了,否则还会继续干下去,公司从来没有觉得她年龄大了想让她离开公司,她辞职时公司也是极力挽留的
参考:
关于大龄程序员,真的不想再谈论这个沉重的话题,但是如果不谈的话,人们怎么能了解到背后的心酸呢。
首先说一说国内的情况,国内IT行业的加班风气不知是何时兴起的。
记得同企鹅工作的一位前辈探讨过,世纪初期,国内互联网刚刚兴起,那时候的程序员都是宝贝疙瘩,是公司开疆拓土的核心人物。
公司的基础产品,开发模式,框架结构都需要完善,而程序员也真的融入进了公司,有话语权,有担当,本着同公司共存亡的心态,主动投入到工作中,不记加班。
可以说,中国如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离不开他们的贡献。
而当进入互联网的企业多了起来以后,分蛋糕的人多了,导致盈利减少。
可能秉承前辈们的工作作风,决策层认为延长工作时间,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以至于互联网行业加班成风。
加班拼的就是体力,对于大龄程序员来说,就处于劣势了,导致一过30岁,许多程序员内心难免焦虑,担心真有一天会被物美价廉的年轻员工所取代。
出现这样尴尬局面的原因不外有三,一是我们国家的人口红利还没有褪去,仍有大量的年轻人涌入这个行业。
二是程序员入职门槛越来越低,功能代码模块越来越完备,开发过程就成为了复制粘贴,很多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员工,经过3个月的速成培训,都能胜任相关岗位。
三是失业保险还不完善,公司裁员成本相对较低,不用像国外一样赔付员工巨额违约金。
反观西方国家的程序员,基本都能轻松干到退休。
究其原因,还是职业环境和我们国家有较大的不同。
一是西方国家人口本来就少,连底层员工都供不应求,就不用说相对有些技术门槛的程序开发了。
程序员数量不多,所以IT公司对程序员还是相对尊重的,不然好不容易招到的员工,撂挑子不干了,上哪儿去再找一个呢。
二是国外加班的话,加班费可以非常高的,下班时间一到,都不用等到你收拾背包,老板已经催促你赶紧回家了,他们才不会支付你加班费用呢。
三是国外裁员的成本也非常高,真要裁员的话,通常都要支付员工好几年的工资,而且员工如果闹到公会,也会让公司脸面难看。
四是企业文化也更人性化。
许多大公司对待大龄程序员都是采取软着陆的方式,除非员工主动离职,宁愿将其养着,也不会裁员。
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让年轻员工看到老员工的结局后,会产生恐慌,不利于稳定人心。
五是晋升之路相对多元。
程序员可以一直专注于技术,一定时期的积累后,可以成长为公司核心程序员,待遇也是非常不错的。
当然也可以转行为管理层,销售层,总之出路多样。
和国外程序员相比,我们国家程序员缺少议价权,没有和企业讨价还价的底气,这即和整体环境有关,也和制度保障机制不完善有关。
希望不久的以后,我们国家的程序员能够悠哉悠哉出门上班,一杯下午茶后,准点下班回归家庭,不用再为明天发愁。

参考:
这个看公司,先说结论,大部分公司(至少我了解的),表面上没有这种现象。
但也有一部分公司有这种潜规则,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所在的公司有一个系统,在公司裁员时,给每个员工打分,同级别的,工资越高分数越高,优先裁分数高的,但往往年龄大的工资高。
但即使如此,美国公司不敢明目张胆的搞年龄歧视,否则可能会吃官司。
当然,潜规则少不了,很多公司招程序员,白板刷题是必不可少的,但刷题明显年龄大的吃亏,这就像考试,四五十岁的人,很难考过二十几岁的人。
一位笔者的朋友告诉我他真实的经历,一次亚马逊一个搞人工智能的组招人,他在一个小时的面试里(第一轮筛选),他完美的回答了问题,所写的代码是算法上最优的,同时在网上也运行通过了,但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事后他问猎头,猎头告诉他,有几
尽管拒绝的理由,表面上和年龄无关,但很显然,四五十岁的,通常有家有孩子,记忆力和精力也不如二十几岁三十几的人,想让他们和这些年轻人比刷题速度,一般容易落在下风。
我的另一位朋友,清华毕业的,快五十了,每隔几年换一份工作,为了保持竞争力,基本每天都刷一两个小时的算法题,不知国内的大龄程序员,是不是也这么勤奋。
总的来说,美国这边的公司,我没见过有敢公开歧视年龄的,但有少部分公司一定有这样的潜规则。
补充一点,很多老美做程序员,真的是热爱这样的工作,笔者的一位同学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刚工作时,有一次一个星期五下午,碰上一个问题,于是请教老美同事,那个老美同事帮他debugging到晚九点也不肯走,这位同学饿得肚子咕咕叫,也没有办法。
别人帮他都不怕饿,他这个当事人当然不好说饿了,我觉得一
美国人年龄大还在编程的,一定是喜欢编程工作,这时他们的能力未必输给年轻人,但经验却更丰富。

标签